『壹』 如何預防校園欺凌總結
校園暴力是指發生在校園內和學校周圍、由學生承受的任何形式的暴力,其實施者為其他學生、教師或學校工作人員。
校園暴力包括欺凌和網路欺凌。欺凌是最普遍的校園暴力形式之一,每三個年輕人中就有一個是受害者。
二、校園暴力可能有哪些形式?
根據現有的收集校園暴力數據的國際調查,教科文組織認為校園暴力有以下幾種形式:
1.肢體暴力,是指由同齡人、教師或學校工作人員實施的任何形式的、帶傷害意圖的肢體攻擊。
2.心理暴力,即語言和情感上的虐待,包括任何形式的孤立、排擠、忽視、侮辱、散布謠言、編造謊言、起外號、嘲笑、羞辱和威脅以及心理懲罰。
3.性暴力,包括性恐嚇、性騷擾、違背意願的觸摸、性脅迫和強奸等,實施者為教師、學校工作人員或校友、同學。
欺凌是一種重復的行為模式,而不是單個的孤立事件,可被定義為反復發生的針對某位受害者的故意和攻擊性行為。它可以有各種形式:
1.肢體欺凌,包括踢、打和損毀財物;
2.心理欺凌,如戲弄、侮辱和威脅;或關系欺凌,包括散布謠言和抱團孤立;
3.性欺凌,例如使用與性相關的笑話、評論或手勢取笑受害者,這在一些國家可能被定義為性「騷擾」;
4.網路欺凌,這是一種發生在網路上的心理欺凌或性欺凌形式。網路欺凌的例子包括通過各種媒體和社交媒體平台發布或發送旨在騷擾、威脅或針對他人的信息、圖片或視頻。網路欺凌還可能包括散布謠言、發布虛假信息、傷害性信息、令人難堪的評論或照片,或在線上網路或其他通信中排擠某人。
三、校園暴力由誰實施?
校園暴力的實施者為學生、教師或學校工作人員。然而,現有證據表明,同齡人實施的暴力最為常見。
四、兒童被欺負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所有兒童都可能被欺負,但有證據表明,被認為在任一方面「與眾不同」的兒童更容易受到欺負。
主要因素包括外貌、種族、語言或文化背景、性別(包括不符合性別規范和刻板印象);社會地位和殘疾。
五、校園暴力的後果是什麼?
1.對教育的影響
遭受欺凌會破壞受害者在學校的歸屬感,影響其繼續接受教育。經常被欺負的兒童更有可能覺得自己在學校是個局外人,更有可能想在完成中學教育後離開學校。被欺凌的兒童學習成績不如其他兒童。
2.對健康的影響
兒童的心理健康和福祉會受到欺凌行為的負面影響。與欺凌行為相關的是較高的孤獨感和自殺率、較高的吸煙率、酗酒率和吸食大麻率,以及較低的自我生活滿意度和健康狀況。校園暴力還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和損害。
六、如何避免校園暴力
1.家長積極應對
經常了解孩子校園內外的治安狀況,多與孩子溝通;無論孩子是打人者或是被打者,都應保持良好的心態,管理好情緒,避免以粗暴的方式解決問題;以預防為主,教會孩子自我保護的知識;積極與校方溝通,學會巧妙的給校方傳達個人訴求。
2.學校防患未然
老師在教育學生方面應當採取科學、合理的方式方法,不要動輒以打罵、諷刺、挖苦或體罰的形式替代教育,使學生的身心受到傷害;學校在注重知識教育的同時,應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強化未成年學生的法律意識,使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
3.社會構建網
社會各職能部門應為未成年人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一是從法律層面,應完善立法,使校園暴力防治工作落到實處;二是從機制層面,應當建立起由政府統籌、各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的關愛特殊群體預防校園暴力的長效工作機制。
七、孩子被校園暴力後,家長如何解決
1.記錄孩子被欺凌的細節,盡量多搜集證據,客觀的記錄事實。
2.聯系學校負責人,向孩子的校長、老師或學校輔導員尋求幫助。如果孩子受到身體攻擊或受到傷害威脅,向學校負責人報告並報警。
3.如果孩子受到欺凌產生陰影,應該尋求心理咨詢或者心理醫生的幫助。
