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問題 > 什麼是網路計算

什麼是網路計算

發布時間:2022-05-12 15:34:22

1. 【急】網路計算是什麼意思

http://ke..com/view/1090732.html?wtp=tt

2. 基於WEB的網路計算的定義

基於web,可以理解為使用http協議進行的網路計算
網路計算參考:
網路計算的四種形式
------------------------------------------------------------------

肖儂 盧錫城 王懷民(轉載自計算機世界)
20世紀90年代,Internet蔓延到世界各地,成為人們溝通信息和協同工作的有效工具,更為重要的是,Internet上匯集的成千上萬的計算資源、數據資源、軟體資源、各種數字化設備和控制系統共同構成了生產、傳播和使用知識的重要載體。人們開始思考如何將物理上互連的眾多資源匯聚起來,聯合提供服務,重新認識網路計算技術的實質。
目前,網路計算正處於發展階段,人們對它的定義還沒有形成共識,但一個相對可以接受的理解是:「網路計算」是把網路連接起來的各種自治資源和系統組合起來,以實現資源共享、協同工作和聯合計算,為各種用戶提供基於網路的各類綜合性服務。基於此,人們把企業計算、網格計算、對等計算和普及計算歸類為網路計算。
企業計算:以中間件為核心
企業計算是「以實現大型組織內部和組織之間的信息共享和協同工作為主要需求而形成的網路計算技術」,其核心是Client/Server計算模型和相關的中間件技術。
早在20世紀80年代,人們就提出在互連的計算機硬體上部署新型的分布式操作系統,全面徹底地管理整個系統,給用戶單一的系統視圖。盡管這一努力產生了許多技術成果和實驗系統,但一直沒有形成可用的產品,人們直覺地感到在不斷擴展的局部自治異構系統上實現資源的集中管理幾乎是不可能的,於是開始採用中間件平台技術,以屏蔽系統的異構性,支持局部自治系統的信息交互和協同。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中間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出現了遠程資料庫訪問、遠程過程調用、消息傳遞、交易管理等各類中間件。
20世紀90年代末,面向對象的中間件技術成為中間件平台的主流技術,出現了以Sun公司的EJB/J2EE、Microsoft的COM+/DNA和OMG的CORBA/OMA為代表的三個技術分支。其研究熱點是建立標准化的對象請求代理,屏蔽網路環境下計算平台、操作系統、編程語言、網路協議的異構性和復雜性,使分布在網路上的應用系統能夠協同工作,為網路應用提供通用的高級網路管理服務以及與應用領域相關的增值服務。
進入新世紀,隨著電子商務需求的發展,企業計算面臨企業間的信息共享和協同工作問題,面向Web的企業計算解決方案成為熱點,為此W3C提出了Web Service技術體系,Microsoft推出了.Net技術,Sun推出SUN ONE架構,企業計算技術全面進入Internet時代。 網格計算:讓計算能力「公用化」
網格計算(Grid Computing)是網路計算的另一個具有重要創新思想和巨大發展潛力的分支。最初,網格計算研究的目標是希望將超級計算機連接成為一個可遠程式控制制的元計算機系統(MetaComputers);現在,這一目標已經深化為建立大規模計算和數據處理的通用基礎支撐結構,將網路上的各種高性能計算機、伺服器、PC、信息系統、海量數據存儲和處理系統、應用模擬系統、虛擬現實系統、儀器設備和信息獲取設備(如感測器)集成在一起,為各種應用開發提供底層技術支撐,將Internet變為一個功能強大、無處不在的計算設施。
網格計算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
首先,從概念上,網格計算的目標是資源共享和分布協同工作。網格的這種概念可以清晰地指導行業和企業對各部門的資源進行基於行業或企業的統一規劃、部署、整合和共享,而不僅僅是行業或大企業中的各個部門自己規劃、佔有和使用資源。這種思想的溝通和認同對行業和企業是至關重要的,將提升或改變整個行業或企業信息系統的規劃部署、運行和管理機制。
其次,網格是一種技術。為了達到多種類型的分布資源共享和協作,網格計算技術必須解決多個層次的資源共享和合作技術,制定網格的標准,將Internet從通信和信息交互的平台提升到一個資源共享的平台。
最後,網格是基礎設施,是各種網路來綜合計算機、數據、設備、服務等資源的基礎設施。隨著網格技術逐步成熟,建立地理分布的遍布全國或全球的大型資源節點,集成網路上的多個資源,聯合向全社會按需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務。這種設施的建立,將使用戶如同今天我們按需使用電力一樣,無需在用戶端配全套計算機系統和復雜軟體,就可以簡便地得到網格提供的各種服務。
