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十堰特產什麼吃的
1、利津水煎包,水煎包皆是圓柱形的,齊齊地立著,像一頂頂小型的廚師帽,皮表呈麥黃色。包子散發出一股子質朴的面味,渾厚的豬肉和辛辣的蔥味。
2、房縣黑木耳,因其色鮮、肉厚、朵大、質優、營養豐富,贏得「房耳」盛譽。黑木耳「形似燕,狀如飛」,又被稱為燕耳,有山珍之王的美稱。
3、龍峰茶,外型緊細顯毫,色澤嫩綠光潤,整碎勻整,凈度無嫩莖。沏泡後形如百龍競游,故名為龍峰茶。
4、黃龍鱖魚,黃龍水庫處於中緯度地帶,屬北亞熱帶江北濕潤區,為熱帶季風氣侯,年平均日照1930小時以上,流域平均氣溫15.4℃,最高為43.4℃,最低為9.9℃,年均濕度76%,適宜鱖魚生長。
5、鄖陽烏雞,毛色潔白,有光澤、體型小而緊湊,體重較輕,屬小型雞種。頭部大小適中;喙短彎有力,呈烏色,略透明;翅羽發達,尾羽上翹,善飛翔。
⑵ 十堰有什麼好吃的
十堰有什麼特色如下:
1、新世紀的土雞湯好,車城商場對面,40元一個。
2、徐家溝的武陵山莊里的野菌不錯,鴨湯也非常好,就是貴了點。
3、張灣醫院橋頭友誼賓館門口的熱乾麵味道不錯的。
4、凱悅的煲仔飯一級棒——臘腸的好吃!
5、東風劇場邊上的佳佳煲仔飯很不錯,地方不大,每次都客滿! (已經搬到財政局對面黃鶴大酒店樓下)
6、五堰街上味可飢的小鍋豆皮,味道好極了
7、其實燕良酒店的熱乾麵才好吃,料都很精美,味道也好。就是10元一碗。不過,碗很大,應該叫小盆了。)
8、說道燕良酒店就不得不說他對面有個賣冰糖葫蘆的小店,雖然貴1.5個葫蘆,但味道的確不錯,是冰糖熬出來的糖漿,咬上去脆脆的,不粘牙。一般街上都是白糖熬的,吃了甜的膩,還粘牙,萬一有假牙就比較慘。}0)g11
9、方向盤廠,十堰熱電廠路口左邊有個地方賣魚雜火鍋,同時還有洪湖的特色菜,比如鹵藕什麼的,價錢不貴,就是衛生差了點。
10、真是說十堰的小吃不得不提的是潭二拉麵,好吃量又足!
11、六堰圖書館旁榮華夜總會下面有個大姐燒烤,烤豆角和小墨斗魚味道非常好。
14、手工米粉,體育館右側門口,江城劉記小吃,牛肉粉。o
⑶ 十堰的特產是什麼
十堰的特產是什麼
導語:十堰市是湖北省下轄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與鄂、豫、陝、渝四省市交界。四季分明,氣候宜人。那它的特產是什麼呢?下面是我為你准備的十堰的特產是什麼,希望對你有幫助!
