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線網路 > 免費捐的血會得到什麼

免費捐的血會得到什麼

發布時間:2022-08-02 14:07:31

❶ 無償獻血的好處

一、無償獻血的好處
1、可以享受免費用血
(一)獻血者累計獻血八百毫升以下,自獻血之日起五年內臨床用血,可以累計按其獻血量的三倍免費用血;自獻血之日起五年後臨床用血,可以累計按其獻血量等量免費用血。
(二)獻血者累計獻血八百毫升以上的,可以終生免費臨床用血。
除獻血者本人按上款規定享受的用血優惠外,獻血者的配偶和直系親屬臨床用血時,可以累計按獻血者的獻血量等量免費用血。
2、有利身體健康
◆適量獻血會使人更加健康、長壽堅持長期適量獻血的人,由於骨髓造血系統不斷受到激發,新鮮的血細胞的比例明顯高於未獻過血的人。獻血後會降低血液粘稠度。
◆獻血可減少冠心病
研究結果表明:獻血對心腦血管系統有良好的影響,對減少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具有積極的預防作用。
◆獻血可減少癌症的發病率
鐵質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但鐵質過高超過正常值的10%,患癌症的機會就會增加。惟一的方法是通過流血排除過多的鐵質,因而鼓勵體內鐵質含量過高的男士們可以定期獻血。
◆獻血能凈化人的心靈
無償獻血者用自己的獻血延續、挽救了他人的生命,使心靈得到慰藉,使人生更加充實。
二 、獻血前注意事項
1、學習獻血知識,消除緊張心理;
2、獻血前三天不要服葯;
3、獻血當天應按往常的習慣進餐,但不宜吃肥肉、魚、油條等高脂肪或高蛋白食物;
4、獻血前不飲酒;
5、保持睡眠充足,不宜做劇烈運動。
三、獻血後注意事項
1、獻血完畢,針眼處要壓迫5-10分鍾,避免血液滲出;
2、要保護好靜脈穿刺部位,穿刺部位止血後不等於完全癒合,至少在24小時內不要被水浸潤,也不要被不潔物品污染,更不要在靜脈穿刺部位揉搓。
3、運動要適度,獻血後當天請不要從事體育比賽、通宵娛樂等活動;
4、飲食營養要適中,不要進食過量。
四、其他注意事項
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暫不能獻血:
1、拔牙或其他小手術後未滿半個月者,較大手術後未滿半年者;
2、婦女月經前後三天、妊娠期、流產後未滿六個月、分娩及哺乳期未滿一年者;
3、感冒、急性胃腸炎病癒未滿一周者,肺炎病癒未滿三個月者;
4、痢疾病癒未滿半年者,瘧疾病癒未滿三年者;
5、近五年內輸注全血及血液成分者;
6、皮膚局限性炎症癒合後未滿一周者;
7、上次獻血未滿半年者。

❷ 獻血獎勵什麼東西

我國每年獻血人數一千多萬,他們中間絕大多數人不是為了獎勵。
我健康、我獻血、我奉獻、我開心。
獻血無損健康,還能救人,自己的一次獻血能夠救人一命就是最大的獎勵。
獻血時會提供一些小食品,獻血後得到一點紀念品,這都不能算是獎勵。
獻血者奉獻了愛心,血不會白獻,除了救助不相識的人,在我們自己需要血液的時候,可以數倍甚至無限量的報銷,家人用血還可以等量報銷。這也是為本人和家人取得了一點保險,我們用血時也心安理得。
多次獻血夠一定數量,國家會每兩年表彰一次,根據獻血量不同,分別授予國家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銀獎、金獎。當然,這也是都精神層面的。

❸ 公民無償獻血後可享受哪些待遇

公民無償獻血後可以享受的待遇有:
1.無償獻血累計達1000毫升以上者,本人終身免交臨床用血費用;
2.無償獻血提倡一次獻血400毫升;參加捐獻血小板一次,按獻血800毫升計算;
3.獻血者自獻血之日起五年內享受獻血量五倍的免費用血,五年後等量免費用血;
4.獻血者家庭成員(指父母、子女和配偶)五年內可享受獻血量兩倍免費用血。
5.獻血者和其家庭成員免交臨床用血互助金。

