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融詐騙案件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可以向當地公安機關報警處理。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九條 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條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九十二條 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2. 網路詐騙受理地在哪裡
網路詐騙的受理地具體如下:
1、電信網路詐騙犯罪案件一般由犯罪地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公安機關立案偵查更為適宜的,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2、電信網路詐騙最初發現地公安機關偵辦的案件,詐騙數額當時未達到「數額較大」標准,但後續累計達到「數額較大」標准,可由最初發現地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3、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關公安機關可以在其職責范圍內並案偵查:
(1)一人犯數罪的;
(2)共同犯罪的;
(3)共同犯罪的犯罪嫌疑人還實施其他犯罪的;
(4)多個犯罪嫌疑人實施的犯罪存在直接關聯,並案處理有利於查明案件事實的。
4、對因網路交易、技術支持、資金支付結算等關系形成多層級鏈條、跨區域的電信網路詐騙等犯罪案件,可由共同上級公安機關按照有利於查清犯罪事實、有利於訴訟的原則,指定有關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5、多個公安機關都有權立案偵查的電信網路詐騙等犯罪案件,由最初受理的公安機關或者主要犯罪地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6、在境外實施的電信網路詐騙等犯罪案件,可由公安部按照有利於查清犯罪事實、有利於訴訟的原則,指定有關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7、公安機關立案、並案偵查,或因有爭議,由共同上級公安機關指定立案偵查的案件,需要提請批准逮捕、移送審查起訴、提起公訴的,由該公安機關所在地的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受理。
對重大疑難復雜案件和境外案件,公安機關應在指定立案偵查前,向同級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通報。
8、已確定管轄的電信詐騙共同犯罪案件,在逃的犯罪嫌疑人歸案後,一般由原管轄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管轄。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十九條,刑事案件的偵查由公安機關進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人民檢察院在對訴訟活動實行法律監督中發現的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刑訊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權利、損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對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時候,經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
自訴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3. 網貸去哪裡舉報
中國銀保監會是專門的金融監管部門,主要監管范圍是銀行、保險。網貸平台有任何違規行為,大家都可以向中國銀保監會舉報。中國銀保監會的舉報電話是「12378」。
a如果自己辦理的網貸不合理,甚至涉及到高利貸、詐騙的話,那客戶可以搜集相關證據,比如貸款還款記錄、聊天截圖、平台信息等,直接向當地警方報案。建議報警的時候還可以聯合其他在同一機構平台被騙的受害者,這樣公安部門立案的可能性更高。 除此之外,客戶也可以聯系當地銀保監會進行舉報;或者去中國互聯網金融舉報信息平台投訴也行;找當地工商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也可以。 大家辦理網貸的時候也應該了解一下經辦機構、平台,看看這家機構、平台是否合法,有沒有獲得銀保監會的批准,是否持有金融牌照。千萬不要去那些不知名的小貸公司辦理網貸,不然很容易碰上詐騙分子或高利貸,遇上貸款騙局,畢竟網貸市場里魚龍混雜。在正規的平台辦理,安全才能有所保障。
拓展資料
1、 金融管理局現在,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金融管理局或金融辦。如果借款人知道網貸平台的注冊地或辦公地,那麼可以到當地的金融管理局或金融辦進行舉報。
2、 工商管理部門如果網貸平台沒有正規的營業執照,屬於非法經營,那麼大家也是可以到工商管理部門進行舉報的。
3、 公安部門如果大家感到自己遇到了套路貸、暴力催收,那麼是可以直接向公安部門報警的。目前,公安部門正在對非法網貸平台進行大力打擊。
1、聚投訴-21CN 聚投訴是21CN主辦的公益性消費投訴平台,是中央網信辦批準的互聯網信息服務平台,投訴量很大。 如果想投訴網貸平台,在聚投訴發布投訴信息,對於有資質的網貸平台,有一定的威懾力,如果本身就是不正規的網貸平台,約束力不大,但大家集體投訴,還是會有一定的影響力,可以幫助後來者甄別網貸平台的好壞。 2、12321網路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 如果遭遇網貸平台的騷擾電話、垃圾簡訊或者詐騙電話,可以在12321網路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進行舉報,這是為工業和信息化部委託中國互聯網協會設立的公眾舉報受理機構,針對電話騷擾,在這里舉報效果很好。 3、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 如果對網貸平台的相關業務有投訴舉報意見,選擇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效果也不錯,這個平台就是來處理互聯網金融相關問題的。 4、銀保監會 如果網貸平台在借貸過程中,有暴力催收或者泄露隱私等問題,可以向銀保監會投訴舉報,一般是採用撥打投訴電話的方式來進行投訴。 5、當地工商部門 如果想在線下投訴網貸平台,可以去當地工商局的紀檢監察室進行投訴。 說到投訴網貸平台在哪裡投訴有用,以上這五個渠道都是有用的,但各自針對的重點可能略有差異,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合適的投訴渠道。
