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湖北荊州監利公安局的網址
網路搜
Ⅱ 監利除了監利吧之外還有沒有可以免費發監利廣告的網站
監利心情網可以發
Ⅲ 監利縣醫保卡查詢清單在那個網址
社保查詢方法如下:可以根據如下情況,自行選擇查詢方式。
1. 社保中心查詢
如果對自己的社保帳號不清楚,可以攜帶身份證到各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業務辦理大廳查詢。
2.上網查詢
登陸所在城市的勞動保障網或社會保險業務網站,點擊「個人社保信息查詢」窗口,輸入本人身份證和密碼(密碼是你的社保證編號或者身份證出生年月),即可查詢本人參保信息。
3.電話咨詢
撥打勞動保障綜合服務電話「12333」進行政策咨詢和信息查詢。
4、觸摸屏查詢
各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業務辦理大廳內如果設有社會保險觸摸屏查詢系統,刷卡或根據屏幕提示輸入卡號或身份證號進行查詢。
Ⅳ 大家好,我聽說過湖北省監利縣尺八鎮學校網站,每個人都能在瀏覽器上面看見
創建網站需要伺服器,公網ip和和網頁,或者直接用凡科建站之類的
恕我直言小白還是別搞建站了,先去科普一下web原理再來談怎麼建站
先有伺服器和公網ip再說吧
Ⅳ 監利網站,監利有什麼好的網站嗎交友,發貼子什麼的,哪位給回答一下,找半天找不到。
你可到「監利之家」網站啊!這是監利人自己辦的好網站,交友、社區、論壇、灌水、二手交易信息等,應有盡有。網址是:http://www.jlihome.com 。免費注冊成會員,還能享用免費空間呢!
Ⅵ 監利縣企業網站建設
首先看自己的預算,省錢自己做或者用成品網站之類的,想好點的就找網路公司。
企業網站建設一般有以下幾個方面組成:
1、域名 (可以做網址也可以做郵箱,ftp,一些管理軟體)方便記憶。.com/.net 注冊後就可以使用(除了廈門資源少數幾家服務商要備案後才可以使用。) .cn的域名要備案後才可以使用(這個過程一般要20工作日。 自己在服務商注冊比較貴,但是有自己的管理權(一般選擇萬網、新網等幾家大點的服務商。
2、網站製作。
網站站策劃 :網站的需求明確化,比如美工風格,欄目,內容,功能等,可定工期,價錢
美工平面圖 :網站的美工效果,網站的欄目,網站的整體的網站結構,網站內容等
頁面製作 :網站前台的製作 網站特效,flash等
編程 :選擇編程語言asp .php .aspX 資料庫類型等,程序實現整套網站的功能,
後台管理等。
3、空間 :空間的要求不同價格差別比較大。要求的流量、最大接入數、程序類型、資料庫
類型等不同價格不一樣,名氣大的空間商的一般比較貴,相對比較穩定,但不是性
價比最高的。一般是網站建設的公司提供。
4、網站調試 :測試頁面是否瀏覽正常,功能是否實現,是否有錯誤
5、備案:國內的空間要求備案,香港和國外的不用備案。空間選擇那家服務商就在那家服務備案。一般在空間買後就可以備案,備案各個地方的程序和要求不同,詳細要咨詢空間提供商。
主要是看企業網站的定位,要是想做起來是高端的,就找有實力的網路公司,價格比較高。
要求不高的直接用現成的成品網站之類的模版網站,什麼都配備了,一年也才幾百塊錢,省錢、省時、省事。
錢是要給人家賺的,問題多問問,了解多點免得以後麻煩。建議域名自己注冊,空間叫網路公司幫你建議(因為程序是人家開發的,那種類型的他們比較專業),一般自己測試確認後,以後一般沒有什麼問題。
常見的問題是:備案問題,空間穩定問題,程序安全問題(建議不要用asp編程,容易被入侵)
Ⅶ 監利縣在哪裡
