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線網路 > 通過對無線網路知識的相關研究與分析

通過對無線網路知識的相關研究與分析

發布時間:2022-08-07 18:47:42

❶ 無線通訊網路分析及應用的論文開題報告

無線通信主要是對協議的理解和掌握,實際操作非常簡單。

這個一定要 有實踐的網路工作經驗,使用配置過各種網路設備,懂得各種網路分析儀器比如,sniffer 科來等。 看看各種協議的工作原來
這樣就有內容可寫,不空洞。

首先肯定要具備網路方面的基礎知識,如乙太網,OSI模型等,其次是協議知識,這是最重要的。只有對協議的結構有了熟悉之後,才能看懂數據包的協議解碼,從而才能做出相應的分析。
你可以下載科來網路分析系統,一邊使用工具一邊學習這樣進步會很快,同時對學習協議及故障分析都非常有好處。

❷ 請說出你對無線網路通信的見解。急!有加分!

近年來,無線網路成為工控領域中迅速發展的熱點之一,也是工業自動化產品未來的新增長點。顯而易見,在配置、安裝、修改和擴展等方面,無線網路的成本都低於有線網路。特別是通過無線網路可以很方便地接入移動設備,例如在物流過程中的裝載和運輸如若採用無線網路,將大大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和精確性。

實際上,作為一類針對某些特定應用、採用專用通信協議的無線傳輸方案早已投用,也起到良好效果。而當前發展的目標是追求無線傳輸在工控領域的普遍應用或成規模應用必須解決的主要問題,即傳輸的確定性、可互操作性、網路安全和網路投用的適應性等,而決非個別的解決方案。因此,發展的方向首先是通信協議的標准化。對於可用於現場設備層的無線短程網,採用的主流協議是才問世兩三年的IEEE 802.15.4/ZigBee;而對於適應較大傳輸覆蓋面和較大信息傳輸量的無線區域網,採用的主流通信協議則是IEEE 802.11系列。

無線介質不像有線介質那樣處在一種受保護的傳輸環境之下。在傳輸過程中,它常常會衰變、中斷和發生各種各樣的缺陷,諸如頻散,多徑時延,干擾,與頻率有關的衰減、節點休眠、節點隱蔽和與安全有關的問題等等。不過這些影響無線傳輸質量的因素,都可以通過在ISO通信7層模型的各層中採用適當的機制加以克服或減輕。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機制都可以與其他的機制相兼容;或者說,有可能對關鍵性能和屬性產生負面影響。因此,通信系統必須根據其具體的應用現實環境,對各層所採用的機制進行組合優化,以求得最好的綜合通信性能。

在解決了可靠、保密、克服干擾等問題後,又開發了支持這些無線通信協議的物理層和MAC層的收發器晶元,成本也進一步下降。加之近些年來要求設備(包括移動設備)的無線連接的呼聲日趨強烈,這也使得無線系統的增長呈指數增長,預示無線通信也實質性地進入工業控制領域。

現場層的無線通信

無線通信迅速進入工控領域的現場設備層,以下是近年來若干有象徵意義的行動和產品,其中一個突破口是現場匯流排和無線通信技術的結合。

(1)2004年Honeywell推出基於ZigBee無線傳輸協議的無線變送器XYR 5000系列,可精確檢測表壓力、絕對壓力、溫度,還有專為能提供4-20mA介面的各種感測器轉為無線輸出。

(2)OMRON推出無線連接DeviceNet現場匯流排主站WD30-ME和從站WD30-SE,最多可支持DI/DO各1600點的通信。已成功應用於豐田汽車裝配線的控制系統中。

(3)德國schild knecht公司推出的無線Profibus-DP產品DE 3000系列,可在主站與多個從站之間建立無線鏈接。其使用的載頻為2.4GHz,數據包 187.5KB,無線通信協議分別是:IEEE 802.11b(數據傳輸率11Mbit),IEEE 802.11(數據傳輸率1Mbit),IEEE 802.15.1(數據傳輸率700Kbit)。

(4)美國ISA學會成立《SP100 用於自動化的無線系統標准》委員會,主要面向現場儀表和設備,著重在三方面制定標准:運用無線技術的環境, 無線通信設備和系統技術的生命周期, 無線技術的應用。據悉將在2006年一季度發表文本草案。

(5)HART通信基金會投資開發新的技術能力和工具,無線HART已成為開發重點,正在制定的新技術規范,要求HART無線通信技術保證支持產品的互操作性,與有線HART儀表的無縫連接,提升HART智能儀表的智能和可連接性。預計在2006年初完成規范草案,並與工業無線組織如ZigBee聯盟、SP 100無線委員會協調合作,以確保工作的連續性和均衡性。鑒於HART智能變送器是目前變送器應用的主流(占壓力、差壓和溫度變送器銷售的96%),且用戶都對HART變送器抱有強烈信心,因此無線HART協議無疑具有極好的技術前景和商業前景。

順便指出,低功耗、高可靠性的工業級的無線變送器系列,其降低能耗的潛在能力已為美國政府能源部所看好。他們希望利用無線網路技術廣泛而實時地跟蹤和監測生產過程,主要針對鋼鐵、電解鋁等6個耗能大的行業,減少甚至杜絕跑冒滴漏,以獲得顯著的節能效果(能耗降低15%)。為此,2004年美國能源部投資一千萬美元與Honeywell公司簽訂一項合同,繼續深入開發XYR 5000系列產品。

為了在過程式控制制的環境下評估使用無線通信的可行性(包括通信的確定性,延長電池供電壽命的技術措施,采樣時間,網路的節點數量與拓撲等),ABB利用美國Ember公司和挪威Chipcon公司的無線技術,在瑞典的Boliden加工廠等多個裝置中進行了開環控制和閉環控制的試驗。對於開環控制試驗,要求是通過無線傳輸非過程關鍵數據,短數據包,低平均數據率,低功耗;具體應用范圍有:設備管理、狀態檢測、預防性維護和服務應用。結果證明ZigBee完全滿足要求。閉環系統應用的要求是:通過無線通信傳輸過程關鍵數據,短數據包,低平均數據率,低功耗,短遲延,數據包傳送有保證;應用范圍:製造自動化,過程式控制制。試驗證明:

(1)對於實時數據,當節點較少時,通過網狀拓撲進行5次接力(hop),運行結果很好,在延遲、穩定性和功耗等方面均符合要求。

(2)節點密度對數據包的傳輸存在較大影響.節點在50個以內,數據包時間間隔在30s以上丟包率1%以下。這表明如何讓節點密度、數據包間隔時間滿足應用的要求,對ZigBee無線傳輸成功應用於現場層設備是一個巨大挑戰。需要進一步研究開發的問題有:在多跳網路中保證合理的延遲,穩健的控制演算法(如為減少功耗,讓節點保持同步休眠的網路同步演算法)。

在現場層無線網路中,同樣屬於無線短程網的IEC 802.15.4/ZigBee要比IEC 802.15.1/藍牙更具廣泛的應用前景。這主要是基於以下三個原因:ZigBee的應用開發門檻遠低於藍牙,其最復雜的網路協調器節點的軟體開發工作量僅為藍牙節點開發的10%,其最簡單的RFD節點的軟體開發工作量僅為藍牙的2%;ZigBee的功耗遠低於藍牙,這是因為就發射的頻寬比來講,ZigBee為0.01,藍牙為0.99,即ZigBee的發射時間只佔其周期的1%,而藍牙卻佔99%;ZigBee的網路節點容量遠多於藍牙。

