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哪裡有無線網路規劃與設計的論文
[信息與通信工程]TD-SCDMA無線網路規劃方法研究
http://tabobo.cn/soft/20/233/2007/04955217459.html
摘 要
在我國,目前已經擁有了全球最大的移動通信網和最大的移動用戶數,移動用戶的數量已經超過4億,而且這個數字還將快速增長。現有的第二代移動通信系統無論是在頻譜資源,還是在所能提供的業務方面,都已經不能滿足移動通信用戶的需求。
本文所討論的TD-SCDMA是一項完全由我國自主研究的3G技術,論文中將從TD-SCDMA的技術特點、無線網路規劃流程、覆蓋和容量規劃、組網方案和小區規劃、以及TD-SCDMA與其他移動通信系統間的干擾及協調這幾個方面來進行討論。其中對於覆蓋和容量規劃將在理論方法上進行較為詳細地論述;而與其它系統間的干擾問題將通過與WCDMA網路間的干擾分析來進行。
在文章的最後,將通過對自己親身參與的部分規劃工作的敘述來對本論文做一個結束,這個也是本論文中對於自己在實踐中所學比較全面的總結。
關鍵詞:TD-SCDMA,覆蓋規劃,容量規劃,鏈路預算,干擾分析
ABSTRACT
Mobile subscriber's rate of rise goes far beyond the fixed telephone user's rate of rise in our country and even the world.At present already we had the global biggest migration communications network in our country and the biggest mobile subscriber number,and mobile subscriber's quantity already approached four hundred million, moreover this number also is growing fast.The existing second-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regardless of is in the frequency spectrum resources or in the service aspect which can provide,all already could not satisfy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 service development demanded.
Here what the article discusses is the technology of TD-SCDMA which is completely and independently studied by our country,we will study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 of TD-SCDMA,wireless network planning flow,cover and capacity planning,network plan and plot plan,disturbance and coordination with othe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etween.For coverage and capacity planning which will be carried out the theoretical methods exposition in more details.As for the issue of interference with other systems,we will talk about it with the WCDMA network.
In the final article, through my personal involvement in the planning process to make a conclusion, the present paper is to practice what I have learnt in my comprehensive review.
KEY WORDS: TD-SCDMA, cover planning, capacity planning, link budgeting, disturbance analysis
目 錄
前 言 - 1 -
第1章 第三代移動通信標準的發展[1][5][6] - 2 -
1.1 第三代移動通信的三大主流標准 - 2 -
1.2 TD-SCDMA標準的形成 - 3 -
第2章 TD-SCDMA技術概述[3][5] - 6 -
2.1 TD-SCDMA簡介 - 6 -
2.2 TD-SCDMA採用的主要技術 - 7 -
2.2.1 智能天線技術 - 7 -
2.2.2 綜合採用各種多址方式 - 9 -
2.2.3 同步CDMA - 10 -
2.2.4 聯合檢測(Joint Detection)技術 - 11 -
2.2.5 接力切換(Baton Handoff) - 14 -
2.2.6 動態信道分配(DCA) - 15 -
第3章 TD-SCDMA無線通信系統網路規劃[4][8][10][11] - 18 -
3.1 無線網路初步規劃的流程 - 18 -
3.2 TD-SCDMA無線網路規劃的內容及流程 - 19 -
3.3 TD-SCDMA網路覆蓋規劃 - 21 -
