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線網路 > 劃龍舟手機免費閱讀

劃龍舟手機免費閱讀

發布時間:2022-07-23 20:45:23

㈠ 作文《劃龍舟》100字

端午節快到了,大人們都在為劃龍舟做准備。

孔老師帶著同學們去看龍舟,我、葉煜虹、孔小怡和唐垚沒有去看,因為我們要出黑板報。

過了差不多十分鍾之後,同學們回來了,張浩潔說:太好看了!楊文慶說:哇塞,真精彩!我問劉亮:好看吧?她說道:那當然了!我想如果放學後能看到龍舟就好了!

沒想到,放學後我真的看到了!那些叔叔滿頭大汗地劃著,劃到那邊的西洋橋時,又往回劃,就這么來來回回。

我看了一會兒,就覺得很無聊,便回家了。

參考參考吧,採納

㈡ 劃龍舟簡簡單單的介紹50字

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是因為屈原死了,人們紀念屈原,不想讓屈原的屍體被魚蝦傷害,於是坐著船往下投食物,於是,後來轉化成了賽龍舟、吃粽子。

㈢ 關於端午習俗"龍舟競渡"的主題閱讀

每逢端午,全國各地許多地方都會舉行賽龍舟活動,龍船一般是狹長、細窄,船頭飾龍頭,船尾飾龍尾。龍頭的顏色有紅、黑、灰等色,均與龍燈之頭相似,姿態不一。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繪(也有用紙扎、紗扎的)。龍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鱗甲。除龍頭龍尾外,龍舟上還有鑼鼓、旗幟或船體繪畫等裝飾。如廣東順德龍舟上飾以龍牌、龍頭龍尾旗、帥旗,上綉對聯、花草等,還有綉滿龍風、八仙等圖案的羅傘。一般龍舟沒有這么多的裝飾,多飾以各色三角旗、掛彩等。

各地龍舟起源又各有不同。源遠流長的嘉興端午龍舟競渡,相傳是源於春秋時期紀念伍子胥的活動;湖南汨羅市,競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廟,將龍頭供在詞中神翁祭拜,披紅布於龍頭上,再安龍頭於船上競渡,既拜龍神,又紀念屈原。而在湖北的屈原家鄉秭歸,也有祭拜屈原的儀式流傳。又如浙江地區,是以龍舟競渡紀念曹娥。

㈣ 賽龍舟的故事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歷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岩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劃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

此外,劃龍舟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歷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 「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並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汩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於世。

㈤ 關於賽龍舟的文章

1.觀看賽龍舟

今天即是「十一」黃金周的假期,又是西樵鎮一年一度的賽龍舟大賽。來觀看龍舟賽的人們有200多名港澳鄉親和越南鄉親;有各地的領導;有本地一些民營企業主;有四面八方的群眾前來助陣。今天下午我也到了官山涌旁觀看文間五人龍比賽。

文間五人龍比賽在中午12點開始。還沒有到12點,官山涌兩旁已經擠滿了密密麻麻的人,有的群眾一家人在岸邊吃飯盒等比賽開始。看官山河涌,彩旗飄飄,橫幅高掛。 中午12點整,報名參加文間五人龍的參賽選手都一一到齊北江南庄隆慶沙河段。他們穿著整齊的衣服,下了船,准備比賽,過了一會兒,一聲槍響112隻小龍舟爭先恐後地向官上涌扒去。只見他們有的擠得掉進河裡;有的搶先到了第一位……這時,在岸邊觀看的群眾也情不自禁地跟著龍船前進。一剎間,原來擠滿人的岸邊只剩下了寥寥無幾。

