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邛這是怎麼讀什麼意思
邛的讀音是qióng,意思有如下三個:
1、故地名。邛城
邛,邛地在濟陰縣。從邑,工聲。按漢書外戚侯表,邛城屬濟陰,此地字蓋城字之誤。…在今山東東昌府。——《說文通訓定聲》
2、中國古州名 。漢置臨邛縣,南朝梁改置邛州。唐初治所在今邛崍東南的依政,顯慶中移治臨邛(今邛崍)。在今四川省成都市西南
3、山名。即邛崍山 。在四川省滎經縣西
匪其止共,維王之邛。——《詩·小雅·巧言》
(1)邛怎麼讀擴展閱讀
相關詞彙
1、邛郵 [ qióng yóu ]
指古代 蜀郡 邛 地的郵置。
《史記·淮南衡山列傳》:「臣請處 蜀郡 嚴道 邛 郵,遣其子母從居。」 司馬貞 索隱:「 嚴道 有 邛萊山 ,有郵置,故曰『 蜀道 邛 郵』也。」
2、邛枝 [ qióng zhī ]
即邛杖。
宋 蘇舜欽 《關都官孤山四照閣》詩:「他年君掛朱轓後,蠟屐邛枝伴此行。」
3、邛葛 [ qióng gě ]
邛 地所產的葛布。古代 邛都 以產葛絺著稱。
唐 白居易 《病中逢秋招客夜酌》詩:「卧簟 蘄 竹冷,風襟 邛 葛疏。」
4、邛僰 [ qióng bó ]
漢 代 臨邛 、 僰道 的並稱。約當今 四川 邛崍 、 宜賓 一帶。後借指西南邊遠地區。
唐 駱賓王 《疇昔篇》:「脂車秣馬辭鄉國,策轡西南使 邛 僰 。」 宋 曾鞏 《祭袁太監文》:「峨峨 邛 僰 ,貨走京師。」 清 陳學洙 《燕京雜詠》之三:「 碧雞 久說通 邛 僰 ,白雉初聞貢 越裳 。」
『貳』 邛怎麼讀
邛讀作:qióng,聲母q,介母i,韻母ong,聲調二聲。
1、〔邛崍〕地名,在中國四川省;山名,在中國四川省。
2、〔邛都(dū)〕古地名,在今中國四川省西昌市,亦作「筇竹」。
3、病,勞。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邛鉅[qióng jù]
葯草名。大戟。
2、邛巨[qióng jù]
葯草名。大戟。
3、邛郵[qióng yóu]
指古代蜀郡邛地的郵置。
4、邛節[qióng jié]
指邛竹。
5、邛葛[qióng gě]
邛地所產的葛布。古代邛都以產葛絺著稱。
『叄』 這個字讀什麼「邛」
邛
qióng
邛崍(qiōnglái),山名,在四川。
『肆』 這個字怎麼讀:邛
邛[qióng]〔~崍〕〔~都(dū)〕
『伍』 「邛」字怎麼讀
邛 拼音: qióng, 筆劃: 5
部首: 阝 五筆輸入法: abh
基本解釋:
--------------------------------------------------------------------------------
邛
qióng
〔邛崍〕a.地名,在中國四川省;b.山名,在中國四川省。
〔邛都(
病,勞:「匪其止共,維王之邛」。d?)〕古地名,在今中國四川省西昌市,亦作「筇竹」。
筆畫數:5;
部首:阝;
『陸』 邛怎麼讀音是什麼
邛 [qióng]
1.〔~崍〕a.地名,在中國四川省;b.山名,在中國四川省。
2.〔~都(dū)〕古地名,在今中國四川省西昌市,亦作「筇竹」。
3.病,勞:「匪其止共,維王之~」。
『柒』 「邛」字讀音是什麼表達什麼意思
「邛」字的讀音:qióng,意思是:故地名,中國古州名,山名;病、勞;姓。
邛的部首:
邛的筆順筆畫:橫、豎、提、橫折折折鉤/橫撇彎鉤、豎,共5筆。
邛的組詞:龍邛、邛鉅、邛崍、邛邛、岷邛、邛杖、邛邛岠虛。
(7)邛怎麼讀擴展閱讀:
詞語解釋:
1、龍邛(lóng qióng):水波互相撞擊之貌。
2、邛鉅(qióng jù):葯草名,大戟。
3、邛崍(qióng lái):山名,在四川。
4、邛邛(qióng qióng):傳說中的獸名,似馬而色青。
5、岷邛(mín qióng):古代泛指四川省成都地區。
6、邛杖(qióng zhàng):即邛竹杖。
7、邛邛岠虛(qióng qióng jù xū):獸名。
