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手機帶空中模式
中國民用航空局飛行標准司2018年1月15日下發《機上攜帶型電子設備(PED)使用評估指南》。根據這份評估指南可知:此前,我國經過技術測試、規章修訂等一系列工作,認為開放機上PED
使用的條件已基本成熟。另外,此前,波音、空客等飛機製造商也在設計和製造環節考慮如何防止 PED
干擾。航空無線電技術委員會(RadioTechnicalCommission for Aeronautics,簡稱
RTCA)先後發布行業標准,提出了航空器抗 PED電磁干擾的技術規范,這也為進一步開放機上 PED
使用奠定了基礎。由此,國內乘客也終於可以在飛機上打開手機了。
手機的飛行模式又叫航空模式,是在乘坐飛機時必須關掉手機,以免手機信號的發射和接收對飛機飛行造成影響,有某些手機里就自帶了這個功能,可以關閉掉SIM卡的信號收發裝置。飛行模式關閉了手機的GSM/GPRS模塊,手機不會主動向基站發送尋呼信號,即不試圖聯系基站,但一般可撥打緊急電話(與無sim卡原理類似,在此模式下,手機一般可撥打國際求救電話112,可能不支持110、120等國內求救電話)。因此,在飛行模式場景下,手機的通信功能是被關閉的,即不能接打電話收發簡訊,與基站沒有信號聯系,也不試圖聯系基站。因為手機信號會干擾飛機上的電子設備,所以飛機上不允許打開手機,而這種模式下關閉了手機信號的有關功能,因此便被命名為飛行模式。諾基亞、索愛,蘋果和三星等許多國內外品牌的手機都已先後自帶該功能,沒有自帶的手機可以通過下載軟體實現該功能。由於手機的電量很大部分都消耗在搜索基站信號上,因此在飛行模式下關閉了信號,手機便非常省電。
那麼飛行模式的專利到底是誰的呢?
其實飛行模式很早就已經裝配到智能手機上了,但對於該功能的專利的信息網間並沒有太多資料,但是據目前的信息看「飛行模式」的專利技術居然是中國人的(雖然此前諾基亞的離線模式跟飛行模式類似,並且也曾與華為爭奪過專利權,但是最終華為還是贏得了該技術的專利權),這可能是很多國人都不知道的。據悉,早在智能手機發展初期,華為就率先發明並擁有了「飛行模式」這一專利技術,它的設計初衷,確實是為了避免手機信號干擾飛機上面儀器,保障飛行安全。根據目前能搜到的專利證書看,該項專利的發明人是李昌竹,專利權人則是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授權公告日在2005年5月18日,不過據悉,華為的此項專利,目前是全球免費授權使用的。
② 國家無線電管理委員會(SRRC) 跟 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檢測中心(SRTC)有什麼關系
應該是上下級的關系,前者是上級,後者是下級。
③ 國家無線委員會,工信部和中國民航。這三個單位什麼關系
SRRC認證:自 1999 年 6 月 1 日起,中國信息產業部 (Ministry of Information Instry, MII) 強制規定,所有在中國境內銷售及使用的無線電組件產品,必須取得無線電型號的核准認證 (Radio Type Approval Certification)。
前身為國家無線電管理委員會 (State Radio Regulation Committee, SRRC) 的中國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 (State Radio Monitoring Center, SRMC) 為目前中國大陸唯一獲得授權可測試及認證無線電型號核准規定的機構。中國已針對不同類別的無線電發射設備訂定特殊的頻率范圍,且並非所有頻率皆得以在中國合法使用。換句話說,所有在其境內銷售或使用的無線電發射設備會規定不同的頻率。此外,申請者必須注意某些無線電發射設備的規定范疇,不但要申請「無線電型號核准認證」,同時也必須申請中國強制認證 (CCC) 及 / 或進網許可證 (MII) 的核准。
機構職能
