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光纖高速傳輸技術是什麼
光纖接入技術是面向未來的光纖到路邊(HTTC)和光纖到戶(HTTH)的寬頻網路接入技術。光纖接入網(OAN)是目前電信網中發展最為快速的接入網技術,除了重點解決電話等窄帶業務的有效接入問題外,還可以同時解決高速數據業務、多媒體圖像等寬頻業務的接入問題。OAN泛指從交換機到用戶之間的饋線段、配線段及引入線段的部分或全部以光纖實現接入的系統。除了HFC外,光纖接入的方法還有以下幾種: www.58live.com.cn
(1) 光纖數字環路載波系統l
www.58live.com.cn
DLC系統以光纖傳輸方式代替饋線、配線,然後再以雙絞線連接到用戶。以傳送窄帶業務為主時採用PDH准同步時分復用技術體制,以傳送寬頻業務為主時可採用非同步轉移模式(ATM)加SDH同步時分復用技術體制。網路結構以點到點、鏈型或環型網結構為常見。傳輸速率34Mbps-155Mbps不等。傳輸距離可由幾千米到上百千米。採用DLC技術可以將光纖到路邊(FTTC)和光纖到戶(FTTH)分期實現。該系統技術成熟,可靠性高,易於推廣應用。國內已有多家廠商推出成熟產品,網上實際應用也最多。 www.58live.com.cn
(2)基於ATM的無源光網路 www.58live.com.cn
無源光網路(PON)是採用光纖分支的方法實現點對多點通信的接入技術,可以支持iSDN基群或同等速率的各類業務。每個光網路單元(ONU)一般可以連接幾個到幾十個用戶。APON是採用ATM信元傳送方式的PON,可以是上、下行速率相等的對稱系統,也可以是上、下行速率不相等的非對稱系統,支持iSDN及B一iSDN業務的帶寬需求,可以滿足各類電信業務和全業務網(FSN)的共同要求。APON代表了寬頻接入技術的最新發展方向,目前在英國、德國等已有實際應用,被認為是實現FTTC和FTTH的一種較好方法。APON的優點是可以節省光纖和光設備的費用,並可以實現寬頻數據業務與CATV業務的共網傳送。缺點是成本較高,如何經濟地實現雙向高質量傳輸仍是一個有待研究的問題。
www.58live.com.cn
(3) 交換式數字視像技術
www.58live.com.cn
SDV是在CATV網上採用波分復用(WDM)或分光纖技術共享光纜線路的網路接入技術。SDV技術與HFC技術比較,SDV是採用數字傳輸技術的系統,HFC是採用模擬技術體制的系統。因此,SDV具有較好的傳輸質量,便於升級,具有長遠的發展前景。SDV採用光纖接入系統和ATM技術,採用分層面的方式提供電話、數據和視像信號的傳輸。第一個層面採用傳統的光纖接入系統傳輸電話和數據業務。第二個層面採用基於SDH的ATM信元方式,支持互動式的數字視像等寬頻業務。
Ⅱ 光纖在通信中的應用有哪些
1、市話中繼線。
通常是先光纖到達公司機房,然後由光端機把光信號轉為電信號(同軸電纜),1對同軸電纜也就是一根PRI,也就是一根數字中繼,雖然說是一根,但是卻能同時支持30路語音同時呼入呼出、同時辦公,相當於30路模擬中繼。
2、比特傳輸方法。
比特是數據傳輸的最小單位。比特同步是指接收端時鍾已經調整到和發送端時鍾完全一樣,因此接收端收到比特流後,就能夠在每一個比特的中間位置進行判決。
3、網路傳輸線路。
用於全球通信網、各國的公共電信網(如中國的國家一級干線、各省二級干線和縣以下的支線)。
4、電視信號傳輸。
它還用於高質量彩色的電視傳輸、工業生產現場監視和調度、交通監視控制指揮、城鎮有線電視網、共用天線(CATV)系統
5、區域網中使用。
用於光纖區域網和其他如在飛機內、飛船內、艦艇內、礦井下、電力部門、軍事及有腐蝕和有輻射等中使用。
Ⅲ 目前光纖通信技術中包括哪些的光網路技術節點
