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問題 > 網路道德問題有哪些

網路道德問題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4-24 11:37:06

㈠ 網路社會的什麼容易導致不良道德行為的增多

網路道德失范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色情污染和暴力問題的出現
色情污染是指通過互聯網上傳播黃色淫穢的圖片和文字信息,來吸引人們的注意力,侵蝕網民的思想,甚至引起網民道德價值觀念的變化。互聯網不乏色情和暴力的內容。據有關專家調查,網際網路上非學術性信息中,47%與色情有關。每天約有2萬張色情圖片進入互聯網。[2]而另一項統計表明,60%的青少年是無意中接觸到黃色信息的,而接觸過網路上黃色信息的青少年90%以上有性犯罪的行為或動機。[3]在美國,色情淫穢之類早已泛濫成災,如今在互聯網作惡更加猖獗。卡耐基梅隆大學的一項調查說,美國多數家庭電腦網路中,有92萬件帶有不同程度色情內容的圖片、文章和錄像;電子公告板儲存的數據圖像有4/5含有淫穢內容。[4]由此可見,網路的色情污染已經無處不在,無奇不有,嚴重腐蝕著廣大青少年的價值觀念。另外,暴力信息在互聯網的傳播也不容忽視,多用戶地牢游戲存在著嚴重的暴力傾向,而眾多的游戲玩家正是在這種刺激和充滿誘惑力的游戲中暴力傾向得到加強。有研究顯示,長期沉溺於互聯網會使得人變得孤僻、脾氣暴躁,攻擊性增加。色情和暴力對於人生觀和價值觀還沒有成型的青少年而言,危害是很大的,甚至有可能會促使青少年的暴力和色情犯罪的增加。
2.網路恐怖和欺詐的出現
在網路上通過提供製造恐怖的信息和發恐怖件來敲詐、勒索的事已不少見。1997年3月,比爾?蓋茨連續收到4封e-mail恐嚇信,要他趕緊交出500萬美元,否則他和妻子都性命難保。[5]在網上,象這種恐怖任何人都可能碰到,萬一碰上一個恐怖郵件,就會讓你惶惶不可終日。如同現實生活中常會有騙子騙人錢財一樣,網路也時刻有陷阱在等著你。網路騙子利用網路技術的不成熟及人們的麻痹心理,從事詐騙活動,你隨時有可能成為騙子們的獵物。1998年8月,西北某銀行被網路騙子騙走80.6萬元;1998年9月某市以銀行被人用虛擬賬號提走現金26萬元。[6]網路欺騙成為一部分人獲取財富的手段。同時,網路除了錢財的欺詐以外,也存在著情感的欺騙。有些心懷不軌的人利用青少年渴望交往和關愛的心理,設計情感陷阱,讓一些無知的少男少女陷入其中,不能自拔。甚至利用情感欺騙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1997年,某化名為「網路羅密歐」的男子,利用互聯網,選擇少女網友進行各種手段的引誘、蒙騙,使得她們外出會面,進而實施性侵害。該男子被判入獄,他在法庭上的話應當引起人們的注意:「對沒有成人監護的未成年人來說,互聯網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地方」。[7]
3.網路病毒和攻擊的蔓延
病毒同樣是網路揮之不去的一個噩夢。自從第一個蠕蟲病毒發現以來,病毒就與計算機如影相隨,現在病毒愛上了傳播速度極快的網路。從CIH到「愛蟲」,到現在的「庫爾尼科娃」病毒,每一次都給網路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損失。而病毒傳播速度之快、范圍之廣,令人觸目驚心。而網路攻擊和謾罵正在成為互聯網的一種風格,黑客的攻擊也到了「談黑色變」的地步。眾多的黑客以摧毀別人的站點為樂。而在互聯網的聊天室和BBS,人們隨意發泄自己的不滿並報復著漠不相識的人。這種隨便的侮辱和謾罵,故意的挑釁,使得網路空間充滿火葯味。這些都無時無刻不在污染著互聯網的環境。