❹ 個人無償獻血後有什麼優惠獎勵

全國無償獻血表彰獎勵辦法(2009年修訂)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發揚人道主義精神,推動我國無償獻血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以下簡稱《獻血法》)有關條款,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無償獻血表彰獎勵是指對無償獻血事業做出顯著成績和貢獻的個人、集體、省(市)和部隊,依據本規定給予的獎勵。 第三條 無償獻血表彰獎勵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以精神獎勵為主,按照規定的獎項、標准、許可權和程序進行。 第四條 國家級表彰活動每兩年舉行一次。
第二章 表彰獎項及獲獎標准
第五條 無償獻血表彰獎項分為 「無償獻血奉獻獎」、「無償獻血促進獎」、「無償獻血志願服務獎」、「無償獻血先進省(市)獎」、「無償獻血先進部隊獎」和「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獎」。 第六條 無償獻血奉獻獎,用以獎勵多次自願無償獻血者。其獎項和獲獎標准為: (一) 銅獎,自願無償獻血達20次以上的獻血者; (二) 銀獎,自願無償獻血達30次以上的獻血者; (三) 金獎,自願無償獻血達40次以上的獻血者。 第七條 無償獻血促進獎,用以獎勵為無償獻血事業做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其獎項和獲獎標准為: (一)單位獎,捐款人民幣50萬元以上或捐贈采血設備、設施價值人民幣50萬元以上的單位; (二)個人獎,捐款人民幣30萬元以上或捐贈采血設備、設施價值人民幣30萬元以上的個人; (三)特別獎,長年為推動我國無償獻血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各界人士及部門。 第八條 無償獻血志願服務獎,用以獎勵積極參與無償獻血志願服務工作的個人。其獎項和獲獎標准為: (一) 「一星級」,無償獻血志願服務累計時間達到120小時的志願者; (二) 「二星級」,無償獻血志願服務累計時間達到240小時的志願者; (三) 「三星級」,無償獻血志願服務累計時間達到360小時的志願者; (四) 「四星級」,無償獻血志願服務累計時間達到480小時的志願者; (五) 「五星級」,無償獻血志願服務累計時間達到600小時的志願者; (六) 「終身榮譽獎」,無償獻血志願服務時間超過十年且累計時間超過1500小時,或累計時間超過3000小時的志願者。 第九條 無償獻血先進省(市)獎,用以獎勵積極支持無償獻血事業的省(自治區、直轄市)、設區的市(地、州、盟)。其獲獎標准為: (一)臨床用血100%來自自願無償獻血; (二)當地獻血人群中固定無償獻血者比例達到50%以上; (三)15-55周歲人口中,城市居民對無償獻血知曉率應達到85%以上,農村居民應達到75%以上;在校青少年應達到95%以上; (四)當地新聞媒體積極播放宣傳無償獻血知識的公益廣告,其中每日早7時至晚10時廣播、電視等媒體確保播出2次以上; (五)轄區內70%以上的公共場所,如主要路段、街頭、廣場、公園、商業區和旅遊景區等,免費設置無償獻血知識的公益廣告牌或宣傳欄; (六)根據當地醫療機構臨床用血量,設置布局合理、數量適當的固定獻血屋(點)。 第十條 無償獻血先進部隊獎,用以獎勵為無償獻血事業做出貢獻的軍隊和武警部隊。其獲獎標准為: 官兵無償獻血知曉率達到95%以上、自願無償獻血100%的軍隊和武警部隊軍級(獨立師)以上單位。 第十一條 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獎,用以獎勵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者。其獎項和獲獎標准為: (一)奉獻獎,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1次的捐獻者; (二)特別獎,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2次以上的捐獻者,或者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1次且自願無償獻血20次以上的捐獻者。
第三章 表彰許可權和程序
