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線網路 > 無線網路的可擴展性

無線網路的可擴展性

發布時間:2022-08-15 22:03:25

㈠ 網路基本特性中的可擴展性怎麼理解

規劃網路過程中預留一些可擴展的地方以應對未來可能的更高要求的需求,比如在接入交換機上預留更多的介面應對業務的擴展,在核心交換機上預留板卡插槽等等

㈡ 無線區域網採用的協議是什麼

無線區域網協議主要分為兩大陣營:IEEE802.11系列標准和歐洲的HiperLAN。

IEEE 802.11協議

IEEE802.11是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在1997年6月頒布的無線網路標准。它是第一代無線區域網標准之一。IEEE 802.11規定了無線區域網在2.4GHz波段進行操作,這一波段被全球無線電法規組織定義為擴頻使用波段。

標準的802.11主要用於解決辦公室區域網和園區網中用戶與用戶終端的無線接入,速率最高只能達到 2Mbit/s。

其中IEEE802.11協議、藍牙標准和HomeRF工業標准等是無線區域網所有標准中最主要的協議標准。這些協議和標准各有優劣,各有自己擅長的應用領域,有的適合於辦公環境,有的適合於個人應用,有的則更適合家庭用戶。

(2)無線網路的可擴展性擴展閱讀

展頻技術的無線區域網絡產品是依據FCC(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ttee;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規定的ISM(Instrial Scientific,and Medical),頻率范圍開放在902M~928MHz及2.4G~2.484GHz兩個頻段,所以並沒有所謂使用授權的限制。

展頻技術主要又分為「跳頻技術」及「直接序列」兩種方式。而此兩種技術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軍隊所使用的技術,其目的是希望在惡劣的戰爭環境中,依然能保持通信信號的我穩定性及保密性。

1、跳頻技術(FHSS)

跳頻技術(Frequency-Hopping Spread Spectrum;FHSS)在同步、且同時的情況下,接受兩端以特定型式的窄頻載波來傳送訊號,對於一個非特定的接受器,FHSS所產生的跳動訊號對它而言,也只算是脈沖雜訊。

FHSS所展開的訊號可依特別設計來規避雜訊或One-to-Many的非重復的頻道,並且這些跳頻訊號必須遵守FCC的要求,使用75個以上的跳頻訊號、且跳頻至下一個頻率的最大時間間隔(Dwell Time)為400ms。

2、直接序列展頻技術(DSSS)

直接序列展頻技術(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DSSS)是將原來的訊號「1」或「0」,利用10個以上的chips來代表「1」或「0」位,使得原來較高功率、較窄的頻率變成具有較寬頻的低功率頻率。

而每個bit使用多少個chips稱做Spreading chips,一個較高的Spreading chips可以增加抗雜訊干擾,而一個較低Spreading Ration可以增加用戶的使用人數。

基本上,在DSSS的Spreading Ration是相當少的,例如在幾乎所有2.4GHz的無線區域網絡產品所使用的Spreading Ration皆少於20。而在IEEE 802.11的標准內,其Spreading Ration只有11,但FCC的規定是必須大於10,而實驗中,最佳的Spreading Ration大約在100左右。

