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十大媒體是哪些具體到相關名稱.比如回答電視是CCTV
影響美國的十大媒體
1851年9月18日,亨利·J·雷蒙德和喬治·瓊斯在一個沒有窗戶的閣樓上,點著蠟燭印出了4個版的《紐約時報》創刊號。該報在首刊中寫道:「今天我們發行紐約每日時報的首刊,我們打算在今後無限期內每天早晨(周日除外)發行一刊。」
辦報人的心態決定了《紐約時報》生命的長久。
NO.1:《外交》雜志(Foreign Affairs)——「在離你最近的報攤上洞察世界」
今年是該雜志創刊83周年。《外交》雜志是美國重大對外和國際事務的權威觀點發源地。雜志由獨立研究機構——「外交關系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編輯出版,為雙月刊。該雜志寧可刊登對一些觀點的爭執,也從不刊登任何已取得公眾廣泛認同的觀點。
從1947年喬治·凱南向理查德·尼克松總統提議的《遏製法案》,到 1967年塞繆爾·亨廷頓「文明的沖突」的分析,在《外交》創辦至今的歷史上,它曾多次為美國的對外事務政策定下基調。
《外交》雜志還是美國很多大學專業的必讀刊物。該雜志在新世紀內也延續了它的傳統,從美國對伊拉克的政策到全球化、艾滋病和氣候變化,都是《外交》關注的內容。最近的由該雜志內容結集出版的暢銷書有斐里德·扎卡里亞的《自由的未來》、肯尼思·鮑勒克的《危險的風暴》、斯蒂芬·弗林的《易受攻擊的美國》。
2005年第一期,該雜志將推出對布希第二個任期內將面對的挑戰的特別調查,該選題共邀請了6位知名作者分別撰寫了重大政策、伊拉克問題、中東問題、亞洲問題、國際經濟的相關文章。
在這個美國影響力巨大的世界,當美國的選擇更具有影響力的時候,《外交》雜志具有比以往更加強大的力量。在主編詹姆士·F·霍格的領導下,即使面臨雜志報攤銷售普遍不景氣的情況,該雜志在過去十年的報攤銷售量仍上升了80%。雜志的總有效發行量近14萬份。
該雜志的發行口號是:在離你最近的報攤上找到世界大事。在該雜志的網頁上有專門的報攤搜索引擎,輸入居住區的郵政編碼,即可找到居住區內售賣《外交》雜嫌哪鄭志的報攤位置。
《外交》雜志網站:www.foreignaffairs.org
淡藍色封面,簡約設計的《外交》
NO.2:《國會(報道)周刊》(CQ Weekly:Congressional Quarterly Weekly)——「從A—Z,國會信息無遺漏」
《CQ》的兩個字母緩羨會根據每期封面圖片的需要變換字型大小。這在國內雜志中並不多見。
1945年,納爾遜·伯恩特與夫人亨瑞艾塔共同創辦了《國會(報道)周刊》(簡稱CQ)。納爾遜·伯恩特出生於一個新聞世家,從父親那裡繼承了《聖彼得斯堡時報》並把該報辦成美國最優秀的地方報紙之一。後來,伯恩特想要創辦一個報道國會新聞的私有出版物,《CQ》誕生了。夫婦倆打算把《CQ》辦成一份介於國會和地方報紙之間的出版物,以幫助人們理解政府行為。
「聯合政府永遠不會建立一個恰當的機構去檢視自身。所以這需要私人企業去做這件事。」伯恩特在1965年這樣說。
開始,雜志「名不副實」——每年發行4期。後來,伯恩特發現這遠遠不能滿足讀者的需求,於是雜志發行得更加頻繁,現今已升級為周刊。
雜志刊登國會日常的計劃和新聞,對每周國會事務進行分析。編輯部已經積累了50年的「精確、綜合和無黨派成見」的報道聲譽。該雜志的網站對國會信息進行實時更芹頌新,為正式訂戶提供自定義信息查詢。
「從A—Z,國會信息無遺漏」是該刊的發行口號。
該雜志擁有超過100名專門報道國會信息的記者、編輯。95%的國會成員、商業領袖、高校、媒體、非贏利組織、政府管理層構成了雜志的主要訂戶。
伯恩特還創辦了一家全美著名的培訓新聞從業者的學校,該校以創辦者納爾遜·伯恩特命名。與之相適應,雜志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提高政府報道的質量,幫助官員和公民更好地理解和改善民主政治。
《國會(報道)周刊》網站:www.cq.com,伯恩特新聞學校網站:www. poynter.org
NO.3:《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所登新聞,皆宜刊登」
2001年9月12日的《紐約時報》。頭版頭條用的是特大字型大小:「美國遭受攻擊。」這是《紐約時報》歷史上第三次使用特大字型大小。第一次是人類登上月球,第二次是尼克松辭職。
該報有時被稱為「灰色女士」(The Gray Lady)或被簡稱為「時報」(The Times)。《紐約時報》最初的名字是「紐約每日時報」(The New-York Daily Times)。
1851年,亨利·J·雷蒙德和喬治·瓊斯在一個沒有窗戶的閣樓上,點著蠟燭印出了4塊版的《紐約時報》創刊號。
如今《紐約時報》已經成為北美發行量最大的日報之一,並成為全美最大的媒體集團之一,年收入達30多億美元。在《財富》雜志的「最值得羨慕的美國公司」排行榜上,《紐約時報》名列出版業首位。
《紐約時報》的版本分平日版和周日版兩種,讀者可以分開訂閱。 2003年3月,《紐約時報》周日版的日平均發行量為68萬份,平日版的日平均發行量為44.8萬份。
《紐約時報》分為紐約地區版和美國國內版兩種版本,還出版《時報文傳》,內容是各版新聞的摘要,一共是8頁,用文傳發送。《時報文傳》在全球各地擁有大約10萬多讀者,即便是在北京,只要訂閱文傳,也可以讀到當天縮寫本的《紐約時報》。另外,《紐約時報》還出版簡寫本和大字本兩個版本:簡寫本為雙周刊,專供中小學生閱讀;大字本為周刊,主要讀者是老年人。《紐約時報》是一家媒體「辛迪加」,它向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個新聞機構供稿。
在新聞報道方面《紐約時報》將自己看作是一份「報紙記錄」,除紐約當地的新聞外,《紐約時報》很少率先報道一個事件。而假如它首先報道一個事件的話,那麼這個報道的可靠性是非常高的,因此往往被世界上其它報紙和新聞社直接作為新聞來源。
《紐約時報》網站:www.nytimes.com
NO.4:《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讓報道比顏色更出彩」
改版後除了圖片和一些分欄的底紋為彩色,版面風格依舊
《華爾街日報》延續了近60年的黑白版面。美國人常說,他們有幾樣東西50年來不曾改變,那就是綠色的美元、「莫頓牌」食鹽的包裝以及《華爾街日報》的頭版
1882年,兩位記者查爾斯·道和愛德華·瓊創辦了道·瓊斯公司,他們編印了一份名叫《客戶晚函》(Customer's Afternoon Letter)的金融布告向外發售。由於信息比其他競爭對手更及時更可靠,該印刷品很受歡迎,訂戶迅速增多。1889年,兩人將《客戶晚函》擴容,注冊出版《華爾街日報》。出版該報的同時,他們編制了12類主要股票的指數,用以表現股票市場的變化。這些指數後來擴大到20種,到上世紀90 年代後期進一步發展至30種。它們被習慣稱為道·瓊斯平均工業指數,迄今仍是世界股票市場的重要指標。