3.光纖通信技術在有線電視網路中的應用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光通信產業發展極其迅速,特別是廣播電視網、電力通信網、電信干線傳輸網等的急速擴展,促使光纖光纜用量劇增。廣電綜合信息網規模的擴大和系統復雜程度的增加,全網的管理和維護,設備的故障判定和排除就變得越來越困難。可以採用SDH+光纖或ATM+光纖組成寬頻數字傳輸系統。該傳輸網可以採用帶有保護功能的環網傳輸系統,鏈路傳輸系統或者組成各種形式的復合網路,可以滿足各種綜合信息傳輸。對於電視節目的廣播,採用的寬頻傳輸系統可以將主站到地方站的所需數字,通道設置成廣播方式,同樣的電視節目在各地都可以下載,也可以通過網路管理平台控制不同的站下載不同的電視節目。有線電視網路在全國各地已基本形成,在有線電視網路現有的基礎上,比較容易地實現寬頻多媒體傳輸網路,因此在目前的情況下,不應完全廢除現有的有線電視網,而用少量的投資來完善和改造它,滿足人們的目前需要。很多地區的CATV已經是光纖傳輸,到用戶端也是同軸電纜進入千萬家。但是現在建設的CATV大多是單向傳輸,上行信號不能在現有的有線電視網中傳送。可以通過電信網PSTN中語音通道或數據通道形成上行信號的傳送,也可以通過語音接入系統來完成。將電話接到各用戶,這樣各用戶間即可以打電話,也可以利用廣電自己的綜合信息網中的寬頻傳輸系統構成廣電網中自己的上行信號的傳送,組成了雙向應用的Internet網。現在光通信網路的容量雖然已經很大,但還有許多應用能力在閑置,今後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作為經濟發展先導的信息需求也必然不斷增長,一定會超過現有網路能力,推動通信網路的繼續發展。因此,光纖通信技術在應用需求的推動下,一定不斷會有新的發展。2向超大容量WDM系統的演進光纖接入|光纖傳輸如前所述,採用電的時分復用系統的擴容潛力已盡,然而光纖的200nm可用帶寬資源僅僅利用了不到1%,99%的資源尚待發掘。如果將多個發送波長適當錯開的光源信號同時在一極光纖上傳送,則可大大增加光纖的信息傳輸容量,這就是波分復用(WDM)的基本思路。採用波分復用系統的主要好處是:(1)可以充分利用光纖的巨大帶寬資源,使容量可以迅速擴大幾倍至上百倍;(2)在大容量長途傳輸時可以節約大量光纖和再生器,從而大大降低了傳輸成本;(3)與信號速率及電調制方式無關,是引入寬頻新業務的方便手段;(4)利用WDM網路實現網路交換和恢復可望實現未來透明的、具有高度生存性的光聯網。鑒於上述應用的巨大好處及近幾年來技術上的重大突破和市場的驅動,波分復用系統發展十分迅速。如果認為1995年是起飛年的話,其全球銷售額僅僅為1億美元,而2000年預計可超過40億美元,2005年可達120億美元,發展趨勢之快令人驚訝。目前全球實際敷設的WDM系統已超過3000個,而實用化系統的最大容量已達320Gbps(2*16*10Gbps),美國朗訊公司已宣布將推出80個波長的WDM系統,其總容量可達200Gbps(80*2.5Gbps)或400Gbps(40*10Gbps)。實驗室的最高水平則已達到2.6Tbps(13*20Gbps)。預計不久實用化系統的容量即可達到1Tbps的水平。可以認為近2年來超大容量密集波分復用系統的發展是光纖通信發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不僅徹底開發了無窮無盡的光傳輸鍵路的容量,而且也成為IP業務爆炸式發展的催化劑和下一代光傳送網靈活光節點的基礎。3實現光聯網——戰略大方向上述實用化的波分復用系統技術盡管具有巨大的傳輸容量,但基本上是以點到點通信為基礎的系統,其靈活性和可靠性還不夠理想。如果在光路上也能實現類似SDH在電路上的分插功能和交叉連接功能的話,無疑將增加新一層的威力。根據這一基本思路,光的分插復用器(OADM)和光的交叉連接設備(OXC)均已在實驗室研製成功,前者已投入商用。
