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無線網路技術論文「參考」
無線網路技術論文「參考」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無線網路技術也一直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下面一起去閱讀一下無線網路技術論文吧,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摘要: 就藍牙在無線接入方面的應用做一探討,並簡要介紹CSR(CambridgeSiliconRadio)公司單片藍牙產品BlueCoreTM01。
關鍵詞: 藍牙;無線通信;數據;PSTN
Abstract:on,andsimplyintrocesCSR′sbluetoothsingle-chip-BlueCoreTM01.
Keywords:bluetooth;wirelesscommunication;data;PSTN
1引言
藍牙技術是用微波無線通信技術取代數據電纜來完成點對點或點對多點短距離通信的一種新型無線通信技術。利用藍牙,可以將需要數據和語音通信的各個設備之間聯成一個Piconet網(即微微網),或將幾個Piconet網進一步互連,組成一個更大的Scatternet網(即分布式網路)。藍牙的PSTN無線接入點使用現有的網路電話機為載體,做開發性預言。他使得手機用戶通過固定電話網路實現信號連接,既而讓廣大的手機用戶同時成為固定電話網的用戶。對手機用戶來說,在解決行動電話網信號問題的同時,又可以降低手機用戶的通信費用;對於固定電話運營商來說,則意味著巨大的話費收益。本方案的創新點有幾點:
(1)取代大量的短程連接所用的電纜,尤其是電纜無法到達的地方,藍牙具有更大的優勢。
(2)使得計算機可以通過藍牙的PSTN無線接入點無線上網,同時實現了網路資源的共享。
(3)實現了藍牙規范的`內部電話系統(IntercomProfile)應用協議棧,使得藍牙PSTN無線亮卜接入點能夠與網路中的各個藍牙手機進行內部電話通信。
(4)由於方案設計是按照藍牙技術標准設計,所以兼容符合藍牙標準的藍牙手機,適配器等相關藍牙產品。
2BC01晶元和開發工具Bluelab介紹
BC01(BlueCore01)是CSR(CambridgeSiliconRadio)公司設計的一款單片藍牙產品,他集無線設備、微處理器及基帶電路於一體,採用標準的0.35μm的CMOS工藝。通過外置的存有藍牙協議的FlashROM,可提供完全兼容的數據和語音通信。經過優化設計,所需的外部RF元件很少,允許主板的快速設計。因此能以最低的成本,實現最短的產品面市時間。
其主要特點如下:
(1)符合BluetoothV1.1規范。
(2)帶有USB和UART主介面。
(3)可編程的PCM介面,支持13b8kss-1的雙向串列的同步語音傳輸。
(4)內含的數字轉換器,可進行線性PCM(脈沖編碼調制)、A律PCM、μ律PCM和CVSD(連續變化斜率增量調制)間的相互轉換,編解符合高至HCI層的藍牙控制協議。
(5)採用單電源3.15V供電,支持PART,SNIFF,HOLD多種節電模式。
(6)支持所有的包類型和多達7個從設備的Piconet。
(7)晶元內含鏈路控制、鏈路管理、HCI以及可選的L2CAP,RFCOMM,SDP多層軟體協議棧,可直接使用。
(8)提供VM(VirtualMachine)機制。內嵌16b的RISC微處理器,運行協議棧的同時還可以運行下載到FlashROM中的用戶程序,實現真正意義的單晶元。
其結構框圖如圖1所示。
