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牧童》詩意
一、詩意
綠草如茵廣闊的原野,一望無垠。牧笛逗弄晚風,悠揚悅耳,時斷時續地從遠處傳來。牧童回來吃飽了飯,已是黃昏之後了,他連蓑衣也不脫,就躺在月夜的草地里休息了。
二、原文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卧月明。
三、作者
唐代詩人呂岩
一、創作背景
鍾傅原本是一個書生,因李憲推薦做了蘭州推官,但是仕途不順,多次被降職。鍾傅在鎮守平涼(今甘肅省平涼縣)的時候,曾經與一位道士閑游,看見一個牧童牽著一頭大黃牛來到院子里。道人說此牧童會作詩,鍾傅不信。牧童應道人之請,即興作下此詩。
二、賞析
首句「草鋪橫野六七里「描述了視覺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蔥蘢。一個「鋪」字,表現出草的茂盛和草原給人的那種平緩舒服的感覺。草場的寬闊無垠為牧童的出場鋪墊了一個場景。
第二句「笛弄晚風三四聲。」描述了聽覺上的感受,側耳傾聽,晚風中牧笛聲聲。一「弄」字,更顯出了一種情趣,把風中笛聲的時斷時續、悠揚飄逸和牧童吹笛嬉戲的意味,傳達出來了。笛聲的悠揚悅耳,反映出晚歸牧童勞作一天後的輕松閑適的心境。
未見牧童,先聞其聲,具有無限美好的想像空間。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聲」不是確指的數字,只是為了突出原野的寬闊和鄉村傍晚的靜寂。
第三句「歸來飽飯黃昏後」,詩人筆鋒一轉,開始直接描寫牧童,牧童吃飽了飯,已經是黃昏之後了。
末句「不脫蓑衣卧月明」描寫牧童休息的情景。把以地為床,以天為帳,飢來即食,困來即眠,無牽無掛,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詩人沒有描寫牧童躺下做什麼,牧童可能是想舒展下身子,也可能是欣賞月色。
全詩展示了一幅鮮活的牧童晚歸休憩圖:原野、綠草、笛聲、牧童、蓑衣和明月。詩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聲音,這生動的一幕,是由遠及近出現在詩人的視野里的。
寫出了農家田園生活的恬靜,也體現了牧童放牧生活的辛勞,是一首贊美勞動的短曲。草場、笛聲、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畫,使讀者的心靈感到安寧。
Ⅱ 小孩子頑皮好嗎為什麼
小孩子頑皮是天性,等她長到一定年齡,就會明白一些道理,慢慢成熟。不能讓他失去了童心,不能拔苗助長。望採納
Ⅲ 最喜小兒亡賴的下一句是什麼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 原文 清平樂·村居 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