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全國5G用戶最多的5個城市都是哪裡
根據2020年7月25日中國通訊學會和騰訊手機充值、騰訊安全戰略研究部共同發布的《2020年 5G通訊發展白皮書》顯示中國5G用戶最多的城市是深圳、北京、廣州、東莞、上海,其5G用戶比例依次為4.3%、4.1%、3.0%、2.6%和2.5%。
白皮書報告還指出,在各年齡段里,30-39歲的人群是5G使用者里的主力人群,佔到總年齡段比例的30.31%,首先5G通訊的資費目前還不算便宜,30+的人群手中掌握著更大的財富比例,同時他們也比老一代的人更容易接受新技術的推廣。報告顯示,未來2年將成為5G發展的窗口期,在此期間5G網路的建設將進一步擴大,5G套餐資費也將進一步降低,與此同時帶來的將是更多地人開始使用5G網路信號。真正的萬物互聯時代來臨將在未來兩年時間里打下堅實的基礎。
Ⅱ 中國網際網路用戶地域分布情況
中國網際網路,起步較晚,然而,地區的不同,加入互聯網的時間也不同,現在中國互聯網用戶,主要出現,東多西少,南密白疏的大現象,東部,東南部,南部,中南部,華白,用戶密集,主要是因為,經濟條件比較好,成本底,互聯網覆蓋比較全面,特別是3G時代,在這些地區基本上村上都能用無線3G網路;而西部,西白部,西南部,白部這擁護主要在市級以上,市級一下,互聯網基本沒用覆蓋,有的只是些黑網吧,跟不用說每家每戶都擁有電腦了,3G時代也只有比較發達的市級才能勉強的使用3G網路,而且,速度慢的傷心,主要因為,那些地區廣闊,經濟不是很發達,互聯網覆蓋成本過高,用戶認識不到位等因數.
國家現在正在加快西部建設,西部大開發,將廣大的西部更快的融入東部,這些也加快了中西部,西部的互聯網建設,中西部發展大於西部,未來,西部和西白,百部用戶都會超過東部,未來秦嶺以西的廣大區域的互聯網發展將更大,更激烈
Ⅲ 哪裡有網路網路在哪裡
網路無處不在
Ⅳ 網路的數據區 應用區 辦公區 核心區 匯聚區 交換區,哪個高人把這幾個名詞給解釋一下。
這些名詞涉及到網路的規劃方式。
比如,一個企業里有很多員工(這個是廢話 -_-),每個員工的PC都要接入到企業自己建設的網路里,然後企業的網路再連接到互聯網上,從而使員工都能上網。
然後企業出於辦公需要,自己搞了一些FTP伺服器,Email伺服器什麼的,這些伺服器也都放在企業自建的網路里。比如從公司外面可以訪問企業自己的Email系統,但是無法訪問FTP伺服器,等等。為了管理方便,把FTP伺服器、Email伺服器集中放在一起,這個就是應用區。應用區里放的都是一些用於提供各種業務或服務的設備,類似的還有WEB伺服器、游戲伺服器等等。
辦公區就是員工辦公的地方,員工都是從辦公區接入到網路里的,不同的部門可以再分成不同的辦公區,然後企業可以按不同的辦公區劃分不同的訪問許可權。比如設計部門可以和開發部門相互訪問,但是都不能訪問財務部門等等。
接入區是指:比如一大堆員工,或者一大堆伺服器要接入網路,總得先連到交換機上吧。比如每個交換機可以接入40個PC,那麼400個PC就需要10台交換機。這10台交換機所在的網路層次就是叫做接入層,說白就是用於接入用戶或伺服器的。
匯聚區:接入區的交換機太多了,比如有100多台,想直接連接到互聯網上的話,出口路由器的介面不夠。於是在接入層上面再搞一個網路層次就叫匯聚區,把這些設備匯聚一下,讓介面變少一些。
核心區:作用和匯聚區一樣,就是匯聚層的設備太多了,於是在匯聚層上面再搞一個網路層次,把匯聚層再次匯聚一下。
有些規模比較小的網路里,沒有那麼多的設備,所以只有接入層和匯聚層,這時候匯聚層和核心層是合二為一的。
有些企業里還有專門的存儲的設備,這些存儲設備可以從匯聚層接入,也可以直接從核心層接入,也可以從接入層接入。各種情況都有,就看企業的需要了。
Ⅳ 中國網路用戶地區分布
2004年我國上網用戶人數