目前能夠提供的收發器並可裝載IEEE 802.15.4/ZigBee協議的晶元的主要有:美國的Freescale(MC13192,MC13193)、Ember(EM2420,EM250內含16位微控制器內核),挪威的Chipcon(CC2420、CC2430內含8位51系列微控制器內核)等。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描繪這樣一個無線傳輸在現場設備層開發應用的全景,即從協議到晶元、從晶元到開發系統、從開發系統到樣機或產品開發、從樣機到無線傳輸系統、再從無線傳輸系統到工業應用試驗,一切都在積極有序地推進著。

用於工業控制領域的無線區域網WLAN

一如以往所有的IT技術移植到工控應用中來所採取的方法一樣,用於工業控制領域的無線區域網的基礎是IT行業的無線區域網標准。但必須在此基礎上充分考慮在工控應用中的特別要求,開發滿足這些要求的技術、規范和行規。

WLAN標准IEEE 802.11系列還在發展中,已完成的有:

除此而外,還有涉及安全的:802.11i 安全擴展;涉及性能增強的:802.11e MAC層的QoS擴展,802.11r快速漫遊,802.11n 極高吞吐能力方式,802.11s 網狀聯網; 涉及投用和管理的: 802.11k 射頻資源管理,802.11t 無線性能預測,802.11v 無線網路管理。

考慮到無線區域網在工業企業中的安全性和適用性問題,製造業的企業一度暫時放緩了建立無線區域網的步伐。2004年10月美國IDG公司的市場調研人員發現,在美國流程工業中53%的企業、離散型製造業中39%的企業程度不等地應用了無線區域網技術。在這些應用中很多是集中於物流的倉儲、運輸和裝卸。估計在安全性問題很好解決後,在製造業領域中無線區域網的應用將會迎來一個高潮。

工業WLAN比一般企業辦公和家庭應用環境用的WLAN要求要高許多,可歸納如下:

(1)嚴格的延遲要求:用於現場設備要求延遲不大於10ms,用於運動控制不大於1ms,對於周期性的控制通信,使延遲時間的波動減至最小也是很重要的指標。

(2)確定性性能的保證:保證確定性是對任務執行有嚴格保證的工業通信系統必備的特性。即使設備處於漫遊狀態也有此要求,否則會喪失實時性能。

(3)支持大量設備掛網,並容許掛網設備的接入數量可隨機變化:工業WLAN的接入點約為數百個的數量級。若節點過多和接入的節點數有變化,有可能導致IEEE 802.11的MAC協議層效率太低。

(4)網路安全的保證:滿足安全保密法規是工業WLAN的基本要求。包括防止黑客用戶的侵入及對這些接入點的檢測等。

(5)網路投用的保證:由於運行故障是不可接受的,因此對於有幾百個設備節點的WLAN來講,要求網路具有自投用功能,並能執行無線配置和輔助節點位置的自動搜索。

IEEE 802.11在技術上並不能提供確定性的保證,但在802.11e 中給出了在MAC層支持多傳輸介質應用及保證通信質量QoS的擴展。一方面解決了在MAC層的優先順序服務,另方面又通過輪詢規約(polling protocol)實現多介質的通信調度。由於輪詢在本質上具有確定性,因而可以避免由802.11的信道爭用和指數補償而造成的延遲。為了防止輪詢可能帶來的不良問題(如在需要發送的數據尚未形成之前輪詢信號已到,那麼該數據的發送則不得不再等待一個輪詢周期),需要通過自適應輪詢演算法保證現場設備同步。

由此可見,雖然工業WLAN的市場容量相對較小,但性能要求卻很高。工業WLAN的產品應靈活地通過軟體模塊實現802.11的分標准。如Siemens已問世的產品SCALANCE-W,就可提供工業QoS和快速漫遊的解決方案。

無線信息傳輸主幹網

由於ZigBee是短程網,不可能覆蓋整個廠區,加之原有的現場匯流排也很有效,所以設計了一種無線信息主幹網系統。通過建立發射功率較大的無線信息主幹網(WIB,Wireless Information Backbones),可將ZigBee感測器的信息傳輸給各種掛在乙太網、現場匯流排上的物理設備。

WIB的節點一方面是無線網路上的一個節點,另一方面又起著無線通信協議和其他有線通信協議的轉換作用。實踐證明,採用1W的發射功率,WIB就可穿透多數的工廠和成套設備。這樣,ZigBee因其發射功率小、易受鋼結構所衰減、傳輸距離短等固有問題,完全可以通過WIB予以解決.而其低功耗、低成本、傳輸可靠性高、簡便實用等優越性又可以充分被利用。

採取這樣的技術路線,不但可將無線通信應用於有線通信布線困難的場合,還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有線通信,以期在節省安裝成本和運行成本方面收到可觀效果,還可提高檢測系統和控制系統配置的靈活性。

概述性的結論

(1)無線傳輸進入工業控制領域的趨勢無可置疑。有人估計再過四五年,即2010年前,大多數儀表和自動化產品都將嵌入無線傳輸的功能。由於無線現場儀表的優點一定要體現在用電池長期供電上,所以一般來說無線傳輸不適用於高速控制的場合。但是實踐證明對大多數監控和慢速控制場合,它足夠可靠;也就是說可以用在將近80%的自動化和過程式控制制場合。

(2)無線技術首先會用在樓宇自動化、自動抄表、事故響應、設備監控SCADA系統、設備資產管理、診斷維護等。當前較適宜應用的行業可能有:物流過程(裝運狀態監控)、汽車製造、食品加工、制葯和流程行業(設備資產跟蹤、監控、管理)等。

(3)用於工業控制的無線技術主要集中在無線區域網和無線短程網兩個方向。它們都具有相當牢固和成熟的技術基礎,但為了適應工業控制要求和環境,還需要專門的開發研究。

(4)現有現場匯流排的無線傳輸的可行性正在評估。基於CAN的DeviceNet實現無線通信的確定性相對要容易,因為其數據包長度相當小。現已有產品問世,但尚未見正式規范。因此只能認為這僅僅是個別的解決方案。相對而言,Profibus-DP的數據包長度相當長(187KB),若要實現無線通信,只能通過IEEE 802.11(其帶寬為1Mb/s)、IEEE 802.11b(其帶寬為11Mb/s)或 IEEE 802.15.1(其帶寬為1~3Mb/s)而不能採用IEEE 802.15.4(其帶寬僅為20~250Kb/s),因而要保證傳輸的確定性確有其難度。

(5)HART基金會已成立無線HART工作組,要求2006年初拿出規范草案,確定通過ZigBee實現HART的可行性。鑒於採用HART協議傳輸的儀表市場佔有率高,絕對數量巨大,此動向極為吸引業界關注。