如同電力系統一樣,把網格設施作為一個國家戰略信息基礎設施來規劃、建設和運行管理,其復雜度和難度是相當大的,這裡面有思想和觀念上的變化,技術上的難點,以及國家法律和政策上的問題等,需要經過多年的艱苦努力。但是,大型企業、行業、國防等部門完全可以從現在就開始實施網格基礎設施戰略。
網格計算的重要戰略意義及其廣闊應用前景,使其成為當今吸引眾多研究人員和巨大資金投入的研究熱點,一些大型網格計算研究項目相繼啟動。截止到目前,最著名的網格計算研究項目包括以下一些:
● 美國自然科學基金於1997年底開始實施的「分布式網格」研究項目,其目標是在美國建立遍及全國的計算網格,支持重大科學與工程計算,為用戶提供到桌面上的虛擬高性能計算環境。
● 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的IPG(Information Power 網格)項目。這是一個20年的研究計劃,目的是讓人們使用計算資源和信息資源就像使用電力網提供的電力資源一樣方便快捷。
● 美國能源部開發的ASCI 網格已經投入生產性使用,其主要用途是核武器研究。
● 美國國防部的全球信息網格(GIG)項目是最龐大的網格計劃,用於美軍新世紀作戰支撐,預計2020年完成。
● 歐洲共同體的Euro網格和Data 網格。主要用於包括高能物理、生物計算、氣候模擬等多個領域的應用。
● 2001年8月,美國NSF宣布了一個重大科研項目,研製名為「分布式萬億級設施」(Distributed Terascale Facility)的網格系統,簡稱Tera網格,它是世界上第一個從設計開始就面向網格的廣域超級計算平台,也是第一個無處不在的計算機基礎設施。
● 我國科技部在「九五」開展了國家高性能計算環境(網格)建設和關鍵技術的研究。「十五」期間科技部加大了對網格技術研究和推廣的力度,目標是突破網格關鍵技術,建立網格計算技術標准,將網格計算技術應用到行業和企業應用中,建立行業和企業應用網格,進一步加強全社會共享的國家高性能網格計算環境的建設,推動我國網格產業的形成和發展。
目前,大的網格項目研究和實施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即各個項目是直接面向應用,與應用領域緊密相關。目前,IBM、HP、Sun、LSF、Boeing等公司都已經進入網格計算領域,加緊研究相關的技術和產品。
這里需要強調的是「網格計算」與「高性能計算機」的關系。高性能計算機是網格計算環境結構的節點和重要組成部分;網格計算技術是高性能計算技術的發展方向之一,它並不能替代超高性能計算機系統。但是未來的超高性能計算機系統必須支持網格計算環境,應能夠很容易地融入到網格計算環境中,將其強大的計算和數據存儲處理能力提供給眾多的用戶使用。網格計算技術的目的是結合高性能計算技術和網路計算技術,將高性能計算機的能力釋放出去,構造一個公共的高性能處理和海量信息存儲的計算基礎設施,使各類用戶和應用能夠共享資源。因此,網格計算將會促進高性能計算機應用的發展,促進高性能計算機服務市場的發展,刺激市場對高性能計算機和海量存儲系統的需求。
對等計算:倡導「平等」共享
對等計算(Peer-to-Peer,簡稱P2P)是在Internet上實施網路計算的新模式。在這種模式下,伺服器與客戶端的界限消失了,網路上的所有節點都可以「平等」共享其他節點的計算資源。
IBM為P2P下了如下定義:P2P系統由若干互聯協作的計算機構成,且至少具有如下特徵之一:系統依存於邊緣化(非中央式伺服器)設備的主動協作,每個成員直接從其他成員而不是從伺服器的參與中受益;系統中成員同時扮演伺服器與客戶機的角色;系統應用的用戶能夠意識到彼此的存在,構成一個虛擬或實際的群體。
不難看出,P2P把網路計算模式從集中式引向分布式,也就是說,網路應用的核心從中央伺服器向網路邊緣的終端設備擴散:伺服器到伺服器、伺服器到PC機、PC機到PC機,PC機到WAP手機,所有網路節點上的設備都可以建立P2P對話。
P2P給Internet的分布、共享精神帶來了無限的遐想。有觀點認為,至少能開發出幾百種應用。但從目前的應用看,P2P的威力還主要體現在大范圍的共享和搜索的優勢上,諸如對等計算、協同工作、搜索引擎、文件交換等。
普及計算:計算無所不在
普及計算(ubiquitous computing or pervasive computing)強調人與計算環境的緊密聯系,使計算機和網路更有效地融入人們的生活,讓人們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方便快捷地獲得網路計算提供的各種服務。
普及計算研究的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自然的人機交互和網路計算。美國排名前10位的大學無一例外地投巨資設立了以「普及計算」為主要方向的研究計劃。目前有4個研究計劃最具影響力,這些計劃的目標是提出全新的體系結構、應用模式、編程模型等基礎理論模型和方法。
