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網路禮儀是什麼,包括哪些禮儀
網路禮儀(網路禮節)(Netiquette)
定義:是指在網上交往活動中形成的被贊同的禮節和儀式。 換句話說就是人們在互聯網上交往所需要遵循的禮節,是一系列使人們在網上有合適表現的規則。
目的:只有當使用互聯網的人們懂得並遵守這些規則,互聯網的效率才能得到更充分,更有效的發揮。
實質:使網路活動有組織、講文明。
下面羅列10條核心規則,以及其後的解釋,當作網路行為的基本規范。
Rule 1:Remember the Human
禮節一:記住別人的存在
互聯網給予來自五湖四海人們一個共同的地方聚集,這是高科技的優點但往往也使得我們面對著電腦熒屏忘了我們是在跟其他人打交道,我們的行為也因此容易變得更粗劣和無禮。因此《網路禮節》第一條就是「記住人的存在」。如果你當著面不會說的話在網上也不要說。
Rule 2:Adhere to the same standards of behavior online that you follow in real life 禮節二:網上網下行為一致
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是尊法守紀,同樣地在網上也同樣如此。網上的道德和法律與現實生活是相同的,不要以為在網上與電腦交易就可以降低道德標准。
Rule 3:Know where you are in cyberspace 禮節三:入鄉隨俗
同樣是網站,不同的論壇有不同的規則。在一個論壇可以做的事情在另一個論壇可能不易做。比方說在聊天室打哈哈發布傳言和在一個新聞論壇散布傳言是不同的。最好的建議:先爬一會兒牆頭再發言,這樣你可以知道壇子的氣氛和可以接受的行為。
Rule 4:Respect other people『s time and bandwidth 禮節四:尊重別人的時間和帶寬
在提問題以前,先自己花些時間去搜索和研究。很有可能同樣問題以前已經問過多次,現成的答案隨手可及。不要以自我為中心,別人為你尋找答案需要消耗時間和資源。
Rule 5:Make yourself look good online 禮節五:給自己網上留個好印象
因為網路的匿名性質,別人無法從你的外觀來判斷,因此你一言一語成為別人對你印象的唯一判斷。如果你對某個方面不是很熟悉,找幾本書看看再開口,無的放矢只能落個灌水王帽子。同樣地,發帖以前仔細檢查語法和用詞。不要故意挑釁和使用臟話。
Rule 6:Share expert knowledge 禮節六:分享你的知識
除了回答問題以外,這還包括當你提了一個有意思的問題而得到很多回答,特別是通過電子郵件得到的以後你應該寫份總結與大家分享。
Rule 7:Help keep flame wars under control 禮節七:平心靜氣地爭論
爭論與大戰是正常的現象。要以理服人,不要人身攻擊。
Rule 8:Respect other people『s privacy 禮節八:尊重他人的隱私
別人與你用電子郵件或私聊(ICQ/QQ)的記錄應該是隱私一部分。如果你認識某個人用筆名上網,在論壇未經同意將他的真名公開也不是一個好的行為。如果不小心看到別人打開電腦上的電子郵件或秘密,你不應該到處廣播。
Rule 9:Don『t abuse your power 禮節九:不要濫用權利
管理員版主比其他用戶有更多權利,他們應該珍惜使用這些權利。游戲室內的高手應該對新手槍下留情。
Rule 10:Be forgiving of other people『s mistakes 禮節十:寬容
我們都曾經是新手,都會有犯錯誤的時候。當看到別人寫錯字,用錯詞,問一個低級問題或者寫篇沒必要的長篇大論時,你不要在意。如果你真的想給他建議,最好用電子郵件私下提議。
B. 學生網路有哪幾條安全規則
學生網路十條安全規則:第一條:在網上,不要給出能確定身份的信息,包括:家庭地址、學校名稱、家庭電話號碼、密碼、父母身份、家庭經濟狀況等信息。如需要給出,一定要征詢父母意見或好朋友的意見,沒有他們的同意最好不要公布,如果公布要讓父母或好朋友知道。
第二條:不要自己單獨與網上認識的朋友會面。如果認為非常有必要會面,則到公共場所,並且要父母或好朋友(年齡較大的朋友)陪同。
