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學生如何遵守網路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網路道德作為一種實踐精神,是人們對網路持有的意識態度、網上行為規范、評價選擇等構成的價值體系,是一種用來正確處理、調節網路社會關系和秩序的准則。基本原則有誠信、安全、公開、公平、公正、互助等。我認為大學生應該從以下方面遵守網路道德:
第一,樹立積極向上的網路觀,遵守相應法律法規,嚴格規范自己上網行為,自覺並加以抵制對網路文明、道德及和諧產生破壞的事,積極倡導並自覺實踐文明上網方式,為建設和諧網路社會貢獻力量!
第二,積極弘揚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致力於傳播先進有益的網路文化知識,攜手努力營造積極向上的網路文化氛圍。把文明上網當作習慣,將道德准則刻在腦海,向網路道德模範看齊學習,努力在網上形成"知榮辱、講正氣、樹新風、促和諧"的文明風尚。
第五,拒絕網貸,遠離網貸。當代社會,校園的網貸在給大學生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助長了一些學生的不理性的消費行為,也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大學生應該主動學習金融和網路安全方面的知識,提升自己的防範能力,做到少網貸,最後不網貸!
B. 大學生應當如何合理使用網路並遵循哪些網路道德
1、不得非法侵入計算機系統。
2、不得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功能。
3、不得破壞計算機數據、程序。
4、不得製作、傳播計算機破壞性程序。
5、不得利用計算機實施其它犯罪。
6、遵守《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
(2)網路道德有哪些擴展閱讀:
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
(信息產業部2000年10月8日第4次部務會議通過)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以下簡稱電子公告服務),規范電子公告信息發布行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法人和其他組織依照本法在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提供電子公告服務和使用電子公告發布信息,適用本規定。
本規定所稱電子公告服務,是指通過電子公告欄、電子白板、電子論壇、網路聊天室、留言板等互動形式,向互聯網用戶提供信息發布條件的行為。
第三條開展服務活動,電子公告服務提供者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加強行業自律,並接受監督檢查由信息產業部電信管理局組織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其他有關主管部門依法。
第四條。使用電子公告服務系統的互聯網用戶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對發布的信息負責。
第五條從事互聯網信息服務和計劃提供電子公告服務,特殊應用或特殊備案時應當申請電信監管機構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或信息產業部授權的商業互聯網信息服務備案的或非商業性互聯網信息服務。
的的信息產業部電信管理局機關或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經檢驗,批准或備案的互聯網信息服務在指定的時間內,特別是表明營業執照或備案文件;對不符合條件的,不予批准或者不予備案,並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第六條電子公告服務的發展應當遵守《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
C. 網路道德的特點是什麼
網路道德的特點是自主性、多元性、開放性。「網路社會」生活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生活,正是它的特殊性決定了「網路社會」生活中的道德具有不同於現實社會生活中的道德的新的特點與發展趨勢。
全民原則包含下面兩個基本道德原則:
第一,平等原則。每個網路用戶和網路社會成員享有平等的社會權利和義務,從網路社會結構上講,他們都被給予某個特定的網路身份,即用戶銘、網址和口令,網路所提供的一切服務和便利他都應該得到,而網路共同體的所有規范他都應該遵守並履行一個網路行為主體所應該履行的義務。
第二,公正原則。網路對每一個用戶都應該做到一視同仁,它不應該為某些人制訂特別的規則並給予某些用戶特殊的權利。作為網路用戶,你既然與別人具有同樣的權利和義務,那麼就不要強求網路能夠給你與別人不一樣的待遇。
D. 網路道德的內容包括什麼特別是21世紀的今天,其突出的有哪些方面謝謝
網路道德,是指以善惡為標准,通過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來評價人們的上網行為,調節網路時空中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網路道德是時代的產物,與信息網路相適應,人類面臨新的道德要求和選擇,於是網路道德應運而生。網路道德是人與人、人與人群關系的行為法則,它是一定社會背景下人們的行為規范,賦予人們在動機或行為上的是非善惡判斷標准。
突出方面應該是講究一下原則:誠信、安全、公開、公平、公正、互助。
E. 當代網路中存在哪些道德問題
你好,當代網路中存在的道德問題有很多。
例如,抄襲他人作品。在自媒體領域,有專門的「搬磚族」,通過抄襲他人作品獲取流量。
再比如,不文明言論。有的人利用網路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發表不文明言論。
F. 網上道德規范教育主要包括哪三個方面
網上道德規范教育主要包括:
1、要加強思想道德修養,自覺按照社會主義道德的原則和要求規范自己的行為。
2、要依法律己,遵守「網路文明公約」,法律禁止的事堅決不做,法律提倡的積極去做。
3、要凈化網路語言,堅決抵制網路有害信息和低俗之風,健康合理科學上網。