Bluelab是專門針對Bluecore的模擬開發系統,他在PC上模擬Bluecore01的環境,從而方便開發基於Bluecore01上運行的應用程序。他包括了compiler,emulator/debugger,documentation以及一些源代碼例子。Bluelab還敬派穗提供了藍牙羨鉛協議棧Bluestack,支持SDP,L2CAP和RFCOMM等高層協議。用戶可以通過UART/USB介面來調用Bluestack,也可以通過VM來訪問Bluestack。
3系統方案設計
整個系統分為前端數據處理和PC端數據管理2大部分。前端數據處理框圖如圖2所示。
藍牙ISDN接入點的空中無線介面為藍牙,有線介面有:RJ11,ISDN的S/T介面、USB數據介面。S口收發器能夠提供CCITT關於ISDNS/T參考點的I.430建議要求的功能,支持192kb/s的4線平衡傳輸方式的全雙工數據收發。由於BC01內部資源及引腳有限,單片機80C196主要完成控制和協調各模塊的工作,處理D信道信令和收發、B信道數據收發、外部中斷申請,並且通過各種介面與藍牙模塊進行通信。SLIC模塊主要提供語音信號的數模、模數轉換、A律/μ律壓縮PCM編解碼等功能,並具備產生和控制各種信號音的功能。藍牙模塊主要實現藍牙功能,並且提供了符合藍牙規范的空中介面。他集成了各種需要的藍牙協議(包括CTP應用協議棧、內部電話應用協議棧)以及管理程序。
為了形成藍牙Piconet網路化管理,將PC端的數據管理作為Piconet主設備,而前端的數據處理作為從設備。整體的系統結構如圖3所示。
連接PC的BC01作為MASTER,他會自動搜索查詢范圍內的藍牙設備,將其作為SLAVE加入Piconet網,因為每塊SLAVE都有惟一的BD_ADDR(BluetoothDeviceAddress),因此MASTER可以區別每一個SLAVE並對其進行控制。
4軟體結構
軟體設計是基於L2CAP層進行開發,SLAVE的功能是接受MASTER的查詢、連接請求,或查詢到已存在的Piconet後,將自己加入Piconet。SLAVE的功能簡單,全部程序代碼可以放在單片機80C196的FlashROM中運行。MASTER由於要負責管理整個Piconet,對各個SLAVE進行控制和管理,BC01提供的資源已不能滿足。因此將L2CAP協議層以上的軟體放在PC上運行,與PC採用HCI層介面。軟體結構如圖4所示。
5結語
在無線接入現場應用中,中心控制節點與各個無線接入的距離在100m以內。目前大功率的藍牙晶元已經可以達到100m的覆蓋范圍,完全滿足實際應用。此套方案的實驗室聯機調試已經完成,達到初步設計要求。下一步是將此套方案應用到實際的無線接入現場,進行現場調試,對系統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金純,許光辰,孫睿.藍牙技術[M].北京: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1.
[2].1A.26July,1999.
[3]徐愛鈞.單片機高級語言C51Windows環境編程與應用[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1.
[4]KrulinskiDJ.ProgrammingMicrosoftVisualC++6.0技術內幕[M].北京:希望電子出版社,1999.
;Ⅱ 2019網路規劃開題報告
題目:cdma無線網路規劃與優化
一、文獻綜述
