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網站知識 > pubpeer是什麼網站

pubpeer是什麼網站

發布時間:2022-03-05 05:55:55

⑴ pubpeer一天質疑多少篇

3篇。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Semenza)涉嫌學術不端事件持續發酵。截至10月20日上午,知名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上曝出的爭議論文已增至40篇,時間跨度長達18年。

這些論文被質疑一圖多用或圖片PS,少數文章還被質疑存在倫理問題。截至發稿(10月20日上午),Pubpeer上曝出的塞門扎問題論文已經達到40篇。這40篇論文的時間跨度為2001年到2018年,長達18年。其中2013年到2016年的論文就有15篇,超過1/3。


⑵ 諾獎得主塞門扎涉嫌論文造假的篇數達到多少

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涉嫌學術不端事件持續發酵。截至10月20日上午,知名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上曝出的爭議論文已增至40篇。

這40篇論文的時間跨度為2001年到2018年,長達18年。其中2013年到2016年的論文就有15篇,超過1/3。涉嫌造假的論文中,涉及「乳腺癌」「冠狀動脈異常」「高血壓」「紅細胞增多症」等疾病的論文超過一半。

不幸中的萬幸,諾貝爾獎官方網站上公示的兩篇「關鍵著作」,以及1993年發表於《生物化學學報》(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的論文Characterization of hypoxia- incible factor 1 and regulation of DNA binding activity by hypoxia沒有被打假。

(2)pubpeer是什麼網站擴展閱讀

格雷格·塞門扎簡介

塞門扎1956年出生於紐約,今年64歲。1999年,他成為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全職教授,2003年起擔任該校細胞工程研究所血管研究項目主任。

2019年,塞門扎因「在細胞感知和適應氧氣變化機制中的發現」而與其他兩位科學家——拉特克利夫和凱林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上世紀90年代初期,塞門扎實驗室發現了低氧誘導因子HIF-1,並在1995年純化克隆了它。此後,拉特克利夫和凱林發現了HIF的降解機制。

近年來,塞門扎的主要研究方向是HIF-1與腫瘤、缺血性心臟病、冠狀動脈疾病、慢性肺病等疾病的關系。

他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非常重視「科研成果轉化」,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走向臨床,造福更多病人。

⑶ pubpeer一直是那幾個人

pubpeer一直是3個人。

PubPeer 已成立三年,是由現所屬法國科技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Scientific Research)的神經學家Brandon Stell與 Richard Smith、George Smith 共同創立,兩位 Smith 不願透露自己的所屬單位,Boris Barbour和Gabor Brasnjo也加入團隊負責出納和秘書事宜。

PubPeer是一個熱門的評議平台,PubPeer 的創辦人終於自幕後走出,在8 月 31 日發布的文章中,他們卸下面具透露自己的身份,宣布重組 PubPeer,變身為非營利 PubPeer 基金會。

⑷ 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詹啟敏被指涉嫌25篇論文不端是怎麼回事

海外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近日曝出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北大醫學部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詹啟敏涉嫌論文「造假」。在詹啟敏遭到質疑的25篇論文中,大體可分為三類:實驗圖像重復,違反動物實驗倫理以及實驗結果或存在常識性錯誤,還有個別為引物無效或缺失。

25篇論文中有兩篇被指違反動物實驗倫理的文章,尚未得到詹團隊的回復,均發表於詹啟敏擔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北京協和醫學院副校長期間。其中一篇文章於2010年發表在美國臨床研究協會主辦的《臨床研究雜志》上。

在PubPeer上,留言中貼出了論文中一幅有6隻實驗鼠的圖像,並發問稱,作者能否澄清本研究獲得的腫瘤大小?這些符合您所在機構的動物道德准則嗎?這篇論文詹啟敏為通訊作者。

這25篇論文發表時間橫跨1998年至2019期間,貫穿詹啟敏任職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國立癌症研究所高級研究助理到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期間,論文發表在《自然通訊》、《遺傳與基因組學雜志》《細胞死亡與疾病》《臨床癌症研究》等雜志上,多數期刊影響因子為10以內。提出質疑者,除了其中一篇為知名打假人畢克之外,其餘24篇主要由兩個匿名賬號所為。

