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路問題 > 網路建言應該注意什麼

網路建言應該注意什麼

發布時間:2022-06-06 09:06:24

A. 網上建言有什麼壞處

危害公共安全,損害公眾利益。
引發社會震盪,危害公共安全,損害公眾利益。由於網路謠言的傳播速度快捷,范圍廣,一旦一些危言聳聽的謠言形成了一定規模,就會造成不良的影響,引起廣大網民的慌亂,從而造成社會的不穩定。

B. 我們在互聯網上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的時候應注意什麼

我們在互聯網上現言現策,要注意用詞。

C. 在網上發帖,做為文明的網路公民,應該注意些什麼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要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公民,在網路世界裡同樣也要遵守網路文明公約,做一個合格的網路公民.
1.要善於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
2.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
3.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
4.要維護網路安全,不破壞網路秩序;
5.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迷虛擬時空.

D. 如何規范網路語言建議

網路語言規范相當復雜,討論要不要規范的問題,需要先釐清最基本的問題,才能有的放矢。

區分本體與內容

對各界抨擊的網路語言不規范現象,其實應該區分為語言本身和語言表達內容兩個層面的問題。

語言本身的不規范現象,指的是網路中使用的字、詞、句等語言成分打破了既有的中國語言文字系統規則,以及不遵守語言法規、規范和標准。具體到網路語言的不規范現象又可分為三種情況:

(1)打破現有語法規則或改變現有字詞的形音義關系,如「XX控、恐龍、壕、666」等。

(2)生造詞,如「顏值」「白富美」「喜大普奔」「人艱不拆」等。

(3)夾雜使用圖形、符號、外來語等,如用「∶)」表示開心,在漢語動詞後加-ing表示正在做某事,用「hold住」表示堅持等。

還有一種網路語言不規范現象,就是網路與計算機術語的中文翻譯規范問題,主要是缺乏統一翻譯標准,民間會使用一些「俗」的翻譯,如「E-mail」譯為「伊妹兒」,「download」譯成「當」。

另一層面,語言表達內容的問題,是指語言使用者在網路平台中用不文雅、粗俗的語言發布信息、評論等,或使用詈罵語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其中會出現具有負面感情色彩、違背文化禁忌、反映社會丑惡現象以及不健康思想觀念等的語言成分,如「屌絲、綠茶婊、逼格」等。廣受詬病的網路語言污染、語言暴力「亂象」其實指的是這類情況。這實際上是語言所表達內容和語言使用者行為方面的問題,不是語言本身的規范問題。

語言的功能變體

談網路語言規范,要界定清楚什麼是網路語言,然後才能確定規范對象。網路語言有兩種含義:一是指跟互聯網及計算機技術與應用有關的術語和詞彙;二是人們利用計算機互聯網媒介進行交際與表達活動時所使用的語言。

另外,網路上還有很多信息並非原創於網路,包括各類組織、機構及部分個人發布的正式的、內容嚴肅並具有權威性和專業性的信息,基本上使用常規的語言表達方式,其傳播對象和范圍相對開放,屬於大眾傳播性質,不屬於嚴格意義上的網路語言范疇。

公眾熱議的不規范現象主要是針對上述第二種定義的網路語言,因為其中包含很多打破常規的語言形式。這些非常規語言成分,是語言學所說的語言變異成分。

網路語言是語言的一種功能變體,就像語言中存在書面語和口語變體、正式語體和非正式語體變體一樣,是由於交際對象、交際媒介與工具和交際場景等的不同而自然形成的。

網路中一些特殊語言形式的產生,最初來自網路社區成員之間的交際,交際對象限於特定群體內部,話題相對局限在某個范圍內。信息發布者並不期待其語言為特定網路群體之外的人所理解和接受,甚至有意不讓其他人理解,因此會產生一些類似行話、黑話的成分,使其有別於日常語言。

這種交際通過非面對面的電子屏幕傳輸媒介的影響,以及鍵盤輸入、文字輸入法、輸入速度等條件制約,難免會使用一些「新異」的語言或非語言符號,以取得期待的交際效果和效率。

作為一種語言變體,它與大眾傳播性質的網路語言信息不同,而更接近日常口語語體,風格比較隨意,體現出個人之間交際的特點,屬於人際傳播性質。只不過這種交際藉助網路記錄、傳播而被「示眾」,容易引起更多關注。

