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兒童體檢都查什麼項目
兒童保健、兒童體檢主要服務對象是0-18歲孩子,分別針對嬰幼兒期(0-3歲)、學齡前與學齡兒童(3-12歲)、青少年(12-18歲)開展。在此列出以下項目有助於各位父母育兒,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常規體檢時間分別是:
1.一歲以內——1個月、3或4個月、6個月、8或9個月、12個月;
2.一歲到三歲——每半年一次,即18個月、24個月、30個月、36個月;
3.三歲以後——每年一次。
以上體檢時間是針對兒童常規體檢時間劃分的,對於異常兒童應該增加體檢次數。
主要的體檢項目包括:
1.生長發育測量和評價——評估兒童的生長情況如身高、體重,這是兒童營養狀況評價的重要指標,也是篩查內分泌疾病的方法之一;
2.一般問診——全面了解兒童在生長、發育、疾病等方面的既往情況;
3.體格檢查——全面系統的體格檢查初步了解兒童健康狀況和發育情況;
4.視力測驗——篩查兒童的近視、遠視、散光、斜視等問題,呵護兒童眼健康;
5.聽力測驗——利用耳聲發射原理篩查外耳道至耳蝸聽力通道的聽力問題;
6.骨密度檢查——判斷骨骼的營養狀況。為兒童佝僂病及其他骨骼疾病的診斷提供依據,並能協助營養的指導;
7.ASQ年齡階段問卷——篩查兒童在語言、大運動、精細運動、解決問題能力、個性-社交5個方面的情況,全面了解兒童的神經心理發育情況,為進一步評估提供依據;
8.M-CHAT-R兒童孤獨症篩查量表——篩查兒童有無自閉症風險,有助於自閉症的早期發現、為早期干預提供治療依據;
9.CBCL兒童行為量表——發現兒童可能存在不良行為,為早期行為干預提供治療依據;
10.血常規——為營養、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依據;
11.兒童膳食結構及行為分析——發現兒童在膳食行為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指導兒童日常膳食結構和行為。
希望這些檢查項目能夠給各位父母提供幫助!
⑵ 兒童體檢有哪些項目
兒童體檢是對兒童進行常規的身高、體重、視力、聽力、血液、骺板、肺功能等的檢查,可以預防和對疾病進行及時的治療,保障兒童的健康成長。(1) 血常規血常規全血細胞分析通過血液分析無貧血、細菌感染、病毒感染、白血病、敗血病等血液方面疾病。(2) 膽紅素組合總膽紅素(TBS)、直接膽紅素(DBIL)、間接膽紅素(IBIL)檢查肝臟膽紅素代謝功能無異常,觀察無肝膽疾病、溶血性疾病等。(3) 肝功能檢測谷丙轉氨酶(ALT)檢查肝臟代謝功能正常,無肝臟受損。(4) 乙肝檢測乙肝表面抗原(HBsAg)檢查為陰性。(5) 一般檢查身高、體重、血壓、體重指數了解身高、體重、血壓體內脂肪含量符合年齡段標准。(6) 心、肺、肝、膽、脾、腎、腸道、神經系統無異常。(7) 外科檢查皮膚、淺表淋巴結、甲狀腺、脊柱、四肢關節、肛門、指肛檢查檢查皮膚、淺表淋巴結、甲狀腺、脊柱、四肢關節、生殖器等發育正常,無異常病變。(8) 檢查右眼視力、左眼視力、右眼矯正視力、左眼矯正視力、辨色力檢查視力正常,無屈光不正、色盲等。