1、房縣黑木耳
湖北省房縣是全國著名的黑木耳生產基地縣,是馳名中外的「木耳之鄉」。在國際貿易市場上,因其色鮮、肉厚、朵大、質優、營養豐富,贏得「房耳」盛譽。這里的黑木耳「形似燕,狀如飛」,又被稱為燕耳,有山珍之王的美稱。自50年代以來,房縣黑木耳在國際市場上一直暢銷不衰,遠銷美國、西歐、日本、新加坡等37個國家和地區,每噸黑木耳換外匯1.8萬美元。房縣地處南北交替氣候帶,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再加上山巒起伏、樹林茂密,為黑木耳生產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因而這里生產的黑木耳色澤好,外觀美,肉質豐富,質地佳,味道正。早地1965年舉行的全國各類黑木耳評比中,房縣黑木耳以干耳1市斤泡發26市斤而獨占鰲頭。1980年在雲南召開的全國食用菌工作會議上,房縣黑木耳以營養成分高、雜質少、有害元素最低而名列前茅。房縣生產黑木耳歷史悠久,在2000年前的《周禮》一書中就有記載。
2、竹山肚倍
竹山肚倍 竹山縣是著名的「中國肚倍之鄉」,氣候非常適合肚倍樹的.生長。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該縣就致力於做大做強肚倍這一獨特的林特資源產業,採取一系列措施加快肚倍基地建設,培植和壯大肚倍加工企業,支持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不斷得升肚倍產品的產銷規模。近幾年來,通過人工栽培,全縣肚倍面積達到近5萬畝。肚倍身價也一漲再漲,1998年收購價為每公斤7.6元,2013年飆升至每公斤20元左右。肚倍是個寶,以肚倍為原料開發的單寧酸、沒食子酸、苯甲酸系列產品,廣泛用於醫葯、化工、電子、食品、印染、生物、航天等領域。
3、均州名曬煙
均州曬煙是湖北十堰市丹江口的特產。均州名曬煙屬於地方性淡色曬黃煙,採用繩索串曬架晾凋萎變黃、地曬乾燥定色、白曬夜堆上汗、室外堆積發酵、分級打捆後二次發酵的傳統調制方法。煙葉色澤鮮明純正,煙味純和,香氣濃郁,油分足,彈性好,燃燒性強,有「吃不過的均州煙」之佳評(丹江口市志第118頁)。 均州名曬煙是我國名曬煙的一種,屬香料型煙葉,是配製混合型卷煙不可缺少的優質調料,產於丹江口市(古稱均州)。據《丹江口市志》記載,明崇禎三年(1630年)前後,從美洲傳入並種植成功,有「均州名煙」之稱。清代被作為「貢品」敬獻皇帝,民國年間,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得銀質獎,由此名揚天下,具今有380多年的生產歷史。均州名曬煙香型獨特,似烤煙,可廣泛應用於烤煙型、混合型、雪茄型等各類產品配方中,對於提高煙香豐富性、增加香氣濃度和「減害降焦」具有積極的作用。
4、房縣香菇
房縣香菇認定標志產區位於房縣城關鎮、青峰、大木等19個鄉鎮。房縣香菇早在1000多年前就有生產,唐朝廬陵王居房時已作為貢品。1981年9月在雲南昆明召開的全國食用菌評審會上,房縣香菇獲得第一名,綜合質量優於日本香菇,從此房縣香菇名揚四海,暢銷海內外。目前,房縣香菇的年產量已達數百萬公斤,近5萬名農戶靠栽培香菇脫貧致富。房縣地處秦巴山脈腹地,屬亞熱帶和暖溫帶過渡地區,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大,空氣濕度適宜,系專家公認的香菇生產「黃金地帶」。房縣所產香菇(木耳)因其栽培歷史悠久,自然條件獨特,產品質量上乘,自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一直暢銷五大洲,被譽為「香菇燕耳之鄉」。房縣香菇主要是以櫟樹、青岡櫟等優良樹種生產,超過了日本和國內其它地方所產。
;⑷ 十堰有哪些特產最好是吃的
十堰特產一:竹山肚倍
武當山凍豆腐是湖北省十堰武當山的特色綠色食品,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據說是明代道士張三豐所創造的。選用黃豆作為主要原料,再利用武當的山泉水製成豆腐,然後將豆腐切成塊狀,在自然環境下冷凍而成。所製作而成的凍豆腐潔白細嫩,味道醇厚,十分美味。
⑸ 湖北十堰有什麼特產
十堰有三寶,紅薯,木耳,龍須草
其實要說十堰的特產,大概就是東風卡車吧
還有就是武當山、神農架的猴頭菇,木耳等山珍 ,鄖縣的綠松石世界出名。又名綠寶石,松石,因其色、形似碧綠的松果而得名,是世界上稀有的貴寶石品種之一, 綠松石製品現已成為重要的收藏品,是一種次生礦物,由含銅、鋁、磷的地下水在早期花崗岩石中淋濾而成,在近地表的礦脈中沉澱形成結核,被岩脈的基質所包裹。綠松石是最早用作飾物的礦物品種。
目前世界最大的一塊綠松石寶石,產於湖北鄖縣海拔1200多米的雲蓋山上。這塊綠松石長82厘米,高、寬各29厘米,重達66公斤,呈藍、綠色,結構完整,質地細膩。湖北鄖陽地區被稱為東方的綠寶石之鄉,盛產的綠松石料質純凈,色澤艷麗,燦爛奪目,顏色多為天藍、碧綠、灰藍、粉綠,極為罕見。鄖縣雲蓋山綠松石礦出產的綠松石品位最佳,最為珍貴。
綠松石屬優質玉材,我國清代稱之為天國寶石,視為吉祥幸福的聖物,只有皇帝和太後的官帽才能用綠松石鑲頂子。象徵"成功與必勝"保存在公元600年前埃及皇後木乃伊手臂上的四隻包金綠松石手鐲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而珍貴的藝術品.
