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問視頻剪輯軟體哪種最好用
功能最穩定的是realprocer plus 10 ,這是real公司的產品,主要用於轉換影片的格式為rm,rmvb等常見的小而精的格式。另外還可以用於編輯rm和rmvb格式的影片,剪切合並等。
也有其他軟體如視頻分割專家,豪傑的編輯器等,都是吹得很牛,不過我試了也不行,只有上面的一個最實用,也是我們常見的格式影片所實用的。
② 做快手或者抖音的短視頻用什麼視頻編輯軟體比較好
對於我們這種視頻技能小白來說,找個趁手的工具是最好的出路了,當然了,最好是免費的。
先去網路知乎搜了各種回答,五花八門的工具有不少,但總覺得少了點契合度,直到聽鳥哥筆記提起快影和剪映,嘗試下載剪輯,覺得又Get了一個新技能!
在App Store「視頻與錄像」免費排行榜里,快影和剪映都名列前茅。
「剪映-輕而易剪」是由深圳市臉萌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號稱「抖音官方剪輯神器」;「快影-創作有趣的視頻」是快手的視頻剪輯APP,號稱豐富的視頻模板,創意視頻剪輯編輯。
從自我介紹上來看,兩個都是噱頭十足。
那麼,經過操作之後,我將從視覺、操作、記憶三個維度來進行闡述。
一、視覺
下載一個新的APP之前,大家會首先觀察什麼?
我會先觀察APP的功能介紹,以及用戶評價、評分,來決定是否下載。再看其產品界面、信息層級、視覺流。
1.功能印象
剪映
從應用商場上來看,剪映獲得297萬次下載,評分在4.2分,不算高,評論數上千條,基數不算少。圖標是一個剪刀形狀的攝像機,極簡又形象,我對其原始好感度還是不錯的。
剪映的評論並不是很理想,有很多用戶提到過卡、辣雞等字眼,也猶豫過要不要下載,但想到排行榜上的排名,又覺得可以嘗試。就像買家秀會勸退用戶,評價的影響力還是不容小覷的。
在《品牌洗腦》一書中,作者曾做過一個試驗,讓五位群演假扮高端小區的住戶,在日常生活中向周圍的鄰居進行口碑營銷,結果該小區的大部分用戶都因為鄰居的推薦而改變了消費習慣。可見,他人的意見,尤其是大眾的意見,對用戶有非常大的借鑒作用。
快影
快影獲得2796萬次下載,是剪映的10倍左右,評分4.6,評論數2萬+。圖標是以橘黃和黑色為主,形狀也是以攝像機為意象圖,同樣遵循簡約主義。但在排行榜上,卻落後於剪映。從評價上來看,幾乎清一色是好評,這讓我對其的好感度蹭蹭蹭往上漲。
基於用戶心理的意見效應,我會先選擇快影進行體驗。
就像以前看小說,貼吧里推薦的很好看的小說,盡管一開始看不下去,但當發現大家都在推薦的時候,我還是會繼續看下去,並且說服自己找出吸引力,來證明我不是隨大流,而是真的發現這本小說好看。
下面讓我們繼續體驗這2款APP吧!
2.產品界面
產品界面整體是否簡潔干凈,是判斷一個APP形象的重要指標。
試想一下,當你認識一個新朋友,若對方邋裡邋遢,第一印象肯定就大打折扣。對於用戶來說,如果APP一開機就是亂七八糟的廣告或者誘導分享,內心肯定是拒絕的。好在,這2款APP都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快影
快影的開機頁面是以橘黃色的字體「創作有趣的視頻」,第一時間拋出slogan。進入頁面後,你會發現,快影的色彩還是很活潑的,不自覺給人一種溫暖、熱鬧的感覺
剪映
相比於快影,剪映的頁面可以說將「簡」字運用得淋漓盡致,除了字體的白色和背景的黑色,沒有任何多餘的色彩,開篇直入,不拖泥帶水。
說實話,因為我是先下載的快影,一開始的時候對剪映的頁面挺排斥的。所以,其實會有用戶特別不習慣這種悶聲不吭的頁面,但你使用過後,會發現,剪映其實是耐看型的
馮·雷斯多夫效應(也稱為隔離效應)預測,當存在多個相似對象時,不同於其他對象的是最容易被記住的。或許是因為此,從產品頁面開始,我反而對剪映抱有更大的好奇心和關注度。
3.信息層級
一個APP的信息層級包含字體層級、功能優先順序等,信息層級是否清晰,代表了是否圍繞用戶目標做設計決策,是否根據功能優先順序做出不同的設計形式,強化核心功能。
快影
我們看快影,就字體層級來說,有突出重點的加大加粗加底色,讓人的眼球能夠聚焦。
在功能優先順序上,一樣主次分明,一眼能夠看出「創作」是最優級,其次是教程、發現,用戶對入口的把握還是很明顯的。
剪映
對於剪映來說,就更直接了,畫面上沒有多餘的內容,突出「創作」,省去了思考和選擇。
就這一層面來說,兩者可以說不相伯仲吧!快影使用底部及頂部導航菜單,剪映也將操作按鈕放置在上方,占據一半空間。
想起有一個用戶心理叫系列位置效應,是指在一系列事物中,接近開頭和末尾的更容易被用戶記住的心理傾向,覺得兩者大概都運用了這一效應。
4.視覺流
什麼是視覺流?