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產業部的直屬事業單位,主要承擔無線電監測和無線電頻譜管理工作,是中國無線電管理的支撐機構。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簡稱:工業和信息化部,工信部),是根據2008年3月11日公布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組建的國務院直屬部門。
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要職責為:擬訂實施行業規劃、產業政策和標准;監測工業行業日常運行;推動重大技術裝備發展和自主創新;管理通信業;指導推進信息化建設;協調維護國家信息安全等。
中國民用航空局(簡稱中國民航局或民航局,英文縮寫CAAC)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主管民用航空事業的由部委管理的國家局,歸交通運輸部管理。其前身為中國民用航空總局,在1987年以前曾承擔中國民航的運營職能;2008年3月,由國務院直屬機構改制為部委管理的國家局,同時更名為中國民用航空局。
機構職責
(一)提出民航行業發展戰略和中長期規劃、與綜合運輸體系相關的專項規劃建議,按規定擬訂民航有關規劃和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起草相關法律法規草案、規章草案、政策和標准,推進民航行業體制改革工作。
(二)承擔民航飛行安全和地面安全監管責任。負責民用航空器運營人、航空人員訓練機構、民用航空產品及維修單位的審定和監督檢查,負責危險品航空運輸監管、民用航空器國籍登記和運行評審工作,負責機場飛行程序和運行最低標准監督管理工作,承擔民航航空人員資格和民用航空衛生監督管理工作。
(三)負責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工作。編制民航空域規劃,負責民航航路的建設和管理,負責民航通信導航監視、航行情報、航空氣象的監督管理。
(四)承擔民航空防安全監管責任。負責民航安全保衛的監督管理,承擔處置劫機、炸機及其他非法干擾民航事件相關工作,負責民航安全檢查、機場公安及消防救援的監督管理。
(五)擬訂民用航空器事故及事故徵候標准,按規定調查處理民用航空器事故。組織協調民航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組織協調重大航空運輸和通用航空任務,承擔國防動員有關工作。
(六)負責民航機場建設和安全運行的監督管理。負責民用機場的場址、總體規劃、工程設計審批和使用許可管理工作,承擔民用機場的環境保護、土地使用、凈空保護有關管理工作,負責民航專業工程質量的監督管理。
(七)承擔航空運輸和通用航空市場監管責任。監督檢查民航運輸服務標准及質量,維護航空消費者權益,負責航空運輸和通用航空活動有關許可管理工作。
(八)擬訂民航行業價格、收費政策並監督實施,提出民航行業財稅等政策建議。按規定許可權負責民航建設項目的投資和管理,審核(審批)購租民用航空器的申請。監測民航行業經濟效益和運行情況,負責民航行業統計工作。
(九)組織民航重大科技項目開發與應用,推進信息化建設。指導民航行業人力資源開發、科技、教育培訓和節能減排工作。
(十)負責民航國際合作與外事工作,維護國家航空權益,開展與港澳台的交流與合作。
(十一)管理民航地區行政機構、直屬公安機構和空中警察隊伍。
(十二)承辦國務院及交通運輸部交辦的其他事項。
④ 什麼是Fcc認證
FCC認證又稱為美國聯邦通信認證,FCC認證是美國的一個強制性認證,主要針對的是帶電的產品,FCC認證不需要驗廠,申請流程相對比價簡單。
簡單來說就是FCC認證:
是出口美國要的一個認證;
是強制性認證;
帶電的產品要做;
申請認證不要驗廠,相對容易。
FCC證書
⑤ 網路相關的3個著名標准化組織的名稱是什麼貢獻是什麼