Ⅳ SDH/WDM光傳輸網是什麼
SDH[2](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數字系列)光端機容量較大,一般是16E1到4032E1。 SDH是一種將復接、線路傳輸及交換功能融為一體、並由統一網管系統操作的綜合信息傳送網路,是美國貝爾通信技術研究所提出來的同步光網路(SONET)。國際電話電報咨詢委員會(CCITT)(現ITU-T)於1988年接受了SONET 概念並重新命名為SDH,使其成為不僅適用於光纖也適用於微波和衛星傳輸的通用技術體制。 它可實現網路有效管理、實時業務監控、動態網路維護、不同廠商設備間的互通等多項功能,能大大提高網路資源利用率、降低管理及維護費用、實現靈活可靠和高效的網路運行與維護,因此是當今世界信息領域在傳輸技術方面的發展和應用的熱點,受到人們的廣泛重視。
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波分復用)是利用多個激光器在單條光纖上同時發送多束不同波長激光的技術。每個信號經過數據(文本、語音、視頻等)調制後都在它獨有的色帶內傳輸。WDM能使電話公司和其他運營商的現有光纖基礎設施容量大增。製造商已推出了WDM系統,也叫DWDM(密集波分復用)系統。DWDM可以支持150多束不同波長的光波同時傳輸,每束光波最高達到10Gb/s的數據傳輸率。這種系統能在一條比頭發絲還細的光纜上提供超過1Tb/s的數據傳輸率
Ⅳ 光纖傳輸系統的功能是什麼
光纖傳輸系統的功能:
信息源把用戶信息轉換為原始電信號,這種信號稱為基帶信號。電發射機把基帶信號轉換為適合信道傳輸的信號,這個轉換如果需要調制,則其輸出信號稱為已調信號,然後把這個已調信號輸入光發射機轉換為光信號,光載波經過光纖線路傳輸到接收端,再由光接收機把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電接收機的功能和電發射機的功能相反,它把接收的電信號轉換為基帶信號,最後由信息宿恢復用戶信息。
當下,使用的光纖技術主要包括兩種,分別是光纖有源接入技術和光纖無源接入技術。從光纖有源接入技術的角度來說,一般情況下,對媒介轉換器進行了充分的應用,由此實現局端和用戶連接的目的,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可以給用戶提供高速寬頻的接入。從光纖無源接入技術的角度來說,其組成部分主要是PON技術。
(5)光傳輸系統可實現下列哪些網路擴展閱讀:
光纖傳輸系統的優勢:
①當利用光纖傳輸系統進行長距離的傳輸的時候,同傳統的電纜和電線相比,其畫面的清晰度和保真度是非常突出的。
②光纖是一種絕緣體,雷擊和電磁輻射等多種電氣干擾對其是沒有影響的,同時,同電力線或者是高壓設備進行接觸的過程中是不會出現相應問題的。
③在光纖傳輸的過程中,橫條干擾、接地迴路和圖像撕扯等問題是不存在的,在此情況下,為傳輸的安全性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同時,當有人竊聽的時候是非常容易發現的。
④天氣因素對於光纖傳輸來說是幾乎不產生影響的,正是因為如此,可以對光纜進行充分的應用,能夠將其架設到外面,而且也能夠將其鋪設在地面上。與此同時,光纖被腐蝕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因此,對於光纜的玻璃纖維來說,相關的化學用品是不會對其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的。