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1) 血常規血常規全血細胞分析通過血液分析可發現有無貧血、細菌感染、病毒感染、白血病、敗血病等血液方面疾病。(2) 膽紅素組合總膽紅素(TBS)、直接膽紅素(DBIL)、間接膽紅素(IBIL)檢查肝臟膽紅素代謝功能有無異常,觀察有無肝膽疾病、溶血性疾病等。(3) 肝功能檢測谷丙轉氨酶(ALT)檢查肝臟代謝功能是否正常,有無肝臟受損。(4) 乙肝檢測乙肝表面抗原(HBsAg)檢查是否感染乙肝(5) 一般檢查身高、體重、血壓、體重指數了解身高、體重、血壓體內脂肪含量。(6) 內科檢查既往病史、心率、心律、心音、心界、肺、腹部、肝臟、膽囊、脾臟、精神及神經、腱反射檢查心、肺、肝、膽、脾、腎、腸道、神經系統有無異常。(7) 外科檢查皮膚、淺表淋巴結、甲狀腺、脊柱、四肢關節、肛門、指肛檢查檢查皮膚、淺表淋巴結、甲狀腺、脊柱、四肢關節、生殖器等發育是否正常,有無異常病變。(8) 檢查右眼視力、左眼視力、右眼矯正視力、左眼矯正視力、辨色力檢查視力是否正常,有無屈光不正、色盲等。需要檢查的人群:處於成長發育時期的兒童。
注意事項
不合宜人群:無。檢查前禁忌:血液檢查前需保持空腹。檢查時要求:兒童可能會對檢查害怕,在檢查前與檢查時要給予安撫和引導。
檢查過程
(1) 采血采血室抽血安全、方便、無菌、無交叉感染。(2) 血常規血常規全血細胞分析通過血液分析可發現有無貧血、細菌感染、病毒感染、白血病、敗血病等血液方面疾病。(3) 膽紅素組合總膽紅素(TBS)、直接膽紅素(DBIL)、間接膽紅素(IBIL)檢查肝臟膽紅素代謝功能有無異常,觀察有無肝膽疾病、溶血性疾病等。(4) 肝功能檢測谷丙轉氨酶(ALT)檢查肝臟代謝功能是否正常,有無肝臟受損。(5) 乙肝檢測乙肝表面抗原(HBsAg)檢查是否感染乙肝。(6) 一般檢查身高、體重、血壓、體重指數了解身高、體重、血壓體內脂肪含量。(7) 內科檢查既往病史、心率、心律、心音、心界、肺、腹部、肝臟、膽囊、脾臟、精神及神經、腱反射檢查心、肺、肝、膽、脾、腎、腸道、神經系統有無異常。(8) 外科檢查皮膚、淺表淋巴結、甲狀腺、脊柱、四肢關節、肛門、指肛檢查檢查皮膚、淺表淋巴結、甲狀腺、脊柱、四肢關節、生殖器等發育是否正常,有無異常病變。(9) 眼科檢查右眼視力、左眼視力、右眼矯正視力、左眼矯正視力、辨色力檢查視力是否正常,有無屈光不正、色盲等。(10) 口腔檢查顏面、牙齒、齲齒、缺失、牙周、口舌檢查有無齲齒及其它牙齒疾病,口腔黏膜及口腔腺體有無異常。
相關疾病
換牙,先天性白血病,奶癬,新生兒肝炎綜合征
相關症狀
乳食不化,昏睡露睛,夜啼饒哭,兒童骨缺損,兒童精神運動發育異常,兒童期過度生長,兒童髖部疼痛,兒童型肌張力障礙,兒童期消化性潰瘍,兒童行動遲緩
⑶ 兒童體檢,要檢查些什麼項目
各年齡段的兒童,除了常規的內外科檢查、血常規、尿常規檢測外,還要進行生長發育方面的檢測,如兒童生長評價、聽力篩查、視力篩查、骨密度檢查、微量元素檢測等。0-6歲是孩子生長發育最快的時期,一些在生活中易被忽視的兒童疾病(如 弱視 、 脊柱側彎 等)通過體檢都可以發現,而這些問題的治療必須在低齡期進 行 。專家同時強調,家長應了解孩子每個階段檢查的重點。
體格 口腔 聽力內科必檢
有一些項目每次體檢時都必須檢查 體重,以此判斷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以及孩子的營養狀況。有些家長認為自己在家經常為孩子測量身高體重,去體檢時就沒必要再檢查了。 孩子在0-6歲時生長發育較快,適時檢查可以幫助保健人員對孩子的體格進行前後對比,做出評價,衡量孩子的營養狀況。
口腔檢查 、聽力檢查和內科檢查也是0-6歲兒童每次體檢必檢的項目。 及時的口腔檢查可以有效幫助孩子防 齲齒 、 牙 齦炎和錯頜畸形。對於嬰幼兒來說,口腔檢查還可以判斷孩子出牙的情況。聽力篩查的重點為3歲以前的嬰幼兒,尤其是具有聽力高危因素的嬰幼兒。新生兒在出生48小時以後,要接受初次聽力篩查;未通過初篩者,在42天左右接受聽力復查;42天復查仍未通過者,在3個月左右進行聽力診斷性檢查。確診為聽力損傷的患兒應及時到醫院的專科進行相應的醫學干預。
另外,內科檢查就是觀察孩子的心肝 脾 肺 腎功能是否正常,主要是聽心率、 腹部壓痛 等。
智力篩查時間因人而異