國際標准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ISO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國際標准組織之一,它主要由美國國家標准協會(ANSI)和其他國家的國家標准組織代表所組成。ISO最主要的貢獻是建立了開放系統互聯(OSI)的七層參考模型。在開放系統中,任意兩台極端及可以進行通信,而不必理會各自由不同的體系結構。有些人曾一度相信OSI將成為未來所有通信的標准模型,但隨著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這個語音顯得越來越不實際。然而,作為一個分層協議的典型,OSI仍然經常被人們學習研究。
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IEEE是世界上最大的專業組織之一。由計算機和工程學專業人士組成。它創辦了許多刊物,定期舉行研討會,還有一個專門負責制定標準的下屬機構。IEEE在通信領域最著名的研究成果要數802協議族的定義,802主要uongyu定於區域網。比較著名的有802.3的CSMA/CD與802.5的Token Ring。
美國國家標准協會(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ANSI)-----ANSI是一個非政府部門的私人機構,其成員包括製造商、用戶和其他相關企業。它有獎金一千個會員,而且本身也是國際表遵化組織,或簡稱ISO的一個成員。ANSI標准廣泛存在於各個領域。比如光纖分布式數據結構(FDDI),就是一個適用於區域網光纖通信的ANSI標准。還有美國標准信息交換碼(ASCII),則是被用來規范計算機內的信息存儲的。
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ITU)-----其前身是國際電報電話咨詢委員會(CCITT)。ITU是一家聯合國機構,共分為3個部門。ITU-R負責無線電通信;ITU-D是發展部門;ITU-T,負責電信。ITU的成員包括各種各樣的研究機構、工業組織、電信組織、電話通信方面的權威人士,還有ISO。ITU已經制定了許多網路和電話通信方面的標准。總所周知的有V系列建議和X系列建議。V系列建議針對電話通信,這些建議定義了數據機如何產生和解釋模擬電話信號;X系列建議針對電話通信,這些建議定義了數據機如何產生和解釋模擬電話信號;X系列建議針對網路介面和公用網路。比如X.25建議定義了分組交換網路的介面標准;X.400建議針對電子郵件系統。當然還有許多其他的X建議和V建議。
電子工業協會(Electronic Instries Association,EIA)-----EIA的成員包括電子公司和電信設備製造商。它也是ANSI的成員。EIA主要定義了設備間的電氣連接和數據的物理傳輸。也就是我們常用的網路裂解線纜的標准,如最廣為人知的標准時RS-232(或稱EIA-232),它已成為大多數PC機與數據機或列印機等設備通信的規范。
網際網路工程特別任務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IETF是一個國際性團體。其成員包括網路組織設計者、製造商、研究人員以及所有鬼網際網路的正常運轉和持續發展感興趣的個人或組織。它分為幾個工作組,分別處理網際網路的應用、實施、管理、路由、安全和傳輸服務等不同方面的技術問題。這些工作組同時也承擔著各種規范加以改進發展,使之成為網際網路標準的任務。IETF的一個重要成果就是對下一代國際協議的研究發展。
國家標准和技術協會(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其前身是美國的國家標准局(National Bureau of Standards,NBS)。是美國商業部屬下的一個機構,它發布標准,以規范聯邦政府的購買的設備。同時,它也負責制定時間、長度、溫度、輻射能和無線電頻率等物理量的量度標准。NIST關於安全技術方面的一個重要貢獻就是數據加密標准(DES)。DES將信息加密成無法識別的形式。DES標准已被廣泛應用於通信設備的晶元生產中。這一標准非常復雜,也很有爭議。