㈡ 網路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有哪些

從本質上講,網路溝通仍然是人與人之間的真實溝通,網路生活也是人的真實生活,所以一定要遵守道德規范。

1、正確使用網路工具。

應該正確利用網路,提高對網路內容和信息的辨別能力,積極利用網路傳播正能量,使網路成為拓寬學習視野、提高學習能力的重要工具。

2、健康的網路傳播。

應該通過互聯網開展健康有益的人際交往,積極參與網路文化的建設和管理,開展有利於個人身心健康和道德修養的網路交往。同時,要樹立自我保護意識,不要輕易相信,約會網友,避免上當受騙,避免給自己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帶來危害。

3、自覺避免上網成癮。

應該從自己的身心健康出發,合理安排上網時間,合理對待上網。

4、發揚網路自律精神。

在網路生活中要培養自律精神,實現自律而不違規,促進網路生活的健康和諧。

(2)網路道德問題有哪些擴展閱讀:

網路生活道德基本原則包括:

1、無害原則

無害原則是指任何網路主體的行為都應盡量避免對他人和網路環境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2、尊重原則

尊重原則要求網路主體在尊重和維護彼此人格尊嚴的前提下進行平等的雙向溝通。人格尊嚴權主要體現在名譽權、肖像權、姓名權和隱私權的維護上。

3、適度原則

質量相互變化的原則告訴我們,當需要保持事物的性質穩定時,數量必須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

4、誠實信用原則

誠實信用原則是指網路主體的活動必須本著誠實信用的原則進行,並且必須在不損害他人和社會利益的情況下行使自己的權利。履行義務,信守承諾,遵守法律規定。

㈢ 網路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有哪些

從本質上說,網路交往仍然是人與人的現實交往,網路生活也是人的真實生活,因而也必須遵守道德規范。

(1)正確使用網路工具。應當正確使用網路,提高對網路內容和信息的鑒別力,積極運用網路傳播正能量,使網路成為開闊學習視野、提高學習能力的重要工具。

(2)健康進行網路交往。應通過網路開展健康有益的人際交往,積極參與網路文化的建設與管理,進行有利於個人身心健康和品德培養的網路交往。同時,要樹立自我保護意識,不要輕易相信、約會網友,避免受騙上當,避免給自己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帶來危害。

(3)自覺避免沉迷網路。應當從自己的身心健康出發,合理安排上網時間,理性對待網路。

(4)養成網路自律精神。應當在網路生活中培養自律精神,做到自律而「不逾矩」,促進網路生活的健康與和諧。

面對網路生活,不僅遵守道德規范,也應當自覺學習和遵守有關互聯網的法律規定,堅守法律法規底線、社會主義制度底線、國家利益底線、公民合法權益底線、社會公共秩序底線、道德風尚底線和信息真實性底線,這也是遵守網路道德的要求。

㈣ 網路生活中應遵循哪些道德規范

網路生活中道德規范的基本要求:

1、網民應遵守的基本規范

(1)、正確使用網路工具

要遵守網路法規,遵守職業道德,尊重民族感情,遵守國際網路道德公約。

(2)、健康進行網路交往

網路已成為一種人際交往的媒介和工具。人們可以通過網路收發郵件、實時聊天、視頻會議、網上留言、網上交友等。網路交往要做到誠實無欺,不應該通過網路進行色情、賭博活動,更不能在BBS或論壇上侮辱、誹謗他人。

應通過網路開展健康有益的交往活動,在網路交往中樹立自我保護意識,不要輕易相信、約會網友,避免受騙上當。

(3)、自覺避免沉迷網路

適度的上網對學習和生活是有益的,但長時間沉迷於網路對人的身心健康有極大損害。現實中存在著一些人上網成癮,沉迷於網路而不能自拔,進而導致耽誤學業、甚至放棄學業或家庭破裂的現象。

(4)、養成網路自律精神

網路的虛擬性以及行為主體的匿名隱蔽特點,大大削弱了社會輿論的監督作用,使得道德規范所具有的外在壓力的效用明顯降低。

在這種情況下,個體的道德自律成了維護網路道德規范的基本保障。「慎獨」是一種道德境界,信息時代十分需要,在網路生活中培養自律精神,在缺少外在監督的網路空間里,自覺做到自律而「不逾矩」。