⑤對於多模和單模的光纖來說,相比於同軸的電纜,光纜的質量是非常輕的,同時,當對其進行應用的過程中,是不需要對放大鏡進行相應的應用的,因此,在對設備進行維護的時候,操作起來是非常簡單的,在遠距離的信息傳輸中可以進行充分的應用。
Ⅵ 光纖傳輸的主要特點
光纖傳輸具有衰減小、頻帶寬、抗干擾性強、安全性能高、體積小、重量輕等優點,所以在長距離傳輸和特殊環境等方面具有無法比擬的優勢。
1、靈敏度高,不受電磁雜訊之干擾。
2、體積小、重量輕、壽命長、價格低廉。
3、絕緣、耐高壓、耐高溫、耐腐蝕,適於特殊環境之工作。
4、幾何形狀可依環境要求調整,訊號傳輸容易。
5、高帶寬,通訊量大衰減小,傳輸距離遠。
6、訊號串音小,傳輸質量高。
7、保密性高。
8、便於敷設及搬運原料。
(6)光傳輸系統可實現下列哪些網路擴展閱讀:
光纖傳輸原理:光傳輸系統由三部分組成:光源、傳輸介質和探測器。傳統上,光脈沖代表位1,而非光脈沖代表位0。傳輸介質是非常細的玻璃纖維。當光線照射到探測器上時,會產生電脈沖。在光纖的一端放置一個光源,在另一端放置一個探測器。我們有單向傳輸系統。它接收電信號,將其轉換成光脈沖並傳輸出去。然後,接收端將光脈沖轉換成電信號。
光纖通信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首先它的容量是驚人的,一根細光纖可以同時傳輸數萬人甚至數億部電話,還可以傳輸數千個電視節目,這是其他傳輸方式無法比擬的。其次光信號通過光纖傳輸,不受外界電磁場干擾,不怕潮濕、腐蝕、無污染、保密性強。光纖傳輸信號的損耗也很小,只有電纜的十分之一。
Ⅶ 光纖通信有哪些應用
3. 光纖通信技術在有線電視網路中的應用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光通信產業發展極其迅速,特別是廣播電視網、電力通信網、電信干線傳輸網等的急速擴展,促使光纖光纜用量劇增。廣電綜合信息網規模的擴大和系統復雜程度的增加,全網的管理和維護,設備的故障判定和排除就變得越來越困難。可以採用 SDH +光纖或ATM+光纖組成寬頻數字傳輸系統。該傳輸網可以採用帶有保護功能的環網傳輸系統,鏈路傳輸系統或者組成各種形式的復合網路,可以滿足各種綜合信息傳輸。對於電視節目的廣播,採用的寬頻傳輸系統可以將主站到地方站的所需數字,通道設置成廣播方式,同樣的電視節目在各地都可以下載,也可以通過網路管理平台控制不同的站下載不同的電視節目。
有線電視網路在全國各地已基本形成,在有線電視網路現有的基礎上,比較容易地實現寬頻多媒體傳輸網路,因此在目前的情況下,不應完全廢除現有的有線電視網,而用少量的投資來完善和改造它,滿足人們的目前需要。很多地區的 CATV已經是光纖傳輸,到用戶端也是同軸電纜進入千萬家。但是現在建設的CATV 大多是單向傳輸,上行信號不能在現有的有線電視網中傳送。可以通過電信網 PSTN 中語音通道或數據通道形成上行信號的傳送,也可以通過語音接入系統來完成。將電話接到各用戶,這樣各用戶間即可以打電話,也可以利用廣電自己的綜合信息網中的寬頻傳輸系統構成廣電網中自己的上行信號的傳送,組成了雙向應用的Internet網。
現在光通信網路的容量雖然已經很大, 但還有許多應用能力在閑置, 今後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 作為經濟發展先導的信息需求也必然不斷增長,一定會超過現有網路能力, 推動通信網路的繼續發展。因此, 光纖通信技術在應用需求的推動下, 一定不斷會有新的發展。
2 向超大容量WDM系統的演進光纖接入|光纖傳輸
