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問題 > 網路社群有哪些

網路社群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4-23 11:04:16

A. 網路社區有哪些舉例哦!多舉例一些。

網路社區就是社區網路化、信息化,簡而言之就是一個以成熟社區為內容的大型規模性區域網,涉及到金融經貿、大型會展、高檔辦公、企業管理、文體娛樂等綜合信息服務功能需求,同時與所在地的信息平台在電子商務領域進行全面合作。「信息化」和「智能化」是提高物業管理水平和提供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的技術手段。 網路社區是指包括BBS/論壇、討論組、聊天室、博客等形式在內的網上交流空間,同一主題的網路社區集中了具有共同興趣的訪問者,由於有眾多用戶的參與,不僅具備交流的功能,實際上也成為一種營銷場所。 早期的網路社區如BBS和討論組等是網路營銷的主要場所,營銷人員通過發布廣告信息等方式達到宣傳的目的,但隨著網路社區逐步走向規范,往往不歡迎發布廣告信息,即使有專門的廣告發布區,瀏覽者通常也比較少,依靠網路社區營銷成功率很低,因此逐漸失去了網路營銷價值。 值得關注的是,自從2002年開始,一種新的網路交流形式「博客」(BLOG)迅速發展並獲得了廣泛關注,博客已經成為2004年最熱門的互聯網詞彙之一。博客也可以被認為是網路社區的一種表現形式,利用博客開展網路營銷則稱之為博客營銷。

B. 中國五大互聯網社區是哪些

互聯網社區?
新浪、騰訊、優酷、開心、人人!

新浪——可以理解為中國的雅虎。名人在新浪寫Blog、微博,我們可以在那裡了解最新資訊!
騰訊——大陸的MSN。大陸的大部分網民都通過TENCENT來聊天、分離心情!
優酷——中國的YouTube。人們一般都在那裡分享視頻!
開心——中國的LinkedIn。可以理解為中國的白領社交網路!
人人——中國的Facebook。大部分學生為主在那裡活動!

這是我個人的觀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你可以參照這個資料!

C. 網路社群的分類

按照虛擬情況來分:有現實生活接觸的網路群體和無現實生活接觸的純網路群體。
按照規模來分:可分為2人私密型、3-10人特殊型、10-100人小規模型;100-200人普遍型,200-500人大型規模,以及萬人的超大規模型。

D. 近期最流行的網路社區有哪些

玩開開位置社區k.ai吧,能在泡社區的時候,拿到實惠,吃飯,夜店,喝咖啡都能有折扣,如果你等當掌門,還能被人崇拜,就行發微博一樣簡單,而且不用你麻煩注冊,只要你有新浪微博賬戶直接登錄就行,你的所有帖子和轉發文章都能同步到你的開心網,新浪微博,人人網等待,不管你去任何地方都要記得簽到—拿勛章(不論是簽到、寫貼士都有可能會獲得神秘的勛章—只要保持自己的Karma值上升趨勢(它能反映你在開開的活躍度、熱度及受歡迎的程度)嘿嘿~~,能得到更多折扣券或者禮物,最近就有送
moto手機的活動
http://moto.k.ai/

E. 社群運營活動有哪些

社群里要有一個絕頂高手,不說話,還要一些意見領袖,偶爾提點,還需要大量小白,當然還有一個唱反調的 1、社群運營前需要看這個社群是什麼類型的? 內容導向還是活動導向?內容導向的就需要深耕內容,活動導向就需要經常搞活動。比如發紅包,資料分享,知識分享等等確定了活動的類型,就要開始籌備運營,如果你的社群是內容運營的,如果你又自帶內容創造能力,這就很好解決了,活動導向就要多做活動,比如線上的課程分享,線下的沙龍。 2、制定群規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群有群規。群規的制定不僅能使社群使運行有序,還能使社群規避一定風險。 3、人數社群一定要控制好人數,因為人多就意味著無序,不一定人多的社群就起到很大的作用。

