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互聯網
一、什麼是互聯網
互聯網:凡是能彼此通信的設備組成的網路就叫互聯網。
(1)內部結構:
互聯網指的是通過TCP/IP協議族相互連接在一起的計算機的網路。TCP是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傳輸控制協議;IP是Internet Protocol,網際協議。TCP/IP協議族是一個網路通訊模型,是當前互聯網通訊的基礎架構。
IP用來去識別網路上的一台計算機。計算機要連接到一起相互通信,首先需要知道連接的目標計算機,而IP就能標識一台計算機。做一個類比,我們人跟人之間也需要建立連接才能交流,在一群人中說話,首先喊出一個人的名字,他就知道你在跟他說話了。IP就是計算機的名字。
TCP是計算機之間控制傳輸信息的協議,同樣的類比,就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語言和方式。一個不會外語的中國人跟一個美國人交流是無效的,就跟好像一台計算機發送目標計算機無法識別的數據包。能夠識別出網路上的計算機,同時也能以相互理解的方式進行通訊,這樣計算機就可以連接到一起了。
(2)互聯網、網際網路、萬維網三者的關系:互聯網包含網際網路,網際網路包含萬維網。凡是能彼此通信的設備組成的網路就叫互聯網,網際網路是基於TCP/IP讓不同的設備彼此通信,TCP/IP協議由很多協議組成,不同類型的協議又被放在不同的層,其中,位於應用層的協議就有很多,只要應用層使用的是HTTP協議,就稱為萬維網。
二、互聯網的發展歷史
人類的發展歷程中常常伴隨著戰爭,戰爭往往是科技發展的原動力互聯網也不例外。
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計算機"ENIAC"於1946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由美國人莫克利(JohnW.Mauchly)和艾克特(J.PresperEckert),重達30噸,被美國國防部用來進行彈道計算。
互聯網誕生於冷戰時期,美國國防部研製的阿帕網(ARPA),這是互聯網的誕生雛型,主要用來傳遞戰爭情報,這個時期分組交換技術得到了發展,分組交換的意思就是完整的數據如何拆分成一個個數據包分開傳輸,接收之後就重新組裝的技術,但是互聯網的真正發展開始於1985年。
1973年TCP/IP協議實際上就已經提出來了,到了1982年,TCP/IP協議被標准化了,Internet的概念被正式提出來了。提出互聯網概念這兩個人,一個叫Vint Cerf,一個叫Robert Kahn,這兩個人也因此被譽為這個互聯網之父。2004他們獲得了叫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叫圖靈獎,這是計算機界能夠獲得的最高的終生榮譽。Vint Cerf現在依然是Google的互聯網首席科學家。
隨後美國自然科學基金會建立了各個大學之間的高速傳播的網路。如果把互聯網想成是一棵大樹,那當時美國各個大學之間建立的主幹網路,就形成了最重要的幾個核心主枝幹。後面越來越多的子網或者其他的網路,逐漸的連到這個主幹上,而形成我們今天整個全球化的互聯網。
Web的誕生:
1990年的時候出現了World-Wide-Web,萬維網,就是現在簡稱的Web。在這個詞出現之前,在這張圖中都是冷冰冰的技術術語,但是在這個詞出現之後,互聯網發展歷史上里程碑式的偉大企業相繼出現,如:Yahoo、Google和Facebook。
Web最早只是一種靜態信息的發布媒介,就是我們訪問到的網頁都是事先寫好的固定信息。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可以用來實現動態的功能。
TCP/IP協議可以實現信息的傳遞,萬維網基於TCP/IP協議的傳輸功能,實現超媒體的內容展現形式,超媒體可以在TCP/IP協議上傳輸文字、音頻、視頻,同時可以相互鏈接,萬維網是一種超文本文檔相互鏈接形成的一種超大規模的分布式系統。
萬維網從技術內涵上怎麼來理解呢?首先它是運行在互聯網上的,是一個TCP/IP協議之上的應用協議,它是一種超文本文檔相互鏈接形成的一種超大規模的分布式系統。
這里需要了解一下三個術語:HTTP超文本傳輸協議、HTML超文本語言和URL統一資源定位服務。雖然是技術術語,但是在我們每天的上網過程中都能看到它們的痕跡。
