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哈弗F7太行天路冬日行,感受別樣的樂趣!
近幾天忙得不可開交,正好有朋友過來得以喘息機會,給自己半天空閑,去感受下冬天的太行天路,欣賞了了春夏秋三季的不同,讓我們再來感受下冬季的天路吧,太行天路原來小名叫井陘小天路,對照張家口張北的草原天路而來,經過旅發大會的機會修整,景觀得到很大提升,也成了人們休閑的好去處,主要以太行古村為景點,感受山村的生活也是不錯的選擇,其實它是一條從「石太高速秀林出口」到「南障城鎮大梁江村」的旅遊公路。這條貫穿井陘縣秀林、於家、南障城、天長四個鄉鎮17個古村落的循環旅遊公路被網友親切稱為「太行天路」,駕駛大白一路走來,因為時間關系只在呂家莊做了一次逗留,上圖分享
大白光芒四射的樣子真帥,拿來鎮樓,感謝大家欣賞
Ⅱ 井陘太行天路上一個神秘的村落
井陘太行天路分為東、西線。西線2018年開通,全長37.5公里;東線2019年開通,全長17.3公里,連接了秀林、天長、於家、南障城四個鄉鎮26個古村落。井陘太行天路的開通,極大的方便了天路沿線古老村落的通行,為這些古老村落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在西線天路一個轉彎處,有一個不易發現的小橋洞,不很起眼,很容易錯過,要注意觀察(圖二: 汽車 部位)。穿過橋洞後柳暗花明,豁然開朗,猶如世外桃源的感覺,這里就是南張井村。
現在村裡有200餘戶人家、700多口人,干礤石窯洞600多眼,石頭街巷2000餘米。 歷史 上張家井村地處深山交通不便,為了躲避戰亂,樊、尹、吳、鄭、張等姓氏分別從井陘古驛道上村莊的小龍窩、東窯嶺、核桃園、鄭家地、山西洪洞等村遷入這里,繁衍生息,過上了隱蔽的世外桃源生活。
現在的村落基本保持著明清時的布局和建築風格(圖三、圖四)。村落的東西街的兩側,依次建有關帝廟、龍王廟、煙火場、戲樓、禪房、觀音堂、馬王廟、全神廟、官坊戲樓、尹氏宗祠、樊氏祠堂等建築,是村民祭祀、交流、 娛樂 活動的場所。
註:南張井村的神秘一是村落選址地理位置隱蔽;二是國家級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保護項目,明清本色的低空傳統煙火--老虎火;三是自清雍正年間由祭祀供品演化而來的--麵塑;四是起源於明末的砌牆不用泥漿的中華特色--干礤牆。以後再另外介紹。攝影、文:玖零壹峰圖
Ⅲ 河北山裡一個奇怪的村子,全部由石頭搭建,祖先是大名鼎鼎的於謙
天路,這個詞我們再熟悉不過了。最早的時候天路形容的就是通往西藏的那條路,"這是一條神奇的天路喂",一首《天路》把美麗的雪域高原呈現在我們眼前。後來很多地方都會把一條條景觀大道稱之為天路。在井陘也有這么一條天路,蜿蜒在太行山裡,連接了周圍許多景點。
井陘天路全長近60公里,把秀林鎮、於家鄉、天長鎮、南障城鎮的26個古村落串連在一起。最具代表性的當屬於家石頭村、南橫口村、小龍窩村、呂家村、大梁江村。在沿途還修建了許多驛站,每一個都各有特色,比如欒家窯驛站、塔寺坡驛站、太行古鎮驛站等等,這條路也成了井陘全域自駕游系統標志性工程。
井陘天路連接的各個古村落,可以說是各有特色、各有 歷史 。每一個都值得我們去看一看。
南橫口村是河北四大窯——井陘窯的產地,小龍窩村是帶有山西民居特色2012年入選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的村子,呂家村是1938年,劉伯承、鄧小平指揮了著名的長生口伏擊戰的村子,大梁江村是被譽為河北的喬家大院的地方。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於家石頭村,有一首詩我們上小學時就學過,"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很多朋友只記得這首詩,但可能不記得這首詩的作者了。於家石頭村就是這首詩的作者,明代著名政治家民族英雄於謙的後裔居所。
說起於謙,可能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德雲社於大爺,不管是現代於謙還是明朝於謙,在他們所屬的時代里都是很有名氣的人物。