F. 網路社群營銷的定義

個人或群體透過群聚網友的網路服務,來與目標顧客群創造長期溝通管道的社會化過程。
簡單地說,社群營銷(Social Media Marketing)需要透過一個能夠群聚網友的網路服務來經營。這個網路服務早期可能是BBS、論壇、一直到近期的博客、噗浪或者Facebook。由於這些網路服務具有互動性,因此,能夠讓網友在一個平台上,彼此溝通與交流。
不過,這些網路服務也有演進的過程,從早期類似大禮堂式群聚的方式(如BBS、論壇),漸漸地趨近於個人化專屬空間(如博客、噗浪以及Facebook)。也由於越趨的個人化,網友彼此的系結型態也由然改變,從早期大家都是某個站的會員開始,一直到現在彼此可以擁有各自的交友空間,你可以是對方的朋友、甚至粉絲。
而個人或群體(當然包括企業)可以運用這樣子的網路服務,來與目標顧客群來往、溝通與認識彼此。在此所指的目標顧客群,是需要依您的營銷目標而有所不同的。
許多企業主所產生的頭一個疑問是:社群營銷(Social Media Marketing)的成效該如何評估?或者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關鍵績效指標)該如何訂定?我的建議是:可以從社群的組成結構與規模來衡量。
簡單地說,就是有觸及到營銷目標所需的目標顧客群。好比,販賣運動用品的企業,它們所需要的目標顧客群有可能是,男性且年齡屆於18至25歲之間。假若,最終其社群的結構偏與女性且以30歲以上為主,則可以初步地判定其社群組成失焦,是一個失敗的社群營銷規劃。
當然,社群的規模也是一個問題。假若社群人數過少,誠然地說,要發揮多少效果都是騙人的。是故,以一個國內中型企業來說,朋友數或粉絲數在5,000至8,000人是必要的。至於中大型企業,我建議需沖高至15,000人以上。
在擁有這些目標顧客群之後,就能開始創造長期的溝通管道。當然,溝通絕對不是信息技術層次的問題,而是社會層次的問題。在真實世界中想的出來的狀況,幾乎在虛擬世界都有可能出現。不同的是,從真實世界的言語的溝通,變成了虛擬世界的文字溝通。
個人認為在這個長期溝通的過程中,可依循「正面、分享與利他」三大社群經營要項來運作。簡單地說,不批評他人、多傳遞正面訊息、分享有用的信息、並且以對他人好的心為出發點。如佛家所言:萬物唯心造。每一個社群如同一個小世界,您給予什麼樣的能量,就會幻化出什麼樣的情境。當然,就總體來看,正面、良善與為他人著想的氛圍是大部份的人所能接受的價值觀。
最後,您一定會發現,我在我這個定義中從未提到『銷售』這件事。因為,如同我最早所言,營銷的概念已在改變,在社群營銷的概念中,重點在於聯系與溝通。如同真實世界的人脈經營一般,透過在線的聯系與溝通,能夠為個人或企業累積更多顧客資本,進而為個人或企業產生未來的潛在績效。

G. 抖音社群是什麼

抖音社群,是指的抖音社交的群體,相當於qq群,微信群,比較聚集在一起的群體。

社交網路是社群的載體,社交網路讓無論認識的,或者不認識的人發生社交鏈接,形成關系鏈,這些過程都是去中心化的。但是人們都是自主性地建立群組來形成小社群(一些特定目的微信群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小社群),某些主題和一些大家都會吸引的事使大家聚集在一起產生了中心化。

當然適當的包裝並附帶特殊價值比如獨特的消費理念、偏女性至上的價值觀,粉絲共同的認同感。最終的目的就是吸引大批的人聚在一起,現在大批大批的地攤群就是利用地攤經濟作為運作主題。

當然光有包裝和模式是不夠的,屎凍成了冰塊你拿去當冰淇淋賣終究是會被人拋棄唾罵的。所以你得去做內容,不要把大家都當成傻子。只有內容產生了吸引和歸屬感,社群成員才不會離開。

介紹

社群簡單認為就是一個群體,但是社群需要有一些它自己的表現形式。比如說我們可以看到社群它要有社交關系鏈,不僅只是拉一個群而是基於一個點、需求和愛好將大家聚合在一起,而是要有穩定的群體結構和較一致的群體意識。

