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汽車車載網路的組成是
第一,汽車區域網;第二,汽車電腦之間的通訊設備;第三,現在的汽車廣泛採用的信息通訊技術;第四,包括CANBUS,LINBUS,MOSTBUS和藍牙傳輸;第五,提高信息傳輸速率,具有自診斷功能,減輕了線束的質量,使信號傳輸更精確。
2. 在汽車中,車聯網是什麼東西
通過移動設備查看自己的汽車為了搞清楚什麼是車聯網,多年前,比爾·蓋茨等人提出了物聯網的概念,即「萬物互聯的互聯網」。物聯網就是將各種信息感測設備與互聯網結合,形成一個巨大的網路。簡單來說就是把各種各樣的東西連接到互聯網上,然後人們就可以通過某個設備遠程監控和操作所有連接到互聯網上的東西。這與近年來流行的「互聯網+」類似。如果用「互聯網+」的概念來理解,大概就是「物聯網=互聯網+」的「物」。車聯網是物聯網的具體形式。如果物品可以連接到互聯網,那麼車輛互聯網和物品互聯網就沒有本質的區別。搜狗網路對車聯網的定義是一個動態的移動通信系統,車與車、車與路、車與人、車與感測裝置等相互作用。
雖然車聯網本質上是一個通信系統,但絕不是通話那麼簡單。如果車主只能通過移動設備查看自己的汽車,那麼這項技術的魅力將大大降低。不酷的東西遲早會被人冷落。人們也想要遙控器。就像智能家居一樣,當汽車在烈日下暴曬一個下午,就可以在開車前打開車內的空調,在上車時達到合適的溫度。夠酷了。如今的車聯網技術已經做到了這一點,其功能也越來越強大。打開空調、播放音樂、控制車燈,甚至劃定汽車的行駛范圍等功能都放入了車聯網。
3. 汽車匯流排都有哪些
目前汽車上普遍採用的汽車匯流排有局部互聯協議LIN和控制器區域網CAN,正在發展中的汽車匯流排技術還有高速容錯網路協議FlexRay、用於汽車多媒體和導航的MOST等無線網路技術。
A類匯流排:面向感測器或執行器管理的低速網路,它的位傳輸速率通常小於20Kb/S。
B類匯流排:面向獨立控制模塊間信息共享的中速網路,位速一般在10—125Kb/S之間。
C類匯流排:面向閉環實時控制的多路傳輸高速網路,位速率多在125Kb/S—1Mb/S之間。
C類匯流排:主要用於車上動力系統中對通訊的實時性要求比較高的場合,主要服務於動力傳遞系統。
D類匯流排:面向多媒體設備、高速數據流傳輸的高性能網路,位速率一般在2Mb/S以上,主要用於CD等播放機和液晶顯示設備。
4. 汽車A類網路
車載網路是為了在提高性能與控制線束數量之間尋求一種有效的解決途徑,在20世紀80年代初,出現了一種基於數據網路的車內信息交互方式
車載網路的分類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基於傳統的SAE匯流排分類,另一種是新型專用匯流排。
傳統的SAE匯流排分類:A類面向感測器/執行器控制的低速網路,數據傳輸位速率通常只有1Kbps-10Kbps,主要應用於電動門窗、座椅調節、燈光照明等控制;B類面向獨立模塊間數據共享的中速網路,位速率一般為10Kbps-100Kbps,主要應用於電子車輛信息中心、故障診斷、儀表顯示、安全氣囊等系統,以減少冗餘的感測器和其他電子部件;C類面向高速、實時閉環控制的多路傳輸網,最高位速率可達1Mbps,主要用於懸架控制、牽引控制、先進發動機控制、ABS等系統,以簡化分布式控制和進一步減少車身線束
5. 汽車智能網聯有哪些技術
1、環境感知技術
環境感知包括車輛本身狀態感知、道路感知、行人感知、交通信號感知、交通標識感知、交通狀況感知、周圍車輛感知等。
其中車輛本身狀態感知包括行駛速度、行駛方向、行駛狀態、車輛位置等;道路感知包括道路類型檢測、道路標線識別、道路狀況判斷、是否偏離行駛軌跡等;
2、無線通信技術
長距離無線通信技術用於提供即時的互聯網接入,主要用4G/5G技術,特別是5G技術,有望成為車載長距離無線通信專用技術。短距離通信技術有專用短程通信技術(DSRC、、藍牙、WiFi等,其中DSRC重要性較高且亟須發展。
