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構建智慧城市,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務水平
一、科學謀劃,搞好智慧城市的頂層設計
我市的智慧城市建設,應該堅持科學規劃,統籌兼顧,結合實際,凸顯我市的特點和個性,按照系統性、獨特性來制訂我市的智慧城市發展規劃。同時,要充分整合現有各部門的子系統,如數字城管、城市規劃、醫療衛生、交通水利、政務服務、公共服務等信息子系統,實現跨部門信息設備、信息資源和信息系統的多向互通,打造「智能化、信息化、網路化」的智慧城市。為此,在進行頂層設計時,一要思考如何通過以信息化手段推進傳統工業轉型升級,加快製造業從「微笑曲線」的兩端產業升級轉型,由精細化管理實現降本增效;二要思考如何通過推廣智慧社區平台,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提供智力支撐;三要客觀理性分析咸陽市在建設智慧城市中的優勢與劣勢,思考創新實現智慧咸陽的最佳路徑和最低成本方案;四要思考如何通過創建智慧政府來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和城市管理綜合效率。
二、對症下葯,積極應對面臨的挑戰和問題
目前在建設「智慧咸陽」中仍然存在許多薄弱環節,如對建設「智慧咸陽」缺乏正確認識,多頭建管浪費嚴重,造成資金大量浪費;信息化建設的標准化技術支持等發展環境有待優化;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參差不齊,資源不能共享、信息數據更新緩慢,仍然存在重復分散建設及「信息孤島」現象;咸陽市軟體產業專業人才缺乏、常用技能亟需普及;網路基礎薄弱、安全形勢不容忽視;多層次、多形式、多途徑的信息化人才培養體系尚未建立,城鄉發展不平衡等諸多不足之處。政府要針對存在的具體問題,有計劃有步驟地循序漸進,穩步推進。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中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統一思想認識。應該設立在信息辦指導下的智慧城市論壇,統一組織,統一協調,由市政府、企業、科研院所等實體共同組建。促進上下游產業鏈對智慧城市概念和體系架構等關鍵問題的認同,統一思想,整合力量,充分認識城市的本質,結合城市目標定位,功能培育,結構調整,在智慧城市的形象方面彰顯特色。
(二)、細致周密籌劃。在智慧城市建設中,要避免短期行為,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避免政績工程等,做好總體實施方案,循序漸進,逐步落實,避免一哄而上造成巨額浪費。
(三)、確保信息安全。智慧城市建設是一把雙刃劍,它在讓市民享受更多便利、更多美好生活的同時,也會出現網路犯罪等新的困惑和挑戰。為此,要加強網路安全和信息安全的研究,形成完善的安全體系和制度,避免智慧城市所形成的網路被極少數別有用心的人所利用。
(四)、有效整合資源。以最小成本帶來最大效應是實現智慧城市的一個關鍵,電信運營商擁有諸多資源,政府應該通過與運營商合理協作,更好地整合資源,減少內耗,加快智慧城市建設。
三、凝心聚力,積極推動咸陽智慧城市建設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提高社會管理水平,亟須地方政府、通信企業、軟體廠商等各方合力共舉,推動「智慧城市」創建工作快速發展,為此,建議做好下列工作:
一是加快建設。我們的「智慧城市」建設還停留在簽約階段,實質性推動比較緩慢,關鍵難點就是公共信息資源的開放與整合。公共信息資源雖然源於公眾,也屬於公眾,但由於長久以來一直「藏身」於政府、社區、企業之中,「信息孤島」的消除並非易事,觀念的更新與轉變確實需要時間。
二是貼近百姓。「智慧城市」建設只有更貼近百姓,更關注民生,才能惠及更多人,產生更大的社會效益。因此,與民生直接相關的教育、就業、社保、住房、醫療衛生等領域的信息化建設必須先行一步,重點發展。當前,政府網站應由「名片型」向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型」轉變,多一些在線交流與網民互動,取信於民,便利於民。
三是深入基層。「智慧城市」要更多地關注「智慧社區」建設,搭建起基層社會服務與管理的信息化平台。要使井蓋、路燈、雕塑、垃圾站、公共衛生間等數十萬個基層公共部件都擁有自己的「身份證」,異常情況可隨時發現,及時處理;每個社區、每一棟樓、每一個單元的基本情況都能隨時了解,每一階段的人員流動和變更都能實時掌握。
四是惠及民生。智慧城市的建設效果最終還應該反映在民生福利方面。要發展智慧社區服務、智慧教育、智慧社保、智慧治安和智慧生態,提升構建智慧咸陽的普惠性。搭建智慧電網、智慧醫療、智慧家庭等系列模塊,滿足不同階段、不同層次、不同方面的訴求,不斷提升市民對信息的獲取和利用能力,提高市民在城市建設、城市發展、城市管理中的參與度,增加市民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