當用戶進入到APP,視覺流決定和引導了視覺的方向:起先應該看哪兒,接下來應該注意什麼,眼睛應該在哪停留,並且要停留多久。視覺流是否流暢,對用戶體驗至關重要。
快影
快影APP想要用戶接收的重要信息是創作,是各種模板,所以將其放置在最前面。
顯然,用戶也是按照設計瀏覽過去的,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好玩的視頻模板,到操作教程,再到發現各種視頻,主次關系明顯。
總結一下,就視覺層面上來說,其實快影和剪映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風格,活潑和深沉、熱鬧和簡單……
快影給視頻小白一種融入感,剪映給用戶一種專業感,就看用戶的喜好了。但作為功能性的APP,操作一環也是重中之重。
二、操作
有一本書《不要讓我思考》講的是在做產品設計時候,功能界面布局要做到可用、易用,用戶打開軟體直接去使用,而不是需要花費腦力思考如何操作。
當用戶在使用APP的時候,如何用最短且體驗最好的路徑去順暢地執行某項任務,是取勝的關鍵。
快影
在快影的操作介紹里提到,特別適合用於30秒以上視頻製作,支持間斷性多段視頻拍攝,拍攝時支持切換濾鏡和美顏,直接進行視頻美化;通過錄音或者導入視頻,可以將視頻聲音轉為動態的文字視頻。
我們現在進入快影的操作頁面,可以看到在底下,有添加、風格、復制、變速、倒放、旋轉等,再最底部是剪切、貼紙、濾鏡、音樂、文字等。
剪映
在剪映的操作介紹里,寫的是:簡單好用,快速自由分割視頻,一鍵剪切視頻;0.2倍至4倍,節奏快慢自由掌控;時間倒流,感受不一樣的視頻;多種比例和顏色隨心切換;支持交叉互溶、閃黑、擦除等多種效果。
剪映的底部基礎功能和快影類似,都是剪輯、音頻、貼紙、濾鏡、特效、比例等,但對比於快影,剪映需要思考的東西更多,比如如何變速,就需要進入到剪輯頁面才能進一步操作;如何卡點就需要進入到音樂選擇卡點才可以。相對來說,更需要琢磨和練習,才能製作完成。
但是,分享到抖音後,剪映有個弊端,就是有自身的推廣logo,這對很多用戶來說可能不願意 接受,我在抖音上,還刷到過剪映的廣告。若想要去掉這個推廣,就必須導出保存到手機後, 再由抖音路徑重新進行上傳剪輯。順便提一句,多次操作後,剪映的確會卡。
用戶心理學上有一種認知閉合需求,說的是用戶很懶,只想不需要思考地獲得答案。若這么理解的話,顯然是快影更符合這一需求。
三、記憶
現在,我們來說最後一個維度,記憶!就是APP能否為用戶去記住一些他常用的選項,這樣能減少用戶記憶負擔,提升產品的口碑。
快影和剪映在記憶維度的最大代表就是各自的草稿箱了,快影退出前會有「是否保存改動至草稿」的提示,只有選擇「保存改動」才會保留記憶。而剪映沒有這一選項,直接就將製作的視頻保存為草稿,但可以根據需求自行刪除。
四、總結
這2款APP之所以能在排行榜上處於前列位置,在於免費、易用。Robert Rubinoff 將用戶體驗分為是個要素:品牌、功能性、可用性和內容。
品牌,包括所有審美及設計相關的內容。快影有快手背書,剪映背靠臉萌和抖音,用通俗的話來解釋,都是有背景的APP。
功能性,包括所有技術方面的和後台進程的應用,兩者高度雷同,但剪映因為卡頓問題,略輸一些。
可用性,指所有層級頁面的易用性,這一方面快影更勝一籌,模板的套用解決了很多小白的手殘問題。
內容,指實際內容(文本,多媒體,圖像)及其結構或信息架構,快影走青春風,剪映走紳士風,吸引不同的用戶。
