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拍攝網路劇
拍攝網路劇跟拍攝其他的劇沒有什麼區別
首先你得具備導演相關的知識,然後你得有錢,因為有錢之後你才能請人,你才可以去租場地道具等等
這整個是一個非常磨練人的工作,並不是你坐在那兒就可以完成的
2. 拍攝電視劇的流程是怎樣的
首先有劇本有大綱。然後人物小傳,人物的模擬對象,就是這個角色的形象對標的演員隨便找一個符合的放上去。還要說明白劇本表達的核心價值觀,自己的創作意圖。然後到廣電審。審不過重新寫,審過了廣電下放版權,就是給你的劇本定個時間,需要在這個時間內開機拍攝,不然相當於浪費版權。過了時間得重審或者重買。
如果得到拍攝許可,就該拉贊助的。得有人投你的本子,才能找場地找演員租服化道。一般先找到喜歡你這個本子的製片人,被製片人看上了就好說了,他買下你的本子,你直接拿一筆錢等著看成果。
但是一般情況是製片人找滿意的劇本,然後提前買下版權去廣電申請。
然後製片人找導演、找贊助、找演員、找拍攝的整個劇組......
拍完了拿到廣電審,廣電告訴你改哪你改哪。然後可以投放,這個時候還要宣傳,看是哪些電視台或者網路平台要片子的放映權,可能被買斷,可能被好幾個同時買。
然後就是電視劇衍生周邊什麼的,比如有人想用你的片子里的角色形象給自己的酸奶做代言,那就得跟你買版權。所以影視周邊也能賺不少錢。
3. 電視劇的拍攝和製作流程是怎樣的
一 立項期
劇本創作及攝制方案。劇本大綱在電視劇立項之前已確定,在此籌備期間應確定最終版本,並製作分鏡頭腳本,以便接下來進入緊湊的實拍階段。
籌集資金。資金是劇組運作之本,劇組從前期准備到實拍階段再到後期宣傳運作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才能得以長期運轉。劇組可通過投資方贊助及融資等方式獲得前期運轉資金並有足額保障。
組建拍攝團隊。主創人員是劇組的靈魂向導,選擇正確且志趣相投的各部門主任將會對電視劇拍攝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劇組主創人員包括製片人、導演及出品人等對劇組起靈魂指導作用的團隊成員。此外,美工、攝影、錄音、場記等劇場工作人員也是電視劇拍攝順利完成的催化劑。
演員甄選。演員選角適當與否在一定程度上能決定影視劇最終播放時所獲取的關注度,演員的表演專業水平、顏值及其粉絲量都對於影視劇傳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部分劇組在選角過程中對其進行保密,待成片正式播放使觀眾耳目一新並有所期待,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話題討論熱度。也有相當一部分劇組對於選角採取全開放方式模式,公開進行海選並逐級甄選,使觀眾對於演員人選及影視劇作品本身保持關注熱度,選角爭議也是劇組對於影視劇營銷的一大前期宣傳方式。
拍攝器材。在開拍前期選擇高質量的拍攝器材是影視劇拍攝得以順利進行的硬體基礎,開拍後所有的影像資料都將保存其中,是成片得以呈現的物質基礎。此外,購置足夠量的拍攝器材進行分組拍攝能節約劇組時間和資金成本,保障製作方利潤。影視劇所需拍攝器材包括攝像機、滑軌、搖臂、三腳架等攝影攝像設備、錄音設備、打光燈等等。
勘景制景。由於影視劇拍攝分為實景外景拍攝和棚內拍攝兩種方式,劇組在前期籌備過程中應做好充分的場景准備,在外景勘察選擇及內棚搭制方面做好充足准備,以保證開機拍攝順利進行,緊湊拍攝流程以降低製作成本。
演員定妝,拍攝劇照。在確定演員人選及工作人員後為各角色人選定妝,以預留充足的服裝道具變更,並拍攝劇照海報以發布打響作品前期宣傳知名度。
二 實拍期:
將上述所述前期籌備完全落實之後,整個劇組進入緊湊的實拍階段,是影視劇製作的主要工作階段。拍攝場景主要包括實景拍攝、棚內拍攝及三維製作等三個方面,是成片的最直接體現。拍攝期間後期工作人員會同步將影視資料帶進行初步剪輯,以便後期精剪,減少一定工作量。
三 後期製作:
視頻剪輯。在經過拍攝期的視頻同步粗剪後,後期工作小組在拍攝全部完成後將粗剪片進行精剪編輯,緊湊情節,以達到影視劇播出水平高度。
音頻剪輯。由於劇組拍攝現場景音色嘈雜,大多數劇組並不採取現場錄音的方式進行音頻採集,而是待視頻精剪成片後根據視頻內容需要進行二次錄音,以保證音色精準真實。為保證配音真實有代入感,劇組一般採用原演員進行配音,也有部分劇組選擇專業配音演員以提高其專業水準。
除了視頻配音以外,影視劇插曲配樂也是其文化特色體現之一,優秀且適宜劇情發展的配樂會使播放成效產生積極影響,更有可能引發新的音樂狂潮。
四 成片:
經過後期視頻及音頻精剪合成後,大致成片已基本落實。後期工作小組即可將成片送回至製作方進行審核,待劇組提出修改意見後進行進一步修改完善,完成後即可成片發行。
4. 網路劇是咋製作與發行,就是說要拍出一部電視劇但是呢,拍完了誰來推出去,在網路上播出發行,需要的是什
傳媒公司和優酷樂視這些平台合作的
5. 怎樣拍網路劇
寫好劇本,找好設備和演員,准備個導演就可以開拍了。
6. 網路劇的拍攝具體流程有哪些
跟正常的電視劇一樣
7. 如何拍網路電影
找幾個哥們帶上女朋友,拿上DV機,找個好劇本,拍吧,沒人說你。
要想質量高,租個高清,三腳架,搖臂,滑軌,車燈,米菠蘿,麥克, 斯坦尼康,拍完了在找套飛線,找幾個編輯人員做一做,想做特技就要下血本!