● MIT的Oxygen研究計劃
該計劃的研究人員認為,未來世界將是一個到處充斥著嵌入式計算機的環境,它們已經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Oxygen希望充分利用這些計算資源,達到「做得更少,完成更多(to do more by doing less)」的目的。
● CMU的Aura研究計劃
它致力於研究在普及計算時代,在用戶和計算環境之間增加一層軟體層(稱為Aura),由Aura代理用戶去管理、維護分布式計算環境中頻繁變化、鬆散耦合的多個計算設備,以完成用戶的目標任務。Aura推崇的理念是:「『人的精力』(User Attention)是最寶貴的資源,應該讓它集中在用戶要完成的任務上,而不是管理、配置硬體和軟體資源上」。
● UC Berkeley的Endeavour計劃
這是UC Berkeley進行的旨在通過運用信息技術,提供全新的、全球規模的信息基礎設施,從根本上方便人們與信息、設備和他人進行交互的計劃。這些信息設施應該能夠動態實時地協調世界上任何可用的資源來滿足用戶計算的需要,其創新點之一是「流體軟體」(Fluid Software),這種軟體能夠自適應地選擇在何處執行、在何處存儲,它通過協議獲得可用資源並向其他實體提供服務。
● 華盛頓大學的Portolano計劃
該計劃提出了「數據為中心的網路」以適應讓計算本身變成不可見的(Invisible Computing)的要求。該計劃認為目前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仍然是技術驅動而非用戶需求驅動。為了改變這一現狀,該計劃致力於研究根據用戶的位置變化而自適應地改變軟體用戶界面的機制、以數據為中心的網路以及新型的分布式服務模型。
各類網路計算之間的異同
以上四類網路計算雖然側重點不同,但最終的目標是一致的:廣泛共享、有效聚合、充分釋放。
所謂廣泛共享,是指通過各種方法、技術和策略將網路上的各種資源提供給網路上眾多用戶共享、使用;所謂有效聚合,是指將網路上的巨大資源通過協同工作連接集成起來,產生巨大的綜合效能,聯合完成應用任務;所謂充分釋放,是指為用戶提供良好的開發手段和使用環境,將網路上多種資源的聚合效能按照需求傳遞給用戶,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信息服務、計算服務和決策支持服務。
但是面對眾多的網路計算技術和應用,人們有時很難區分它們之間的技術差異,不知道誰將成為未來網路計算的主導。事實上,雖然最終目標一致,但各種網路計算技術的應用范圍和研究對象的規模、層次卻各有不同。
面向對象的分布式計算技術強調的是分布系統的集成能力,以兩層或多層Client/Server為主要計算模式,關心的是簡化用戶端的工作,強化多層伺服器的功能,注重分布系統之間的協同工作和快速的應用開發和實現,強調應用服務之間的可交互、可操作性和代碼的可移植性,通常關注一個組織內的資源共享。
P2P技術弱化了集中伺服器的功能,重視網路中所有個體的作用,強調的是個體之間、系統之間、計算機之間的直接通信和聯系,每一個參與者既是客戶又是服務方,這使人們在Internet上的共享行為被提升到了一個更廣泛的層次,使人們以更主動的方式參與到網路中去。它與現行以中間件為主的分布式計算技術所採用的Client/Server模式有本質區別。
網格計算在Internet基礎上強調對計算、數據、設備等網路基本資源進行整合,力圖將Internet作為一個社會化的計算基礎設施。在計算模型、技術路徑和研究目標上,網格計算和目前分布計算中間件領域面向應用級別的交互、互操作和開發有很大的不同。它強調多機構之間大規模的資源共享和合作使用,提供了資源共享的基本方法,而分布計算技術沒有提供多組織之間的資源共享通用框架。顯然,網格計算正在建立一種新的Internet基礎支撐結構(如同TCP/IP、WWW協議和相應的軟體系統奠定了現行Internet的基礎),是21世紀Terascale設施的信息處理基礎設施的先期實踐。
普及計算模式則是要顛覆「人使用計算機」的傳統方式,將人與計算機的關系改變為「計算機為人服務」,從某種意義上說,是讓人與計算環境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盡管各種網路計算技術有差異,但是它們之間並不是沖突的關系,而是一種正交關系,有時甚至是融合的,因此,各種網路計算技術可以共存。例如網格計算和CORBA、SOAP、XML等技術結合可以訪問多個機構組成的虛擬組織的資源。
信息技術的多變性使我們不能肯定10年之後的網路計算將會發展到何等程度,但是多種網路計算形式共存、相互結合和融合是肯定的。無論如何,從當今基於Internet的各種網路計算實踐和研究來看,實現網路資源的共享,提供大規模協同計算能力和對資源的有效訪問,是網路計算未來發展的趨勢,是下一代Internet的技術基礎。