下午1點,槍聲不絕。原來小船即將來到文強橋。不一會兒,果然陸續有經過預賽選拔的112隻小龍舟陸續扒來,深秋的天氣有些涼意,在水中更是涼意浸身。參賽的龍手毫不畏懼,在歡呼聲和槍聲中,乘風破浪,你追我趕,力爭奪冠。看!他們劃得很整齊,總是一塊抬槳,一塊落下槳,連槳抬得高度都一樣。岸邊的觀眾都伸長脖子,看著這一場精彩的比賽,還高聲地喊:「加油,加油。」小龍艇像離弦之箭直射向前,濺起許多小浪花。經過,一個鍾頭左右,運動員個個還是同心協力地向前奮進,他們滿頭大漢,但他們仍咬著牙關,你追我趕。

下午三點左右,經過兩個多小時耐力和毅力的較量,參賽的龍舟有的只省下了三個人或四個人,我想:可能有些人沒有了毅力。到沖龍門的時候,人們心情十分緊張,龍門後面不時傳來槍聲,這時97號的龍舟向龍門扒來,和別的參賽龍舟相差了很遠。最後97號的廣東金威達彩印有限公司奪得小龍舟冠軍。

比賽結束了,我想:一個人本領再大,也是微不足道的。只要大家齊心合力,向一個目標奮斗,就一定能夠達到目的。

2.

你們賽過龍舟嗎?一定沒有吧。可是我卻賽過一次噢。

那年的六一節,爸爸的單位組織職工帶上自己的孩子去郊外旅遊。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一會兒就到海邊了。只見四條龍舟正橫在水面上,各式各樣的龍頭長著犄角,睜著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栩栩如生。我們分成了四組,每組都發到了和各組龍舟相匹配的頭巾,並把他們扎在頭上,有的像雞冠,有的像蝴蝶,還有的像觸角,我則把頭巾蒙住臉的下半部分,做一個「蒙面大俠」……大家都興致勃勃地登上了龍舟,等待比賽開始。

裁判員一聲令下,只見四條「龍」像離弦的箭一樣向前飛馳,那場面真是鑼鼓喧天,彩旗飄飄。大家隨著「一二、一二……」的口令,用盡了全身的力氣,拚命地劃著。四條龍舟齊驅並進,你追我趕,爭先恐後,都毫不示弱,大家難分上下。可就在拐彎處拉出了差距,一號龍舟和三號龍舟落在後面,二號和我們繼續向前挺進。不一會兒,我們便把二號龍舟甩在後面了,我們一路遙遙領先。最後是最激動人心的,就在我們將要沖過終點的那十幾秒鍾,一號龍舟突然發威,幾個大力士憋足了氣,面紅耳赤,大吼一聲,飛快地劃槳超越了二號和我們組,終於如願以償,勇奪冠軍。我們只好眼睜睜地看著一號龍舟搶走了冠軍的寶座。唉,就差一口氣,誰叫我們自鳴得意呢?

雖然這次比賽我們沒贏,但是我卻記憶猶新。賽龍舟不正是要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團結合作嗎?

㈥ 黃雲鋒 賽龍舟全文

觀看賽龍舟
我的家鄉每到端午節都要舉辦一次賽龍舟的活動,今年也如此。

等啊等啊,我盼望的端午節終於來了!這天一大早,我就起來跑到江邊去看賽龍舟。我一邊跑一邊想,這么早去,賽龍舟可能還沒開始呢!跑到江邊一看,果然不出我所料,盡管這樣,我還是耐心地等候。

我踮著腳,盼著,望著。不到半個小時,江邊就擠滿了人,我費了好大的勁才擠進人群里,伸長了脖子張望,一條條龍舟被人們打扮得漂亮極了,看上去就像真的一樣。每個隊的選手們穿著不同顏色的衣服,有白色的,黑色的,紅色的,黃色的……選手們個個身強力壯,精神抖擻。就在這個時候號令槍響了,只見一條條龍舟都像離弦的箭一般沖了出去。選手們雙手緊抓船槳,拚命地劃著,劃水的動作整齊有力。江面不斷濺起一股股水花,壯觀極了。兩岸觀看的人群不斷地為自己喜歡的那支隊伍吶喊助威:「加油!加油!」,鑼鼓聲敲得震天響,真是熱鬧極了!我看到有些人擠來擠去,拿著小旗激動地跟著自己喜歡的龍舟跑了起來。

時間過得很快,一條幸運的龍舟第一個沖過終點,獲得了冠軍。這時江面沸騰了!選手們舉起船槳,高呼:「我們贏了!我們贏了!」我真為他們感到高興啊!