2、網站應遵守的基本道德規范

(1)、不以任何形式傳播內容有害或不健康的文字、圖片、視頻等信息。

(2)、不提供不文明聲訊、簡訊等服務;不運行帶有暴力、色情內容的游戲。

(3)、嚴格管理社區、論壇、博客、評論、聊天室等互動欄目,及時清理與文明辦網、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相違背的不健康信息,大興樹新風、促和諧的網路文明風尚。

(4)、自覺健全、細化網站管理制度,規范操作流程,強化監督機制;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加強社會責任感,形成行業自律意識。

(5)、開設舉報電話、舉報郵箱,建立全天候舉報制度,對網民反映的問題認真整改,加強溝通,不斷提高網路媒體的社會公信力,自覺接受行業管理與社會監督。

(4)網路道德問題有哪些擴展閱讀:

網路道德規范是網路法律規范的重要補充。

針對網路中存在的問題,為了維護國家的網路和信息安全,國家制定了《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這些法規明確規定了利用互聯網實施的各種違法行為及其處罰辦法。

但是,由於網路社會的全球性、隱匿性、開放性、自由性和異化性,決定了不可能完全依賴法律來約束網路行為,因為即便有了非常詳盡和嚴密的法律,面對眾多的邊緣行為和網上犯罪,法律往往鞭長莫及,防不勝防。

由於道德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經過長期實踐自然形成的,並依靠社會的輿論、傳統的習慣力量和人們的信念來維持,而且道德規范所調整的范圍要比法律所調整的范圍廣泛,所以網路行為更多的更為重要的是必須由道德這個更具有普遍約束力和影響力的行為規范來調整。

因此,網路道德規范就成為了網路法律規范的重要補充,只有將兩者結合起來,才能真正維護網路安全和保障網路的健康發展。

㈤ 網路道德有那些

在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發展的今天,人們無時無刻不在享受著信息技術給人們帶來的便利與好處。然而,隨著信息技術的深入發展和廣泛應用,網路中已出現許多不容迴避的道德與法律的問題。因此,在我們充分利用網路提供的歷史機遇的同時,抵禦其負面效應,大力進行網路道德建設已刻不容緩。以下是有關網路道德規范的要求,希望大家遵照執行。

一、網民應遵守的基本規范。
(1)你不應該用計算機去傷害他人;
(2)你不應干擾別人的計算機工作;
(3)你不應窺探別人的文件;
(4)你不應用計算機進行偷竊;
(5)你不應用計算機作偽證;
(6)你不應使用或拷貝沒有付錢的軟體;
(7)你不應未經許可而使用別人的計算機資源;
(8)你不應盜用別人的智力成果;
(9)你應該考慮你所編的程序的社會後果;
(10)你應該以深思熟慮和慎重的方式來使用計算機。
(11)為社會和人類作出貢獻;
(12)避免傷害他人;
(13)要誠實可靠;
(14)要公正並且不採取歧視性行為;
(15)尊重包括版權和專利在內的財產權;
(16)尊重知識產權;
(17)尊重他人的隱私;
(18)保守秘密。

二、六種網路不道德行為:
(1)有意地造成網路交通混亂或擅自闖入網路及其相聯的系統;
(2)商業性或欺騙性地利用大學計算機資源;
(3)偷竊資料、設備或智力成果;
(4)未經許可而接近他人的文件;
(5)在公共用戶場合做出引起混亂或造成破壞的行動;
(6)偽造電子郵件信息。