㈢ 無線區域網絡模塊是什麼有什麼用

無線區域網都缺乏透視能力――因為每個接入點都是一個單獨的節點,按照一個靜態RF計劃(通常為預測的RF)中的信道和功率設置進行獨立配置。盡管這些自主的接入點可以收到附近的某個工作在相同信道的接入點的信號,但是自主接入點無法得知相鄰的接入點與其是否屬於同一個網路或者是相鄰網路。而且,因為自主接入點是「節點式」的,所以很難擴展到大型、連續、協調的無線區域網和添加高級應用。 表1列出了對於自主接入點部署方式的無線需求和解決方案。在某些情況下,採用自主接入點的WLAN的部署會對WLAN帶來很多限制。 表1 對於自主接入點部署方式的無線需求和解決方案需要說明自主方式的解決方案第二層快速安全漫遊客戶端在子網內部的無縫漫遊――跨越不同的接入點和虛擬LAN(VLAN)為支持漫遊添加一個無線域服務(WDS)設備(接入點或者交換機模塊)第三層快速安全漫遊客戶端在子網之間的無縫漫遊――跨越不同的接入點和VLAN自主接入點本身不支持。需要為支持漫遊採用一個集中式解決方案升級成本部署額外管理功能和為接入點安裝新鏡像所需的時間部署一個集中的管理基站或者使用管理腳本入侵檢測系統(IDS)能夠檢測偽裝接入點、攻擊和未經授權的訪問使用一個基於WDS的IDS,或者添加一個覆蓋式WLAN解決方案定位服務直觀顯示接收信號強度指示(RSSI)信息變化和Wi-Fi設備的位置使用一個現場調查解決方案或者一個覆蓋式WLAN動態RF迅速地、動態地適應RF環境使用系統級應用設備,或者一個簡單網路管理協議(SNMP);RF信息可供手動檢查或者措施使用負載均衡自動在相鄰接入點之間均衡客戶端負荷每個接入點通報服務情況,但是負載不是自動地在接入點之間分布訪客聯網能夠為客戶、供應商和合作夥伴提供對WLAN的受控訪問許可權,同時保持網路的安全性為每個接入點部署專門的中繼VLAN,並在整個企業中加以宣傳WLAN語音利用現有的無線基礎設施提供經濟有效的、實時的語音服務部署基於接入點的呼叫准入控制(CAC);控制建立在每個接入點的基礎上,不能協調多個接入點管理經濟有效的、簡化的WLAN管理和部署為配置WLAN管理和單獨配置每個接入點部署腳本或者SNMP解決方案
解決方案 使用自主接入點的第一代無線區域網是一種方便的網路。從WLAN首次面世以來,技術需求發生了很多變化。現在,基本的網路連接已經不足以滿足需要。企業需要在他們的辦公樓中提供無所不在的無線網路連接。他們的WLAN必須支持多種移動服務,例如語音、訪客接入、定位和增強的無線入侵防禦系統(WIPS),同時還應當提供簡化的部署、管理和可擴展性。企業需要突破了表1中所列多種限制的WLAN。 為了部署這些功能和消除這些限制,需要一個統一的WLAN――一個集中式的,基於連接到無線區域網控制器的輕型接入點的網路。因此,機構需要思科統一無線網路。 可擴展性:WLAN必須具備的特性 人們對基於無線網路的可擴展性、高級服務的需求並不是剛剛出現的。事實上,蜂窩網路供應商已經在擴展無線網路方面克服了很多挑戰。最初,蜂窩無線網路是由多個提供基本連接的蜂窩信號發射塔結合而成的。當時有很多管理塔間電話呼叫的協議,但是這些協議並不可靠――很多呼叫都會被丟棄。 蜂窩網路運營商需要一個讓用戶可以在漫遊期間保持呼叫的解決方案,以及一個部署高級服務的平台。因此,他們採用了一種名為基站控制器的新型網路組件。 對於蜂窩網路而言,基站控制器可以協調一組無線電發射塔。當蜂窩網路用戶在不同發射塔的覆蓋范圍之間移動時,基站控制器會對漫遊切換進行協調。這可以提高蜂窩網路的穩定性,減少被丟棄的呼叫。 蜂窩基站控制器的概念也可應用到802.11 WLAN中。運營商不是管理多個獨立的接入點,而是可以通過一個名為無線區域網控制器的集中式設備管理輕型接入點。 WLAN集中化 參照蜂窩網路的發展道路,思科系統公司a率先提出了WLAN集中化的概念,並且為高級無線區域網服務提供了業界第一個統一平台。統一後的架構,我們稱之為思科統一無線網路的關鍵,是將數據從輕型接入點經由網路發送到無線區域網控制器。 思科提供了很多支持無線區域網集中化的無線區域網控制器,其中包括可以完全集成到網路之中的企業級獨立無線區域網控制器(例如Cisco 4400系列無線區域網控制器和Cisco 2000系列無線區域網控制器),以及可以與有線網路結合的無線區域網控制器,例如Cisco Catalyst 6500系列無線服務模塊(WiSM)和用於集成多業務路由器的思科無線區域網控制器模塊(WLCM)。 開發一種新的無線區域網集中化協議 為了在輕型接入點和無線區域網控制器之間傳輸數據和實現通信,需要一種新的協議。該協議需要滿足下列要求: 便於部署――該協議必須能夠跨越子網邊界,而不是僅僅將多個VLAN連接到集中控制器。 部署安全――將一個接入點加入網路並不意味著它應當具有完全的網路訪問許可權。該協議需要提供一種對所有連接網路的接入點進行身份驗證的方法。 對接入點的實時控制――在部署、認證接入點和將其連接到控制器之後,該協議需要提供對接入點的實時控制,以便管理和部署移動服務。 協議擴展能力――該協議需要支持多種平台--從大型乙太網交換機中基於機箱的模塊,到可堆疊交換機、路由器和其他任何網路組件。 傳輸擴展能力――盡管網路通常運行在乙太網的基礎上,但是該協議必須能夠支持低速的WAN連接,甚至無線網路(對於無線網格網路等應用)。 為了滿足這些對於開發新型通信協議的要求,思科考慮了很多方案。通用路由封裝(GRE)協議是其中之一,但是GRE不支持對純二層數據包的內部檢測,而這是安全WLAN所必須具備的功能。SNMP也被列為考慮對象,因為該協議可以提供對接入點的命令和控制功能,但是它很龐大,不太符合實際需要。 在考慮了其他協議之後,思科決定開發一種新的協議――支持第二層和第三層數據包信息的輕型接入點協議(LWAPP)。 LWAPP是什麼? LWAPP是一項由思科系統公司擬定的互聯網工程任務小組(IETF)標准草案,實現了輕型接入點和WLAN系統(例如控制器、交換機和路由器)之間的通信協議的標准化。它的目標包括: 減輕接入點中的處理量,讓它們將計算資源集中用於無線接入,而不是過濾和策略實施 為整個WLAN系統進行集中的流量處理、驗證、加密和策略實施 利用一個第二層基礎設施或者IP路由網路,為多供應商接入點互操作性提供一個通用封裝和傳輸機制 LWAPP標准可以通過定義下列規范實現這些目標: 接入點設備發現、信息交換和配置 接入點認證和軟體控制 數據包封裝、分段和格式化 接入點和無線控制器之間的通信控制和管理