已解決問題 收藏 轉載到QQ空間 監利縣的歷史 [ 標簽:監利縣,歷史 ] 昨天剛到監利縣就看到這里正在舉行一場「慶祝中國成立60周年暨監利解放」的晚會。那麼監利以前有過屈辱史么? 心靈憩園 回答:1 人氣:1 解決時間:2009-06-23 01:55 檢舉 芙蓉之國——監利,猶如鑲嵌在江漢平原南端的一顆明珠。東沿洪湖,有水面50餘萬畝,為監利、洪湖兩縣(市)共有,西望荊沙,長江水迂迴於南,東荊河靜卧在北。監利境內河網密布,湖泊星羅,土壤肥沃,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這里地利形勝,物華天寶,人才輩出,古籍浩瀚,可謂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有史以來,勤勞勇敢的監利人民就勞動、生息、繁衍在這塊豐腴的土地上。正是這些不避艱辛,不畏強暴,不懼邪惡,可歌可敬的人民創造了極其豐富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譜寫了絢麗多彩的歷史篇章。
有一位哲人曾經這樣說過:埃及人所獲得的土地,是由於尼羅河的恩賜。那麼,監利人所獲得的土地,則完全是由於長江和東荊河的饋贈。 遼闊富饒的江漢平原,原是一望無際的雲夢古澤,後經長江的多次泛濫和漢江三角洲不斷延伸和擴大而逐漸形成了沖擊平原。監利縣就是鑲嵌在江漢平原上的一顆明珠。它位於湖北省的南部,洞庭湖的北面,東帶洪湖,南瀕長江,漢江支流東荊河繞北部邊界蜿蜓東去。全縣南北長74公里,東西寬60公里,總面積為3237.67 平方公里,跨東經112.35-113.19,北緯29.26-30.12,西與江陵,石首傍江接壤、北與潛江、仙桃(沔陽縣)夾河相鄰,東與洪湖連壤交界,南與湖南的華容、臨湘、岳陽隔江相望。
Ⅷ 監利相親網怎麼改成監利心情網了~以前的帳號還可以用嗎
是同一個網站~只是網站以前是專門做監利徵婚的~由於流量太大所以改成監利門戶網站了!
Ⅸ 荊州監利在哪裡
在沙市的旁邊,小地方,不過有個福娃。
Ⅹ 監利在湖北的什麼地方
在湖北省的西南部
資料來源:監利縣政府網站.
http://www.jianli.net/
芙蓉之國——監利,猶如鑲嵌在江漢平原南端的一顆明珠。東沿洪湖,有水面50餘萬畝,為監利、洪湖兩縣(市)共有,西望荊沙,長江水迂迴於南,東荊河靜卧在北。監利境內河網密布,湖泊星羅,土壤肥沃,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這里地利形勝,物華天寶,人才輩出,古籍浩瀚,可謂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有史以來,勤勞勇敢的監利人民就勞動、生息、繁衍在這塊豐腴的土地上。正是這些不避艱辛,不畏強暴,不懼邪惡,可歌可敬的人民創造了極其豐富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譜寫了絢麗多彩的歷史篇章。
有一位哲人曾經這樣說過:埃及人所獲得的土地,是由於尼羅河的恩賜。那麼,監利人所獲得的土地,則完全是由於長江和東荊河的饋贈。
龍 舟 竟 渡
遼闊富繞的江漢平原,原是一望無際的雲夢古澤,後經長江的多次泛濫和漢江三角洲不斷延伸和擴大而逐漸形成了沖擊平原。監利縣就是鑲嵌在江漢平原上的一顆明珠。它位於湖北省的南部,洞庭湖的北面,東帶洪湖,南瀕長江,漢江支流東荊河繞北部邊界蜿蜓東去。全縣南北長74公里,東西寬60公里,總面積為3237.67 平方公里,跨東經112.35-113.19,北緯29.26-30.12,西與江陵,石首傍江接壤、北與潛江、仙桃(沔陽縣)夾河相鄰,東與洪湖連壤交界,南與湖南的華容、臨湘、岳陽隔江相望。