3.3.1TD-SCDMA 覆蓋規劃理論准則 - 21 -
3.3.2 TD-SCDMA覆蓋規劃的鏈路預算方法 - 23 -
3.4 TD-SCDMA網路容量規劃 - 27 -
3.4.1 TD-SCDMA 的容量規劃流程 - 28 -
3.4.2 TD-SCDMA容量規劃預算的數學模型 - 30 -
第4章 TD-SCDMA的組網[2][7][9][12][13] - 33 -
4.1 TD-SCDMA獨立組網 - 33 -
4.1.1 TDD-TSM 向TDD-LCR的演進方案 - 33 -
4.1.2 覆蓋方式分析 - 34 -
4.1.3 終端移動速度分析 - 36 -
4.2 TD-SCDMA與WCDMA網路聯合組網 - 36 -
4.2.1 雙網切換 - 37 -
4.2.2 網間漫遊 - 38 -
4.2.3 網路版本 - 38 -
4.3 組網方案 - 39 -
4.4 TD-SCDMA與WCDMA混合組網干擾分析 - 40 -
4.4.1 鄰頻干擾分析原理 - 41 -
4.4.2由ACIR計算WCDMA系統容量損失的方法 - 41 -
4.4.3 TD-SCDMA BS 對 WCDMA BS干擾分析 - 43 -
第5章 羅沙島的兩種建站方案 - 49 -
總 結 - 53 -
致 謝 - 55 -
參考文獻 - 56 -
附 錄A 中文翻譯 - 57 -
附 錄B 英文原文 - 63 -
B. 需要一個無線校園網路規劃和設計的參考方案~~用Cisco Packet Tracer做的~~最好是IP有分配~~也可以用OPNET
無線校園網建設方案
現狀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各個學校意識到校內網路建設的重要性,只有實現高度的信息共享,建設完善的校園網路平台,才能夠發展成為一所現代化的學校。現在學校辦學條件的日趨完善,近年來實現了與Internet互聯,同時建成了校園網路,實現校內外信息的共享、傳遞,而網路信息的普及,以及計算機硬體設備價格的下降,越來越多的學生擁有了筆記本電腦,因此學生要求在校園內實現移動上網的呼聲越來越高,而校內的教學樓和宿舍樓因建成時間較早,沒有網路綜合布線設計,類似的原因制約了學校現代化辦學的指導思想,伴隨著IEEE802.11標準的出台,解決這一矛盾在無線技術發展成熟的今天已不是問題,同時,無線區域網(WLAN)還擁有傳統網路所不能比擬的擴容性和移動性,在校園內採用無線區域網技術實施校園網路工程,可適應在校學生移動性強、數量大等特點,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上網需求,並且對於創建較早的學校來說,年代較久的教學樓不宜拉網布線,理想的解決方案就是布署無線區域網。
需求
在校園無線網路建設需求中,主要存在四種典型的應用:
l實現以地區教育局為中心的整個地區教育系統的無線網路連接;
l校園內的戶外公共區域覆蓋;
l局部開放的室內大環境,如典型公共教室、圖書閱覽室等無線覆蓋;
l用戶數量不多但分布較散的樓宇,如教學辦公樓、宿舍等的無線網路覆
應用方案
室內覆蓋:
在室內根據覆蓋需要,放置若干個無線區域網訪問點,用戶在移動時,系統會自動漫遊,在不同的訪問點之間進行信號的切換。這些訪問點連接到各樓的校園骨幹網。也就是將多個AP形成的各自的無線信號覆蓋區域進行交叉覆蓋,各覆蓋區域之間無縫連接。所有AP通過雙絞線與有線骨幹網路相連,形成以有線網路為基礎,無線覆蓋為延伸的大面積服務區域。所有無線終端通過就近的AP接入網路,訪問整個網路資源。
方案採用高靈敏度的Orinda無線AP設備,配合吸頂天線,以一個AP配合一個天線,或一個AP配合多個天線,以保障高質量的無線信號能夠覆蓋更遠的距離,同時增強設備在干擾較大的頻率環境中使用的能力,從而完成室內區域的完全覆蓋要求。
側面圖俯視圖
室外覆蓋:
室外區域覆蓋一般包涵,體育場,校內花園,中心廣場,教學樓,實驗樓樓宇間等。根據需覆蓋的室外區域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
(1)設備的選擇:AP、全向天線、定向天線。
(2)室外考慮因素:環境、天氣。
設計建立多個無線覆蓋點,均採用Orinda電信級室外型AP2411E0,根據客戶要求每個覆蓋點覆蓋范圍半徑達到200米,信號強度在70dbm,速率達到54mbps,採用重疊交叉無線覆蓋的方式,完成區域的無縫無線覆蓋。配合室外大夾角定向天線或高增益全向天線,成功實現系統設計目標。使用戶在區域內任何角落都可以通過無線訪問校園網路。
室外覆蓋示意圖
C. TD-scdma大型場館的無線網路優化畢業設計
大型場館覆蓋方案
大型場館在室內覆蓋建設中所佔比例很大,而且往往是重大集會所在地,所以大型場館的網路建設意義重大。特別是2008年奧運會即將在北京召開,北京奧組委已經向國際奧委會承諾舉辦一屆有史以來最高水平的奧運會,在無線通信方面,要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提供奧運史上技術最先進、業務最豐富、服務最周到的移動通信服務。這給我國的運營商及通信設備製造商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壓力。而通信服務的基礎是優質的網路覆蓋,因此做好奧運城市,特別是體育場館的網路覆蓋工作尤為重要。
一、大型場館覆蓋的關鍵因素
大型場館的無線傳播環境和話務特點與寫字樓、住宅小區等建築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室內覆蓋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其獨特性。
