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學佛各位,請幫忙! 我是在家學佛的, 我每天只能抽出1.5小時來學, 我請了些經典,凈土五經一論,
1. 看大乘佛經,以盡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嚴經》,都看文言文 、白話文對照的:《金剛經》《大般涅磐經》《法華經》《地藏菩薩本願經》《圓覺經》《楞伽經》《凈土諸經》等。
2. 看修行的書,明理不求實證,則無意義。目前時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藏區的大圓滿法,能即生開悟。大圓滿法,天賜眾生福澤,能修習,當累世修的機緣,甚難得!
六祖以後,禪宗已不適合人的根性,能度脫現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圓滿法了。正如蓮華士大師所預言:鐵鳥(飛機)飛翔時,大圓滿法將傳遍世界。
推薦修行的兩本書:母音老人著《大手印淺釋》。
丹貝旺旭仁波切著《金剛密乘大圓滿》。
修習大圓滿法,須拜有「仁波切」稱謂的大師為師,灌頂修行。
有「仁波切」稱謂的大師,不僅僅是開悟,且證量足,能夠灌頂加持,並非是普通意義上的活佛摩頂。
去青海省果洛洲久治縣的德合隆寺
去拜: 丹貝旺旭仁波切 為師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縣阿宗寺 :江央確吉寧瑪仁波切
修習大圓滿法,能即生開悟 !
3.所謂念念修行,就是終生念一佛名,念到一心不亂。從而能往生極樂世界。
(念佛名:一是消業障;二是佛力感應加持)
(當然要持戒、行善、發願、生菩提心)
(生真信,發切願,志誠懇切,念佛名號。勿用觀心念法,當用攝心念法。楞嚴經大勢至菩薩說,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念佛時,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聽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攝於佛號,則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嗅別種氣味,身也不會懶惰懈怠,名為都攝六根。都攝六根而念,雖不能全無妄念,校彼不攝者,則心中清凈多矣,故名凈念。凈念若能常常相繼,無有間斷,自可心歸一處。
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用功大異。晨朝十念,僅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此以一句佛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則可,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不但去妄,最能養神。隨快隨慢,了無滯礙。從朝至暮,無不相宜。較彼掐珠記數者,利益天殊。彼則身勞而神動,此則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時,或難記數,則懇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復攝心記數。則憧憧往來者,朋從於專注一境之佛號中矣。大勢至謂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利根則不須論。若吾輩之鈍根,舍此十念記數之法,欲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大難大難。又須知此攝心念佛之法,乃即淺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議法。但當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見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茲中喪,不能究竟親獲實益,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時。若靜坐養神,由手動故,神不能安,久則受病。此十念記數,行住坐卧皆無不宜。卧時只宜默念,不可出聲。若出聲,一則不恭,二則傷氣,切記切記。——凈土宗念佛法門)
而開悟、明心見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
前念已滅,後念未起,一念不生,迴光返照,了了分明,當下抓住,覺性顯前——《大手印淺釋》
《金剛密乘大圓滿》:有所謂:「內觀心性,向內觀!」之口訣。
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觀。
此偈誦的意思是說:使能想、能念之心識,向它自己稍微地內轉;稍微地內向;輕微地內收,這樣便能認識本覺。華智仁波切說由此不能認識的話,便再也沒有其他辦法可以認識了。當以自心稍許向內輕微地觀於它自身的時候,會有一種遠離一切散亂分別的赤裸明清,這就是覺性。
念:
南無(音:那摩)阿(音:a) 彌陀佛
南無(音:那摩)觀世音菩薩
南無(音:那摩)地藏王菩薩
4.修行需要先消業障,在消業障方面《地藏菩薩本願經》甚佳,讀經、念:南無(音:那摩)地藏王菩薩 名號。
《地藏菩薩本願經》:更能每日念菩薩名千遍,至於千日,是人當得菩薩遣所在土地鬼神,終身衛護,現世衣食豐益,無諸疾苦,乃至橫事不入其門,何況及身。是人畢竟得菩薩摩頂授記
❷ 弘願寺法寶流通處地址,聯系方式是什麼,弘願寺法寶流通網站是什麼怎麼找不到啊,在那可請購法寶
網路弘願寺,域名就是弘願寺的拼音,點法寶流通就對了
❸ 安徽省,哪個寺院收短期義工
南無阿彌陀佛!