如前所述,採用電的時分復用系統的擴容潛力已盡,然而光纖的200nm可用帶寬資源僅僅利用了不到1%,99%的資源尚待發掘。如果將多個發送波長適當錯開的光源信號同時在一極光纖上傳送,則可大大增加光纖的信息傳輸容量,這就是波分復用(WDM)的基本思路。採用波分復用系統的主要好處是:(1)可以充分利用光纖的巨大帶寬資源,使容量可以迅速擴大幾倍至上百倍;(2)在大容量長途傳輸時可以節約大量光纖和再生器,從而大大降低了傳輸成本;(3)與信號速率及電調制方式無關,是引入寬頻新業務的方便手段;(4)利用WDM網路實現網路交換和恢復可望實現未來透明的、具有高度生存性的光聯網。
鑒於上述應用的巨大好處及近幾年來技術上的重大突破和市場的驅動,波分復用系統發展十分迅速。如果認為1995年是起飛年的話,其全球銷售額僅僅為1億美元,而2000年預計可超過40億美元,2005年可達120億美元,發展趨勢之快令人驚訝。目前全球實際敷設的WDM系統已超過3000個,而實用化系統的最大容量已達320Gbps(2*16*10Gbps),美國朗訊公司已宣布將推出80個波長的WDM系統,其總容量可達200Gbps(80*2.5Gbps)
或400Gbps(40*10Gbps)。實驗室的最高水平則已達到2.6Tbps(13*20Gbps)。預計不久實用化系統的容量即可達到1Tbps的水平。可以認為近2年來超大容量密集波分復用系統的發展是光纖通信發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不僅徹底開發了無窮無盡的光傳輸鍵路的容量,而且也成為IP業務爆炸式發展的催化劑和下一代光傳送網靈活光節點的基礎。
3 實現光聯網——戰略大方向
上述實用化的波分復用系統技術盡管具有巨大的傳輸容量,但基本上是以點到點通信為基礎的系統,其靈活性和可靠性還不夠理想。如果在光路上也能實現類似SDH在電路上的分插功能和交叉連接功能的話,無疑將增加新一層的威力。根據這一基本思路,光的分插復用器(OADM)和光的交叉連接設備(OXC)均已在實驗室研製成功,前者已投入商用。
Ⅷ 光通信原理與技術有那些
【光通信原理】光纖通信(Fiber-optic communication),也作光纖通訊。光纖通信是以光作為信息載體,以光纖作為傳輸媒介的通信方式,首先將電信號轉換成光信號,再透過光纖將光信號進行傳遞,屬於有線通信的一種。光經過調變後便能攜帶資訊。自1980年代起,光纖通訊系統對於電信工業產生了革命性 ,同時也在數位時代里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光纖通信傳輸容量大,保密性好等優點。光纖通信現在已經成為當今最主要的有線通信方式。
光纖通信的原理就是:在發送端首先要把傳送的信息(如話音)變成電信號,然後調制到激光器發出的激光束上,使光的強度隨電信號的幅度(頻率)變化而變化,並通過光纖經過光的全反射原理傳送;在接收端,檢測器收到光信號後把它變換成電信號,經解調後恢復原信息。
光通信正是利用了全反射原理,當光的注入角滿足一定的條件時,光便能在光纖內形成全反射,從而達到長距離傳輸的目的。光纖的導光特性基於光射線在纖芯和包層界面上的全反射,使光線限制在纖芯中傳輸。光纖中有兩種光線,即子午光線和斜射光線,子午光線是位於子午面上的光光線,而斜射光線是不經過光纖軸線傳輸的光線。
【全光網路】未來傳輸網路的最終目標,是構建全光網路,即在接入網、城域網、骨幹網完全實現「光纖傳輸代替銅線傳輸」。而目前的一切研發進展,都是「逼近」這個目標的過程。
骨幹網是對速度、距離和容量要求最高的一部分網路,將ASON技術應用於骨幹網,是實現光網路智能化的重要一步,其基本思想是在過去的光傳輸網路上引入智能控制平面,從而實現對資源的按需分配。DWDM也將在骨幹網中一顯身手,未來有可能完全取代SDH,從而實現IPOVERDWDM。