(4)pubpeer是什麼網站擴展閱讀

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醫學院院長董晨也曾被質疑:

今年5月起,PubPeer網站上陸續有人匿名發帖,質疑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醫學院院長董晨署名的24篇論文存在一圖多用和重復使用等問題。

對此,董晨回復《中國新聞周刊》稱,他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10名前博士生和博士後對自己擔任通訊作者的20篇論文進行了審查,並在一周內,對Pubpeer網站上每個受到質疑的問題進行了詳實回答。董晨強調說,從他們的調查和解答中可以明確表明, 這些論文沒有造假,不存在學術不端。

在對受到質疑的一篇論文的回應中,董晨表示,「我們歡迎旨在提高科學質量和嚴謹性的建設性批評。

然而,這些質疑表現出對該領域、主題以及業內普遍接受的原理缺乏了解,因此大多數批評都沒有科學價值。作為PubPeer論壇的忠實支持者,我們不希望PubPeer這一專業的科學交流平台被某些匿名質疑者利用,分散科學家進行日常科研活動的精力,這將與平台的初衷背道而馳。」

⑸ 中國「頂級」醫院為何會被質疑學術不端

最近確實有很多中國“頂級”醫院的學者發表的論文被質疑,這個問題可以拿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論文被學術打假網站PubPeer質疑造假的事件來舉例子。那麼我們來列出幾個關鍵詞,就比如“北大”、“院士”、“學術造假”,這裡面哪個不是流量最喜歡的詞彙?不管是多麼權威的東西,總會有人跳出來質疑,有的可能是真的有問題才會被質疑,而另一些無非就是一些媒體或者網站為了吸引大眾的目光來進行炒作,吸引流量罷了。

⑹ pubpeer質疑的文章雜志社知道嗎

Pubpeer這個全球公開的同行評議網站,所有人都可以隨意在上面表達自己對已發表文章的看法。. 也就是說,不管你是不是該領域的研究者,你都能對任何文章進行評論或質疑。

⑺ 哪位諾獎得主涉嫌論文造假

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Semenza)涉嫌論文造假。

截至目前,知名學術大家網站Pubpeer上曝出的塞門扎問題論文已經達到40篇。時間從2001年到2018年,跨度長達18年,質疑點在於一圖多用或圖片PS,少數文章疑似存在倫理問題。其中,涉及「乳腺癌」、「冠狀動脈異常」、「高血壓」、「紅細胞增多症」等疾病的論文超過一半。

好在,在諾貝爾獎官方網站上公示的塞門扎的兩篇「關鍵著作」並沒有被打假。業界人士表示,「塞門扎最重要的貢獻是他上世紀90年代發現低氧誘導因子HIF-1的一系列工作,這批被曝有問題的論文不在其中。」

該業內人士還表示,「如果早兩年出現這種情況,塞門扎很可能不會獲得諾貝爾獎。但即便現在曝出來了,他的諾貝爾獎也大概率不會因此撤銷。畢竟歷史上諾貝爾獎還曾頒發給完全錯誤的研究、錯誤的結論,但也沒有過撤銷的先例。」

(7)pubpeer是什麼網站擴展閱讀:

格雷格·塞門扎簡介

塞門扎1956年出生於紐約,今年64歲。1999年,他成為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全職教授,2003年起擔任該校細胞工程研究所血管研究項目主任。

2019年,塞門扎因「在細胞感知和適應氧氣變化機制中的發現」而與其他兩位科學家——拉特克利夫和凱林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上世紀90年代初期,塞門扎實驗室發現了低氧誘導因子HIF-1,並在1995年純化克隆了它。此後,拉特克利夫和凱林發現了HIF的降解機制。

近年來,塞門扎的主要研究方向是HIF-1與腫瘤、缺血性心臟病、冠狀動脈疾病、慢性肺病等疾病的關系。

他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非常重視「科研成果轉化」,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走向臨床,造福更多病人。