cdma又稱碼分多址,是在無線通訊上使用的技術,更是第三代移動通信的核心技術,隨著我國移動用戶數量的迅猛增長,移動通信網路的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因此網路規劃與優化是移動通信網路建設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其目的就是要改善網路的通信質量。採用快速有效的網路優化方法,改善網路的性能和服務質量成為移動通信網路運營商所關注的重要問題之一。
網路規劃作為網路建設的前期工作,主要涵蓋岩御了兩方面,無線網路規劃和網路計算。cdma無線網路規劃的一般方法主要考慮在網路選址,天線選擇,地理環境等問題。 無線網路規劃一般劃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准備階段、小區估算和詳細的網路規劃。准備階段,我們主要需建立覆蓋和容量目標,因為覆蓋和容量目標是所需質量和整個網路成本之間的一個權衡;小區估算階段,主要依據對小區容量的預測、小區覆蓋范圍的預測及覆蓋區域的業務需求預測,估算出所需小區數;詳細的網路規劃階段主要包括站點規劃、pn規劃、扇區信道載波配置、以及在此基礎上進行的網路覆蓋、話務模型生成等。
cdma無線網路優化是對前期網路規劃的補充,對前期規劃存在的問題一步修正網路優化是移動通信網路建設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其目的就是要改善網路的通信質量。採用快速有效的粗賣岩網路優化方法,改善網路的性能和服務質量成為移動通信網路運營商所關注的重要問題之一。網路優化即通過對頻率設計、基站參數、網路結構等一系列調整措施,來建設一個覆蓋良好、話音清晰、接通率高的優質蜂窩移動通信系統。
對於cdma移動通信系統,網路優化更為重要,因為cdma移動通信系統是干擾受限的通信系統。系統的容量是軟容量,網路優化不僅能改善網路的性能和服務質量,還能增加系統的容量。
加強網路優化,提高網路的運行效率,實現服務水平、服務質量、經營效率
以及競爭能力的提高,已成為發展的必然。
移動網路優化的目標是盡可能利用系統資源,如系統基礎結構和頻譜,使系統性能達到最佳。為了測量通信系統的性能,需要一些可以量化的指標對網路進行評估。指標的選擇依賴評估者對不同網路性能的側重。無線網路的性能通常由話音質量、無線覆蓋、掉話率、起呼失敗率、止呼失敗率、系統容量和建築物穿透率等確定。而cdma網路還包括誤幀率、軟切換比率。優化過程的結果是尋找一系列系統變數的最配銀佳值,優化有關性能指標參數,提高網路質量是無線網路前期建設的重要成部分,對無線網路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二、課題背景現狀及主要內容
隨著第三代移動通信的發展與在我過的快速普及,在3g網路建設與維護方面存在一系列需要解決的問題,由於cdma是3g的主要技術又因為cdma系統是一個自擾系統如網路容量的曾加與話務質量成為主要矛盾使得前期的網路規劃與優化變得非常重要
本論文重點對cdma無線網路的規劃與優化方法做了重點介紹。
三、課題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隨著移動用戶的基層,移動網路的規劃與優化的重要行不言而喻,本文通過對無線網路建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般性方法。通過大量資料研究解決cdma無線網路建設存在的多址干擾,系統容量與系統自擾的矛盾等問題。
本文對網路前期建設具有指導作用,對網路規劃不合理提出解決方案。
四、課題的主要研究方法與手段
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本人參考了很多參考文獻資料,通過比較分析法,對文獻中各個內容進行比對和總結通過分析大量的數據材料,得出結論。