監利縣地勢平坦,是典型的平原地形。地面海拔高度在23.5-30.5米之間,高差僅 7米。放眼遠望,大地似錦,一馬平川,打破這種平原單調景觀的是位於東部長江之濱的兩個小山丘——楊林山和獅子山,它們是江南丘陵的余脈,由於地殼運動,發生了斷裂和錯動,在長江南移過程中,河床沿斷裂層發育成長,這兩個山丘即遺留在江北。楊林山海拔78.8米,為全縣制高點;獅子山海拔58米,兩山共佔地約4平方公里。它們宛如兩個威嚴的武士,守護著監利的東大門,閱盡了人間滄桑,在監利的發展史上,寫下了不同凡響的篇章。解放後在楊林山修建的楊林山泵站,泄洪引水,氣勢螃薄,既保證了縣內20多萬畝農田旱澇保收,又為楊林山增添了新的景點;近年修復的天妃廟(娘娘廟)高踞於山巔,腑視著長江。登山游廟,極目楚天,遠山如游龍起伏,翠疊蒼莽;洪湖浮光掠影,雪亮如鏡;大江滾滾東去,驚濤拍岸,充滿生機活力。如詩如畫的江山,盡收眼底。
監利的地形大勢是:南部長江沿岸,北部東荊河沿岸和西部較高,中間和東部屬於湖窪地帶,低於西面和南北兩側地區,高低相差6米左右,自然形成撮箕型,宜排灌和水利。之所以這樣,是由於長江、東荊河的多次泛濫,大量泥沙溢出河床,當流速減後,便很快沉積下來,形成天然大堤,天然堤隨洪水上漲不斷增高,兩岸地勢變得高亢,江河之間就形成地勢相對低下的窪地。
獅子山頭,看夕陽西下,其樂融融。
監利縣是中國內地的普通一縣。它的發展與中國的整個歷史息息相關,隨著國家的強盛而興旺發達,也因國家的動亂而傷痕遍體。
夏商時期,監利縣屬於古南蠻國。這是一個剛剛步入文明時代的小國,它的都城大約在今天余埠(監利)古井口南面約1里的地方。西周時期,監利稱為州國,是周天子下面的一個小諸候國。春秋時,楚文王將都城遷到江漢平原的西陲紀南城,楚國開始強大起來,並吞並了周圍的許多小國,州國也為楚文王所滅,監利全境便成了楚國的屬地。
公元前576年,河南的許國遭到鄭國的侵略,請求楚國保護,得到了楚王的允許,後經過很多周折,終於在公元前586年在監利境內建立了容城國,成為楚王的附庸。
秦始皇並吞六國,統一天下,廢除分封地,建立郡縣制,這里為州陵縣,隸屬南郡(今江陵)。漢初,古容城地域出現了州陵縣和華容縣(湖南的華容縣是在隋朝開皇18年才改稱華容的,可能是襲用了這個芳名)。漢獻帝建安13年(公元 208年),曹操軍敗赤壁,華容歸屬東吳。由於此地「士卑沃、廣陂澤」,「地富魚稻」,西北境內曾產鹽。於是東吳便「令官督辦」以監鹽漁之利。公元 222年,孫權稱帝,從華容縣劃出一小塊地方設立監利縣。從此,監利作為一個縣名正式出現於歷史舞台,距今已有近1800年的歷史了。
南北朝時期,華容縣屬荊州,監利改屬巴陵郡。梁朝在巴陵郡設立巴州,劃監利為監利郡。於是監利就成為郡府所在地了,但存在的時間並不長。隋唐五代時,監利縣的建制沒有多大變化。後周時,曾一度將監利改為復州,宋朝時屬江陵府。宋太祖趙匡胤乾德三年( 965年)以白沙垸分設玉沙縣。熙寧六年(1078年),又撤銷玉沙縣並入監利。
南宋度宗咸淳年間,因蒙古人加緊進攻中國的南方,兵荒馬亂,南宋政府自顧不暇而廢置監利縣。直到元朝末年,順帝整飭南宋州郡時才又設立。明代監利屬荊州府,清朝一直沿襲未變。中華民國廢府設道,監利屬荊宜道,民國二十一年,監利屬湖北省第七行政督察區,後又屬第四行政督察區。
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監利縣是紅軍、新四軍和解放軍的根據地,1928年就建立有蘇維埃政權,屬鄂西聯縣政府。1930年9月,在監利成立了湘鄂西蘇維埃聯縣政府;1931年12月,在監利縣周老嘴成立了湘鄂西省蘇維埃政府。1943年至1946年間,在監利西北地區設立監利縣人民政府,縣東北地區設立監沔行委會,均屬襄南政務委員會領導1947年至1949年縣北已成為解放區,屬監沔縣民主政府管轄。1949年4月全縣解放,屬沔陽專區,1951年改屬荊州專區,現屬荊州市。
監利的人口數字,在明朝以前無據可考。明朝始有戶口記載。如明英宗正統八年(公元1443年)為 5957戶,28185 口。以後於明憲宗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明武宗正德七年(公元1512),明穆宗隆慶四年(公元1570年),其戶口稍有增減。由於當時賦役的輕重系於人口的多寡,所以隱瞞人口的情況比較嚴重,這些統計數據也很不精確。