又名綠寶石,松石,因其色、形似碧綠的松果而得名,是世界上稀有的貴寶石品種之一, 綠松石製品現已成為重要的收藏品,是一種次生礦物,由含銅、鋁、磷的地下水在早期花崗岩石中淋濾而成,在近地表的礦脈中沉澱形成結核,被岩脈的基質所包裹。綠松石是最早用作飾物的礦物品種。
目前世界最大的一塊綠松石寶石,產於湖北鄖縣海拔1200多米的雲蓋山上。這塊綠松石長82厘米,高、寬各29厘米,重達66公斤,呈藍、綠色,結構完整,質地細膩。湖北鄖陽地區被稱為東方的綠寶石之鄉,盛產的綠松石料質純凈,色澤艷麗,燦爛奪目,顏色多為天藍、碧綠、灰藍、粉綠,極為罕見。鄖縣雲蓋山綠松石礦出產的綠松石品位最佳,最為珍貴。
再就是武當山的風景名勝啦
還有就是武當山珍-白花蒿子
白花蒿子,又名一年蓬、千層塔,為菊科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十堰山區普遍分布,常見於林緣、林下、田邊。
白花蒿子的嫩苗可食,清香味美,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常食能促進消化,增強腸胃功能。其性味苦涼,具清熱解毒、健脾之功效。對消化不良、腸炎腹瀉、症疾、血尿有療效
食用方法:嫩苗開水焯後,換清水浸泡1夜,供蘸醬、涼拌或炒食。
菜餚舉例:涼拌白花蒿子 素炒白花蒿子 肉醬拌白花蒿
⑹ 十堰特產有哪些土特產小吃
鄖縣三合湯、武當蜜桔、鄖西花饃、武當山大麴酒、十堰山野菜、無核早熟柑橘、山珍佳餚金包銀、鄖縣柑桔、十堰紅薯、安溝嫩香芹、風味野生魚干、鄖縣黃酒
十堰市美食小吃介紹:
1、鄖縣三合湯
鄖陽府曾以古樸典雅、氣勢恢宏的建築風格和引人入勝的人文景觀而著稱於鄂城,許多游俠商賈、文人墨客都曾經在此賦詞作詩,信步留題。其中,鄖縣的飲食文化更讓人刮目。鄖縣風味小吃種類齊全,而上榜名吃「三合湯」則是本地膳食門類中的一絕。據說,三合的湯的製作,發源於鄖縣回民同胞清真食俗的特產。當時,在鄖縣老城久負盛名的唯有張狗娃三合湯,他的製作技巧是正宗祖上傳下來的,別具特色,老少皆宜,現在已被眾多店家發揚光大。
⑺ 十堰都有些什麼好吃的
十堰的55種美食,不斷更新中,呵呵!敬請關注
1、六堰京華量販店斜對面的「興元杜婆雞」。裡面的杜婆雞就不用說了,薄葉面、武漢牛雜面、酸辣粉都好吃的不得了,一個星期不吃就饞了。在二二廠橋頭河邊還有一家分店,不過不做面。
2、杜婆雞旁邊的「譚二拉麵」只要是十堰人都知道,開了眾多家數不過來的分店。
3、譚二拉麵再過去兩個店,「第一粥店」的炒菜和粥,尤其是小花菇炒仔雞,我最喜歡吃。三堰東都賓館旁邊也有一分店,但生意明顯沒有六堰的好。
4、二二廠橋頭河邊的「李二鮮魚村」估計是十堰做活魚生意最大的一家了,據我所知,紅衛、張灣、配套處、花果乃至鄖縣都有他的分店,不過那鮮嫩潤滑的魚片加上開胃可口的酸菜的確讓人口水直流,而且十分實惠,酸菜魚12元一斤,還有一魚兩吃的做法中烤魚的味道也是不錯的。
5、李二鮮魚村樓下的「萬里燒烤城」里的燒烤,饅頭片、香菇、鯽魚最好吃。河對岸分店的牛肉鍋仔,不過下面要墊土豆。
6、張灣車城商場對面「新天地」的炒菜,還有土雞湯。
7、張灣大嶺路路口進去五十米左右「大辮子燒烤」。