Ⅲ 網路優化工作計劃書
優化工作開展緊緊圍繞以提高客戶感知度為核心,確保網路KPI的前提,全面提升網路質量。建立省市聯動優化工作模式,形成網優經驗庫,優化經驗工具化,網優工具標准化,鍛煉出精英化優化隊伍,全面提升優化隊伍能力。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優化工作。
一、 GSM/TD網路優化工作
(1) 夯實常態化優化工作
夯實日常優化工作。把控新網元入網的運行質量;新站割接入網及時完成工程優化工作;嚴格把控新站入網的性能指標,明確入網條件。
加強日常性能監控工作。定期開展性能指標及門限優化工作,確定不同時間監控重點;加強日常網路調整以及優化的性能跟蹤工作,確保優化工作的質量,避免出現網路的不穩定情況;開展室內分布專項跟蹤工作,及時發現室內分布系統的異常情況。
加強網路核查工作。定期實施網路參數核查工作,確保網路穩定運行;根據指標統計,定期的開展基站主動維護及核查工作。
加強日常網路測試及分析力度。加強RCU、手持終端、周期性路測、網路部自檢測試的分析力度,建立系統問題庫,以地圖形式展現,通過統計離散的問題點,發現區域網路的問題。
(2) 積極開展各項專項優化工作
加強推進校園網優化、高速優化、高鐵優化及主要幹道的優化工作;
TD網路用戶感知的提升工作;
開展多層網建設與優化及殊場景分層工作,實現與業務匹配的均衡配置;
積極推廣創新技術的運用,提高疑難問題區域的網路質量。
繼續推進自主頻率、擾碼優化工作,培養技術專家,提升自主自主頻率能力。
(3) 推行2/3G網路融合優化
繼褲亂續梳理流程,提高優化手段,不斷提高我們TD網路的通信質量,同時凱唯積極將2G好的優化手段引入到TD優化工作中來,推行 23G網路融合維護與優化,堅持「一張網」優化的理念,創建精品網路,全面開展2/3G網路的精細化優化,多方位地提升TD的網路質量。同時落實TD網的客戶感知工作,達到集團考核優異指標。
GSM/TD網路優化是長期性的,以網管KPI指標為抓手,根據日常的TOPN問題小區跟蹤處理、無線網路突發問題分析處理、定期的數據一致性檢查及話務均衡、話務數據分析、告警統計及分析及各項KPI指標優化等。做到日報出指標、每周進行性能總結和統計及問題處理情況、
月度進行分析,從月度分析的指標變化中發現問題,提出整改方案。做到問題早發現,故障預處理。
二、 無線網路規劃
繼續重點提升城區、鄉鎮及新區的網路覆蓋補點建設,注重投入產出的效益分析;繼續堅持「覆蓋和優化三原則」的指導精神,確保網路覆蓋的絕對領先優勢;以客戶感知、網路滿意度和用戶投訴為導向,多手段多途徑解決歷史疑難站點,切實提高網路覆蓋能力,同時有效兼顧考核測試利益;保持對正開發和新開發區域的整體規劃跟進,及時落實基站建設,保證網路發展不落實於地盯純培區經濟發展;加強網路的立體化規劃和優化,對高層和密集小區進行重點的規劃攻關和技術攻關。主要圍繞新市政場館、公共設施,新的`規模性開發區,新的商住區等新區域;客戶弱覆蓋投訴集中區域,尤其是城區投訴較大的辦公、商業、住宅區;開工的鐵路、高速等重要交通干線,進行GSM無線網路的新站建設跟進。在充分保證語音業務質量的同時,進一步保障網路的數據網承載能力,通過資源調配,保證EDGE網路的帶寬接入能力。對於話務高密度、基站分布高密度、頻率高復用率的地區,加大1800設備的投入,提升網路質量。
校園網結合現網實際,提前規劃實現TD+GSM+WLAN三網合一的校園網路建設規劃思路。 TD規劃應重點保障市區、各縣市核心城區的TD信號連續覆蓋,對弱覆蓋區域進行補點建設;按照TD覆蓋「由內及外」的原則,加大力度建設TD室內覆蓋系統;對TD覆蓋的高數據業務區域進行擴容,重點保障TD的數據業務保障能力;充分利用現有的2G站址、拉遠站址、室內分布等資源,盡最大可能共站址建設,努力提高共站比。