1976年,該報在全美率先採用衛星傳版技術,將在紐約排好的版面通過衛星送往全國各地18個分印點。1980年,該報的發行量首次超過紐約《每日新聞》(Daily News),成為全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1983年首次突破200萬的發行量,此發行量保持至今。美國版《華爾街日報》的讀者平均年齡在55歲,多為中產階級以上人士。
《華爾街日報》共有美國、歐洲、亞洲3個不同版本,亞洲版的總部設在香港、歐洲版的設在布魯塞爾、美國版的設在紐約,每個版塊都有獨立的編輯班子和記者隊伍,也僅僅分別在各自特定的區域市場上發行。
該報一般每日出3疊。A板塊通常18頁左右,主要是新聞和綜合內容,除了財經要聞、國內國際新聞外,還有政策、來信、藝術、休閑等內容;B板塊是市場板塊,通常16頁,包括市場要聞、重要兼並或交易、合作經營、行業日誌、外匯交易、經濟簡訊等內容;C板塊即金錢與投資,通常18頁,包含金融市場日記、道.瓊斯等各類股票指數、股市資料庫、股票行情、基金行情、債券行情、期貨行情、貨幣利率、世界各國股市動態等。
《華爾街日報》延續了近60年的版面風格:黑白印刷、除手工製作的人物頭像外幾乎沒有圖片。該報甚至不設自己的攝影記者。2002年4月 9日,報紙終於改為彩版,加入了一些圖片,但簡約的風格仍未改變。
《華爾街日報》的電子版是美國唯一向讀者收閱讀費的報紙網站,現有訂戶近60萬個。該網站連同其它一些網上收費項目,年收入超過3 億美元。
《華爾街日報》網站:www.wsj.com
NO.5:《經濟學家》(The Economist)——「在文章中提出的任何爭論和主張必須要經得起事實的考驗」
The Economist字體和鮮紅的底色,秉承了刊物創始人James Wilson一貫倡導的朴實無華的作風
1843年創刊於英國。是一份包含新聞、政治經濟觀點和深度分析的周刊。該雜志所有的文章都不署名,皆由集體創作。
《經濟學家》在20世紀20年代發行量僅有3700份,直到1970還未能突破10萬大關。如今,雜志分別在7個國家印刷,其發行量已超過70萬,其中有4/5的發行是在英國本土以外,單獨在美國的發行量占總量的1/3。
一個多世紀以來《經濟學家》始終恪守創始人James Wilson的辦刊思想:「在文章中提出的任何爭論和主張必須要經得起事實的考驗」。
《經濟學家》讀者定位為高收入、富有獨立見解和批判精神的社會精英,與此相適應,文章始終保持了一種獨特的格調:不拘一格、敘述朴實、用詞准確和忠於事實。
《經濟學家》網站:www.economist.com
NO.6:《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提高全球的管理標准」
2004年最後一期《哈佛商業評論》,這也是該雜志的傳統設計
《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創刊於1922年,是哈佛商學院的標志性雜志。80多年來,《哈佛商業評論》一直致力於創造和傳播工商管理領域中最新的思想、理論、觀點和方法,幫助管理者們不斷更新理念,領導變革。如今,《哈佛商業評論》已成為一個全球性的高級管理論壇。
主編湯姆·斯圖爾特(Tom Stewart)說:「《哈佛商業評論》是一份提供理念的雜志,以研究為主,讀者群為企業界的從業者。從這個意義上說,它既不是學術期刊, 也不是商業新聞刊物。」
在它創刊的前二十多年中,《哈佛商業評論》一直是一本學術刊物。上面刊登的大都是哈佛商學院教授的一些學術文章。直到40年代末,哈佛商學院才決定把《哈佛商業評論》變成一本商業刊物。它的辦刊宗旨同時轉變為「提高全球的管理標准」。而刊物的供稿人也從單一的哈佛商學院的教授變為了三類人群:所有商學院的學者、管理顧問和企業的高層管理者。
《哈佛商業評論》的女主編韋特勞弗曾訪問66歲的通用電氣前行政總裁傑克·韋爾奇,當訪問稿在最後編輯階段時,她突然建議把稿件「撤回」。這是因為她「與韋爾奇的私人關系已變得密切」,撤下該稿是為了避免文章的不客觀,也是為了維護該刊客觀和中立的聲譽。
《經濟學家》(The Economist)對《哈佛商業評論》的評價是:「引領全球管理實踐。」 「《哈佛商業評論》獨立承載了管理史上所有的爭論」。
《哈佛商業評論》網站:www.harvardbusinessonline.org
NO.7:《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美國國會和白宮官員案頭必備的報紙」
2004年聖誕當天的《華盛頓郵報》頭版,頭條為美軍在伊拉克度過聖誕的報道。左下角報道為《快餐滲透入中國文化》
《華盛頓郵報》創刊於1877年,為美國首都華盛頓最大報紙,以調查性報道見長,其對水門事件的揭露導致尼克松總統下台,對五角大樓文件的報道促成了越戰的結束。這兩組著名報道使該報聲名大振,成為全國矚目的大型日報。《華盛頓郵報》是美國聯邦政府動態報道的權威。
2004年,《華盛頓郵報》日平均發行量為709,500份。
《華盛頓郵報》網址:www.washingtonpost.com
NO.8:《紐約時報·星期日刊》(The New York Times Sunday Edition)
《紐約時報》的版本分平日版和周日版兩種,讀者可以分開訂閱。周日版的訂數要高於平日版。2003年3月,《紐約時報》周日版的日平均發行量為68萬份,平日版的日平均發行量為44.8萬份。
通常周日版有一兩公斤重,夾有旅遊、汽車、就業等各類周刊、專版和廣告。近年來《紐約時報》還出現了雜志化的傾向,新開了不少周刊,比如「在家吃/出去吃」、「房與屋」等。
1987年9月13日的周日版共1672版,重達5.15公斤,為《紐約時報》歷史之最。由於報社75%的收入來自廣告,那一天的廣告收入也達到了創紀錄的1700萬美元。
NO.9:《新英格蘭醫學雜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該雜志的封面便是目錄,設計可謂簡單樸素至極。
創刊於1812年,是世界上連續出版時間最久的醫學期刊,每年發行 52期,每周四齣版,年頁碼數為3400頁。雜志隸屬於馬薩諸塞州醫學會。雜志主要提供重要的、未被刊登過的研究成果、臨床發現以及觀點。注重文章的實用性,文章多為指導臨床實踐。
雜志有非常嚴格的審稿程序,稿件的處理流程通常需10—12周。來稿的刊用率約為7%。
177個國家超過50萬名的醫師、學生、研究人士、以及其他醫學專家構成了該雜志的讀者群體。在美發行量為20萬冊,其中約有1.29萬名在校生訂戶。69%的訂戶年齡在50歲以下。
美國科技信息所(ISI)2004年發布了2003年期刊影響因子統計數據,《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的影響因子在主要醫學期刊中保持首位,影響因子高通常表明該期刊發表的研究成果對以後的觀點影響大。
因此,該雜志也吸引了在數量上居全美第一的醫師招聘廣告,2004年公布的數據顯示,該雜志每年刊登醫師招聘廣告2.4萬多條。分類廣告按照刊登次數的多少給予價格優惠,如果想讓字體加粗以變得更醒目,則需要額外付費。如果按現有標准平均每字5美元計算,光雜志的分類廣告收入就是相當可觀的。
該雜志要求,為保證內容的精確性,所有的廣告必須以書面形式提供內容。招聘廣告的內容不得有對性別、年齡、種族、地域、婚姻狀況、生理缺陷的歧視性條款。