㈣ 簡述無線網的5大特點

1.傳輸距離遠,覆蓋范圍大。單個AP覆蓋范圍可達到10000平方米

2、傳輸速率高。速率可達到11M。

3、系統傳輸容量滿足要求。Wi-Fi技術特別適合於POS系統這種需要傳輸大量突發性數據的場合。

4、安全性高。提供「安全多模」能力,支持WAPI/WEP/WPA/WPA2 安全標准,安全標准可以通過軟體進行配置。

5 良好的擴展性。

考慮到未來業務的增長和變化,應具備充分的可擴展性,包括多種接入方式的提供和接入的可擴展性,帶寬的擴展與速率的平滑升級以及處理能力的可擴展性,依託正在被大規模部署的Wi-Fi網路所帶來的成熟的技術、各種層出不窮的Wi-Fi設備、既有的網路設施、架構支持、豐富的網路知識,使用Wi-Fi可最大程度地減少對網路架構和現有設備的調整。

㈤ 寬頻辦理有線的和無線的哪個好

家庭網路的網路連接可以選擇有線或無線的方式.
下面就有線接入與無線接入在家庭組網中各方面的優劣展開詳盡的比較。

1.組網成本的較量:組建家庭網路,一些網路設備如路由器,交換機,網卡之類的是必不可少的,不同的組網方式在產品購買上有所不同,因而其組網成本也是有所差異的。有線接入方式的硬體設備成本相對於無線接入方式的來說比較便宜,就拿路由器來說,無線路由器就明顯比同檔次的一般路由器貴,有些產品差價還相當大。一般家用的路由器在100~200元的價格就可以買到比較好的了,而無線路由器的價格一般都是有線路由器的翻倍。還有,如果走無線網路路線的話,則每部計算機都要裝一個無線網卡,無線網卡跟普通網卡的價錢一般都相差十倍以上。雖然無線網路省卻了布線的費用,但是總體比較起來,其組網成本還是比較高的。從組網成本的早期投入來看,對於需要構建一個經濟實惠型網路的家庭用戶來說,有線接入方式是一個比較合適的選擇。

2.穩定性:有線網路有一個最大的優點是目前的無線網路所無法比擬的,這就是快且穩定。就我國的網路環境來說,由於房屋基本都是鋼筋混凝土結構,並且格局復雜多樣,環境對無線信號的衰減嚴重,因而無線網路的不穩定性是不可避免的。對於一個網路來說,無論是企業網路還是家庭網路,穩定性是最重要的,因為時斷時續的網路,是沒有人可以忍受的。當然,也並不是說,無線網路的穩定性一點保障都沒有,只是有線網路勝它一籌而已。雖然家庭用戶對網路的穩定性沒有企業要求的高,不過對於一些急性子用戶來說,這點就相當重要了。筆者有一急性子朋友,就是因為自家的網路穩定性欠佳,常有斷線現象,每當突然斷線,他就非常火爆,猛摔滑鼠來發泄,就這樣半年下來,三個100多塊的光電鼠就被他弄壞了。