國際電子技術委員會(International Electro technical Commission,IEC)----- 一個為辦公設備的互聯、安全以及數據處理制定標準的非政府機構。該組織參與了圖像專家聯合組織(JPEG),為圖像壓縮制定標准。
⑥ WMAN 是什麼
WMAN
隨著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的迅猛發展,全球信息網路正在快速向以IP 為基礎的下一代網路(N GN)演進。結合未來全球個人多媒體通信的全面覆蓋要求及下一代寬頻無線(N GBW) 的概念與發展趨勢看,寬頻無線接入技術已日益呈現出其重要性。運用寬頻無線接入技術,可以將數據、Internet 、話音、視頻和多媒體應用傳送到商業和家庭用戶。其中基於IEEE 802. 16 系列標準的寬頻無線城域網技術(WMAN ,Wireless Met ropolitan Area Networks) 又以其能夠提供高速數據無線傳輸乃至於實現移動多媒體寬頻業務等優勢,引起廣泛關注。本文在詳細闡述IEEE 802. 16 系列標準的基礎上,介紹了基於這一標准體系的寬頻WMAN 技術WiMax 及其進展,並討論了其應用狀況。
IEEE 802. 16 系列標准介紹
WMAN 標準的開發主要有兩大組織機構:一是IEEE 的802. 16 工作組,開發的主要是IEEE 802.16 系列標准; 二是歐洲的ETSI , 開發的主要是HiperAccess。因此, IEEE 802. 16 和HiperAccess 構成了寬頻MAN 的無線接入標准。本文主要考慮基於IEEE 802. 16 系列標準的WMAN 技術。
IEEE 802. 16 標準的研發初衷是在MAN 領域提供高性能的、工作於10~66GHz 頻段的最後一公里寬頻無線接入技術,正式名稱是「固定寬頻無線接入系統空中介面(Air Interface for Fixed BroadbandWireless Access Systems) 」, 又稱為IEEE WirelessMAN 空中介面,是一點對多點技術,其工作原理如圖1 所示。主要包括空中介面標准: 802. 16-2001(即通常所說的802.16 標准) 、802.16a 、802.16c、802.16d 與802.16e ; 共存問題標准: 802.16.2-2001 、802.16.2a ; 一致性標准: 1802.16.1 、1802.16.2 。這些標准有的已正式發布,有的正在開發制定當中, 如表1 所示。
上述標准中,起基礎性作用的是空中介面IEEE802. 16 與802. 16a ,主要區別如表2 所示。802. 16主要用於大業務量的業務接入,但由於設備成本高,其市場推廣工作較遲緩。為了在業已廣泛使用的11GHz 以下頻帶開發市場,而且由於這一頻段范圍的非視距特性較理想,樹木與建築物等對信號傳輸的影響較小,基站可直接安裝於建築物頂部而不需要架設高大的信號傳輸塔, 且工作於2GHz 至11GHz 的系統基本上可以滿足大多數寬頻無線接入需求,因而更適於最後一公里接入領域。IEEE於2003 年1 月29 日推出了運行於2~11GHz 的擴展版本標准———IEEE 802. 16a ,新標准可適用於特許頻段和2. 4GHz、5. 8GHz 等無須許可的頻段。
基於IEEE802. 16 系列標準的WMAN技術WiMax
為確保不同供應商產品與解決方案的兼容性,802. 16 技術的部分領先供應商於2003 年4 月發起並成立了旨在推進無線寬頻接入的WiMax 論壇。WiMax 全稱為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Access ,即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系統,其技術標准為IEEE 802. 16 系列。如同Wi-Fi 聯盟的強大促進了WLAN 的快速發展一樣,WiMax 聯盟的目標也是促進IEEE 802. 16 的應用。該聯盟由Intel 牽頭,包括西門子、富士通、AT &T、Covad 通訊等,我國中興通訊也名列其中,近期,英國電信(BT) 、法國電信、Qwest 通信公司、Reliance 電信和XO 通信也加入了WiMax 論壇。目前WiMax 論壇已經擁有約100 個成員,運營商佔25 %。自今年初Intel 宣布下半年開始將會在其生產的晶元中部分採用WiMax 標准以來,西門子、阿爾卡特等部分移動設備製造商也相繼宣布將推出支持WiMax 標準的設備。當前,WiMax 正在成為繼Wi-Fi 之後最受業界關注的寬頻無線接入技術。