8、「凱悅」的煲仔飯一級棒——臘腸的最好吃。
9、國稅局斜對面一家小店的鍋巴飯。
10、「燕良」的熱乾麵數十堰第一,十元一碗,算是小盆子了。
11、燕良對面婦幼保健院路口旁邊的糖葫蘆好吃,不過只有冬天才有,草莓的3元一串,是我的最愛。
12、六堰圖書館旁邊榮華夜總會下面「大姐燒烤」,肉串、脆骨、豆角和八爪魚最好吃。
13、黃龍的剁椒魚頭遠近聞名,最好吃的一家是「隆鑫」,五十元一盤我一個人就能幹完。
14、東岳路的「三千里韓國燒烤」,裡面的水果沙拉好吃,不過現在不開了,襄樊有分店。
15、東岳路盡頭張灣立交橋下「李家大餅」,裡面的餡餅和粥是招牌菜,醬骨頭、地三鮮味道鮮美,不過吃飯時間人比較多,最好早點去。
16、重點推薦朝陽路往十堰方向,經過四四廠路口再往前幾百米,賣車的附近有個不起眼的家屬樓,一單元一樓左邊是一家沒有任何招牌的小餐館,夫妻倆開的,男的炒菜女的收錢,那裡的炒菜超好吃,但是老闆娘服務態度極差,客人自己在小破紙片上寫菜單自己盛飯,點完菜不許加菜,吃完了就要走,桌子占久了還要挨罵,而且衛生環境也很差,只有兩個小房間,一共六張小破桌子,但是天天爆滿,今年夏天還休了一個半月的高溫假,暈噢,人啊就是賤,當然也包括我自己,還曾經幾次專門開車跑去吃。
17、柳林溝裡面的「孟老三鉸子館」,餃子和炒菜都很地道。
18、張灣大嶺路上的「南京湯包館」的湯包和大肉包。
19、老虎溝菜市場處「千里香混沌」。
20、十堰的「光頭香辣蟹」。
21、紅衛轉盤附近的「小歐好吃鍋」裡面的干鍋鴨。
22、三堰加油站對面的「鄉村鍋巴飯」好吃又實惠,夏天配綠豆湯、冬天配土雞湯。
23、三堰報社旁邊的「巴西烤肉」,自助餐形式,中餐50元一位,晚餐58元一位,席間會有人拿著烤好的各式燒烤穿梭,想要就叫,個人認為只要是肉類烤的都好吃,剛開業的時候生意很火爆,現在不如以前了。俺還被照進了該店的宣傳廣告片里,汗……
24、五堰一品照相館旁邊賣大煎包的,包菜和肉的好吃,五角一個,兩個管飽。對面賣小煎包的也不錯。
25、五堰小學往河邊走有個「重慶荷花魚火鍋」,以前叫二五八,菜價都是二塊、五塊、八塊,後來全漲價了改成了三六九,麻辣豆腐、水煮肉片、青椒炒肉、豆瓣鯽魚好吃。不過現在好象換了廚師,感覺味不對了。
26、實驗小學後門河邊兩家小飯館靠公共廁所那邊的一家炒菜好吃,還有正宗的鴨脖、鴨頭、鴨掌、鴨腸。
27、六堰客運站旁邊的雞湯混沌正宗,每次去鄖縣前都要在那兒喝一碗。
28、六堰銀都河邊「炎龍村」的大蝦,60元一份,旺季時一桌只能上一份,有段時間吃上癮了四天吃了三次,天天都在拉肚子。
29、六堰二二廠橋上「避風塘」,環境好、味道也可以,炒鵝腸、腿骨湯、泡椒土豆片好吃。
30、****後面「金威美食****」服務一流、環境一流、菜味也不錯,也是天天爆滿,如果沒位子可以開張等位卡,結帳的時候可以打八折噢。
31、****往前走「姊妹花酒店」正宗的湘菜,每次去點什麼菜都好吃,印象最深的是魚頭面,張灣立交橋往裡走有家分店,五堰醫院橋頭又開了一家分店,生意做大了噢。
32、六堰建行旁邊科技館側面「燒雞公」,活雞現做,不過等的時間比較長,個人認為值得等。
33、朝陽路東方食品廠旁邊「蘇大姐火鍋城」就不用我多說了,樓頂的「山水宵夏****」蝦球也是一絕。