網路的建議自己用軟體做就好了 Adobe Premiere Pro7.0 這個不錯,半專業 要是你能弄套DPS就更好了
8. 一部好的網路劇是怎麼做出來的
首先,你得有個好故事。
當然,這是一句圈裡老生常談的廢話,可是有多少人真的知道自己的故事是否合格呢?我們經常會看到某個投資人或是製片人對外宣稱我的劇本有多牛逼、我的IP有多強勢,實際情況你們都懂的,呵呵。如何評判一個好故事成為大家都在糾結的問題。我們先做一個假設前提,在北京拍攝團隊的攝制硬體設施一致的情況下,劇本和攝制團隊至關重要。
什麼是好劇本?
每個人或者說每個做劇本前期開發的人都會有自有獨特的認知體系,編者認為好劇本應該具有以下因素:
1、故事主線、輔線清晰,交疊之餘也可單獨成句。
2、人物關系、情感層級清晰,人物性格刻畫有多奇葩就多奇葩。
3、起碼得有3個以上的轉折點或者反轉,無時無刻的沖突點,各種沖突點。
試想將本文讀者放置網路觀眾的規定情境中,揣測他們想看什麼故事呢?
1、俊男靚女,互虐感人的愛情題材,《匆匆那年》為什麼可以收獲9.34億,除了IP的火熱效應加持下,陳尋、喬燃、方茴的三角戀的最終走向才是觀眾最為期待的。說到底這個故事的核心仍舊是講傳統愛情的人物困境,只是把包裹元素轉換成了校園、青春,但是整體上故事主線清晰,風格唯美,劇中的「不悔夢歸處,只恨太匆匆」等台詞既成為了文藝青年、學生群族的個性簽名,又用一句話高度概括了故事的意圖、精華,這樣故事主線清晰、又配搭時下熱門的青春元素,又怎麼會失敗?
2、一天天工作很累,壓力大,白天上班受到領導的壓迫,下班時間在地鐵上就想找個能讓自己捧腹大笑的,要是人物也是屌絲,跟自己有共同特點,還能像自己一樣,能意淫與無數宅男女神的靈魂交流,最好再有點兒小熱血,大夢想。夢想還是要有,萬一實現了呢的逗比精神。哎你是不是聽著這段描述,覺得在哪裡見到過,對啊,說的就是大鵬的《屌絲男士》。它每一集就是講大鵬身邊的遭遇,遇到的人物多姿多彩,性格多元。如果說《匆匆那年》的收視率有一大部分是靠IP效應,那麼《屌絲男士》可是憑借這幾年的成長,將自己打造成了IP,憑的是什麼,筆者認為,除了走馬觀花般的客串明星,故事中對小人物喜樂的把控,屌絲的白日夢情懷,還有給予每個普通人的那一點點可以在這個世界中繼續奮斗的正能量。
《萬萬沒想到》也是基於這樣的創作原理,並將人物性格刻畫的奇葩,還有讓人印象深刻的渣五毛特效,來滿足觀眾的獵奇心理和感官沒得到滿足的歡愉感。
3、光有傳統故事核,小人物的共情會出現類似「換湯不換葯」的疲軟性評論,如何在自己的故事中埋伏筆,使得自己的劇情變得跌宕起伏尤為關鍵。《暗黑者》、《靈魂擺渡》在這一方面值得研究,兩部劇都沒有所謂的賣座演員,也沒有強大的IP效應,就是靠著對故事的精心打磨,才有了如今的成績。《靈魂擺渡》的沖突設置在了主人公能看到鬼的眼睛,而《暗黑者》一直在引領觀眾尋找DARKER,或者說誤導觀眾以為故事就是這樣。正是這些精心安排的伏筆,使得這兩部劇在口碑上頗佳,做續集的打算。
好了,當你依據這三個要素,成功擁有了一個好的故事,並假設擁有了成熟的製作團隊。
9. 想拍網路劇 怎麼請演員
拍第一部找明星客串時困難重重,大鵬採用的是「滾雪球」的方式,他先找到好友柳岩,柳岩拍完一段,他就拿著IPAD給李菁、何雲偉看,給他們講戲的內容和最後呈現出的效果,李菁、何雲偉拍完,他再找鄧超,鄧超看完說我檔期很緊,我讓我媳婦來吧,孫儷就出鏡了。後來明星越來越多,大鵬找人也越來越容易。拍第二季時,他們邀請到吳秀波以後,吳秀波主動幫助聯繫上湯唯,並向湯唯力推了這部網路劇。
10. 一般拍攝一部影視劇需要步驟
第一步,先有劇本。首先解決要拍什麼?劇本的運作一般有兩種方式。第一種,製片商先看中了某個題材,然後找作者來寫,這種方式很普遍。 第二種,製片人出錢買別人的劇本,然後請原作者或別人參與創作或修改。