網路道德規范的重要性:
網路空間中道德的規范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道德不但是網路立法的基礎,也是網路法律規范實施的思想保障。良法推行於世,首先要依靠社會成員的普遍自覺遵守,如果廣大的網民和網路工作者都不遵守,再好的法律也只是徒增法治成本而已。
如果在網路文化中有成熟的道德體系,在一致認同的規范和標准衡量下,一個群體或個人的網路行為會自覺地服從社會的整體利益,從而將網路社會的權利、義務與責任集成於新型的網上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則網路失范行為的數量和程度都會大大地降低。
大量事實表明,法律雖然在預防和懲治網路違法犯罪方面能發揮強有力的作用,但一方面立法的速度趕不上網路發展的變化,許多領域無法及時得到法律調整,總有不少網路失范行為是游離於法律之外的。
另一方面,網路的虛擬性的特點也使法律在懲治網路違法犯罪方面力度有限,存在著偵破難、取證難等客觀困難。即使在號稱「網路王國」的美國,計算機犯罪的破案率不到10%,能定罪的則不到3%。故從道德層面上維護網路秩序是十分必要。
G. 網路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有哪些
從本質上說,網路交往仍然是人與人的現實交往,網路生活也是人的真實生活,因而也必須遵守道德規范。
(1)正確使用網路工具。應當正確使用網路,提高對網路內容和信息的鑒別力,積極運用網路傳播正能量,使網路成為開闊學習視野、提高學習能力的重要工具。
(2)健康進行網路交往。應通過網路開展健康有益的人際交往,積極參與網路文化的建設與管理,進行有利於個人身心健康和品德培養的網路交往。同時,要樹立自我保護意識,不要輕易相信、約會網友,避免受騙上當,避免給自己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帶來危害。
(3)自覺避免沉迷網路。應當從自己的身心健康出發,合理安排上網時間,理性對待網路。
(4)養成網路自律精神。應當在網路生活中培養自律精神,做到自律而「不逾矩」,促進網路生活的健康與和諧。
面對網路生活,不僅遵守道德規范,也應當自覺學習和遵守有關互聯網的法律規定,堅守法律法規底線、社會主義制度底線、國家利益底線、公民合法權益底線、社會公共秩序底線、道德風尚底線和信息真實性底線,這也是遵守網路道德的要求。
H. 網路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有哪些
從本質上講,網路溝通仍然是人與人之間的真實溝通,網路生活也是人的真實生活,所以一定要遵守道德規范。
1、正確使用網路工具。
應該正確利用網路,提高對網路內容和信息的辨別能力,積極利用網路傳播正能量,使網路成為拓寬學習視野、提高學習能力的重要工具。
2、健康的網路傳播。
應該通過互聯網開展健康有益的人際交往,積極參與網路文化的建設和管理,開展有利於個人身心健康和道德修養的網路交往。同時,要樹立自我保護意識,不要輕易相信,約會網友,避免上當受騙,避免給自己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帶來危害。
3、自覺避免上網成癮。
應該從自己的身心健康出發,合理安排上網時間,合理對待上網。
4、發揚網路自律精神。
在網路生活中要培養自律精神,實現自律而不違規,促進網路生活的健康和諧。
(8)網路道德有哪些擴展閱讀:
網路生活道德基本原則包括:
1、無害原則
無害原則是指任何網路主體的行為都應盡量避免對他人和網路環境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2、尊重原則
尊重原則要求網路主體在尊重和維護彼此人格尊嚴的前提下進行平等的雙向溝通。人格尊嚴權主要體現在名譽權、肖像權、姓名權和隱私權的維護上。
3、適度原則
質量相互變化的原則告訴我們,當需要保持事物的性質穩定時,數量必須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
4、誠實信用原則
誠實信用原則是指網路主體的活動必須本著誠實信用的原則進行,並且必須在不損害他人和社會利益的情況下行使自己的權利。履行義務,信守承諾,遵守法律規定。
I. 什麼是網路道德
網路道德,是指以善惡為標准,通過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來評價人們的上網行為,調節網路時空中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網路道德是人與人、人與人群關系的行為法則,它是一定社會背景下人們的行為規范,賦予人們在動機或行為上的是非善惡判斷標准。網路道德是時代的產物,與信息網路相適應,人類面臨新的道德要求和選擇,於是網路道德應運而生。
道德原則
基本原則
網路道德的基本原則:誠信、安全、公開、公平、公正、互助。
斟酌原則
網路道德的三個斟酌原則是全民原則、兼容原則和互惠原則。
J. 網路道德有那些
在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發展的今天,人們無時無刻不在享受著信息技術給人們帶來的便利與好處。然而,隨著信息技術的深入發展和廣泛應用,網路中已出現許多不容迴避的道德與法律的問題。因此,在我們充分利用網路提供的歷史機遇的同時,抵禦其負面效應,大力進行網路道德建設已刻不容緩。以下是有關網路道德規范的要求,希望大家遵照執行。
一、網民應遵守的基本規范。
(1)你不應該用計算機去傷害他人;
(2)你不應干擾別人的計算機工作;
(3)你不應窺探別人的文件;
(4)你不應用計算機進行偷竊;
(5)你不應用計算機作偽證;
(6)你不應使用或拷貝沒有付錢的軟體;
(7)你不應未經許可而使用別人的計算機資源;
(8)你不應盜用別人的智力成果;
(9)你應該考慮你所編的程序的社會後果;
(10)你應該以深思熟慮和慎重的方式來使用計算機。
(11)為社會和人類作出貢獻;
(12)避免傷害他人;
(13)要誠實可靠;
(14)要公正並且不採取歧視性行為;
(15)尊重包括版權和專利在內的財產權;
(16)尊重知識產權;
(17)尊重他人的隱私;
(18)保守秘密。
二、六種網路不道德行為:
(1)有意地造成網路交通混亂或擅自闖入網路及其相聯的系統;
(2)商業性或欺騙性地利用大學計算機資源;
(3)偷竊資料、設備或智力成果;
(4)未經許可而接近他人的文件;
(5)在公共用戶場合做出引起混亂或造成破壞的行動;
(6)偽造電子郵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