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線網路 > 無線網路規劃重要性

無線網路規劃重要性

發布時間:2022-09-14 16:09:30

無線網路優化的目的

無線部分具有諸多不確定因素,它對無線網路的影響很大,其性能優劣常常成為決定移動通信網好壞的決定性因素。當然,無線網路規劃階段考慮不到的問題如無線電波傳播的不確定性(障礙物的阻礙等)、基礎設施(新商業區、街道、城區的重新安排)變化、取決於地點和時間的話務負荷(如運動場)、話務要求、用戶對服務質量的要求的增加,都涉及到網路優化工作。
無線網路優化的主要內容包含:
(1) 網路規劃
(2) 工程監督
(3) 設備排障
(4) 網路測試
(5) 統計數據分析
(6) 話務平衡
(7) 覆蓋優化

㈡ td-lte為什麼要進行網路規劃

無線網路規劃主要任務是根據無線接入網的技術特點、射頻要求、無線傳播環境等條件,運用一系列規劃方法,設計出合適的基站位置、基站參數配置、系統參數配置等,以滿足網路覆蓋、容量和質量等方面的要求。

㈢ 關於4G通信技術中的LTE鄰區規劃原則

鄰區規劃是無線網路規劃中重要的一環,其好壞直接影響到網路性能。對於LTE網路,由於是快速硬切換網路,鄰區規劃尤為重要,因此,好的鄰區規劃是保證LTE網路性能的基本要求。在LTE協議中,ANR(Auto Neighbor Relation)功能已逐步成為標准協議的內容。在我司LTE產品在eRAN2.0等後續版可以實現ANR,但是初始化的鄰區配置仍然需要現場工程師規劃完成。與其它系統相比,LTE的切換測量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即其測量是基於頻點而不是基於鄰區列表的。UE根據測量配置所指示的頻點測量出使用該頻點的小區,然後由UE高層對測量結果進行處理得到切換候選列表發給網路,由網路選擇小區發起切換。鄰區列表存在的主要作用是在切換的時候提供必要的詳細信息,如CGI等,因此對LTE系統來說,可以盡可能的多做鄰區而不必擔心由於鄰區數目過多而影響測量時間和精度。具體的,對於LTE鄰區規劃,有以下幾個基本原則:
l地理位置上直接相鄰的小區一般要作為鄰區;
l鄰區一般都要求互為鄰區,即A扇區把B作為鄰區,B也要把A作為鄰區。如果在某些場景下,如高速覆蓋,需要設單向鄰區,如A扇區可以切換到B扇區而不希望B扇區切換到A扇區,那麼可以通過將A扇區加入到B扇區的Black list中實現。
l對於密集城區和普通城區,由於站間距比較近(0.3~1.0公里),鄰區應該多做。目前我司產品對於同頻、異頻和異系統鄰區分別都最大可以配置32個,所以在配置鄰區時,需要注意鄰區個數,把確實存在相鄰關系的配進來,不相乾的要去掉,以免佔用了鄰區的名額。
l對於市郊和郊縣的基站,雖然站間距很大,但一定要把位置上相鄰的作為鄰區,保證能夠及時切換。
因為LTE的鄰區不存在先後順序的問題,而且檢測周期非常短,所以只需要考慮不遺漏鄰區,而不需要嚴格按照信號強度來排序相鄰小區。

㈣ 無線網路優化的目的

無線網路優化的目的是確保系統高質量的運行,使現有網路資源獲得最佳效益,以最經濟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收益。

GSM無線網路優化是通過對現有已運行的網路進行話務數據分析、現場測試數據採集、參數分析、硬體檢查等手段,找出影響網路質量的原因,並且通過參數的修改、網路結構的調整、設備配置的調整和採取某些技術手段(採用MRP的規劃辦法等),確保系統高質量的運行,使現有網路資源獲得最佳效益,以最經濟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收益。