第三條:如果遇到帶有臟話、攻擊性、淫穢、威脅、暴力等使你感到不舒服的信件或信息,請不要回答或反駁,但要馬上告訴父母或通知服務商。
第四條:未經過父母的同意,不向網上發送自己的照片。
第五條:記住,任何人在網上都可以匿名或改變性別等。一個給你寫信的「12歲女孩」可能是一個40歲的先生。
第六條:記住,你在網上讀到的任何信息都可能不是真的。
第七條:當你單獨在家時,不要允許網上認識的朋友來訪。
第八條:經常與父母溝通,讓父母了解自己在網上的所作所為。如果父母實在對計算機或互聯網不感興趣,也要讓自己的可靠的朋友了解,並能經常交流使用互聯網的經驗。
第九條:控制自己使用網路的時間。在不影響自己正常生活、學習的情況下使用網路,最好平時用較少的時間進行網路通信等,在節假日可集中使用。
第十條:切不可將網路(或電子游戲)當作一種精神寄託。尤其是在現實生活中受挫的中小學生,不能只依靠網路來緩解壓力或焦慮。應該在成年人或朋友的幫助下,勇敢地面對現實生活。
C. 上網應遵守哪些規則
兒童上網安全規則 第一條:在向任何人透露有關個人身份的信息時,一定要特別留意。如果必須公布,一定要事先征詢家長或年長的好朋友的意見。 這些信息包括:姓名、年齡、家庭地址、電話號碼、學校、班級名稱,各種密碼,父母的姓名、身份以及家庭的經濟情況等等,同時也包括自己和家人的照片。 第二條:在網路上交流時很難確切知道對方的身份,任何人在網上都可以匿名,改換自己的性別和年齡,一個寫信來說自己是「12歲小女孩」的人,可能實際上是個老頭子。 第三條:在網上交朋友,一定要象在生活中結交其他朋友那樣去了解他們。 第四條:在網上不要做你在現實生活中,因為怕被懲罰而不做的事情,比如匿名去罵別人,或者去做各種違法的事情。 第五條:如果遇到帶有臟話、攻擊性、污穢的、威脅的、暴力的、或者其他讓你感到不舒服的信件或者信息,千萬不要自己去回答或者反駁,應該馬上告訴你的家長或者年長的好朋友;看到類似的怪怪的網站時,也應該馬上離開,並且告訴師長。 第六條:要警惕某些人向你無條件提供禮物或者金錢的行為,特別警惕向你發出參加聚會的邀請或者到你家拜訪的事情,一定要將這類事情告訴自己的師長,徵求他們的意見。 第七條:不要單獨去與網上認識的朋友會面,更不要在你單獨在家的時候允許網上認識的朋友來訪問你,如果認為非常必要見面,一定要有家長或者年長的好朋友的陪同。 第八條:在公共場所(如學校、商場、電腦城)上網,應當避免輸入自己的個人信息,在離開之前一定要記住將打開的瀏覽器關閉。 第九條:當你收到怪異的、來路不明的或者有不明附加檔案的電子郵件後,不要回信,最好也不要打開,刪除後馬上告訴家長或年長的好朋友。 第十條:上網是件好事情,但不沉迷在裡面,多與父母親溝通,讓他們了解你在網上的行為;多與值得信賴的朋友相互交流,合理安排上網時間和在網上的活動,不要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上網安全規則 上網是好事,但和任何其它好事一樣,也有可能遇到一些「事故」,以下這些規則只是為了使你更加安 全。 第一條:在網上,不要給出能確定身份的信息,包括:家庭地址、學校名稱、家庭電話號碼、密碼、父母 身份、家庭經濟狀況等信息。如需要給出,一定要征詢父母意見或好朋友的意見,沒有他們的同意最好不要 公布,如果公布要讓父母或好朋友知道。 第二條:不要自己單獨去與網上認識的朋友會面。如果認為非常有必要會面,則到公共場所,並且要父母 或好朋友(年齡較大的朋友)陪同。 第三條:如果遇到帶有臟話、攻擊性、淫穢、威脅、暴力等使你感到不舒服的信件或信息,請不要回答或 反駁,但要馬上告訴父母或通知服務商。 第四條:未經過父母的同意,不向網上發送自己的照片。 第五條:記住,任何人在網上都可以匿名或改變性別等。一個給你寫信的「12歲女孩」可能是一個40歲的 先生。 第六條:記住,你在網上讀到的任何信息都可能不是真的。 第七條:當你單獨在家時,不要允許網上認識的朋友來訪問你。 第八條:經常與父母溝通,讓父母了解自己在網上的所作所為。如果父母實在對計算機或互聯網不感興 趣,也要讓自己的可靠的朋友了解,並能經常交流使用互聯網的經驗。 第九條:控制自己使用網路的時間。在不影響自己正常生活、學習的情況下使用網路。最好平時用較少的 時間進行網路通信等,在節假日可集中使用。 第十條:切不可將網路(或電子游戲)當作一種精神寄託。尤其是在現實生活中受挫的青少年,不能只依 靠網路來緩解壓力或焦慮。應該在成年人或朋友的幫助下,勇敢地面對現實生活。
