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一些人認為,印度的醫療教育免費制毒是雞肋般的存在
印度所謂的醫療免費制度,其實跟沒有沒什麼區別。首先是印度所謂的醫療免費制度是只針對部分邦和地區推行的,而受益的人群只有大概5%;另外的話,印度一直以來私人的支付率高達百分之七十,長期占據全球前三名,穩居不下。據說免費醫療的印度公立醫院的床位有17萬張,但是中國的話應該是有600萬張,但是數據的嚴謹性還是不太清楚的。
其實印度在一九四七年脫離殖民體系獨立以後,是廢除了這種傳統的制度,並且在憲法中明確規定不得再有按照血統劃分的情況,而且不得歧視。但是即使如此,在印度這種等級制度其實是已經根深蒂固的,尤其是在印度的農村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進步。比如像婆羅門是最高的種族,而且人口都不到全國的4%,但是卻掌握著全國將近一半的國會席位。
『貳』 印度社會福利有那些
1、全民公費醫療:這一福利甚至覆蓋在印度的外國人,只要你去的是公立醫院。
2、幾乎免費的教育:公立中小學學費一個月約8元人民幣,公立大學一年學費、吃住費用合為1600元人民幣。國家對教育的投入一直佔GDP的4%以上,最好的公共建築不是政府辦公樓,而是學校。
3、人才培養:印度培養科技人才的數量一直名列世界前茅,其信息產業一枝獨秀得讓人出奇。
4、印度官員沒有奢侈攀比風,很多高管領導的辦公室往往都沒有空調.....
『叄』 印度是免費上學為什麼識字率低
印度憲法規定印度上學和看病都是免費的
印度的基礎教育跟中國相比卻十分的糟糕。2010年世界教科文組織報告顯示印度人均教育時間不到4.5年,中國的人均教育時間為7.5年,女性識字率方面印度不到50%,中國女性識字率達99%!一個有素質有文化的國民生產率比文盲高是可以肯定的。
雖然2010年印度6至14歲的學齡兒童入學率高達85%,可是到了四五年級的時候入學率只有不到60%,輟學率十分的驚人。
印度的弱勢群體復雜多樣,以婦女與兒童為例,弱勢群體分為表列種姓、表列部落等,這些弱勢群體,地位低、受到排斥。眾所周知,印度高校錄取學生,不是根據成績,而是出身。每個印度學生身上都有標簽,並以此作為進入大學的決定性因素。
在人口較多的北方城市更是嚴重。女孩上學會被歧視,因此,女孩頻繁輟學。而且,印度有四分之一的人口,連溫飽無法滿足,對他們來說,吃飽肚子比接受教育更重要,很多家庭的孩子,未成年就步入社會,加入到勞動大軍中。
一是印度原來的國民教育程度本來就不高,一些父母認為孩子讀書無用,還不如出來收破爛幫補一下家用來得實際,這樣的認識會造成教育水平惡性的循環。
二是印度重男輕女觀念十分的嚴重,認為女孩就是個虧本貨,未來出嫁還要准備一筆嫁妝,現在給她上學本來就要一筆支出,還不如讓她早就出來賺錢攢嫁妝更好。
三是印度的種姓制度讓低種姓的兒童對上小學感到恐懼。上小學時一些高種姓的同學可以隨意欺負低種姓的兒童,那些低種姓的兒童不敢反抗,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難免會失去求學慾望。
印度教是印度第一大宗教,其信徒占總人口的83%(圖為印度教三大神)
種姓制度就源於印度教,形成於吠陀時代後期,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