數據網路規劃以業務為導向,充分滿足語音、視頻、數據業務的發展需要,按照「理清層次、提升功能、規范設備、注重實效」的總體原則,實現了網路層次清晰化,網路結構扁平化。對於用戶的接入,根據不同的業務需求、不同的覆蓋范圍靈活選擇。全面深化數據網的升級改造,擴大改造覆蓋面,優化配置,實現相對競爭對手的能力超越。
三、測試常態化、精細化
測試分析工作要以客戶感知為導向,以測試分析為抓手,以橫向對比為參照,以定位問題為目標,做好「網路問題」的診斷工作。
省市公司分工、協作開展日常性的測試分析工作,實現日常測試的標准化,提高測試分析的准確性。
各地要充分利用全省測試數據進行優化工作,避免大量的重復測試以及海量數據的沉澱。 開展對無線網路、邊界網路、競爭對手的質量測試、分析工作,為無線網路規劃和質量管理提供決策數據。
做好日常優化測試,加強自動路測管理,自動路測報告必須要有專人進行分析,並建立相應的問題分析和處理流程,對自動路測系統發現的每一問題都必須要有處理結果。以自動路測系統為2G網路質量監控抓手,重點分析全省各地市的客戶感知指標,密切關注2G網路運行質量。
加強高速、高鐵、城市2G/TD測試的常態化,以發現問題定位問題為目標,為處理問題提供准確、有效的方案,全面提升網路質量。
四、 平台建設信息化
目前全省范圍內平台較多,要充分利用網優平台、WPM、ASPS、CDR持續開展優化工作,
實現平台貼近使用、實時更新、數據准確,多平台關聯應用相互進行融合,通過平台使用使得網優經驗資源固化、智能化自動分析、案例共享,「以用促用」通過多種方式推動平台的應用,在應用中不斷完善系統,形成應用與發展的良性循環,提升網優平台分析能力。後期可以充分利用並深度關聯以下數據來源:短話單、投訴、告警、信令平台、CHR、簡訊平台、性能統計,實現對網路疑難問題的快速定位和重現,摸索出一套能全面、客觀描述用戶感知的網路運行(告警)、性能(KPI)、信令(事件觸發)綜合預警體系,並固化至網優平台。
五、 加強優化設備的管理和優化
加強對優化設備監控和故障處理工作,按照開通一個驗收一個
優化設備標准化改造,改善優化設備運行環境,增加後備電源
設備老化、性能下降優化設備的替換更新,無源系統改有源接入
弱覆蓋區域的天線增補,提升網路覆蓋
室內室外信號切換優化和室分信號泄露的優化
六、 加強投訴管理工作
對客戶投訴產生原因進行統計、分析,形成分析報告。內容包括GSM、TD基礎網路類投訴數量變化趨勢、投訴類別佔比情況、重復投訴情況、重點VIP區域投訴情況等。以此作為評估地市網路質量的尺度之一,結合深度質量測試和指標統計情況綜合分析,確定下一階段優化方向。
制定客戶投訴知識庫整改計劃,對地市公司客戶投訴知識庫進行審核,不定期對地市客戶投訴工單進行抽檢。
對投訴熱點區域進行多手段解決弱覆蓋投訴,疑難站點整治,對投訴區域的重復投訴次數進行排名,並結合區域話務量情況制定疑難站點整治優先順序,進行重點整治。
針對復測無問題類投訴進行重點分析、管理,安排第三方測試驗證實際解決情況;
研究減少現場施工量,提高工程實施隱蔽性的多種方式和新技術;
研究多種優化技術的應用,提升弱覆蓋下網路質量;
研究主動發現弱覆蓋點的手段支撐;做好新站建設規劃工作的效果評估,保證弱覆蓋點的解決質量;
組織開展廠家、分公司間的弱覆蓋經驗交流,增強經驗共享。
Ⅳ 通信網路優化問題分析論文
通信網路優化問題分析論文