posted on Monday, April 19, 2004 12:19 AM

3. 什麼是網路計算機和PC有什麼區別

1995年被認為是互聯網路年。1996年,
網路計算機
這種新裝置問世的時機已到。這種朴實無華的裝置用的是廉價的晶元,沒有硬碟,能夠在互聯網路上存入或提取內容,售價低於500美元。這種新的機器代表了計算機工業界思想的根本改變。在理論上,網路計算機的所有者將用這種裝置收發電子郵件,進行文字處理,並瀏覽資料庫和
環球網
的網址。為存取電子數據表和電子游戲節目,用戶會把專業性很強的應用程序從互聯網路上卸載下來,計算稅款和玩游戲,然後再把程序送回網路。
由於網路計算機的概念已確定,製造這一裝置的競賽正在展開。蘋果、澳拉克爾和
太陽微
系統等計算機公司正在研製網路計算機的原型,計算機將產生一個新的家族,它們對操作系統和快速微處理晶元的依靠減少,但卻更多地依靠互聯網路上的資料庫和伺服器。
開發網路計算機的公司對這種機器的看法有很大不同。一些企業將把網路計算機做成在家用市場上出售的娛樂裝置,看上去像盒式錄相機。另外一些公司計劃生產外觀較傳統的商業工具。太陽微系統公司說,它的網路計算機將是一種為公司客戶設計的使用方便的環球網沖浪裝置。奧拉克爾公司著眼於既能用於辦公室,又能用於家庭的網路計算機。這家公司正在與
計算機硬體
商合作設計一種攜帶型筆記本型的網路計算機。
蘋果電腦公司
已把一種網路計算機設計
專利許可
賣給了日本萬代公司。從1996年起,萬代公司將向日本的環球網用戶推銷這種產品。英國阿科恩計算機公司推出一種類似的裝置,叫做「網路沖浪器」。LSI邏輯公司生產一種微晶元,可起網路計算機操作系統的作用。