㈥ 網路的道德力量及怎樣防止及濫用

隨著網路時代的到來,涉及網路的道德問題相伴而生,探討引起網路道德問題的根源,進行網路道德教育。

21 世紀,人類社會必將進入網路時代,網路有自己的空間,網路空間的出現帶來了獨特的網路文化,網路開啟了人們新的實踐,井正在日益強烈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正如同以往時代一樣,科學技術的進步,都將比其他力量更大地推動社會道德的進步,網路的發展為人類的道德進步提供了難得的機遇,網路帶來的某些負面的、消極的道德影響甚至嚴重的道德失范行為,也給道德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傳統的道德教育如何去適應並滿足網路社會對道德教育的要求,開辟一條網路道德教育之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一、網路道德問題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網路作為一項影響深遠的技術革命,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的思維方式和活動方式,一個涉及網路的道德問題相伴而生。

1 、網民的道德人格問題。在網路上,人們適應網路生存需要,形成了新的行為方式和新的交往方式,在這個過程中,實際也形成了新的文化模式。而反過來,新的文化模式又在培養造就新一代的網路人網路人按照網路生活的樣式形成了與網路相適應的網路人格。隨著人們上網時間越來越長,對網路的依賴性逐漸增強,出現了「網路上癮症」、「網路綜合症」等現象。由於人機交往的頻繁,導致人際現實接觸很少,進而導致人們之間感情關系談薄,對社會認識的扭血。

2 、道德沖突現象。由於信息內容所產生的地域性與信息傳播方式的超地蛾性矛盾,導致民旅國家問倫理道德發生沖突事件。上網者的民旅、種族、國家不同,其接受的傳統道德教育存在巨大差異,因此,其對同一事情的道德評價也會截然不同,甚至是完全沖突的。不可否認的事實是,這些沖突有范圍擴大、加速化的趨勢。不同國家的意識形態的相互滲透和價值觀念的相互傳播,引發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沖突和失范。

3 、知識產權極易受到侵害。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企業和個人的各種權益越來越頻繁地受到來自網上的形形色色的侵害。商標網上被仿冒,作品網上被盜用,技術網上被泄露等等,都給受害者帶來了難以言狀的損失和傷痛。網路的普及越來越強烈地要求政府或社會處理好知識產權的保護和知識網路資源共享,合理利用兩者相矛盾的難題。現有的著作權法難以應付新的信息體系,如何保護系統中所存的信息數據的知識所有權成了問題。

4 、網路信息污染的問題。信息網路技術的濫用威脅著人們的道德倫理。有用無用的信息同時被生產,網路正成為一個無所不包的倉庫。網路環境的不可控性從信息質量上污染了德育環境,大量信息垃圾對人們的思想造成了嚴重的侵蝕。電腦技術帶紿人們的一些游戲使辨別能力差的青少年沉浸其中,游戲中充斥著暴力以及色情的東西,無時不在教唆孩子們褻凄人類的文明。

5 、利用同絡侵犯他人隱私問題和損害他人身心健康。以電子形式存儲的有關個人的或法人的信息被用於原來的目的以外的用途,或者被泄露給第三者,被誤用或被濫用。保護個人的隱私是一項社會的基本倫理要求,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重要標志。除了上述的知識產權方面的網上侵權行為之外,另一種更加具有社會危害性的網上行為也在蔓延,這就是在網上散布種種流言蜚語,侮辱誹謗他人。在網路經濟活動中,如何界定個人隱私的范疇,防止把個人隱私作為謀取經濟利益的手段,防止損害他人的身心健康,這將成為人類社會在網路時代面對的一個難題。

6 、利用網路犯罪。網路的隱蔽性使道德行為的自由度和靈活性顯著增強,為人們放棄道德責任提供了可能,一些人因此把網路當成犯罪工具。電腦病毒的製造和傳播給人類社會已經帶來了極大的損失,網路黑客的人侵引起人們對網路安全的高度重視,恐怖組織、邪教組織也把網路當成新的犯罪工具。

凡此種種足以引起人們對此類問題的重視,對網路擴展過程中出現的負面道德同題應保持高度警惕。那麼引起網路道德問題的根源是什麼呢 ?