4. 網路上的糾紛該在什麼地方起訴
網路上糾紛應該在侵權行為地、被告住所地的法院進行起訴。
法律分析
在網路上發生的糾紛,當事人需要准備好和糾紛相關的資料和證據,到被告所在地法院進行訴訟。法院起訴流程是:1、當事人起訴,首先應提交起訴書,並按對方當事人人數提交相應份數的副本,當事人是公民的,應寫明雙方當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籍貫、住址;當事人是單位的,應寫明單位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姓名;2、根據誰主張誰舉證原則,原告向法院起訴應提交相應的材料;3、立案庭在當事人履行必須的手續和交齊有關證據材料之後,在七天內,對符合立案條件的,辦理立案手續;4、當事人應在收到受理通知書之日起七天內預交案件受理費和其他訴訟費用;5、立案手續後,案件由法院排期開庭,進行開庭審理。訴訟費用怎麼承擔:受理費由原告預交。被告提出反訴的,根據反訴金額或者價額計算案件受理費,由被告預交。當事人交納訴訟費用確有困難的,可向人民法院申請緩交、減交或者免交。是否緩、減、免,由人民法院審查決定。案件審結時,人民法院應將訴訟費用的詳細清單和當事人應負擔的數額,用書面通知本人。同時,在判決書、裁定書或者調解書中寫明當事人各方應負擔的訴訟費用。當事人憑交款收據和判決書、裁定書或者調解書,向人民法院結算訴訟費用,多退少補。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八條 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二)有明確的被告;(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5. 網路金融詐騙怎麼報案
到當地公安機關的網路電信詐騙中心報警,一般這個部門設在網安大隊,你帶上手裡的證據及網路詐騙的網址及登錄信息,這樣方便電詐中心辦案,網路詐騙取證量非常大,而且都是跨區域詐騙,辦案成本非常高,一定要高度配合辦案部門辦案,千萬不要把被騙的怒火轉嫁到辦案部門,他們辦理一個電詐案件,經常是幾十個人加班幹上幾具月。
6. 網上金融詐騙怎樣報案
涉嫌網路金融詐騙應當及時撥打110或者到公安機關報案。由公安機關立案偵查,追究行為人法律責任。受害人可以向案發地、詐騙行為實施地、詐騙結果發生地、嫌疑人住所地報案,也就是可以選擇在你的住所地,也可以選擇在犯罪嫌疑人地報案,兩地警方任何一方接到報案後均應受理。
相關知識
盡可能地保存好所有與詐騙分子進行聯系的單據,如電子郵件、銀行匯款單、手機簡訊。將您的被騙經過以書面形式記錄下來。帶著您的被騙經過和被騙單據到當地公安機關刑事警察部門、公共信息網路安全監察部門或者派出所進行報案,並由民警作一份報案筆錄。在當地公安機關的幫助下將案件及相關材料移交到案發地公安機關作進一步查處。你也可以到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舉報他們的網址。
7. 網路借貸合同糾紛如何確定案件管轄地法院
網路借貸合同糾紛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訴法》規定。借款合同糾紛,除合同明確約定履行地外,履行地約定不明確的,由貸款方所在地,接受貨幣的債權的合同當事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訴法》;即給付金錢之債的履行地確定為債權人的住所地。
借款合同當事人一般是金融機構與法人企業之間的借款關系,確定管轄權時,可以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也可以由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合同履行地是在出借方,當事人就有關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適用下列規定:履行地點不明確的,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是指依照合同的約定享有接受貨幣的債權的合同當事人的住所地)一方所在地履行。起訴到法院的借款合同糾紛案件,一般是出借人履行了義務後,借款人在借款期限屆滿後未履行歸還借款的義務,致出借人向人民法院起訴,借款人負有給付貨幣的義務,一般情況下,借款合同有效應判決履行,此時法院判決履行即判決貸款人履行義務,給付貨幣給借款人(接受貨幣一方),這樣裁定管轄權由貸款方(出借人)所在地(被告地)法院管轄,有利於法院執行(可理解為執行法院所在地法院管轄),此種情況比較少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三條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二條 下列民事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一)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二)對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蹤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三)對被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訴訟;
(四)對被監禁的人提起的訴訟。
第三十四條 合同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的當事人可以書面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等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第三十五條 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訴訟,原告可以向其中一個人民法院起訴;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