4. 什麼是網格計算

網格計算是伴隨著互聯網技術而迅速發展起來的,專門針對復雜科學計算的新型計算模式。這種計算模式是利用互聯網把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電腦組織成一個「虛擬的超級計算機」,其中每一台參與計算的計算機就是一個「節點」,而整個計算是由成千上萬個「節點」組成的「一張網格」,
所以這種計算方式叫網格計算。這樣組織起來的「虛擬的超級計算機」有兩個優勢,一個是數據處理能力超強;另一個是能充分利用網上的閑置處理能力。簡單地講,網格是把整個網路整合成一台巨大的超級計算機,實現計算資源、存儲資源、數據資源、信息資源、知識資源、專家資源的全面共享。

5. 網路計算和雲計算在概念,應用上,技術上有什麼區別

LZ說的應該是網格計算和雲計算吧。
1、雲計算
使用雲計算,企業馬上就能大幅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而不需要投資新的基礎設施,開展新的培訓或者購買新的軟體許可證,雲計算最適合希望將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全部外包的中小型企業,或者希望不用花費高額成本建立更大的數據中心就可獲得更高負荷能力的大型企業,不論哪種情況服務消費者都在Internet上使用所需要的服務並只為所使用的服務付費。服務消費者不用守在PC旁邊使用PC上的應用程序,或者購買針對特定智能手機、PDA 及其他設備的版本,消費者不必擁有雲中的基礎設施、軟體或平台,因此降低了前期成本、資本支出和運營成本,消費者也不用關心雲中的伺服器和網路怎麼維護,消費者可以訪問任何地方的多台伺服器,不需要知道使用的是哪一台伺服器以及它們的位置。
2、網格計算
雲計算是從網格計算演化來的,能夠隨需應變地提供資源。網格計算可以在雲中,也可能不在,這取決於什麼樣的用戶在使用它;如果用戶是系統管理員和集成商,就會關心如何維護雲,並升級、安裝和虛擬化伺服器與應用程序;如果用戶是消費者,就不必關心系統是如何運行的。
網格計算要求軟體的使用可以分為多個部分,將程序的片段作為大的系統映像傳遞給幾千個計算機中,網格的一個問題是如果某個節點上的軟體片段失效,可能會影響到其他節點上的軟體片段;如果這個片段在其他節點上可以使用故障轉移組件,那麼就可以緩解問題,但是如果軟體片段依賴其他軟體片段完成一項或多項網格計算任務,那麼問題仍然得不到解決,大型系統鏡像以及用於操作和維護的相關硬體可能造成很高的資本和運營支出。
3、雲計算與網格計算相同點
雲計算和網格計算都是可伸縮的,可伸縮性是通過獨立運行在通過Web服務連接的各種操作系統上的應用程序實例的負載平衡實現的;CPU和網路帶寬根據需要分配和回收,系統存儲能力根據特定時間的用戶數量、實例的數量和傳輸的數據量進行調整。
兩種計算類型都涉及到多承租和多任務,即很多用戶可以執行不同的任務。訪問一個或多個應用程序實例,通過大型的用戶池共享資源來降低基礎設施成本,提高峰值負荷能力。雲計算和網格計算都提供了服務水平協議(SLA)以保證可用性,如果服務達不到承諾的正常運行時間,消費者將由於數據延遲而得到服務補償。
4、雲計算與網格計算不同點
從雲計算的描述可知,所謂的雲計算可以被看成是網格計算和虛擬化技術的融合:即利用網格分布式計算處理的能力,將IT資源構築成1個資源池,再加上成熟的伺服器虛擬化、存儲虛擬化技術,以便用戶可以實時地監控和調配資源。可以說雲計算的概念涵蓋了網格計算,並且加上了更多企業級安全的因素。