大型場館作為重大活動和賽事的舉辦地,場地都比較開闊,可容納人數眾多,是一般的室內建築無法比擬的,例如奧運主會場鳥巢可容納9萬人、沈陽奧體館可容納6萬人。在活動期間,這些場館大部分時間容量飽和,用戶密度高、話務量大,因此首先要解決網路容量問題;其次,為實現高容量,場館內部一般分為若干個小區,在場館內傳播環境良好,一般為視距傳輸,各小區之間的干擾大,需要考慮如何消除干擾;此外,大型場館的話務量會隨時間和空間而變化,在活動期間需要滿足最大話務容量,而非活動時間話務量極低,合理調度資源、節省不必要的能源損耗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因此,在進行大型場館網路設計時,需要綜合考慮網路容量、話務調度、網路質量及穩定性等多種因素。
二、大型場館「多通道」覆蓋方案
「多通道」室內覆蓋方案是中興通訊首創的新一代室內覆蓋解決方案,它結合TD多通道的特點,藉助定製的中興通訊小型化BBU+RRU特色室內覆蓋產品,將室外智能天線思想引入室內形成「多通道」隔離干擾。用特色室內「多通道」演算法替代室外智能天線演算法,不僅能降低室內系統的干擾,大幅提升覆蓋質量,還可以實現覆蓋和容量的獨立規劃,為網路後續的良性發展打下基礎。在大型場館的網路規劃中,採用「多通道」室內覆蓋方案能夠解決容量、網路質量及穩定性等諸多問題。諸多大型場館網路規劃案例充分證明:無論模擬結果還是測試結果該方案性能都優於傳統覆蓋方案。
1. 恰當選擇信源是精品網路的基礎
大型場館需要支持幾萬用戶的通訊需求,對於特大型場館甚至需要支持數十萬用戶的通訊需求,對系統的容量要求極高。另一方面,大型場館的場地較開闊,設備要求集中維護,提高網路維護效率。大型場館TD-SCDMA室內覆蓋的信源建議採用BBU+RRU方式,將基站的基帶部分和射頻部分分開,基帶池(即BBU)集中放置共享基帶,便於網路的集中管理,而射頻部分(即RRU)可以靈活放置在室內任何地方,為場館的各個角落提供信源,通過光纖與基帶池(即BBU)連接。基站分離成BBU和RRU兩個部分,在設備的選擇上可以有更多的組合方式。例如,從容量出發可以選擇大容量或超大容量的BBU;從功率考慮,可以根據覆蓋場景選擇2W或12W的RRU。該方式應用於大型場館具有組網靈活、施工簡便的優勢,便於網路規劃和工程施工。採用這種組網方式可以更方便地調整網路容量,覆蓋不同區域的RRU可以按需進行小區合並或分裂,只需後台對RRU歸屬進行相關配置,無需改造天饋就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小區規劃。
此外,從節省成本和快速建網的角度出發,大型場館的TD-SCDMA分布系統建議採用與2G共天饋方式。BBU+RRU的靈活組網,最大限度避免了與2G合路建設帶來的限制。
沈陽奧體中心體育場是中興通訊承建的眾多大型場館之一,佔地25.4萬m2,建築面積10.4萬m2,長278m,寬235m,高82m,地上6層,看台分為上、下兩層,奧運會凈容量6萬人。效果示意如圖1所示。
該場館進行TD網路覆蓋時,採用BBU+RRU組網方式, RRU分別與2G系統各區的室內覆蓋系統合路共用天饋系統,完成看台和功能房的覆蓋,共使用了8個RRU覆蓋整個場館,共享一個大容量的BBU。在這種組網方式下,通過共享能盡量減少網路設備,對設備進行集中管理,給賽會期間網路維護帶來極大便利。
2.合理的網路規劃提升網路品質
大型場館室內無線信號傳播為視距傳輸,能量以直達徑為主。室內覆蓋在缺少智能天線和良好的空間隔離時,小區間的干擾較嚴重,所以在滿足容量的同時,將干擾降到最低是網路規劃中的一個重要任務。
在大型場館的覆蓋方案中,充分利用了「多通道」演算法的優勢。上行方向,用戶分散在多個通道隔離干擾;下行方向,每個用戶的信號只在其上行歸屬的通道下發射,不會影響其他通道用戶信號,有效降低了用戶間的干擾;切換區或信號弱區可在歸屬通道和次強通道均進行信號收發分集。「多通道」覆蓋實現了在同一小區內降低干擾的目的,配合高指向性天線可以進一步降低干擾。
根據場館的容量需求,小區劃分還要考慮網路性能和頻點復用。大型場館與周圍的宏覆蓋之間一般採用異頻組網。根據TD的網路頻率原則:一般室內覆蓋佔用3個頻點,宏覆蓋佔用3~6個頻點。考慮到大型場館的容量要求,推薦大型場館覆蓋使用6個頻點,周圍宏覆蓋採用3個頻點。一般室內分布系統,不同小區間可以通過建築物本身增加隔離,小區之間可以同頻組網。而大型場館小區之間的空間隔離小,完全同頻組網情況下,由於小區間的干擾嚴重影響網路性能,通過模擬和實測,採用頻率1:1復用的組網形式,將整個場館劃分為6個小區,這種條件下,可以基本達到滿碼道工作,提供最大的系統容量。如果容量不需要這樣大,可以減少小區數目。典型情況下,可以將看台劃分為4個小區實現覆蓋。
沈陽奧體中心看台覆蓋使用的8個RRU,可以自由組合組成8小區、4小區和2小區覆蓋。模擬和測試結果表明,看台覆蓋異頻4小區組網為最佳組網方案。在實際組網中,將原來規劃的8小區進行通道合並,組成異頻4小區組網。即每個小區包含2個通道,利用「多通道」演算法在小區內隔離干擾的同時,頻點利用率也提高了一倍。測試結果顯示:本規劃案例中,容量與功率相對平衡,容量能夠達到最大值,手機通話質量好,手機發射功率處於較低水平,TCP(發射載波功率)比較平穩,測試效果優良。
三、 總結
大型場館由於無法使用智能天線,使得TD-SCDMA系統由碼道受限變為干擾受限。因此在設備的選擇和網路規劃方面,需要綜合考慮網路容量、話務調度、網路質量及穩定性等多種因素。
中興通訊承建了2008年奧運會絕大部分奧體場館的室內覆蓋項目,積累了豐富的場館覆蓋經驗。模擬和測試結果表明,使用BBU+RRU組網方式、運用「多通道」演算法,並進行合理的網路規劃,能夠有效解決場館的容量和干擾問題。
作者:原均和 金康虎 劉星 來源:中興通訊技術
D. 求:企業無線區域網的規劃設計
企業無線區域網的規劃設計
目錄
摘要