(6)適應各種不同應用類型和要求的無線通信的標准,有的已經頒布並被市場接受,有的還在制訂過程中,其發展和市場開發值得我們重視。

(7)應該把無線通信看成是現有有線通信系統的一種發展和重要補充,決非一種替代。

❸ wifi知識

WIFI相關簡述
全稱Wireless Fidelity,又稱802.11b標准,它的最大優點就是傳輸速度較高,可以達到11Mbps,另外它的有效距離也很長,同時也與已有的各種802.11 DSSS設備兼容。今夏最流行的筆記本電腦技術——迅馳技術就是基於該標準的。 IEEE([美國]電子和電器工程師協會)802.11b無線網路規范是IEEE 802.11網路規范的變種,最高帶寬為11 Mbps,在信號較弱或有干擾的情況下,帶寬可調整為5.5Mbps、2Mbps和1Mbps,帶寬的自動調整,有效地保障了網路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其主要特性為:速度快,可靠性高,在開放性區域,通訊距離可達305米,在封閉性區域,通訊距離為76米到122米,方便與現有的有線乙太網絡整合,組網的成本更低。
Wi-FiWirelessFidelity,無線保真技術與藍牙技術一樣,同屬於在辦公室和家庭中使用的短距離無線技術。該技術使用的是2.4GHz附近的頻段,該頻段目前尚屬沒用許可的無線頻段。其目前可使用的標准有兩個,分別是IEEE802.11a和IEEE802.11b。該技術由於有著自身的優點,因此受到廠商的青睞。 WIFI突出優勢
其一,無線電波的覆蓋范圍廣,基於藍牙技術的電波覆蓋范圍非常小,半徑大約只有50英尺左右約合15米,而Wi-Fi的半徑則可達300英尺左右約合100米,辦公室自不用說,就是在整棟大樓中也可使用。最近,由Vivato公司推出的一款新型交換機。據悉,該款產品能夠把目前Wi-Fi無線網路300英尺接近100米的通信距離擴大到4英里約6.5公里。
其二,雖然由Wi-Fi技術傳輸的無線通信質量不是很好,數據安全性能比藍牙差一些,傳輸質量也有待改進,但傳輸速度非常快,可以達到11mbps,符合個人和社會信息化的需求。
其三,廠商進入該領域的門檻比較低。廠商只要在機場、車站、咖啡店、圖書館等人員較密集的地方設置「熱點」,並通過高速線路將網際網路接入上述場所。這樣,由於「熱點」所發射出的電波可以達到距接入點半徑數十米至100米的地方,用戶只要將支持無線LAN的筆記本電腦或PDA拿到該區域內,即可高速接入網際網路。也就是說,廠商不用耗費資金來進行網路布線接入,從而節省了大量的成本。
根據無線網卡使用的標准不同,WIFI的速度也有所不同。其中IEEE802.11b最高為11Mbps(部分廠商在設備配套的情況下可以達到22Mbps),IEEE802.11a為54Mbps、IEEE802.11g也是54Mbps。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WIFI是由AP(Access Point)和無線網卡組成的無線網路。AP一般稱為網路橋接器或接入點,它是當作傳統的有線區域網絡與無線區域網絡之間的橋梁,因此任何一台裝有無線網卡的PC均可透過AP去分享有線區域網絡甚至廣域網路的資源,其工作原理相當於一個內置無線發射器的HUB或者是路由, 而無線網卡則是負責接收由AP所發射信號的CLIENT端設備。
而wireless b/g表示網卡的型號,按照其速度與技術的新舊可分為802.11a、802.11b、802.11g
講起無線網,大家都有一種似是而非的感覺,無線是否簡單地兩台計算機互聯?No!這已經是上個世紀的無線概念,新一代的無線網路,將以無須布線和使用相對自由,建立起人們對無線區域網的全新感受。需求決定了市場的發展,很少見到哪種IT技術或是產品能夠象它樣有如此迅猛的增長勢頭,不受任何約束隨時隨地訪問互聯網不再是夢想,其中,WiFi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Wi-Fi代表了「無線保真」,指具有完全兼容性的802.11標准IEEE802.11b子集,它使用開放的2.4GHz直接序列擴頻,最大數據傳輸速率為11Mbps,也可根據信號強弱把傳輸率調整為5.5Mbps、2Mbps和1Mbps帶寬。無需直線傳播傳輸范圍為室外最大300米,室內有障礙的情況下最大100米,是現在使用的最多的傳輸協議。它與有線網路相較之下,有許多優點: 無須布線
WiFi最主要的優勢在於不需要布線,可以不受布線條件的限制,因此非常適合移動辦公用戶的需要,具有廣闊市場前景。目前它已經從傳統的醫療保健、庫存控制和管理服務等特殊行業向更多行業拓展開去,甚至開始進入家庭以及教育機構等領域。 健康安全
IEEE802.11規定的發射功率不可超過100毫瓦,實際發射功率約60~70毫瓦,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手機的發射功率約200毫瓦至1瓦間,手持式對講機高達5瓦,而且無線網路使用方式並非像手機直接接觸人體,應該是絕對安全的。 WIFI組建方法
一般架設無線網路的基本配備就是無線網卡及一台AP,如此便能以無線的模式,配合既有的有線架構來分享網路資源,架設費用和復雜程度遠遠低於傳統的有線網路。如果只是幾台電腦的對等網,也可不要AP,只需要每台電腦配備無線網卡。AP為AccessPoint簡稱,一般翻譯為「無線訪問節點」,或「橋接器」。

猜你喜歡網路wifi隨身wifi浴爾樂防水電視呼市婦科咨詢電話租賃一體電腦羅曼園電話煲仔飯總部電話電視購物呼叫中心軟體裝個電腦系統多少錢253醫院美容科電話光纖無痕去眼袋

它主要在媒體存取控制層MAC中扮演無線工作站及有線區域網絡的橋梁。有了AP,就像一般有線網路的Hub一般,無線工作站可以快速且輕易地與網路相連。特別是對於寬頻的使用,WiFi更顯優勢,有線寬頻網路(ADSL、小區LAN等)到戶後,連接到一個AP,然後在電腦中安裝一塊無線網卡即可。普通的家庭有一個AP已經足夠,甚至用戶的鄰里得到授權後,則無需增加埠,也能以共享的方式上網。 長距離工作
別看無線WIFI的工作距離不大,在網路建設完備的情況下,802.11b的真實工作距離可以達到100米以上,而且解決了高速移動時數據的糾錯問題、誤碼問題,WIFI設備與設備、設備與基站之間的切換和安全認證都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WIFI未來發展
這兩年內,無線AP的數量呈迅猛的增長,無線網路的方便與高效使其能夠得到迅速的普及。除了在目前的一些公共地方有AP之外,國外已經有先例以無線標准來建設城域網,因此,WiFi的無線地位將會日益牢固。
WiFi是目前無線接入的主流標准,但是,WiFi會走多遠呢?在Intel的強力支持下,WiFi已經有了接班人。它就是全面兼容現有WiFi的WiMAX,對比於WiFi的802.11X標准,WiMAX就是802.16x。與前者相比,WiMAX具有更遠的傳輸距離、更寬的頻段選擇以及更高的接入速度等等,預計會在未來幾年間成為無線網路的一個主流標准,Intel計劃將來採用該標准來建設無線廣域網路。這相比於現時的無線區域網或城域網,是質的變革,而且現有設備仍能得到支持,保護人們的每一分錢投資。
總而言之,家庭和小型辦公網路用戶對移動連接的需求是無線區域網市場增長的動力,雖然到目前為止,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仍然是目前WiFi用戶最多的地區,但隨著電子商務和移動辦公的進一步普及,廉價的WiFi,必將成為那些隨時需要進行網路連接用戶的必然之選。
最近,業界紛紛傳出WIFI已出現生存危機的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日前很多企業仍然在WIFI這方面投入巨資,但從中贏利的企業幾乎沒有。據悉很多企業因WIFI而破產,前不久R Wireless公司也放棄了該項業務。那麼WIFI的盈利情況是否真的出現危機了?
不可否認,WIFI技術的商用目前碰到了許多困難。一方面是受制於WIFI技術自身的限制,比如其漫遊性、安全性和如何計費等都還沒有得到妥善的解決。