6. 什麼是網路計算機

網路計算機是受客戶計算模式下的一種互動式信息設備,其上的典型應用程序行為分析對於處理器設計、系統開發有著重要意義。網路計算機用來在網路上使用的計算機,但去掉了傳統的硬碟、軟盤等部件,屬於瘦形PC,由伺服器提供網路上的程序或存儲。網路計算機具有自己的處理能力,但除核心軟體之外,其他軟體都需從網路伺服器下載,節省了頻繁的軟體升級和維護,也降低了成本。

產生
1995年被認為是互聯網路年。1996年,網路計算機這種新裝置問世的時機已到。這種朴實無華的裝置用的是廉價的晶元,沒有硬碟,能夠在互聯網路上存入或提取內容,售價低於500美元。這種新的機器代表了計算機工業界思想的根本改變。在理論上,網路計算機的所有者將用這種裝置收發電子郵件,進行文字處理,並瀏覽資料庫和環球網的網址。為存取電子數據表和電子游戲節目,用戶會把專業性很強的應用程序從互聯網路上卸載下來,計算稅款和玩游戲,然後再把程序送回網路。

原理
網路計算機是一種通過遠程顯示協議運行多用戶Windows2000Server系統的客戶端設備。它的工作原理是:終端和伺服器通過TCP/IP協議和標準的區域網聯結,網路計算機作為客戶端將其滑鼠、鍵盤的輸入傳遞到終端伺服器處理,伺服器再把處理結果傳遞回客戶端顯示。眾多的客戶端可以同時登錄到伺服器上,彷彿同時在伺服器上工作一樣,它們之間的工作是相互隔離的。

架構
Thin-Client/Server體系是與多用戶Windows系統應運而生的,一種全新的Client/Server體系。這種計算體系的特徵是所有的軟體運行、配置、存儲都在伺服器端完成,終端作為輸入、輸出的設備,這種情況下對終端的硬體配置要求比較低,因此被戲稱為「Thin-Client」。 Windows終端就是這樣的多用戶Window NT系統下的一種客戶端設備。

Thin-Client/Server體系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多用戶的Windows 2000伺服器、Thin-Client 設備(Windows終端)、網路聯接。

這一體系是整個網路中的一部分,與網路中其他部分怎樣聯接,要根據不同的情況和要求進行設計配置。可以通過區域網將桌面瘦客戶機設備同伺服器連接起來,對於遠端的設備,則可以通過Internet或是專用網路將其連接到伺服器上。這樣,瘦客戶機伺服器體系就可以為不同通訊環境下的用戶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

廣泛應用於政府電子政務、軍隊專網、銀行、企事業單位和大、中、小學校以及家庭、居住小區等。

網路計算機是一種專用於網路計算環境下的終端設備。與PC相比沒有硬碟、軟碟機、光碟機等存儲設備.它通過網路獲取資源,應用軟體和數據也都存放在伺服器上。

網路計算機適用於行業用戶使用,如:政府辦公網路、稅收徵收系統、電力系統、醫遼領域等等。我公司網路計算機產品已成功的應用於首鋼醫院門診收費系統、北京市勞動局綜合業務系統、河南許繼電器生產系統。