1前言
2 需求分析
2.1企業無線區域網簡介
2.2設計需求
3 網路技術及設備選型
3.1網路技術
3.1.1無線區域網技術
3.1.2寬頻技術選擇
3.2網路設備選型
3.2.1核心交換機
3.2.2核心路由器
3.2.3匯聚交換機
3.2.4用戶接入交換機
3.2.5伺服器設備
3.2.6光纖的選擇
3.2.7 防火牆
4 組網方案設計
4.1網路設計的總體要求
4.2網路建設的技術要求
4.3 總體設計
4.4詳細設計
4.4.1網路結構拓撲圖
4.4.2網路結構設計
4.4.3網路管理設計
4.4.4網路安全系統設計
4.4.5網路認證計費管理設計
4.4.6 網路操作系統的配置
5 綜合布線
5.1綜合布線概述
5.2綜合布線的標准
5.3綜合布線設計
5.3.1設計目標
5.3.2布線方案設計
5.4系統測試、運行及驗收
5.4.1系統測試
5.4.2運行及驗收
6 總結
7致謝
8參考文獻
可以和我們溝通下……
E. 四層別墅,如何搭建無線網
每層樓接個無線路由器,最普通的就可以了。全買相同品牌相同型號的,全設置為相同的 SSID,相同的加密方式,相同的密碼,1234 樓的信道分別設置為 1,6,11,1。主路由器 WAN 口接入戶的網路(比如你的光貓)打開 DHCP 服務,其他三個路由器手動修改 LAN 口 IP,然後 LAN 口接網線並且關閉 DHCP 服務。如此一來另外三個路由器只是當交換機用的。此法你只需要連接一個 WIFI,走到 1234層樓的時候手機可自動切換連接到合適的路由器。至於 NFC 那個,直接買個 NFC 磁貼,然後弄個 NFC 把你配置好的 SSID 以及密碼信息都寫進去,然後貼在你的門口即可。
F. 近50000台機子怎麼組建網路
1,申請多大帶寬,除了考慮你的終端數,還應該考慮實際業務量,是否頻繁與外界產生大量數據交互,參考同等規模的網路,然後去咨詢isp,注意要預留一些網路帶寬以備擴展以及性價比。
2,一分錢一分貨,思科昂貴,質量好,但是不建議你采購,華為 華三 銳捷三家都拉過來談,他們的產品質量都還行,注意本地服務和技術支持,在後續規劃也拉他們進來一起參與,決策權抓在手上即可
3,首先按區域 然後按區域內終端規模及應用特徵(車間與辦公樓 食堂應有不同)來決定設備型號和數量 已經連接方式 這是回答拓撲圖規劃 你的本意如果是ip地址規劃,建議你採用cidr。取B類,通過cidr來控制網路和路由規模。
4,域管理實用,具體部署細節請咨詢集成商
5,這個問題應該首先問你自己,你需要給工業園內的用戶什麼信息服務,然後參照這些來搭建,比如 erp 內部oa 外部web 資料庫 存儲。。。需要什麼服務就提供什麼服務,再根據這些來選擇物理伺服器,伺服器不等於服務。注意有條件的話。冗餘和安全設備也要采購一些。確保穩定可靠運行。
6,如果確實有無線需求 就採取基礎網路有線。接入採用無線的方式,無線小范圍區域內是可行的,這個沒什麼難度,要注意安全無線接入,接入認證。
你提的問題證明你需要找一些幫手來幫你,希望你考慮找人,找有經驗的人。
G. 做wifi設計與規劃(比如大型商場內的無線覆蓋)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知識,
需要會畫平面布置圖,系統圖,設計方案。
一、商場網路現狀及需求
隨著信息時代的不斷加快,無線網路已經步入了高速發展期,並將最終成為像有線網路一樣應用無處不在的組網形式。商場部署無線網路可使其成為提供高端互聯網接入服務、具有良好服務水平的商場管理公司。原有商場內網線錯綜復雜,將被漸漸淘汰,如何在商場內搭建更加使捷、更加人性化、智能化的互聯網平台,使可運營、可管理、安全、方便的無線互聯網變成現實,並以此提高商戶及客戶的滿意度,成為越來越多商場不斷思考的問題。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網路開始進入各種大型商場,給商場業戶帶來便利,但是有限網路由於受到線路的限制,還是給業戶需求帶來了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很多顧客在逛商場休息之餘也希望能連接到網路休息娛樂,有線網路無法滿足需求。
無線網路的崛起於迅速發展,給商場網路到來了新的接入模式,無線網路無需布線,安裝簡單,接入方便,業戶和顧客可以隨時隨地的接入並使用網路。
二、具體方案設計
方案說明:如上圖所示,為無線網路的網路拓撲,需要增加的設備為無線網路AP、無線控制器和認證網關,這樣網路結構層次化,交換機通過埠隔離或者劃分VLAN技術來實現控制不同的網路用途。
根據商場樓層的實際布局,每層樓架設數量不等的無線AP,包括商場的購物區域,商場的辦公室以及商場倉庫區,通過室內覆蓋得方式來實現商場內的無盲區覆蓋,提供更好的覆蓋效果,同時解決單台AP並發數接入用戶數量有限制的問題,我們推薦采802.11N的海盛特電信級吸頂式IWN2000_SFS商場內進行綜合覆蓋,以高達300Mbps的帶寬速度和良好的兼容性實現無線覆蓋。
商場統一採用網關的portal認證方式(portal頁自適應用戶終端,考慮到絕大部分在網點顧客用手機上網)或者簡訊認證的方式進行網路登錄。用戶無線筆記本在辦公大樓的每一個辦公角落都可以搜索到沒有加密的無線信號,並順利連接後將被以Web認證頁面的方式提示用戶必須輸入正確的用戶名和密碼才可以獲取上網的許可權(如下圖所示)。
圖1 用戶認證登錄流程示意圖
Web認證功能可方便網路管理員對無線網路進行有序管理,同時可以通過後台數據分析之後,將期望展示給用戶的二級portal頁面呈現給用戶,不用的用戶如VIP客戶,普通商場用戶登錄成功後根據數據進行分析可以展示不用的內容,可以進行廣告推動或者商場的最新優惠資訊發送到客戶端進行展示,充分利用拓展無線互動營銷通道;無線功能+Web認證功能的完美組合,將大幅提高無線網路的安全性,測底解決傳統無線網路加密被破解的問題,同時提升商場的無線網路營銷,充分和客戶進行互動,促進商場顧客消費。