《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網址:www.nejm.org
NO.10:《科學雜志》(Science Magazine):「發展科學,服務社會」
2003年12月5日出版的一期《科學雜志》,封面為果蠅的蛋白質排列
該雜志於1880年由愛迪生投資1萬美元創辦,於1894年成為美國最大的科學團體「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的官方刊物。全年共51期,為周刊,全球發行量超過150萬份。
多數科技期刊都要向讀者收取審稿、評論、發表的相關費用。但《科學雜志》發表來稿是免費的。其雜志的資金來源共有三部分:AAAS的會員費;印刷版和在線版的訂閱費;廣告費。
《科學雜志》屬於綜合性科學雜志,它的科學新聞報道、綜述、分析、書評等部分,都是權威的科普資料,該雜志也適合一般讀者閱讀。「發展科學,服務社會」是AAAS也是《科學雜志》的宗旨。
在全球,《科學雜志》的主要對手為英國倫敦的《自然雜志》,該雜志創辦於1869年,曾發表了大量的達爾文、赫胥黎等大師的文章。21世紀的 4年中,二者為率先發表人類基因排列的圖譜而激烈競爭。
《科學雜志》的主編唐納德·科尼迪畢業於哈佛大學,博士學位,為斯坦福大學第八任校長,著名的環境科學教授。
《科學雜志》網址:www.sciencemag.org
❷ 媒體辛迪加是什麼意思
問題一:報業辛迪加是什麼? 所謂「報業辛迪加」,就是不同的報紙雜志,有償共享新聞報道、新聞圖片和專欄文章,從而打破各家媒體細分市場的格局,並形成規模,催生出優秀的新聞作品。
問題二:什麼是辛迪加稿件 15分 辛迪加稿件
辛迪加稿件在國外已經很發達,世界上最大的稿件辛迪加網站有iSyndicate、ScreamingMedia和YellowBrix等。稿件辛迪加是網路媒體資源共享最簡單的途徑和方式。新聞稿件、深度報道、專欄作家稿件供各網站的聯合刊登或購買。這種稿件可以是面向大眾市場的,也可以是面向小沖嘩眾市場的(niche markets)。
比如,中青網就中國今年夏天高校招生做了一個非常詳盡的深度報道和信息庫,這種信息和稿件可以通過辛迪加形式提供給其他網站。稿件的辛迪加不僅可以豐富內容、降低成本、增加收入,還可以通過點擊辛迪加稿件,增加點擊量。辛迪加標題比網站的標示更容易增加點擊量。
六、把傳統媒體內容變成網路媒體的財富來源
新聞媒體的負責人常常擔心把傳統媒體上太多的內容放到網上會對印刷媒體的經營產生負面影響,會影響傳統媒體最有商業價值的資源內容的保護。但是,如果過分限制有新聞價值的內容在網上發展,「會讓網民產生失望,因為網民們對網站的內容要求越來越挑剔,胃口越來越大。」 而事實上,大多數的新聞媒體網站的瀏覽散祥行者並不是該媒體印刷版的訂戶。反對把印刷版內容放到網上的人多半來自報社的出版發行等營銷部門,而不是來自報社的編輯部門。 讀者購買一份雜志或報紙,付的不是內容成本,而是印刷和發行成本。網路媒體把媒體的成本降到了零,而且把大門向新的受眾敞開,向那些過去沒有機會閱讀你的內容的讀者敞開了大門。這些新的受眾將會成為你財富的新的來源。
問題三:Syndicate 是什麼意思啊啊? syndicate
美 ['s?nd?k?t]
英 ['s?nd?k?t]
n.辛迪加;財團;企業聯合組織;私人聯合會
v.把(文章、圖片、電視節目等)出售給多個媒體
承銷團;集團;暴力辛迪加
例句篩選
1.
An international syndicate will be responsible for building the dam.
該大壩將由某國際財團負責建造。
2.
Syndicate A group of banks authorized to be involved as the creditor of partof loan transaction.
辛迪加被授權作為債權人參與部分貸款事務的銀行聯合組織。
問題四:什麼是特稿辛迪加? 特稿辛迪加-大型特稿社:提供專稿、特稿的通訊社
新聞媒介的生產流程究竟應如何安排,也應依據知識管理進行標准化分類,以分眾傳播或小眾傳播為基本模式規范其生產組織。因此,就有必要重新思考主要依賴通稿方式向媒體用戶提供服務的模式。提供專稿、特稿是通訊社一種傳統的運行方式,也就是針對個性化需求提供專稿、特稿,成為一種稱為特稿辛迪加的組織形式和運作方式,是100多年來通訊社的基本組成方式和運行方式之一。這在發達國家是一種非常成熟的運作模式。未來,我們可以判斷,規模化、工業化的特稿、專稿提供,應當成為通訊社的標准產品提供樣式,應為通訊社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相比之下,通訊社現在的專稿、特稿提供方式還停留在小農經濟式的經營水平上。
要實現特稿辛迪加的運營方式,就應充分利用地域性媒體的錯位競爭、差別競爭的特點,進一步明確專稿的地域性概念,將之作為一種標準的營銷模式。紙介媒體主宴吵要是地域性的,傳統的電子媒介即廣播電視也主要是地域性媒介,在特定的地域有足夠的影響,在特定的地域要與競爭對手捉對「廝殺」。地域性就意味著處在不同地域的媒介基本不構成競爭。這對通訊社營銷而言,就是機會與切入點,就不能再只一般化地提供通稿,或一般化地提供專稿和特稿。通訊社將來的專稿提供方式,一定要改變。如果把一個城市只向某一家媒體提供某一篇專稿作為一種標准化營銷模式,通過網路實現征詢、商談、提供等程序完成交易過程,那麼,理論上說,一份專稿在全國至少應該賣出200份。這不已經等於「通稿」了嗎?哪怕賣出100份也等於「通稿」了。
媒介辛迪加應運而生
在國際媒介市場中,主流媒介在依靠自身采編隊伍的同時,大都需要藉助外部資源獲得更多的內容。這種媒介內容供應商主要分三種形式:一是新聞與圖片性質的通訊社,二是特稿專題性質的辛迪加,三是獨立供稿與特約供稿。這三種形式都是媒介以商業契約形式簽定的上流供應商。
所謂辛迪加,是美國經濟的一種形式,即同步發行。在電影、電視、廣播節目以及報刊的非新聞體裁領域,由版權的擁有者(往往是代理者),向各地不同媒介聯系授權出售使用權。尤其是漫畫、專欄,大都是辛迪加經營。獨家的固然好,但價錢貴得多,所以即使是大報,也往往選擇辛迪加,以減少成本且又不降低質量。1992年筆者曾與京城一些業務上頗前衛的同事探討在擴版之後辛迪加的市場機遇,當時幾乎沒有什麼人能夠聽懂。作為國內目前惟一對媒介辛迪加的運作與機制有專門研究的學者,也是出版過《怎樣當自由撰稿人》的筆者,如今我非常高興地看到這一媒介服務業在電視、廣播與報刊等領域已經遍地開花。
雖然目前我國沒有明確提出辛迪加這一說法,但是辛迪加的市場運作模式已經深入人心,因為這是現代化媒介市場經濟的規律所催生的必然結果。電視觀眾所熟悉的中國娛樂現場、光線公司,實際上就是典型的電視節目辛迪加。
以前在報界,同樣的市場行為卻被蒙上了一稿多投的惡名。其實,這種說法完全是由於沒有受過系統的新聞學教育導致的無知。當然,關鍵是要有約在先、按約行事。在這個基礎上,同一作品無論發多少家都是合情合理的。因為在國外,由於知識產權的保護非常健全有效,加之市場需求的普遍存在,所以專門為不同的媒介提供同一成品的媒介辛迪加,一直是個興旺的行業。