關注孩子的智力發育情況同樣重要。 ,對孩子進行智力篩查的時間因人而異。據介紹,0-6歲兒童的智力檢查包括兒童常規智力篩查和高危兒智力監測兩方面。兒童常規智力篩查是在兒童定期體檢過程中,在8~12月齡時進行一次智力測查。但是如果是高危新生兒,應在兒童定期體檢中監測2-4次,建議監測時間:第一次:4-5個月;第二次:8-9個月;第三次:1歲-1歲半;第四次:2歲-2歲半。
專家指出,對高危新生兒進行智力監測,早期發現、早期診斷,以便早期干預,使這些孩子的智力潛能充分地發揮出來。
視力四歲後半年查一次
北京市衛生局最新發布的數據表明,在去年全市體檢的447436名0-6歲戶籍兒童中,4-6歲視力低常兒童11463人。
專家指出,孩子滿四周歲以後就可以開始定期檢查視力了。 有些家長平時忽視了孩子的眼病,等察覺後情況已經比較嚴重,建議家長半年或者一年給孩子檢查一次眼睛,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因此,家長應教會小孩認視力表,每半年至少檢查視力一次。
添加 輔食 後需關注 微量元素 血紅蛋白
在北京市衛生局發布的數據中,0-6歲兒童常見的疾病還包括 貧血 。 ,孩子滿6個月以後,每年一次的大體檢一定要做一次血紅蛋白測定,以此來判斷孩子是否存在 貧血 。
嬰幼兒時期, 佝僂病 也是需要預防的重點。 ,孩子滿8個月後,家長可為孩子做一次微量元素檢測,以了解孩子輔食添加的狀況,以免孩子出現 營養素 缺乏的情況。
⑷ 兒童體檢的項目有哪些
寶寶體檢項目
身高:2歲前的寶寶站立不穩或難以安靜,應該平躺測量身高;2歲後便可站立測量。一般來說,新生兒的平均身長為49厘米~50厘米;出生後的第1年約長高25厘米;第2年則約長高11厘米;寶寶2~4歲,每年平均長高6厘米~7厘米。
體重:正常新生兒的體重在2.7千克~4.1千克之間;4個月大時寶寶的體重約為出生時的2倍;1歲時的體重約為出生時的3倍;2歲6個月時的體重約為出生時的4倍。
頭圍:測量寶寶頭圍的方法是用皮尺沿眉毛上緣往後水平繞行,經耳朵上緣、後腦中心,再繞回原點,所測定的結果便為頭圍。新生兒的頭圍為33厘米~34厘米;3個月時寶寶的頭圍約為40厘米;6個月為43厘米~44厘米;1歲時則增長到46厘米;2歲時約為48厘米。
皮膚:體檢時,醫生會檢查寶寶的皮膚有無淤血、黃疸、靜脈擴張、血管瘤、濕疹及炎性腫塊等問題。
頭顱:頭顱的檢查項目有囟門閉合程度、柔軟度、膨出與否、頭骨形狀及缺失情況。
眼、口、鼻、耳:檢查臉部及五官是否有變形。另外,還需進行視力、聽覺、口腔,特別是牙齒的檢查。
頸部和胸部:頸部需檢查是否有囊腫、血管瘤、囊狀瘤,胸鎖乳突肌的對稱性有無變化及纖維化,鎖骨是否對稱及有無骨折;胸部要觀察是否對稱,有無雞胸、漏斗胸等。
心、肺、腹部:檢查的項目有聽診心音、測量血壓;觀察寶寶呼吸的頻率、深度;聽診呼吸音是否正常;檢查寶寶是否有氣胸、肺塌陷、肋膜積水、橫膈疝氣;檢查寶寶是否有肝脾腫大、腸梗阻、疝氣、臍部問題等。
生殖器:醫生會檢查男寶寶的生殖器外觀,有無隱睾、陰囊水腫等;檢查女寶寶外生殖器有無分泌物、性別不明等問題。
四肢、脊椎:四肢檢查的重點是測量其長度及對稱性;脊椎檢查則為判斷是否有先天性脊柱側彎、軟組織腫大、腦脊髓膜膨出等。
以上是寶寶體檢的常規項目,接下來小編開始介紹寶寶體檢的好處。
寶寶體檢的好處
營養性疾病,離咱並不遠。無論孩子過胖、過瘦或身材矮小、抵抗力低下,可能都與營養性疾病有關。雖然我們現在吃得很好,但是孩子的營養性疾病患病率仍很高,如貧血、消化不良、某些慢性疾病(如腎病、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等,都會導致兒童營養性疾病。
補鈣過多或過少都不好。兒童生長發育快,也是人體儲備鈣的重要時期。人體攝入的鈣既應滿足骨骼增粗增長的生長需要,又要盡量在「鈣儲備銀行(骨 骼、牙齒)」中,儲備足夠的鈣,以確保成年後骨骼強壯、對抗鈣流失。如果孩子身體需要額外補鈣應由醫生分析決定,切勿盲目補鈣。
