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無線基站解決方案
1、小區、酒店實地勘察;
2、對於死角拐點、電梯等地方進行重點關注;
3、預測小區+酒店的用戶數量,根據數量來進行基站功率的設置優化;
4、基站一般選擇在7F左右的樓頂安置,小區使用三個定向天線進行配置、安裝;
5、1個小區重點關注酒店、一個小區重點覆蓋小區、另一個有其它重點關注;
以上是建議,供參考
㈡ 基站和匯聚機房區別
都是傳輸設備,都和網路相關,匯聚機房應該都是路由器之類的,以及其他的控制設備。
匯聚機房在網路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負責將本地業務節點連接到骨幹節點,通過物理及邏輯網路將業務匯聚、疏導到相應的業務收容節點。
基站即公用移動通信基站是無線電台站的一種形式,是指在一定的無線電覆蓋區中,通過移動通信交換中心,與行動電話終端之間進行信息傳遞的無線電收發信電台。
㈢ 什麼是無線基站
基站(BS)即公用
移動通信基站
是
無線電台
站的一種形式,是指在有限的無線電
覆蓋區
中,通過移動通信
交換中心
,與
行動電話終端
之間進行信息傳遞的無線電收發信電台。基站是移動通信中組成
蜂窩小區
的基本單元,完成
移動通信網
和移動通信用戶之間的通信和管理功能。
㈣ 無線基站由哪幾部分組成
基站包括基站收發信機(BTS)和基站控制器(BSC)。一個基站控制器可以控制十幾以至數十個基站收發信機。而在WCDMA等系統中,類似的概念稱為NodeB和RNC。
基站(BS)即公用移動通信基站是無線電台站的一種形式,是指在有限的無線電覆蓋區中,通過移動通信交換中心,與行動電話終端之間進行信息傳遞的無線電收發信電台。基站是移動通信中組成蜂窩小區的基本單元,完成移動通信網和移動通信用戶之間的通信和管理功能。
㈤ 自己如何建設wlan基站,自己建立一個無線網路發射基站需要哪些設備。。。
基站那都是運營商比如網通、移動、電信弄的那些。一個樓層你那個就是無線網路,然後你的覆蓋面積是一座居民樓,三層。首先要一條可以上網的光纖,然後一台路由器,可以用無線的,也可以用普通的,然後每層樓在放置一台無線AP,功率看你的樓層結構,就是牆體的厚度決定,如果覺得信號不好,可以一個樓層多放置幾個無線AP,如果牆體很薄,可以考慮放置無線路由器當接入點,因為AP的價格要比小無線路由器便宜,具體看時間情況而定吧
㈥ LTE,WiFi鏈路聚合,未來前景會怎樣
現在Wi-Fi和4G LTE蜂窩技術已經成為了兩大最為成功的無線技術。多年來,它們一直優勢互補,而此時它們似乎正在相互融合。人們對無線容量的要求一直很高——而現在正是促進技術融合的最佳時機。但這一切如何實現,卻完全是另一回事。
Wi-Fi最大的優勢在於,它是在未授權的頻譜上運行的,任何人都可以部署Wi-Fi網路,而且能夠支持人們能想到的幾乎所有智能手持設備或物聯網設備。Wi-Fi最適合的是大容量、高密度且低移動性的室內應用。另一方面,蜂窩技術在過去幾十年裡橫掃全球,打造出了一個數萬億美元的電信行業,它具備無處不在的室外覆蓋、無縫的移動等優點,更完美支持語音和流媒體等實時應用。兩項技術的結合將為整個行業帶來巨大的希望,但問題是二者如何結合。毫無疑問這兩項技術將繼續專注於為用戶提供「始終保持最佳連接」體驗目標。實際上,用戶在乎的只是快速、可靠且經濟實惠的技術,但是具體使用何種無線技術他們並不在乎。
各行各業不斷嘗試Wi-Fi/蜂窩網路融合,隨著各個技術的不斷推進,了解這些不同方法之間的區別非常重要,其實答案並沒有正確或錯誤之分,只是選擇不同而已(具體取決於用戶的參考架構)。與所有事物一樣,市場會決定最終在什麼時間採用什麼方法。