『捌』 「|」這個字讀什麼怎麼讀
有兩個讀音。在筆畫里念(shu);丨還是一個象形文字,是一個多音字,讀音為gǔn,外文名叫Radical Line,意思是指古姓氏。
象形文字都是從原始的圖畫發展而來,古埃及的原始岩畫雖然沒有歐洲岩畫古老,但卻比大洋洲岩畫流傳得長久,時間在一萬年以上,是世界上岩畫延續時間最長的地區之一。象形文字是由圖畫文字演化而來的,是一種最古老的字體。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丨
『玖』 請問邛,耆字讀什麼音
邛
qióng
1.土丘,高丘。
《詩‧陳風‧防有鵲巢》:「防有鵲巢,邛有旨苕。」
毛傳:「邛,丘也;苕,草也。」
孔穎達疏:「美草多生於高丘。」
2.憂病。
《詩‧小雅‧巧言》:「匪其止共,維王之邛。」
鄭玄箋:「邛,病也。小人好為讒佞,既不共其職事,又為王作病。」
《詩‧小雅‧小旻》:「我視謀猶,亦孔之邛。」
毛傳:「邛,病也。」
高亨註:「邛,毛病。」
3.古代西南少數民族國名。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司馬長卿便略定西夷,邛、筰、冉、駹、斯榆之君皆請為內臣。」
《後漢書‧公孫述傳》:「蜀地肥饒,兵力精強,遠方士庶多往歸之,邛笮君長皆來貢獻。」
李賢註:「邛笮皆西南夷國名。」
晉常璩《華陽國志‧蜀志》:「漢嘉、越雟曰筰,蜀曰邛,皆夷種也。」
4.古州名。
漢置臨邛縣,南朝梁改置邛州。
唐初治所在今邛崍東南的依政,顯慶中移治臨邛(今邛崍)。轄境相當今四川省邛崍、大邑、蒲江等縣地。
明初降為縣,成化中升為直隸州。1913年廢,改本州為邛崍縣。在今四川省成都市西南。
《新唐書‧李德裕傳》:「德裕命轉邛雅粟,以十月為漕始,先夏而至,以佐陽山之運。」
5.指邛竹杖。
宋蘇舜欽《藍田悟真寺作》詩:「杖邛赤腳渡藍水,細流激激心骨清。」
6.姓。
漢劉向《列仙傳‧邛疏》:「邛疏者,周封史也。能行氣鍊形,煮石髓而服之,謂之石鍾乳。」
耆
I
qí
1.古稱六十歲曰耆。見《禮記‧曲禮上》。亦泛指壽考。
《詩‧魯頌‧閟宮》:「俾爾昌而大,俾爾耆而艾。」
朱熹集傳:「祝其昌大壽考也。」
《漢書‧孔光傳》:「太師光……今年耆有疾,俊艾大臣,惟國之重,其猶不可以闕焉。」
三國魏曹植《求自試表》:「伏見先武皇帝,武臣宿兵,年耆即世者有聞矣。」
2.指師長,長者。
《國語‧周語上》:「瞽、史教誨,耆、艾修之。」
韋昭註:「耆、艾,師、傅也。」
《荀子‧致士》:「耆、艾而信,可以為師。」
唐韓愈《為韋相公讓官表》:「況今俊乂至多,耆碩咸在,苟以登用,皆逾於臣。」
宋王安石《賀留守太尉啟》:「恭聞孚號,崇獎耆明,肇建節旄,再司管籥。」按,《爾雅‧釋詁下》:「耆,長也。」
郝懿行義疏:「耆者,《說文》雲:『老也。』老即長。故《玉篇》雲:『耆,長也。』」
3.強。
《逸周書‧謚法》:「耆意大慮曰景。」
孔晁註:「耆,強也。」
《左傳‧昭公二十三年》:「不僭不貪,不懦不耆。」
杜預註:「耆,強也。」
睡虎地秦墓竹簡《司空律》:「居貲贖責(債),欲代者,耆弱相當,許之。」
4.憎惡。
《詩‧大雅‧皇矣》:「上帝耆之,憎其式廓。」
毛傳:「耆,惡也。」
5.獸的背脊。
《文選‧枚乘〈七發〉》:「薄耆之炙,鮮鯉之鱠。」
李善註:「薄切獸耆之肉,而以為炙也。耆,今人謂之耆頭。」
《漢書‧揚雄傳下》:「兗鋋瘢耆、金鏃淫夷者數十萬人。」
顏師古注引孟康曰:「瘢耆,馬脊創瘢處也。」
II
zhĭ
1.致使,達到。參見「耆定」。
2.進獻。
《國語‧晉語九》:「及臣之壯也,耆其股肱以從司馬,苛慝不產。」
韋昭註:「耆,致也。」
III
shì
愛好。後作「嗜」。
《孟子‧告子上》:「口之於味也,有同耆也。」
《漢書‧於定國傳》:「少時耆酒多過失。」
顏師古註:「耆,讀曰嗜。」
《新唐書‧哥舒翰傳》:「翰耆酒,極聲色,因風痹,體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