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民幣可以無上限的發行嗎
會引起通貨膨脹的 比如說吧 你的東西價值只有那麼多 你硬要賣更高的價錢 這是不合實際的
2. 人民幣發行量的多少是根據什麼
人民幣的發行量是要看貨幣的需求量的,央行每年發行人民幣,都會根據一定時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來決定的,不會隨便亂發,發少了,會造成通貨膨脹;發多了,會造成紙幣貶值,所以一般都會參考下面這個公式的: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商品價格x商品數量/同一貨幣單位流通速度,我記得高一政治書擴展閱讀好像是有這個的
3. 人民幣各面值發行量各是多少
新版10元面值的人民幣,
發行數量為600萬張,值得收藏!
4. 人民幣是由誰發行的能不能多發行一些
人民幣是經中央人民政府批准,經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只有中國人民銀行有權發行。每年發行多少人民幣,是國家根據國家內部的經濟狀況經過衡量後決定的,是不能亂發的。
5. 人民幣想印多少就能印多少嗎
人民幣是我國的 法定貨幣,是我國以法律形式規定的具有購買能力的貨幣符號.我國相關法律對貨幣制度作了詳盡的規定,大體是:1)規定了貨幣材料,我國貨幣是以紙材為貨幣材料的.2)規定了貨幣的單位,我國的貨幣單位是以元為主,配以角分;規定了貨幣的支付能力,我國的人民幣具有無限法償能力(是指法律規定一種貨幣具有無限制的支付能力,無論在每次支付中的數量是多少,也無論是屬於何種性質的支付,支付的對方均不得拒絕接受,否則視為違法.)3)規定了貨幣的發行,我國的貨幣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獨家發行,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均不得印製人民幣等
人民幣的發行不是想發多少就發多少的,這是有其自身的規律的.這個規律叫做貨幣必要量或貨幣需要量,它等於商品總數乘以商品總價(商品價值量)除以貨幣的流通速度(即在一定時間內的流通次數).比如社會的總的商品價值量為1000,貨幣在一定時間的流通速度為10,則貨幣必要量就是100.央行可以根據這個數量來發行貨幣.如果低於這個數量,商品流通就會凝滯,導致通貨緊縮(即人民感覺物資短缺,而廠商卻買不出貨).如果央行的發行量高於這個量,就會使得市場上的貨幣供應量超過了貨幣的供應量,導致貨幣貶值,物價上漲,從而出現通貨膨脹.
人民幣發行之後,由銀行以貸款的形式發放給商業銀行,商業銀行再以貸款的形式將貨幣投放到社會上.
美圓的發行大體也是一樣的.因為這些規律是人類經濟社會的客觀規律,不一某一人的意識而轉移,也不論是什麼樣的社會形態,都必須遵守這一規律.
儲備美圓的目的是為穩定人民幣值提供保障.人民幣只是一種價值符號,它不具備貯藏手段和世界貨幣的職能.也就是說,一旦市場上的人民幣供給發生變化(因為市場是不斷變化的,貨幣的供給不可能與貨幣必要量完全一致)人民幣不能自動退出流通領域,而繼續充斥其中.在我國對外貿易中,不能用人民幣直接支付對外債務,這就需要一種能為世界各國普遍接受的貨幣,而美圓是最能為世界各國接受的貨幣,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對外貿易在快速的發展之中,在這種情況之下,要有充分的外匯保證我過對外貿易的順利的進行.
6. 每次發行人民幣發行多少的依據標準是什麼呢美元是美國國債。我們偉大的中國也是嗎
貨幣是根據你自己國家的貨物的多少而發行的,多發的話沒有用的,多發的話只能引起人民幣貶值! 這是因為發行貨幣是中央銀行的一項職能,它不僅是調節國內的供需平衡,還在一定范圍內調節通貨膨脹。所以它是一項關系國家發展進度的政策,不能隨便發行的
而且,人民幣也是在一定范圍內才能流通的,並不是無條件的換購的,
貨幣發行量=(待售商品的總數×價格)/貨幣周轉次數
=貨物交易總價值/貨幣周轉次數
超過以上標准就是通貨膨脹,低於標准就是緊縮
貨幣的周轉次數一定時期是一定,中國每年的生產力變化是一定的(不是無限的),那生產的商品也是一定的,這就決定貨物的交易總價值也是一定的。從而決定發行量一定。如果多發,要保證等式左右相等,就要求生產更多的商品,這與生產的商品是一定的相矛盾。
再給你說通俗點,賣一台電視機能賺500,是不是生產的多就賺的多呢?假如市場只需要1000電視機,那你生產2000台,你是不是只能賺1000*500啊,而不是2000*500。
同樣你多發行人民幣,然後在東南亞買東西,東南亞的人也會用人民幣來買中國生產的商品,但你的商品總量是一定的,那就只有貶值了,才能保證別人有商品買。
以前買一隻手錶100塊,你紙幣發行多了10倍,那就只能用1000塊來同樣的一隻手錶。所以你發行再多也沒用的。
一.人民幣發行原則為: (1)集中統一發行。它是指人民幣的發行權屬於國家。中央銀行依法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發行人民幣,管理人民幣的流通。 (2)計劃發行。它是指人民幣的發行必須按國家規定的貨幣改造發行的計劃進行,發行量由國務院統一掌握。中國人民銀行就年度貨幣供應量作出的決定,報國務院批准後執行。 (3)經濟發行。它又稱信用發行,是指貨幣的發行是為了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隨著生產增長、商品流通的擴大、貨幣流通量也需要相應增加,我們堅持貨幣的經濟發行,反對財政發行,即反對為了彌補財政赤字的需要而增加貨幣的發行,反對由於財政向銀行透支,引起銀行過度地發行貨幣。 外匯儲備是指一國貨幣當局所持有的、可以用於對外支付的國外可兌換貨幣。並非所有國家的貨幣都能充當國際儲備資產,只有那些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且能自由兌換其他儲備資產的貨幣才能充當國際儲備資產。我國和世界其他國家在對外貿易與國際結算中經常使用的外匯儲備主要有美元、歐元、日元、英鎊等。主要指銀行外幣存款和國庫券 http://tieba..com/f?kz=288020375