首先贊嘆您的發心,您可以登錄 弘願寺 網站了解下弘願寺,每天8點到17點之間撥打客堂聯系電話0563—2715270詢問下相關事宜!弘願寺在安徽省宣城市敬亭山上!不知離您是近還是遠?
轉載一篇 弘願寺 歡迎義工蓮友的公告!
每一位來過弘願寺的蓮友,都見過這樣一群人:
他們不是師父,但往往穿著和師父同一色系的灰色服裝;他們不是出家人,但卻以寺院為「家」;他們謙卑柔和,對蓮友的問題有問必答,有求必應;他們彬彬有禮,無論對師父還是對蓮友,都是雙手合十深深的鞠躬;他們的身影出現在寺院的每一個地方——大殿、寮房、辦公室、齋堂、念佛堂……
不止一次聽到蓮友無限羨慕的對他們說過「你們真幸福,可以天天住在弘願寺,天天和師父在一起!」
他們,就是弘願寺的義工和工作人員。
現在,您有了和他們一樣的機會——加入弘願寺義工/工作人員的隊伍。
為了順應寺院發展的需要,更好的推展弘法利生的事業,更好的為蓮友提供周到的服務,弘願寺公開徵集義工和職業工作人員。
如果您發心甘為彌陀手足,發心弘法利生;如果您可以抽出一定的時間駐寺護持;如果您希望將自己的職業生涯和對阿彌陀佛的信仰更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歡迎您下載以下報名表格,填妥以後發送電子郵件給我們。
我們在彌陀道場——弘願寺,衷心期待您的加入!
❹ 佛教網哪個論壇水平最高
有空多看看佛經吧。論壇是魚龍混雜。特別是地藏論壇,版主知見很有問題。
以下是地藏論壇最不願意讓人知道的材料:
蓮池大師:金剛上師居於三寶之首,以佛所師之法故。
藕益法師:密宗唯大乘法,身入壇結密印,口誦密言,意專密觀,名三密法門。
印光法師:密宗實為不可思議之法門,實有現身成佛之事。(復溫光熹居士書) 密宗一法,真實不可思議,小丈夫用之,或致未得其益,先受其損。(復王曉曦居士書)
虛雲法師:至於密宗。是由不空尊者金剛智等傳入中國。經一行禪師等努力。才發揚光大的。但這些都是佛法。
弘一法師:密宗(又名真言宗),在大乘各宗中,此宗之教法最為高深,修持最為真切。
太虛法師:漢藏雖都有性相二宗,但是兩地都有所缺,如漢文佛教缺少關於空宗的,有佛護、月稱、阿底峽、宗喀巴等發揮空宗的理論,這些都應當學。關於有宗的,中國於安慧的唯識不完備,亦需補充。至在西藏方面,也應學漢文佛教的護法、戒賢、玄奘、窺基等的唯識義,及羅什以來三論宗義和安慧中論釋等。這樣、才可和合成空有圓融的大乘。
宣化上人:佛教分成五宗:禪,教,律,密,凈。這五宗里邊,有的人就說禪宗最高,有的人就說教宗最高,有的人又說律宗最高,修密宗的,就說我密宗最高,修凈土法門的,就說凈土法門這是最第一了、最高了。實際上,這個法是平等的,沒有高下——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所謂高,就是個人私見,自己歡喜哪一種,就說哪一種是高。
明暘法師:西藏佛教也屬密宗,直接傳自印度,通稱為『藏密』。
妙祥法師:學密法必須得經過師父,這才是對的,不能自以為是。特別是傳授密法,一定要金剛上師的指導才可以,沒有金剛上師,是不能成就的
傳印法師: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是一家,都是佛教三大語系的一部分
本煥法師:藏傳佛教也好,漢傳佛教也好,都是釋迦牟尼佛的法,都是佛的弟子,不過地方的不同,法是同的。
慧律法師:我們必需再一次強調:南傳、北傳、藏傳,共一個佛祖、共一個世尊,八大宗教共一個佛心,我們佛教沒有理由不團結,你說是吧!佛門內斗,水火不容,只會給外道輕視、瞧不起,無量眾生,將失去對三寶的信心,剛好中了有心人之計。
學誠法師:培養藏傳佛教愛國愛教的佛教人才,也是抵禦境外滲透,反對民族分裂,保證藏傳佛教事業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的大事。
