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問題 > 網路謠言有哪些危害

網路謠言有哪些危害

發布時間:2022-05-14 11:04:33

㈠ 網路謠言有什麼危害

1、網路謠言對民眾生產生活帶來嚴重干擾。隨著網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現實社會和虛擬社會之間的差異性已經逐步被打破,網路中的一個不負責任的謠言,非常容易成為社會恐慌的爆發點,對民眾生產生活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2、網路謠言不斷摧毀社會信任體系。網路謠言偏好於社會上的負面信息,負面信息更加容易引起網民的關注,瞬間被大量轉載,對事情的真相進行瓦解。而且,此類謠言能夠引起社會公眾更為廣泛的關注,最終引發嚴重的社會危機。

3、網路謠言嚴重損害政府形象。網民在網路上發布的信息不需要像傳統媒體一樣進行嚴格的審核把關,導致網路上的信息真假難辨,無法真實而全面地反映事件的全貌,政府形象受到極大損害。

(1)網路謠言有哪些危害擴展閱讀

預防網路謠言的措施:

1、切實提高社會公眾對網路信息的辨別意識與能力。要注重培養網民的法律思維方式,讓他們充分認識到網路雖然屬於虛擬社會,但是能夠對社會現實產生巨大影響,公民在網路上的行為也必須依法進行、接受法律監督,自覺抵制網路違法犯罪行為。

2、充分發揮行政機關在網路謠言治理中的主導功能。要及時、准確地將事實的真相公之於眾,以行政機關發布的權威性、科學性信息辟謠。相關行政機關對網路謠言的反擊必須迅速、准確、針鋒相對,在產生網路謠言之時要及時准確發布信息進行謠言公關。

3、切實加大對網路謠言的法律規制。對網路謠言進行行政法規制,必須依法進行,通過《治安管理處罰法》、《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切實加大行政法對網路謠言的規制。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網路謠言的社會危害及其防治

㈡ 上海網信辦發布公告查處造謠,造謠傳謠對社會有哪些負面影響

1、謠言引發民眾的慌亂,危害公共安全,損害公眾利益。由於網路的便捷發達,謠言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會造成不良的影響。2、謠言擾亂人們的思想、心理和行為,摧毀社會信任體系。3、謠言嚴重損害政府形象,網上信息真假難辨,無法真實而全面地反映事件的全貌,政府形象受到極大損害。



3、切實加大對網路謠言的法律規制。網路並不是法外之地,必須通過法律途徑對網路謠言進行有效的規制,實現「依法治謠」。

4、要切實加強對網路謠言的行政法規制。網路媒體是極端重要的戰略陣地,網路謠言及其容易誘發社會群體性事件,嚴重威脅社會和諧穩定,對國家安全、社會人心的穩定具有十分重大的影響,一旦網路陣地失守,將給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建設帶來不堪設想的負面後果。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和圖片來自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會第一時間內刪除



㈢ 網路謠言會產生哪些不利影響

第一:傳播網路謠言會危害國家的安定團結,影星國家的繁榮和發展!
第二:攪亂社會秩序,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例如造謠有強烈地震、宣揚世界末日論,或有恐怖訊息
第三:影響未成年人的思維方式和對事物的認知態度,誤導未成年人走向犯罪道路!
第四:破壞家庭團結、師生關系,進而影響學習

㈣ 網路謠言有哪些危害

1、引發社會震盪,危害公共安全,損害公眾利益。由於網路謠言的傳播速度快捷,范圍廣,一旦一些危言聳聽的謠言形成了一定規模,就會造成不良的影響,引起廣大網民的慌亂,從而造成社會的不穩定。

2、擾亂人們的思想、心理和行為。人們經常是為了一個虛假的謠言而表現種種不適當的行為,尤其是面對有關自己切身利益的謠傳,人們就更加失去了理智,失去了判斷力,從而從內心深處覺得這就是真的,一傳十,十傳百,到最後,弄的人心惶惶。

3、破壞政府公信力,損害了政府形象。近年來,各地經濟都在飛速發展,加快城市建設步伐也正如火如荼,建設征地和拆除違法建築也是政府工作中遇到的一件大難事。



(4)網路謠言有哪些危害擴展閱讀:

應對網路謠言的方法:

1、加強主流文化建設。網路謠言是一種文化現象,其本質是腐朽的、低級的、破壞性的文化,而不是健康的、大眾的、良性的文化。

2、提高政府公信力。及時發布政府及公共事務、突發事件信息,用正確的信息抵制謠言。當前,各地各部門在加強網站建設上動作很大,但是在維護網站上跟進不平衡。

3、完善公民網路行為法律制度。網路的虛擬性及相關法律創立的滯後性,刺激了一些網路謠言的製造者、傳播者的僥幸心理。

㈤ 如何遏制網路謠言現象網路謠言會帶來哪些危害

網路發展越來越快速,人們使用網路的頻率也越來越高。比如在網上購物、網上點餐、網上看各種視頻等,雖然網路給大家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方便,但是網路只是一個傳播平台,所傳播的內容有可能是好的,也有可能是不好的。正如大家所看到的,網路會傳播正能量,也有可能給謠言插上翅膀,讓謠言飛的更快。網路謠言是指造謠者為了賺取流量或是為了詆毀他人,利用網路為平台,快速的傳播不實消息,以達到對他人中傷的目的。要遏制網路謠言,應該從源頭抓起,增加造謠的成本,讓造謠者付出更大的代價。