未授權頻段中的LTE(LTE-U和LAA-LTE)
最近關注度最高的一個選擇就是LTE-U。經過高通和其他無線接入網(radio access
network,簡稱RAN))供應商的推廣,LTE-U是在5GHz未授權頻段上直接運行LTE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為了得到更多的無線頻譜來支持移動服務,在覆蓋度上優勢會降低。這一概念仍在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簡稱3GPP)下進行開發,以期符合R13(Release
13)標准中的輔助授權接入(LTE-LAA)。
LAA繼續運行已授權頻段中的所有LTE控制和數據信道,採用LTE-Advanced實現它們之間的信道綁定。未授權頻段旨在提供額外的數據平面性能——實際數據平面性能的提升。這種方法的最大挑戰就是,解決LTE與Wi-Fi在未授權頻段中的和諧共存問題,但是共享頻譜並不是LTE
的DNA(固有特性)。
有相關人士表示,LTE-U可以輕松與未授權頻段的Wi-Fi共存並保證其運行,這與現在不同Wi-Fi網路共享頻段的方法類似。但同時也有人擔心,LTE的固有性質會導致其將Wi-Fi擠出這些頻段。不同於Wi-Fi先到先得的基於競爭性的訪問模式,LTE假定是可以完全控制其運行所在的頻段,LTE的目的並不在於爭搶著接入介質。
Wi-Fi採用的是先聽後說(listen-before-talk,簡稱LBT)的機制,即希望使用該頻段的任何設備必須先聽,看此頻段是否被佔用。如果此頻段不繁忙,設備就可以佔用並開始傳輸。此頻段最長只能保持10微秒,之後將被釋放並重復進行LBT。這可確保對介質的公平訪問,同時也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共享未授權頻譜的方法。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在未授權頻段中使用LBT並取得最佳實施效果,因為這會要求介質訪問控制層的變化。
如果不能很好的實施LBT機制,LTE-U技術的可行性就可能會受到限制,因為公共場所的所有者和其他企業不願意部署任何可能對未授權頻段產生負面影響的設施。酒店、會議中心、體育場和交通樞紐這類這些公共場所都是極需海量數據的理想場所。現在,高質量的Wi-Fi
服務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們可以吸引顧客進入並停留在上述公共場所中。這還會有效地使公共場所重視保護未授權頻段。許多場所現在甚至聘用員工追蹤這些頻段的使用情況。這樣就必須確保3GPP出台的LAA-LTE標准都根據IEEE規范支持LBT機制。
LTE + Wi-Fi鏈路聚合(LWA)
採用未授權頻譜的LTE的另一個方法就是LTE Wi-Fi聚合(LWA),這種方法在業界將會更受歡迎。
這種受高通大力推廣的技術,雖然與LTE-U和LAA-LTE仍有一些差異,但是其實現的效果與LTE-U和LAA-LTE仍然非常類似。藉助LWA,可分離LTE數據有效載荷,一些流量會通過Wi-Fi傳輸,剩餘的則通過LTE本身來傳送,從而大大提升LTE服務的性能。人們預計,LWA會在標准化過程中快速發展,並被3GPP納入2016年夏天發布的R13標准。LWA集中採用Wi-Fi接入點來增大LTE
RAN,在802.11 MAC框架中傳送LTE,因此雖然它正在傳送LTE數據,但是看起來卻像另一個網路的Wi-Fi。