今天你們經常聽到Html5,比如微信的HTML5頁面,HTML5游戲等。HTML是從1.0版本開始的,有一個叫W3C的標准化組織,逐步在維護這樣一套HTML語言的標准,一直演化到今天的HTML5。HTML的作用是描述超文本文檔。比如說我們希望有一個東西展示給用戶,你需要用HTML表達出來,這樣才能放到萬維網上讓別人瀏覽。
URL可以理解為網址,就是我們在瀏覽器中輸入的一個字元串。它用來定位超文本文檔,URL協議定義了Web上如何標識出一個網頁,即超文本文檔。這跟IP協議如何標識出一台計算機的意義是相似的。
我們在瀏覽器中輸入網址,會看到網址前面都有一個「http」,這指的就是一種HTTP協議。HTTP協議定義了如何與超文本交互,信息通過超文本文檔描述好了,也可以定位到了,接下來就需要通過HTTP協議去訪問。HTTP協議定義了一套與網頁交互的工作,我們不去細究,我們只需知道這是獲取信息的一種協議,瀏覽器會把我們的各種動作翻譯成HTTP協議相關動作與Web伺服器進行交互,並且將得到的超文本文檔渲染成可讀的內容讓我們方便瀏覽。我們所謂的「連接」在技術層面都時這些協議在默默地發揮著基礎設施的作用。這就是萬維網的一個基本原理。
瀏覽器中訪問一個Web頁面的過程:
在移動端和PC端都可以訪問網頁,比如我們去訪問Google的頁面,google.com網址就是符合URL規范的網址。瀏覽器看到這個網址,首先去查詢DNS(Domain Naming Service)伺服器,DNS伺服器會將網址轉換為IP地址。萬維網是運行在TCP/IP協議之上的,所以首先需要知道Web伺服器的IP地址,DNS幫我們做了這件事情。
有了IP地址,瀏覽器就可以基於HTTP協議,向遠程的Web伺服器發送請求了。而Google的Web伺服器就能夠接收到這樣的請求,收到這樣的請求之後,它就會調用後端的一系列功能並且最終組裝出HTML頁面,通過HTTP協議返回給瀏覽器。瀏覽器把返回的HTML文本渲染成為一個美觀而且可讀的頁面,這就是在瀏覽器中看到Google的頁面了。這整個過程是在TCP/IP協議之上完成的,Web請求和Web響應都會安裝TCP協議要求的方式進行打包和傳輸。
從計算機的連接擴展到了信息的連接,互聯網這個基礎設施的深度和廣度得到了巨大的擴展。
三、互聯網商業經營模式
3.1商業模式:為何人,采購何種物品,創造何種價值,最後以何種方式換取等價物。新技術可以乘著『商業模式』這頭坐騎走向創新,也可以說商業模式自身的巨大改變即創新,包括傳統的移動互聯網商業模式和新型互聯網商業模式。
3.2美團創始人王興提出的四縱三橫理論
橫向是網民在互聯網上產生的行為,縱向是每5年一次引領技術走向的變革。他們之間相互組合會形成新的產品模式,比如:
搜索+娛樂=網路MP3
社交+內容+娛樂=SNS
移動+通信=微信
移動+娛樂=手機游戲
所解決的交叉點數量越多越強大
3.3幾類商業模式
1.免費模式
藉助免費手段銷售產品或服務建立龐大的消費群體,塑造品牌形象,然後再通過配套的增值服務、廣告費等方式取得收益的一種新商業模式。
2.平台模式
基於用戶生態衍生和創造價值,打造一個多方共贏互利的生態圈。
3.多變模式
每個客戶細分群體之間都是相互依存的,並且有自己的價值主張和收入來源。
4.長尾模式
通過C2B實現大規模個性化定製,核心是『多款少量』。
5.租賃模式
以實體或硬體作為唯一載體,取得軟體及服務的收費。
6.誘釣模式
先做一個免費的主力產品聚集用戶,然後再用流量進行變現。
7.低成本模式
利用低於競品的價格,實現薄利多銷,然後形成粉絲群,實現粉絲經濟。
8.工具+社群+電商模式
互聯網的發展,使信息交流越來越便捷,志同道合的人更容易聚在一起,形成社群。同時,互聯網將散落在各地的星星點點的分散需求聚攏在一個平台上,形成新的共同的需求,並形成了規模,解決了重聚的價值。比如微信最開始就是一個社交工具,先是通過各自工具屬性/社交屬性/價值內容的核心功能過濾到海量的目標用戶,加入了朋友圈點贊與評論等社區功能,繼而添加了微信支付、精選商品、電影票、手機話費充值等商業功能。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簡單來說,工具如同一道銳利的刀鋒,它能夠滿足用戶的痛點需求,用來做流量的入口,但它無法有效沉澱粉絲用戶。社群是關系屬性,用來沉澱流量;商業是交易屬性,用來變現流量價值。三者看上去是三張皮,但內在融合的邏輯是一體化的。
9.電商模式:
P2P:互聯網借貸平台(person-to-person),又稱點對點網路借款,是一種將小額資金聚集起來借貸給有資金需求人群的一種民間小額借貸模式。屬於互聯網金融(ITFIN)產品的一種。屬於民間小額借貸,藉助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網路信貸平台及相關理財行為、金融服務。
o2o:即Online To Offline(在線離線/線上到線下),是指將線下的商務機會與互聯網結合,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平台,這個概念最早來源於美國。O2O的概念非常廣泛,既可涉及到線上,又可涉及到線下,可以通稱為O2O。
B2B:是Business-to-Business的縮寫,是指企業與企業之間通過專用網路或Internet,進行數據信息的交換、傳遞,開展交易活動的商業模式。它將企業內部網和企業的產品及服務,通過 B2B 網站或移動客戶端與客戶緊密結合起來,通過網路的快速反應,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從而促進企業的業務發展。
B2C:是Business-to-Customer的縮寫,而其中文簡稱為「商對客」。「商對客」是電子商務的一種模式,也就是通常說的直接面向消費者銷售產品和服務商業零售模式。
C2C:實際是電子商務的專業用語,是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電子商務。
3.4互聯網商業模式的變現方式
1.廣告
幾乎所有的互聯網產品都具有或可以使用廣告這種盈利模式。廣告模式還可以細分為一般廣告模式和搜索廣告模式。
2.傭金
平台類產品為企業銷售的實現提供了幫助而獲得報酬。如:京東(非自營部分)、天貓、美團、大眾點評。
3.銷售
銷售產品、數據、信息或服務。如京東自營、網路指數或一些咨詢網站出售的統計數據和商業信息、心理咨詢網站的咨詢服務。
4.開放API
通常是一些大型公司,具有技術或平台優勢的公司才有能力運營。
5.增值服務
根據客戶的需要,為客戶提供超出常規服務范圍的服務,簡單來說就是提供特權服務。
3.5優秀的商業模式案例:
在互聯網公司中說到優秀的商業模式,那就不得不提到谷歌,因為以谷歌為首的互聯網公司成功的創造了獨特的商業模式,且在今天依然非常走俏。
傳統的商業模式
說到互聯網的傳統商業模式,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由雅虎創造的門戶模式了,直到如今,新浪、網易,搜狐等門戶網站還依然活得好好的,但在新媒體的沖擊下,門戶網站的後勁明顯不足,還需要尋找新的出路,比如新浪推出的新浪微博,對新浪來說就是非常好的突破。
探索中的商業模式
除了上述已經成熟的互聯網公司的商業模式以外,近年來又涌現出了許多新的互聯網商業模式,其中以社會化網路和移動互聯網為先驅,尤其我們在移動互聯網流量什麼時候能超過PC?一文中曾對移動互聯網的流量做過分析,其中指出2015年移動互聯網的流量將超過互聯網,所以這些新的互聯網商業模式將很有可能後來者居上,爆發出非常驚人的力量出來。
四、發展現狀及趨勢
互聯網是20世紀最重大的科技發明之一,將深刻地影響人類社會文明進程。
現狀:
有30多年歷史的互聯網,在2012年已進入成熟發展階段,2015年中國PC互聯網滲透率為50%,移動互聯網滲透率為45%,按照技術擴散的三階段論(滲透率從0至10%為起始階段,從10%~40%為成熟階段,從40%~75%為飽和階段),目前中國互聯網已進入飽和階段。2018年全球使用互聯網的網民數量已經超越了40億,而同期的全球人口數量大約為76億。得益於近十幾年移動網路與智能設備的發展,在這40億網民中,有大約一半使用智能手機上網。
由此可見,互聯網處於上升階段,企業可以藉助人口紅利通過"割韭菜"實現盈利,而一旦人口紅利的優勢不在,必然要實現其他方面的轉變和創新才能在市場中繼續保持盈利。
從上圖可見,移動互聯網已取代PC互聯網,全球很多用戶將跨越PC互聯網階段,直接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媒體和工具作為移動互聯網的兩大屬性,仍將沿襲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路徑,媒體屬性因與其他產業的弱關聯性而率先發展,工具特性將持續深化發展。
趨勢:
1.目前在中國網路終端很多,因此多網融合是大勢所趨
有線、無線、手機、電視,以及其他的終端會最終融合,在融合的過程中會產生更大的應用服務於人類。