WiMax 採用IEEE 802. 16 系列標准尤其是802. 16a ,作為物理層及MAC 層技術,除最高可達百兆的速率外,WiMax 技術還可具備在2~66GHz頻帶范圍內可利用所有需要或不需要許可的頻帶,以及確保服務質量(QoS) 等功能。WiMax 的工作原理如圖1 所示。WiMax 設備通常由安裝在建築物上的基站或塔式基站和家庭或辦公場所內的用戶接入終端組成,用戶在區域網內部可使用任意區域網技術傳送語音、數據和多媒體信號,對外連接則通過定向天線向服務提供商的蜂窩塔發送信號在蜂窩塔接收基站接收到多個用戶發來的信號後,進行處理(補償信號失真和衰落等) 後,通過無線或有線信道將信號傳送到滿足802. 16 協議的交換中心,然後交換中心將數字信號流接入互聯網或電話網進行傳輸。WiMax 技術極強的傳輸能力可使信號傳輸距離最高可達50 公里,通常情況下單一基站的有效覆蓋范圍也可達6~10 公里,在這一范圍內,這一技術的非視距傳輸特性與穿透性都極為理想,可以提供高達75Mbps 的帶寬。即使在傳輸過程中超出視距信號,經過反射後也能到達蜂窩塔被接收。與此同時, 802. 16a 還較好地實現與現有公共802. 11WLAN 及商用無線熱點的互連互通,因而能夠擔當從核心網到家庭無線LAN 的橋接重任,進一步提高現行無線熱點的利用效率。
WiMax 技術的新進展
在國際上, IEEE802 委員會目前正在制定名為」IEEE802. 16e」的新標准。2004 年5 月17~21日, IEEE 802. 16 工作組第31 次會議在深圳召開,會議的重點是802. 16e (Mobile Wireless MAN) 的標准化,這是IEEE 802 在中國召開的第一次會議。IEEE802. 15 已經制定了固定無線接入標准(FWA) ,為了實現用戶終端的移動性, IEEE802. 16e 還將制定MAC層中的基站切換等功能。使用頻帶為6GHz 以下,而傳輸速度方面,使用20MHz 帶寬時最大可達100Mbps。調制方式採用與原來的IEEE802. 16 相同的QPSK、16QAM、64QAM。預料,WiMax 的移動版本802. 16e 在移動性上將有較大進步,其日前完成的技術說明已經實現了時速60 公里移動下的平滑切換,且在頻譜利用效率、誤差修正、MIMO 天線支持、自適應調制等很多方面都表現卓著。另據報道,韓國已經建立了名為「HPi」的802. 16e 標准,並得到了SK電信、KTF 和Hanaro 電信等運營商以及三星等設備商的支持, 《韓國時報》稱」HPi 標准將有可能獲選成為802. 16e 國際標准」。依據WiMax論壇副主席Aditya Agrawal 在2004 年3 月8 日於美國聖地亞哥開幕的無線系統設計會議第12 屆年會暨技術博覽會(WSD) 上公布的標准化日程, IEEE802. 16e 規格約在2004 年第3 季度即可確定下來,計劃2005 年最終完成, 配備該功能的產品預計2006 年前後即可亮相。WiMax 論壇今後將制定在IEEE 802. 16 系列標准上運行的上層協議,而且計劃從2004 年第4 季度就將開始對符合WiMax 規格的產品進行認證作業,以及對認證產品進行互聯試驗。