城域網將會成為運營商提供帶寬和業務的瓶頸,同時,城域網也將成為最大的市場機遇。目前基於SDH的MSTP技術成熟、兼容性好,特別是採用了RPR、GFP、LCAS和MPLS等新標准之後,已經可以靈活有效地支持各種數據業務。
對接入網來說,FTTH(光纖到戶)是一個長遠的理想解決方案。FTTx的演進路線將是逐漸將光纖向用戶推近的過程,即從FTTN(光纖到小區)到FTTC(光纖到路邊)和FTTB(光纖到公寓小樓)乃至最後到FTTP(光纖到駐地)。當然這將是一個很長的過渡時期,在這個過程中,光纖接入方式還將與ADSL/ADSL2+並存。
基於上述全光網路構架有很多核心技術,它們將引領光通信的未來發展。ASON、FTTH、DWM、RPR這四項目前是光通信行業最重要的技術。
【光通信技術】
1、ASON
無論從國內研發進展、試商用情況,還是從國外的發展經驗來看,國內運營商在傳送網中大規模引入ASON技術將是必然的趨勢。ASON(,智能光網路)是一種光傳送網技術。目前的產品和市場狀況表明,ASON技術已經達到可商用的成熟程度,隨著3G、NGN的大規模部署,業務需求將進一步帶動傳送網技術的發展,預計2007年ASON將得到更加廣泛的商用。
2006年各大主要設備提供商華為、中興、烽火、Lucent等已經推出了其可商用的ASON產品。中國電信、中國網通、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鐵通陸續開展了ASON的應用測試和小規模商用。
ASON在國外成功商用的經驗表明,ASON將在骨幹傳送網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AT&T的140個節點覆蓋美國的骨幹傳送網;BT組建21CN網,目前已建40個ASON節點;Vodafone的131個節點覆蓋英國的ASON骨幹傳送網,等等。
然而,目前ASON在路由、自動發現、ENNI介面等幾方面的標准化工作還不完善,這成為制約ASON技術發展和商用的重要因素。未來我國將參與更多的ASON標准化工作,同時,ASON的標准化,尤其是其中ENNI的標准化,將在近年內取得突破性進展。
2、FTTH
FTTH(FiberToTheHome,光纖到戶)是下一代寬頻接入的最終目標。目前,實現FTTH的技術中,EPON將成為未來我國的主流技術,而GPON最具發展潛力。
EPON採用Ethernet封裝方式,所以非常適於承載IP業務,符合IP網路迅猛發展的趨勢。目前,國家已經將EPON作為「863」計劃重大項目,並在商業化運作中取得了主動權。
GPON比EPON更注重對多業務的支持能力,因此更適合未來融合網路和融合業務的發展。但是它目前還不夠成熟並且價格偏高,還無法在我國大規模推廣。
我國的FTTH還處於市場啟動階段,離大規模的商業部署還有一段距離。在未來的產業化發展中,運營商對本地網「最後一公里」的壟斷是制約FTTH發展的重要因素,採取「用戶駐地網運營商與房地產開發商合作實施」的形式,更有利於FTTH產業的健康發展。從日本、美國、歐洲和韓國等國家的FTTH發展經驗來看,FTTH的核心推動力在於網路所提供的豐富內容,而政府對應用和內容的監控和管理政策也會制約FTTH的發展。
3、WDM
WDM突破了傳統SDH網路容量的極限,將成為未來光網路的核心傳輸技術。 按照通道間隔的不同,WDM(,波分復用)可以分為DWDM(密集波分復用)和CWDM(稀疏波分復用)這兩種技術。DWDM是當今光纖傳輸領域的首選技術,但CWDM也有其用武之地。
2006年,烽火、華為等設備廠商都推出了自己的DWDM系統,國內運營商也開展了相關的測試和小規模商用。未來DWDM將在對傳輸速率要求苛刻的網路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利用DWDM來建設骨幹網等。