小朋友們,看賽龍舟可有意思了,明年的端午節你們不妨也來看一看賽龍舟吧!

㈦ 端午節劃龍舟的來源,4到6行最好,不要屈原的故事。。

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歷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岩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劃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㈧ 劃向世界的中國傳統體育運動——賽龍舟,你對此運動了解多少

龍舟比賽是我國端午節的習俗之一,也是端午佳節最重要的節日民俗活動之一,在我國沿海地區長期存在,在北方地區挨近湖河的大城市也是有龍舟比賽風俗習慣,而絕大多數是劃旱龍船舞龍舟的方式。有關龍舟比賽的發源,有各種觀點,有祭曹娥,祭司馬遷,祭水神或龍王等祭奠主題活動,其發源追朔至戰國時期。龍舟比賽依次傳到周邊國家日本、越南地區及澳大利亞等,是2010年廣州亞運會宣布比賽。2011年5月23日,龍舟比賽經國務院辦公廳准許納入第三批國家級別非非遺文化名單。

留念型的龍舟競賽,產生於漢魏六朝,持續迄今。蜀國人周處《風土記》是最開始紀錄端午節競渡的參考文獻,表明三國時,「端午節競渡」已變成作風。而紀錄龍舟競賽是為了更好地紀念屈原的最開始參考文獻,是梁代吳均、宗懍和唐朝魏徵留有的材料。在其中魏徵在《志》中寫到:「司馬遷五月望日赴汨羅,土著人追至洞庭看不到,湖登船小,莫得濟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此鼓掉爭歸,競會亭上,習以流傳,為競渡之戲。其迅楫齊驅,梢歌亂響,喧振水路,觀者如雲,諸郡率然。」此後,端午節競渡這一民俗文化統一在「紀念屈原」這一具備團隊凝聚力的主題風格上。

比賽型龍舟競賽,產生於20時代70年代至90時代,其發展趨勢追朔至1976年舉辦的中國香港龍船錦標賽,此後,龍舟競賽變成當代體育運動項目,風潮席捲全球30好幾個我國。在國際性上,龍船健身運動通常是一種比賽型的體育運動項目。1980年,龍舟比賽被納入中國體育競賽新項目,並每一年舉辦「司馬遷杯」龍舟比賽。1991年6月16日(農歷五月初五),在司馬遷的第二故鄉我國湖南嶽陽市,舉辦第一屆國際性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辦了既儲存傳統式典禮又引入新的當代要素的「領頭祭」。

閱讀全文

與劃龍舟手機免費閱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共享中心沒有網卡 瀏覽:527
電腦無法檢測到網路代理 瀏覽:1377
筆記本電腦一天會用多少流量 瀏覽:597
蘋果電腦整機轉移新機 瀏覽:1381
突然無法連接工作網路 瀏覽:1080
聯通網路怎麼設置才好 瀏覽:1230
小區網路電腦怎麼連接路由器 瀏覽:1058
p1108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215
怎麼調節台式電腦護眼 瀏覽:720
深圳天虹蘋果電腦 瀏覽:956
網路總是異常斷開 瀏覽:618
中級配置台式電腦 瀏覽:1017
中國網路安全的戰士 瀏覽:638
同志網站在哪裡 瀏覽:1422
版觀看完整完結免費手機在線 瀏覽:1464
怎樣切換默認數據網路設置 瀏覽:1114
肯德基無線網無法訪問網路 瀏覽:1290
光纖貓怎麼連接不上網路 瀏覽:1500
神武3手游網路連接 瀏覽:969
局網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