最近,北京甚至出現了一家專門面向各地電台出售節目的臨界公司,已經有44家電台購買了該公司開發製作的11檔節目,累計播出時間達上千小時。
問題五:十大媒體是哪些?具體到相關名稱.比如回答電視是CCTV 影響美國的十大媒體
1851年9月18日,亨利・J・雷蒙德和喬治・瓊斯在一個沒有窗戶的閣樓上,點著蠟燭印出了4個版的《 *** 》創刊號。該報在首刊中寫道:「今天我們發行紐約每日時報的首刊,我們打算在今後無限期內每天早晨(周日除外)發行一刊。」
辦報人的心態決定了《 *** 》生命的長久。
NO.1:《外交》雜志(Foreign Affairs)――「在離你最近的報攤上洞察世界」
今年是該雜志創刊83周年。《外交》雜志是美國重大對外和國際事務的權威觀點發源地。雜志由獨立研究機構――「外交關系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編輯出版,為雙月刊。該雜志寧可刊登對一些觀點的爭執,也從不刊登任何已取得公眾廣泛認同的觀點。
從1947年喬治・凱南向理查德・尼克松總統提議的《遏製法案》,到 1967年塞繆爾・亨廷頓「文明的沖突」的分析,在《外交》創辦至今的歷史上,它曾多次為美國的對外事務政策定下基調。
《外交》雜志還是美國很多大學專業的必讀刊物。該雜志在新世紀內也延續了它的傳統,從美國對伊拉克的政策到全球化、艾滋病和氣候變化,都是《外交》關注的內容。最近的由該雜志內容結集出版的暢銷書有斐里德・扎卡里亞的《自由的未來》、肯尼思・鮑勒克的《危險的風暴》、斯蒂芬・弗林的《易受攻擊的美國》。
2005年第一期,該雜志將推出對布希第二個任期內將面對的挑戰的特別調查,該選題共邀請了6位知名作者分別撰寫了重大政策、伊拉克問題、中東問題、亞洲問題、國際經濟的相關文章。
在這個美國影響力巨大的世界,當美國的選擇更具有影響力的時候,《外交》雜志具有比以往更加強大的力量。在主編詹姆士・F・霍格的領導下,即使面臨雜志報攤銷售普遍不景氣的情況,該雜志在過去十年的報攤銷售量仍上升了80%。雜志的總有效發行量近14萬份。
該雜志的發行口號是:在離你最近的報攤上找到世界大事。在該雜志的網頁上有專門的報攤搜索引擎,輸入居住區的郵政編碼,即可找到居住區內售賣《外交》雜志的報攤位置。
《外交》雜志網站:foreignaffairs
淡藍色封面,簡約設計的《外交》
NO.2:《國會(報道)周刊》(CQ Weekly:Congressional Quarterly Weekly)――「從A―Z,國會信息無遺漏」
《CQ》的兩個字母會根據每期封面圖片的需要變換字型大小。這在國內雜志中並不多見。
1945年,納爾遜・伯恩特與夫人亨瑞艾塔共同創辦了《國會(報道)周刊》(簡稱CQ)。納爾遜・伯恩特出生於一個新聞世家,從父親那裡繼承了《聖彼得斯堡時報》並把該報辦成美國最優秀的地方報紙之一。後來,伯恩特想要創辦一個報道國會新聞的私有出版物,《CQ》誕生了。夫婦倆打算把《CQ》辦成一份介於國會和地方報紙之間的出版物,以幫助人們理解 *** 行為。
「聯合 *** 永遠不會建立一個恰當的機構去檢視自身。所以這需要私人企業去做這件事。」伯恩特在1965年這樣說。
開始,雜志「名不副實」――每年發行4期。後來,伯恩特發現這遠遠不能滿足讀者的需求,於是雜志發行得更加頻繁,現今已升級為周刊。
雜志刊登國會日常的計劃和新聞,對每周國會事務進行分析。編輯部已經積累了50年的「精確、綜合和無黨派成見」的報道聲譽。該......>>
問題六:誰那裡有全面的媒介專用術語 節目套餐(Package)
廣告主所能提供的一整套節目。
傳閱讀者(Pass Along Readers)
非經由購買或訂閱而看到雜志刊物的讀者。
普及率(Penetration)
擁有電視或收音機之家庭數所佔之百分比。
黃金時間(Prime Time)
電視之高峰收視時間,通常以晚上為多。
拉式推廣戰略(Pull Strategy)
推式推廣戰略(Push Strategy)
綜合瀏覽量(Page Views)
網站各網頁被瀏覽的總次數。一個訪客有可能創造十幾個甚至更多的Page Views。就是說假如有1000人次(User Sessions)訪問你的網站,而Page Views是1200的話,那就說明其中有一些人看了2次以上這個網頁。收費標準是Page Views而不是User Sessions,因為假如其中一個人看了2次以上這個廣告的話,這個廣告也就起到了相應的作用,就像電視廣告一個晚上放了3次,也是按3次收費,雖然可能是被同一個人看到。點擊廣告後連到的頁面(Portal Page)通常這個頁面不是商家網的首頁,而是針對廣告內容重新設計的頁面。
價格保障(Rate Protection)
廣告主與媒體簽約期間內,即使廣告費上漲,廣告主仍以原簽約價格支付。
收視(聽)率(Rating)
指收看(聽)某一電視節目(廣播節目)的人數或家庭戶數占擁有電視機(收錄機)的總人數或家庭戶數的百分比。
到達率(Reach)
媒體所涵蓋之閱聽者總數;視聽眾的總人數。到達率不考慮重復。
到達率的提高意味著載體的傳播廣度在增加,覆蓋范圍在擴大,廣告宣傳的產品的知名度會擴大。
閱讀率(Readership)
閱讀刊物或廣告之讀者人數或其所佔之百分比。
Number(%) of a target audience who claim to have 「read」 a publication(N.B.read after means looked into).
傳閱讀者(Pass-Along Readers)
閱讀自己沒有購買的刊物的讀者(Readers of magazine who are not purchases/subscribers)。
回扣(Rebate)
媒體支付給廣告主的退款,即支付款額與簽訂價格間的差額。
節目視聽眾佔有率(Share)
人們通常會問,在所有看電視的人中,有多少人在看我的節目?節目視聽眾佔有率是指某一節目,其收看者占開機者的百分比佔有率=收看某一頻道(節目)的觀眾人數÷所有正在看電視人數×100或佔有率=某一頻道(或節目)收視率÷所有頻道收視率×100
聲量份額(Share of Voice/Share of Spending)
某產品在其同類產品中的廣告活動份額,用投入的經費來衡量(SOS-share of spending)或用出現在媒介的比重來衡量(SOV-share of voice計算單位通常為GRP)。
廣告排期表(Schele)
廣告活動中所使用之媒體或廣告時間、版面之列表。
分刊法(Split Run)
報刊廣告中,將一位廣告主的兩種或多種不同的廣告分刊於同期的各版次上,以測定各廣告的效果。
節目提供者(Sponsor)
購買某一節目或節目片段廣告獨占權的廣告主。
插播廣告(Spot)
依地理分區或電台分區購買廣告時段插播;節目中插播。(Spot)可為播映廣告的時間或指廣告本身。
聯合播出辛迪加(Syndication)
聯合播出是基於以每個地域市場的聯合節目統籌播出安排方法,......>>