按地域劃分: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慶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網民數(萬) 402 441 193 181 387 211 93
佔全國網民比例 4.3% 4.7% 2.1% 1.9% 4.1% 2.2% 1.0%
占本省人口比例 27.6% 25.8% 19.1% 5.8% 5.7% 6.4% 3.9%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網民數(萬) 322 179 278 661 534 240 326
佔全國網民比例 3.4% 1.9% 2.9% 7.0% 5.7% 2.6% 3.5%
占本省人口比例 7.6% 6.6% 7.3% 8.9% 11.4% 3.7% 9.3%
江西 山東 河南 湖北 湖南 廣東 廣西
網民數(萬) 156 848 305 429 312 1188 285
佔全國網民比例 1.7% 9.0% 3.2% 4.6% 3.3% 12.6% 3.0%
占本省人口比例 3.7% 9.3% 3.2% 7.1% 4.7% 14.9% 5.9%
海南 四川 貴州 雲南 西藏 陝西 甘肅
網民數(萬) 47 523 98 206 7 258 120
佔全國網民比例 0.5% 5.6% 1.0% 2.2% 0.1% 2.8% 1.3%
占本省人口比例 5.8% 6.0% 2.5% 4.7% 2.6% 7.0% 4.6%
青海 寧夏 新疆
網民數(萬) 20 31 119
佔全國網民比例 0.2% 0.3% 1.3%
占本省人口比例 3.7% 5.3% 6.2%
Ⅵ 大學生都集中在網上哪裡呢
大學生主要還是集中在自己的社交群、貼吧等公眾場所。
自己在這些地方發的消息,基本都可以很快得到同校校友的回復,可見大學生數量是比較聚集的~
大學生基本人均一部手機,我的很多室友甚至擁有三部手機。
既然大家都有手機,社交群往往就是最主要的網路交流場所,班級群、學校群、老鄉群、專業學習交流群,在我加入的所有校園群里,只有專業學習交流群不活躍,其他群只需要10分鍾就能到達99+消息。
雖然大學網路論壇里大學生很多,但是消息回復速度往往不及社交群。
有急事的話盡量在社交群里提問,很快就可以得到解答~
Ⅶ 網路按照分布范圍的大小來分,可以分為哪幾類
網路按覆蓋范圍分:
1、區域網LAN(作用范圍一般為幾米到幾十公里)。
2、城域網MAN(界於WAN與LAN之間)。
3、廣域網WAN(作用范圍一般為幾十到幾千公里)。
網路是由節點和連線構成,表示諸多對象及其相互聯系。在數學上,網路是一種圖,一般認為專指加權圖。網路除了數學定義外,還有具體的物理含義,即網路是從某種相同類型的實際問題中抽象出來的模型。在計算機領域中,網路是信息傳輸、接收、共享的虛擬平台,通過它把各個點、面、體的信息聯繫到一起,從而實現這些資源的共享。網路是人類發展史來最重要的發明,提高了科技和人類社會的發展。
分類
按覆蓋范圍分:
區域網LAN(作用范圍一般為幾米到幾十公里)。
城域網MAN(界於WAN與LAN之間)。
廣域網WAN(作用范圍一般為幾十到幾千公里)。
按拓撲結構分類:
匯流排型
環型
星型
網狀
按信息的交換方式來分:
電路交換
報文交換
報文分組交換
Ⅷ 簡要闡述集中式網路和分布式網路的基本特點和應用時選用的基本策略
1)集中式數據處理
集中式計算機網路由一個大型的中央系統,其終端是客戶機,數據全部存儲在中央系統,由資料庫管理系統進行管理,所有的處理都由該大型系統完成,終端只是用來輸入和輸出。終端自己不作任何處理,所有任務都在主機上進行處理。
集中式數據存儲的主要特點是能把所有數據保存在一個地方,各地辦公室的遠程終端通過電纜同中央計算機(主機)相聯,保證了每個終端使用的都是同一信息。備份數據容易,因為他們都存儲在伺服器上,而伺服器是唯一需要備份的系統。這還意味這伺服器是唯一需要安全保護的系統,終端沒有任何數據。銀行的自動提款機(ATM)採用的就是集中式計算機網路。另外所有的事務都在主機上進行處理,終端也不需要軟碟機,所以網路感染病毒的可能性很低。這種類型的網路總費用比較低,因為主機擁有大量存儲空間、功能強大的系統,而使終端可以使用功能簡單而便宜的微機和其他終端設備。