濟群法師:南傳主要繼承早期佛教的生活形態及聲聞乘、解脫道的思想。漢傳雖然同時傳譯聲聞乘、菩薩乘典藉,但實際繼承的是聲聞乘的行儀,菩薩乘的見地。藏傳佛教則主要繼承印度晚期的大乘佛教思想,並結合西藏本土的民俗文化,形成自身獨有的特色。但就佛教的核心思想來說,三大語系都是相同的。
夢參法師:所謂密宗,西藏教義,跟我們一樣的。不過西藏的教義有系統,有顯宗的次第,就是菩提道次弟,有密宗次第,最後還有圓滿次第。
聖嚴法師:因為不論是漢傳佛教、藏傳佛教,都是從印度佛教發展出來的,許多從印度傳至的西藏或中國的經文,都尚未有對譯本,而這是很大的事業,期待大家不分彼此,共同來完成。
凈慧法師:密宗密法無言說,利用各種金剛儀式表法,為方便說法,教化眾弟子。將戒義、法理隱入各種金剛儀式中展現,法相雖無言說,義理又有言說;如預知、解夢、祭祀、辯經、跳金剛舞等儀式。世人不解其詳,切莫妄議是非;各宗難解其要,不可多加評判。特別是修行其它法門的行人,不以本宗常識知見去思議密宗短長
凈空法師:西藏的教是佛傳的,這個密宗是佛教正規的一個宗派,而且是屬於高級宗教。
聖輝法師:因為藏傳、漢傳、南傳三大語系佛教具足,才有中國佛教成為第二母國的殊榮。
星雲法師:由於密宗的儀軌非常的復雜,諸如灌頂、結手印等,都不容易學習。各位如果想專修密宗,除了六皈依之外,要跟隨上師學習,才能如法。平常我們可以修持顯教法門,誦念密宗咒語,而收顯密兼修之效。
廣超法師:如果一個人真正掌握這個密宗的道理,密宗是非常殊勝的修法。
海濤法師: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最大的不同,是有很好的傳承。
圓瑛法師:餘生平本無門戶之見,初學禪宗,後則兼修凈土,深知禪凈同功。先學天台,後學賢首,乃知台賢一致。始學性宗,繼學相宗,了知性相不二。今對密教,亦極信仰。固知顯教是佛所說,密教亦佛所說。我佛觀眾生之機,應得顯益者,為說顯教。應得密益者,為說密教。顯密雖殊,同為對機應病之法葯。故對顯密,同一信仰。
茗山法師:我從19歲出家後,曾學習過唯識宗、般若宗、凈土宗,也曾閱讀並修習過《華嚴》、《法華》、《楞嚴》和禪宗、律宗、密宗經論。佛教有十個宗派,皆來源於釋迦牟尼佛的思想,「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
慧海法師: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都是佛教,因此,都有佛教的共同特點,如承認四法印,皈依三寶,四眾弟子都按律部規定受戒,發慈悲心,抑惡揚善,以正見破除三界煩惱,追求解脫苦與苦因等等
倓虛法師:佛出世後,說法四十九年,經後人結集起來,成三藏十二部。因為眾生根性不一,對於所稟教法亦異,傳到中國之後,就在這三藏十二部之中,大致分出來宗、教、律、密、凈五大宗。這並不是佛特意的分出這五大宗來。在佛經裡面,也查不出有什麼宗?什麼派?是為了適合眾生的根性,在自然的趨勢中,後人繼續前人,各宗所學,才建立了這五大宗。
大安法師:密宗的「即生成佛」 就相當於凈土法門帶業往生的了生脫死。我們凈土宗凡夫帶業往生西方凈土,就是密宗的「即生成佛」 啊。禪宗、密宗都是佛說的,都不錯。
體光老和尚贊嘆密宗大德能海上師:「那五台山能海法師,杭州靈隱寺大悲法師,西京卧龍寺朗道法師,廣東雲門寺有虛老和尚,他們這四位都很了不起呀,都是行解相應的知識,...」
昌臻法師贊嘆密宗大德普欽上師:「為僧伽之楷模,眾生之導師者,其惟我普欽法師乎?」昌臻法師贊嘆密宗大德能海上師:「法師顯密圓通,參證確鑿」。
廣欽老和尚: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而西藏是游牧地區,百姓均食肉類,當地的出家僧出去托缽,也是化緣到一些肉類、葷類的東西,他們這樣做,並不是表示他們吃了這些肉類,就能化度這些生靈,而是以這些肉類,維持色身的生存來修行,百姓吃什麼,他們也隨緣吃什麼,如果不明白這點,以為出家僧可以吃葷,就恣意的去殺食,這樣,不但自己造下殺業、冤業,修行不成,而且,將來還會墮到地獄中去。」