相對於DWDM,CWDM具有成本低、功耗低、尺寸小、對光纖要求低等優點。未來幾年,電信運營商將會嚴格控制網路建設成本,這時CWDM技術就有了自己的生存空間,它適合快速、低成本多業務網路建設,如應用於城域和本地接入網、中小城市的城域核心網等。
4、RPR
彈性分組環(ResilientPacketRing,RPR)將成為未來重要的光城域網技術。近年來許多國內外傳輸設備廠商都開發了內嵌RPR功能的MSTP設備,RPR技術得到了大量晶元製造商、設備製造商和運營商的支持和參與。
在標准化方面,IEEE802.17的RPR標准已經被整個業界認可,而國內的相關標准化工作還在進行中。未來RPR將主要應用於城域網骨乾和接入方面,同時也可以在分散的政務網、企業網和校園網中應用,還可應用於IDC和ISP之中。
Ⅸ 光纖通信技術包括以下哪些技術和系統
來自勝為光纖跳線的消息:2015年9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三網融合推廣方案》,方案明確提出,將在近年內,在全國大多數地區推廣實施三網融合方案。那麼,這個方案發布,會對普通用戶帶來哪些新體驗?會對光纖通信技術產生哪些影響呢?
所謂三網融合,指的就是手機、電視、電腦使用的電信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三大網路通過技術改造,三網共享資源,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互聯網格局。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將來使用的服務會更加豐富多樣化,手機、電視、電腦其中任意一個都可以具備其它兩個的功能。三網共享資源後,只需要一條大容量的光纖通信線路,就可以實現眾多功能,服務更方便 ,使用更簡單。
三網融合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寬頻技術的主體—光纖通信技術。三網融合的目的就是想通過一個網路來提供統一的業務。這樣一來,這個業務就會變得數據量大,需求量大,服務質量要求高。有且只有寬頻技術中的光纖通信技術才能作為三網融合後的一個理想平台和主要信號傳輸載體。如此一來,光纖通信技術就會以超越近年來N倍的速度開始更加快速的發展。
Ⅹ 光纖傳輸系統要素有哪些
你好,光纖通信系統基本組成是:
(1)光發信機
光發信機是實現電/光轉換的光端機。它由光源、驅動器和調制器組成。其功能是將來自於電端機的電信號對光源發出的光波進行調制,成為已調光波,然後再將已調的光信號耦合到光纖或光纜去傳輸。電端機就是常規的電子通信設備。
(2)光收信機
光收信機是實現光/電轉換的光端機。 它由光檢測器和光放大器組成。其功能是將光纖或光纜傳輸來的光信號,經光檢測器轉變為電信號,然後,再將這微弱的電信號經放大電路放大到足夠的電平,送到接收端的電端汲去。
(3)光纖或光纜
光纖或光纜構成光的傳輸通路。其功能是將發信端發出的已調光信號,經過光纖或光纜的遠距離傳輸後,耦合到收信端的光檢測器上去,完成傳送信息任務。
(4)中繼器中繼器由光檢測器、光源和判決再生電路組成。它的作用有兩個:一個是補償光信號在光纖中傳輸時受到的衰減;另一個是對波形失真的脈沖近行政性。
(5)光纖連接器、耦合器等無源器件由於光纖或光纜的長度受光纖拉制工藝和光纜施工條件的限制,且光纖的拉制長度也是有限度的(如1Km)。因此一條光纖線路可能存在多根光纖相連接的問題。於是,光纖間的連接、光纖與光端機的連接及耦合,對光纖連接器、耦合器等無源器件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