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無線感測器是如何定義的無線感測器網路有哪些組成部分
無線感測器的組成模塊封裝在一個外殼內,在工作時它將由電池或振動發電機提供電源,構成無線感測器網路節點,由隨機分布的集成有感測器、數據處理單元和通信模塊的微型節點,通過自組織的方式構成網路。它可以採集設備的數字信號通過無線感測器網路傳輸到監控中心的無線網關,直接送入計算機,進行分析處理。如果需要,無線感測器也可以實時傳輸採集的整個時間歷程信號。監控中心也可以通過網關把控制、參數設置等信息無線傳輸給節點。數據調理採集處理模塊把感測器輸出的微弱信號經過放大,濾波等調理電路後,送到模數轉換器,轉變為數字信號,送到主處理器進行數字信號處理,計算出感測器的有效值,位移值等。
Ⅱ 物聯網專業需要學習什麼課程
不同院校的專業課程可能有差別。
參考:
物聯網工程專業開設基礎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兩大類,學生主要學習研究信息流、物質流和能量流彼此作用、相互轉換的方法和技術,有著很強的工程實踐特點。
學生需要學習包括計算機系列課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模擬電子技術、物聯網技術及應用、物聯網安全技術等幾十門課程枝檔,同時還要打牢堅實的數學和物理基礎。另外,優秀的外語能力也是必備條件,因為目前物聯網的研發、應用主要集中在歐美等國家,學生需要閱讀外文資料和應對國際交流。
北京科技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韓經說,該校的課程包括物聯網工程導論、嵌入式系統與單片機、無線感測器網路與RFID技術、物聯網技術及應用、雲計算與物聯網、物聯網安全、物聯網體系結構及綜合實訓、信號與系統概論、現代感測器技術、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網路、現代通信技術、操作系統等課程以及多種選修課。
物聯網專業是一門交叉學科,涉及計算機、通信技術、電子技術、測控技術等專業基礎知識,以及管理學、軟體開拍搭啟發等多方面知識。作為一個處於摸索階段的新興專業,各校都專門制定了物聯襲如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Ⅲ 物聯網應用技術應該要學習哪些課程
物聯網應用技術應該要學習課程:計算機應用基礎、計算機組裝調試技術、計算機網路英語、程序設計基礎、網頁設計基礎、數字電路、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計算機網路、物聯網技術基礎、信息安全技術等;
核心課程:計算機網路技術、路由與交換技術、移動通信技術、無線感測器技術、嵌入式技術、智能家居技術、入侵檢測與防禦技術、網路資料庫、Linux操作系統、Windows Server操作系統等;
拓展課程:智能蔬菜大棚技術、信息安全法規、應用文寫作、網路營銷、數據恢復技術、語音網路技術、無線網路技術、Ipv6技術等。
物聯網最為明顯的特徵是網路智慧化,通過信息化的手段實現物物相連,提高不同行業的自動化管理水平,減少人為干預,從而極大程度地提升效率,同時降低人工帶來的不穩定性。因此,物聯網在許多行業應用中將發揮巨大的潛力。
例如未來通過感應設備將電網、鐵路、橋梁、隧道、公路、建築、供水系統、大壩、油氣管道等數據信息化,並通過網路傳輸方式實現信息的採集及管理,將物聯網與現有的互聯網整合起來,實現人類社會與物理系統的整合。
Ⅳ 無線感測器網路體系結構包括哪些部分,各部分的
結構
感測器網路系統通常包括感測器節點EndDevice、匯聚節點Router和管理節點Coordinator。
大量感測器節點隨機部署在監測區域內部或附近,能夠通過自組織方式構成網路。感測器節點監測的數據沿著其他感測器節點逐跳地進行傳輸,在傳輸過程中監測數據可能被多個節點處理,經過多跳後路由到匯聚節點,最後通過互聯網或衛星到達管理節點。用戶通過管理節點對感測器網路進行配置和管理,發布監測任務以及收集監測數據。
感測器節點
處理能力、存儲能力和通信能力相對較弱,通過小容量電池供電。從網路功能上看,每個感測器節點除了進行本地信息收集和數據處理外,還要對其他節點轉發來的數據進行存儲、管理和融合,並與其他節點協作完成一些特定任務。
匯聚節點
匯聚節點的處理能力、存儲能力和通信能力相對較強,它是連接感測器網路與Internet 等外部網路的網關,實現兩種協議間的轉換,同時向感測器節點發布來自管理節點的監測任務,並把WSN收集到的數據轉發到外部網路上。匯聚節點既可以是一個具有增強功能的感測器節點,有足夠的能量供給和更多的、Flash和SRAM中的所有信息傳輸到計算機中,通過匯編軟體,可很方便地把獲取的信息轉換成匯編文件格式,從而分析出感測節點所存儲的程序代碼、路由協議及密鑰等機密信息,同時還可以修改程序代碼,並載入到感測節點中。
管理節點
管理節點用於動態地管理整個無線感測器網路。感測器網路的所有者通過管理節點訪問無線感測器網路的資源。
無線感測器測距
在無線感測器網路中,常用的測量節點間距離的方法主要有TOA(Time of Arrival),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超聲波、RSSI(Received Sig nalStrength Indicator)和TOF(Time of Light)等。
Ⅳ 什麼是無線感測器網路