您擔任投資人的話,首先要找電視劇的專業編劇來把您要表現的題材寫成劇本。寫劇本一般先設立人物、寫出情節大綱,(可以用大綱做基礎找專家預測一下市場),再寫一集集的劇本。劇作家的付款是先付一部分,再付一部分,具體根據合同來。劇作家的酬金不等,一般的兩三萬元一集,好的、忙的、名氣大的價格因人而異。例如《牟氏庄園》的編劇衣向東6萬元左右、《突出重圍》柳建偉6萬元左右、《康熙微服私訪記》鄒靜之10萬元左右、《我的兄弟順溜》《康熙王朝》朱蘇進10萬元左右。
一般劇本初稿是由劇作者單獨完成的。到劇本的修改和定稿時,導演和製片商都不同程度地參與進來。
第二步,劇組籌建。 在劇本基本定稿的同時,開始籌備成立劇組。定導演、定演員、定攝像等等。劇組的籌備一般是由導演和製片人共同完成,從國內的情況來看,一般稍有名氣的導演都有一個相對穩定的創作班子,這樣運作起來就會比較順手。製片人對劇組的制約主要出於經濟方面的考慮,他必須把劇組的支出控制在預算以內。
劇組用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經濟方面的制約,經濟實力雄厚的劇組就能請到好的演員和好的技術人員,經濟拮據的劇組在這方面則受到很大的限制。劇組分為(1)編導部門(2)攝影部門 (3)製片部門(4)演員
三,拍攝前的准備先要掛靠一個擁有電視劇拍攝許可證的經營單位(甲種證或乙種證),到當地廣播影視主管單位申請獲得 「拍攝許可證」,就可以拍攝了。 劇組的成員每人都會拿到劇本,這時整個劇組就會運作起來。導演要求場記列出分場次表,負責挑選演員的執行導演或副導演則幫助導演把劇本中的所有的人物都列出來,然後開始物色演員。攝影師錄音師照明師開始同導演和製片主任商量用什麼樣的設備,到哪裡去租借。美工師和道具師則把所有的內景戲和外景戲都列出來,考慮哪些採用實景拍攝,哪些需要置景。化妝師則考慮每個人物的造型,服妝師考慮的是人物的服裝哪些讓演員自己帶,哪些需要租借,哪些需要製作,整個劇組有條不紊運作著,每個人都知道該做什麼。 挑選演員和選外景是電視劇拍攝以前最重要的兩項工作。
四,拍攝階段電視劇是按場次進行拍攝的,即把發生在同一場景的戲集中起來拍攝。從我國目前情況來看,拍攝進度一般是五六天一集,也有三天拍完一集的,一部二十集的戲一般可在三個月內完成。這階段的主要工作包括1、拍攝前的准備。包括下達「導演通知單」,導演召開鏡頭會議,布置拍攝任務,驗收布景,檢查化裝,服裝,道具等工作,還有技術掌握一即拍攝前各部門創作人員到實拍現場,明確和熟悉自己在每個鏡頭拍攝中所承擔的任務。2、正式開機拍攝3、看樣帶。導演、攝像師、錄音師、燈光師等在每天完成現場拍攝後,要看樣帶,檢查工作情況。
五,後期製作階段後期製作階段是在對全劇進行結構,對節奏作最後調整的基礎上,經過精修細編、配音響效果、配音樂,然後進行混合錄音,製作字幕和光學效果,最後完成整個片子的製作。後期製作階段是導演和和編輯對片子進行再創作的最後一個關鍵環節,其中還包含錄音、作曲、樂隊、演唱、音響、動畫等人員的藝術創作,而不僅是一系列工藝上、技術上的製作程序。
六,發行階段目前國內電視劇的發行方式有三種,自己發行,委託發行,一次性賣斷版權。發行渠道有中央電視台、各省衛視台、地方電視台。如果播出權賣給了中央電視台,首播時至多還可以帶上一個省級衛視台,另外的省級衛視台和地方城市台就不再收購;如果播出權賣給了各省衛視台,中央台和地方電視台就不再收購;如果播出權賣給了地方電視台,那中央台和各省衛視台就不再收購,總之三個渠道互相不通融。
一般從寫劇本到電視台播出,需要一兩年的時間,或者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