D. 簡述網路規則
(1)網路交往要遵守道德。網路是我們共有的生活空間,我們共負建設文明、健康的網路環境的責任。
(2)上網更要遵守法律。網路交往是現實人際交往的延伸,因此,上網要遵守法律這一基本的行為准則。上網時,要有很強的依法行事的意識。
E. 網路規則是什麼
雙絞線(10Base=T)乙太網技術可歸結為5-4-3-2-1規則:
5:允許5個網段,每網段最大長度100米。
4:在同一信道上允許連接4個中繼器或集線器。
3:在其中的三個網段上可以增加節點。
2:在另外兩個網段上,除做中繼器鏈路外,不能接任何節點。
1:上述將組建一個大型的沖突域,最大站點數1024,網路直徑達2500米。
F. 在上網時我們應該遵守哪些網路規則(2分)
真實世界中,人與人之間的社交活動有不少約定促成的禮儀,在互聯網虛擬世界中,也同樣有一套不成文的規定及禮儀,即網路禮儀,供互聯網使用者遵守。
忽視網路禮儀的後果,可能會對他人造成騷擾,甚或引發網上罵戰或抵制等事件,雖然不會像真實世界動武般造成損傷,但對當事人也不會是一種愉快的體驗。在上網時都應遵守「網路禮儀」。與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交流溝通一樣,網上溝通同樣存在著道德規范和文明禮儀。
01
當著別人的面不能說的話在網上也不要說。
02
珍惜別人的時間,在提問題以前,自己先花些時間搜索和研究。
03
平心靜氣地爭論,以理服人,不要人身攻擊。
04
在論壇、微博博客等發帖時盡量斟酌一下用詞等。
05
表達觀點時要避免口號化、情緒化、標簽化。心中有不平,可以訴說,但應該頭腦冷靜下來理性地訴說。
06
有不同觀點,可以反駁,也應該在深思熟慮後有理有節地反駁。
一、在網路上與朋友交談或寫電子郵件的時候,要保持禮貌與良好的態度。
二、在向任何人透露有關個人身份的資訊時,一定要特別留意。如果必須公布,一定要事先征詢老師、家長或年長的好朋友的意見。這些資訊包括:姓名、年齡、家庭地址、電話號碼、學校、班級名稱,各種密碼,父母的姓名、身份以及家庭的經濟情況等等,同時也包括自己和家人的照片。
三、在網路上交流時很難確切知道對方的身份,任何人在網上都可以匿名,改換自己的性別和年齡,一個寫信來說自己是「12歲小女孩」的人,可能實際上是個老頭子。
四、在網上交朋友,一定要像在生活中結交其他朋友那樣去了
G. 我們上網時應該遵守哪些網路規則
不得利用計算機進行黑客攻擊、埠掃描、撒播病毒等活動。禁止瀏覽和發表有損國家、黃色淫穢的內容;不利用網路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泄露國家秘密的違法犯罪活動,不製作、查閱、復制和傳播有礙社會治安及社會公德和有傷社會風化的信息。
H. 網路規則是什麼
不知道你指的規則是什麼,一般網路布線中有一個網路規則即5-4-3 規則
所謂「5-4-3規則」,是指在10M乙太網中中,網路總長度不得超過5個區段,4台網路延長設備,且5個區段中只有3個區段可接網路設備。
I. 青少年在日常使用網路的過程中,應尊守哪些規則
1.網路交往要遵守道德:不惡意製造、傳播流言,不侮辱他人人格;在網路聊天室、公告欄等公眾場所,要語言文明、輕松幽默,不辱罵他人;與網友交流,要真誠友好,不欺詐他人。
2.網路交往是人際交往的延伸,因此,上網要遵守法律的是最基本的行為准則,我們上網時,要有很強的依法行事的意識:不惡意製造、傳播流言,不侮辱他人人格,不進行詐騙活動;不泄露國家機密;不製造、傳播病毒,不利用網路破壞公共設施等。總之,上網時要有很強的依法行事的意識。
3.中學生在網路交往中要學會保護自己:①必須提高自己的安全防範意識,不輕易泄露個人資料,不隨意答應網友的要求。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進可能找熟悉的朋友或師長幫助解決,不要僅僅依賴網友來滿足自己的情緒要求,以免受騙上當。②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辨別察覺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誘惑能力,才能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