第十二條 各地市衛生行政部門、紅十字會和軍隊有關單位負責相關申請材料的收集、報送工作。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紅十字會和軍隊有關單位負責對申請材料進行統計、初審工作。 衛生部、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總後勤部衛生部組成「無償獻血表彰獎勵評定小組」,負責對無償獻血表彰獎項的審核、評定、審批。 第十三條 各地市人民政府、紅十字會和軍隊有關單位負責表彰: (一)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 (二)無償獻血志願服務獎(一星級至三星級)。 第十四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紅十字會和軍隊有關單位負責表彰: (一) 無償獻血奉獻獎銀獎; (二) 無償獻血志願服務獎(四星級至五星級); (三) 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奉獻獎。 第十五條 衛生部、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總後勤部衛生部負責表彰: (一)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 (二)無償獻血促進獎; (三)無償獻血志願服務終身榮譽獎; (四)無償獻血先進省(市)獎; (五)無償獻血先進部隊獎; (六)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特別獎。 第十六條 無償獻血表彰獎勵,一般按下列程序進行: (一)個人、集體、省(市)和部隊符合相應獎項獲獎標準的,由個人、單位或當地采供血機構提交申請材料,並按照規定的表彰獎勵許可權上報地市衛生行政部門、紅十字會和軍隊有關單位; (二)地市有關部門收集、統計相關申請材料,並報送省級衛生行政部門、紅十字會和軍隊有關單位; (三)省級有關單位對各地市上報的申請材料進行初步審核,並制定評定合格名單,在一定范圍內以適當形式公示7個工作日; (四)公示期滿後,由衛生部、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總後勤部衛生部對各省和軍隊有關單位上報的合格材料進行復核,並向社會公布。 第十七條 對曾在不同地區參加無償獻血的獻血者提出申報的,各地應認真核對有關獻血者信息,及時受理,不得拒絕受理符合表彰條件獻血者的申報要求。
第四章 表彰的監督
第十八條 申報個人、集體、省(市)和部隊弄虛作假、騙取獎勵的,經核實後,取消其申報資格,4年內不得再次申報;已經進行獎勵的,審批機關將撤銷獎勵,收回獎勵證書,並向社會公布。 第十九條 參與無償獻血評審工作的有關人員,在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虛作假的,根據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或處分。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條 無償獻血是指公民在無報酬的情況下,自願捐獻自身血液的行為。 固定無償獻血者是指至少獻過3次血,且近12個月內獻血至少1次,並承諾未來一年之內再次獻血的。 第二十一條 表彰評定的無償獻血次數按以下規定進行折算統計: 全血每200毫升按1次計算; 機采血小板每1個治療單位按1次,2個治療單位按2次計算; 《獻血法》頒布前的無償獻血次數可以累加計算。 第二十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華僑、港澳台同胞及外籍在華人員於中國大陸地區獻血後的表彰獎勵。 第二十三條 本辦法表彰的各類獎項為榮譽獎勵。 第二十四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紅十字會和軍隊有關單位,可根據本辦法及本地區、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制定相關表彰獎勵方法。 第二十五條 本辦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衛生部負責解釋。 第二十六條 本辦法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原1999年7月12日發布的《全國無償獻血表彰獎勵辦法》同期廢止。