這類網路不利的一面是來自所有終端的計算都由主機完成,這類網路處理速度可能有些慢。另外,如果用戶有各種不同的需要,在集中式計算機網路上滿足這些需要可能是十分困難的,因為每個用戶的應用程序和資源都必須單獨設置,而讓這些應用程序和資源都在同一台集中式計算機上操作,使得系統效率不高。還有,因為所有用戶都必須連接到一台中央計算機,集中連接可能成為集中式網路的一個大問題。由於這些限制,如今的大多數網路都採用了分布式和協作式網路計算模型。
2)分布式數據處理
由於個人計算機的性能得到極大的提高及其使用的普及,使處理能力分布到網路上的所有計算機成為可能。分布式計算是和集中式計算相對立的概念,分布式計算的數據可以分布在很大區域。
分布式網路中,數據的存儲和處理都是在本地工作站上進行的。數據輸出可以列印,也可保存在軟盤上。通過網路主要是得到更快、更便捷的數據訪問。因為每台計算機都能夠存儲和處理數據,所以不要求伺服器功能十分強大,其價格也就不必過於昂貴。這種類型的網路可以適應用戶的各種需要,同時允許他們共享網路的數據、資源和服務。在分布式網路中使用的計算機既能夠作為獨立的系統使用,也可以把它們連接在一起得到更強的網路功能。
分布式計算的優點是可以快速訪問、多用戶使用。每台計算機可以訪問系統內其他計算機的信息文件;系統設計上具有更大的靈活性,既可為獨立的計算機的地區用戶的特殊需求服務,也可為聯網的企業需求服務,實現系統內不同計算機之間的通信;每台計算機都可以擁有和保持所需要的最大數據和文件;減少了數據傳輸的成本和風險。為分散地區和中心辦公室雙方提供更迅速的信息通信和處理方式,為每個分散的資料庫提供作用域,數據存儲於許多存儲單元中,但任何用戶都可以進行全局訪問,使故障的不利影響最小化,以較低的成本來滿足企業的特定要求。
分布式計算的缺點是:對病毒比較敏感,任何用戶都可能引入被病毒感染的文件,並將病毒擴散到整個網路。備份困難,如果用戶將數據存儲在各自的系統上,而不是將他們存儲在中央系統中,難於制定一項有效的備份計劃。這種情況還可能導致用戶使用同一文件的不同版本。為了運行程序要求性能更好的PC機;要求使用適當的程序;不同計算機的文件數據需要復制;對某些PC機要求有足夠的存儲容量,形成不必要的存儲成本;管理和維護比較復雜;設備必須要互相兼容。
3)協作式數據處理
協作式數據處理系統內的計算機能夠聯合處理數據,處理既可集中實施,也可分區實施。協作式計算允許各個客戶計算機合作處理一項共同的任務,採用這種方法,任務完成的速度要快於僅在一個客戶計算機運行。協作式計算允許計算機在整個網路內共享處理能力,可以使用其它計算機上的處理能力完成任務。除了具有在多個計算機系統上處理任務的能力,該類型的網路在共享資源方面類似於分布式計算。
協作式計算和分布式計算具有相似的優缺點。例如協作式網路上可以容納各種不同的客戶,協作式計算的優點是處理能力強,允許多用戶使用。缺點是病毒可迅速擴散到整個網路。因為數據能夠在整個網路內存儲,形成多個副本,文件同步困難。並且也使得備份所有的重要數據比較困難。
Ⅸ 中國wifi網路分布都哪些城市
北京無線城市一期建設已經進入尾聲,由中電華通負責奧運場館周邊以及市內覆蓋建設,主要提供奧運場館外的遊客上網等服務.
北京無線城市建設,有北京市政府大力支持和原信息產業部認可,一期將完成1000個基站的建設.中電華通目前項目已經完成數百個WiFi Mesh和數十個WiMAX基站的布置.
無線速率可達1Mbps
上海嘉定是我國內地首個由政府簽約的無線城市計劃,項目建設200~300個WiFi基站.北京的規模更大,共有三期規劃涉及全市城鄉,無線寬頻不提供語音服務,與3G為互補關系.
目前,中關村、金融街、CBD等地區已經有無線寬頻的覆蓋,用戶有WiFi功能的手機或筆記本可以穩定使用1Mbps速率.該網路目前處於調試階段,並未做宣傳推廣,中電華通統計,僅在金融街每天的在線人數達1000~2000人.