(4)無線網路規劃重要性擴展閱讀

網路優化的方法很多,在網路優化的初期,常通過對OMC-R數據的分析和路測的結果,制定網路調整的方案。在採用圖1的流程經過幾個循環後,網路質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但僅採用上述方法較難發現和解決問題,這時通常會結合用戶投訴和CQT測試辦法來發現問題,結合信令跟蹤分析法、話務統計分析法及路測分析法,分析查找問題的根源。在實際優化中,尤其以分析OMC-R話務統計報告,並輔以七號信令儀表進行A介面或Abis介面跟蹤分析,作為網路優化最常用的手段。

㈤ 本地網傳輸網設計方案

例如:(1) A市本地SDH傳輸網設計方案
一、A市概況簡介
二、 A市電信局SDH傳輸網路現狀(或PDH傳輸網路現狀)
1、 A市本地網網路結構,交換局數量及位置,傳輸設備類型及容量
2、 存在的問題及擴大SDH網的必要性(或建設SDH網的必要性)----需求及業務預測
三、 A市電信局SDH傳輸網路結構設計方案
1、 網路拓撲結構設計
2、設備簡介
3、 局間中繼電路的計算與分配
4、 局間中繼距離的計算
四、 SDH網路保護方式
1、 SDH網路保護的基本原理
2、 A市電信局SDH網網路保護方式的選擇及具體設計
五、 SDH網同步
1、 同步網概念與結構
2、 定時信號的傳送方式
3、 A市電信局SDH網路同步方式具體設計
六、 方案論證,評估

(2 ) A 地區GSM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網路優化設計方案
一、A 地區GSM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現狀
1、A地區概況;人口、地形、發展情況
2、系統現狀;現有基站、話務狀況
3、現行網路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①接通率數據採集與分析
②掉話率數據採集與分析
③擁塞率數據採集與分析
4、話務預測分析計算
二、A 地區GSM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網路優化設計方案
1、優化網路拓撲圖設計
2、硬體配置及參數的優化
3、基站勘測設計及安裝
4、交換局容量及基站數量
5、傳輸線路的設計
三、網路性能及分析對比
1、優化前網路運行情況
2、數據採集與分析
3、撥打測試
四、網路優化方案評價

(3 ) 2004-2006年A 市本地傳輸網規劃設計
第一部分 A 市概況
第二部分 A 市本地電話網及長途電話網現狀
2.1 現有網路結構
2.2 各局容量、局間電路容量、話務量、傳輸方式
2.2.1 A 市中繼傳輸現狀
2.2.2 市區中繼傳輸現狀
2.2.3 各縣中繼傳輸現狀
第三部分 2004•2006年A 市本地傳輸網規劃設計
3.1 傳輸網規劃原則
3.2 傳輸業務量預測
(l)電話業務量預測
(2)IP業務量預測
(3)數據業務量預測
(4)信令業務量預測
3.3 A 市本地傳輸網網路結構設計
(1) 傳輸段業務量計算
(2) 傳輸設備容量的計算
(3) 傳輸設備選型及功能描述
(4) 各段通路組織及時隙的安排
3.4 各縣傳輸網規劃
3.5 方案論證評估
3.計算機類型題目選題要求與注意事項

四、參考實例
(1) 管理信息系統

•需求分析(含設計目標)
•總體方案設計(總體功能框圖、軟體平台的選擇、運行模式等)
•資料庫設計(需求分析、概念庫設計、邏輯庫設計、物理庫設計,E-R圖,數據流圖、數據字典、資料庫表結構及關系),
•模塊軟體設計(各模塊的設計流程),
•系統運行與調試。
•附主要程序清單(與學生設計相關的部分,目的是檢測是否是學生自己作的)。

