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面對網路語言
如「這樣子」被說成「醬紫」,不說「版主」說「斑竹」;「555」是哭的意思,「886」代表再見
恐龍、美眉、霉女、青蛙、菌男、東東」等網路語言,BBS里也常從他們的帖子里冒出些「隔壁、樓上、樓下、樓主、潛水、灌水」等「專業」詞彙。QQ聊天中有豐富生動的表情圖表,如一個揮動的手代表「再見」,冒氣的杯子表示「喝茶」;手機簡訊中也越來越多的使用「近方言詞」,如「冷松」(西北方言,音leng3聲松2聲,意為「竭盡」),等等。
網路語言的類型總結:
數字型:一般是諧音,例如9494=就是、就是;7456=氣死我了;555~~~~`=嗚嗚嗚(哭泣聲,也是阿則最喜歡用的一個符號);886=拜拜了;
翻譯型:其實這在語言學上很常見,就是外來語,一般也是根據原文的發音,找合適的漢字代替,例如「伊妹兒」=e-mail;「瘟都死」=windows;「盪」=download,下載;
字母型:造詞方法好象仍是諧音,以單純字母的發音代替原有的漢字,例如MM=妹妹;PP=漂漂(現在疊音詞因為其發音的重復性,給人以可愛之感,目前尤為流行),也就是漂亮的意思;E文=英文;S=死。還有一些在英文里經常用到的(目前書面語也漸趨口語化):u=you;r=are;
在網路上還有好多這樣的詞彙,比如:
美媚----漂亮的女生;BT----變態; PMP---拍馬屁;
GF---哥哥的女朋友;菜鳥----差勁的新手;286---落伍
OUT----老土Y-- 為什麼
被無數蚊子咬了不叫被無數蚊子咬了,叫----~~~新蚊連啵
Y-- 為什麼
我不叫我,叫----偶
年輕人不叫年輕人,叫----小P孩
蟑螂不叫蟑螂,叫----小強
什麼不叫什麼,叫----蝦米
不要不叫不要,叫----表
喜歡不叫喜歡,叫----稀飯
這樣子不叫這樣子,叫----醬紫
好不叫好,叫----強
強不叫強,叫----弓雖
紙牌游戲不叫紙牌游戲,叫----殺人
被無數蚊子咬了不叫被無數蚊子咬了,叫----~~~新蚊連啵
❷ 如何正確對待網路流行語
網路流行語分為褒義和貶義,大家經常用到、提到形成一種社會風氣
❸ 你們是怎樣對待網路語言的
既然是網路語言,那麼是變化的,我們可以隨意的接受他,也可以隨意的否認他,隨著網路的發展,語言也會千變萬化;
不過我是蠻喜歡用這些網路語言,因為和朋友聊起來,會很快樂,大家都會更加親切。
❹ 我們應該如何看待網路語言
現在網路語言有很多,網路語言現在,要正確看待網路語言。
❺ 作為中學生,我們應該怎樣對待網路用語
正確的態度對待,不要胡亂的學習不該學的語言
❻ 90後如何對待網路語言
網路語言對現代漢語的發展利弊共存。
它給漢語言的發展注入了的新的活力,首先,網路語言簡潔生動,傳遞迅速。網路快餐時代講究「快捷,方便,經濟」的原則。被簡化和縮略的網路用語成了最有效的工具。數字、符號、拼音、漢字、英文字母雜糅在一起,看上去似乎沒有任何規律,但其實無論是諧音詞、簡縮略語、借用還是疊加等等各種方式,都比原來傳統的表達方式更加簡單易用。其次,網路語言張揚個性,崇尚創新。網路語言是基於年輕人需要有一套專屬的區別於傳統的表達方式而產生的語言系統,它通過廣泛的的群體創作產生、流傳,這其中所折射出的正是年輕人對於創新創造的渴求,對於張揚個性的期待。在現實生活中被壓抑了的創新激情,可以在網路中得到充分的體現。為了要脫穎而出,就必須與眾不同。網路語言成了網友展示其個性的最好的工具,風趣幽默、新奇的網語自然能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現代的年輕人追求一種特立獨行的自我表現方式,這使得以年輕人為主體的網友不僅主動地使用網路語言,而且積極地創作網語,使得幾乎每天都有新生的網語出現,這也是網路語言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的主要原因。從這個意義上說,網路語言有著極其頑強的生命力。