它可以實現在特定區域內對高速運動下移動目標的識別和雙向通信,例如V2V、V2I雙向通信,實時傳輸圖像、語音和數據信息等。
3、智能互聯技術
當兩個車輛距離較遠或被障礙物遮擋,導致直接通信無法完成時,兩者之間的通信可以通過路側單元進行信息傳遞,構成一個無中心、完全自組織的車載自組織網路,車載自組織網路依靠短距離通信技術實現V2V和V2I之間的通信。
它使在一定通信范圍內的車輛可以相互交換各自的車速、位置等信息和車載感測器感知的數據,並自動連接建立起一個移動的網路,典型的應用包括行駛安全預警、交叉路口協助駕駛、交通信息發布以及基於通信的縱向車輛控制等。
4、車載網路技術
汽車上廣泛應用的網路有CAN、LIN和MOST匯流排等,它們的特點是傳輸速率小、帶寬窄。隨著越來越多的高清視頻應用進入汽車,如ADAS、360度全景泊車系統和藍光DVD播放系統等,它們的傳輸速率和帶寬已無法滿足需要。
同時乙太網還可以順應未來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即開放性兼容性原則,從面可以很容易地將現有的應用入到新的系統中。
5、先進駕駛輔助技術
先進駕駛輔助技術通過車輛環境感知技術和自組織網路技術對道路、車輛、行人、交通標志、交通信號等進行檢測和識別,對識別信號進行分析處理,傳輸給執行機構,保障車輛安全行駛。
先進駕駛輔助技術是智能網聯汽車重點發展的技術,其成熟程度和使用多少代表了智能網聯汽車的技術水平,是其他關鍵技術的具體應用體現。
高科技:
智能汽車是一種正在研製的新型高科技汽車,這種汽車不需要人去駕駛,人只舒服地坐在車上享受這高科技的成果就行了。因為這種汽車上裝有相當於汽車的「眼睛」、「大腦」和「腳」的電視攝像機、電子計算機和自動操縱系統之類的裝置,這些裝置都裝有非常復雜的電腦程序,
所以這種汽車能和人一樣會「思考」、「判斷」、「行走」,可以自動啟動、加速、剎車,可以自動繞過地面障礙物。在復雜多變的情況下,它的「大腦」能隨機應變,自動選擇最佳方案,指揮汽車正常、順利地行駛。
從廣義上講,智能聯汽車是以車輛為主體和主要節點,融合現代通信和網路技術,使車輛與外部節點實現信息共享和協同控制,以達到車輛安全、有序、高效、節能行駛的新一代多車輛系統。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百利-智能汽車
6. 什麼是車聯網車聯網包括車載娛樂系統嗎
車聯網主要是車與車、車與人、車與路、與服務平台之間的網路連接,與車載娛樂是兩個概念。
內涵主要指:
車輛上的車載設備通過無線通信技術,對信息網路平台中的所有車輛動態信息進行有效利用,在車輛運行中提供不同的功能服務。
可以發現,車聯網表現出以下幾點特徵:車聯網能夠為車與車之間的間距提供保障,降低車輛發生碰撞事故的幾率;車聯網可以幫助車主實時導航,並通過與其它車輛和網路系統的通信,提高交通運行的效率。
概述
車聯網的概念源於物聯網,即車輛物聯網,是以行駛中的車輛為信息感知對象,藉助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車與X(即車與車、人、路、服務平台)之間的網路連接。
提升車輛整體的智能駕駛水平,為用戶提供安全、舒適、智能、高效的駕駛感受與交通服務,同時提高交通運行效率,提升社會交通服務的智能化水平。
車聯網通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車與雲平台、車與車、車與路、車與人、車內等全方位網路鏈接,主要實現了「三網融合」,即將車內網、車際網和車載移動互聯網進行融合。
車聯網是利用感測技術感知車輛的狀態信息,並藉助無線通信網路與現代智能信息處理技術實現交通的智能化管理,以及交通信息服務的智能決策和車輛的智能化控制。