(2) 校園網、企業網等區域網設計

•功能需求
•對通信量的分析
•網路系統拓撲設計
•設備選型、配置
•軟體配置
•子網及VLAN的劃分
•IP地址規劃
•接入Internet
網路安全

例如: (1)×××人事勞資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與設計
1,開發人事勞資管理信息系統的設想
(1)人事勞資管理信息系統簡介
(2)人事勞資管理信息系統的用戶需求
2,人事勞資管理信息系統的分析設計
(1)系統功能模塊設計
(2)資料庫設計
—資料庫概念結構設計
—資料庫邏輯結構設計
(3)系統開發環境簡介
3,人事勞資管理信息系統的具體實現
(1)資料庫結構的實現
(2)應用程序對象的創建
(3)應用程序的主窗口
(4)菜單結構
(5)數據窗口對象的創建
(6)登錄程序設計
(7)輸入程序設計
(8)查詢程序設計
(9)報表程序設計
4,總結
(2 ) A 市 X 局OA網的設計與應用
一、A 市 X 局 行政結構及功能需求分析
1. A 市 X 局 概況及下屬各分支機構分布狀況
2.辦公、業務功能需求分析
二、系統設計原則和實現目標
1.網路系統設計原則、系統建設目標
2.網路性能分析
三、系統硬體環境的總體設計
1.網路拓撲結構設計
a.X 局中心局網路拓撲結構設計
b. 分支機構網路拓撲結構設計
c.網路信息流量及各級交換機埠數和埠速率的計算
2.傳輸方式的設計
3.VLAN劃分及子網配置
4.路由規劃和IP地址分配
5.網路設備的選型
四、系統軟體環境的總體設計
1.系統功能模塊設計、組織結構
2.操作系統及應用軟體
3.訪問許可權的設置
4.網路安全
五、論文總結

七、 設計報告格式與書寫要求
•設計報告應按統一格式裝訂成冊,其順序為:封面、任務書、指導教師評語、內容摘要(200~400字)、目錄、報告正文、圖紙、測試數據及計算機程序清單。
•報告構思,書寫要求是:邏輯性強,條理清楚;語言通順簡練、文字列印清楚;插圖清晰准確;文字字數要求1萬字以上。

八、有關畢業設計工作的幾點說明

1、聘請指導教師
在相關教學站的協助下聘請指導教師,指導教師應具有工程師以上的技術職稱,可以有多個指導教師,或一個指導教師組。指導教師負責指導學生撰寫畢業設計任務書的主要內容和指導學生撰寫畢業設計論文。

2、撰寫任務書
畢業設計任務書應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在規定時間內,交教學總站或校外學習中心審核蓋章後寄往北郵網院待審批。如果任務書合格,即可繼續撰寫畢業論文。屆時將在網上公布任務書的審批情況,如果不合格,應按照任務書審批要求進行修改,在指定時間內重復完成上述工作。
如果任務書在規定時間內未能通過,將只能推遲半年隨下屆應屆學生完成畢業設計。
不能出現同一名學生多個題目任務書的情況,如果出現此類問題將視為取消本次畢業設計處理。

3、畢業設計報告
不能擅自更改論文題目,即論文題目與任務書的題目保持一致。如果確需更改題目,應提前申請,經教學總站或校外學習中心批准後方能發給網院教學部重新履行任務書的審批。
對於有條件通過的任務書的學生,應注意教師加批的意見,並在論文中加以體現,以保證按任務書的要求完成畢業設計。
不能抄襲他人文章或論文,一經查出,視為抄襲處理。
不能抄襲巳有的工程設計報告之類的現成文件,這樣做的結果是設計內容看起來很多、很全面,但沒有本人的具體設計內容,這樣的論文答辯是不能通過的。

關於畢業答辯

一、 論文答辯的程序及准備要求
論文答辯是我們整個教學過程的最後一個環節,也是比較關鍵的一個環節,希望各位同學認真對待、作好准備、園滿地完成這最後一個環節。
1.答辯程序:
①個人講述報告主要內容及本人所做工作,重點是本人所作主要設計內容、設計思路及得到的主要結果。占時10∽15分鍾;
對論文中所涉及的基本理論、基本概念等可以不必講述。
這一環節是培養和鍛練做為一個技術人員如何進行技術交流,如何表述自己的技術觀點。對這一環節的要求是:講述問題的邏輯性強、條理清晰、語言表述簡練。
②由答辯老師提出問題,答辯人回答,在答辯過程中還可能追加問題,回答問題占時20分鍾。
提出問題的主要范圍是論文所涉及的有關內容的問題以及論文相關學科的一些基礎知識的問題。
這一環節考核的是對所設計的內容掌握的深度及相關基礎知識掌握的情況。這就要設計者對所設計的內容掌握到較深入的程度,不能只是掌握了一些皮毛的概念或者從其他資料上抄來的內容,這樣就很難回答好問題。
這就要求對論文中所涉及的基本內容要有較深入的了解,例如某些數據和公式的引用一定要有依據,並能說明其概念。再如一些軟體和程序的設計一定要能講清楚設計思路和流程,並能解釋某一段程序的含義及作用。