如何規范網路語言

語言規范是指政府或社會團體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語言文字及其使用進行干預的語言規劃的工作,是對語言文字本身進行規范化、標准化,目的是更好地滿足社會交際需要。規范的對象主要是社會公共領域使用語言時可能造成交際不便和混亂的問題,如建立語言文字使用標准、統一字形、字音等,而非公共領域的個人語言使用則不在規范范圍內。

語言規范只針對語言符號系統本身,而不能約束語言使用者的思想觀念認知。語言規范的基本原則是要從社會生活和語言生活的實際情況和實際交際需要出發,不能脫離語言的本質——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

語言的存在與使用,從根本上說,無所謂合理不合理,滿足需要、好用即可。語言的發展變化是社會與人類思維發展變化的產物,是約定俗成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即使今天的規范實現了規范,也難保明天就不過時。所以,語言規范只能在有限的范圍內進行,且只能因勢利導,不能人為一刀切或強制推行。想規定不許使用某些詞語或語言形式是不科學的,也是徒勞的。

弄清以上基本前提後,我們對該不該以及如何規范網路語言就可能有更科學的認識。

要區分不同性質的網路語言。大眾傳播性質的網路語言屬於規范對象,應該規范。我國現有語言文字法規和標准就提供了依據和操作標准。而且這部分語言產品也是正面樹立規范的有效依託,應該充分發揮其對語言規范的示範、引導作用。而對於人際傳播性質的網路語言信息,適宜按個人語言生活領域對待,不應用全民語言去看待和要求,可以順其自然,靜觀其變,不必過於強調規范。

為了更好發揮語言的全民交際工具的作用,適當保持語言系統的規范也是必要的。這種規范在根本上應該正面引導,從提高全民語文修養入手,讓人們更好掌握典範、文雅的語體,分清全民語言與各種功能語言變體的區別。在網路空間里,應重點加強公共機構、權威媒體的語言規范,發揮其示範、引領作用。同時強化語言文字法規及標準的普及。

至於那些語言暴力、粗俗等所謂不健康語言現象,屬於思想內容問題,可能是人的修養問題,不是語言本身的問題。用語言表達不健康思想,不能歸罪於語言,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文化修養才是治本。

E. 對網路使用的建議,約5條

現在我們這小縣城裡,中考作弊現象越來越嚴重。其手法已不只是監考老師將考場內優秀考生的選擇題答案記錄下來偷偷地塞給既定需要作弊的考生,而發展為將空白試卷從考場里直接傳遞出來……

此不再是個人動作,而是組織行為。教務處智慧地安排有關人員從最後一個考場把多餘的試卷「合理合法」地調取出來,嚴密地組織初三畢業班老師迅速地解題答卷。各科教師,人馬齊全;標准答案,電腦列印;不留筆跡,無從查證。

「救助」的對象通常是教師的子女、親戚的孩子、權貴者的兒子、朋友家的女兒,也有社會上不相干臨時應急來求、來找、來要的,他們所付出的代價自然要比前者高得多。

整個過程均潛規則無需言說地要錢,求答案得交錢,找人送得給錢,最後請考場內的監考老師接收下來更得塞錢。

特別是2009年中考,這小城裡的一些中學,作弊作紅了眼,你膽大我也大膽。竟有各色人等潛入校內,粉墨登場,公然相助,密切配合。出題的出題,出錢的出錢,出人的出人,出力的出力。牆左牆右、場內場外、樓上樓下、廁所飯堂、傳達室教務處

閱讀全文

與網路建言應該注意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共享中心沒有網卡 瀏覽:527
電腦無法檢測到網路代理 瀏覽:1377
筆記本電腦一天會用多少流量 瀏覽:598
蘋果電腦整機轉移新機 瀏覽:1381
突然無法連接工作網路 瀏覽:1083
聯通網路怎麼設置才好 瀏覽:1230
小區網路電腦怎麼連接路由器 瀏覽:1060
p1108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215
怎麼調節台式電腦護眼 瀏覽:723
深圳天虹蘋果電腦 瀏覽:957
網路總是異常斷開 瀏覽:618
中級配置台式電腦 瀏覽:1019
中國網路安全的戰士 瀏覽:639
同志網站在哪裡 瀏覽:1422
版觀看完整完結免費手機在線 瀏覽:1464
怎樣切換默認數據網路設置 瀏覽:1114
肯德基無線網無法訪問網路 瀏覽:1290
光纖貓怎麼連接不上網路 瀏覽:1503
神武3手游網路連接 瀏覽:969
局網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