在網路管理方面,如需要對內、外用戶進行認證管理以及附帶的一些功能則通過網路認證管理伺服器進行管理,如不需要則可通過加密等方式進行安全方面的認證。
通過安全網關來實現顧客登陸商場網路,同時具有ARP病毒防火功能,流量控制,不會出現某個客人獨占帶寬,導致其他客人無法正常訪問網路資源等諸多安全防護及行為管控;部署一套商場無線網路,來實現當前顧客需求,無時無處實現輕松便捷網上沖浪,來提升商場增值服務,提升知名度及先進度。
因本次項目工程主要是通過有線網路來延伸無線網路,從經濟適用,穩定靈活性及方便快捷等方面選擇了海盛特知名產品,來為商場打造一套完善的商場網路。
在該方案中,應包括如下設備:
無線接入AP——Access Point無線接入點設備,負責無線終端用戶的接入和網路傳輸。方案中採用的主要無線接入點產品是支持802.11/b/g/n 的AP,所有的AP通過乙太網網線連接到支持POE供電的乙太網交換機上,獲得電源供電和上級網路連接。為用戶提供最好的技術特性、最輕松的安裝維護和經濟的成本。
無線控制器——用於集中控制、管理所有的無線AP,無線控制器理論上可以部署在網路的任何位置,只要與AP之間可以進行通訊即可。但考慮到數據流的問題,保障數據流的低延遲、高可靠性,一般建議無線控制器旁掛在核心交換機上。相當於給核心交換機增加了一個無線控制器的功能。無線控制器與核心交換機配合完成對網路內AP的統一管理、控制等工作。
認證網關——HST_WEBSTD2000,是我司自主研發的新一代認證計費網關。配合高性能工程級硬體,支持龐大的用戶數接入,有線無線一網打盡,提供web認證頁面定製(品牌價值傳遞、廣告展示)、認證方式多樣化、靈活的賬號管理等多種定製功能。無縫對接第三方賬號管理系統(如酒店管理系統賬戶/CAS單點登錄系統等)、簡訊驗證碼認證;精準的計時計費、分時段計費功能;如酒店、賓館、車站、公園、商場、小區/出租屋網路運營商等等。
三、方案實現的需求
作為專業無線領域的海盛特科技有限公司,提出了安全,穩定,管理方便,功能全面的商場安全無線接入解決方案,助理商場的信息化改革,來提高效益和效率。改解決方案是專門針對商場環境量身定製的,由海盛特無線接入點(AP),無線控制器(AC),無線認證網關組成的安全無線整體解決方案。
無線上網
隨著WIFI手機及平板電腦的普及,大家越來越青睞無線網路信息的傳遞帶來的便捷,無論是商戶與自己的連鎖機構或者廠家進行日常的銷售信息互動及貨品信息查詢,或商場向會員顧客或者來逛商場的顧客提供無線上網服務,都極大的順應了工作與休閑的雙重需求,據網路論壇調查統計,顧客優選可提供免費上網的商場購物。
無線廣告
無線上網必須經過實名認證,認證必須要有PORTAL認證頁面,通過PORTAL認證頁面可實現推送廣告,任何用戶上網,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商場發布的各類廣告信息。
無線促銷
通過PORTAL門戶實現無線導購,不定期發布各類商場打折促銷信息,還可通過在PORTAL頁面上發布電子優惠券,實現一對一促銷。從而吸引更多的顧客使用無線網路,拉動顧客的購買力。
無線收銀
通過無線POS(在終端POS上增加無線網卡),擺脫了百貨業傳統收銀方式的束縛,可隨時隨地增加收銀終端。消費者不用再為收銀而排長隊,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店慶、節假日客流高峰對商場的壓力。
無線辦公
商場管理人員,可隨時隨地在商場內部任何地點實現無線辦公,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無線倉儲
貨物的管理,包括出入庫管理、盤點等作業,傳統採用的是手工作業流程,單據差錯率高,浪費時間,不利於管理人員及時准確地掌握庫存情況,及時制定經營策略。通過部署WLAN,通過無線終端(手持或機載),貨物信息實時計入後台資料庫,實現進出貨自動化管理、無線盤點,便於精確地掌握庫存情況,迅速決策營銷。不僅提高效率,更杜絕紕漏和舞弊。
無線監控
傳統的監控需要布放監控線纜才能實現遠程監控,但隨著商場內部結構調整,很多區域會產生盲點,通過無線監控攝像頭,可在商場內部任意地點快速部署監控,確保整個商場全方位安全。
無線監控
傳統的監控需要布放監控線纜才能實現遠程監控,但隨著商場內部結構調整,很多區域會產生盲點,通過無線監控攝像頭,可在商場內部任意地點快速部署監控,確保整個商場全方位安全。
四、方案設計特點及優勢
作為中國一大WLAN信息解決方案提供商,海盛特科技始終致力於全方位包括商場在內的各類零售企業的網路建設需求,幫助其降低其運營成本,提高運營效率,有效提升零售企業的盈利水平。
本方案部署簡單——工業級升級,採用AP集中管理方案,AP間信號統一自動控制,通過多信道部署,減少AP間信號干擾,採用網線供電,無需改造強電。
高擴展性——在同一張網路上可以提供無線收銀、無線辦公、無線倉儲、客戶無線上網等應用。
1、個性的品牌展示頁面及安全認證
認證運營系統——在運營商IDC機房通過伺服器集群系統構建認證系統服務於各商場,實現網路運營。
安全認證——每個用戶獨立分配不同的上網賬號防止蹭網和非法人員上網,並可記錄每個用戶的上網行為審計功能。
品牌宣傳——專門定製的品牌展示頁面,可以實現廣告發布、優惠促銷,無線導購,對每個認證用戶充分展示企業營銷信息,提升企業形象和服務水平。
2、藉助Vlan,節約流量,節省成本
通過使用Vlan,將網路用戶分離開來,進行靈活的廣播流量管理,節約流量的同時,使得設備使用壽命延長,設備性能得到提高,從而節省投入成本。
3、支持多SSID,輕松分域,巧妙分類
海盛特無線AP可支持多個SSID,劃分多個廣播域對LAN進行管理,在滿足多類人群需求的基礎上,可通過加密實現高效管理,達到以一頂多的效果。
