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谷歌的中國大陸的正確網址書寫方法
最簡單的,就是 g.cn
這個就是為了中國人好記住的,特意買了昂貴的一個字母的網址。
另外還有 google.cn和google.com.cn
前面兩個都可以打開,但是基本沒有什麼用處,因為谷歌的很多東西國內都是封殺了的
❷ 為什麼谷歌上搜的基本都是中國的東西。
應為zF在監管啊
❸ 谷歌中國公司官方網站是什麼
google關鍵字廣告的官方地址是http://www.google.com/adwords
adwords廣告部門並沒有提供郵箱服務,如果你想聯系客服的話,可以使用在線表單工具http://adwords.google.com/support/aw/bin/request.py?contact_type=form_r6
但要提醒你,google客服的工作效率是非常低的,通常要花好幾天的時間才會有回復,或者也有可能不會回復你
還可以電話聯系,在adwords主頁的右上方有電話號碼,樓主可自行查看
❹ GOOGLE是哪一年來的中國
【google在中國】
2005年7月,李開復加盟Google。並擔任Google中國區總裁。
2009年9月4日前谷歌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正式辭職,Google公司未說明離職原因.
2009年9月,李開復離開Google(離職)。
2009年6月18日,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昨天在官方網站上以紅色標題曝光稱,谷歌中國網站存在大量淫穢色情和低俗鏈接,並「強烈譴責」谷歌傳播淫穢色情和低俗信息。
不過很多網友均對此表示懷疑,甚至有人相信這與此期間廣受批評的綠壩有關。還有網友通過google趨勢查看了google的搜索記錄,發現被譴責的搜索詞條在6月被故意地大量搜索,導致google的聯想詞搜索功能出現了不恰當的詞語。google趨勢的記錄
退出
美國當地時間1月12日15時,谷歌高級副總裁和首席法律顧問大衛·多姆德(David Drummond)在谷歌官方博客上發文表示,谷歌集團考慮關閉「谷歌中國」網站以及中國辦事處[2]。
該博客宣稱,我們已經決定,不願意繼續審查「谷歌中國」搜索到的結果。如果有可能的話,接下來的幾周里,我們將和中國政府商議,在法律允許范圍內運行一個不必經過過濾的搜索引擎。如果不能達成協議,可能意味著我們將不得不關閉「谷歌中國」,甚至是谷歌中國辦事處。多姆德在博客中表示,這一決定完全來自谷歌美國高管,中國員工對此並不知情[3]。谷歌大中華區銷售業務副總裁劉允直到昨天在獲知總部有意關閉中國業務消息,而谷歌中國其他高管均不知情。
博客中還說,作出這個決定有著難以置信的痛苦,同時,我們也十分清楚它將可能造成的深層次影響。然而,這一決議來自谷歌美國總部的管理層,那些為了谷歌中國的成功付出努力的在華員工事先並不知情,也未參與決定。我們保證將盡責地解決可能繼續出現的難題。
北京時間1月13日透露,谷歌大中華區銷售業務副總裁劉允直到昨天在獲知總部有意關閉中國業務消息,而谷歌中國其他高管均不知情。
谷歌高級副總裁和首席法律顧問大衛·多姆德(David Drummond)今天在谷歌官方博客上發文表示,公司考慮關閉「google.cn」網站以及中國辦事處。多姆德在博客中表示,這一決定完全來自谷歌美國高管,中國員工對此並不知情。
❺ google何時進入中國的
Google進入中國了![轉自新浪科技]
上海長樂路989號,世紀商貿廣場,這座新落成的甲級商務樓匯聚了WPP旗下奧美集團、HomeDepot、聯邦快遞等諸多世界知名企業。然而,就在近期,一支神秘的團隊悄然進入,出手闊綽地一舉租下了第20層整層辦公樓。
這就是Google!與在互聯網界和華爾街的高調與不羈不同,全球互聯網搜索巨頭Google卻以一種隱蔽得近乎神秘的姿態正式進入了中國。
而坊間盛傳,即將主政Google中國的是一位互聯網界的名人,原搜狐公司(Nasdaq:SOHU)總裁兼首席運營官古永鏘。2005年3月31日,古正式從搜狐離職。