成員有一致的行為規范、持續的互動關系;成員間分工協作,具有一致行動的能力,我們認為這樣的群就是社群。

除此之外,Worsley(1987)曾提出社群的廣泛涵義:可被解釋為地區性的社區;用來表示一個有相互關系的網路;社群可以是一種特殊的社會關系,包含社群精神(community spirit)或社群情感(community feeling) 。

以上內容來源:網路-社群



H. 現在新型的會員制社群電商平台都有哪些

社群電商是什麼意思?
社群電商不是傳統電商或者移動電商的顛覆模式,而是兩者的一個深化延伸,它是一種商業意識形態的覺醒,是社群經濟線上的表現形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社群電商是一套客戶管理體系,通過客戶的社群化充分激活企業的沉澱客戶,它拋棄了傳統的客戶管理方式,將每一個單獨的客戶通過社交網路工具進行了社群化改造,利用社會化媒體工具充分調動社群成員的活躍度和傳播力。社群電商模型不僅適用於傳統電商,也適用於移動電商,甚至它也適用僅僅通過社交工具進行銷售的微商。
社群電商的起源背景是怎樣?
互聯網的雙向傳播屬性打通了企業和消費者之間最短的距離,吸引一群人的關注不再是多困難的事情,利用這些關注,只要方法得當,任何企業都有機會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里打下自己的位置,這種模式,就是社群電商。
社群電商有什麼特點?
社群電商的關鍵點在於:信任感。
社群電商的基本模式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受眾社群的特點和銷售商品的關聯度。如何利用社群客戶確定客戶社群關系。在社群中發展一個信任關系強大,也能進行推廣的成員,然後由點及面不斷列表,最終實現社群客戶的完整信任關系的成功。
社群電商的優缺點有哪些?
社群電商開始熱門是因為粉絲經濟,對商家魅力和產品特質都有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優劣勢。
社群電商優點:
新模式的獲利點:社交工具的興起降低了賣家與買家的溝通距離,也增加了社群客戶之間的溝通頻次,繼而產生了很多的團購群,社區站長角色,相對於傳統電商模式來說,社群電商模式成本低,見效快,輕運營模式,極大的降低了人力物力及資金付出。
產品物美價廉體驗好:產地直達,價格優勢非常明顯,而且同社群發展出來的賣家與買家的關系平等,容易產生信任感和熟悉度,交付體驗具有很高的寬容度,差評機會少。
容易復制:做好供應鏈和物流的管理之後,就可以迅速在特定區域范圍內快速復制和推廣了,容易形成盈利模式。
社群電商缺點:
產品品質不穩定:產品到店前的品控可以管理,但是到達社群點之後的管理容易出現狀況,尤其是保質期要求高的商品,如何監管和批量管理都是比較難實現的事情。
用戶選擇多沒有比較:不像電商模式用戶可以看到店鋪評級,客戶評價,在社群中購買時選擇餘地和社群客戶評價獲取並不便捷。
裂變需要知識儲備:進行裂變的點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識,和做好大量的准備工作,經常在開端就變成失敗的開始了。
社群電商排名:
拼多多:
拼多多是國內主流的手機購物APP,成立於2015年9月,用戶通過發起和朋友,家人,鄰居等的拼團,以更低的價格,拼團購買商品。旨在凝聚更多人的力量,用更低的價格買到更好的東西,體會更多的實惠和樂趣。2018年7月26日,拼多多在美國上市。
小紅書:
小紅書是一個生活方式平台和消費決策入口 ,創始人為毛文超和瞿芳。截至2019年1月,小紅書用戶數已超過2億,其中70%用戶是90 後。在小紅書社區,用戶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筆記的分享,記錄了這個時代年輕人的正能量和美好生活,小紅書通過機器學習對海量信息和人進行精準、高效匹配。 小紅書旗下設有電商業務 ,2017年12月24日,小紅書電商被《人民日報》評為代表中國消費科技產業的「中國品牌獎」。
唯品會雲倉:
一家由騰訊、京東、唯品會共同持股的全球社群電商平台,成立於2017年。繼承母公司唯品會多年的中國零售業特賣專品的經驗,全面布局「買全球」模式,目前已有兩萬多的品牌入駐,銷售產品包括服飾鞋包、家居家電、母嬰親子、美妝個護、飲食健康等,用社群團購的模式降低銷售價,自配物流減少收貨時間。
好衣庫:
好衣庫是一款致力於為廣大代購提供品牌貨源的app,每天數十個品牌專場,支持一鍵播貨、代發。主要是為代購提供服務的社群電商平台,每天不同品牌多次專場,店主可以直接轉播和發貨,貨源保證正品,是一個連接代購和消費者的平台。發貨依舊是由平台提供,而店主也就是代購負責客戶關系的維護。
貝店:
貝店創立於2017年8月,是貝貝集團旗下的社交電商平台。 秉承「讓更多人過上更好生活」的使命,為消費者提供居家、服飾、美食、美妝、母嬰等全球好貨。模式是與品牌源頭直接合作,對店主進行直供,貝店自己也做直營。和雲集有類似之處,產品都是由貝店統一采購和發貨,這樣也減少了產品質量問題,不過貝店的產品集中在家庭消費相關的物品上。
雲集微店:
雲集微店是一款在手機端開店的app,為店主提供美妝、母嬰、健康食品等上萬種貨源。並有商品文案,手把手培訓,一件代發,專屬客服等特色服務,是個人零售服務平台。做個人零售的平台,重點在於對店長的一條龍培訓,從注冊登錄、文案運營、商品物流到話術培訓、客戶咨詢等服務應有盡有,貨品種類也比較多,涵蓋母嬰、美妝、食品類等,店長不需要壓貨和壓款,雲集物流統一發貨,店長賺取差價和傭金。
蟻購:
一家區塊鏈技術的社群電商平台,成立於2018年。商品分類多,包括但不限於母嬰類、護膚類、美妝類、旅遊類等,重點是關注家庭品質的提升,口號是「把美好帶回家」。強調優選、專業產品線。上線三個月後會員超過10W人。
閨蜜mall:
一家很特別的做閨蜜經濟的社群電商平台,商業模式是S2B2C新零售。不過由於模式不同,產品類型比較局限,集中在美妝個護、女性甲亢和兩性用品等,才用ODM模式推廣商品。截止2018年中,注冊用戶已經超過百萬。
黑逗:
目標產品主營是海外一、二線商品,特色的地方是不同地區的農產品,成立只有半年時間,商品類別倒是不少,涵蓋了美妝、飲食、健康、日用、家居以及奢侈品等。