❺ 義務獻血後獻出的血會放到哪裡 會做什麼用醫院是免費幫助病人,還是收費

義務獻血後獻出的血會放到哪裡——血液中心。一部分全血需要經過『分離機』分離出血漿和血小板。
會做什麼用?——全血是為失血過多的病人准備的;血漿起到凝合、抗感染;血小板是造血的。
醫院是免費幫助病人,還是收費?——只要該病人曾經義務獻血過,他(她)的『用血互助金』可以免費(到衛生局);符合免費用血條件的,持醫院用血票據到鮮血地的血液中心報銷該筆費用。

❻ 獻血國家有什麼獎勵

無償獻血國家會表彰「無償獻血奉獻獎」獎項。

《全國無償獻血表彰獎勵辦法》中規定:

第六條 無償獻血奉獻獎,用以獎勵多次自願無償獻血者。其獎項和獲獎標准為:

(一)銅獎,自願無償獻血達20次以上的獻血者;

(二)銀獎,自願無償獻血達30次以上的獻血者;

(三)金獎,自願無償獻血達40次以上的獻血者。

(6)免費捐的血會得到什麼擴展閱讀

《全國無償獻血表彰獎勵辦法》中規定:

第二十條 無償獻血是指公民在無報酬的情況下,自願捐獻自身血液的行為。

固定無償獻血者是指至少獻過3次血,且近12個月內獻血至少1次,並承諾未來一年之內再次獻血的。

第二十一條 表彰評定的無償獻血次數按以下規定進行折算統計:

全血每200毫升按1次計算;

機采血小板每1個治療單位按1次,2個治療單位按2次計算;

《獻血法》公布前的無償獻血次數可以累加計算。

❼ 獻血者有什麼獎勵

獻血者獻血後,本人用血,在一定期限內可以數倍報銷,獻血超過一定數量(比如1000毫升),本人終身無限量用血報銷,家人用血可以等量報銷。由於各省市規定有差異,具體政策,需要咨詢獻血地血站。

無償獻血分為捐獻全血和捐獻成分血,每次捐獻全血可以選擇200毫升、300毫升、400毫升;捐獻成分血。每次可以捐獻一個治療量和兩個治療量。
無償獻血的國家表彰獎勵,按照200毫升算一次,400毫升算兩次,捐獻一個治療量成分血算一次,兩個治療量算兩次。
獻血者獻血20次、30次、40次,分別可以獲得國家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銀獎、金獎。
國家每兩年表彰一次,最近的表彰年度是截止2013年底前的,下次表彰以截止2015年底計算。
由於國家表彰標准不高,很少有省級另外表彰。

我知道的浙江有「之江杯」,上海由「白玉蘭」獎的表彰,都是要求獻血10000毫升以上。

❽ 無償獻血的益處與意義

1.獻血可以挽救他人的生命,是無上的功德,通過自己的無私愛心,幫助社會大眾,不得不說是一種值得稱贊的美德。

2.可促進、改善心理健康: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的情緒可通過神經、體液、內分泌系統溝通大腦及其他組織與器官,使其處於良好的狀態,有益於人體免疫力的增強、抵抗力的提高。而獻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在助人為樂、與人為善的同時,也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凈化,心靈得到慰藉,工作與生活更加充實。做好事者以德施善,實際上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幫助了自己,這是健康長壽的重要因素

3.當然,獻血後,也會造成一定的問題,如果你本身就體弱多病,還強行獻血的話,會更加容易生病,頭疼腦熱肯定少不了,女生也會比較容易手腳發冷發顫。

4.獻血也會造成一定的發胖問題,因為獻完血的人很容易感到飢餓,一旦控制不好自己的食量,就容易增肥。

5.其實,獻血歸根結底來說,是一件好事,只要屬地獻血,量力而為,注意獻血前後的護理,你並不會覺得有任何不妥之處。

閱讀全文

與免費捐的血會得到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共享中心沒有網卡 瀏覽:527
電腦無法檢測到網路代理 瀏覽:1377
筆記本電腦一天會用多少流量 瀏覽:597
蘋果電腦整機轉移新機 瀏覽:1381
突然無法連接工作網路 瀏覽:1080
聯通網路怎麼設置才好 瀏覽:1230
小區網路電腦怎麼連接路由器 瀏覽:1057
p1108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215
怎麼調節台式電腦護眼 瀏覽:720
深圳天虹蘋果電腦 瀏覽:955
網路總是異常斷開 瀏覽:618
中級配置台式電腦 瀏覽:1015
中國網路安全的戰士 瀏覽:638
同志網站在哪裡 瀏覽:1422
版觀看完整完結免費手機在線 瀏覽:1464
怎樣切換默認數據網路設置 瀏覽:1114
肯德基無線網無法訪問網路 瀏覽:1290
光纖貓怎麼連接不上網路 瀏覽:1499
神武3手游網路連接 瀏覽:969
局網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