問題七:上海辛迪加影視有限公司的公司優勢 冠軍劇本專業的劇本團隊――辛迪加策劃編劇團隊,成熟的編劇作業體系,收視與網路雙料冠軍《夏家三千金》《愛情睡醒了》的黃金班底,積極選育出最優質的「愛情美劇」種子。精品製作擁有充足資金保障,整合相關領域最優秀導演、製片、演員加入,構成了冠軍級的製作團隊。只專注於製作「美情」、「美景」、「美人」於一身的精品劇。立體營銷擁有 「全程、全媒、全方位」的高規格營銷團隊。領先的項目全程營銷計劃,擁有數百家全方位媒體資源,以及網路,線下多渠道的「美麗營銷」體系,與播出媒體緊密配合,是播出平台綜合影響力提升的堅實後盾。專業服務具有業內領先的數據、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專注於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提供營銷、編播、競爭分析、播中數據分析、播後評估等專業化的增值服務,為合作夥伴提供成功保障。持續儲備長期儲備「愛情美劇」冠軍種子及最優秀合作資源,具有保障持續出品同類型劇目的綜合能力。
問題八:傳媒經濟學主要教授什麼內容?以後就業前景怎樣?可以干哪些工作? 30分 傳媒經濟學(Media Economics,又稱媒介經濟學),傳媒經濟學構建於不同的經濟學理論和分析方法之上,致力於研究經濟和金融力量如何影響傳媒體系和傳媒組織。傳媒經濟學的研究最早開展於20世紀50年代,早期的學者主要致力於研究報業競爭和廣播電視結構及管制。相關圖書《傳媒經濟學》中,作者既著眼理論又觀照實踐,以嫻熟的筆端,扎實的學理和對業界精深的理解,為人們展現了一幅美國傳媒經濟的全景式理論畫卷。
過去的三十多年中,傳媒經濟學的研究在世界各地廣泛開展並迅速發展,其研究領域和相關議題超出了許多對該學科不熟悉的人所能想像的深度和廣度。 從技術意義上講,並不存在特定的傳媒經濟學這一概念,因為這將意味著傳媒領域的經濟規律和理論有別於其他領域。然而,從實踐來看,將經濟規律和理論具體應用於傳媒產業和公司卻意義深遠。因為傳媒經濟學的研究有助於解析經濟影響力如何指導或限制傳媒活動,以及它如何對傳媒市場的具體動態產生宏觀影響。
傳媒產品和服務有著獨一無二的特徵和屬性,這與人們對其它產品和服務的理解迥然不同。一個基本的區別就是:傳媒產品和服務具有雙重性,它同時服務於受眾和廣告商。由於受眾市場和廣告市場對傳媒產品和服務的需求不同,因此經常會產生不均衡的經濟影響力。傳媒產品和服務有別於其他產品的另一個特徵是傳媒產品可以被多次重復利用,能夠產生比初次使用更高和更持久的價值。基於知識產權的保護,電影、錄音錄像節目以及信息等能在較長的時間內保持其經濟價值。還有必要認識到的是,對於傳媒企業和組織來說,傳媒產品的生產過程是藝術性的創造過程,這與一般性的工業化生產有著極大的區別。 經濟力量影響所有的媒體,而這種影響力也應因市場和社會體制而異。傳媒經濟學分析不僅適用於理解自由和開放的市場,它也為許多不同市場條件下的傳媒活動提供觀點和分析方法,包括在一些較為封閉或是具有很強管制及國家干預的市場,傳媒經濟學研究都能為其提供很多有益的思路和建議。
傳媒經濟學的產生從根源上來說是以傳媒經濟的產生和發展為基礎的,但是傳媒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出現具有廣泛的基礎。 1.多種學科的融合是傳媒經濟學產生的學理基礎對傳媒經濟的研究最初是經濟學家依據傳媒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經濟問題而展開的,這期間的傳媒經濟學研究具有較強依附性,實證性和對策性研究居多,原創性研究缺乏。隨著傳媒經濟的社會影響力日益擴大,傳媒經濟現象引起了各個學科的重視,管理學、政治學、信息學等多種學科紛紛把其納入自己的研究范圍,這為傳媒經濟學學科的獨立奠定了深厚的學理基礎。但這種孤立的學科研究的片面性導致了傳媒經濟學研究的停滯不前,迫切要求其走向獨立。 2.傳媒經濟對社會影響力的擴大是傳媒經濟學產生的社會基礎傳媒經濟的最初形態是一種隱形經濟,對社會發展的貢獻沒有明顯體現出來,直到大眾傳媒的出現,傳媒經濟的社會影響才逐步擴大,並正式成為一種主流經濟形態,這是傳媒經濟學產生的社會基礎。 3. *** 管理和控制傳媒經濟行為的需要是傳媒經濟學產生的政治基礎傳媒經濟活動的擴張,使其成為社會發展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但長期以來, *** 的管理行為一直停留在意識形態的管理之中,存在較大爭議。這一方面使得 *** 對傳媒經濟活動的管理存在許多盲點,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傳媒業的健康發展。傳媒業迫切需要 *** 制定相關的制度和法律對其進行管理和控制發展。這也為傳媒經濟學的產生提供了政治基礎。 4.傳媒經濟的規模化和規范化發展是傳媒經濟學產生的經濟基礎和實踐基礎傳媒經濟的規模化發展為傳媒經濟學的產生和地位提升奠定了經濟基礎,而傳媒經濟的規范化發展使得傳......>>
❸ 論如何提高網路媒體的盈利能力
網路媒體在發展過程中,伴隨自身營運的實踐,對贏利模式的探索一刻也沒有停止過。在網路的戰國時期,媒體網路必須有敏銳的商業眼光,誰搶佔了先機,誰就跑到了前頭。吸取經驗教訓,緊盯市場動態,調適盈利模式,確保網路媒體經營處於安全軌道。中國網路媒體,尤其是那些今天已具有相當規模和實力且已公司化運作的網站,更是不斷有所創新。下面,我們就網路媒體贏利模式進行細分。
一、常見的信息內容收費
綜合目前中外網路媒體信息內容營收模式看,大體有以下三種:1、新聞和信息內罩喊羨容打包向其他網站或媒體銷售;2、用戶付費方能瀏覽網站;3、用戶付費進行資料庫查詢。
內容收費的成功並非一蹴而就,必須信息質量高,內容獨特性高(即替代性要低),付款機制方便完善,消費者付費觀念健全,上網費率要低、速度要快,明確的市場區隔,內容不易被仿冒及復制等因素。
二、網路專供信息
網路專供信息是指根據有關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的特殊需要,網路媒體為其定製的一種專業性很強,有一定的實用性和實效性的電子讀本,訂購者通過網路媒體所給的網路通行證(密碼)定期收閱。比如分別針對金融系統、房地產系統和汽車、建材、化工、環保等行業編輯的各種參考電子文本,這種文本還可以配合印刷品出現。訂閱者一般一次訂閱就是半年或者一年,這種專供信息的收費一般都比較高。人民網、新華網目前都有了這項業務,像人民網的一種最新政策信息電子讀本,銷售勢頭就很不錯。
三、網上直播
這種營銷模式是從電視和廣播那裡引進發展而來的。它根據政府部門或企業的需要,網路媒體派人到現場對其活動進行網上現場直播,文字、圖片或是音像內容都可以在第一時間上網,與其他媒體相比,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它不需要電視直播昂貴的設備,不需要龐大的直播隊伍,收費也比較低,它還可以直接通過網路與讀者進行現場交流,直播的內容還可以多次閱讀,很久以後,你還可以隨時調閱。
.四、與政府和企業聯合開辦網上專題
網路媒體提供發布和技術平台,與政府和企業聯合開辦其業務范圍內的網上專題,這裡面的空間很大。這種想法是基於網路媒體的品牌和影響力而長生的。政府和企業藉助一個更大更好的網路平台,發布自己的信息,擴大自己的影響,推銷自己的產品,比他自己的網站效果要好得多,人力和費用也節省許多,它何樂而不為?