3.速度: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有線網路的傳輸速率較快,而且也比較穩定,一般為100M、1000M,而無線的速率相對來說就稍微慢一些,衰減現象還比較嚴重,一般為11M、54M、108M。由此可見,有線技術在速度上提供了目前無線技術所不能支持的專用的網路帶寬,尤其是對於那些數據密集型的應用或者是大量數據的同時傳輸來說,無線網路的表現與有線網路相比起來確實是有點遜色。雖然說一般的家庭用戶對網路速度的要求不會太苛刻,然而,更快更爽的網上沖浪是每一位網路用戶的想要的,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孰優孰次就有自有分曉了。

4.安全性:家庭網路組網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網路安全的保障,特別是當你使用寬頻連接時這點尤為重要。雖然無線技術有很多的優點,但是無線網路的安全性永遠也沒有辦法和有線網路的安全性相提並論,除非你部署了端到端的加密技術,否則都無法保障無線網路所謂的真正的安全通信。有線網路可以處理非常高速的帶寬,並且可以提供較好的安全性,因為有線網路不需要在網路中廣播信息的,只要硬體在控制中就可以保障網路的安全。而無線網路是通過特定的無線電波傳送的,所以在這個發射頻率的有效范圍內,任何具有合適的接收設備的人都可以捕獲該頻率的信號,這必然會影響到一個區域網絡中的安全,因而,無線網路用戶對於重要數據需要特別加密以增加安全性。

5.維護費用:有線網路的布線成本高,勞動強度高,日後維護難度高。雖然設備成本較低,但網路本身組建、維護和升級的費用都比較高,而且線路容易損壞,給維護和擴容等帶來了諸多的不便。無線網路組建容易,設置和維護都比較簡單。只需一次投入就可解決所有的問題,其零布線費用、零網路維護費用是有線網路所不能比擬的。

6.靈活性:傳統的有線網路布局要受到布線格局的限制,如果建築物中沒有預留的線路,布線以及調試的工程量將非常的大,網路中的各節點的搬遷和移動也是非常麻煩的。如果使用無線網路的話可以完全解決了上述的麻煩,因為無線網卡體積小、重量輕、攜帶方便,帶上它就可以隨時隨地組建網路而不用再拉著一根長長的網線,不必受空間的限制和網路安裝時間的困擾。組建了無線網路,家裡的每一個人在家裡的每一個角落,都可以使用PC、筆記本電腦甚至PDA(手持電腦)接入互聯網,實現隨時隨地同時上網。還有的就是,在搬家或更換上網地點時也不會損失布線費用,只需要把無線接入器拆走,就帶走了所有網路部件,相當簡單方便。

7.擴展性:有線網路的擴展性比較弱,如果要增加新用戶,而原有布線所預留的埠又不夠用的話,那就要進行重新布置線纜等工作,雖然電纜本身並不貴,可是請技術人員來配線的成本較高,也比較麻煩,而且施工周期也較長;而且,一旦網路建成,其功能上也比較固定。而無線網路的擴展性就比較強,一台AP可以支持2048個用戶(為保證高性能,建議接入30台計算機,但這足以滿足家庭用戶的需要了);如果需要新增加用戶,網路不需作任何更改,只要在計算機上安裝一張無線網卡就可以了。如果要有效解決網路瓶頸問題,也只需增加一個接入點就可以輕松實現擴充問題了。

對於一些究竟是選擇有線還是無線網路還拿不定主意的用戶來說,選擇無線路由器會更好,因為現在的無線路由器基本上是集成了有線路由器的功能,即有線無線是可以同時使用的,也就是說無線路由器在有線網路環境中也一樣派得上用場。這樣的方式還是挺特別的,如果以後添加筆記本的話,這個無線功能就發揮得更爽了。

8.美觀性:家裡的網路布線確實是讓不少人頭痛不已,不僅布線要耗時費力花錢,本來好好的牆壁或地面多掛了一兩根線,多鑽了幾個孔,總有點影響美觀。如果家居需要裝修,完工之後又要改線,相當麻煩。這種情況下,無線網路成為家庭寬頻接入的最佳解決方案,不用打孔也不用布線,干凈利落,實現家庭組網與保持家庭布局的不變兩不誤。