2.准備要求:
①准備好個人講述提綱,並作一定的試講以便掌握好時間,給你的15分鍾時間不能超過,也希望能充分利用,這是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
②事先准備好掛圖、表格或計算機演示條件
3. 答辯時只准參閱本人所作論文及准備的講述提綱,不能參閱其他書籍和文件。
4. 答辯時要聽清所提問的題目,要對題目理解後再回答。如果暫不能理解或不太清楚題意可請老師再講述題意或給予提示,不能題意沒清楚問題就回答。
5. 答辯時不要緊張,要能冷靜思考。

二、 評分標准

• 報告成績: 50分
• 個人講述: 10分
• 回答問題: 40分
• 以上三項總合100分;59分以下為不及格;60~69分為及格;70~89分為良好;90分以上為優。
•取得學位的要求標準是:良好成績以上 .

參考選題
畢業設計參考選題-------通信類及計算機類

通信類各種選題及參考內容:
(1 ) A市本地SDH傳輸網設計方案
一、A市概況簡介
二、 A市電信局SDH傳輸網路現狀(或PDH傳輸網路現狀)
1、 網路結構,交換局數量及位置,傳輸設備類型及容量
2、 存在的問題及擴大SDH網的必要性(或建設SDH網的必要性)
三、 A市電信局SDH傳輸網路結構設計方案
1、 網路拓撲結構設計
2、設備簡介
3、 局間中繼電路的計算與分配
4、 局間中繼距離的計算
四、 SDH網路保護方式
1、 SDH網路保護的基本原理
2、 A市電信局SDH網網路保護方式的選擇
五、 SDH網同步
1、 同步網概念與結構
2、 定時信號的傳送方式
3、 A市電信局SDH網路同步方式
六、 方案論證,評估

(2 ) A 地區GSM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網路優化設計方案
一、A 地區GSM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現狀
1、A地區概況;人口、地形、發展情況
2、系統現狀;現有基站、話務狀況
3、現行網路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①接通率數據採集與分析
②掉話率數據採集與分析
③擁塞率數據採集與分析
4、話務預測分析計算
二、A 地區GSM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網路優化設計方案
1、優化網路拓撲圖設計
2、硬體配置及參數的優化
3、基站勘測設計及安裝
4、交換局容量及基站數量
5、傳輸線路的設計
三、網路性能及分析對比
1、優化前網路運行情況
2、數據採集與分析
3、撥打測試
四、網路優化方案評價

(3 ) A 市無線市話系統無線側網路規劃設計
一、無線市話網路概述
1、A 市通信網路發展情況
2、IPAS網路特點
二、A 市本地電活網路現狀
1、現有傳輸網路結構
2、傳統無線網路規劃
三、無線網路規劃設計方案
1、A 市自然概況介紹
2、總體話務預測計算
3、IPAS網路結構設計及說明
4、覆蓋區域劃分,基站數量預測計算
(l〉每個覆蓋區話務預測計算
(2)基站容量頻道設計
5、基站選址,計算覆蓋區域內信號覆蓋情況
6、尋呼區的劃分
(1〉各個網關尋呼區的劃分
(2〉各個基站控制器尋呼區的劃分
7、網關及CSC的規劃
(1)網關到CSC側 2M 鏈路設計
(2)CSC到CS線路設計
四、基站同步規劃

(4 )A 市 GSM無線網路優化

一、GSM網路概述
二、A市GSM網路情況介紹
2.1 網路結構
2.2 網元配置
2.3 現網突出問題表現
三、GSM網路優化工作分類及流程
3. 1GSM網路優化工作分類
3.2 交換網路優化流程
3.3 無線網路優化流程
3.3.1 無線網路優化流程
3.3.2 無線網路優化流程的實際應用
四、網路優化的相關技術指標
4.1接通率
4.2掉話率
4.3話務量
4.4長途來話接通率
4.5擁塞率
4.6 其它
五、無線網路優化設計及調整
5.1 網路運行質量數據收集
5.2 網路質量優化及參數調整
5.3 網路優化建設
六、優化後總結及建議