五、辛迪加稿件
辛迪加稿件在國外已經很發達,世界上最大的稿件辛迪加網站有iSyndicate、ScreamingMedia和YellowBrix等。稿件辛迪加是網路媒體資滲叢源共享最簡單的途徑和方式。新聞稿件、深度報道、專欄作家稿件物拍供各網站的聯合刊登或購買。這種稿件可以是面向大眾市場的,也可以是面向小眾市場的(nichemarkets)。
比如,中青網就中國今年夏天高校招生做了一個非常詳盡的深度報道和信息庫,這種信息和稿件可以通過辛迪加形式提供給其他網站。稿件的辛迪加不僅可以豐富內容、降低成本、增加收入,還可以通過點擊辛迪加稿件,增加點擊量。辛迪加標題比網站的標示更容易增加點擊量。
❹ 青島辛迪加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有限公司是不是騙子公司
是騙子公司,我姐姐在他們公司辦過出國,交了一萬元押金,後來沒辦走。押金不鬥孝給退,說我們提供了虛假的材料,實際空渣稿梁老上押金交完,他們根本就沒給辦理,沒申請。
❺ 請說詳細一些,關於國內外電視節目發行市場的概況
電視劇的發行,只要有《發行許可證》就可以發行。一般的製片公司都辦理了《發行許可證》。
製片公司自己發行的多,由發行商的發行的很少。
電視劇發行的流程,實際就是節目市場營銷的整個過程:
1、市場細分選擇目標市場
2、電視劇定位
3、營銷組合
a.產品戰略
b.價格戰略
c.分銷渠道
d.促銷:廣告宣傳、營業推廣、公共關系、人員推銷
一、電視劇的兩種發行方式:
電視劇製片公司有兩種電視劇的發行方式:自主發行和委託發行。委託發行又有兩種操作模式:賣斷和代理。自主發行是絕大多數電視劇製片公司第一選擇,這樣可以實現利潤最大化;委託發行常見於小規模的製片公司或剛起步的製片公司,製作的電視劇在市場上多屬於二、三檔。
1、實力強的製片公司多自主發行,小型製片公司通常採用委託發行方式
如果對不同產量製片公司所採用的電視劇發行方式進一步分析可看出電視劇製作能力強的公司,通常發行能力也強,「自主發行」電視劇的比例很高。年產電視劇200集以上的大型製片公司全部採用"自主發行"的方式發行自產電視劇。
2、在委託發行中,大多數製片公司採取賣斷方式
新建的公司或小型製片公司,缺乏發行實力,所以他們通常願意賣斷,或者委託發行。目前大多數製片公司採取賣斷的方式,發行公司分帳代理的代理費比例通常為15%-30%,通常有保底。
二、電視劇的兩次發行:
電視劇的發行包括兩次發行,其中以第一次發行為市場主體。第一次發行主要是社會製片公司向中央電視台或省級台或省會台供片,對於社會製片公司而言,第一次發行就完成了全部收益。第二次發行則是省級台、省會台向下游的城市電視台供片,將其已購買的播映權進行收益最大化,但第二次發行在電視劇發行主額中所佔比例很小。
1、省級台與省會台是第一次發行的主要市場
盡管在電視劇的第一次發行市場有三個買家:央視、省級台和城市台,但是絕大多數製片公司的發行策略是「全國發行,分省銷售」,輪姿襪省級台和省會台是其主要的銷售對象。
2、省會台外的地市電視台是二次發行的主要對象
二次發行是電視台對已購的電視劇在播映許可權和時間的范圍內進行銷售,是地方電視台的冊如一項收入來源.但是數量不大。
二次發行的主體有的是電視台,有的是頻道,取決於頻道在電視台的獨立地位。一般來說,購買全省播映權的省級、省會級電視台可以向其它地市級電視台出售播映權。
二次發行有兩種情況.一是在播出前發行,另一種是播出後發行,一般來說,省級電視台先向地市台發行,待他們播出後,省台再播。
3、聯合購買,不容忽視的聚合力量
就單個電視台的購買能力來說,央視大於省台,省台大於市台,往往城市台拿不到優秀劇的播出權。在激烈的競爭狀態下,省台和城市台的聯購聯播情況比較普遍。
全國城市台協作體
全國范圍內的競爭主要是全國城市協作體與央視之間對優秀劇的競爭。全國城市電視台協作體為廣電總局下屬機構,擁有二百多家城市電視台會員,擁有化零為整的頻道資源優勢。
2002年全國有線台聯合購買了《還珠格格II》的播映權,同年被媒體炒作得沸沸揚揚的《射鵰英雄傳》首播權被全國30多家城市電視台聯合購買,各個參與聯播的電視台廣告收入都比較可觀。2003年播出的由中國電影集團公司、雲南電視台影視頻道等聯合攝制的《十三格格》也是由城市台協作體買斷操作的。
省內聯合購買
在一個省內普遍存在著城市台聯合購買的情況:以省會台為龍頭的城市台經常會聯合購買一部劇的省內播映權,在操作方式上多是二次發行。
三、電視劇的四級發行市場:
按照發行商選擇電視劇發行到各地區的比例分類,可以分為四個級別的市場。
一級市場:廣東、山東、遼寧和臘激浙江,有70%以上的發行商選擇這四個省發行電視劇;
二級市場:湖南、四川、吉林、河北、江蘇、山西、北京、重慶、上海、安徽、黑龍江、湖北、福建、河南、陝西、廣西、江西、貴州,有60%發行商將電視劇發行到這十八個地區;
三級市場:非主流市場,天津、海南、寧夏、新疆、內蒙古、雲南、甘肅,不足60%的發行商發行到以上七個地區;
四級市場:西藏和青海,選擇此地發行的公司只有一半以下。
網路媒體在發展過程中,伴隨自身營運的實踐,對贏利模式的探索一刻也沒有停止過。在網路的戰國時期,媒體網路必須有敏銳的商業眼光,誰搶佔了先機,誰就跑到了前頭。吸取經驗教訓,緊盯市場動態,調適盈利模式,確保網路媒體經營處於安全軌道。中國網路媒體,尤其是那些今天已具有相當規模和實力且已公司化運作的網站,更是不斷有所創新。下面,我們就網路媒體贏利模式進行細分。
一、常見的信息內容收費
綜合目前中外網路媒體信息內容營收模式看,大體有以下三種:1、新聞和信息內容打包向其他網站或媒體銷售;2、用戶付費方能瀏覽網站;3、用戶付費進行資料庫查詢。
內容收費的成功並非一蹴而就,必須信息質量高,內容獨特性高(即替代性要低),付款機制方便完善,消費者付費觀念健全,上網費率要低、速度要快,明確的市場區隔,內容不易被仿冒及復制等因素。
二、網路專供信息
網路專供信息是指根據有關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的特殊需要,網路媒體為其定製的一種專業性很強,有一定的實用性和實效性的電子讀本,訂購者通過網路媒體所給的網路通行證(密碼)定期收閱。比如分別針對金融系統、房地產系統和汽車、建材、化工、環保等行業編輯的各種參考電子文本,這種文本還可以配合印刷品出現。訂閱者一般一次訂閱就是半年或者一年,這種專供信息的收費一般都比較高。人民網、新華網目前都有了這項業務,像人民網的一種最新政策信息電子讀本,銷售勢頭就很不錯。
三、網上直播
這種營銷模式是從電視和廣播那裡引進發展而來的。它根據政府部門或企業的需要,網路媒體派人到現場對其活動進行網上現場直播,文字、圖片或是音像內容都可以在第一時間上網,與其他媒體相比,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它不需要電視直播昂貴的設備,不需要龐大的直播隊伍,收費也比較低,它還可以直接通過網路與讀者進行現場交流,直播的內容還可以多次閱讀,很久以後,你還可以隨時調閱。
.四、與政府和企業聯合開辦網上專題
網路媒體提供發布和技術平台,與政府和企業聯合開辦其業務范圍內的網上專題,這裡面的空間很大。這種想法是基於網路媒體的品牌和影響力而長生的。政府和企業藉助一個更大更好的網路平台,發布自己的信息,擴大自己的影響,推銷自己的產品,比他自己的網站效果要好得多,人力和費用也節省許多,它何樂而不為?