▲它將人分為4個等級,從高到低分別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這3個等級為高等種姓)和首陀羅(卑賤種姓)。而賤民(即表列種姓,又叫「不可接觸者」)在印度不算人民,不在4個等級之內
它是古代世界最森嚴的等級制度,不同等級間嚴禁通婚,實行社會隔離,並且職業世襲。
每個等級又分化成更小的集團,即亞種姓,目前已有上萬個。
在種姓制度下,身份是與生俱來的,卑賤種姓和表列種姓人群在社會中會遭受壓迫和隔離,在接受教育和選擇職業等方面也受到各種限制和歧視。
印度普拉塔姆基金會所做的一項研究表明,雖然印度96%的孩子都上了學,但是他們在公立學校幾乎學不到什麼東西。85%的孩子學了3年還不識字——最多隻認識自己的名字,而這一比例在4年前為54%。最多能從1數到19,
印度於2010年通過的《教育法》雖然要求6歲-14歲年齡段的每個孩子都必須上學,但它卻似乎並不關心他們在學校究竟能學到什麼。這部法律看上去更像是一份建築招標書,因為它詳細規定了每間教室以及學校操場的面積所必須達到的最低標准。
在北方邦偏遠的農村地區,一所好公立學校的評判標準是什麼?它首先必須靠近公路。因為這樣可以方便老師開車前來。尤其是每當有檢查團來臨時,老師們能夠迅速趕到。
然而,並非所有的學校都具備這種「奢侈」的條件。在錫達布爾縣的一個小村莊里,小學的校園幾乎見不到人影,比人更多的是狗和牲畜。學校的一間側屋裡堆滿了乾草。
政府醫院對所有病人敞開大門,從掛號、手術到葯品各項服務一律免費。
免費醫療是非多
病人看病不花錢,自然會經常光顧醫院,這就導致了一系列弊端。首先是政府財政不堪重負,資金無法及時到位。醫院財政緊張,醫療條件自然就難以跟上,稍微好點的葯品經常缺貨,使得病人被迫拿著醫生處方到葯店裡自費買葯。
其次,醫生每天面對的病人太多,工作壓力很大。記者采訪的新德里一家中等政府醫院,平均每天要接待5000多名患者。同時,由於醫生的待遇不高,給病人看病時自然免不了應付差事,瀆職和誤診現象時有發生,造成醫患之間關系緊張。據了解,公立醫院里病人辱?和毆打醫生的現象屢見不鮮,甚至還有病人或家屬殺害醫生的惡性事件發生。
光顧印度政府醫院的基本都是低收入人群,他們對醫療條件要求不高,只要少花錢能治病就行。幾位病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政府醫院的確提供免費治療,但只能對付一般的小病,對於一些嚴重的病症和復雜的手術卻無法對付,葯品也滿足不了需要,病人只能轉到條件好但收費高的私立醫院。
私立醫院為富人服務
雖說政府醫院看病免費,但是有錢人肯定無法忍受這里臟亂差的條件,因此,設備先進、干凈整潔但收費昂貴的私立醫院就成為他們看病的首選地。在印度,私立醫院約有1300多家,主要面向中產階級以上的人群。
私立醫院不僅有漂亮的大樓,寬闊的草坪,一流的醫療設施,還有不少在西方受過高等教育的醫生。 和那些擁擠嘈雜、診斷和治療條件差、建築陳舊的公立醫院有天壤之別。 由於私立醫院提供收費醫療服務,所以醫生的待遇高,醫療條件好,葯品品種齊全。據介紹,普通醫科大學畢業生是很難進來的,但凡有些名氣的私立醫院的醫生不是「海歸派」,就是印度醫科大學的博士,至少也是在政府醫院工作過多年,並已經積累了豐富臨床經驗的大夫。
立醫院的條件雖好,但收費卻高得驚人。記者的一位印度朋友不久前只做了一個簡單的CT掃描,就花了1萬多盧比(相當於2000多人民幣)。這還算是個小數目,一些大手術的收費動輒數萬至數十萬盧比不等,而且由於這些醫院自負盈虧,管理非常嚴格,病人不把錢先付清,就別想進手術室。
『肆』 印度學前教育免費嗎
免費。