1、車與雲平台間的通信是指車輛通過衛星無線通信或移動蜂窩等無線通信技術實現與車聯網服務平台的信息傳輸,接受平台下達的控制指令,實時共享車輛數據。
2、車與車間的通信是指車輛與車輛之間實現信息交流與信息共享,包括車輛位置、行駛速度等車輛狀態信息,可用於判斷道路車流狀況。
3、車與路間的通信是指藉助地面道路固定通信設施實現車輛與道路間的信息交流,用於監測道路路面狀況,引導車輛選擇最佳行駛路徑。
4、車與人間的通信是指用戶可以通過Wi-Fi、藍牙、蜂窩等無線通信手段與車輛進行信息溝通,使用戶能通過對應的移動終端設備監測並控制車輛。
5、車內設備間的通信是指車輛內部各設備間的信息數據傳輸,用於對設備狀態的實時檢測與運行控制,建立數字化的車內控制系統。
7. 車載網路系統有哪些優點
以豐田G-Book為例:
1、功能1:話務員服務
首先最強大,也是最核心的就是它的話務員服務,廠家為這款車型專門設了一個呼叫中心,駕駛員每次使用這個功能都是打電話給呼叫中心,那裡有365天、每天24小時的話務員隨時待命,她們能幫助駕駛員做的事情也很多。與話務員對話,中心話務員便可以代客戶完成目的地的預設,對周邊設施進行檢索,並將檢索結果發送到車載器。
2、功能2:路徑檢索服務
這項功能可以根據政府部門提供的路況信息讓你繞開擁堵路段,可以檢索你的GPS路徑的歷史數據,然後給你設計一條又快又好的路線。
3、功能3:信息提供
車主可以在一年365天24小時中的任何時間,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向數據中心定製多種信息資訊。不論是想了解明日目的地的天氣,想獲取最新的經濟、政治、體育等方面的熱點新聞,還是在尋找周圍哪裡有合適的酒店、餐廳或是咖啡館,甚至是最近的加油站,只需接通話務中心,專業的話務員會隨時提供所需的信息和服務。
4、功能4:遠程診斷
車上突然出現了故障指示燈怎麼辦?別著急,G-Book系統已經把這一信息發送給了服務中心和4S店,甚至在你還不知道的時候,他們已經在幫你想辦法解決問題了,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抓緊時間把車開去檢查。
這項功能依靠的是G-Book系統與車輛行車電腦、4S店的電腦系統的完美結合,現在即使最先進的導航儀也還沒有這樣的功能,所以我認為遠程診斷功能是僅次於目的地設定的非常實用的功能。
5、功能5:緊急救援功能
如果在車上突發疾病、無法駕車甚至有生命危險怎麼辦?這時可能必須得求助於他人了,如果你身在野外又怎麼辦呢?如果有G-Book系統可能就會比較從容。
只要按下中控台下方的緊急通報按鈕,話務員馬上會仔細詢問你的病情,幫你聯系最近的急救中心,告訴他們你的准確方位和車輛號牌、車身顏色等信息,讓他們以最快的時間到達你所在的位置。
G-Book系統缺點
豐田對於G-Book的定義是智能副駕系統,它為車主提供了便捷的定製化服務,與95190信息中心互相合作。
不過豐田G-Book智能互聯系統,並不是長期免費的福利。豐田、雷克薩斯的客戶在兩年和四年內免費享受這一系統。
此後需繳納每年1200元的費用後,將再次開通這一系統,並沒有套餐可以選擇。據了解,在車型的普及度方面,G-Book僅在豐田高端轎車和雷克薩斯車型上配備,如花冠、威馳等產品則不享受這些服務。
以上內容參考:鳳凰網-《鳳凰解密》豐田G-BOOK系統提高效率
以上內容參考:鳳凰網-智商大比拼 盤點四大車載互聯智能系統
8. 車載物聯網是什麼