但是,網路語言也給漢語帶來了某些負面影響。 比如,有些網語內容淺薄、粗俗,產生很多不文明現象,頻繁出現的網路臟話還有「WBD」(王八蛋)、「NQS」(你去死)、「NMD」(你媽的)等等。這些網語趣味低俗,許多就是現實生活中粗話臟話的翻版。它們主要來自游戲、聊天、網上論戰等網路活動,而上網的人群多以自控能力較差,模仿能力較強的青少年為主。一旦長久接觸使用的話,會帶來比較嚴重的後果。再比如,網語的使用會給書面語言的交流帶來一定的混亂。不規范的網語和規范的現代漢語日益頻繁的交叉,可能會污染書面語言的使用,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人們的溝通交流。 更重要的是,網路語言會對漢字系統產生損害。學生因為上網人數眾多,對於新奇簡便和身份認同情有獨鍾,而且小學生對於復雜的漢字還不太會寫,於是,受網路語言影響的孩子們用數字、字母、諧音借代的辦法使用語言文字。比如用:)代替「笑」,用T_T代替「哭」,這種由好奇、方便而採用的書寫形式,很可能成為他們今後難以改變的書寫習慣,進而影響漢字的純潔和規范。
所以,90後必須從網路語言中吸其精華,祛除糟粕。對於一些下流低俗的網路用語,90後要從自身做起,堅決予以抵制,消除網路上的不文明現象,努力創造一個綠色、文明的網路環境。同時,要確定用語環境。許多網路用語只限於網路交際,不能用於中小學生作文中,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提倡認認真真地講普通話、寫規範字。
❼ 你怎樣看待網路用語請簡要說說你的看法。
網路語言也是一種語言實踐,能在學生中間風靡,就說明它是有生命力的。但是,如果用網路語言寫出來的東西大部分人都看不懂,影響了溝通,也就失去了語言的意義。同時,老師和家長應該用寬容和理解的心態看待這種現象。
在語言的長期發展中會出現一些新的詞彙,有一部分有生命力,有一些會被淘汰,這些新出現的網路詞彙中有些可能成為漢語的新詞彙。網路語言是年輕人的一種調侃語言,它也有個生命力的問題。對網路語言我們要有個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的過程。對網路語言的出現不要大驚小怪,視為洪水猛獸。
❽ 中學生怎樣對待網路語言(簡潔一些)
適當接受潮流是合理的,但要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地點,謹慎地去使用網路語言。
❾ 如何看待網路語言
網路語言是最有利於人心意相會的語言,網路上名堂多,誘力大,讀者耐心小,它要求出語言盡量少說可有可無的話。
❿ 如何看待網路語言在生活中的運用
網路語言比較靈活而具有創造性。
很多時候起源於人內心的狀態。
這跟社會生活本身是分不開的。
好比:有木有,這個木字就代表著人在面對事物時的呆木。
有米有,這個米字就代表著人們內心的滿足線低,要求的不多。
hold住,hold本身有抓住、控制住的意思,如果說你抓住機會了嗎?比較拖沓,反而hold住更能給人親切感。
不管怎麼說,個人認為,中國的文字還是具有活性的,有些狀態的表達比較考驗人想像能力,網路語言在生活中的運用,代表著人們的審思與一種對於潮流時尚的追求。一成不變的生活是無聊的,以前語言的平台有戲曲、詩歌等促進活性,今天,這個平台換成了網路。
或許會說,為什麼不是報刊電視,因為這些平台沒有交流的空間,有些開場白是百用不厭的,一些詞語是不能用錯的。換一個立場,這不是很無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