❹ CDMA無線網路優化方法探討及案例分析 畢業論文

目錄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1 引言 1
1.1 課題背景 1
1.1.1 移動通信行業發展 1
1.1.2 CDMA技術的發展現狀 1
1.2 本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2
1.3 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3
2 基本原理 4
2.1 CDMA基本概念 4
2.2 DS-CDMA的關鍵技術 4
2.2.1 功率控制技術 4
2.2.2 PN碼技術 5
2.2.3 RAKE接收技術 5
2.2.4 軟切換(Soft Handoff)技術 5
2.3 CDMA網基本結構系統 7
3 CDMA無線網路優化流程和方法 8
3.1 CDMA無線網路優化概述 8
3.2 CDMA無線網路優化的發展 8
3.3 CDMA無線網路優化的分類 9
3.3.1 工程優化 9
3.3.2 運維優化 10
3.4 CDMA無線網路優化的通常流程 10
3.5 CDMA無線網路優化的方法 12
3.6 CDMA無線網路優化的主要內容 13
3.6.1 優化准備工作 13
3.6.2 現場測試 14
3.6.3 CLUSTER級的調整和優化 14
3.6.4 系統級優化(有負載) 15
4 CDMA網路優化典型案例分析 16
4.1 CDMA無線掉話常見原因分析及優化 16
4.1.1 處干覆蓋范圍以外的掉話 16
4.1.2 導頻污染引起的掉話 18
4.1.3 前反向鏈路不平衡引起的掉話 19
4.1.4 干擾引起的掉話 20
4.2 CDMA網路中切換問題 21
4.2.1 硬切換 21
4.2.2 軟切換及更軟切換 22
4.2.3 典型案例分析 25
4.3 總結 28
5 結束語 29
致謝 30
參考文獻 31

中文摘要
CDMA是為滿足現代移動通信網在大容量、高質量、綜合業務、軟切換、國際漫遊等方面的要求而設計的一種先進移動通信技術,它具有抗干擾性好,抗多徑衰落,保密安全性高等諸多優點。CDMA網路是中國電信的主推品牌,CDMA2000 (3G)業務的發展直接影響到中國電信的成敗,而CDMA業務的發展必須依賴完善的網路才能順利進行。因此,CDMA系統在運營過程中需要不斷地進行網路優化,一是為了能夠給系統當前的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二是為了提高系統容量,以接納越來越多的系統未來用戶。
本文的研究目標是對投入運行的網路進行參數採集、數據分析,找出影響網路運行質量的原因,通過技術手段或參數調整使網路達到最佳運行狀態的方法,使網路資源獲得最佳效益,同時了解網路的增長趨勢,為擴容提供依據。具體的網路優化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網路覆蓋問題;掉話問題;二次呼叫問題;越區切換問題;與其他網路手機用戶的互連互通等。
本課題主要研究CDMA無線通信網路中掉話和切換問題的分析和優化。通過對覆蓋區基本情況、網路覆蓋、質量、話務的分析,應用現有理論和技術,在前期工程的基礎上為完善CDMA網路的覆蓋並優化網路,提出切實可行的設計方案。使得網路容量、質量、經濟效益、競爭力達到預期設定的目標值,最終滿足客戶市場的需求。
關鍵詞:無線網路優化、CDMA、掉話問題、軟切換技術等

ABSTRACT
CDMA is a kind of advanced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which fulfill great capacity and quality、synthetical operation、soft switch and international ramble. It possesses lots of merits such as repellence of interference and attenuation of multiple paths. The security is also great trait of CDMA. CDMA is the main operation that China Unicorn extend .The progress of CDMA right result in the success of China Unicom,and the development of operation must depend on perfect network.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management, it is completely necessary to optimize CDMA wireless network constantly On the one hand, the purpose of optimizing CDMA wireless network is to provide more consummate service, and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to extend system capacity in order to take up more and more consumers.
The purpose of this task is to investigate the best methods that can optimize CDMA wireless network by collecting data of network which is in operation and analyzing the data in order to find the cause which influences the quality of the network. The advantage of CDMA is application of power control and soft switch, so they are usually the emphases ring base station optimizing. On the other hand, data optimizing is also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Concretely, methods of optimizing are as following: l、the issue of network coverage 2、dropped calls problem 3、the second call issues 4、handoff issues 5、with other network users, such as the interconnection.
The main research topics of CDM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re dropped calls and switching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Covered by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district, network coverage quality and traffic analysis. Applying of existing theory and technology, the basis of p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the coverage of CDMA networks and optimized networks is practical designed. Makes network capacity, quality, cost-effective, competitive edge to achieve the desired target set, and ultimately meet customer needs of the market.
Keywords: wireless network optimization, CDMA, th

❺ 20分!談談對無線認知網路頻譜感知方法的研究與實現的看法

認知無線網路的頻譜感知技術

認知無線電/認知無線網路起源於Joseph Mitola攻讀博士期間的研究工作,在其博士論文中,Mitola將認知無線電定義為「the integration of model-based reasoning with software radio technologies」,認為認知無線電是智能計算和無線通信這兩個學科交叉融合的產物[1] 。隨後,美國的FCC和DARPA分別啟動了多項計劃,對認知無線電和動態頻譜接入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歐盟的端到端重配置計劃(E2R: End to End Reconfigurability Project)也啟動了對認知概念在技術和經濟領域等各方面問題的研究。Simon Hakin在2005年發表了關於認知無線電的著名文章「Cognitive radio: brain-empower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2] ,主要從信號處理和自適應過程的角度對認知無線電技術的框架結構進行了較為完善的分析。此後,許多有名的大學和研究機構也展開了相關技術的研究和實驗平台的開發,認知無線電的概念也被擴展為認知無線網路,指利用認知原理來提高各種資源(頻譜、功率等)使用效率的無線網路[3] 。在頻譜管理部門的帶動下,一些標准化組織也先後開展了一系列標准制定工作以推動該技術的發展。目前涉及認知無線電/認知無線網路標准制訂的組織和行業聯盟主要是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國際電信聯盟(ITU)和軟體無線電論壇(SDR Forum)等。
認知無線網路中,主(授權)用戶指那些對某段頻譜的使用具有高優先順序或合法授權的用戶,次級用戶是指那些低優先順序的用戶。次級用戶對頻譜的使用不得對主用戶造成干擾,因此要求其能快速、可靠地感知主用戶使用授權頻譜的情況。次級用戶必須具備認知能力,因而稱其為認知用戶,在網路結構中則表示為認知節點。認知用戶的頻譜感知主要包括在某個頻段上檢測主用戶存在與否(主用戶信號檢測)和估計認知用戶對主用戶接收機可能造成的附加干擾(干擾溫度估計)兩個任務[4] 。更進一步的可能要求是頻譜感知還應區分主用戶信號的種類(空中介面分類)[5] 。目前大部分頻譜感知的研究都集中在最重要的主用戶信號檢測上。