綜合視覺、操作、記憶三個維度的分析,2款APP的重疊性很高,就細節上有所差別,快影涵蓋的更廣,但剪映涵蓋的更深,如果非要其有所區分的話,那就是用戶習慣喜好及使用場景了。
個人更推薦快影,大家從我的敘述中也可以看出來。對大眾用戶而言,若是純小白,對色彩敏感度高的,適合用快影;有一定基礎,崇尚單一性的,適合用剪映,這就是我的分析看法。
③ 手機上超級有意思的app有哪些
小迷蟲介紹幾個超級有意思的app,大部分人的手機里肯定都不一定會有一款,它們似乎很偏門很冷門,但是卻非常有意思,用一次就很難停下來啦。
好看還好用的app,遇到就收藏了吧,說不定什麼時候就用上了,而且有的app可以給自己的工作帶來極大的效率,養成合理的利用軟體,是一個好習慣喲!
④ 推薦一些優秀的視頻,音頻剪輯軟體。
在電腦上剪輯音頻是比較方便的,想要簡單的剪輯音頻,合並歌曲,需要藉助音頻處理工具,下面給大家分享下 使用「QVE音頻剪輯」軟體 ,截取音頻的方法。
1,打開軟體,在剪輯界面點擊【添加文件】按鈕,選擇音頻文件。
⑤ 小白剪輯視頻用什麼軟體知乎
如果自己沒有用過剪輯軟體,那麽現在可以直接用手機上比較常用的剪映,還有快手上面的都是可以快速進行編輯視頻的!如果用電腦可以用快剪輯還有pr這些專業的剪輯軟體!
⑥ 有哪些你用過的超良心的軟體
有哪些超級良心的寶藏軟體?
我為樓主整理了學習、生活、其它三個板塊。
以上就是我收藏的一些寶藏APP啦,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你,也能你發現這些APP的好處哦。
⑦ 求萬能的知乎網友分享幾個視頻剪輯軟體
我看到幾個視頻處理教程都是由一個軟體做出來的www.leawo.cn/james/Video.html你可以看下這些教程用的是什麼軟體。應該蠻強大的!
⑧ 剪映和必剪哪個好用
我之前也用過必剪,因為存到b站覺得方便點,實際上根本不。有些功能真的是雞肋,如果容量過大就會突然卡到某個片段,導出視頻也慢,不過它好像有個批量裁剪,可能是亮點之一了。
剪映呢就感覺功能會多一點,卡頓的情況較少,也有很多模板可以參考,適合手殘黨。它導出比較快,素材也挺多,有的東西多搗鼓搗鼓就會了,我還是比較推薦剪映。
vlog這種東西就平時多積累素材吧,然後就是熟能生巧吧,多剪一剪就上手了,祝你好運
必剪」是B 站發布的一款視頻編輯 App,可以創建專屬虛擬形象,實現0成本做虛擬UP主。
不咕:
不咕剪輯是B站領投,馬卡龍玩圖官方推出的一款手機視頻編輯剪輯應用。
過去幾年很多UP主對不咕剪輯的評價都挺高,給它的評分能甩必剪好幾條街,其強大的剪輯功能以及B站的眾多素材都遠勝過必剪。
不咕的智能摳圖功能確實很好,軟體的界面也比較整潔,在輕量級的剪輯軟體里算是配置比較完善的。不過B站投資的剪輯產品自然素材更偏向於B站自己的風格,二次元的素材在不咕剪輯里占據的比重非常大。但是對於很多不混跡B站的剪輯師來說,不咕剪輯的存在有著一定的局限性,因為不咕剪輯中的素材、草稿主要圍繞的仍然是B站的二次元內容。
作者:ryuu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476910620/answer/208256540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匿名用戶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475569889/answer/202497363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