㈦ 網路營銷道德問題有哪些企業可以從哪些方面加強網路營銷職業道德建設

網路營銷道德問題有(1) 網路隱私權問題(2) 信息欺詐問題(3)商品交易中的道德問題。(4)消費者權益中的道德問題。企業可以從這些方面加強網路營銷職業道德建設:一是加強網路安企技術的建設應用。間絡營銷的信息安疊在很大程度上依幢於安企技術的完善。要大力加強割碼技術、鑒別技術。訪問控制技術。信息流控制技術,數散保護技術,軟體保護技術,病毒輪瀾及清除技術、內容分類識別和過技術、系統安會監測報警技術等建設應用,從技術上減少和社絕垃圾郵件等企業網路營的不道德問題的發生。二是注重網路建設的規范化。目前,國際上出現許多關於網路隱私安全的技術規范、技術標准,目的就是要在統一的網路環境中保證隱私信息的絕對安全。我們應從這種趨勢中得到啟示,在同國際接軌的同時,拿出既符合國情又順應國際潮流的技術規范。三是建立網路風險防範機制。在網路建設與經營中,因為安全技術滯後、道德規范蒼白、法律疲軟等原因,往往會使網路營銷出現問題,這就必須建立網路風險防範機制,強化網路營銷道德問題產生前的預防、發生中的抑制和發生後的補救等措施。

㈧ 哪些行為是網路中不道德的行為

網路中不道德不文明的行為:
1、瀏覽色/情/暴/力的網站
2、傳播謠言,散布虛假消息
3、用網路對他人進行詐騙行為
4、冒充他人散播消息,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5、傳播電腦病毒,盜取別人個人信息
6、說粗話,臟話,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

㈨ 大學生應當如何合理使用網路並遵循哪些網路道德

1、不得非法侵入計算機系統。

2、不得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功能。

3、不得破壞計算機數據、程序。

4、不得製作、傳播計算機破壞性程序。

5、不得利用計算機實施其它犯罪。

6、遵守《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

(9)網路道德問題有哪些擴展閱讀:

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

(信息產業部2000年10月8日第4次部務會議通過)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以下簡稱電子公告服務),規范電子公告信息發布行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法人和其他組織依照本法在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提供電子公告服務和使用電子公告發布信息,適用本規定。

本規定所稱電子公告服務,是指通過電子公告欄、電子白板、電子論壇、網路聊天室、留言板等互動形式,向互聯網用戶提供信息發布條件的行為。

第三條開展服務活動,電子公告服務提供者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加強行業自律,並接受監督檢查由信息產業部電信管理局組織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其他有關主管部門依法。

第四條。使用電子公告服務系統的互聯網用戶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對發布的信息負責。

第五條從事互聯網信息服務和計劃提供電子公告服務,特殊應用或特殊備案時應當申請電信監管機構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或信息產業部授權的商業互聯網信息服務備案的或非商業性互聯網信息服務。

的的信息產業部電信管理局機關或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經檢驗,批准或備案的互聯網信息服務在指定的時間內,特別是表明營業執照或備案文件;對不符合條件的,不予批准或者不予備案,並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第六條電子公告服務的發展應當遵守《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

閱讀全文

與網路道德問題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共享中心沒有網卡 瀏覽:529
電腦無法檢測到網路代理 瀏覽:1379
筆記本電腦一天會用多少流量 瀏覽:608
蘋果電腦整機轉移新機 瀏覽:1382
突然無法連接工作網路 瀏覽:1095
聯通網路怎麼設置才好 瀏覽:1235
小區網路電腦怎麼連接路由器 瀏覽:1069
p1108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218
怎麼調節台式電腦護眼 瀏覽:729
深圳天虹蘋果電腦 瀏覽:965
網路總是異常斷開 瀏覽:622
中級配置台式電腦 瀏覽:1028
中國網路安全的戰士 瀏覽:642
同志網站在哪裡 瀏覽:1426
版觀看完整完結免費手機在線 瀏覽:1465
怎樣切換默認數據網路設置 瀏覽:1116
肯德基無線網無法訪問網路 瀏覽:1292
光纖貓怎麼連接不上網路 瀏覽:1511
神武3手游網路連接 瀏覽:974
局網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