三、被謠言傷害過的人,可能會有心理問題。

很多受過謠言傷害的人,都可能產生心理問題。比如杭州快遞小哥的謠言,當事人不僅生活受到了影響,還產生了抑鬱症,需要接受心理治療。謠言都是可怕的,沒有誰可以獨善其身,只有嚴懲才能讓謠言止步。

㈥ 傳播謠言的後果是什麼

如果傳播謠言使他人受到損害或者對社會公眾有惡劣影響,是需要承擔責任的,責任一般可以分為三個方面:

1、民事責任

如果散布謠言侵犯了公民個人的名譽權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譽,依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要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及賠償損失的責任。

2、行政責任

如果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尚不構成犯罪的,要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等規定給予拘留、罰款等行政處罰。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25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所以說,若散布謠言,公安機關可以依據上述規定對行為人進行處罰,派出所會依據規定,用傳喚證對行為人進行傳喚、查證、處罰。

3、刑事責任

如果散布謠言,構成犯罪的要依據《刑法》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刑法》第291條之一規定,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246條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傳播謠言的危害

1、引發社會震盪,危害公共安全,損害公眾利益

由於網路謠言的傳播速度快捷,范圍廣,一旦一些危言聳聽的謠言形成了一定規模,就會造成不良的影響,引起廣大網民的慌亂,從而造成社會的不穩定。

例如,2011年3月,日本發生9.0級大地震引發海嘯,導致福島核電站發生核泄漏,我們身邊一些網民開始熱議核輻射的影響。網路謠言乘虛而入,稱海鹽受到核污染,搶鹽風潮開始爆發,再有「碘鹽可以預防核輻射」公眾在陷入恐慌中開始搶鹽。

之後權威部門辟謠,最後又演出了全民「退鹽」的社會鬧劇。這一事件最後的得益者是背後造謠的謀利組織,廣大民眾不明事實,自身利益受到的了嚴重損失,造成了不小的社會震盪。

2、擾亂人們的思想、心理和行為

人們經常是為了一個虛假的謠言而表現種種不適當的行為,尤其是面對有關自己切身利益的謠傳,人們就更加失去了理智,失去了判斷力,從而從內心深處覺得這就是真的,一傳十,十傳百,到最後,弄的人心惶惶。

3、網路謠言誤導社會輿論

網路的開放性使得網上各種流言、謠言蔓延,這些流言、謠言似是而非,混淆了人們的視野,導致了人們對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離心離德,污染了網路輿論環境,一些青少年社會經驗不足,分辨能力、自控能力較弱,面對網路謠言,可能會對社會、對未來產生消極情緒,從而玩物喪志,放棄精神追求和事業進取。有些謠言矛頭指向企業,嚴重的會影響企業形象,甚至破產。



㈦ 網路謠言有什麼危害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普及程度的提高,中國互聯網上發生越來越多的謊言、謠言傳播事件,污染了網路環境,擾亂了社會秩序,也嚴重損害了我國互聯網的形象和公信力,引起廣大網民和互聯網業界的公憤。 網路上謠言的泛濫,危害是很大的,謠言有可能會導致一些無法預知、無法挽回的後果。

傳播網路謠言會危害國家的安定,攪亂社會秩序,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例如造謠有強烈地震、宣揚世界末日論,或有恐怖訊息等等

解決互聯網謠言問題,首要強調的是責任意識。不管是輿論的發起者還是網站的管理者,甚至圍觀的網民朋友們,都應該樹立責任意識,各自在自己的責任范圍內維護好網路秩序,不能讓網路謠言肆意傳播,甚至危害大多數人。網民朋友們應多加以理性的分析,能夠正視網路信息的真實性問題,不過度依賴、不輕信盲從,對於未經證實或難以證實的信息保持理性,就能有效提高對網路謠言的識別力和免疫力,這也就可以讓大家免受到網路謠言帶來的危害。

㈧ 網路謠言有哪些危害

1、網路謠言對民眾生產生活帶來嚴重干擾。

目前的移動信息技術迅速發展,我國通過手機上網的人數急劇增加,目前手機網路用戶已達4.5億人,通過手機上微博、微信的用戶分別達4億人、3億人,幾乎每一個人均可通過移動網路而成為信息的接受者、發布者。

這些網民的眾多聲音、意見建議成為一個十分復雜的輿論場。在這樣的背景下,原有的網路生態已經被完全打破,我們之前習慣用現實社會、虛擬社會區分現實與網路,將網路作為虛擬社會。