34、六堰裕華樓下「永和豆漿」,鹵肉飯、冰豆漿、油條不錯,旁邊的批薩店裡水果沙拉好吃,但批薩就比必勝客差遠了。
35、五堰豐融超市內門旁邊的「有口福」荷葉飯都好吃,還有南瓜綠豆湯。以前推出的土豆絲卷餅也是我的最愛,可惜後來不做了。
36、工藝品批發市場旁邊,五堰小學道道里「旺旺燒烤」什麼都好吃。
37、六堰裕華一樓的「李記湯包」大包子每天都要排隊等才能買到。
38、李記湯包旁邊新開的粥店水果粥最好喝,還有小碟的冷盤,紅油順風、涼拌黃瓜、五香驢肉相當開胃,配上店裡的肉餅又是一頓美餐。
39、張灣大嶺路口的「萬客來牛排館」,牛排配紅酒,又浪漫又愜意。
40、實驗中學旁邊,燕林小區內一排早點攤,靠近橋頭的一家炸面窩的我超喜歡吃,可惜後來整頓全搬了,至今下落不明。
41、十堰供電局斜對面黨校路口附近「四五拉麵」牛肉拉麵加點醋。
42、人民醫院住院部樓下「和平面館」,蓋澆飯、豬排飯、各種湯面、炸春卷、蔥油餅都很好吃,我曾經一度把那裡當做食堂,下班就去吃。
43、人民醫院和教委中間「包黑子」環境不錯,價錢也便宜,烤魚30元一條,只是菜的份量不多,人多恐怕不夠吃。
44、六堰銀都河邊炎龍村往前走「老藏烤魚」也是活魚現烤,老闆老藏是個超精明的生意人,以前六堰體育館後面最大的兩家串串香就是他開的,後來改造全拆了,他還經營的有加工廠,自製的「老藏豆乾」在全市各大超市均有銷售。
46、張灣醫院對面「牛骨香」一個很不起眼的小店,牛身上能吃的東西那兒幾乎都有。
47、柳林溝行署旁邊油炸的肉餡大餅子,一塊錢一個,以前住那邊時隔三岔五就要買來吃,現在家搬遠了就很少吃了,不過還是很懷念,現在好象搬到幼兒園旁邊了。
48、五堰一品照相館那條路好象叫深圳街吧,有好多好吃的東西,前面提到的煎包就不說了,煎包旁邊一餃子館,名字忘了,鉸子和炒菜都好吃,「正宗安慶原湯混沌」混沌一流,旁邊賣的綠豆湯、米酒、果汁都是杯裝,又方便又好喝,再往前「重慶小吃」裡面的粉、面也是不得不提。
49、五堰王子鞋城對面「德庄火鍋」重慶火鍋的做法,味道還可以,但感覺沒有重慶正宗的做的好。
50、北京路中段靠近立交橋附近一回民飯館,主要經營牛和羊身上能吃的東西,生意莫名奇妙的好,去了幾次都沒位子坐,我就想不通,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門面又破環境又差怎麼會有那麼多人跑去吃,難道十堰的回民都在那裡聚集嗎?
51、文貿六樓的自助火鍋,晚上七點以後還有表演看。
52、文貿旁邊「新大新」的湘菜。
53、新世紀樓上「傻兒火鍋」我最喜歡吃涮鍋裡面煮西蘭花、土豆和嫩牛肉,還有現做的菠蘿甩餅。
54、老虎溝彩源****旁邊二樓「川奇火鍋城」涮鍋配菜五角起價,不過很少的一小碟,但花飯炒的很好吃,裡面有黃瓜、臘腸、雞蛋、火腿,當然還有蔥。十堰、六堰、紅衛都有分店,可聽說那裡不太衛生,所以還是少去為妙。
55、最後要隆重推出最令我難忘的,丹江均州市場後面我二姨家樓下的豆腐面,呵呵,我高中時每天早上上學前都要去干一碗,我曾一度懷疑那面里是不是放了鴉片,直到現在十年過去了我依然無法忘懷那個味道,只要去丹江,必吃豆腐面,多麼希望那個老闆能把眼光看的遠一點,舉家搬遷到十堰來發展,就在我家樓下開一分店,那豈不是人生又一大美事!