( 5 ) A 市lP城域網建設及規劃

一、IP網路的發展現狀
二、A 市概況介紹
l、各縣網路結構及設備容量情況
2、IP業務預測及建設必要性
三、A 市IP城域網結構設計及設備配置
1、網路結構及拓撲結構設計
2、骨幹層網路設計
3、匯集層網路設計
4、網路接入層的設計
5、傳輸方式設計
6、設備的選型
四、接入方式設計
1、ADSL方式接入
2、FTTX+LAN方式接入
3、光纖接入方式
4、DDN 方式接入
五、IP地址規劃
1、IP地址的分配
2、子網劃分
六、IP城域網業務開展及實現

(6 ) 2004-2006年A 市本地傳輸網規劃設計

第一部分 A 市概況
第二部分 A 市本地電話網及長途電話網現狀
2.1 現有網路結構
2.2 各局容量、局間電路容量、話務量、傳輸方式
2.2.1 A 市中繼傳輸現狀
2.2.2 市區中繼傳輸現狀
2.2.3 各縣中繼傳輸現狀
第三部分 2004•2006年A 市本地傳輸網規劃設計
3.1 傳輸網規劃原則
3.2 傳輸業務量預測
(l)電話業務量預測
(2)IP業務量預測
(3)數據業務量預測
(4)信令業務量預測
3.3 A 市本地傳輸網網路結構設計
(1) 傳輸段業務量計算
(2) 傳輸設備容量的計算
(3) 傳輸設備選型及功能描述
(4) 各段通路組織及時隙的安排
3.4 各縣傳輸網規劃
3.5 方案論證評估

(7 ) X 地區GSM系統網路優化設計
第一章:X 地區網路概況:
第一節:自然概況介紹
第二節:網路結構
第三節:網路參數
第二章:全網存在問題及分析
第一節:接通率和掉話率及通話質量情況
第二節:影響接通率和掉話率及通話質量的原因
第三節:網路健康檢查及存在問題分析
第四節:故障分析及處理
第三章:網路優化前數據提取
第一節:原始數據提取及分析
第二節:路測數據及情況分析
第四章:優化網路結構及其參數修改
第一節:數據修改情況
第二節:優化後網路情況
第五章:優化總結提出合理化建議

(8 ) A 市無線(IPAS)系統及網路優化

一、A 市無線(IPAS)系統介紹
1、A 市本地網及IPAS系統網路結構圖
2、本地網及IPAS系統容量介紹
3、基站數量及可容納的最大用戶數
4、編碼方式
5、多址接入方式
6、無線頻率的使用介紹
二、A 市IPAS系統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1、接通率數據採集與分析
2、掉話率數據採集與分析
3、盲區測試與分析
4、全網同步數據採集與分析
三、A 市IPAS系統優化網路結構和參數設計
1、尋呼區優化設計
2、站點的優化設計
3、參數的調整
四、優化後運行結果
1、接通率情況
2、掉話率情況
3、覆蓋情況
五、結論

(9 ) A 市動力與環境集中監控網路的設計與實現

一、現行A 市動力與環境集中監控網路結構概述。
1、A 市動力與環境集中監控網路結構的說明。
2、A 市動力與環境集中監控網路結構圖。
二、A 市動力與環境集中監控的功能要求及系統的設備。
1、動力與環境集中監控的功能。
2、動力與環境集中監控的系統結構。
三、A 市監控中心系統結構及設備功能的設計
1、監控中心的系統結構設計。
2、監控中心的設備。
3、監控中心的功能設計。
4、監控中心的信號傳輸方式及速率。
四、A 市動力與環境集中監控各站點的系統結構及設備功能的設計。
1、各監控站的系統結構設計。
2、各監控站的設備。
3、各監控站的功能設計。
4、各監控站的信號傳輸方式及速率。
五、A 市市動力與環境集中監控系統功能實施過程舉例。