4.必要的時候尋求法律的幫助,保護孩子周全。
法有趣君在成長過程中也曾被同學欺負過,好在彼此雙方都沒有做出過激的行為,我想很多人在校園成長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一些校園暴力,甚至有些傷害至今還停留在被害人的心中無法撫平。
只要有校園暴力,無論是施害者還是被害者其實都是受害者,只不過受害的時間和方式不同而已,所以為了保證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一定要通過家庭、學校、社會、網路、政府、司法、法律將校園暴力完全杜絕。
『貳』 如何面對網路暴力
首先,預防自身遭受網路欺凌,我們可以:
謹慎發表言論網路空間雖然只存在於小小的電子設備里,但卻是一個很大的公共場合。我們在網上發表的任何言論,都有可能被數以千計,甚至更多的人瀏覽。而且,這些言論一旦發表,也不能簡單地通過「刪除」鍵來徹底刪除。比如,我們即興在網上發表了一些言論,事後對此感到後悔並刪除了相關信息,但這些言論很可能已被他人瀏覽和轉發。因此,在網上發表言論前,我們要多加考慮,想想如果在離線和他人面對面的時候,自己還會不會說類似的話,分享類似的信息?萬一相關的內容以後被公開,自己是否會後悔?
小心分享信息我們在網上分享的任何個人信息,比如姓名、年齡、地址、學校及個人照片等,也都有可能被傳播。例如,在一些網站注冊賬戶提供了個人信息後,這些信息可能會被網站在一些情況下使用或分享給其他人。同時,我們的個人信息也有可能會被看到的人存儲、轉發。因此,在分享個人信息時,我們可以仔細看看是否每項信息都必須提供,認真閱讀網站的隱私政策,了解自己的個人信息會如何被使用,並對個人賬戶進行隱私設置,限定哪些人才能瀏覽自己的全部個人信息,以免個人信息被濫用。此外,我們可以告知自己的朋友,在轉發我們的個人信息或照片前應該徵求我們的同意。這樣做,可以幫助我們規避一些遭遇網路欺凌的風險。
其次,謹防自己助長網路欺凌或是欺凌他人,我們可以換位思考。
有的時候,可能是出於「好玩」,或者「其他人也這么做了」,又或者是因為別的事情感到生氣想要發泄,我們可能會想要在網路上惡意對待別人。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想想:
對方可能會有什麼感受?如果是在離線的公共場合,我們是否還會這樣做?這樣做會對自己、他人以及網路上的「公共環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如果我們希望其他人尊重我們,那麼在網上發表言論時,我們應當做到不攻擊、侮辱、誹謗他人,不製造和傳播有關他人的不實信息,比如通過製作圖片來侮辱和誹謗他人,或傳播此類信息。同時,如果對方是我們認識的人,在轉發他/她的個人信息或照片前,我們應徵得他/她的同意。這樣做,可以盡量避免我們無心地欺凌了他人或是助長了網路欺凌。
接下來,正確應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網路)欺凌,我們可以:
拒絕「以暴制暴」有的時候,我們在網上或是離線的場景里,和他人因種種原因產生了矛盾,可能導致我們出於憤怒在網上攻擊對方。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停下來,想一想:
自己有哪些選擇?如何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如果我們在網上欺凌對方,那麼矛盾可能會愈演愈烈,而我們沖動之下發表的言論也可能會被對方或其他人傳播或轉而用來欺凌我們自身。同時,一味發泄憤怒並不能幫助我們積極地解決問題,有時反而會裹挾我們做出一些讓自己後悔的言行。面對和他人的矛盾和沖突,我們應當保持冷靜與自信,理性應對。
同理,如果矛盾的源頭就是因為對方先在網路上攻擊我們,我們遭遇了網路欺凌,也不應當選擇 「以暴制暴」,去欺凌對方。