但是,隨著網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現實社會和虛擬社會之間的差異性已經逐步被打破,在當前網路技術更為發達的狀態下,網路事件引發現實社會中的實體事件,網路中的一個不負責任的謠言,非常容易成為社會恐慌的爆發點,對民眾生產生活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2、網路謠言不斷摧毀社會信任體系。

網路謠言偏好於社會上的負面信息,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負面信息更加容易引起網民的關注,瞬間被大量轉載,對事情的真相進行瓦解。

所以,往往發生這樣的事情,網路謠言通常被社會公眾誤認為就是事情的真相而被廣泛傳播,後來即便政府或者相關機構、個人出來澄清,但澄清之後的事實無法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許多民眾的頭腦中始終記憶的是「謠言」而非事實的真相。

網路謠言通過瓦解事實真相的方式,對社會信任體系產生摧毀性的巨大負面作用,一些社會的陰暗面被無限制地放大、擴散,從而不斷導致矛盾的激化,甚至無中生有進行惡意的攻擊,對社會和諧穩定產生極大的威脅,讓民眾對政府和社會喪失信心。

3、網路謠言嚴重損害政府形象。

一個網路謠言一旦傳出,大部分網民甚至新聞媒介人士都還沒有形成對信息來源進行核實的意識和習慣,在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網路信息真實性的狀況下就會相信網路謠言,並且將這些網路謠言作為判斷事實和對相關事物進行批評的依據,甚至還有媒體記者將網路謠言作為撰寫評論的「論據」。

網民在網路上發布的信息不需要像傳統媒體一樣進行嚴格的審核把關,導致網路上的信息真假難辨,無法真實而全面地反映事件的全貌,政府形象受到極大損害。

網路謠言也並非空穴來風,其可能有著一定的誘發事件,但更多的是由於人們有組織和預謀地進行的,其背後深層次的原因就是網路謠言信息的產業化。

(8)網路謠言有哪些危害擴展閱讀:

網路謠言的預防與治理對策:

1、切實提高社會公眾對網路信息的辨別意識與能力。

目前,網路上的謠言一經發布,許多謠言的接受者缺乏對信息的辨別意識,「自然地」、「想當然地」相信謠言,認為謠言就是事實、就是真相,公民對網路信息缺乏辨別意識、辨別能力,是網路謠言得以迅速滋生蔓延的重要因素。

2、充分發揮行政機關在網路謠言治理中的主導功能。

治理網路謠言,政府要積極主動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只有如此,才能讓謠言及時得到澄清,讓行政權力在陽光之下運行,促使行政機關和社會民眾間保持信息的對稱,提升政府公信力,避免網路謠言給政府形象造成侵害,避免網路謠言產生更大的社會危害。

3、切實加大對網路謠言的法律規制。

網路並不是法外之地,必須通過法律途徑對網路謠言進行有效的規制,實現「依法治謠」。

㈨ 網路謠言的危害有哪些

網路謠言的危害有:

1、人們經常是為了一個虛假的謠言而表現種種不適當的行為,尤其是面對有關自己切身利益的謠傳,人們就更加失去了理智,失去了判斷力,從而從內心深處覺得這就是真的,一傳十,十傳百,到最後,弄的人心惶惶。

2、加劇社會恐慌。網路謠言傳播速度快,范圍廣,加之「語不驚人死不休」,極易蠱惑人心,加劇社會恐慌,破壞社會正常秩序。

3、網路言的功能總是消極的。它可以傷害個人,傷害群體,傷害社會,傷害國家,在許多情況下,流言蜚語往往成為不誠實的人的斗爭的手段和工具。

4、傳播網路謠言會危害國家的安定,攪亂社會秩序,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

5、減弱人們的防備心理,使人不知不覺成為謠言的俘虜,它可以破壞人們的團結,削弱彼此之間的信任,製造內耗,瓦解對方的戰鬥力。

閱讀全文

與網路謠言有哪些危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共享中心沒有網卡 瀏覽:527
電腦無法檢測到網路代理 瀏覽:1377
筆記本電腦一天會用多少流量 瀏覽:598
蘋果電腦整機轉移新機 瀏覽:1381
突然無法連接工作網路 瀏覽:1083
聯通網路怎麼設置才好 瀏覽:1231
小區網路電腦怎麼連接路由器 瀏覽:1061
p1108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215
怎麼調節台式電腦護眼 瀏覽:724
深圳天虹蘋果電腦 瀏覽:959
網路總是異常斷開 瀏覽:618
中級配置台式電腦 瀏覽:1020
中國網路安全的戰士 瀏覽:639
同志網站在哪裡 瀏覽:1423
版觀看完整完結免費手機在線 瀏覽:1464
怎樣切換默認數據網路設置 瀏覽:1114
肯德基無線網無法訪問網路 瀏覽:1290
光纖貓怎麼連接不上網路 瀏覽:1505
神武3手游網路連接 瀏覽:969
局網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