明朝末年,由於長期的戰爭動亂,災荒和瘟疫,使監利縣的人口損失過半。現在的監利居民,如果翻閱他們的家譜,就會知道,很多是在清朝初年由江西一帶遷移到監利定居的。清朝統治時期,由於社會相對安定和清政府「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的政策,使監利人口增長非常之快。同治兩年(公元1865年),編審全縣男女老少人口共為882609口,國民黨統治時期,由於瘟疫災荒和反動勢力的大屠殺,到1934年全縣人口減少到468777人;1949年,全縣有人口56萬;1999年,監利人口已達到 141萬。現在,控制人口增長已成為全社會十分緊迫而又艱巨的任務。
監利的居民,漢族佔99% 以上,少數民族有回族、壯族、滿族、土家族、蒙古族等13個民族,共700多人,以回族居多。
回族居多是由河南省唐縣遷入的三戶做馬、牛、羊生意的商人發展起來的。其中姓王的一戶,姓武的一戶。一百多年來,已發展到了幾百人。其於的少數民族均系近百餘年來,先後從外地流入監利定居的。
各種宗教於不同的時代傳入監利,佛教和道教最早,其餘的至多不過百餘年的歷史。回民帶進了伊斯蘭教,天主教於1900年傳到了監利,基督教是1906年由兩個瑞典人傳入的。但這些宗教並沒有在監利廣泛傳播。更沒有給監利居民的生活帶來大的影響。由於少數民族人口很少,又長期與漢族人聚居在一起,他們的特徵自然地逐漸消失。現在監利境內的少數民族人外表到他們的生活習俗,與漢族人並無二樣。
給監利居民以很大影響的是儒教,此外還有一些原始的土生土長的宗教。如果你走入監利農民的住宅,就會看到堂屋的神龕上供奉著「天地國親師」的牌位。儒教崇拜的是「天地君親師」,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沒有君主敬奉了,神龕上的「君」也就變成了「國」。
解放以前,封建的宗法制度普及全縣。很多村落都是根據同姓聚居的姓氏來命名的。各姓都有戶長、族長、房長。所謂戶長,就是一姓之長,他的職權是代表祖先執行家法。解放以後,隨著社會制度的變更和生產力的發展。宗法制度已經不復存在。不過它的殘余仍然象幽靈一要,不時在社會上和人們的心中游盪,有的地方甚至還有死灰復燃之患。
監利居民的方言土語較多,而且監南與監北的口音很不一樣,這可能與清初大批移民來監利定居有關。監南人在外地很多會被人們誤認為是湖南人,監北人則被認為在沔陽人。
監利縣的風俗習慣與鄰縣大致相同。農歷正月初一這天,先拜祖神、後拜父母、出外叫出行。初二拜丈母,初三家家戶戶互相團拜,稱為「拜年」。正月初九為「上九日」,正月十五晚上舉行圓霄燈會;清明前後,家家踏青掃墓,祭奠去世的親人;五月初五,賀端陽,門前掛艾葉,吃粽子,劃龍船;六月六日,嬌陽似火,家家曬衣物,稱為「曬龍袍」,七月前半月,到處燒化紙線,告慰祖神;八月十五叫「中秋」,晚上吃月餅茶點,叫「中秋賞月」;十二月初八叫做「臘八日」;家家挑臘水泡糍耙;二十四日過小年敬灶神;三十晚上叫「除夕」,這一天,全家團聚,置辦豐盛的酒菜,開懷暢飲,稱「團年」,也叫「吃年飯」;子弟向父兄拜揖喊「辭年」,到了晚上,家家一團火,家人圍火而坐,敘舊迎新,俗稱「三十夜裡火,十五夜裡燈」。除夕之夜,通宵不睡稱為「守歲」。
監利人民在長期的勞動生活和我國文化的特定氛圍之中,形成了自己的風俗習慣。隨著現代社會的開放與進步,社會結構和人們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也相應地發生了變化,現在監利的婚喪禮儀,節日風俗正在接受現代社會的廣泛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