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聿字怎麼讀
聿拼音:yù,聲母:y,韻母:u,聲調:第四聲。
聿
拼音:yù,部首:聿,筆畫:6,繁體:聿,五筆:VFHK。
釋義:用在句首或句中,起順承作用。
組詞:聿斯、不聿、聿遑、聿役、聿修、牘聿、聿越、聿皇、郁聿、聿追、聿脩、聿懷。
(1)聿字怎麼讀擴展閱讀:
筆順
1、聿斯 [ yù sī ]
星相家言。以星象占人貴賤吉凶之術,傳自 印度。
2、不聿 [ bù yù ]
即不律。筆的別稱。
3、聿遑 [ yù huáng ]
見「聿皇」。
4、聿役 [ yù yì ]
動貌。
5、聿修 [ yù xiū ]
見「聿脩」。
⑵ 聿字的讀音是什麼
舌聿(即「口筆」。楚謂之聿。從聿一一者。本義,秦以後始加竹作筆)同本義
[brush]
聿,牘也聿
yù
<。秦以後皆作筆。筆的本字,吳謂之不律;
(指事;名>,所以書也,燕謂之弗:毛筆。——《說文》
又如。用口所說的
⑶ (聿)請問這個字怎麼讀有什麼意思
讀音:yù 部首:聿
筆畫:6 五行:木
五筆:VFHK
聿,yù,象形字,一隻手(又)握著筆)的樣子。聿,所以書也。聿原為筆的本字。聿者,所用書之物也。指示字。從聿一一者,牘也。秦以後皆作筆。古漢語助詞,用在句首或句中。也作形容詞,意輕快。所書也,以用也。聿者、所用書之物也。凡言所以者視此。〈名〉(1) 指事。從聿一一者,牘也。秦以後皆作筆。本義:毛筆。筆的本字,秦以後始加竹作筆)同本義 [brush]聿,所以書也。楚謂之聿, 吳謂之不律, 燕謂之弗。——《說文》(2) 又如:舌聿(即「口筆」。用口所說的,用筆所寫的)
⑷ 聿個字怎麼讀音
聿
拼音:
yù
筆順編碼:
橫折, 橫, 橫, 橫, 橫, 豎
解釋:
1.文言助詞,無義,用於句首或句中。
2.〔~皇〕輕疾的樣子,如「武騎~~」。
3.古代稱筆,用筆寫文章。
⑸ 這個字聿怎麼讀
一、聿字的拼音是 yù ,只有一個讀音。
二、聿字的基本釋義:
用在句首或句中,起順承作用。
三、聿字的筆順是橫折, 橫, 橫, 橫, 橫, 豎。
相關組詞有聿斯、不聿、聿遑、聿修、牘聿、聿役、聿越、聿皇、聿懷、聿脩、聿追、郁聿、杜聿明、聿美人等。
一、不聿
[bù yù]
即不律。筆的別稱。不聿的價格在這個時代也是非常的不便宜的。
二、聿役
[yù yì]
動貌。她的聿役的樣子讓人看了,真的是有一種喜感。
三、聿越
[yù yuè]
迅速地跨越。在長途奔跑中,這種溝渠就是需要聿越過去的。
四、聿脩
[yù xiū]
謂繼承發揚先人的德業。她是有聿脩的優良傳統。
五、郁聿
[yù yù]
蘊積。濕病是濕邪郁聿於人體而產生的一類疾病,時刻重視陽氣在體內的通達是仲景論治濕病一大特色。
⑹ "聿"字怎麼讀啊是什麼意思啊
一、聿的讀音是:yù
二、漢字釋義:
1. 文言助詞,無義,用於句首或句中。
2. 〔~皇〕輕疾的樣子,如「武騎~~」。
3. 古代稱筆,用筆寫文章。
三、漢字結構:單一結構
四、部首:聿
五、相關片語:
不聿、聿役、聿越、聿遑、牘聿
(6)聿字怎麼讀擴展閱讀:
一、漢字筆畫:
橫折、橫、橫、橫、橫、豎
二、詞語釋義:
1、不聿bù yù
即不律。 筆的別稱。
2、聿役yù yì
動貌。
3、聿越yù yuè
迅速地跨越。
4、聿遑yù huáng