4、後台管理軟體功能強大
靈活的配置方式——使用管理軟體可自動尋找所有在線AP,並可針對每個AP進行管理配置,亦可對所有AP統一進行公共配置。
強大的配置功能——可配置AP的IP地址、加密方式、連接方式、信道、SSID、房間號等多重參數,深入、細致。
完善的管理功能——通過管理軟體可以查詢當前AP所連接客戶端等相關信息,方便管理員掌控商場所有AP的使用情況,並可遠程進行AP重啟操作。
實時的監控功能——通過管理軟體可以實時監控AP運行狀態,方便管理員進行網路維護,出現問題及時處理。
詳盡的日誌記錄——記錄AP運行狀態、上電斷電時間等,方便管理員查看
H. 無線區域網絡方案編寫包括那些主要內容
組網模式
I. wlan無線網路規劃時需要注意哪些因素
你需要考慮四個主要因素:
首先是WLAN性能,其中包括無線吞吐速度、容量、通過WLAN時一致的信號,以及在組件故障的情況下自修復的選項。
其次是安全選項,以確保最終設備和用戶正確驗證和訪問聯網資源。
第三是從物理和邏輯設計的角度考慮最滿足你企業特定需求的部署選項。
最後,評估不同內部部署的WLAN解決方案是否易於管理。
J. 本地網傳輸網設計方案
例如:(1) A市本地SDH傳輸網設計方案
一、A市概況簡介
二、 A市電信局SDH傳輸網路現狀(或PDH傳輸網路現狀)
1、 A市本地網網路結構,交換局數量及位置,傳輸設備類型及容量
2、 存在的問題及擴大SDH網的必要性(或建設SDH網的必要性)----需求及業務預測
三、 A市電信局SDH傳輸網路結構設計方案
1、 網路拓撲結構設計
2、設備簡介
3、 局間中繼電路的計算與分配
4、 局間中繼距離的計算
四、 SDH網路保護方式
1、 SDH網路保護的基本原理
2、 A市電信局SDH網網路保護方式的選擇及具體設計
五、 SDH網同步
1、 同步網概念與結構
2、 定時信號的傳送方式
3、 A市電信局SDH網路同步方式具體設計
六、 方案論證,評估
(2 ) A 地區GSM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網路優化設計方案
一、A 地區GSM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現狀
1、A地區概況;人口、地形、發展情況
2、系統現狀;現有基站、話務狀況
3、現行網路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①接通率數據採集與分析
②掉話率數據採集與分析
③擁塞率數據採集與分析
4、話務預測分析計算
二、A 地區GSM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網路優化設計方案
1、優化網路拓撲圖設計
2、硬體配置及參數的優化
3、基站勘測設計及安裝
4、交換局容量及基站數量
5、傳輸線路的設計
三、網路性能及分析對比
1、優化前網路運行情況
2、數據採集與分析
3、撥打測試
四、網路優化方案評價
(3 ) 2004-2006年A 市本地傳輸網規劃設計
第一部分 A 市概況
第二部分 A 市本地電話網及長途電話網現狀
2.1 現有網路結構
2.2 各局容量、局間電路容量、話務量、傳輸方式
2.2.1 A 市中繼傳輸現狀
2.2.2 市區中繼傳輸現狀
2.2.3 各縣中繼傳輸現狀
第三部分 2004•2006年A 市本地傳輸網規劃設計
3.1 傳輸網規劃原則
3.2 傳輸業務量預測
(l)電話業務量預測
(2)IP業務量預測
(3)數據業務量預測
(4)信令業務量預測
3.3 A 市本地傳輸網網路結構設計
(1) 傳輸段業務量計算
(2) 傳輸設備容量的計算
(3) 傳輸設備選型及功能描述
(4) 各段通路組織及時隙的安排
3.4 各縣傳輸網規劃
3.5 方案論證評估
3.計算機類型題目選題要求與注意事項
四、參考實例
(1) 管理信息系統
•需求分析(含設計目標)
•總體方案設計(總體功能框圖、軟體平台的選擇、運行模式等)
•資料庫設計(需求分析、概念庫設計、邏輯庫設計、物理庫設計,E-R圖,數據流圖、數據字典、資料庫表結構及關系),
•模塊軟體設計(各模塊的設計流程),
•系統運行與調試。
•附主要程序清單(與學生設計相關的部分,目的是檢測是否是學生自己作的)。
(2) 校園網、企業網等區域網設計
•功能需求
•對通信量的分析
•網路系統拓撲設計
•設備選型、配置
•軟體配置
•子網及VLAN的劃分
•IP地址規劃
•接入Internet
•網路安全
例如: (1)×××人事勞資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與設計
1,開發人事勞資管理信息系統的設想
(1)人事勞資管理信息系統簡介
(2)人事勞資管理信息系統的用戶需求
2,人事勞資管理信息系統的分析設計
(1)系統功能模塊設計
(2)資料庫設計
—資料庫概念結構設計
—資料庫邏輯結構設計
(3)系統開發環境簡介
3,人事勞資管理信息系統的具體實現
(1)資料庫結構的實現
(2)應用程序對象的創建
(3)應用程序的主窗口
(4)菜單結構
(5)數據窗口對象的創建
(6)登錄程序設計
(7)輸入程序設計
(8)查詢程序設計
(9)報表程序設計
4,總結
(2 ) A 市 X 局OA網的設計與應用
一、A 市 X 局 行政結構及功能需求分析
1. A 市 X 局 概況及下屬各分支機構分布狀況
2.辦公、業務功能需求分析
二、系統設計原則和實現目標
1.網路系統設計原則、系統建設目標
2.網路性能分析
三、系統硬體環境的總體設計
1.網路拓撲結構設計
a.X 局中心局網路拓撲結構設計
b. 分支機構網路拓撲結構設計
c.網路信息流量及各級交換機埠數和埠速率的計算
2.傳輸方式的設計
3.VLAN劃分及子網配置