1. 頻譜感知的基本方法
主用戶信號檢測的單節點頻譜感知基本方法通常分為三類:
第一類為相干檢測。如果知道主用戶信號的結構特徵(如導頻、前導或同步消息等),匹配濾波器加門限檢測的方法是最優的主用戶信號檢測方法。相干檢測可獲得精確的頻譜感知結果,但其缺點也很明顯,必須知道主用戶信號的先驗知識,而且當認知無線網路運行在很寬的頻段上時,實現許多類型的授權信號的相干檢測成本太高,幾乎不可實現。
第二類為能量檢測。在感興趣頻段上測量某段觀測時間內接收信號的總能量,如果能量低於某個設定門限則聲明該頻段為白空間。與相干檢測相比,能量檢測需要更長的感知時間以達到同樣的感知效果,但低成本、易實現的特性使其受到認知無線網路中頻譜感知技術的青睞。
以上基於信號檢測技術的兩種頻譜感知方法,有很好的理論基礎[6] ,性能分析已比較完善。
第三類為特徵檢測[7] 。能量檢測的最大缺點是它不能區分接收到的能量是來自主用戶信號還是雜訊,在低信噪比環境中的頻譜感知結果尤其不可靠。在主用戶信號的載波頻率、調制類型或循環前綴等某些特徵已知時,利用信號的期望和自相關函數呈現出來的周期性(循環平穩譜相關特性),可將信號能量與雜訊能量區分開來,突破能量檢測的瓶頸。文獻[8] 還分析實際情況下有限的數據長度對循環譜特徵檢測的影響。實現復雜度遠高於能量檢測是制約特徵檢測在頻譜感知中應用的最主要缺點。
此外,2003年底FCC頻譜政策工作組提出了干擾溫度模型[9] ,意在對無線環境中的干擾源進行量化和管理。干擾溫度限提供了特定地理位置在某一感興趣頻段上接收機能夠順利工作的最差環境的特徵描述。根據干擾溫度模型,認知用戶若能確定其對主用戶接收機造成的附加干擾量並加以限制,使主用戶接收機所受的總干擾(含雜訊)不超過干擾溫度限,則認知用戶可與主用戶運行在同一頻段上。可以看出,基於主用戶信號檢測的頻譜感知意在避開主用戶,而基於干擾溫度模型的頻譜感知則試圖與主用戶同時並存於同一個頻段,這是兩者最大的區別。文獻[10] 定義了已知和未知主用戶信號參數時干擾溫度的理想模型和一般模型,並從通信容量的角度分析了如何來最優地選擇認知系統的工作帶寬和發送功率。但干擾溫度模型存在兩個需要解決的難題:其一為在主用戶發送信號存在的情況下如何測定其接收機的雜訊水平,其二為在主用戶接收機位置未知的情況下如何估計認知用戶對它可能產生的干擾。降低問題難度的一種可能辦法是讓主用戶系統來輔助認知系統的頻譜感知,如文獻[11] 中要求主用戶接收機在工作過程中持續發送指示信號。另一個需要考慮到的是,認知用戶和主用戶共存於同一個頻段時,認知系統的通信過程中也會受到授權系統的干擾,所以認知系統能獲得的通信容量可能非常有限[10] 。

2. 協同頻譜感知
認知無線網路可通過對多節點感知信息的協同處理來提高頻譜感知的效果,這被稱為協同(協作、合作)頻譜感知。頻譜感知性能主要由感知范圍、檢測時間、檢測概率、虛警概率等幾個相互關聯的指標來衡量,協同頻譜感知可利用空間分集增益改善上述指標,解決單節點感知中難以克服的多徑深衰落、陰影衰落和隱終端等難題[4] ,同時也可減輕對單個節點感知靈敏度的要求,降低實現成本[12] 。
實現協同頻譜感知的方式有兩種,即中心式和分布式。
中心式感知:中心單元收集各認知節點的感知信息,負責識別可用頻譜,並將頻譜可用信息廣播給各認知節點或直接控制認知節點的通信參數。文獻[13] 中以AP為中心收集、處理各感知節點的硬判決(二進制)結果,通過克服信道衰落效應來提高感知性能,其檢測概率和虛警概率的計算在文獻[14] 中給出。文獻[15] 以主節點(master node)為中心節點合並各感知結果來檢測TV信道。文獻[16] 則由融合中心(fusion center)根據各認知節點能量檢測的結果最終判斷主用戶在某個頻段上的存在與否。
分布式感知:認知節點彼此之間共享感知信息,但獨立判斷各自的可用頻譜。與中心式感知相比,分布式感知的優點是不需要基礎結構網路,部署更靈活些。文獻[17] 顯示一個用戶作為另一個用戶中繼的兩用戶協同頻譜感知可帶來35%的捷變增益(所需感知時間減少35%)。文獻[18] 進一步將這種分布式感知協議推廣到多用戶環境中。
無論中心式還是分布式感知,就協同頻譜感知的研究內容而言,主要包含以下兩個方面:
1)認知節點感知信息的合並處理,即考慮信息融合(fusion)問題。
2)感知信息傳遞過程的合作,即考慮中繼傳輸問題。