五、辛迪加稿件
辛迪加稿件在國外已經很發達,世界上最大的稿件辛迪加網站有iSyndicate、ScreamingMedia和YellowBrix等。稿件辛迪加是網路媒體資源共享最簡單的途徑和方式。新聞稿件、深度報道、專欄作家稿件供各網站的聯合刊登或購買。這種稿件可以是面向大眾市場的,也可以是面向小眾市場的(niche markets)。
比如,中青網就中國今年夏天高校招生做了一個非常詳盡的深度報道和信息庫,這種信息和稿件可以通過辛迪加形式提供給其他網站。稿件的辛迪加不僅可以豐富內容、降低成本、增加收入,還可以通過點擊辛迪加稿件,增加點擊量。辛迪加標題比網站的標示更容易增加點擊量。
六、把傳統媒體內容變成網路媒體的財富來源
新聞媒體的負責人常常擔心把傳統媒體上太多的內容放到網上會對印刷媒體的經營產生負面影響,會影響傳統媒體最有商業價值的資源內容的保護。但是,如果過分限制有新聞價值的內容在網上發展,「會讓網民產生失望,因為網民們對網站的內容要求越來越挑剔,胃口越來越大。」 而事實上,大多數的新聞媒體網站的瀏覽者並不是該媒體印刷版的訂戶。反對把印刷版內容放到網上的人多半來自報社的出版發行等營銷部門,而不是來自報社的編輯部門。 讀者購買一份雜志或報紙,付的不是內容成本,而是印刷和發行成本。網路媒體把媒體的成本降到了零,而且把大門向新的受眾敞開,向那些過去沒有機會閱讀你的內容的讀者敞開了大門。這些新的受眾將會成為你財富的新的來源。
七、實用消費信息功能收費
互聯網擁有強大的多種實用信息服務功能,以往為了吸引用戶,大多將諸如電子郵件、主頁空間等免費提供給用戶。但目前付費享有服務或付費享有VIP服務已成為網站經營的出發點。對於具有巨大公信力、影響力的網站,社會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的企業、機構都會想到利用其傳播平台,因此,服務收費或以各種合作取得「雙贏」的前景是十分廣闊的。
顯然,網路媒體的信息在帶動消費並產生價值鏈後,才能更體現出自身的價值並帶來經濟收益。隨著數字化進程,諸如數字攝影在線沖擴、電子相冊等新的消費領域及價值鏈勢必形成。
八、手機簡訊收費
如今,手機不僅是雙向語音溝通的通信工具,而且成為大眾化的信息傳播工具,「第五媒體」的稱謂似乎已非它莫屬,我國手機簡訊的增長是蔚蔚大觀。在這一新興領域和市場中,除了移動電信運營商外,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各類內容提供商。如今手機簡訊息收入已成為網路媒體營收的一個重要來源。
手機簡訊營收給我們的最大啟發是要對新技術新市場要有及時、准確的判斷。早在2000年6月19日,人民日報網路版(同年8月改稱「人民網」)日文版、英文版imode手機網站在日本正式開通,成為國內第一家實現手機上網向訂戶發送簡訊息的網站。但是,時隔兩年後,到2002年5、6月世界盃足球賽時,人民網才在國內大推手機簡訊新聞訂閱。新聞媒體網站往往由於贏利意識的淡漠和自身機制不靈活,十分遺憾地失去了發展的良機。
九、電子商務平台
網路媒體搭建電子商務平台作為營收手段之一,也是常見的模式。在新聞媒體網站中,有代表性的是大洋網(廣州日報網站)的圖書銷售和YNET.COM(北京青年報網站)的「團購」平台。
大洋網是國內第一個具有明顯電子商務性質的新聞媒體網站,且做到相當規模。其標志就是2000年所建立的「大洋書城」。目前除廣州總站外,還建有上海、北京兩個分站。大洋書城接到顧客的網上訂單後,工作人員會通過電話確認,然後利用《廣州日報》自辦發行網近3000人的配送隊伍,短時間內把貨品送到消費者手中。在支付環節上,大洋書城與廣東銀聯合作建立了一個包括12多家銀行支持的網上支付系統,加上貨到付款、郵局匯款等手段,讀者支付方式的選擇比較靈活方便。解決了電子商務中配送與支付兩大難題。大洋書城目前可提供10多萬種圖書及光碟、軟體等出版物,2001年網上銷售額已近一千萬元。個體消費者出於相同的購買意願而實現「團體采購」現象,是2002內國內經濟生活中新出現的市場現象和購買現象。它的出現與網路傳播有著密切聯系,且後者是前者最理想的中介和溝通平台。
電子商務走過很長一段的「燒錢」期,終於開始回暖,已可通過許多方式進行贏利。如實行會員制就是其中的一種。
行業網站會員費五花八門,有的可收到上萬元。如中化網,每個會員『入網費』為1.2萬元,另外每年需交6000元服務費。僅此一項,該網站年收入就達4000多萬元。還有的網站通過收取加盟費賺錢。就是在網上開設加盟店,或一起共享資源並取得相應比例的回報。如8848網站,就開設了網上聯盟,客戶可以隨時在上面開店,最低的每天只收1元錢。有的聯盟店或收租金或收入門費,多少不一。由於靠的是規模賺錢,一般費用都比較低。以B2C(商家對個人消費者)為主的易趣網等網站,主要靠收取平台使用費。如商家物品登錄費、底價設置費、物品推薦費、交易服務費等。此外,收取差價費也為一些網站所看好。如卓越、當當等,通過網上物流配送,客戶購買後,送貨上門,賺取價格差價。
從整個形勢看,電子商務已從前兩年只為「創造眼球吸引力」等誤區中走出,開始贏利。2003年中國網上購物的交易額大約為7.9億元,比上年增長率116.2%。有專家預測,今年將會達到16億元左右。阿里巴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馬雲預言:「中國電子商務產業格局將有巨變!中國互聯網將由「網民」時代轉入「網商」時代。」
十、網路接入
網路接入最大的經營者是電信和廣電兩家。也就是說,電信傳輸網路和有線電視傳輸網路的技術和市場規模決定了目前ADSL和cable modem的消長。
從技術角度看,ADSL正在不斷提速,如2002年7月,日本各大ADSL運營商均宣布准備提供傳輸速度超過8Mbit/秒的服務。而2003年3月,美國勝天通信(Centillium Communications)發表了最新的ADSL技術「eXtremeDSL MAX」。其特點是同時提高上行和下行的最大傳輸速度,並且可以擴展與基站之間的ADSL服務提供距離。傳輸速度方面,由基站到用戶住宅(下行)方向最大為50Mbit/秒,由用戶住宅到基站(上行)方向最大為3Mbit/秒。另外,離基站的距離最長達7km時,仍能確保192kbit/秒這一超過ISDN的下行傳輸速度。⑥從國內市場來看,盡管目前ADSL提供的帶寬有限,但電信推廣的勢頭咄咄逼人。盡管在寬頻網路接入方面,有線電視傳輸網路具有一定的先天優勢,但在激烈的競爭中,能否成為市場上的「大哥大」,尚需用自身行動來回答這一挑戰。
這里簡單介紹一下台灣東森媒體科技集團(以下簡稱「東森集團」)的情況。在全球傳播業、信息業、電信業整合的大媒體潮趨勢下,東森集團領風氣之先,從1995年起,迅速從最初的傳統有線電視經營者角色,轉型為結合大眾傳媒、信息網路及電信的跨媒體經營者。經過5、6年的發展,一舉成為涵蓋廣播、電視、平面印刷媒體、網路媒體「四合一」的媒體集團。東森明確提出4C媒體的概念,即媒體內容事業(Content)、網路與通信事業(Communication)、顧客資源整合社群事業(Community)、電子商務事業(E-Commerce)的整合行銷服務。在網路服務方面,主要設有東森新聞報(ETToday)和東森國際網路(ETWebs)兩家公司。前者主打東森電視新聞尤其是音視頻內容資源上網;後者主營寬頻上網服務、網路互動電視服務、寬頻平台及內容提供、網站並購投資等業務。二者都建有自己的寬頻門戶網站及子網站群,提供包羅萬象的信息內容和各種各樣的網路服務。東森於1998年開始投入50億元資金,完成全島光纖同軸混合傳輸網路的基礎建設,於1999年正式推出寬頻上網服務,用戶發展很快,同時更瞄準台灣5000億元的電信市場,於2000年專門成立了東森寬頻電信公司,2001年推出ADSL寬頻上網,從而將業務觸角從原先的CableModem市場迅速擴展到一般撥接及ADSL領域,等於通吃了所有ISP網路接入業務,與其他對手展開了強有力的競爭。(註:台灣稱「網路」為「網路」;稱「寬頻」為「寬頻」)