在各領域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論文吧,論文對於所有教育工作者,對於人類整體認識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怎麼寫論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我整理的通信網路優化問題分析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摘要: 隨著通信進程的不斷發展,用戶數量不斷增加,通信質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目前一個比較熱點的一個問題就是網路優化,通過現有的通信網路減少信道擁塞,實現高質量的通信。所謂網路優化是以充分了解網路的運行狀態為前提,通過各種相關的技術手段,對網路中不合理的部分進行必要的調整,使網路達到最佳運行狀態的過程。網路優化是長期性的工作,通過合理的規劃、建設,實現良性運行的網路。
關鍵詞:網路優化流程
1、概述
1.1網路優化的概念和意義網路優化是指對在運行的網路中提取和分析數據,對網路運行的影響因素和網路運行中的不確定因素進行分析,通過參數的優化和技術手段的實時處理,對網路的運行狀態進行更新,使現有網路的運行狀態最佳。在網路優化的過程中,還可以積累網路運行管理、維護和規劃經驗,指導未來的網路規劃和日常運行。網路優化的目標是提高網路通信質量或者保持網路通信質量。從網路的角度來看,網路優化的主要目標是提高移動網路通信服務質量,並盡可能減少網路維護成本。網路通信質量包括諸如語銀戚音質量、減少掉話率、良好接通率等很多方面;維護成本則是包括設備利用率、網路擴容、設備和線路投資等方面。從運營企業的角度來看,提高用戶滿意度及忠誠度,使企業利益最大化是網路優化的終極目標。為實現這個目標,必須在通信質量上完成既定的任務,包括分配成功率、切換成功轎告率、接通率、信道擁塞、掉話次數、通信服務質量等方面。目前,提及的網路優化主要側重於無線網路優化。因為,交換網路比較穩定,而無線網路因其所處的環境非常復雜不確定。在對整個網路進行優化時,無線網路優化對通信質量的提高有更大的空間可為。
1.2網路優化的主要內容
網路優化就是在充分了解網路運行狀態的前提下,對現有網路進行數據採集和分析,發現網路質量的影響因素,採取各種技術手段對網路進行調整優化,使網路達到最佳運行狀態,使資源最優化。網路優化的主要內容包括設備故障排除、改善網路運行指標、提高通話質量、維持話務均衡和網路均衡、對網路資源進行最優配置以及建立和維護網路優化平台和網路優化檔案。
2、無線網路優化流程
無線網路優化的流程主要包括對現網數據進行採集、數據分析和實施等三個部分。
2.1數據採集
相對於交換網路優化,無線網路優化在網路優化中顯得更加重要,也比交換網優更復雜,這是由於無線環境的復雜多變造成的,因此,無線上的改進,往往能給全網接通率較大的提高。影響無線網路的質量一般有以下幾個方面:無線網路擁塞、小區或載頻工作不正常,信號過弱和質量差引起掉話,切換等。通過對網路數據的採集和分析,才能確定網路優化的實施方案。需要採集的網路數據包括無線數據、話務數據和干擾數據。無線參數的採集主要是在基站控制器(BSC)上獲取各個小區的參數。
數據採集的途徑主要有以下三種:
(1)獨立專用控制信道(SDCCH信道),主要有指派次數、成功率、擁塞率和掉話率等。
(2)話音通道(TCH):主要是擁塞率、話務量、設備完好率、掉話率、指派成功率和信道話務量等。
(3)切換通道(HANDOVER):主要切換請求數、成功率、切換未接受率和HANDOVERLOST指標等。
2.2網路數據的分析方法