車載物聯網是一項新興技術,可以大幅提高未來交通系統的安全和效率,並將車輛連接到計算機網路。車載物聯網能夠在行駛中的車輛之間建立無線通信,也能夠在過路車輛和路邊基站之間建立無線通信。利用多跳轉發的方式,車載網路能夠讓兩個在信號范圍之外的車輛也建立通信連接。車載網路將成為未來智能交通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前的智能交通系統嚴重依賴於預先部署的基礎設施。例如,嵌入路面的電磁感應器,部署在主要道路交叉口的交通攝像頭,高速公路收費口安裝的射頻標簽(RFID)讀取器。通常,一個收集和發布交通信息的典型過程如下:首先,路面感測器對車流的速度、密度進行檢測,然後上傳到城市交通中心。經過數據處理之後,流量報告可以通過蜂窩網路傳遞到用戶的手機。這樣來傳播與位置相關的信息是一個昂貴和低效的方式,因為通常信息源和信息消費者的實際距離只有幾百米遠。
車載網路的短距離通信能力將會改變這種傳統的智能交通系統的通信模式,以更直接的方式幫助信息的產生、傳播和消費。
本質上車載物聯網是一個巨大的無線感測器網路。每一輛汽車都可以被視為一個超級感測器節點。通常一輛汽車裝備有內部和外部溫度計、亮度感測器、一個或多個攝像頭、麥克風、超聲波雷達,以及許多其他裝備。此外,未來的汽車將配備一個車載計算機、GPS 定位儀和無線收發裝置。這使得汽車之間,以及汽車和路邊基站之間能夠無線通信。這種前所未有的無線感測器網路擴展了計算機系統對整個世界的感知與控制能力,並可以讓信息在本地產生和共享,不必涉及龐大的基礎設施。
9. 對汽車車載網路有哪些要求
對汽車車載網路系統的要求:對傳輸速度要求不高,但要求性能穩定,可靠性高。使用方便,製造成本低。線路簡單,與應用系統一體化,實時性好。
汽車車載網路類型:
一:CAN控制器區域網。
CAN匯流排是德國BOSCH公司從80年代初為解決現代汽車中眾多的控制與測試儀器之間的數據交換而開發的一種串列數據通信協議,它是一種多主匯流排,通信介質可以是雙絞線、同軸電纜或光導纖維。通信速率最高可達1Mbps。
二:LIN局域互聯網路。
LIN標准包括了傳輸協議的定義、傳輸媒質、開發工具間的介面、以及和軟體應用程序間的介面。LIN提升了系統結構的靈活性,並且無論從硬體還是軟體角度而言,都為網路中的節點提供了相互操作性,並可預見獲得更好的EMC(電磁兼容)特性。
三:MOST多媒體定向系統傳輸。
面向媒體的系統傳輸是在汽車製造商和供應商中越來越受推崇的一種網路標准。MOST網路以光纖為載體,通常是環型拓撲。MOST可提供高達25Mbps的集合帶寬,遠遠高於傳統汽車網路。也就是說,可以同時播放15個不同的音頻流。因此主要應用在汽車信息娛樂系統。
車載網路是早期的汽車內部感測器、控制和執行器之間的通訊用點對點的連線方式連成復雜的網狀結構。
隨著電控系統的日益復雜,以及對汽車內部控制功能電控單元相互之間通信能力要求的日益增長採用點對點的鏈接會使得車內線束增多,這樣在考慮內部通訊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重量方面都給汽車設計和製造帶來了很大的困擾。因此為了減少車內連線實現數據的共享和快速交換,同時提高可靠性等方面在快速發展的計算機網路上,實現CAN、LAN、LIN、MOST等基礎構造的汽車電子網路系統,即車載網路。
開發車載網路一般需要模擬開發工具,比如CANOE,PFautoCAN等,車載網路是個非常復雜的系統,裡面同時存在多重通訊網路。常見的有CAN匯流排,而即便是CAN匯流排也會分不同速率的CAN匯流排,比如,動力系統的發動機控制、變速箱控制等,會採用高速的500K CAN匯流排控制,舒適系統的,比如,門、燈、窗的控制,會採用低速的125K的CAN匯流排控制。
10. 車載網路有的分類
車載網路的類型有兩種:CAN控制器區域網、LIN局域互聯網路和MOST多媒體定向系統傳輸。
車載網路系統在汽車上的應用有整車聯網防盜、行車姿態聯網控制、行車信息聯合監控、舒適裝備聯動控制、多媒體娛樂聯網控制等等。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