⑻ 十堰的小吃特產是什麼
十堰的小吃特產是什麼
十堰地區以鄂菜和川菜為主,均屬中國七大菜系之一,最為著名的就是三合湯了,來十堰必吃的美味哦!下面我收集了有關十堰的小吃大全,一起來看看吧。
1、丹江口翹嘴鮊
丹江口翹嘴鮊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丹江口翹嘴鮊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丹江口翹嘴鮊原系長江、漢江土著魚種,因丹江口大壩修建,在特定環境(水質、溫度、酸鹼度、光照)中繁衍生存的地域性特色產品,具有嘴上翹、眼下有10-15mm紅線,背部肌肉突起,背部青灰色,腹部銀白色,側線鱗79-83片,卵無粘性,性成熟晚(雌3-4齡、雄2.5-3齡)、個體大、肉質鮮(蛋白質含量比太湖鮊魚高1個百分點、氨基酸高 0.5 個百分點)等特徵。
鮊魚是優質的淡水魚類,喜生長在大水面、水質潔凈、微流水、餌料生物豐富的水體。因品種的不同,鮊魚個體大小懸殊,最大的翹嘴鮊可長到10多千克,蒙古鮊只有1千克上下。鮊魚游動迅速,攝食霸道而兇猛,屬典型的兇猛肉食性魚類。丹江口水庫鮊類中生長數量、經濟效益以翹嘴鮊為最優。
翹嘴鮊,鯉形目鯉科鮊亞科鮊屬。俗稱:大白魚、翹嘴巴。該魚通體白色佔70%,體長而側扁,口上位,個體大,生長快,最大個體達15公斤以上,常見野生個體為1-10公斤,一周年達0.6-1公斤,兩周年可達2-3公斤。雌魚生長明顯快於雄魚。進行的飼喂對比實驗表明,丹江口水庫水域翹嘴鮊生長速度明顯快於長江流域其他地方的同類品種。在生殖特徵上,丹江口水庫水域翹嘴鮊卵無粘性,庫區大水面自然繁殖過程中其卵在水中漂浮孵化。該魚肉質細膩,肉味鮮美,營養價值極高。檢驗表明:該魚蛋白含量極高,並富含人體所需要的多種氨基酸;礦物質及維生素含量豐富,其中含 Ca575 mg/kg, P22.50 mg/kg, Fe5.6 mg/kg,維生素A 0.079mg/kg,維生素C達10.2 mg/kg。
2、鄖西馬頭山羊肉
鄖西馬頭山羊肉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鄖西境內山巒起伏,溪谷交錯,廣闊的山林、草坡是馬頭山羊的天然牧場。鄖西人很早以前就有養羊習慣,以馬頭山羊為主要品種。「山青青,水漣漣,趕著羊兒好賺錢」,鄖西流傳著這樣一句順口溜。
鄖西馬頭山羊是我國優良地方山羊品種,因其頭部無角,形似馬頭,體格較大,身體結實,四肢勻稱,強健有力,外形近似白馬駒而得名。《湖北省家畜家禽品種志》有單目記載馬頭山羊的品種形成、外貌特徵和分布情況等,其中鄖西是馬頭山羊的發源地和中心產區。
如今馬頭山羊已成為鄖西農業的一大特色支柱產業,鄖西也成為全省山羊養殖大縣。鄖西已形成生產、加工、銷售馬頭山羊肉的'產業鏈條,有多家企業開發生產「火鍋羊肉」、「涮羊肉」、「羊肉串」、「羊珍」、「羊肉餡」和羊肉罐頭等產品。目前,鄖西馬頭山羊飼養量達60多萬頭,年出欄馬頭山羊25.13萬頭,馬頭山羊產業年產值達2.1億元,養羊戶年均增收1萬元以上。
鄖西馬頭山羊肉產地范圍為湖北省鄖西縣城關鎮、土門鎮、香口鄉、上津鎮、店子鎮、關防鄉、湖北口回族鄉、景陽鄉、夾河鎮、羊尾鎮、澗池鄉、觀音鎮、馬安鎮、六郎鄉、河夾鎮、安家鄉、三官洞林區、槐樹林特場共18個鄉鎮農場特區現轄行政區域。
3、聖水綠茶
聖水綠茶為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
聖水綠茶產於「中國高香型生態綠茶」之鄉湖北省竹山縣,覆蓋全縣15個產茶鄉鎮,20餘萬畝茶葉基地。產品精選上等茶芽,採用傳統工藝,精心加工而成,產品獨具天然花香、滋味鮮醇、湯色綠且明亮、入口清甜,飲罷回甘生津,齒頰余香,喉部濕潤甘甜,神清氣爽,對身體健康大有裨益。當地種茶品茶歷史悠久,茶文化底蘊深厚,在《中國茶葉五千年》一書,第三頁原文中就對該縣的茶葉起源做了相關記載,有關資料表明,在唐朝武周年間,竹山的茶葉就已具有相當的知名度,武則天品欽該縣現在的得勝鎮聖水村的茶葉後,倍加贊賞,遂賜名「聖水貢茶」,並令建御茶苑和聖水寺,以傳承聖水茶藝。千百年來,聖水茶文化代代相傳,生生不息,產品以「綠色、有機、健康、安全」為主題,先後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QS食品質量安全和OTRDC有機茶三大權威認證。