網路數據的分析方法鋒帆陵很多,例如:DT測試、CQT測試、設備勘察、頻率與覆蓋的模擬分析、參數核查與分析、服表分析、信令分析等等。常用的方法包括信令跟蹤分析法、路測分析方法和話務統計分析方法等三種方法。信令分析可以對優化區域內所有小區的ABIS口和A口同時進行信令採集,可以較好地解決覆蓋問題、頻率干擾問題和無線參數設置等問題。信令分析只要利用信令儀表對A口和ABIS口進行跟蹤的數據採集和分析。
由於信令分析是對信號進行充分的采樣,可以對一次通話的全部流程進行分析,所以分析的結果比較全面、准確。分析A介面採集的數據,可以發現切換局數據不全、信令負荷、故障中繼、故障時隙以及話務量不均衡等問題;分析ABIS介面採集的數據,可以發現上、下行鏈路路徑損耗、小區覆蓋、無線干擾以及隱性故障等問題;這里,需要藉助與各種圖譜進行分析,包括信道佔用時長圖、接收電平分布圖、頻率干擾檢測圖等。話務統計分析方法是利用採集到得無線話務報告數據和各種告警信息,製作話務統計報告。根據統計報告中的各項指標,分析基站話務分布情況和變化情況、分析網路參數設置的合理性、網路結構的合理性以及各項參數的實際情況。這里,比較重要的指標有呼叫成功率、掉話率、切換成功率、話務量、信道可用率、信道擁塞率等。另外一種方法路測分析方法是最為常用和實用的方法。同過路測分析可發現很多問題,包括相鄰小區配置關系是否合理、頻點定義錯誤造成的干擾、基站硬體故障、天線連接錯誤、無線信號質量、無線信號覆蓋、切換情況等。而在路測過程中還可以獲取地貌、天線俯仰角、用戶分布群等許多有意義的基礎信息,為未來的網路擴容或網路建設提供寶貴的依據。
3、網路優化的關鍵技術
在網路優化過程中存在著許多不易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成為網路優化的關鍵。最受關注的幾個問題包括覆蓋、頻率干擾以及切換等。
3.1覆蓋問題
覆蓋問題主要包括孤島覆蓋、越區覆蓋和不連續覆蓋等問題。覆蓋主要是由於網路規劃、地理因素等原因造成的小區內通話不當。覆蓋區域過大時,可能造成切換頻繁,可能會形成較大的相互干擾;覆蓋區域過小時,通信時的掉話率較高、切換成功率較低。孤島覆蓋的問題可以通過測試電平發現,可以通過實際的勘察,確定原因。
引起孤島覆蓋的原因可能是地形建築物阻擋、基站功率、天線高度和位置。越區覆蓋主要是由於基站的天線過高或者俯仰角過小,引起該小區的覆蓋距離果園,越區到其他站點所覆蓋的區域。越區覆蓋容易產生孤島效應,甚至頻率干擾;可能會導致計費錯誤;吸收額外的話務以及導致較大的負面影響。越區覆蓋問題可以通過系統模擬和切換統計中發現。不連續覆蓋的主要原因是網路部署的工程問題。這需要在基站設計和網路整體規劃部署時進行調整,在日常維護中可操作性不大。
3.2頻率干擾問題
網路的頻率干擾問題可能來源於系統內部的干擾,也可能來源於系統外部。整體會表現為網路質量不高,各種指標不合格。
可以通過模擬及分析確定干擾的來源、影響范圍,從而解決頻率干擾問題。
3.3切換問題
為保證通話質量,以及減少信令流量和負荷,需要減少不必要的切換;同時,切換失敗和頻繁切換也是切換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切換問題可以通過統計數據和路測結果進行分析。
4、結語
網路優化是一個漸進完善的過程,也不排除新的問題和新的情況出現。在整個優化過程中,應逐漸引入更加智能、較少經驗和人工參與的方法,將網路優化智能化。
參考文獻
[1]劉海軍.GSM日常網路優化概述[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19.
[2]沈剛,張新華.淺析3G無線網路優化[J].中國無線電,2011,7.
[3]李長鶴.試析GSM網的網路優化[J].科技傳播,2011,11.