❻ 無線網路的網路安全

無線網路安全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問題,企業需要認識到應該在幾條戰線上對付攻擊者,但有許多威脅是無線網路所獨有的,這包括:
1、插入攻擊:插入攻擊以部署非授權的設備或創建新的無線網路為基礎,這種部署或創建往往沒有經過安全過程或安全檢查。可對接入點進行配置,要求客戶端接入時輸入口令。如果沒有口令,入侵者就可以通過啟用一個無線客戶端與接入點通信,從而連接到內部網路。但有些接入點要求的所有客戶端的訪問口令竟然完全相同。這是很危險的。
2、漫遊攻擊者:攻擊者沒有必要在物理上位於企業建築物內部,他們可以使用網路掃描器,如Netstumbler等工具。可以在移動的交通工具上用筆記本電腦或其它移動設備嗅探出無線網路,這種活動稱為「wardriving 」 ; 走在大街上或通過企業網站執行同樣的任務,這稱為「warwalking」。
3、欺詐性接入點:所謂欺詐性接入點是指在未獲得無線網路所有者的許可或知曉的情況下,就設置或存在的接入點。一些雇員有時安裝欺詐性接入點,其目的是為了避開公司已安裝的安全手段,創建隱蔽的無線網路。這種秘密網路雖然基本上無害,但它卻可以構造出一個無保護措施的網路,並進而充當了入侵者進入企業網路的開放門戶。
4、雙面惡魔攻擊:這種攻擊有時也被稱為「無線釣魚」,雙面惡魔其實就是一個以鄰近的網路名稱隱藏起來的欺詐性接入點。雙面惡魔等待著一些盲目信任的用戶進入錯誤的接入點,然後竊取個別網路的數據或攻擊計算機。
5、竊取網路資源:有些用戶喜歡從鄰近的無線網路訪問互聯網,即使他們沒有什麼惡意企圖,但仍會佔用大量的網路帶寬,嚴重影響網路性能。而更多的不速之客會利用這種連接從公司范圍內發送郵件,或下載盜版內容,這會產生一些法律問題。
6、對無線通信的劫持和監視:正如在有線網路中一樣,劫持和監視通過無線網路的網路通信是完全可能的。它包括兩種情況,一是無線數據包分析,即熟練的攻擊者用類似於有線網路的技術捕獲無線通信。其中有許多工具可以捕獲連接會話的最初部分,而其數據一般會包含用戶名和口令。攻擊者然後就可以用所捕獲的信息來冒稱一個合法用戶,並劫持用戶會話和執行一些非授權的命令等。第二種情況是廣播包監視,這種監視依賴於集線器,所以很少見。
當然,還有其它一些威脅,如客戶端對客戶端的攻擊(包括拒絕服務攻擊)、干擾、對加密系統的攻擊、錯誤的配置等,這都屬於可給無線網路帶來風險的因素。
企業無線網路所面臨的安全威脅
(1)加密密文頻繁被破早已不再安全:
曾幾何時無線通訊最牢靠的安全方式就是針對無線通訊數據進行加密,加密方式種類也很多,從最基本的WEP加密到WPA加密。然而這些加密方式被陸續破解,首先是WEP加密技術被黑客在幾分鍾內破解;繼而在11月國外研究員將WPA加密方式中TKIP演算法逆向還原出明文。
WEP與WPA加密都被破解,這樣就使得無線通訊只能夠通過自己建立Radius驗證伺服器或使用WPA2來提高通訊安全了。不過WPA2並不是所有設備都支持的。
(2)無線數據sniffer讓無線通訊毫無隱私:
另一個讓用戶最不放心的就是由於無線通訊的靈活性,只要有信號的地方入侵者就一定可以通過專業無線數據sniffer類工具嗅探出無線通訊數據包的內容,不管是加密的還是沒有加密的,藉助其他手段都可以查看到具體的通訊數據內容。像隱藏SSID信息,修改信號發射頻段等方法在無線數據sniffer工具面前都無濟於事。
然而從根本上杜絕無線sniffer又不太現實,畢竟信號覆蓋范圍廣泛是無線網路的一大特色。所以說無線數據sniffer讓無線通訊毫無隱私是其先天不安全的一個主要體現。
(3)修改MAC地址讓過濾功能形同虛設:
雖然無線網路應用方面提供了諸如MAC地址過濾的功能,很多用戶也確實使用該功能保護無線網路安全,但是由於MAC地址是可以隨意修改的,通過注冊表或網卡屬性都可以偽造MAC地址信息。所以當通過無線數據sniffer工具查找到有訪問許可權MAC地址通訊信息後,就可以將非法入侵主機的MAC地址進行偽造,從而讓MAC地址過濾功能形同虛設。 要訣一
採用強力的密碼。正如我在文中所指出,一個足夠強大的密碼可以讓暴力破解成為不可能實現的情況。相反的,如果密碼強度不夠,幾乎可以肯定會讓你的系統受到損害。
使用十個字元以上的密碼——即便是比較新的加密方案,如WPA2,也可以被那些自動套取密碼的進程攻克。不見得要用長而難記的密碼,大可以使用一些表達,如「makemywirelessnetworksecure」等取代原來較短的密碼。或者使用更為復雜的密碼,如「w1f1p4ss」。這類密碼更具安全性。
在密碼中,添加數字,特殊符號和大小寫字母——復雜的密碼增加了字元數,這樣便會增加密碼破解的難度。例如,如果你的密碼包含四個位元組,但你僅使用了數字,那麼可能的密碼就是10的四次方,即10000個。如果你只使用小寫字母,那麼密碼的可能性達到36的四次方。這樣就迫使攻擊者測試巨大數量的密碼,從而增加他解密的時間。
要訣二
嚴禁廣播服務集合標識符(SSID)。如果不能對服務集合標識符也就是你給無線網路的命名進行保護的話,會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對無線路由器進行配置,禁止服務集合標識符的廣播,盡管不能帶來真正的安全,但至少可以減輕受到的威脅,因為很多初級的惡意攻擊都是採用掃描的方式尋找那些有漏洞的系統。隱藏了服務集合標識符,這種可能就大大降低了。大多數商業級路由器/防火牆設備都提供相關的功能設置。
不要使用標準的SSID——許多無線路由器都自帶默認的無線網路名稱,也就是我們所知道的SSID,如「netgear」或「linksys」,大多數用戶都不會想到要對這些名稱進行更改。 WPA2加密將這一SSID作為密碼的一部分來使用。不對其進行更改意味著允許駭客使用密碼查詢列表,而這樣無疑會加速密碼破解的進程,甚至可以讓他們測試密碼的速度達到每秒幾百萬個。使用自定義的SSID則增大了不法分子破壞無線網路的難度。
要訣三
採用有效的無線加密方式。動態有線等效保密(WEP)並不是效果很好的加密方式。只要使用象aircrack一樣免費工具,就可以在短短的幾分鍾里找出動態有線等效保密模式加密過的無線網路中的漏洞。無線網路保護訪問(WPA)是通用的加密標准,你很可能已經使用了。當然,如果有可能的話,你應該選擇使用一些更強大有效的方式。畢竟,加密和解密的斗爭是無時無刻不在進行的。
使用WPA2加密——舊的安全選項,如WEP可被瞬間破解且無需特殊設備或是技巧。只需使用瀏覽器插件或是手機應用即可。WPA2是最新的安全運演算法則,它貫徹到了整個無線系統,可以從配置屏幕中進行選取。
要訣四
可能的話,採用不同類型的加密。不要僅僅依靠無線加密手段來保證無線網路的整體安全。不同類型的加密可以在系統層面上提高安全的可靠性。舉例來說,OpenSSH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以為在同一網路內的系統提供安全通訊,即使需要經過網際網路也沒有問題。採用加密技術來保護無線網路中的所有通訊數據不被竊取是非常重要的,就象採用了SSL加密技術的電子商務網站一樣。實際上,如果沒有確實必要的話,盡量不要更換加密方式。
要訣五
對介質訪問控制(MAC)地址進行控制。很多人會告訴你,介質訪問控制(MAC)地址的限制不會提供真正的保護。但是,象隱藏無線網路的服務集合標識符、限制介質訪問控制(MAC)地址對網路的訪問,是可以確保網路不會被初級的惡意攻擊者騷擾的。對於整個系統來說,針對從專家到新手的各種攻擊進行全面防護,以保證系統安全的無懈可擊是非常重要的。
要訣六
在網路不使用的時間,將其關閉。這個建議的採用與否,取決於網路的具體情況。如果你並不是需要一天二十四小時每周七天都使用網路,那就可以採用這個措施。畢竟,在網路關閉的時間,安全性是最高的,沒人能夠連接不存在的網路。
要訣七
關閉無線網路介面。如果你使用筆記本電腦之類的移動終端的話,應該將無線網路介面在默認情況下給予關閉。只有確實需要連接到一個無線網路的時間才打開相關的功能。其餘的時間,關閉的無線網路介面讓你不會成為惡意攻擊的目標。
調節無線信號的覆蓋范圍——數據機的接入點具備多個天線和傳輸功率,所以,用戶可以調節信號的覆蓋范圍。有些產品可以讓我們通過菜單選項來調節傳輸功率。這樣就限制了別人能獲取你的無線信號的范圍,從而可以避免其損壞你的網路。
要訣八
對網路入侵者進行監控。對於網路安全的狀況,必須保持全面關注。你需要對攻擊的發展趨勢進行跟蹤,了解惡意工具是怎麼連接到網路上的,怎麼做可以提供更好的安全保護。你還需要對日誌里掃描和訪問的企圖等相關信息進行分析,找出其中有用的部分,並且確保在真正的異常情況出現的時間可以給予及時的通知。畢竟,眾所周知最危險的時間就是事情進行到一半的時間。
要訣九
確保核心的安全。在你離開的時間,務必確保無線路由器或連接到無線網路上正在使用的筆記本電腦上運行了有效的防火牆。還要注意的是,請務必關閉不必要的服務,特別是在微軟Windows操作系統下不需要的服務,因為在默認情況下它們活動的後果可能會出乎意料。實際上,你要做的是盡一切可能確保整個系統的安全。
要訣十
不要在無效的安全措施上浪費時間。我經常遇到一些不太了解技術的用戶對安全措施的疑問,他們被有關安全的免費咨詢所困擾。一般來說,這方面的咨詢,不僅只是無用的,而且往往是徹頭徹尾有害的。我們最經常看到的有害的建議就是,在類似咖啡館的公共無線網路環境中進行連接的時間,你應該只選擇採用無線加密的連接。有時,人們對建議往往就理解一半,結果就成為了你應該只連接到帶無線網路保護訪問模式(WPA)保護的無線網路上。實際上,使用了加密功能的公共接入點並不會給你帶來額外的安全,因為,網路會向任何發出申請的終端發送密鑰。這就象把房子的門給鎖了起來,但是在門上寫著「鑰匙在歡迎的墊子下面」。如果你希望將無線網路提供給大家,任何人都可以隨便訪問,加密是不需要。實際上對無線網路來說,加密更象是一種威懾。只有使用特定的無線網路,才會在降低方便性的情況下,提高安全性。
要訣十一
改變無線路由口令。為無線路由的互聯網訪問設置一個口令至關重要,一個強口令有助於無線網路的安全,但不要使用原始無線路由器的默認口令,建議更改較為復雜的口令避免簡單被攻破。
對於無線網路安全來說,大部分的要訣可以說就是「普通常識」 。但可怕的是,「普通常識」 是如此之多,以至於不能在同時給予全面考慮。因此,你應該經常對無線網路和移動電腦進行檢查,以保證沒有漏掉一些重要的部分,並且確保關注的是有效的而不是不必要甚至是完全無效的安全措施。