2.中國互聯網的行業整合速度將加快,盈利將成為互聯網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出發點。
3.互聯網安全問題將引起更多重視
4.全球傳統媒體嚴重衰退,中國網路廣告收入超越電視廣告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網路廣告將是效果廣告的天下,以大數據精準廣告將成為網路廣告的重要發展驅動力
2013年以CPC和CPA為計費方式的效果廣告,其市場份額達66.6%,2014年該比例將超過7成。在效果類廣告為主流的中國網路廣告市場,精準廣告技術將成為網路廣告市場的重要驅動力。我們看到360公司的點睛系統、騰訊的廣點通等新的以大數據為基礎的精準廣告勢力正在快速崛起,其市場地位已經可以跟傳統的門戶相當。游戲和電商是這些精準廣告系統的主要客戶群,隨著這些客戶群的進一步發展,以及精準廣告系統在大數據方面的進一步發力,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些以大數據驅動的精準廣告勢力將成為網路廣告市場最為重要的變革和發展的驅動力。
5.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正在崛起,大型平台類互聯網企業將驅動市場快速發展
互聯網消費金融是指消費者通過互聯網購買消費品提供消費貸款的現代服務金融方式,包括住房貸款、汽車貸款、旅遊貸款、助學貸款等。中國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正處於發展的起步階段,2013年中國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交易規模達到60.0億元。從互聯網消費金融交易規模構成來看,2013年互聯網消費金融交易規模主要以P2P消費信貸為主。
6.互聯網正在大力往健康領域滲透,掀起互聯網健康浪潮
越來越多的用戶在使用互聯網尋找與健康相關的解決方案,由此帶動了移動互聯網健康市場的迅速發展,從移動掛號到日常健康管理服務,從健康監測到慢病預防和慢病管理,互聯網健康浪潮正在掀起。
7.在線教育拐點到來,未來市場快速成長
學歷教育、職業在線教育是市場規模高速增長的主要動力。但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中小學在線教育市場將比整個在線教育市場的成長速度更快。
目前的教育領域的變革主要是來自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在線教育從相對集中的學習轉變成碎片化學習的狀態,這需要在線教育產品形態的轉變;而由於大數據的發展也使得在線教育更加智能和科學,比如我們可以通過大數據建立錯誤題庫去優化老師講課的重點,或者通過大數據去輔助學生答題,科學評估學習成績,優化學習重點,如猿題庫、學習寶和優答。
8.在線旅遊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市場正在醞釀變局
9.房產領域O2O做閉環,加速轉型迎發展
10.社交平台將加速生態整合,以社交為基礎打造溝通、娛樂、生活、購物和學習一站式服務平台
在三大類社交應用中,整體網民覆蓋率最高為即時通信,第二社交網站,最後為微博。即時通信(IM)在整體網民中的覆蓋率達到了89%。而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騰訊幾乎領跑了這三類主流的社交應用市場。即時通訊領域,騰訊的QQ和微信的網民滲透率分別到78%和65%,QQ空間的網民滲透率也達57%,騰訊微博為27%,僅比新浪微博低1%。最為值得關注的是微信,上線後僅用四年便取得了65%的網民滲透率,發展速度極快。
11.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可能會是計算機歷史中的一個終極目標。從1950年,阿蘭圖靈提出的測試機器如人機對話能力的圖靈測試開始,人工智慧就成為計算機科學家們的夢想。
五、總結
我們很慶幸可以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在這個時代我們註定要比其他時代見證更多的變化,作為20世界最偉大的發明互聯網,它的飛速發展讓我們感同身受的同時,也在改變著我們每個人的命運,每一次科技革命的超越都要比上一次花費更多的時間,也更難超越,又有誰能預知下一次革命還能否被超越?