採用LWA,Wi-Fi在未授權頻段上運行,而LTE在授權頻段上運行,這兩種無線技術的結合會帶來絕佳的用戶體驗。這兩種技術都可以發揮各自所長,LTE無需再執行任何不正常的操作。與未授權頻譜中LTE的部署不同(此部署需要全新的網路硬體和全新的智能手機),LWA只需簡單的軟體升級就能啟用,智能手機採用LWA就能為這兩種無線網路供電並拆分數據平面流量,從而使一部分LTE流量可以通過Wi-Fi進行隧道傳輸,剩餘流量通過LTE自身運行。在Wi-Fi接入點收集的流經Wi-Fi的流量,隨即會被傳送回LTE小蜂窩基站,可有效錨定會話。這些流量在LTE小蜂窩基站結合到一起,然後發送到移動分組核心網(evolved
packet core,簡稱EPC),並從那裡傳送到互聯網。
這種方法的最大優勢是,所有Wi-Fi流量都能從移動運營商EPC提供的服務中獲益。這些服務包括計費、深度包檢測、合法攔截、策略、身份驗證等,不勝枚舉。如果LTE信號丟失,此服務就會掉線,而用戶可以通過Wi-Fi重新連接互聯網。這種方法與多鏈路或多路徑TCP有點類似,不同的是,流量可結合到蜂窩RAN,而不是返回互聯網。
LTE + Wi-Fi鏈路聚合要求在一個固定場所內部署LTE小型蜂窩基站,場所的任何Wi-Fi
接入點都要進行軟體升級從而支持LWA。Wi-Fi接入點也可以繼續支持獨立SSID上的非LWA流量,這是比在未授權頻段中使用LTE有更多的優點,同時又避免了缺點,結合了兩者的優勢。因此,LWA成為一個既不影響未授權頻段,又能充分利用現有Wi-Fi接入點並提升室內蜂窩性能的解決方案。
未來將會怎樣?
預計在2020年前,Wi-Fi
和LTE小蜂窩基站技術仍將繼續融合,帶來始終保持最佳連接的使用體驗。LTE-U、LTE-LAA、LWA和多鏈路TCP都是融合這兩大無線技術的選擇,當然我們也將探索更多方式來達到這一效果。電信級Wi-Fi技術和LTE小蜂窩基站的前途一片光明。
㈦ 無線基站的介紹
在無線基站的網路功能,全國省市縣
㈧ 無線wifi基站搭建
你好,手機的wifi不是用來連接基站,而是連接周圍的wifi網路,然後來實現快速訪問網路的
連了wifi就相當於是筆記本電腦通過無線路由器訪問網路一樣
不然手機就只是gprs分組數據的上網方式
㈨ 無線網橋基站怎樣用
無線網橋顧名思義就是無線網路的橋接,它利用無線傳輸方式實現在兩個或多個網路之間搭起通訊的橋梁;無線網橋從通訊機制上分為電路型網橋和數據型網橋。 電路型網橋無線傳輸機制採取PDH/SDH微波傳輸原理,介面協議採取橋接原理實現,具有數據速率穩定,傳輸時延小的特點,適用於作為3G/4G移動通訊基站的互聯互通; 數據型網橋採取IP傳輸機制等,介面協議採取橋接原理實現,具有組網靈活,本錢低廉的特點,合適於網路數據傳輸和低等級監控類圖象傳輸,廣泛利用於各種基於純IP構架的數據網路解決方案。以下是無線網橋基站的設置方法:
一 設置注意事項和主路由器設置:
登錄每台路由器的後台管理:,統一固定便於識別的後台IP格式,主要記住主路由器的LAN IP:,登錄主路由器開啟DHCP服務,並按需設置DHCP IP范圍,接著,再分別設置各台路由器的無線名稱,主路由器的SSID號和MAC地址務必記住;
二 橋接設置:
登錄需要橋接的路由器(非主路由器)上,並進入「無線參數」下的「基本設置」,選中「開啟WPS」復選框,再單擊下面的「掃描」按鈕:找到路由器掃描到到的無線信號,單擊我們需要橋接的設備後面的「連接」鏈接:在返回的「基本設置」中,我們可以看到已經連接的無線SSID,有密碼的話需要輸入那台路由器(也就是主路由器)的密碼,單擊「保存」按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