中電華通力爭在奧運前完成環線(二環、三環)的全部覆蓋.該公司仍在探索運營和收費模式,完善網路安全設置,未來進入正式運營對個人用戶可能會有速率和資費的設定.
採用WiMAX+WiFi技術
北京的城市地形復雜且圈地競爭激烈,對於中電華通這樣的運營商,光纖的鋪設成本高昂;而WiMAX可以輕而易舉的完成大的區域覆蓋,回傳數據代替光纖.
由於WiMAX的晶元和筆記本等未能規模商用,因此該技術僅作為骨幹傳輸;而WiFi作為「世界唯一的通用標准」,終端種類多且價格低廉,幾乎所有筆記本都支持,建設基站後可迅速投入商用.中電華通一般將WiFi基站置於路邊燈桿,這也是全球無線城市建設中解決站址問題的上佳方案.
WiFi Mesh是一種新型公共無線區域網和城域網解決方案,其網路結構類似於漁網,從一個點到另一個點有很多路可以走,這樣即使有個別站點故障仍然可以保持較好的覆蓋.WiFi技術在幾年間不斷進步,WiFi Mesh的特點是:「自動發現,自動組織,自動均衡,自動修復」.
無線北京 漸行漸近
中電華通在宣武區春樹街道辦周圍較早建設有WiFi Mesh網,無線寬頻除了互聯網接入,還有智能交通、視頻監控等多種應用.
宣武區信息辦的網路狀態穩定,信號好,居民反饋良好,信息辦要求中電華通提供居民上網、數字家園、應急通信三個方面的業務.
在網路建設中,頻率問題、環保問題、站址問題等方面面的障礙均基本解決.無線寬頻上網期待多年,北京無線城市在一期工程後還等待更大規模的建設.
Ⅹ 計算機網路由哪幾部分組成
計算機網路的組成基本上包括: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傳輸介質(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如無線網路的傳輸介質就是空間)以及相應的應用軟體四部分。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與一般的事物分類方法一樣,可以按事物所具有的不同性質特點(即事物的屬性)分類。計算機網路通俗地講就是由多台計算機(或其它計算機網路設備)通過傳輸介質和軟體物理(或邏輯)連接在一起組成的。
雖然網路類型的劃分標准各種各樣,但是從地理范圍劃分是一種大家都認可的通用網路劃分標准。按這種標准可以把各種網路類型劃分為區域網、城域網、廣域網和互聯網四種。區域網一般來說只
能是一個較小區域內,城域網是不同地區的網路互聯,不過在此要說明的一點就是這里的網路劃分並沒有嚴格意義上地理范圍的區分,只能是一個定性的概念。
(10)用戶網路集中在哪裡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按廣義分類:
計算機網路也稱計算機通信網。關於計算機網路的最簡單定義是:一些相互連接的、以共享資源為目的的、自治的計算機的集合。若按此定義,則早期的面向終端的網路都不能算是計算機網路,而
只能稱為聯機系統(因為那時的許多終端不能算是自治的計算機)。但隨著硬體價格的下降,許多終端都具有一定的智能,因而「終端」和「自治的計算機」逐漸失去了嚴格的界限。若用微型計算
機作為終端使用,按上述定義,則早期的那種面向終端的網路也可稱為計算機網路。
另外,從邏輯功能上看,計算機網路是以傳輸信息為基礎目的,用通信線路將多個計算機連接起來的計算機系統的集合,一個計算機網路組成包括傳輸介質和通信設備。
從用戶角度看,計算機網路是這樣定義的:存在著一個能為用戶自動管理的網路操作系統。由它調用完成用戶所調用的資源,而整個網路像一個大的計算機系統一樣,對用戶是透明的。
一個比較通用的定義是:利用通信線路將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獨立功能的計算機系統和通信設備按不同的形式連接起來,以功能完善的網路軟體及協議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系統。
從整體上來說計算機網路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區域的計算機與專門的外部設備用通信線路互聯成一個規模大、功能強的系統,從而使眾多的計算機可以方便地互相傳遞信息,共享硬體、軟體、數
據信息等資源。簡單來說,計算機網路就是由通信線路互相連接的許多自主工作的計算機構成的集合體。
最簡單的計算機網路就只有兩台計算機和連接它們的一條鏈路,即兩個節點和一條鏈路。
參考資料:網路--計算機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