趙朴初老居士:西藏的佛法以密教最為普遍,最為突出,這是大家所熟知的。在顯教方面,西藏格魯派黃教各大寺都推行以因明、俱舍、戒律、中觀、瑜伽現觀五科佛學為中心的教學制度,從玄奘、義凈的記載來看,可以說這是繼承了當初印度那爛陀寺遺留的學風和規范。
❺ 這樣可以往生嗎
答:阿彌陀佛化身,善導大師法語:利劍即是彌陀號 一聲稱念罪皆除。
兩者決定深信:
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
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
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散 善 義—
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
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一心信樂,求願往生,上盡一形,下收十念,
乘佛願力,莫不皆往。
凈土宗實際創始人:阿彌陀佛化身,善導大師。
你一定要看:凈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精要法語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比得人身容易,不生西方將來必墮惡道。(有視頻)
印光大師贊:善導和尚是彌陀化身。
你一定要看:善導大師凈土思想,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化身再來。(有視頻)
專講信、願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
您也可以登陸:安徽弘願寺的網站。
❻ 如何在網上請弘願寺法寶佛像佛書
請登錄弘願寺網站,把滑鼠放在首行標簽「發行部」上,會出現三個子菜單,點第一個「恭請法寶」即可,上面有詳細介紹。我給你截個圖吧
❼ 中國到底有多少個佛教論壇有多少人在使用電腦學習善知識
多少個佛教論壇?我也不知道,我知道的有,智悲佛網,宣化上人法寶網,大圓滿法網,菩提洲,慧燈之光,學佛網,波羅佛學,佛弟子網,地藏緣論壇,地藏孝親網,顯密佛網,凈土宗弘願寺網站,凈宗學院,觀自在佛教音樂網。
有多少人在用電腦學習?這個我也不知道。總之我們好好學就行了。
❽ 請問哪裡有比較好的佛經資料網址也行。。
佛法學習
請聽凈空法師講的《認識佛教》《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地藏經》《無量壽經》《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凈土大經解演義》
體方法師講的《解脫之道》《阿含經》《心經》《金剛經》
母音老人講的《拈花錄》
阿彌陀佛
❾ 末法時代,別說證果了,就是徹底解悟者、明心見性的也很罕見了,即便是此等人,如果不求生凈土,照樣輪回
佛法不離世間覺,離世求法兔求角,去於陸地學游泳,想如來去終不成。
貪生怕死不成佛,心生凈染是魔心,遠離空義失菩提,增上慢者樂小乘。
凈土不死佛無說,唯是痴人天堂想,無有一佛不入涅,諸佛皆說無人我。
若得我者佛不入,身相皆是流轉法,一切本質無所住,佛土亦滅佛亦離。
你若心起分別想,想去凈土亦不成,心不空寂皆墮邪,一念錯亂投錯胎,
法本平等無有二,賊心不除全不成,以為方便有捷徑,實是心魔穿個洞。
若見真性別無求,一切諸佛無來去,唯有小乘墮五欲,不了大乘無得法。
如來大乘不修學,末世專學外道論,心魔得逞說不凈,其罪更勝殺世人。
佛藏經:
舍利弗。【若有眾生。聞如是經第一義空無所有法。心歡喜者。當知是人真我弟子!】舍利弗。過去世有五百盲人行於道路。到一大城飢渴乏極。令一盲人在外守物。余者入城乞索飲食。未久之間有一誑人。至守物者所語言。咄人何以獨住。答言。我有多伴入城乞食。誑人語言。汝為知不。彼間大施衣食瓔珞花香雜物。隨意可得。汝若須者將汝詣彼。答言。可爾。誑人將盲小離本處盡奪其物。諸盲乞食得已而還。誑人復語諸盲人言。汝等得值大會施不。答言。不值。誑人語言。汝等所得可置於此。我將汝等詣大施會。諸盲盡共留物一處。隨誑人去。誑人盡將五百盲人。臨大深坑而語之言。此地平好有大施會。汝等各可回面東行受他施物。即便一時墮坑而死。
舍利弗。當來比丘好讀【外經】!當說法時庄校文辭令眾歡樂,惡魔爾時助惑眾人障礙善法。若有貪著音聲語言巧飾文辭。若復有人好讀外道經者。魔皆迷惑令心安隱。若有比丘修佛法者令生疑惑。咸使眾人不復供養!或有比丘若二若三已讀佛經。便使令求外道經法。先自看者贊言善好。是諸人等。為魔所惑覆障慧眼!深貪利養看諸外書。猶如群盲為誑所欺。皆使令墮深坑而死。舍利弗。諸生盲人即是比丘。舍佛無上道求外道經書。誑人是惡魔。深坑是邪道。舍利弗。如群盲人舍所得物。欲詣大施而墮深坑。我諸弟子亦復如是。舍粗衣食而逐大施求好供養。以世利故失大智慧。而墮深坑【阿鼻地獄。】
(貪求凈土乃至一切外物者,皆名外道,心外求法,就如以上佛所說,此人被外魔、心魔等諸魔所騙,舍自身所有之寶物,而趣於邪道,外求虛幻,上當受騙,而死墮於深坑之中,貪於外物者,不名為依三寶者,何故?佛之三寶乃自性三寶,若別人的三寶可依止可以貪著,佛也不會去教人修學,佛也不會入涅槃,為讓你們自修自度,若趣凈土不求最上法者,凈土只是天界小果而已,終不長久,福報一失,再入輪回,一切諸佛化身及佛土,皆有壽命限制,本質非我無常不住之故)
故阿彌陀佛是小乘境界,阿彌陀佛經是針對【若曹】這個小乘者及後學小乘而說的。
佛對越聰明的人,說更上層之法。比如跟須菩提說金剛經,比如跟文殊說文殊師利般若經。
於時,師子步雷音菩薩前白佛言:「善哉!善哉!世尊,唯如來說,文殊師利成佛道時國土何類?」
佛告之曰:「汝以是語問於文殊師利?」
即受佛教問文殊師利曰:「仁成佛時國土何類?」
文殊師利答曰:「族姓子,若仁好樂佛道者,當問成佛國土何類?」
又問文殊師利:【「仁者,不樂佛國土乎?」】
答曰【:「不也!」】(大乘者不趣凈土!)
又問:「何故?」
答曰:「其有所樂則為樂欲,其樂欲者則有恩愛,其恩愛者則有所受,若有所受則有苦患,其苦患者則無有護,是故吾身不成正覺。所以者何?無所得故,若不得道是故無樂。又如向者仁之所言,【國土何類說其本末?吾不堪任自虧其身。】所以者何?若有菩薩用嘆己故,便【自虧滅佛及國土功勛嚴凈】【不見如來無極法藏。】」
爾時,會中諸菩薩眾又心念言:「如佛咨嗟文殊師利成佛國時功勛嚴凈,何如西方安養世界無量壽佛嚴凈相等不?」
時佛即知諸菩薩心,便告師子步雷音菩薩:「欲知【西方安養世界無量壽佛功勛嚴凈,】比於【文殊師利】,難以喻哉!假譬言之,如取【一毛】破為【百分】,以【一分毛取海水一渧】,【無量壽佛如一分毛水一渧耳!】【文殊師利成佛汪洋如海,】【巍巍盪盪不可思議!」】
於時,師子步雷音菩薩前白佛言:「曾頗有餘方如來國土嚴凈如是者不?」
佛言:「有!東方去是百億江河沙界,名曰【超立願,】其佛號名【普照常明德海王如來】至真等正覺,與諸菩薩眷屬圍繞而說法經,興演以來江河沙劫。其佛壽命亦無有限,比普現國嚴凈正等。有四菩薩被弘誓鎧得不可議。」
莫以悟性差而自悲懈怠而入於邪道,一念清凈無為遠勝凈土有為修行十億年。
佛說大乘千億經,應說所說皆全說,愚人借口根器差,實為懶惰找理由,真修佛者不怕愚,
勤能補拙熟能巧,牛頓不說已天才,唯說善借巨人肩!多聞成智可成道,不同外魔找借口。
佛言。善男子。莫作是說。何以故。東北方有世界。名妙庄嚴忍。彼現有佛號大自在王。其土眾生皆悉具足一向安樂。譬如比丘入於滅定,彼之安樂亦復如是,若有眾生於彼佛土,億百千歲修諸梵行。不如於此娑婆世界!一彈指頃於諸眾生起慈悲心 ! 所獲功德尚多於彼!何況能於一日一夜住清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