聖水綠茶歷史悠久,素有「貢茶」之譽;產地生態獨特,環境優越。產品外形圓直,鋒苗挺秀,色澤翠綠,白毫滿披;花香持久,湯色嫩綠明亮,滋味鮮醇爽口;葉底嫩綠明亮、勻齊;有機內質,品質上乘。 聖水綠茶游離氨基酸≥2.0%,水分含量≤6.5%,總灰分≤6.0%,碎末茶≤6.0%,粗纖維≤13.5%,水浸出物≥36.0%。
地域范圍
聖水綠茶產於湖北省竹山縣城關鎮、潘口鄉、溢水鎮、麻家渡鎮、寶豐鎮、擂鼓鎮、秦古鎮、竹坪鄉、得勝鎮、大廟鄉、文峰鄉、雙台鄉、樓台鄉、深河鄉、田家壩鎮、官渡鎮、柳林鄉等十七個鄉鎮。竹山縣地處鄂西北秦巴山區武當山南麓,東鄰房縣,西接竹溪,南靠重慶巫溪,北與陝西白河縣接壤。全縣海拔最高為2740.2米,最低220米,地理坐標為東經109°33′-110°26′,北緯31°30′-32°37′之間。
4、武當榔梅
武當榔梅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武當榔梅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武當榔梅,丹江口市特產水果,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系對榔梅樹及其果實:榔梅果的統稱。武當榔梅是特有的一種水果,品種抗逆性強,適應范圍廣、果實大,品質優。武當榔梅果實既可鮮食,又可加工果酒、果脯、果凍。武當榔梅品質特徵突出,不僅金相玉質,外觀誘人,而且風味爽口,酸甜適度,營養價值豐富。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榔梅,只出均州太和山」。「實〔氣味〕甘、酸,平,無毒。生津止渴,清神下氣,消酒。」
據有關史書記載,其源自「折梅寄榔」神話,宋代賦予它「預知年景」聖果,明代它成為「顯瑞呈祥」的瑞應之物,還被列為皇帝的貢品。武當榔梅極具歷史文化價值、較高的經濟價值,有種植的基礎條件,榔梅文化、榔梅種植開發潛力巨大。
武當榔梅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產地范圍為湖北省丹江口市武當山特區、土台鄉、均縣鎮、習家店鎮、蒿坪鎮、涼水河鎮、六里坪鎮、土關埡鎮、浪河鎮、丁家營鎮、石鼓鎮、官山鎮、鹽池河鎮、牛河林業開發管理區、大溝林業開發管理區、白楊坪林業開發管理區、三官殿辦事處、丹趙路辦事處等18個鄉鎮辦(處、區)所轄行政區域。
5、白羽烏雞
鄖陽白羽烏雞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湖北省鄖縣大龍山區,山巒植茂,氣候獨特,生成了鄖陽白羽烏雞這一獨特的雞種,它具有單冠、綠耳、白毛、片羽、光脛、翹尾、四趾、烏皮、烏肉、烏骨等特徵,農戶散養,以蟲草野果和天然礦物飼料為食,形成了天然綠色質。早在明代就被葯聖李時珍錄入《本草綱目》,具有較高的葯用價值,雞肉中富含氨基酸,其中8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含量最高比普通雞高75.8%,還含有鈣、鐵、鋅、硒及多種維生素,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營養保健食品,被營養學家譽為「陸地甲魚」,是極具開發價值的地方珍禽資源。
6、丹江口鱤魚