十一、多種經營
網路媒體如同其他媒體一樣,可以進行與本身相關或無關的多種經營業務。相關業務如可以提供網路廣告製作、域名注冊、主機託管、空間租賃等業務,也可以利用自己成熟的技術向其他客戶提供建設網站服務。2001年4月,上海東方網利用品牌優勢推出「東方網點」工程,同年12月,上海東方網點連鎖管理有限公司注冊成立,2002年內東方網點連鎖店形成規模,目前,已擁有連鎖加盟店238家,占上海網吧總量的三分之一。此舉不僅將備受社會批評的「網吧」問題找到了一條妥善解決之道,而且也為東方網開辟了新的營收領域。總之,如何開拓線下業務領域,也在網路媒體當察之列。
十二、寬頻新服務
寬頻網路能夠提供更豐富且多元化的內容及服務模式。對用戶而言,寬頻網路最初的賣點當然在於高速上網,但高速上網實現後,馬上將面臨著用戶更高更多的要求,服務商能否提供用戶需求的內容和服務將是關繫到其成長與否的最重要因素。一句話,寬頻上網的價值不在於上網本身,而是在於其內容提供和服務提供。
寬頻網路帶來的重大變化之一,是網路的娛樂性功能得到極大提高。目前最明顯的體現是在線游戲和影視作品在線觀看及下載活動兩大熱潮。
2000年韓國在線游戲產值高達1.1億美元,這一數字足足是1999年的6倍。韓國在線游戲業產值的高速增長就是與網吧業的繁榮、寬頻網路的普及形成強勁互動後創造的一個奇跡。目前韓國在線游戲正大舉進軍國內市場。不少網站已認定在線游戲是繼手機簡訊之後又一個贏利增長點。
廣播電視媒體是音視頻節目資源的最大擁有者,應該在市場上扮演寬頻內容主要供應者的角色。更何況今年1月,廣電總局發布了15號令,對市場准入有著嚴格的限制。但我們必須看到在利益驅動下,今天已涌現出眾多提供音視頻節目的網站,其內容或為色情、新奇、刺激,或為侵犯版權,但用戶需注冊付費則是這類網站經營上的普遍做法。當廣電網路媒體正在討論如何面對市場時,這些另類網站卻正在斂錢,並正偷著樂。不管在寬頻網路接入上,還是在寬頻網路內容、服務提供上,廣電部門及媒體均佔有先天的優勢,但不能不承認,如何找准市場入口並盡快有所收益,始終是我們面臨的難題。
十三、網路廣告
在廣告市場方面,盡管網路媒體目前還無法與傳統媒體爭鋒,但畢竟是其營收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且近年來始終保持著增長態勢。從2001年起,網路廣告形態進行了很多創新,經營理念也有了很大改變,這些都為爭奪今後更大的廣告市場份額打下了基礎。我們在這里將重點談論這個有巨大贏利想像空間的網路廣告。
隨著寬頻網路的普及,流媒體及多媒體網頁製作技術可將傳統的網路廣告轉換成互動模式,除了可以使用視頻點播外,更能使用現場直播吸引網民眼球。如今年1月台灣曾有一場網路直播內衣發布會,就創造了同時10萬人次在線觀賞的記錄。互動設計也是網路廣告效果的重點,如可口可樂2月底推出新的網路廣告,由網民欣賞三種不同風格的主題曲,並可網上投票選出自己最喜愛的曲子。「展開式互動廣告」有別於以往的強迫觀看方式,特色在於廣告創意與信息必須經由網友的主動點選才會完整呈現,可因網民的選擇權而增加品牌好感度。最近,台北市媒體服務代理商協會訪談107位廣告主及媒體管理級以上人士,做出一份2003年廣告產業暨媒體趨勢發展的調查報告,結論顯示媒體未來發展以網路和電視最被看好,甚至有超過一半的廣告主認為網路是未來5年內最具發展潛力的媒體,媒體人則認為網路及電視潛力相當。從傳統媒體衍生而來的廣告形式不是本文論述的重點,
十四、網上遠程教育
所謂網上遠程教育,就是通過計算機網路、多媒體與遠程通訊技術相結合的形式實現的一種跨地區、跨學校的全新的教育體制與教學模式。中國的網路媒體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現有的優勢,與國內外的教育機構合作,開展網上遠程教育。
與傳統教育中以教為中心,以黑板、粉筆和老師的講授為主要手段的教學方式相比,網上遠程教育不僅可以取代它的主要功能,而且還有其不可比擬的優越性。
在工業經濟時代,教育的模式是學生走進教室;而在信息經濟時代,教育的模式是教室通向學生。但是,網上遠程教育手段並不是一種萬能的教育方式,它不可能完全取代傳統的教育方式。傳統教育方式是一種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教育方式,在情感培養、人格塑造方面具有網上遠程教育所無法比擬的優勢。知識的傳播,行為的示範,情感的交流,單靠一台冰冷的電腦無法實現。在面對面的直接交流中,老師的人格魅力和愛心,父母的諄諄教導,同學之間的情感交往都是教育的一部分。人不但有自然屬性,而且具有社會屬性,傳統教學方式為人們提供了一個人與人之間共同的生活的環境:這里有老師和同學,還有一套完整的規范系統(如校規、守則),它是社會的縮影,讓學生學會在集體社會與個性自由之間尋求和諧與平衡。這樣就會使學生學會遵守群體的游戲規則,學會尊重、理解、妥協、關心和幫助。另外,網上遠程教育也不一定適用於所有的教育層次和課程。它要求學生有較強的自學能力,並能夠使用計算機。有專家指出:網上遠程教育得以完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無論怎樣,網上遠程教育憑著自身的優勢已成為傳統教學方式有力的補充。
然而,隨著網路的進一步普及,網上遠程教育必將成為網路媒體的經濟增長的熱點。
十五、在線游戲
突破「韓」流。在線游戲的運營商們,為了利潤簡直是奮不顧身。去年下半年以來,金山斥資千萬元狂賭《劍俠情緣ONLINE》,獲利甚豐;光通的《傳奇3》在公測當日就被擠爆了伺服器,日進萬金,狠狠撈了一把。網易在線游戲收入已佔到總收入的40%。
在線游戲的贏利模式,主要靠銷售各類游戲卡。在渠道上,主要以網吧為基礎,建立了直接面對終端客戶的商務系統。不少網站還在全國織就了一張很大的銷售網,通過各地游戲專賣店進行銷售。同時,開通了招商、工商、民生、建設等銀行網上支付功能以及郵局、電匯等途徑;在價格上,熱門的游戲基本保持在不到1元可購10個點的價位,其它則視熱門程度遞減;在時間上,月費卡在規定的期限內可隨意上網,點數卡則嚴格按點消費,每個點大約能玩15分鍾,現在的游戲點卡計時功能已精確到秒;在內容上,目前各大網站仍側重於做國外的游戲代理,國產游戲佔不足20%。
作為一種新的娛樂方式,許多網站已不願長期屈就於「韓」流滾滾的形勢,努力在進行突圍。「現在代理國外一個好的游戲,價格實在太貴,入門費一般在500--2000萬之間。」新浪遊戲資訊中心的商務顧問張輝感慨頗深:「經營中的分成比例也令人痛心,國外開發商低的能佔到10%,高的甚至能到50%。因此,今後走國產化的路將是根本的方向。」
各大網站自然明白這個道理,紛紛投入巨資,加大自主研製力度,取得了很大成就。去年底以來,《俠義道》、《大清帝國》、《夢幻西遊》等紛紛出爐,走向市場。盛大的《傳奇世界》就獲得了空前的成功,其在線銷售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