探訪Google
在世紀商貿廣場大堂的接待台,並沒有Google公司的標志。詢問接待台的服務員小姐,她們對有「Google」這么一家公司入駐自己的寫字樓毫不知情。
電梯上到20樓,一間裝潢氣派的公司占據了整個樓層,三三兩兩的員工偶爾在過道出現一下,隨即隱沒在深深的辦公區里,其中也包括外國員工。盡管顯得冷清,但跟其他公司最大的區別是,這家公司的前檯布置上沒有任何顯示公司名稱和標志的跡象。
「請問是Google嗎?」記者徑直問前台。在得到了肯定的答復後,記者繼續詢問這是否Google中國的分公司。「是上海辦事處。」前台小姐看了一眼記者,猶疑地問道,「請問找誰?」當記者亮明身份後,前台卻謝絕了記者與辦事處負責人聯系的要求,甚至連總機號碼都不願再繼續透露。
即便用Google搜索,在Google收藏的浩若煙海的網頁和信息中,看不到任何有關Google在中國開設分公司或辦事處的信息。這家在互聯網搜索領域全球排名第一的公司,納斯達克市場上的桀驁不馴者,似乎刻意逃離人們的視線在進入中國問題上。
據知情人士透露,Google盡管在世紀商貿廣場佔有整個樓層的辦公面積,但實際員工並不多,只有寥寥數十人,而且經常出差,「從目前來看,Google的辦事處人員和運作還沒有完全設置好」。
至於傳言的Google中國掌舵者古永鏘,由於其暫時在南非休假,手機關機,本報無法向古本人求證。而本報記者亦曾發送電子郵件給Google公司負責媒體事務的David Krane和Steve Langdon,但截止到本報26日截稿時尚未得到正式回復。
不過,26日中午,本報記者從一位非常接近古永鏘的人士處得到證實,Google方面非常屬意古永鏘赴任。對於Google中國的分支機構情況,該人士表示:「現在應該還沒有完成公司注冊吧,古總目前還在國外,一切應該要等到他回來。」
真假Google
事實上,早在2000年9月,Google就針對華文世界龐大的互聯網用戶推出了中文搜索服務。但是,或者是疲於應付美國市場Yahoo!等門戶網站對Google的排擠,或者是缺乏對中國互聯網用戶發展潛力的洞察,中國市場的商業潛力和商業開發一直沒有引起Google管理層足夠的重視。
反觀Google的主要競爭對手,如網路,雖然向公眾推出中文服務比Google晚了差不多整一年,但由於專注中國市場和中文搜索,短短時間就超越Google,成為中文領域互聯網搜索第一名牌。
2004年3月,互聯網調查公司艾瑞咨詢數據顯示,網路用了4年時間,占據了中文搜索引擎市場48.5%的份額,而第二名Google僅為19.8%。
「Google中文服務此前的大多數商業活動都是『被動』的。」艾瑞咨詢總經理楊偉慶說。
楊偉慶介紹,這種「被動」表現在,雖然此前Google在中國沒有設立分公司或代表處,但由於互聯網搜索的興起和流行,搜索引擎廣告也繁榮起來。這樣,國內就冒出一批所謂Google的「代理商」,「他們並不需要Google特別的授權,就可以通過在美國Google網站上為客戶進行簡單注冊和繳費,為客戶代理在Google中文搜索的頁面右側關鍵字廣告業務」。
另一方面,由於Google並沒有系統地在中國發展代理商體系,對中國業務採取了放任自流的態度,因而這批Google業務的「自發推動者」被中國競爭對手斥為「假代理商」;客觀上,這些「代理商」由於缺乏系統的規范,收費標准不一,也在中國市場相當程度上影響了Google的聲譽。
業界人士稱,早先這些零星的服務為Google帶來了收益,但也給Google自身帶來了麻煩。比如,由於Google對中國的業務是直接通過互聯網在美國展開,因而規避了向中國政府納稅。「Google一旦正式在中國注冊,開立辦事處後,這些先前稅收方面的『灰幕』,隨時都可能成為引爆Google業務危機的炸彈。」業界人士分析,「這或許是Google成立中國辦事處後不得不仔細考慮、謹慎行事的深層次原因。」
2003年11月底,為使上述右側關鍵字廣告業務更加透明,Google在其中文服務網站上首次推出了「Google AdWords」服務,使中國企業客戶能夠更加方便與其直接聯系。據估計,「Google AdWords,2004年在中國拿走的右側關鍵字廣告費用達到3000萬元。」
Google有所不能?