心臟功能好別「體壯隨便跑」。我們的心臟,每天約跳動十萬次,這是很大的「工作量」,心臟問題嚴重危害兒童健康,也是未成年人猝死的主要原因之 一。 除了我們熟知的先天性心臟病外,人人都面臨心肌問題的風險,與年齡無關。由於心肌功能代償能力強,隱患、潛在問題不易暴露,心肌問題常常被我們忽視。通過 體檢(查體、心電圖等),可以監測心臟健康。
疫苗保護傘,體檢定期查。中國人乙肝病毒攜帶率高,嚴重危害公共健康,乙肝病毒是肝癌、肝硬化等疾病的元兇,疫苗接種必須及時、有效。通過體檢,如果發現身體保護性抗體消失或減弱,必須及時復種疫苗。
脊柱現側彎,鍛煉很關鍵。脊柱側彎危害大,可能引發頸椎病、腰腿痛、身體發育不對稱等。除一些先天性骨骼肌肉畸形外,「不良姿勢」(不正確坐 姿、久坐、歪站)常常影響脊柱發育健康。脊柱側彎是兒童常見病,通過體檢及早發現可採取非手術療法,進行積極正確的體育鍛煉,有助於糾正脊柱側彎,減少孩 子的痛苦。
肥胖高血壓,從小要預防。目前兒童肥胖是全球性公共衛生問題,有家族遺傳及多發傾向,需要全家一起調整飲食、改變生活方式。孩子怎樣才算超重, 如何控制體重,需要醫生指導參與。肥胖危害太大了,易引發心血管、內分泌代謝等多系統疾病,孩子也會得「大人病」。 此外,孩子肥胖還會影響智力等多方面發育。
耳鼻喉問題,做正規診查。鼻炎、鼻竇炎是兒童常見病,往往被當做感冒、氣管炎等治療,症狀反反復復。中耳炎也是兒童常見病,而通常孩子說耳朵疼 或耳道流膿水,才想起去看耳鼻喉科。兒童聽力損傷更難發現,往往到重度損傷、需要佩戴助聽器才治療,已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通過體檢,可以給孩子來個專業 檢查,有小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解決。
弱視近視治療,勿過關鍵期。孩子弱視並不少見,必須在低齡時治療,如果錯過治療的關鍵期將無法挽回。孩子父母很難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孩子弱視,只 有通過體檢才能發現。近年來,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兒童近視發病率迅速上升,這多與用眼過度、視疲勞有關。通過體檢,眼科醫生會幫兒童慢慢恢復視力。
牙齒小問題,終生影響大。寶寶2歲左右會長齊20顆乳牙,10歲左右會逐漸更換為恆牙。牙齒健康的好處不言而喻,要吃嘛嘛香首先得有一口好牙。 蛀牙、錯頜牙是困擾兒童牙齒健康的常見問題,通過體檢,口腔醫生會督促家長,做好孩子的口腔衛生、保護好乳牙恆牙、及時做六齡齒齒溝封閉,及時解決牙齒疾 患。
男孩包皮長,易出現包莖。男孩包莖極可能影響發育,局部易形成慢性炎症,可能影響男孩心理健康。男孩體檢,檢查是否存在包莖,是重要的一個項目。如果發現,需要積極正確護理,必要時進行包皮環切手術。
⑸ 兒童健康體檢都有哪些項目
1、血常規血常規全血細胞分析通過血液分析無貧血、細菌感染、病毒感染、白血病、敗血病等血液方面疾病;
2、膽紅素組合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檢查肝臟膽紅素代謝功能無異常,觀察無肝膽疾病、溶血性疾病等;
3、肝功能檢測谷丙轉氨酶檢查肝臟代謝功能正常,無肝臟受損;
4、乙肝檢測乙肝表面抗原檢查為陰性;
5、一般檢查身高、體重、血壓、體重指數了解身高、體重、血壓體內脂肪含量符合年齡段標准;
6、心、肺、肝、膽、脾、腎、腸道、神經系統無異常;
7、外科檢查皮膚、淺表淋巴結、甲狀腺、脊柱、四肢關節、肛門、指肛檢查檢查皮膚、淺表淋巴結、甲狀腺、脊柱、四肢關節、生殖器等發育正常,無異常病變;