⑵ 互聯網是什麼,怎麼工作的
互聯網是:
網路與網路之間所串連成的龐大網路,這些網路以一組通用的協議相連,形成邏輯上的單一巨大國際網路。通常internet泛指互聯網,而Internet則特指網際網路。
這種將計算機網路互相聯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稱作「網路互聯」,在這基礎上發展出覆蓋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聯網路稱互聯網,即是互相連接一起的網路結構。
工作原理:
計算機網路是由許多計算機組成的,要實現網路的計算機之間傳輸數據,必須要做兩件事,數據傳輸目的地址和保證數據迅速可靠傳輸的措施,這是因為數據在傳輸過程中很容易丟失或傳錯。
Internet使用一種專門的計算機語言(協議),以保證數據安全、可靠地到達指定的目的地,這種語言分兩部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傳輸控制協議)和 IP (Internet Protocol網間協議)sure網路營銷理論。
TCP/IP協議的數據傳輸過程:TCP/IP協議所採用的通信方式是分組交換方式。所謂分組交換,簡單說就是數據。
在傳輸時分成若干段,每個數據段稱為一個數據包,TCP/IP協議的基本傳輸單位是數據包,TCP/IP協議主要包括兩個主要的協議,即TCP協議和IP協議,這兩個協議可以聯合使用,也可以與其他協議聯合使用,它們在數據傳輸過程中主要完成以下功能:
1)首先由TCP協議把數據分成若干數據包,給每個數據包寫上序號,以便接收端把數據還原成原來的格式。
2)IP協議給每個數據包寫上發送主機和接收主機的地址,一旦寫上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數據包就可以在物理網上傳送數據了。IP協議還具有利用路由演算法進行路由選擇的功能。
3)這些數據包可以通過不同的傳輸途徑(路由)進行傳輸,由於路徑不同,加上其它的原因,可能出現順序顛倒、數據丟失、數據失真甚至重復的現象。這些問題都由TCP協議來處理,它具有檢查和處理錯誤的功能, 必要時還可以請求發送端重發。簡言之,IP協議負責數據的傳輸,而TCP協議負責數據的可靠傳輸。
互聯網在現實生活中應用很廣泛。在互聯網上可以聊天、玩游戲、查閱東西等。更為重要的是在互聯網上還可以進行 廣告宣傳和購物。互聯網給現實生活帶來很大的方便。網民在互聯網上可以在數字知識庫里尋找自己學業上、事業上的所需,從而幫助網民的工作與學習。
互聯網在現實的應用很廣泛,每天有數以億計的人使用互聯網,大家用它來聊天,了解資訊,購物等種種,也不乏一些人利用互聯網為自己的產品宣傳,因此也促使了一些新興行業的誕生,例如網路營銷等等,互聯網的影響正在日益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我們也將因此而獲得更大的改變。
(2)互聯網為什麼以網站形式存在擴展閱讀
實際上Internet表示的意思是互聯網,又稱網際網路,根據音譯也被叫做網際網路、英特網,是網路與網路之間所串連成的龐大網路,這些網路以一組通用的協議相連,形成邏輯上的單一且巨大的全球化網路。
在這個網路中有交換機、路由器等網路設備、各種不同的連接鏈路、種類繁多的伺服器和數不盡的計算機、終端。
網際網路始於1969年的美國。是美軍在ARPA(阿帕網,美國國防部研究計劃署)制定的協定下,首先用於軍事連接,後將美國西南部的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斯坦福大學研究學院、UCSB(加利福尼亞大學)和猶他州大學的四台主要的計算機連接起來。
另一個推動 Internet發展的廣域網是NSF網,它最初是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資助建設的,目的是連接全美的5個超級計算機中心,供100多所美國大學共享它們的資源。NSF網也採用TCP/IP協議,且與Internet 相連。
ARPA網和NSF網最初都是為科研服務的,其主要目的為用戶提供共享大型主機的寶貴資源。隨著接入主機數量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人把Internet作為通信和交流的工具。一些公司還陸續在Internet上開展了商業活動。
隨著Internet的商業化,其在通信、信息檢索、客戶服務等方面的巨大潛力被挖掘出來,使Internet有了質的飛躍,並最終走向全球。
參考資料
網路-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