❼ 您需要了解哪些無線網路知識

什麼是無線網路?貴公司能夠怎樣使用無線網路無線網路使用入門需要合作夥伴解答的 5 大問題什麼是無線網路?工作已經不再局限於辦公室,會議室、倉庫、車上、家裡、機場、酒店還是咖啡廳都可以成為工作場所。為了充分享受這種自由,小型企業的員工可以通過無線網路和 WiFi 熱點與同事、客戶及合作夥伴保持聯系。無線區域網 (LAN) 使您在沒有電線或電纜的情況下連接您的計算機。需要在會議室從伺服器上下載文檔嗎?想在倉庫訪問公司庫存系統嗎?無線網路通過無線電波讓一切成為現實,使特定區域內的移動設備實現互聯和通信。無線網路的好處無線網路的好處分為短期和長期兩種,具體包括:便捷性:如今,所有的筆記本電腦和多種行動電話均配有 WiFi 技術,這是直接連接至無線區域網所必需的技術。員工能從網路覆蓋區內的任何地點安全訪問公司網路資源。覆蓋區一般是指您的工廠,不過也可以延伸到整棟建築以外的范圍。移動性:不在辦公桌旁也能連接網路。會議室內的人員也能訪問網路上的文件和應用程序。銷售人員能從任何地點查看網路上的重要信息。工作效率:隨時訪問相關信息及公司的重要應用程序有助於員工更好地工作和相互協作。訪客(例如客戶、合同商或供應商)也能利用訪客身份安全接入互聯網並且訪問其業務數據。設置簡便:由於無需實際布線,因此快速、經濟高效地進行安裝。對於倉庫或工廠車間等很難布線的地點,無線區域網也能為它們實現網路連接。高可擴展性:隨著企業經營規模的壯大,您會需要迅速擴展現有的網路。通常,無線網路只需利用現有設備就能進行擴展,而有線網路則必須額外布線。高安全性:有效控制管理無線網路的訪問情況對於網路的成功至關重要。WiFi 技術中的高級功能提供更強大的安全保護,只有獲得您許可的人員才能訪問您的數據。低成本:經營無線區域網的成本較低,且它在辦公室遷移、重新布置或擴展過程中不需要或者只需要很少的布線費用。返回頁首貴公司如何使用無線網路對於小公司來說,他們必須做到分秒必爭。無線網路是功能極其強大的工具,能大幅提高企業工作效率並且鼓勵他們進行信息共享。由於不限制員工訪問公司的文件、電子郵件、應用程序以及其它網路資源,因此員工能夠隨意瀏覽,也可隨時訪問必要的工作。下面是一些企業使用無線區域網的好處:提高了移動性和協作效率在辦公室周圍走動而不會失去與網路連接高效協作使用無線區域網的員工可以在辦公室周圍走動或者到其它樓層去,而不會失去與網路的連接。想像一下,團隊會議或小型會議中的每個人都可以訪問最新資訊以及網路上的所有文件和應用程序。同樣,利用 VoWLAN 技術,他們也能在語音通信中增加漫遊功能。提高了響應速度在需要時獲得必要的信息提供更高品質的客戶服務客戶希望您快速回應他們的咨詢和問題。通過使員工隨時獲取必要信息,無線網路能夠提高客服水平。例如,一個小型醫療診所的醫生可以在不同的檢查室檢查患者時在線訪問患者的病歷;一名銷售人員可以查看可用庫存信息以便在展廳填寫訂單。加快信息訪問速度連接難以布線的區域 改進您的流程通過無線區域網,企業中很多難以連接有線網路的地方也能實現網路連接。例如,只需在倉庫中添加幾個無線接入點即可為檢查和管理庫存帶來方便,並可實時提供更准確的庫存數字。便於進行網路擴展快速添加用戶經濟高效地擴展您的網路對於需要增加員工或者重新布置辦公室的公司,他們將立即享受到無線區域網的靈活性所帶來的眾多好處。他們能夠移動辦公桌,向網路中添加新員工,卻不必花費過多的精力和資金來布線。提高了訪客用戶訪問效率使客戶和業務合作夥伴能安全訪問貴公司的網路提供增值服務通過無線網路,貴公司為客戶或業務合作夥伴提供安全的訪客互聯網訪問服務。零售商店、餐館、酒店以及其它很多公共服務場合都將這一服務作為特色的增值服務提供。返回頁首無線網路使用入門了解了無線區域網能為企業帶來的好處之後,接下來需要考慮如何執行項目。下面是開始操作之前需要考慮的事項清單。連接PC目前市面上的所有筆記本電腦和大多數台式機都集成了 WiFi 技術,因此只要無線網路連接並且運轉起來,它們就能立即訪問網路。如果沒有集成這種技術,則需要安裝無線適配器卡,一般插在計算機 PCI 插槽中或者通過有線區域網進行連接。您當前的網路狀況增加無線區域網並不表示您就要拋棄現有的有線網路。對於企業來說,最好的方法是建立一個有線-無線混合網路。這樣既擴大了現有網路的覆蓋范圍,也可以在會議室、一般會議區或新的辦公空間內提供無線功能。但是,為了進一步擴大覆蓋范圍,一定要建立支持語音通信的無線網路。接入點的位置無線區域網的覆蓋范圍很大,每個接入點最大可以覆蓋 3000 平方英尺的區域。接入點的覆蓋范圍可能會受到牆壁和小房間等障礙物的影響,無線電信號不能穿透金屬(例如電梯井)。需要注意的問題包括:無線接入是共享服務,通常每個數據接入點最好共享 15-20 位用戶,每個語音接入點最好共享 8-12 位用戶。為了獲得優質的 voice over WLAN 通話效果,接入點應盡量安裝得靠近一些。無線信號的強度會隨著距離的增大而減弱。當安裝在天花板上時,接入點的覆蓋效果更好。網路擴展無線區域網最大的優點之一就是它允許您迅速添加新用戶。請確保您的無線解決方案既符合公司目前的需要,也可以隨著公司需求的變化不斷擴展。請咨詢您的解決方案提供商如何快速而簡便地升級和改進。安全安全功能是無線網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建立無線網路必不可少內容。以下是一些您在網路規劃中可以借鑒的安全方法:數據加密,因此只有授權用戶才能訪問公司信息。用戶身份驗證,用於識別試圖訪問網路的計算機。安全的訪客和訪客訪問控制系統,用於保護 PC 及其它使用此網路的設備。返回頁首需要合作夥伴解答的 5 個熱門問題渠道合作夥伴是您選擇和使用無線網路解決方案最重要的幫手。經驗豐富的合作夥伴將指導您選擇正確的解決方案,並且幫助您建立一個安全而靈活的無線網路。下面是您一定要向負責提供 SMB 解決方案的潛在合作夥伴了解的5 個熱門問題:您是否專門與中小型企業 (SMB) 合作?思科擁有一個龐大的認證合作夥伴網路,這些合作夥伴專門為廣大中小企業提供技術解決方案和支持。這些合作夥伴中很多本身也是中小企業,所以他們完全能夠了解您遇到的問題和您的企業目標。思科認證合作夥伴已經證明他們在專業技術領域的資格。他們提供培訓、支持和服務,幫助貴公司設計、部署和優化網路解決方案。此外,他們還會隨時掌握最新的軟體和硬體潮流以及即將推出的思科產品和解決方案資訊。您會提供哪些售後服務和支持?詳細咨詢合作夥伴有關他們提供的售後支持的信息。例如:合作夥伴是否提供下班後或緊急狀況支持?如果提供,服務時間為何?具體的支持等級應在服務等級協議 (SLA) 中詳細說明。另請注意,許多思科合作夥伴都提供出色的技術支持服務,隨時有思科工程師為您服務並提供大量技術資源。如何集成新的解決方案和現有 IT 環境?思科合作夥伴會與您討論貴公司的具體要求,評估您目前的系統和網路基礎設施。由此,思科合作夥伴將介紹多種解決方案選擇,不但滿足您的當前需求,而且還隨著時間的推移與您的企業一起成長,並符合您的預算要求。新解決方案將如何幫我節省資金和控製成本?與多供應商解決方案相比,思科公司的端到端解決方案更易於維護和支持。而且,在做網路升級預算時,還要考慮下列成本:購買硬體時不提供的一切軟體成本、維護費、培訓費、支持費、附加人員(如果需要)成本,以及其它因素。據專業市場調研公司 Gartner 估計,這些間接成本最高可達企業總技術支出的 60%。因此,與思科合作夥伴合作,您可以實現最理想的 TCO。 我們需要做好哪些准備工作?安裝前,請詢問合作夥伴需要了解哪些有關公司網路、用戶、業務程序及安全需求的具體信息,以便順利完成網路升級。另外,還需詢問合作夥伴:在網路升級的過程中,像您這類公司最常出現哪些失誤或問題,以及應對措施。問題?聯系思科合作夥伴,了解更多信息並且獲取您需要的幫助。返回頁首