7. 我們能隨意地發行人民幣嗎為什麼
人民幣是國家法定貨幣,國家授權中國人民銀行印製發行。貨幣流通數量根據本國的經濟情況,總量控制,適度從緊的發行政策。任何單位和個人無權發行人民幣,濫發貨幣,擾亂經濟市場,貨幣貶值,造成國家經濟紊亂。
8. 數字人民幣發行機制
數字人民幣是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它以廣義賬戶體系為基礎,具有等價性和法律補償無限性的特點。今年7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數字人民幣R&D工作組發布了《中國數字人民幣R&D進程白皮書》(以下簡稱E-CNY白皮書),數字人民幣將成為未來重要的支付基礎設施。相關數據顯示,中國數字人民幣探索步伐領先全球,應用前景機遇與挑戰並存。
拓展資料
數字貨幣的制度保障
1.加強法律保護。只有通過完善的法律和相關的規章制度,數字貨幣的法律地位才能得到有效保護。央行可適時出台數字貨幣法律法規,加強監管,維護金融體系穩定有效發行,堅決打擊利用數字貨幣實施的欺詐行為。處罰規則可參照已制定的《數字貨幣法》,確保數字貨幣在發行過程中的法律地位。在央行內部也可以設立專門的數字貨幣管理機構,對合法參與數字貨幣交易的消費者給予支持和法律保護,有效保障消費者資金安全。使用數字貨幣從事非法活動的主體將受到專門部門的處罰,央行應該作為主人出現。
2.加強宏觀管理。為了加強數字貨幣的金融控制,政府必須加強宏觀管理。央行負責發行數字貨幣,其主導地位不可動搖。這可以有效控制數字貨幣私下發行的無序狀態,更好地控制數字貨幣中的發行數量,引領央行制定數字貨幣發行實施細則,從而為經濟發展創造有利條件。中國人民銀行2017年1月推出的中國數字票據實驗平台已經成功測試,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數字貨幣已經投入試運行,這標志著中國人民銀行將成為第一家發行數字貨幣並進行實際應用的央行。
3.利用大數據分析提高技術能力。數字貨幣的廣泛應用對現代互聯網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來如果採用區塊鏈技術,只要掌握全部網路的51%,就可以控制所有節點,目前的技術處理和備份都需要更新。數字貨幣證券交易所近年來接連被黑的原因是網路的系統性安全沒有得到有效保障。未來可以利用大數據分析提高技術能力。數字貨幣系統通過現代密碼學、完善的加密功能和系列組合,可以識別貨幣持有者,防止數字貨幣被盜用和重復使用,可以極大地幫助數字貨幣參與各方的正常權益。保障流通領域數字貨幣的安全。
4.進一步完善區塊鏈技術。利用區塊鏈技術發行數字貨幣,由於區塊鏈建設的數字貨幣系統在與其他平台的連接上會出現問題,區塊鏈技術的密碼服務需要與其他平台進行數據交換。因此,應進一步完善區塊鏈技術,特別是密碼學技術,實現數字貨幣中的網路節點與實物貨幣綁定到賬戶的方式,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數字貨幣在國際結算中的收款業務,通過數據加密實現數據交換,提高身份驗證和網路安全性,加大資料庫建設,確保數字貨幣的區塊鏈平台穩定,完善區塊鏈技術,為數字貨幣發行後進入流通領域創造有利條件。
9. 人民幣的發行是怎麼確定發行量的啊
如果現在的人還這樣做交易那就麻煩了!前輩用金銀這種稀有而不容易損耗的東西來做交換的公用體,就非常方便,其他東西都用來和金銀相比照,得出交換的數量.後來由於政府發現用紙做的錢來代替金銀也能交易,那錢也就具有金銀的作用啦!但是在兵荒馬亂的時期,如果要留條後路的話,就不能拿著紙錢了,還是要拿金銀這些實打實的東西.比如國民黨統治時期的通貨膨脹期間,一個雞蛋要用幾十萬面值的紙錢才能買,就說明紙幣只不過是鏡花水月---虛的東西. 所以設想一下,如果政府某天印刷了大量的紙幣,給中國每人發一百萬,那你拿著這些錢還能買到汽車和別墅嗎?當然不能! 紙幣的根本作用是用於方便交易和流通,它必須要與交易中實際需要的金銀的量相差無幾才能起到替代的作用,所以國家不能隨意發行人民幣.試想如果古代的小部落交易只需要兩塊金子可以完成了,如果部落首領要是拿出一百塊的金子,那又有什麼用呢?只能是五十塊金子當作一個交易整體了,最後實際上這一百塊金子的作用和兩塊金子的作用完全一樣.就像大熊貓一樣,如果它們繁殖得很厲害,中國出現了幾十萬只,哪他們還會這么珍貴嗎?恐怕我們的國寶就不再是大熊貓啦! 要想知道國家怎麼精確確定所要發行的貨幣量的,就要問國家統計局,他們要對整個國民經濟進行精確的評估,算出經濟總量,通過當前物價的評估,測算出一種參照標准,比如如果發現一斤豬肉從5塊錢一斤賣到了80塊錢一斤,那就可能出現經濟問題了,就要及時分析原因,看是不是通貨膨脹等.這是一個逐年累積經驗的過程,是一個對動態平衡的把握過程,只能說是較為准確,不能做到精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