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避免網路個人信息泄露
我國目前的法律並沒有關於個人信息的專門規定,唯一的相關規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其中涉及到了關於個人隱私權的保護。而法學界對於個人信息是否屬於隱私仍然爭論不斷,不過有一點卻是肯定的———將個人信息用於商業用途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權利。 在保護個人隱私的相關法律法規尚不完善的情況下,提高保護意識才是杜絕個人信息泄露更為重要的方法。我們在商場、賓館等場所消費時最好不要留下個人信息,如果確有需要留下個人資料,必要時應與對方約定保密責任。在辦理一些必須提供自己個人信息的社會事務時,可以與接受信息方約定保密條款,要求禁止對方將個人信息透露給第三方。在萬一發現自己的個人信息被泄露且造成不良後果時,也應注意及時搜集證據,為日後法律維權作好准備.比如,購房人最好在簽約時與開發商約定保密責任:如開發商泄露業主個人信息,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如果消費者能證明商家未採取適當保護措施或故意出售這些信息,給當事人的精神和物質造成損害的,可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的權益,有權要求賠償。
2. 防止個人信息泄露的措施有哪些
來路不明的軟體不要隨便裝,下載免費軟體時應該去官方網站。這樣以免一些攜帶木馬程序以及設有後門的盜版軟體截獲個人電腦中的信息。其次,使用智能手機時,不要修改手機中的系統文件,因為用戶修改了這些信息,別人也可以通過此路徑對你手機上的信息進行修改,從而截獲個人信息。
最後對於身份證號、手機號這些敏感信息,平時上網時要格外注意,不要在網上隨便參加活動,比如注冊信息取得贈品等。如果想要網購,要選擇比較正規的大型購物網站。
(2)如何防止網路個人信息泄露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電腦定期殺毒,定期修改並使用安全強度高的密碼。
妥善保管個人隱私信息、賬號及密碼,謹慎發布個人信息。
到知名正規的網站購物,不輕易向對方付款或提供銀行卡密碼。
文明、綠色、健康上網,瀏覽正規的網站和欄目。
遠離網路上的暴力渲染、色情誘惑、錢財賭博、灰色游戲等內容。
3. 在網上,該如何防範個人信息泄露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推行,越來越多的人擁有手機,並且開始網上進行一定的活動,聊天、游戲,甚至是購買服裝、知道一個人的近況,什麼都可以通過網路傳遞來輕松達到。但是網路的流行並不是僅僅帶給人方便和益處,有的時候也無形的造成了人們的弊端,類似於信息的泄露,就會造成很多人的困擾。那人們在進行網路活動的時候,該如何提高警惕,防止自己的信息泄露,使自己上當受騙呢?
不要圖一些小便宜人們都是有慾望的,而網路詐騙也是通過也是這種心理,從而取用一些方法達到自己的目的和意義。因此人們進行網路活動的時候,不要輕易相信一些鏈接,或者是打著使我們能輕松獲利招牌的廣告,從而誘使我們點進去,使自己的電腦和手機中毒,造成重要信息的泄露,甚至是金錢的流失。最近在一些社交軟體上經常會蹦出一些鏈接和郵件,然後打著一些比較信人的題目或者是文字,引誘人點進去,其實只要人的滑鼠一動,就會導致自己的利益受損。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給自己的手機或者是支付設置一些較為復雜的密碼,定時的給手機進行清理或者殺毒,設置所下載軟體的一些許可權。通過這些來保護自身的信息不會泄露,從而維護自身的權益。
4. 手機網路上面的個人信息怎麼防止被泄露
前幾天天下無賊反信息詐騙聯盟上面不是就說了么,可以用騰訊手機管家來預防網路信息安全問題。打開騰訊手機管家,找到騷擾攔截後點擊詐騙簡訊,詐騙電話進行舉報。然後8億多手機管家用戶的舉報會匯聚成騰訊的大數據,會提供給警方。這時候警方會通過這些大數據來分析抓獲詐騙人員,預防更多的人上當受騙。當然參與的人越多預防越好。
5. 青少年如何避免網路泄露個人信息
不要隨意的透露個人信息,尤其在不正規的網站。注冊的賬號要定期的進行密碼更新、密保更新。防止賬號被盜後個人信息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