見「 聿皇 」。
5、牘聿dú yù
簿籍。
⑺ 聿字怎麼讀
讀音:yù(聲母y,韻母u,四聲)
基本字義:
聿(拼音:yù)是漢語通用規范二級字。此字初文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手執毛筆的樣子,是為筆之初文。聿的本義指書寫用的筆,後假借為助詞,用在句首或句中。
(7)聿字怎麼讀擴展閱讀
筆順:
組詞解釋:
1、不聿[bù yù]即不律。筆的別稱。
2、牘聿[dú yù]簿籍。
3、聿皇[yù huáng]亦作「聿遑」。迅疾輕快貌。
4、聿越[yù yuè]迅速地跨越。
5、聿遑[yù huáng]見「聿皇」。
⑻ 聿怎麼讀音是什麼
讀音:yù
釋義:
聿原為筆的本字。聿者,所用書之物也。指事字。從聿一一者,牘也。秦以後皆作筆。古漢語助詞,用在句首或句中。也作形容詞,意輕快。
所書也,以用也。聿者、所用書之物也。凡言所以者視此。
造句:
1.杜聿明帶著麾下戴安瀾、邱清泉、鄭洞國三員猛將指揮著中國最現代化的部隊,四面圍攻昆侖關。
2. 唐甬心中一喜,四大名將中的杜聿明和廖耀湘也即將出場了,豈能交臂失之。
3. 慘烈啊!其實打了幾天後,杜聿明他們已經覺察到共產黨已經下了最大決心,兵力、火力和陣地牢固程度均非以前歷次戰斗能比,他們估計很難攻過去了。
4. 而後面向杜聿明離去的方向,庄嚴肅敬的立正敬禮!這也許便是楊舉唯一能給杜聿明所作的事情了。
5.杜聿明同30萬大軍,被完全包圍在永城縣陳官莊地區。
⑼ 聿怎麼讀
拼音:(yù)。筆劃:6。部首:聿。結構:單一結構
義:
文言助詞,無義,用於句首或句中。
〔~皇〕輕疾的樣子,如「武騎~~」。
古代稱筆,用筆寫文章。
⑽ "聿"這個字怎麼讀和哪一個字同音
讀作:yù ,和"玉"字同音。
聿是漢語通用規范二級字 。此字初文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手執毛筆的樣子,是為筆之初文。聿的本義指書寫用的筆,後假借為助詞,用在句首或句中。
會意字。商代甲骨文作圖1,左部像一支毛筆,有筆桿與筆毛;右部是一隻手(又)的象形。從造字的本意而言,這是執筆寫字的形象,是「筆」的初文。
發展到周代,毛筆下部出現一點,這一點又漸變為一橫,同時手指與筆桿交叉,戰國到小篆都承繼了這一結構。戰國時,或訛變作圖C,但沒有進入主流地位。隸變後楷書作聿,主要是筆勢變化。
"聿"字組詞:
1、杜聿明【dù yù mínɡ】
1905-1981,陝西米脂人。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1933年參加長城抗戰。抗日戰爭期間,任國民黨政府第五軍軍長、中國遠征軍第一路代司令長官、第五集團軍總司令。
曾率部參加徐州會戰,到緬甸支援盟軍對日作戰。抗戰勝利後,任東北「剿總」副總司令、徐州「剿總」副總司令。1949年在淮海戰役中被俘,1959年被特赦。曾任全國政協常委。
2、聿懷【yù huái】
聿本助詞,然後人常以「聿懷」為語典,用為篤念之意。
3、聿皇【yù huáng】
亦作「聿遑」。迅疾輕快貌。
4、聿斯【yù sī】
星相家言。以星象占人貴賤吉凶之術,傳自印度。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