在國內,中國通信標准化協會(CCSA) 無線技術委員會( TC5) 也非常重視IEEE 802. 16 的研究,在2004 年4 月的全會上已經確立了相應的標准研究課題,今後CCSA 將派固定代表參加會議,組織國內企業和會員參與IEEE 的標准化工作,並適時制定我國的相關標准。同時,經過批准, Intel 公司2004年開始在成都和大連兩大城市進行WiMax 城域網技術的建設和應用試驗。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802. 16 內部新近成立的Mesh Ad Hoc 委員會開始研究點到點數據傳輸的支持以及信號障礙穿越等問題,如果這些支持得到批准,誕生更為強大的802. 16f 標准,將推動WiMax獲得更大的發展。
802. 16 WMAN技術的應用與發展
在網路構成上,以IEEE 802. 16 系列標准為代表的寬頻WMAN 主要用於本地多點連接,既可將802. 11 系列無線接入熱點等連接到互聯網,也可連結企業與家庭等環境至有線骨幹線路。如圖2 所示。由於IEEE802. 16a 標準的實用性,一般預計它首先將在無線城域網上應用。Intel 正在大力推廣WiMax ,日前該公司還和阿爾卡特宣布將聯合提供WiMax 端到端解決方案。尤其是自2003 年7 月10日Intel 公司宣布將開發支持高速無線通信標准IEEE802. 16a 的晶元組以來,富士通等也已宣布開發相應的晶元組,並將於2004 年下半年投入市場,屆時,有關WMAN 設備市場的價格將會有一個大幅度的下降,其市場推廣力度將進一步加大。
在國內,信息產業部將3. 5 GHz (3400~3430MHz、3500 ~ 3530 MHz) 、5. 8 GHz ( 5725 ~ 5850MHz) 兩個頻帶規劃為城域網無線接入專用頻帶,截至2004 年上半年已進行過三輪頻率評選招標。3. 5 GHz 城域網無線接入試驗網已於兩年前開通,目前已推廣到國內幾十個城市。5. 8 GHz 城域網無線接入試驗網也已進入實施階段。專家認為,隨著WMAN 設備市場價格的下滑,國內幾大電信運營商特別是新興的寬頻運營商將會加速對其寬頻無線的建設投入。據估計,2006 年,我國對WMAN 市場的需求量將達到20 億元。
由信息產業部無線電管理局、電信管理局、電信研究院共同組成的調研組發現,目前運營商運用寬頻無線城域網技術傾向於提供的業務主要包括:語音接入業務(本地和IP 電話) 、數據專線業務、Internet 接入業務等。在商業領域,新興運營商還可以將WiMax 作為在城市密集區提供寬頻無線服務的首選標准,與傳統大型運營商一爭高下;在企業和家庭寬頻無線接入領域,它可以作為xDSL 或光纖的延伸,成為提供「最後一公里」或「最初一公里」的優選技術。如圖3 所示。當然,WiMax 也面臨著傳統運營商所提供的xDSL 、光纖或傳統T1 線路的競爭。但隨著WiMax 技術的日益完善,一旦得到廣泛認可,網路效應將進一步加速該技術的普及。此外,考慮到Wi2Fi 解決的是寬頻無線區域網的接入問題,而WiMax 解決的是寬頻無線城域網的問題,一些專家已經把「WiMax + Wi2Fi」看作3G 的強大挑戰者之一。因為在理想情況下,WiMax 比3G 網路的數據傳輸快30 倍以上,而覆蓋范圍也比3G大10 倍。雖然從總體上說,受其自身移動性和話音支持能力的限制,WiMax 不大可能完全取代3G,但WiMax在高速數據傳輸能力方面的優勢仍是顯而易見的,因而在公眾移動通信網路領域,它可能成為未來3G網路的補充手段。而在面向IP 為主的高速數據業務領域潛力巨大,極具競爭力,有望得到廣泛應用。
總之,全球通信發展的寬頻化、無線化、個人化、分組化是大勢所趨。當前,數據業務在電信總業務中的比例正不斷擴大,特別是Internet 的迅猛發展,正推進城域網由面向話音業務到面向數據、多媒體業務的轉變。隨著無線技術的發展,移動辦公的流行和手持設備的普及,以及寬頻無線市場的日漸成熟,可以預見,基於IEEE 802. 16 系列標準的寬頻WMAN 技術以其在覆蓋范圍、傳輸速度和綜合成本等方面的優良特性,將獲得巨大發展。
⑦ TCSES是個什麼東西
ETSI-ETSI
ETSI:()歐洲電信標准協會。
ETSI-簡介
ETSI是由歐共體委員會1988年批准建立的一個非贏利性的電信標准化組織,總部設在法國南部的尼斯。ETSI的標准化領域主要是電信業,並涉及與其他組織合作的信息及廣播技術領域。ETSI作為一個被CEN(歐洲標准化協會)和CEPT(歐洲郵電主管部門會議)認可的電信標准協會,其制定的推薦性標准常被歐共體作為歐洲法規的技術基礎而採用並被要求執行。