7. 網路計算模式是什麼

網路的計算模式
〖主要內容〗C/S模式的形成和發展及特點,B/S模式的形成和發展及特點
〖教學重點〗C/S模式的中間件,B/S模式的技術特徵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計算機網路的發展,以客戶機/伺服器(C/S)的計算模式逐漸取代了以大型主機為中心的計算機模式,成為企業網首選的計算模式.
網路計算模式的發展
以大型機為中心的計算模式
以大型機為中心的計算模式即分時共享模式,是指將不具備資源的終端通過硬體連線直接連接到主機或終端控制器上,利用主機的能力來運行應用程序,並將運行結果在終端顯示出來的計算結構.
特點:終端通過硬體連線直接連接到主機或終端控制器上;系統提供專用的用戶界面;所有用戶擊鍵和游標位置被傳入主機;所有從主機返回的結果包括游標位置和字元串等都顯示在屏幕的特定位置;系統採用嚴格的控制和廣泛的系統管理,性能管理機制.
以伺服器為中心的計算模式
以伺服器為中心的計算模式即資源共享模式,是指PC機工作站與大型機連接成區域網,從而使資源得以共享的計算結構.
特點:向用戶提供了靈活的服務;管理控制和系統維護工作較弱;主要用於共享共同的應用,數據以及列印機.
客戶機/伺服器計算模式
客戶機/伺服器計算模式,簡稱C/S模式,是指前端客戶部分(微機或工作站)通過應用程序運行伺服器上的程序並得到結果,後端伺服器部分(微機或大型機)運行客戶機請求的應用程序,並將運行結果返回給客戶機的計算結構.
瀏覽器/伺服器計算模式
瀏覽器/伺服器計算模式,簡稱B/S模式,是指基於瀏覽器,WWW伺服器和應用伺服器的計算結構.
B/S模式繼承和共融了傳統C/S模式中的網路軟,硬體平台和應用,所不同的是更加開放,與軟,硬體平台無關,應用開發速度快,生命周期長,應用擴充和系統維護升級方便等.
客戶機/伺服器模式
C/S技術特點:系統使用了客房機和伺服器雙方的智能,資源和計算機能力來執行一個特定的任務,即一個任務由客房機和伺服器雙方共同承擔.
C/S特點
在C/S模式下,一個或更多的客戶機和一個或更多的伺服器以及支持客戶機和伺服器進程通信的網路操作系統共同組成了一個支持分布計算,分析和表示的系統,在該模式下,應用分為前端的客戶應用部分和伺服器應用部分.客戶方發出請求,網路通信系統將請求的內容傳到伺服器,伺服器根據請求完成預訂的操作,然後把結果送回客戶.
客戶機的特點
提供了一個用戶界面,負責完成用戶命令和數據的輸入,並根據用戶要求提供所得到的結果
同一系統中每個客戶機要有一致的用戶界面
客戶機使用結構化查詢語言SQL發送命令到伺服器
客戶機利用OS的進程間通信機制和伺服器進行通信,並把查詢結果或命令傳到伺服器.
客戶機對伺服器送回的查詢或命令結果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然後把它們提交給用戶
伺服器的特點
伺服器向客戶機提供由客戶機/伺服器系統決定特定服務
伺服器負責響應來自客戶機的查詢或命令,但不是主動的,而是作為一個信息的存儲者或服務的提供者
C/S特點
桌面上的智能
最優化地共享伺服器資源
優化網路利用率
在底層OS和通信系統之上提供一個抽象的層次,允許應用程序有較好的可維護性和可移植性
C/S與資源共享模式的比較:
資源共享模式:
客戶機通過應用程序請求伺服器通過網路發送合適的數據文件,客戶機收到數據表後對數據作進一步處理(如:修改)再將結果送回到伺服器上.客戶機可共享伺服器上的資源(應用軟體,資料庫,列印機等).
C/S模式:
客戶機通過應用程序中的SQL命令(結構化查詢語言)向伺服器發出請求,伺服器根據請求自行對資料庫進行處理,再通過網路將處理結果送回到客戶端.即客戶機與伺服器之間只是傳送服務請求命令和命令操作結果,而不需要傳送任何資料庫文件.
客戶機前端處理用戶界面和交互,伺服器後端負責處理請求.
C/S的優點
減少了網路的流量:傳輸的只是必要的信息,如師更新的數據而不是整個數據表
響應時間較短:因為所有的數據運算和處理工作是在伺服器上完成的
充分利用客戶機和伺服器雙方的能力組成了一個分布式應用環境
保證了數據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伺服器對客戶要進行鑒別或授權等的識別
客戶機更加靈活,只要連接到網路用戶都可以進行訪問
C/S模式的中間件
C/S的優點並沒有使基於C/S的應用軟體大量出現,原因在於程序員編寫應用程序要面對底層網路協議,從而難於編寫和維護,其移植性也較差.為了解決應用程序對網路過分依賴問題,引用了中間件.
中間件:是指客戶機和伺服器之間的軟體(類似OS作用)
利用中間件提供的簡單的,較高層次的應用程序編程介面API,把下層網路技術屏蔽起來,這樣程序員把精力集中在應用方面,而不是通信問題上.
中間件功能:把應用和網路屏蔽開.從應用的角度看,中間件對網路的作用和OS對本地計算機資源(硬碟,外設,內存)的作用是一樣的.中間件為程序員提供了高層的,跨越多種平台和協議的介面,使得在客戶機/伺服器模式下的應用程序編寫變得簡單和有效.
瀏覽器/伺服器計算模式
B/S計算模式確定與特點
C/S計算模式
B/S計算模式
結構
以分散的,多層次的和具有圖形用戶介面GUI的PC作為客戶機,用戶在客戶機以事件驅動方式一對多地訪問應用伺服器上的資源.
一種平面型多層次的網狀結構,網路用戶在基於瀏覽器的客戶機上以網路用戶界面NUI多對多地訪問應用伺服器上的資源;用戶訪問應用伺服器資源以動態交互或互相合作的方式進行
數據處理
在客戶機上
在伺服器上
操作平台
要求統一平台
與軟體,硬體平台無關
程序語言
取決於客戶機的使用
取決於伺服器的使用
硬體要求
多功能的客戶機
最基本的客戶機
B/S計算模式的發展
靜態Web技術
動態Web技術
實時Web技術
時間
1997年前
1997~1998年
1998年至今
結構
連接Internet
建立Intranet
Internet,Intranet,Extranet
技術
HTML
HTTP
靜態Web服務
基本安全
配置各類伺服器
防火牆
瀏覽器/Web/DBMS
Java
網路基礎設施帶寬延時等實時性保證
新的/改進的協議和工具
虛擬技術
更高的安全性
應用
電子郵件
信息發布
信息共享
訪問資料庫
多媒體信息交互
交談/討論
工作流/工作日程
虛擬現實各種應用
電子商務
協同工作
事物處理
基於Web技術的B/S計算模式特徵
採用面向對象技術OOP
虛擬現實標志語言VRML(具有三維動畫超媒體技術)
B/S計算模式應用系統平台特點
分散應用與集中管理,跨平台兼容性,交互性和實時性,協同工作,系統易維護性