❽ 哪位高手可以給我詳細解釋無線網路的相關知識,無線設備的應用

在客戶端計算機上為無線網路定義 :802.1X 身份驗證:右鍵單擊通知區域中的無線網路連接圖標,然後單擊「查看可用的無線網路」。詳細信息,請參閱「注意」。 在「相關任務」下,單擊「更改首選網路的順序」。 在「首選網路」下的「無線網路」選項卡上,單擊要為其配置 802.1X 身份驗證的無線網路連接,然後單擊「屬性」。 在「身份驗證」選項卡上,執行以下任一項操作: 要為此連接啟用 IEEE 802.1X 身份驗證,請選中「為此網路啟用 IEEE 802.1X 身份驗證」復選框。默認情況下將選中此復選框。 要為此連接禁用 IEEE 802.1X 身份驗證,請清除「為此網路啟用 IEEE 802.1x 身份驗證」復選框。 在「EAP 類型」中,單擊要用於此連接的「可擴展的身份驗證協議 (EAP)」類型。 如果在「EAP 類型」中選中「智能卡或其他證書」,請單擊「屬性」,並在「智能卡或其他證書屬性」中執行以下操作: 要使用駐留在智能卡上用於身份驗證的證書,請單擊「使用我的智能卡」。 要使用駐留在計算機上證書存儲區中用於身份驗證的證書,請單擊「在此計算機上使用證書」,然後指定是否使用簡單證書選擇。 要驗證為您的計算機提供的伺服器證書仍然有效,請選中「驗證伺服器證書」復選框,指定您的計算機會自動連接的一個或多個伺服器,然後指定可信根證書頒發機構。 要查看有關所選根證書頒發機構的詳細信息,請單擊「查看證書」。 當智能卡或證書中的用戶名與所登錄的域中的用戶名不同時,若要使用另一用戶名,請選中「為此連接使用一個不同的用戶名」復選框。 如果在「EAP 類型」中選中「受保護的 EAP (PEAP)」,請單擊「屬性」,然後執行以下操作: 要驗證為您的計算機提供的伺服器證書仍然有效,請選中「驗證伺服器證書」復選框,指定您的計算機會自動連接的一個或多個伺服器,然後指定可信根證書頒發機構。 在「選擇身份驗證方法」中,單擊要在 PEAP 內使用的身份驗證方法,然後單擊「配置」。 如果您選中「受保護的密碼 (EAP-MSCHAP v2)」,那麼,請在「EAP MSCHAP v2 屬性」中指定是否使用您在 Windows 登錄屏鍵入的用於身份驗證的用戶名和密碼(以及域,如果適用的話),請單擊「確定」,然後再次單擊「確定」。 如果您選擇「智能卡或其他證書」,那麼,請在「智能卡或其他證書屬性」中,按照步驟 6 中的說明並根據需要配置設置,單擊「確定」,然後再次單擊「確定」。 在「身份驗證」選項卡上,執行以下操作: 當用戶未登錄時,要指定計算機嘗試訪問網路的身份驗證,請選中「當計算機信息可用時身份驗證為計算機」復選框。默認情況下將選中此復選框。 當用戶信息或計算機信息不可用時,要指定計算機嘗試訪問網路的身份驗證,請選中「當用戶或計算機信息不可用時身份驗證為來賓」復選框。 要點 強烈建議當連接到 802.11 無線網路時,使用 802.1X 身份驗證。802.1X 是一個 IEEE 標准,該標准通過提供對集中式用戶標識、身份驗證、動態密鑰管理和記帳的支持來增強安全性和部署。詳細信息,請參閱「相關主題」。 為了增強安全性,在 Windows XP Service Pack 1 和 Windows Server 2003 家族中,將對需要使用網路密鑰 (WEP) 的訪問點(基礎結構)網路使用 802.1X 身份驗證。WEP 通過加密無線客戶端和無線訪問點之間發送的數據來提供數據保密。有關無線網路安全性的其他信息,請參閱「相關主題」。 如果嘗試連接計算機到計算機網路或無需使用網路密鑰的訪問點網路,則「身份驗證」選項卡中的設置將不可用,並且無法為該連接配置 802.1X 身份驗證。 注意 執行此任務不要求具有管理憑據。因此,作為安全性的最佳操作,請考慮以沒有管理憑據的用戶身份執行這個任務。 tok:wirelessicon 當檢測到可能會限制或阻止連接到無線網路這樣的錯誤時,通知區域將顯示無線警告圖標。 To open Network Connections, click Start, click Control Panel, and then double-click Network Connections. 要定義 802.1X 身份驗證,必須選擇一個現有無線網路連接,或者必須添加一個新的無線網路連接。有關如何添加新的無線網路連接的信息,請參閱「相關主題」。[1]

閱讀全文

與通過對無線網路知識的相關研究與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共享中心沒有網卡 瀏覽:527
電腦無法檢測到網路代理 瀏覽:1377
筆記本電腦一天會用多少流量 瀏覽:597
蘋果電腦整機轉移新機 瀏覽:1381
突然無法連接工作網路 瀏覽:1079
聯通網路怎麼設置才好 瀏覽:1230
小區網路電腦怎麼連接路由器 瀏覽:1057
p1108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215
怎麼調節台式電腦護眼 瀏覽:719
深圳天虹蘋果電腦 瀏覽:955
網路總是異常斷開 瀏覽:618
中級配置台式電腦 瀏覽:1015
中國網路安全的戰士 瀏覽:638
同志網站在哪裡 瀏覽:1422
版觀看完整完結免費手機在線 瀏覽:1464
怎樣切換默認數據網路設置 瀏覽:1114
肯德基無線網無法訪問網路 瀏覽:1290
光纖貓怎麼連接不上網路 瀏覽:1499
神武3手游網路連接 瀏覽:969
局網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