ETSI-組織概況
ETSI目前有來自47個國家的457名成員,涉及電信行政管理機構、國家標准化組織、網路運營商、設備製造商、專用網業務提供者、用戶研究機構等。ETSI成員可分為正式成員、候補成員、觀察員和顧問四類。正式成員和觀察員只允許CEPT成員國范圍的組織參加。凡自願申請入會、按年收入比例向ETSI交納年費者,經全會批准均可成為正式成員。正式成員享有ETSI標準的技術報告及參考文件的發言權、投票權和使用權。ETSI觀察員一般只授予被邀請的電信組織的代表。ETSI候補成員是為非歐洲國家電信組織或公司尋求與ETSI合作而設的一種特殊身份。要成為ETSI的候補成員,需與ETSI簽署正式協議,經全會批准。候補成員可自由參加會議,有發言權但無表決權,享有與正式成員同樣的文件;候補成員應支持ETSI標准作為世界電信標準的基礎,盡可能的採用ETSI標准並交納年費。ETSI授予歐共體和EFTA(歐洲自由貿易協會)的代表以顧問的地位,顧問有權參加全會、參與常務委員會、技術委員會、特別委員會的工作,但沒有投票表決的權利。
——ETSI組織由全體大會、常務委員會、技術機構、特別委員會和秘書處組成。
——全體大會是ETSI的最高權力機構,每年至少召開兩次會議,決定ETSI的所有政策和管理決策,產生主席、副主席及大會秘書長、代理秘書長人選通過決議和章程,討論接納新成員,決定預算、決算,通過每年的工作報告等。
——常務委員會是在全會閉幕期間開展日常輔助工作的機構。主要職能是決定成立技術委員會、選舉技術委員會主席、協調各技術委員會之間的關系、研究分類計劃及進度、鑒定成果、通過新標准及確定新舊標準的過渡期等。
——ETSI技術機構可分為三種:技術委員會及其分委會、ETSI項目組和ETSI合作項目組。ETSI還有特別委員會包括財經委員會、歐洲電信標准觀察組、工作協調組、專家安全演算法組、全球移動多媒體合作組、用戶組、新觀點以及ETSI和ECMA協調組等8個委員會。
——要特別提出的是ETSI有一類工作組稱專家工作組,這是ETSI對於一些重要且緊急的課題採取成立專門課題組,聘請專家集中進行研究的一種方式,使得標準的制定程序加快。專家工作組須由歐洲標准化委員會和歐洲自由貿易協會提出建議,經技術委員會通過,方能成立,由ETSI秘書處按照規定的程序進行管理。專家工作組的成員是從ETSI成員組織中招聘的。
ETSI-委員會及項目組的分工
ETSI目前下設13個技術委員會,他們的代號、名稱、及分工如下:
TCEE(EnvironmentalEngineering)環境工程技術委員會定義那些(包含安裝在用戶端的)電信設備的關於環境和基礎方面的標准。主要包括環境條件和環境測試、供電問題和機械結構三個領域。
TCERM(EMCandRadio)無線及電磁兼容技術委員會直接負責ETSI關於無線頻譜和電磁兼容方面的技術工作,包括研究EMC參數及測試方法,協調無線頻譜的利用和分配,為相關無線及電磁設備的標准提供關於EMC和無線頻率方面的專家意見。
JTCBroadcasting(EBU/CENELEC/ETSIJointTechnicalCommission)播送聯合技術委員會為電視、無線電、數據及其他小衛星提供的新業務、有線電視、交互型傳輸的播送系統提供標准,為實現統一技術模型框架而與DVD、EBU、CENELEC組織進行合作。
ECMATC32(Communication,Networks&SystemsInterconnection)通信網路和系統的交互型連接技術委員會是一個ETSI和ECMC合作的機構,為專業電信網領域提供全面觀點,並在該領域起草ECMA標准和技術報告。該領域包括專業電信網的結構、業務、管理、窄帶或寬頻專用綜合業務網的協議、用於通信的計算機等。
TCHF(HumanFactors)人機因素技術委員會為電信設備及電信業務提供關於人機介面方面的標准和規范,包括人的特殊需求(例如年長者和殘疾人)。
TCMTS(MethodsforTesting&Specification)測試方法和指標技術委員會為測試方法和測試參數的准確一致性制定標准,為評價性能指標的提供可實現的方法和手段,支持ETSI關於實驗一致性所做的研究。