丹江口鱤魚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丹江口素有「中國水都」之稱,擁有以鮊魚、鱤魚、銀魚為主的40多種名貴魚類。2008年,「丹江口翹嘴鮊魚」被國家質檢總局納入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名錄,成為我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認定的首個活體魚類。「丹江口鱤魚」通過評審,將為丹江口市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再添新丁。
鱤魚異常兇猛,被稱為「水中老虎」、淡水鯊魚。鱤魚水中游動速度極快,鱤魚鱗片細嫩,容易受。和翹嘴鮊魚相比,鱤魚出水後更加容易死亡,鱤魚取出水面10幾秒的時間,就出現了缺氧狀況。
丹江口鱤魚,特指生產於湖北省丹江口市丹江口水庫獨立水生態區域中的鱤魚品種,該魚具有生長快、抗病能力強、營養價值高、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無泥腥味等特點。2011年獲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其形態結構和品質特色與其它江河、湖泊的鱤魚有差異,形成了自身的特點:
一是體背泛青、腹膜銀白、體表光澤度好,腹鰭和尾鰭下部呈黃色。
二是生長速度快、個體大。經華中農業大學水產學院多次對丹江口鱤魚繁育實踐證明,丹江口鱤魚初次性成熟年齡比其它地方的鱤魚晚1齡,卵無粘性,丹江口水庫潔凈豐富的餌料資源,為丹江口鱤魚生長提供了充足的食源,使其膘肥體壯,因此,生長速度也明顯快於同源的長江流域其他地方的鱤魚,性成熟以後還有良好的生長優勢,最大個體長達2米多,重可達60公斤。
三是肌肉品質好、蛋白質含量高。丹江口鱤魚主要以攔庫養殖、大庫自然增殖、網箱養殖為主,以小魚小蝦為食,處於食物鏈的頂端。丹江口水庫豐富的餌料資源,為丹江口鱤魚提供了充足的營養。經權威部門檢測,丹江口鱤魚與其它地方的鱤魚檢測數據相比:蛋白質含量(實測19.0%)高出2個百分點;維生素A(實測13.2mg/kg)含量高出1.8個百分點;維生素C(實測14.0mg/kg)含量高出2.5個百分點;17種氨基酸總和(實測18.7mg/kg)高出1.5個百分點;鈣、磷、鐵等營養成份和無機鹽類也均高於其它地方的鱤魚。
四是沒有泥腥味,商品性好。丹江口鱤魚肉質呈淡橘黃色,肌肉結實,出肉率高達54%。熟肉呈絲條狀,味道鮮美細嫩,沒有泥腥味,魚刺較為粗大稀少,深受消費者的歡迎。
丹江口鱤魚已形成鮮活魚、冰鮮魚、風干分割品、風味方便食品四大系列10多個品種。2010年,鱤魚產量達2100噸,銷售額1.2億元,深加工銷售額5600萬元,遠銷北京、上海、武漢、廣州、哈爾濱、香港、澳門等大中城市。成為丹江口市一張響亮的名片。
7、房陵黃酒
房縣黃酒產地范圍為湖北省房縣現轄行政區域。
房縣黃酒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房陵黃酒」歷史悠久,古代曾稱為「封疆御酒」、「帝封皇酒」。有史料記載,紹興黃酒最早產於公元前492年越王勾踐時期,而「房陵黃酒」早在公元前827年西周時期已成為「封疆御酒」。聞名天下的《詩經》作者尹吉甫是房陵人,楚王派太師尹吉甫作為使者向周宣王進貢,尹吉甫帶了一罈房陵人自產的「白茅」(黃酒)獻給周宣王,寶物呈上殿開罈滿殿香,周宣王嘗了一口,大贊其美,遂封為「封疆御酒」。並派人把房陵每年供送的「白茅」用大小不等的罈子分裝,依「白茅」封疆土,獎諸侯。房縣黃酒興盛於唐代,武則天廢中宗李顯,貶為廬陵王,流放於房陵。在房陵居住十四年,隨行720名宮廷匠人對房縣民間釀方進行改進而成。李顯登基後,封房縣黃酒為「黃帝御酒」,故又稱「皇酒」。
房縣黃酒屬北方半甜型,色玉白或微黃,酸甜可口。經檢測:酒的熱量為啤酒5倍,葡萄酒的1.5倍,含有20多種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具有通經脈、厚腸胃、養脾扶肝、增加食慾、消除疲勞優點。黃酒在當地人一年四季常備不缺,婚、喪、嫁、娶必不可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