印度實現免費的教育制度。在印度,所有適齡兒童都必須強制入學接受教育。但是並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學校方面還提供免費的午餐。
這個免費教育的范圍是從幼兒園到大學,為了鼓勵一些外來移民和印度的少數民族入讀普通的學校已融入印度社會,政府還對此有補貼。
『伍』 印度的醫療教育免費,為何會成為雞肋一樣的存在
因為印度所謂的醫療和教育免費,只是個幌子而已,並不是真正的為民眾謀福利,所以就變成了雞肋一樣的存在。近些年,一個熱議的話題就是,印度作為一個那麼貧窮落後的國家,為什麼實現了醫療和教育的免費,但其實,不要光看見其免費醫療和免費教育,主要是要看看,他們的受益程度。
所以說,印度因為其國情、經濟等各種因素,導致他們即使是推行這種看似使民眾受益的政策,其實也沒有什麼用的。因為它的國情以及傳統風俗的限制,所以說,一味地推行政策是沒有任何用處的,反而會激起社會矛盾。
『陸』 印度坐擁十幾億人口,竟能實現全民免費教育,印度學生的文化水平如何
一想到印度,那肯定要麼是火車上掛滿了人,要麼就是父母爬牆給孩子遞小抄,總之很奇葩。這些都是我們對於印度的固化思維,其實印度已經實現了全民免費教育,而且普通的大學學費一年才200人民幣。有一句古語,那就是好貨不便宜,便宜沒好貨。這句話放在這正合適,印度走的時候精英路線,也就是說那些普通人印度政府就沒打算指望他們,那麼教育也不是很好,所以很便宜很普及。
這就使得印度老百姓就安貧樂道,換句話講就是不思進取。整個人生狀態上都不思進取。在基礎教育上,印度走的是低水平的免費教育,這也就是為什麼他們能實現全民教育。
『柒』 印度實行的是免費醫療和免費教育的制度嗎
免費沒有資源,大部分的醫療資源都進入私人醫院,這是要給錢的。
免費教育教育出2.5億以上的文盲
『捌』 印度教育免費為什麼文盲那麼多
注意一下,雖然印度的教育免費,但是負一和正一的距離不是一,而是二。這說明了什麼?如果印度的父母讓他們的孩子去免費的讀書,那麼孩子們就失去了一個工作的機會。
印度是一個人數居世界第二的發展中國家,因此,印度人民首先想到的肯定不是讓孩子接受教育,使他們在未來過上更好的生活,而是眼前的生活。我相信,他們也肯定知道讓孩子盡早地接受教育會在以後得到優越地生活,但是眼前的問題肯定更加的重要。而受到教育以後的富足與打工掙到的錢他們的錢,他們會選擇什麼呢?遠水畢竟解不了近渴。
前幾年,印度發起了「綠色革命」,才剛剛解決了吃飯的問題,你能夠要求他們現在便這么快得相信教育所帶來的成效嗎?現在的印度絕對不是和文化大革命後的中國一樣。文化大革命後,中國百廢待興,而印度還有對於他們根深蒂固的佛教的問題。
一句話,並不是印度人民不相信教育,而是印度的社會環境使他們不得不放棄教育。中國的社會環境絕對使我們相信教育可以改變一切,這使我感到慶幸;而印度可以現在就實行免費的教育,這也是中國應該看齊的。
『玖』 印度的孩子上學不收任何費用嗎
印度實現免費的教育制度。在印度,所有適齡兒童都必須強制入學接受教育。但是並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學校方面還提供免費的午餐。而且這個免費教育的范圍是從幼兒園到大學,為了鼓勵一些外來移民和印度的少數民族入讀普通的學校已融入印度社會,政府還對此有補貼。
『拾』 印度比我國窮多了為何能免費醫療還能免費教育
關鍵是當政者是否願意投入資金,把公款消費、公車使用降50%,免費教育和免費醫療將不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