TCNA(NetworkAspects)網路總體技術委員會為所有現存網及新網提供通用的網路特性,包括定義網路模型、網路結構,定義網路功能和用戶網路介面的基本結構。
TCSEC(SECuiry)安全技術委員會為使ETSI的技術工作能考慮到安全問題,ETSI設立安全技術委員會,負責提供關於安全方面的ETSI技術報告和標准,向其他技術委員會提供關於安全方面的建議和援助。
TCSES(SatellitesEarthStations&System)衛星地面站及系統技術委員會負責所有與衛星通信相關的技術工作,包含各類衛星通信系統(移動的和廣播式的)、地面站及設備的無線頻率介面和網路用戶介面,衛星及地面系統的協議。
TCSPS(SignallingProtocol&Switching)信令協議及交換技術委員會負責定義信息流、公眾網的呼叫處理序列和信令,包括傳送用戶到用戶信息的技術、用戶到節點以及節點間的通信。
TCSTQ(SpeechProcessing,Transmission&Quality)語音處理傳輸質量技術委員會確保協調相關設備的端到端語音質量的生產和維護,促進開發適時且經濟的設備為網路運營商利用現有的和將來的固定或移動網提供通信業務。
TCTM(TelecommunicationMultiplexing)傳輸和復用技術委員會負責傳送網及其組成部分(包含無線中繼不包括衛星系統)的全方面標准化工作以及傳送網介面的傳輸特性,定義傳送網組成部分的功能及實現規范,例如傳送路由、路由器、分段、系統、功能命名、天線、電纜光纖等。
TCTMN()電信管理網技術委員會TMN技術委員會的目的是使得分散在很多技術委員會和技術委員會工作組關於電信網路管理的工作更有組織化,能更快地進行關於電信管理網的要求和規范的交流和統一。
ETSI-成員
ETSI目前有來自47個國家的457名成員,涉及電信行政管理機構、國家標准化組織、網路運營商、設備製造商、專用網業務提供者、用戶研究機構等。ETSI成員可分為正式成員、候補成員、觀察員和顧問四類。正式成員和觀察員只允許CEPT成員國范圍的組織參加。凡自願申請入會、按年收入比例向ETSI交納年費者,經全會批准均可成為正式成員。正式成員享有ETSI標準的技術報告及參考文件的發言權、投票權和使用權。ETSI觀察員一般只授予被邀請的電信組織的代表。ETSI候補成員是為非歐洲國家電信組織或公司尋求與ETSI合作而設的一種特殊身份。
要成為ETSI的候補成員,需與ETSI簽署正式協議,經全會批准。候補成員可自由參加會議,有發言權但無表決權,享有與正式成員同樣的文件;候補成員應支持ETSI標准作為世界電信標準的基礎,盡可能的採用ETSI標准並交納年費。
ETSI授予歐共體和EFTA(歐洲自由貿易協會)的代表以顧問的地位,顧問有權參加全會、參與常務委員會、技術委員會、特別委員會的工作,但沒有投票表決的權利。
⑧ 多家航空公司解除"手機禁令" ,在飛機上有哪些娛樂設施
娛樂設施應該主要還是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電子閱讀器等攜帶型電子設備
北京喜樂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李洋表示,民航局統計數字顯示,去年國內民航旅客運輸量超過4.88億人次。中國人均航線時間約為2.5小時,這也就意味著,每年中國人大約有超過10億小時在飛機上,如果通過互聯網把這些時間利用起來,將產生巨大的商業價值。有機構預測,2020年擁有WI-FI服務的飛機將覆蓋全球,將催生約1300億美元的新市場,惠及航空公司、硬體設備供應商、內容提供商、零售商、酒店出行服務商以及廣告商。面對巨大的經濟前景,航企會爭先恐後地增加WI-FI航班嗎?有業內人士表示,受到成本、技術以及衛星數量和可能提供的「總帶寬」限制,短期內並不會增加大量的WI-FI航班。
最後,享受娛樂設備的同時,也要注意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