於謙是明朝的知名人物,是明朝第一救時宰相。他這一生可謂是大起大落,尤其是在土木堡之變後,穩定局勢立下了汗馬功勞,成為大明的支柱。於謙雖忠心耿耿,但最後卻並沒有一個好的結局,被人陷害,含冤而死,甚至子孫後代都被牽連。
他的子孫為了避禍,來到了這茫茫太行之中,從此以後在這里繁衍生息,歷經數百年,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於家石頭村。
於家石頭村位於井陘縣,全村95%以上都是於氏家族。在明代成化年間,於謙的長孫於有道從井陘南峪村遷居於此,繁衍至今已有24代,400多戶,1600多口人。
石頭村顧名思義,就是用石頭堆砌而成的村子,放眼望去極其震撼。全村共有六街七巷十八胡同,總長3700多米,全部用青石鋪就,街巷串連的石頭房屋有4000多間。
我們走在石頭村的街巷裡,彷彿是徜徉在石頭的海洋,於謙紀念館、博物館讓我們可以詳細地了解石頭村的 歷史 和一代忠臣於謙。村子裡的石房石院、石樓石閣、石桌石凳、石磨石碾、石街石巷,只要你能看到的,摸到的,全部都是石頭,好像正是那句"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的最好的表現,從村子的建造到人們的性格,都是十分堅韌的。
幾百年不曾改變的樣貌,讓人不禁覺得走進了 歷史 中,青石牆,灰瓦頂,古色古香,雅俗兼備。石頭村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到村口不見村,整個村子位於山坳里,兩側都是綿延起伏得太行。驅車行駛到此,會有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石頭村雖然地處大山裡,但受到先祖於謙的影響,文化底蘊深厚,文物古跡也隨處可見,傳說軼事神奇新穎,最具文化品位的要數各種石碑了,建學校、修祠堂有碑,打井修池有碑,修橋補路有碑,建閣廟也有碑,明清以來共留下石碑200多塊。每一塊都是 歷史 的遺留,都為後世的研究提供了一手的資源。
如今井陘天路猶如山間的巨龍,連通了大山裡大大小小的村落,無數古村子走進了人們的視野,帶動了 旅遊 的發展,也讓大山裡的人們進一步的脫貧致富。彩色的線條本身也成了一道十分靚麗的風景。
隨著 旅遊 的開發,很多問題也暴露了出來,門票以及各種配套設施,是否能夠做到盡善盡美,以後還需要再一步步去完善。 旅遊 業是一個需要長期發展的產業,希望石家莊每一個開發出來的景區都能給遊客留下一個好的游覽體驗,能把我們的 歷史 和文化傳播出去,讓更多人知道。
Ⅳ 有人知道井陘天路嗎
這條路位於石家莊西部山區,自去年十一開通以來,就吸引了數以萬計的遊客自駕來這里觀光。
這條路在井陘縣境內,是一條從石太高速秀林出口,(西柏山)到南障城鎮大梁江村的旅遊公路。沿石太高速向西秀林口下後來到井陘縣秀林鎮西柏山村,你會看到一條柏油路向西山延伸,這條路宛若蛟龍,盤踞於群山峻嶺之間,蜿蜒曲折,綿延起伏,網友稱其為井陘「天路」。
這條天路貫穿24個古村落,行駛在「太行天路」上,沿途群山、密林、村落、農田,構成一幅幅醉人的畫卷。這里有看不盡的自然景觀,也有讓人著迷的人文風景。
這條路貫穿井陘縣秀林、於家,南障城、天長四個鄉鎮,二十四個古村落,將這里悠久的歷史文化呈現在遊客面前。
Ⅳ 井陘一日游最佳景點
蒼岩山懸空寺位於河北省井陘縣蒼岩山風景區,橋樓殿是福慶寺主體建築之一,也是我國三大懸空寺之一,距離河北省石家莊市80公里。據考證石橋為隋代建築,略早於趙州安濟橋。橋上的樓殿為唐代建築。
傳說這里是南陽公主出家的地方,因為歷史太久,已無從考究,但是,岩壁上的古老的建築卻是穿百年千年的,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到了山頂,那些大廟,大觀之類的,都是後期修建的,雖說是仿古,卻少了歲月積淀的那種滄桑。
自駕去車一定要開到做纜車的地方,這里離景區入口或者纜車都近,否則停在山下還要走一段山路,不要浪費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