4.路由規劃和IP地址分配
5.網路設備的選型
四、系統軟體環境的總體設計
1.系統功能模塊設計、組織結構
2.操作系統及應用軟體
3.訪問許可權的設置
4.網路安全
五、論文總結
七、 設計報告格式與書寫要求
•設計報告應按統一格式裝訂成冊,其順序為:封面、任務書、指導教師評語、內容摘要(200~400字)、目錄、報告正文、圖紙、測試數據及計算機程序清單。
•報告構思,書寫要求是:邏輯性強,條理清楚;語言通順簡練、文字列印清楚;插圖清晰准確;文字字數要求1萬字以上。
八、有關畢業設計工作的幾點說明
1、聘請指導教師
在相關教學站的協助下聘請指導教師,指導教師應具有工程師以上的技術職稱,可以有多個指導教師,或一個指導教師組。指導教師負責指導學生撰寫畢業設計任務書的主要內容和指導學生撰寫畢業設計論文。
2、撰寫任務書
畢業設計任務書應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在規定時間內,交教學總站或校外學習中心審核蓋章後寄往北郵網院待審批。如果任務書合格,即可繼續撰寫畢業論文。屆時將在網上公布任務書的審批情況,如果不合格,應按照任務書審批要求進行修改,在指定時間內重復完成上述工作。
如果任務書在規定時間內未能通過,將只能推遲半年隨下屆應屆學生完成畢業設計。
不能出現同一名學生多個題目任務書的情況,如果出現此類問題將視為取消本次畢業設計處理。
3、畢業設計報告
不能擅自更改論文題目,即論文題目與任務書的題目保持一致。如果確需更改題目,應提前申請,經教學總站或校外學習中心批准後方能發給網院教學部重新履行任務書的審批。
對於有條件通過的任務書的學生,應注意教師加批的意見,並在論文中加以體現,以保證按任務書的要求完成畢業設計。
不能抄襲他人文章或論文,一經查出,視為抄襲處理。
不能抄襲巳有的工程設計報告之類的現成文件,這樣做的結果是設計內容看起來很多、很全面,但沒有本人的具體設計內容,這樣的論文答辯是不能通過的。
關於畢業答辯
一、 論文答辯的程序及准備要求
論文答辯是我們整個教學過程的最後一個環節,也是比較關鍵的一個環節,希望各位同學認真對待、作好准備、園滿地完成這最後一個環節。
1.答辯程序:
①個人講述報告主要內容及本人所做工作,重點是本人所作主要設計內容、設計思路及得到的主要結果。占時10∽15分鍾;
對論文中所涉及的基本理論、基本概念等可以不必講述。
這一環節是培養和鍛練做為一個技術人員如何進行技術交流,如何表述自己的技術觀點。對這一環節的要求是:講述問題的邏輯性強、條理清晰、語言表述簡練。
②由答辯老師提出問題,答辯人回答,在答辯過程中還可能追加問題,回答問題占時20分鍾。
提出問題的主要范圍是論文所涉及的有關內容的問題以及論文相關學科的一些基礎知識的問題。
這一環節考核的是對所設計的內容掌握的深度及相關基礎知識掌握的情況。這就要設計者對所設計的內容掌握到較深入的程度,不能只是掌握了一些皮毛的概念或者從其他資料上抄來的內容,這樣就很難回答好問題。
這就要求對論文中所涉及的基本內容要有較深入的了解,例如某些數據和公式的引用一定要有依據,並能說明其概念。再如一些軟體和程序的設計一定要能講清楚設計思路和流程,並能解釋某一段程序的含義及作用。
2.准備要求:
①准備好個人講述提綱,並作一定的試講以便掌握好時間,給你的15分鍾時間不能超過,也希望能充分利用,這是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
②事先准備好掛圖、表格或計算機演示條件
3. 答辯時只准參閱本人所作論文及准備的講述提綱,不能參閱其他書籍和文件。
4. 答辯時要聽清所提問的題目,要對題目理解後再回答。如果暫不能理解或不太清楚題意可請老師再講述題意或給予提示,不能題意沒清楚問題就回答。
5. 答辯時不要緊張,要能冷靜思考。
二、 評分標准
• 報告成績: 50分
• 個人講述: 10分
• 回答問題: 40分
• 以上三項總合100分;59分以下為不及格;60~69分為及格;70~89分為良好;90分以上為優。
•取得學位的要求標準是:良好成績以上 .
參考選題
畢業設計參考選題-------通信類及計算機類
通信類各種選題及參考內容:
(1 ) A市本地SDH傳輸網設計方案
一、A市概況簡介
二、 A市電信局SDH傳輸網路現狀(或PDH傳輸網路現狀)
1、 網路結構,交換局數量及位置,傳輸設備類型及容量
2、 存在的問題及擴大SDH網的必要性(或建設SDH網的必要性)
三、 A市電信局SDH傳輸網路結構設計方案
1、 網路拓撲結構設計
2、設備簡介
3、 局間中繼電路的計算與分配
4、 局間中繼距離的計算
四、 SDH網路保護方式
1、 SDH網路保護的基本原理
2、 A市電信局SDH網網路保護方式的選擇
五、 SDH網同步
1、 同步網概念與結構
2、 定時信號的傳送方式
3、 A市電信局SDH網路同步方式
六、 方案論證,評估
(2 ) A 地區GSM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網路優化設計方案
一、A 地區GSM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現狀
1、A地區概況;人口、地形、發展情況
2、系統現狀;現有基站、話務狀況
3、現行網路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①接通率數據採集與分析
②掉話率數據採集與分析
③擁塞率數據採集與分析
4、話務預測分析計算
二、A 地區GSM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網路優化設計方案
1、優化網路拓撲圖設計
2、硬體配置及參數的優化
3、基站勘測設計及安裝
4、交換局容量及基站數量
5、傳輸線路的設計