9.簡便性:有線網路安裝過程和維護過程懂簡潔明了,但是安裝工序比較繁瑣,而且需要一定的建設周期。無線網路的安裝過程簡單,使用方便,一般只需5分鍾就可以安裝完成了。只要給無線路由器接上電源,然後進行簡單設置,就可以開始工作了,是真正的即插即用。一般情況下,不需要進行手工配置,對於特殊的配置,只需要在計算機和網卡上分別進行設置,就可以實現互聯網的連接了。

對於家庭組網是選用無線接入方式還是有線接入方式,看起來似乎難以選擇的,其實也很簡單,上面已經從九個方面詳盡地亮出了兩種接入方式各自的優勢,用戶根據自身網路環境的需要,權衡利弊,就可以選擇出適合自己的網路接入方式。從總體上去分析的話,追求實惠且不需要考慮網路布線對家居布局的影響的用戶就選擇有線網路,要隨處移動上網,追求上網靈活性而且又不希望布線的用戶就選擇無線接入方式。有線接入方式可以為用戶提供穩定高速的安全網路,無線網路可以為用戶帶來無限的便利與潛在利用價值,不能說哪種方式好與不好,只能說適合不適合。希望現在的你可以找到你需要的答案。

㈥ 無線區域網與有線區域網相比,有哪些優點

1、安裝便捷

無線區域網最大的優勢就是免去或減少了網路布線的工作量,一般只要安裝一個或多個接入點AP設備,就可建立覆蓋整個建築或地區的區域網絡。

2、使用靈活

無線區域網建成後,在無線網的信號覆蓋區域內任何一個位置都可以接入網路。

3、經濟節約

由於有線網路缺少靈活性,要求網路規劃者盡可能地考慮未來發展的需要,這就往往導致預設大量利用率較低的信息點。而一旦網路的發展超出了設計規劃,又要花費較多費用進行網路改造,而無線區域網可以避免或減少以上情況的發生。

4、易於擴展

無線區域網有多種配置方式,能夠根據需要靈活選擇。這樣,無線區域網就能勝任從只有幾個用戶的小型區域網到有上千用戶的大型網路,並且能夠提供像「漫遊」等有線網路無法提供的特性。



無線區域網的硬體設備

1、無線網卡

無線網卡的作用和乙太網中的網卡的作用基本相同,它作為無線區域網的介面,能夠實現無線區域網各客戶機間的連接與通信。

2、無線AP

AP是Access Point的簡稱,無線AP就是無線區域網的接入點、無線網關,它的作用類似於有線網路中的集線器。

3、無線天線

當無線網路中各網路設備相距較遠時,隨著信號的減弱,傳輸速率會明顯下降以致無法實現無線網路的正常通信,此時就要藉助於無線天線對所接收或發送的信號進行增強。

㈦ 無線網路的意義

今天,擁有兩台以上電腦的家庭越來越多了,為了節省開支,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把計算機連接

起來實行家庭網路組建,已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了。組建家庭網路已經成為時下一個非常熱門而又

實際的時尚話題,家庭組網熱已經隆重開羅,並在不斷升溫。組建家庭網路不但可以實現資源和硬

件設備多機共享,或一起聯網玩游戲,還可以互傳信息、相互進行語音對話或共看一部影片等,這

么多的賣點,看了都讓人心動,用起來就更是享受無窮了!