I. 網路社群的介紹

網路社群是通過各類網路應用連結在一起,在建立的網路群體中,每個用戶的行為都有相同而明確的目標和期望的群體。一般指規模較小、交往密切而關系鬆散的群體(如開心網的圈子、騰訊QQ群、微信朋友圈,以垂直型論壇為代表的專業群體等等)。

閱讀全文

與網路社群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共享中心沒有網卡 瀏覽:529
電腦無法檢測到網路代理 瀏覽:1379
筆記本電腦一天會用多少流量 瀏覽:608
蘋果電腦整機轉移新機 瀏覽:1383
突然無法連接工作網路 瀏覽:1095
聯通網路怎麼設置才好 瀏覽:1235
小區網路電腦怎麼連接路由器 瀏覽:1069
p1108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218
怎麼調節台式電腦護眼 瀏覽:730
深圳天虹蘋果電腦 瀏覽:966
網路總是異常斷開 瀏覽:622
中級配置台式電腦 瀏覽:1028
中國網路安全的戰士 瀏覽:642
同志網站在哪裡 瀏覽:1426
版觀看完整完結免費手機在線 瀏覽:1465
怎樣切換默認數據網路設置 瀏覽:1116
肯德基無線網無法訪問網路 瀏覽:1292
光纖貓怎麼連接不上網路 瀏覽:1511
神武3手游網路連接 瀏覽:974
局網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