(10 ) A 市 X 局OA網的設計與應用
一、A 市 X 局 行政結構及功能需求分析
1. A 市 X 局 概況及下屬各分支機構分布狀況
2.辦公、業務功能需求分析
二、系統設計原則和實現目標
1.網路系統設計原則、系統建設目標
2.網路性能分析
三、系統硬體環境的總體設計
1.網路拓撲結構設計
a.X 局中心局網路拓撲結構設計
b. 分支機構網路拓撲結構設計
2.傳輸方式的設計
3.VLAN劃分及子網配置
4.路由規劃和IP地址分配
5.網路設備的選塑
四、系統軟體環境的總體設計
1.系統功能模塊設計、組織結構
2.操作系統及應用軟體
3.訪問許可權的設置
4.網路安全

㈥ 以下哪些選項是無線網路規劃主要內容

無線通信網路優化是一項持續性長的系統工程,無線通信網路優化主要有三個步驟:採集數據、分析性能、實施和測試優化方案。 採集數據是指對網路設計目標、網路總體運行和其工程情況的系統數據進行採集,其目的是對網路性能和質量能夠更加有針對性的分析。採集數據的方法有話務數據採集和路測數據採集兩種。 其中,話務數據採集主要有網路接入性能數據、信道接通率、可用率、擁塞率、掉線率、話務轉換成功率、話統報告圖表等。路測數據採集則是指通過路測設備對無線通信網路的覆蓋、轉換、質量現狀等進行定性定量定位。 分析性能是指通過上面的兩種數據採集方法,對採集到的數據進行有效分析,以便制定網路優化方案。對採集的數據主要從干擾、掉話、轉換、話務均衡四個方面來分析通信網路性能。無線通信網路一般發生的故障有:接入失敗、切換失敗、掉話、高錯誤幀率。 導致掉話的故障則可能是:覆蓋盲區、硬體故障、交換鏈路失敗、搜索窗長度設置不正確、深度衰落、陰影衰落、其他網路干擾等;而引起高誤幀率的故障原因有:前向/反向業務信道差、前向/反向鏈路功控問題、導頻污染、導頻信號差等。 另外,在對關於通話干擾的數據進行分析後,我們可以得知GSM系統正是一個干擾受限的系統。干擾使得錯誤率增加,進一步降低語音通話的質量。 最後,在對無線網路的性能分析完成後,就要實施和測試優化方案。實施的優化方案主要包括了覆蓋優化、設備優化、硬體系統優化、話務量優化、干擾信號分析、網路結構優化、無線參數優化、容量優化及領區優化等。實施優化方案後必須重新對無線網路進行測試,測試的重點是對無線網路中的覆蓋、接入、干擾、掉話、容量等的測試。

㈦ 對LTE FDD無線網路規劃的幾點探討

1、TD-LTE是時分多址的LTE,FDD-LTE是頻分多址的LTE。簡單的說,時分就是不同的用戶佔用不同的時間,而頻分是不同的用戶佔用不同的頻率。LTE是3GPP標准化組織給他的下一代無線通信標准取的名字。這個標准分為TDD和FDD 2、目前全球來看,絕大部分國家的運營商都採用FDD-LTE的模式。只有中國的CMCC和日本SoftBank Mobile宣布採用TD-LTE。印度的部分運營商可能會採用TDD模式。 3、終端不通用。 4、TDD和FDD各有千秋,並不能說TDD就比FDD的好,但相對FDD來說,TDD具有如下一點最大的優勢:靈活的帶寬配比,頻譜利用率較高(尤其是非對稱業務)。 5、CMCC已確定採用TD-LTE模式,已開始布局。目前正處於外場測試,預商用階段。China Unicom和 Telecom目前沒有布局LTE的計劃(還未拿到4G的頻帶),可能採用各自現有技術的升級的方式來布局抗衡CMCC。 6、嚴格來說TD-LTE不屬於4G。故後續有LTE-Advanced版本。未來全球4G主要分兩大陣營,LTE-Advanced(包含3GPP和3GPP2組織)和WiMAX。 7、如果不考慮系統間的差別,僅從transformation type的角度考慮的話,從本質上來說,區別最大的是物理層幀結構,TDD是以不同時隙來分配上下行物理信道的,也就是說上下性物理信道不可能在同一幀的同一個時隙出現,FDD是以不同的頻點來分配上下行物理信道的,也就是一個幀內任意一個時隙都可以同時進行上下行物理信道數據的傳輸。 TD-LTE 即 Time 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分時長期演進),是由阿爾卡特-朗訊、諾基亞西門子通信、大唐電信、華為技術、中興通訊、中國移動等業者,所共同開發的第四代(4G)移動通信技術與標准。TDD即時分雙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是移動通信技術使用的雙工技術之一,與FDD相對應。TD-LTE與TD-SCDMA實際上沒有關系,TD-LTE是TDD版本的LTE的技術,FDD-LTE的技術是FDD版本的LTE技術。TD-SCDMA是CDMA(碼分多址)技術,TD-LTE是OFDM(正交頻分復用)技術。兩者從編解碼、幀格式、空口、信令,到網路架構,都不一樣。