在組建家庭網路時,選擇一種合適的網路連接方式是首先要做的事情也是關鍵的一步,因為整

個組網方案是圍繞不同的連接方式而設計的。家庭網路的網路連接可以選擇有線或無線的方式,可

以採用一種技術,也可以採用多種技術混合使用。有線接入方式與無線接入方式各有千秋,彼此都

有著無可替代的優點與無可避免的不足。到底應該採用那種連接方式呢?這主要取決於用戶實際需

要的業務、願意支付的組網成本以及各種技術的成熟程度等。

現今,現在大多數人群追求無線認為它的靈活性能比較大,其實有線網路有著無線網路無可比

擬的優點。下面就有線接入與無線接入在家庭組網中各方面的優劣展開詳盡的較量。

1.組網成本的較量:組建家庭網路,一些網路設備如路由器,交換機,網卡之類的是必不可少

的,不同的組網方式在產品購買上有所不同,因而其組網成本也是有所差異的。有線接入方式的硬

件設備成本相對於無線接入方式的來說比較便宜,就拿路由器來說,無線路由器就明顯比同檔次的

一般路由器貴,有些產品差價還相當大。一般家用的路由器在100~200元的價格就可以買到比較好

的了,而無線路由器的價格一般都是有線路由器的翻倍。還有,如果走無線網路路線的話,則每部

計算機都要裝一個無線網卡,無線網卡跟普通網卡的價錢一般都相差十倍以上。雖然無線網路省卻

了布線的費用,但是總體比較起來,其組網成本還是比較高的。從組網成本的早期投入來看,對於

需要構建一個經濟實惠型網路的家庭用戶來說,有線接入方式是一個比較合適的選擇。

2.穩定性:有線網路有一個最大的優點是目前的無線網路所無法比擬的,這就是快且穩定。就

我國的網路環境來說,由於房屋基本都是鋼筋混凝土結構,並且格局復雜多樣,環境對無線信號的

衰減嚴重,因而無線網路的不穩定性是不可避免的。對於一個網路來說,無論是企業網路還是家庭

網路,穩定性是最重要的,因為時斷時續的網路,是沒有人可以忍受的。當然,也並不是說,無線

網路的穩定性一點保障都沒有,只是有線網路勝它一籌而已。雖然家庭用戶對網路的穩定性沒有企

業要求的高,不過對於一些急性子用戶來說,這點就相當重要了。筆者有一急性子朋友,就是因為

自家的網路穩定性欠佳,常有斷線現象,每當突然斷線,他就非常火爆,猛摔滑鼠來發泄,就這樣

半年下來,三個100多塊的光電鼠就被他弄壞了。

3.速度: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有線網路的傳輸速率較快,而且也比較穩定,一般為100M、

1000M,而無線的速率相對來說就稍微慢一些,衰減現象還比較嚴重,一般為11M、54M、108M。由此

可見,有線技術在速度上提供了目前無線技術所不能支持的專用的網路帶寬,尤其是對於那些數據

密集型的應用或者是大量數據的同時傳輸來說,無線網路的表現與有線網路相比起來確實是有點遜

色。雖然說一般的家庭用戶對網路速度的要求不會太苛刻,然而,更快更爽的網上沖浪是每一位網

絡用戶的想要的,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孰優孰次就有自有分曉了。

4.安全性:家庭網路組網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網路安全的保障,特別是當你使用寬頻連接時這