無線感測器的無線傳輸功能,常見的無線傳輸網路有RFID、ZigBee、紅外、藍牙、GPRS、4G、2G、Wi-Fi、NB-IoT。
與傳統有線網路相比,無線感測器網路技術具有很明顯的優勢特點,主要的要求有: 低能耗、低成本、通用性、網路拓撲、安全、實時性、以數據為中心等。
Ⅵ 什麼是無線感測技術
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出現了將傳統感測器採用點對點傳輸、連接感測控制器而構成感測網路雛形,我們把它歸之為第一代感測器網路。隨著相關學科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感測器網路同時還具有了獲取多種信息信號的綜合處理能力,並通過與感測控制的相聯,組成了有信息綜合和處理能力的感測器網路,這是第二代感測器網路。而從上世紀末開始,現場匯流排技術開始應用於感測器網路,人們用其組建智能化感測器網路,大量多功能感測器被運用,並使用無線技術連接,無線感測器網路逐漸形成。
無線感測器網路是新一代的感測器網路,具有非常上世紀70年代,其發展和應用,將會給人類的生活和生產的各個領域帶來深遠影響。
無線感測器網路可以看成是由數據獲取網路、數據頒布網路和控制管理中心三部分組成的。其主要組成部分是集成有感測器、處理單元和通信模塊的節點,各節點通過協議自組成一個分布式網路,再將採集來的數據通過優化後經無線電波傳輸給信息處理中心。
Ⅶ 學習物聯網技術,我還需要學習哪些東西
各所院校側重點不同,所開設的課程也有所不同,但掘凱是,骨幹核心課程很相近。
課程1、 物聯網產業與技術導論 使用電子工業出版社《物聯網:技術、應用、標准、安全與商業模式》等等教材。 在學完高等數學,物理,化學,通信原理,數字電路,計算機原理,程序設計原理等課程後開設本課程,全面了解物聯網之RFID、M2M、感測網、兩化融合等技術與應用。
課程2、C語言程序設計 使用清華大學出版社《C語言程序設計》等教材。 物聯網涉及底層編程,C語言為必修課,同時需要了解OSGi,OPC,Silverlight等技術標准。
課程3、Java程序設計 ,使用 機械工業出版社《Java語言程序設計教程》等教材。 物聯網應用層,伺服器端集成技術,開放Java技術也是必修課,同時需要了解Eclipse,SWT, Flash,HTML5,SaaS等技術
課程4、無線感測網路概論,使用 無線龍通訊科技出版社《現代無線感測器網路概論》、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短距離無線通訊入門與實戰》等教材。 學習各種無線RF通訊技術與標准,Zigbee, 藍牙,WiFi,GPRS,CDMA,3G, 4G, 5G等等。
課程5、 TCP/IP網路與協議 ,《TCP/IP網路與協議》,清華大學出版社,等教材。 TCP/IP以及OSI網路分層協議標準是所有有線和無線網路協議的基礎,Socket編程技術也是基礎技能,為必修課
課程6、嵌入式系統技, 《嵌入式系統技術教程》,人民郵電出版社等教材。 嵌入式系統是物聯網感知層和通訊層重要技術,為必修課
課程7、感測器技術概論 , 《感測器技術》,中國計量出版社,等教材。 物聯網專業學生需要對感測器技術與發展,尤其是在應用中如何選用有所了解,但不一定需要了解感測器的設計與生產判芹喚,對相關的材料科學,生物技術等有深入了解
課程8、RFID技術概論 ,《射頻識別(RFID)技術原理與應用》,機械工業出版社,等教材。 RFID作為物聯網主要技術之一,需要了解,它本身(與智能卡技術融合)可以是一個細分專業或行業,也可以是研究生專業選題方向。
課程9、工業信息化及現場匯流排技術 ,《現場匯流排技術及應用教程》,機械工業出版社,等教材。 工業信息化也是物聯網主要應用領域,需要了解,它本身也可以是一個細分專業或行業,也可作為研究生專業選題方向。
課程10、M2M技術概論, 《M2M: The Wireless Revolution》,TSTC Publishing,等教材。 本書是美國「Texas State Techinical College」推出的M2M專業教材,在美國首次提出了M2M專業教學大綱,M2M也是物聯網主要領域,需要了解,建議直接用英文授課。課程11、物聯網軟體、標准、與中間件技術 ,《中間件技術原理與應用》,清華大學出版社,《物聯網:技術、應用、標准、安全與商業模式》,電子工業出版社,等教材。 物聯網產業發展的關鍵在於應用,軟體首伏是靈魂,中間件是產業化的基石,需要學習和了解,尤其是對畢業後有志於物聯網技術發展的學生
Ⅷ 無線感測器網路的內容簡介
學習無線感測器網路,建議從幾個方面入手:
1、找相關專業書籍來深入學習,如無線感測器網路簡明教程,無線感測器網路基礎知識等
2、找相關企業去請教交流,最好能夠針對某個實例進行探究。比如深圳信立,從事無線感測器網路技術長達10年,在這方面應該擁有豐富的技術經驗和成功的合作案例。
以上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用。
Ⅸ 感測器中,無線感測器網路的定義,目的,起源是什麼呢
無線感測器網路的定義是:由大量、靜止或移動的感測器節點,以自組織和多跳的方式構成的無線網路,目的是以協作的方式感知、採集、處理和傳輸在網路覆蓋區域內被感知對象的信息,並把這些信息發送給用戶。無線感測器網路起源於美國軍方的研究,它具有自組織、無中心、動態性、多跳網路、硬體資源有限、能量受限、大規模網路、以數據為中心的特點,綜合了感測器技術、嵌入式計算技術、網路與通信技術、分布式信息處理技術等多種技術,體現了多個學科的相互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