8. 網路計算是什麼啊

簡單的說就是 通過網路上的多個計算機協同計算一個復雜的計算,每一台計算機分配一個計算部分,這樣可以大大提高運算效率。

9. 什麼是網路計算

「計算」這個詞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內涵,一般人們都會想到我們最熟悉的數學和數值計算。自從計算機技術誕生以來,人類就進入了「計算機計算的時代」。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網路寬頻的迅速增長,人們開始進入「網路計算時代」。「網路計算」比「數學計算」有更廣泛的內涵。
http://ke..com/view/1090732.htm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網路計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共享中心沒有網卡 瀏覽:527
電腦無法檢測到網路代理 瀏覽:1378
筆記本電腦一天會用多少流量 瀏覽:600
蘋果電腦整機轉移新機 瀏覽:1381
突然無法連接工作網路 瀏覽:1084
聯通網路怎麼設置才好 瀏覽:1231
小區網路電腦怎麼連接路由器 瀏覽:1061
p1108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215
怎麼調節台式電腦護眼 瀏覽:724
深圳天虹蘋果電腦 瀏覽:959
網路總是異常斷開 瀏覽:618
中級配置台式電腦 瀏覽:1020
中國網路安全的戰士 瀏覽:639
同志網站在哪裡 瀏覽:1423
版觀看完整完結免費手機在線 瀏覽:1464
怎樣切換默認數據網路設置 瀏覽:1114
肯德基無線網無法訪問網路 瀏覽:1290
光纖貓怎麼連接不上網路 瀏覽:1505
神武3手游網路連接 瀏覽:969
局網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