8、檢查右眼視力、左眼視力、右眼矯正視力、左眼矯正視力、辨色力檢查視力正常,無屈光不正、色盲等。
(5)六歲兒童免費體檢是查些什麼擴展閱讀:
兒童體檢注意事項:
1、不合宜人群:無;
2、檢查前禁忌:血液檢查前需保持空腹;
3、檢查時要求:兒童可能會對檢查害怕,在檢查前與檢查時要給予安撫和引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兒童體檢
⑹ 兒童體檢都有那些項目
兒童體檢項目應該涉及更多
在孩子小的時候,許多家長每個月都給孩子稱體重,量身高,老人更希望孫子孫女長胖些。身高體重是衡量孩子發育的重要指標,可無法全面反映孩子的健康狀況。
專家認為:給孩子做項目齊全的健康體檢可以早發現症狀不明顯的疾病和致病的危險因素,通過干預,不再形成疾病。
幼兒園每年都要給孩子體檢,拿檢查孩子是否貧血這項來說,家長往往只能得到孩子血色素等幾個數據。如果血常規檢查27項肯定比只查三五項全面。尤其兒童貧血
早期症狀不明顯,可是如果兒童貧血發展到中重度,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包括身高、體重、智力等方面,嚴重的還會引起其他相關器官的疾病。
在體檢中通過拍胸片可以檢查孩子肺部、呼吸道疾病;內臟方面的檢查要使用B超,B超能發現先天異常和後天異常;通過脊柱拍片可發現脊柱的發育情況。兒童期正處於生長發育的關鍵期,生化檢查必不可少,通過檢查確定微量元素是否缺乏。有些家長給孩子盲目進補,什麼補鋅、補鈣、補鐵,凡是廣告里宣傳的都買來給孩子吃。
但如果孩子體內的微量元素並不缺乏,這樣盲目進補反而無益,鐵補多了會在臟器里聚集,引起代謝方面的疾病,鈣補多了可引起結石,鋅補多了會影響食慾。所以,最科學的做法是應該根據檢查結果,對症進補。
通過對致病危險因素早期干預,可使兒童健康成長
給孩子做了全面健康體檢之後,醫生和家長可以根據體檢結果對孩子的疾病和致病危險因素進行早期干預。
一、補種疫苗。疫苗接種集中在嬰幼兒時期,孩子一旦上學這方面往往被忽視,有些疫苗需要打加強針。比如:通過檢查,可以確定孩子體內乙型肝炎表面抗體水平是否下降,如果下降便需補種。
二、弱視治療不能錯過關鍵期。孩子弱視的治療必須在低齡,如果錯過治療的關鍵期將無法挽回,而父母很難在生活中發現孩子弱視,只有通過體檢才能發現。
三、脊柱側彎早期可用非手術療法。脊柱側彎是兒童常見病,如果發現早可採取非手術療法,可減少孩子的痛苦。
四、肥胖兒體重控制應從早期開始。現在家長都知道孩子太胖了不好,可是孩子怎樣才算超重,如何把孩子體重降下來,還是需要醫生來指導的。因為孩子正處在生長發育期,孩子減肥與成人減肥不太一樣,不過,小胖墩兒還是越小進行干預越好,因為肥胖會影響孩子智力發育的。
五、早發現孩子的心理問題。通過心理體檢可以發現"問題兒童"的問題所在,對那些只是有些心理苗頭的孩子通過心理咨詢與溝通,可以還給孩子健康的心理。
不同年齡段體檢項目側重不同
兒童健康體檢不是同一個面孔,由於兒童屬於特殊的年齡段,不同時期體檢的側重面也是不同的。
學齡前:對這個階段的兒童應注重營養方面的檢查,如缺鐵性貧血、佝僂病等。
另外,慢性病(如咽炎、中耳炎)和先天性異常也是重點檢查項目。
小學生:這一階段要注重檢查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不良習慣與身體健康是否有關。
初中生:處在青春發育期,青春期身體發育情況和青春期心理健康是檢查重點。
⑺ 0-6歲兒童免費體檢的項目都有哪些
免費定期體檢項目包括:新生兒體格測量及評價、內科檢查、口腔檢查、聽力檢查、視力檢查、智力篩查、兒童喂養、血紅蛋白測定、防病指導和健康狀況評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