點尤為重要。雖然無線技術有很多的優點,但是無線網路的安全性永遠也沒有辦法和有線網路的安

全性相提並論,除非你部署了端到端的加密技術,否則都無法保障無線網路所謂的真正的安全通信

。有線網路可以處理非常高速的帶寬,並且可以提供較好的安全性,因為有線網路不需要在網路中

廣播信息的,只要硬體在控制中就可以保障網路的安全。而無線網路是通過特定的無線電波傳送的

,所以在這個發射頻率的有效范圍內,任何具有合適的接收設備的人都可以捕獲該頻率的信號,這

必然會影響到一個區域網絡中的安全,因而,無線網路用戶對於重要數據需要特別加密以增加安全

性。

5.維護費用:有線網路的布線成本高,勞動強度高。雖然設備成本較低,但網路本身組建、維

護和升級的費用都比較高,無線網路組建容易,設置和維護都比較簡單。只需一次投入就可解決所

有的問題,其零布線費用是有線網路所不能比擬的。

6.靈活性:傳統的有線網路布局要受到布線格局的限制,如果建築物中沒有預留的線路,布線

以及調試的工程量比較大。如果使用無線網路的話可以解決了上述的麻煩,因為無線網卡體積小、

重量輕、攜帶方便,帶上它就可以隨時隨地組建網路而不用再拉著一根長長的網線,不必受空間的

限制和網路安裝時間的困擾。組建了無線網路,家裡的每一個人在家裡的每一個角落,都可以使用

PC、筆記本電腦甚至PDA(手持電腦)接入互聯網,實現隨時隨地同時上網。還有的就是,在搬家或

更換上網地點時也不會損失布線費用,只需要把無線接入器拆走,就帶走了所有網路部件,相當簡

單方便。

7.擴展性:有線網路的擴展性比較弱,如果要增加新用戶,而原有布線所預留的埠又不夠用

的話,那就要進行重新布置線纜等工作,雖然電纜本身並不貴,比較麻煩;而且,一旦網路建成,

其功能上也比較固定。而無線網路的擴展性就比較強,一台AP可以支持2048個用戶(為保證高性能

,建議接入30台計算機,但這足以滿足家庭用戶的需要了);如果需要新增加用戶,網路不需作任

何更改,只要在計算機上安裝一張無線網卡就可以了。

對於一些究竟是選擇有線還是無線網路還拿不定主意的用戶來說,選擇有線路由器會更好,因

為現在的KFS基本上以經為大家考慮到了網路共享問題,即每個房間都有預留好的管道或線路,也就

是每個屋子都可以簡單連接起來的,因為上網區域相對固定,即使改動,工程也是非常的小,同時

還可以實現電話的共享一舉多得。如果你還是念念不忘無線的自由自在和無拘無束,您可以選擇有

線和無線混合路由器,在保證穩定網路接點的同時還可以連接無線網卡作為擴展,如果以後添加筆

記本或者PDA的話,這個無線功能就發揮得更爽了。

8.美觀性:家裡的網路布線由於大多數裝飾公司和水電改造人員不懂,是讓不少人頭痛不已,

不僅布線不專業,本來預留好好管路嚴重浪費,雖然有個面板介面但總的說並不太影響美觀。這種

情況下,無線網路在家庭寬頻中就比較方便了,不用打孔也不用布線,實現家庭組網連接。

9.簡便性:有線網路安裝過程和維護過程懂簡潔明了,但是安裝工序比較繁瑣,而且需要一定

的技術。無線網路的安裝過程簡單,一般只需5分鍾就可以安裝完成了。只要給無線路由器接上電源

,然後進行簡單設置。有的需要進行手工配置,對於特殊的配置,需要在計算機和網卡上分別進行

設置,才可以實現互聯網的連接了。

總評:無線網路技術在不斷的發展與改善,其發展前景是良好的,但是在很多場合下,有線接

入技術並真的比無線網路有更多的優勢。無線網路是對有線網路的一種補充,而不是一種替代。對

於家庭組網是選用無線接入方式還是有線接入方式,看起來似乎難以選擇的,其實也很簡單,上面

已經從九個方面詳盡地亮出了兩種接入方式各自的優勢,用戶根據自身網路環境的需要,權衡利弊

,就可以選擇出適合自己的網路接入方式。從總體上去分析的話,追求實惠且不需要考慮網路布線

對家居布局的影響的用戶就選擇有線網路,要隨處移動上網,追求上網靈活性而且又不希望布線的

用戶就選擇無線接入方式。有線接入方式可以為用戶提供穩定高速的安全網路,無線網路可以為用

戶帶來便利與潛在利用價值,不能說哪種方式好與不好,只能說適合不適合。希望現在的你可以找

到你需要的答案。

㈧ 在計算機網路組網方法和應用模式上,無線區域網與有線區域網有哪些差別簡述怎樣將

無線區域網與有線網路相比較,無線網路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以及後期維護費用都有明顯優勢,一般在區域網組建中應用於施工難度較大的地方或者應用於普通上網,用於玩網路游戲當然不行咯。組網無線只要有無線路由器,和接收信號的無線網卡,沒有布線的麻煩,有線網路就沒有那麼簡單了,要施工布線,但是網速相對於有線網還是占優勢咯。希望能給你幫助。。。

閱讀全文

與無線網路的可擴展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共享中心沒有網卡 瀏覽:527
電腦無法檢測到網路代理 瀏覽:1377
筆記本電腦一天會用多少流量 瀏覽:597
蘋果電腦整機轉移新機 瀏覽:1381
突然無法連接工作網路 瀏覽:1079
聯通網路怎麼設置才好 瀏覽:1230
小區網路電腦怎麼連接路由器 瀏覽:1056
p1108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215
怎麼調節台式電腦護眼 瀏覽:719
深圳天虹蘋果電腦 瀏覽:955
網路總是異常斷開 瀏覽:617
中級配置台式電腦 瀏覽:1014
中國網路安全的戰士 瀏覽:637
同志網站在哪裡 瀏覽:1421
版觀看完整完結免費手機在線 瀏覽:1464
怎樣切換默認數據網路設置 瀏覽:1114
肯德基無線網無法訪問網路 瀏覽:1290
光纖貓怎麼連接不上網路 瀏覽:1498
神武3手游網路連接 瀏覽:969
局網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