Google上海辦事處的成立,則標志著其在中國業務的開拓上邁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
業界普遍認為,良好的品牌和直接移植國際先進技術將構成Google業務發展最強大的動力,但國內殘酷的競爭環境依然不容小覷。
2004年10月,Google推出了比「AdWords」更為先進,技術也更復雜的「Adsense」廣告模式,期望以會員的形式來吸引更多的網站廣告發布平台加盟Google。但很快,網路就在中國推出了自己的「AdSense」廣告服務。網路、3721等國內搜索引擎公司在廣告業務方面甚至走得更為激進,除了網頁右側的關鍵字空間,他們推出的競價排名模式也嘗試在網頁左側給予客戶更多的廣告機會。
至於網站的推廣方面,3721和網路已經發展了龐大的代理商體系,在爭奪廣告客戶資源方面早已接近赤身肉搏。習慣了在歐美規范市場上運作的Google能多快融入即將到來的互聯網搜索中國業務之爭?
「Google進中國,技術、品牌、口碑都不是問題,關鍵是本地化運作能力。」雅虎中國總裁周鴻禕說,「Google現在意氣風發,在中國市場還沒摔過跟頭,不一定會對本地化的問題給予足夠重視。這種本地化不單只是本地化服務、本地化管理,也包括本地化合作觀念。」
「網路之所以在中國只用4年就超過Google,不是靠技術,而是靠比它更了解中國市場習慣、更精細的本地化運作。」周鴻禕說。在他看來,網路的技術跟Google雖不在一個量級,但在Google未能注意的一些細節上,網路做得更好,因此贏得市場。
就在上個月,MSN的4位全球高層均前來中國,意圖在今年進入中國搜索市場。對於即將到來的搜索市場群雄紛爭,周鴻禕認為對雅虎影響不大。「雅虎當初用了4年才適應,Google最快也要用兩年。」周鴻禕說,「在中國市場,不管Google或微軟,他們需要時間交更多學費。」
此外,業界還有擔心,作為網路的策略投資者,當前網路正處於奔赴納斯達克上市的關鍵時刻,Google此時大舉進入中國是否還有別的深意?
網路副總裁梁東對此表示,Google盡管是網路的戰略投資者,但是所佔比例不大,也並未參加到網路的管理運作中來。中國搜索市場還不成熟,Google的進入能教育整個市場,當市場蛋糕做的更大時,網路也將成為最先的受益者。
網路COO朱洪波則稱,「不排除雙方有進一步合作的可能。」
❻ 谷歌是中國的嘛
谷歌公司(英語:Google Inc.,NASDAQ:GOOG、FWB:GGQ1,官方中文譯名為谷歌),是一家美國的跨國科技企業,致力於互聯網搜索、雲計算、廣告技術等領域,開發並提供大量基於互聯網的產品與服務,其主要利潤來自於AdWords等廣告服務。 Google由當時在斯坦福大學攻讀理工博士的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盧姆共同創建,因此兩人也被稱為「Google Guys」。1998年9月4日,Google以私營公司的形式創立,設計並管理一個互聯網搜索引擎「Google搜索」;Google網站則於1999年下半年啟用。2004年8月19日,Google公司的股票在納斯達克上市,後來被稱為「三駕馬車」的公司兩位共同創始人與出任首席執行官的埃里克·施密特在當時承諾:共同在Google工作至少二十年,即至2024年止。創始之初,Google官方的公司使命為「集成全球范圍的信息,使人人皆可訪問並從中受益」(To organize the world's information and make it universally accessible and useful);而非正式的口號則為「不作惡」(Don't be evil),由工程師阿米特·帕特爾(Amit Patel)所創,並得到了保羅·布赫海特的支持。Google公司的總部稱為「Googleplex」,位於美國加州聖克拉拉縣的芒廷維尤。2011年4月,佩奇接替施密特擔任首席執行官。
如滿意,請採納
❼ 谷歌和中國
谷歌。。。台灣好像還有。。。
❽ 谷歌推出中國的詳因需要有分析的
表面上看是反對政府的管理,但實質上是其在中國經營不善、長期虧損的原因。可以到我的blog看看,我轉了一篇深度分析;
http://mingdeking.blog.sohu.com/
❾ 谷歌網站是什麼
這個是中國的谷歌網站 http://www.google.com.hk/webhp?hl=zh-CN
http://74.125.15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