㈧ 以下哪些選項是無線網路規劃的主要內容

無線通信網路優化是一項持續性長的系統工程,無線通信網路優化主要有三個步驟:採集數據、分析性能、實施和測試優化方案。 採集數據是指對網路設計目標、網路總體運行和其工程情況的系統數據進行採集,其目的是對網路性能和質量能夠更加有針對性的分析。採集數據的方法有話務數據採集和路測數據採集兩種。 其中,話務數據採集主要有網路接入性能數據、信道接通率、可用率、擁塞率、掉線率、話務轉換成功率、話統報告圖表等。路測數據採集則是指通過路測設備對無線通信網路的覆蓋、轉換、質量現狀等進行定性定量定位。 分析性能是指通過上面的兩種數據採集方法,對採集到的數據進行有效分析,以便制定網路優化方案。對採集的數據主要從干擾、掉話、轉換、話務均衡四個方面來分析通信網路性能。無線通信網路一般發生的故障有:接入失敗、切換失敗、掉話、高錯誤幀率。 導致掉話的故障則可能是:覆蓋盲區、硬體故障、交換鏈路失敗、搜索窗長度設置不正確、深度衰落、陰影衰落、其他網路干擾等;而引起高誤幀率的故障原因有:前向/反向業務信道差、前向/反向鏈路功控問題、導頻污染、導頻信號差等。 另外,在對關於通話干擾的數據進行分析後,我們可以得知GSM系統正是一個干擾受限的系統。干擾使得錯誤率增加,進一步降低語音通話的質量。 最後,在對無線網路的性能分析完成後,就要實施和測試優化方案。實施的優化方案主要包括了覆蓋優化、設備優化、硬體系統優化、話務量優化、干擾信號分析、網路結構優化、無線參數優化、容量優化及領區優化等。實施優化方案後必須重新對無線網路進行測試,測試的重點是對無線網路中的覆蓋、接入、干擾、掉話、容量等的測試。

閱讀全文

與無線網路規劃重要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共享中心沒有網卡 瀏覽:527
電腦無法檢測到網路代理 瀏覽:1376
筆記本電腦一天會用多少流量 瀏覽:594
蘋果電腦整機轉移新機 瀏覽:1380
突然無法連接工作網路 瀏覽:1076
聯通網路怎麼設置才好 瀏覽:1230
小區網路電腦怎麼連接路由器 瀏覽:1053
p1108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215
怎麼調節台式電腦護眼 瀏覽:716
深圳天虹蘋果電腦 瀏覽:951
網路總是異常斷開 瀏覽:617
中級配置台式電腦 瀏覽:1011
中國網路安全的戰士 瀏覽:637
同志網站在哪裡 瀏覽:1420
版觀看完整完結免費手機在線 瀏覽:1464
怎樣切換默認數據網路設置 瀏覽:1113
肯德基無線網無法訪問網路 瀏覽:1290
光纖貓怎麼連接不上網路 瀏覽:1495
神武3手游網路連接 瀏覽:969
局網列印機網路共享 瀏覽: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