三、網路性能及分析對比
1、優化前網路運行情況
2、數據採集與分析
3、撥打測試
四、網路優化方案評價
(3 ) A 市無線市話系統無線側網路規劃設計
一、無線市話網路概述
1、A 市通信網路發展情況
2、IPAS網路特點
二、A 市本地電活網路現狀
1、現有傳輸網路結構
2、傳統無線網路規劃
三、無線網路規劃設計方案
1、A 市自然概況介紹
2、總體話務預測計算
3、IPAS網路結構設計及說明
4、覆蓋區域劃分,基站數量預測計算
(l〉每個覆蓋區話務預測計算
(2)基站容量頻道設計
5、基站選址,計算覆蓋區域內信號覆蓋情況
6、尋呼區的劃分
(1〉各個網關尋呼區的劃分
(2〉各個基站控制器尋呼區的劃分
7、網關及CSC的規劃
(1)網關到CSC側 2M 鏈路設計
(2)CSC到CS線路設計
四、基站同步規劃
(4 )A 市 GSM無線網路優化
一、GSM網路概述
二、A市GSM網路情況介紹
2.1 網路結構
2.2 網元配置
2.3 現網突出問題表現
三、GSM網路優化工作分類及流程
3. 1GSM網路優化工作分類
3.2 交換網路優化流程
3.3 無線網路優化流程
3.3.1 無線網路優化流程
3.3.2 無線網路優化流程的實際應用
四、網路優化的相關技術指標
4.1接通率
4.2掉話率
4.3話務量
4.4長途來話接通率
4.5擁塞率
4.6 其它
五、無線網路優化設計及調整
5.1 網路運行質量數據收集
5.2 網路質量優化及參數調整
5.3 網路優化建設
六、優化後總結及建議
( 5 ) A 市lP城域網建設及規劃
一、IP網路的發展現狀
二、A 市概況介紹
l、各縣網路結構及設備容量情況
2、IP業務預測及建設必要性
三、A 市IP城域網結構設計及設備配置
1、網路結構及拓撲結構設計
2、骨幹層網路設計
3、匯集層網路設計
4、網路接入層的設計
5、傳輸方式設計
6、設備的選型
四、接入方式設計
1、ADSL方式接入
2、FTTX+LAN方式接入
3、光纖接入方式
4、DDN 方式接入
五、IP地址規劃
1、IP地址的分配
2、子網劃分
六、IP城域網業務開展及實現
(6 ) 2004-2006年A 市本地傳輸網規劃設計
第一部分 A 市概況
第二部分 A 市本地電話網及長途電話網現狀
2.1 現有網路結構
2.2 各局容量、局間電路容量、話務量、傳輸方式
2.2.1 A 市中繼傳輸現狀
2.2.2 市區中繼傳輸現狀
2.2.3 各縣中繼傳輸現狀
第三部分 2004•2006年A 市本地傳輸網規劃設計
3.1 傳輸網規劃原則
3.2 傳輸業務量預測
(l)電話業務量預測
(2)IP業務量預測
(3)數據業務量預測
(4)信令業務量預測
3.3 A 市本地傳輸網網路結構設計
(1) 傳輸段業務量計算
(2) 傳輸設備容量的計算
(3) 傳輸設備選型及功能描述
(4) 各段通路組織及時隙的安排
3.4 各縣傳輸網規劃
3.5 方案論證評估
(7 ) X 地區GSM系統網路優化設計
第一章:X 地區網路概況:
第一節:自然概況介紹
第二節:網路結構
第三節:網路參數
第二章:全網存在問題及分析
第一節:接通率和掉話率及通話質量情況
第二節:影響接通率和掉話率及通話質量的原因
第三節:網路健康檢查及存在問題分析
第四節:故障分析及處理
第三章:網路優化前數據提取
第一節:原始數據提取及分析
第二節:路測數據及情況分析
第四章:優化網路結構及其參數修改
第一節:數據修改情況
第二節:優化後網路情況
第五章:優化總結提出合理化建議
(8 ) A 市無線(IPAS)系統及網路優化
一、A 市無線(IPAS)系統介紹
1、A 市本地網及IPAS系統網路結構圖
2、本地網及IPAS系統容量介紹
3、基站數量及可容納的最大用戶數
4、編碼方式
5、多址接入方式
6、無線頻率的使用介紹
二、A 市IPAS系統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1、接通率數據採集與分析
2、掉話率數據採集與分析
3、盲區測試與分析
4、全網同步數據採集與分析
三、A 市IPAS系統優化網路結構和參數設計
1、尋呼區優化設計
2、站點的優化設計
3、參數的調整
四、優化後運行結果
1、接通率情況
2、掉話率情況
3、覆蓋情況
五、結論
(9 ) A 市動力與環境集中監控網路的設計與實現
一、現行A 市動力與環境集中監控網路結構概述。
1、A 市動力與環境集中監控網路結構的說明。
2、A 市動力與環境集中監控網路結構圖。
二、A 市動力與環境集中監控的功能要求及系統的設備。
1、動力與環境集中監控的功能。
2、動力與環境集中監控的系統結構。
三、A 市監控中心系統結構及設備功能的設計
1、監控中心的系統結構設計。
2、監控中心的設備。
3、監控中心的功能設計。
4、監控中心的信號傳輸方式及速率。
四、A 市動力與環境集中監控各站點的系統結構及設備功能的設計。
1、各監控站的系統結構設計。
2、各監控站的設備。
3、各監控站的功能設計。
4、各監控站的信號傳輸方式及速率。
五、A 市市動力與環境集中監控系統功能實施過程舉例。
(10 ) A 市 X 局OA網的設計與應用
一、A 市 X 局 行政結構及功能需求分析
1. A 市 X 局 概況及下屬各分支機構分布狀況
2.辦公、業務功能需求分析
二、系統設計原則和實現目標
1.網路系統設計原則、系統建設目標
2.網路性能分析
三、系統硬體環境的總體設計
1.網路拓撲結構設計
a.X 局中心局網路拓撲結構設計
b. 分支機構網路拓撲結構設計
2.傳輸方式的設計
3.VLAN劃分及子網配置
4.路由規劃和IP地址分配
5.網路設備的選塑
四、系統軟體環境的總體設計
1.系統功能模塊設計、組織結構
2.操作系統及應用軟體
3.訪問許可權的設置
4.網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