及時尋求幫助我們應當謹記,遭遇網路欺凌並不是自己的錯。就像前面所提到的那樣,他人可能是出於一些不同的原因,比如從眾或是發泄情緒,從而攻擊我們。對於一些刻薄或侮辱性的惡言惡語,最佳的回應是不作回應,冷處理可能會讓對方自覺沒趣。如果對方仍然繼續,我們可以要求對方立刻停止。多數網路平台或手機運營商都設置了屏蔽功能和不良信息舉報的渠道,必要時我們可以藉助這些功能和渠道,阻止接受對方的信息,或要求平台禁言對方、刪除相應信息等。如果覺得情況超出了自己的控制,我們應當牢記及時告訴自己信任的朋友及成年人,比如父母和老師,共同商量對策。
同時,一些極端的網路欺凌已經屬於違法犯罪行為,比如人身威脅、敲詐、性侵等,我們也應該在成年人的協助下,保留相關證據,向公安機關報案,尋求進一步的干預。
最後,制止網路欺凌發生在他人身上,我們可以積極給予支持。
如果我們目睹了網路欺凌,當然不要因為「其他人都這樣做」,就加入轉發相應內容。同時,我們可以對遭受欺凌的人予以支持,鼓勵他們積極應對,舉報相關行為,或向自己身邊的人求助。如果網路欺凌是從線下生活中的矛盾和欺凌發展而來的,遭受欺凌或實施欺凌的人碰巧是我們的朋友或同學,我們也可以告知自己信任的成年人,在線下共同尋求解決方案。必要時,我們自己也可以向相關平台或運營商舉報,尋求干預。
『叄』 如何防欺凌
一、如何防止校園欺凌
第一、在威脅與暴力來臨之際,首先告訴自己不要害怕。要相信邪不壓正,終歸大多數的同學與老師,以及社會上一切正義的力量都是自己的堅強後盾,會堅定地站在自己的一方,千萬不要輕易向惡勢力低頭。而一旦內心篤定,就會散發出一種強大的威懾力,讓壞人不敢冒然攻擊。
第二、大聲地提醒對方,他們的所作所為是違法違紀的行為,會受到法律嚴厲的制裁,會為此付出應有的代價,在能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大聲呼喊求救。 碰到「校暴」應盡量保持鎮靜,不要驚慌,有勇有謀地保護自己。無論如何一定要記住「校暴」者的人數和體貌特徵,以便事後及時報警或報告老師。告訴學生們,最好是運用自己的智慧與壞人進行周旋,達到既能保護自己,又能巧妙制服壞人的最佳效果。
第三、如果受到傷害,一定要及時向老師、警察申訴報案。不要讓不法分子留下「這個小孩好欺負」的印象,如果一味縱容他們,最終只會導致自己頻頻受害,陷入可怕的夢魘之中。
拓展資料
二、校園欺凌的分類
根據校園欺凌和暴力行為嚴重程度,可以分為違規、違法行為和刑事犯罪。
校園欺凌和暴力達到一定嚴重程度涉嫌犯罪的,可能適用的有多個具體罪名,如故意傷害、尋釁滋事、聚眾斗毆等。檢察機關在辦案中,是根據案件事實,包括行為人的主觀故意、客觀行為、情節和危害後果等方面,按照法定標准來認定校園欺凌和暴力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構成何種犯罪。
比如,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學生使用輕微暴力或者威脅,強行索要其他學生隨身攜帶的生活、學慣用品或者錢財數量不大,且未造成一定危害後果的,不認為是犯罪。而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學生出於以大欺小、以強凌弱或者尋求精神刺激,多次對其他學生強拿硬要,擾亂學校及其他公共場所秩序,情節嚴重的,以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
對於發生在在校未成年學生之間實施的嚴重欺凌、暴力行為涉嫌犯罪的,檢察機關會依法處理,尤其是對於性質和情節惡劣、手段殘忍、後果嚴重的,會堅決依法懲處。
在遇到校園欺凌的時候千萬不要有所畏懼,家長也要跟孩子及時溝通,避免再次發生這些情況而造成的不良的後果,也要防止在孩子的心理上留下陰影,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如何防止校園欺凌有很多方式,但是最重要的是千萬不能以暴制暴,防止事態擴大和影響被欺凌者。
文章涵蓋面廣,如需要針對性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