⑻ 北大詹啟敏回應論文被質疑,北大的論文也有抄襲造假的嫌疑嗎

首先,一流學府的論文也確實會存在抄襲造假的嫌疑。其實不僅國內的名牌大學的論文有抄襲造假的現象,其他國家的大學也會存在論文抄襲造假的現象,像是我印象中記得比較深刻的是日本的一個學術造假事件,可以說是整個學術界的丑聞了,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的小保方晴子,在日本理化研究所工作,在一流的學術刊物《自然》上面成功發表了兩篇重要論文,據說有諾獎級別的研究成果(非理工科專業,其實不太懂,總之很厲害),隨後被證實造假,學位被撤銷,導師自殺。

最後,學術是一件十分嚴謹的事情,搞學術的人都應該愛惜自己的羽毛。不管國內還是國外,你搞學術有成果了,肯定是要發表出去的,這些以你的名義發表出去的作品都是有跡可循的,所以如果你抄襲造假,其實是給自己以後的學術道路埋下了一顆地雷,如果想搞學術還是要愛惜自己的羽毛,真金才會不怕火煉。

⑼ 清華大學醫學院院長董晨被質疑論文造假是怎麼回事

自5月起,國外學術交流在線平台PubPeer上陸續有人匿名發帖,質疑清華大學醫學院院長、中科院院士董晨的20多篇論文存在一圖多用和重復使用等問題。截至目前,PubPeer網站上能檢索到有上述被質疑圖像異常、作者署名包含董晨的論文有24篇。

在這些論文里,出現了部分實驗圖像在不同項目中重復出現,但標記數值不同的問題;兩幅實驗圖像相似度極高;不同指標的直方圖完全一致的情況。目前發現的24篇論文全部由董晨擔任通訊作者或共同通訊作者。

(9)pubpeer是什麼網站擴展閱讀

作為通訊作者的董晨都應該承擔相應的「把關不嚴」責任:

媒體查閱到的24篇論文,全部由董晨擔任通訊作者或共同通訊作者。導師擔任通訊作者的情況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都非常普遍。通訊作者往往指課題的總負責人,承擔課題的經費、設計、文章的書寫和把關責任,因此通訊作者不只是個「通訊員」,實際上要保證文章的可靠性,對論文發表中各類問題負責。

因此,此番無論涉及的學生或博士後是否的確是「無意出錯」,作為通訊作者的董晨都應該承擔相應的「把關不嚴」責任,這一責任無法推脫。這也提示各位學界「大佬」,維護自己的學術聲譽,不只要對自己撰寫的內容負責,更需要對整個團隊負責。涉及學術問題,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大意。

⑽ 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詹啟敏,被曝涉嫌論文不端是謠言嗎

我認為不是謠言,因為即使有些是誤判,但還是有幾個點詹起敏團隊並未做出解釋。

即使有些是誤判,但還是有很多是真正存在的事實。因此我認為這並不能說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詹啟敏,被曝涉嫌論文不端是謠言。而且這些存在於論文中的問題,即使不影響實驗結論,那也應該及時向期刊反應,及時改正錯誤信息,畢竟學術論文講究的是嚴謹和科學,科學沒問題了,那為什麼不能精益求精,讓這篇論文看上去更完美呢?

閱讀全文

與pubpeer是什麼網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共享中心沒有網卡 瀏覽:580
電腦無法檢測到網路代理 瀏覽:1460
筆記本電腦一天會用多少流量 瀏覽:773
蘋果電腦整機轉移新機 瀏覽:1424
突然無法連接工作網路 瀏覽:1183
聯通網路怎麼設置才好 瀏覽:1286
小區網路電腦怎麼連接路由器 瀏覽:1176
p1108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261
怎麼調節台式電腦護眼 瀏覽:820
深圳天虹蘋果電腦 瀏覽:1060
網路總是異常斷開 瀏覽:662
中級配置台式電腦 瀏覽:1119
中國網路安全的戰士 瀏覽:685
同志網站在哪裡 瀏覽:1497
版觀看完整完結免費手機在線 瀏覽:1506
怎樣切換默認數據網路設置 瀏覽:1177
肯德基無線網無法訪問網路 瀏覽:1419
光纖貓怎麼連接不上網路 瀏覽:1623
神武3手游網路連接 瀏覽:1018
局網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