;Ⅳ 無線網路技術論文三篇
以下就是我為大家帶來的無線 網路技術 論文三篇。
無線網路 技術論文一
試想一下,在有線網路時代,用戶的活動范圍受限於網線,無論到哪裡必須要拖著長長的纜線,為尋找寬頻介面而苦惱。為此,無線網路應運而生。和有線網路相比,雖然無線網路的帶寬較小;相對目前的有限網路有較多的等待延遲;穩定性較差;無線接入設備的CPU、內存以及顯示屏幕等資源有限等 缺陷。但無線網路可適應復雜的搭建環境,搭建簡單,經濟性價比強,並且最大的優點是可以讓人們擺脫網線的束縛,更便捷,更加自由的溝通。故自開發之初,就迅速搶占著市場。目前無線網路從覆蓋范圍上可以大致分成以下三大類:(1)系統內部互聯/無限個域網(2)無線區域網(3)無限城域網/廣域網。故本文就此介紹各類無線網路的的應用現狀。
一、無限個域網(WPAN)
無線個域網主要採用IEEE802.15標准。無限個域網可以看成是無線區域網的一個特例。其覆蓋半徑只有幾米。其主要應用范圍包括:語音通信網關、數據通信網關、信息電器互聯與信息自動交換等。WPAN通常採用微微蜂窩或毫微微蜂窩結構。WPAN是當前發展最迅速的領域之一,相應的新技術也層出不窮,主要包括藍牙技術、IrDA、Home RF、超寬頻技術和ZigBee技術等,具體介紹如下:
(一)藍牙技術 是一種支持點對點,點對多點語音和數據業務的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其基本網路結構是微微網。其優點在於低功耗、具有很強的可移植性,集成電路簡單,易於推廣等。藍牙技術工作在全球通用的2.45GHz ISM頻段,消除了國界的限制,可在短距離中互相連接,實現即插即用,在無線電環境非常嘈雜的環境下,其優勢更加明顯。目前在為3個使用短距離無線連接的通用應用領域提供支持,分別是數據和語音接入點、電纜替代和自組網路。
(二)IrDA技術 是目前幾種技術中市場份額最大的,它採用紅外線作為通信媒介,支持各種速率的點對點的語音和數據業務,主要應用在嵌入式系統和設備中。
(三) Home RF 用於在家庭區域內,在PC和用戶電子設備之間實現無線數字通信的開放式工業標准。
(四)超寬頻技術 是一種新技術,其概念類似於雷達,它的高性能和低功耗的優點將使它成為未來市場的強有力的競爭者之一。
(五)ZigBee技術 是一種新興的短距離、低速率無線網路技術。它是一種介於無限標記技術和藍牙之間的技術提案,主要用於近距離無線連接。
二、無線區域網(WLAN)
無線區域網主要採用IEEE802.11標准。通過利用空中的電磁波代替傳統的纜線進行信息傳輸,可以作為有線網路的延伸、補充或代替。相比較而言,無線區域網具有以下優點,
(一)移動性:通信范圍不在受環境條件的限制,可以為用戶提供實時的無處不在的網路接入 功能,使用戶可以很方便地獲取信息。
(二)靈活性:無線區域網的組網方式靈活多樣,可方便的增減、移動、修改設備。
(三)經濟型:無線區域網可用於物理布線困難或不適合進行物理布線的地方,可將網路快速投入使用節省人緣費用。
它是目前發展最熱的無線網路類型,具體應用非常廣泛,應用方式也很多,但目前還只能用於不移動或慢速移動的用戶或業務,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開發出適合高速移動的無線區域網。按應用類型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有固定基礎設施的,一類是無固定基礎設施。無固定基礎設施無線區域網又叫自組網路(Ad Hoc),其中最突出的是移動Ad Hoc網路,它在軍用和民用領域有很好的應用前景,它可在任意通信環境下迅速展開使用、能夠對網路拓撲變化做出及時響應。是目前和未來發展前景看好的一種組網技術。
三、無限廣域網(WWAN)
無線廣域網主要採用IEEE802.20標准。它更強調快速移動性,其連接能力可覆蓋相當廣泛的地理區域。但其信息速率通常不是很高,只有115kb/s。當前無線廣域網多是行動電話及數據服務所使用的數字移動通信網路,常用的有GSM移動通信系統和衛星通信系統,而3G、4G技術也都屬於無限廣域網技術。該技術是使得 筆記本 計算機或者其他的設備裝置在蜂窩網路覆蓋范圍內可以在任何地方連接到互聯網。
四、結束語
基於Wi-Fi技術的無線網路不但在帶寬、覆蓋范圍等技術上均取得了極大提升,同時在應用上,基於Wi-Fi無線應用也已從當初「隨時、隨地、隨心所欲的接入」服務轉變成車載無線、無線語音、無線視頻、無線校園、無線醫療、無線城市、無線定位等諸多豐富的無線應用。以後,無線網路在學術界、製造業、倉庫業、醫療界等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但對於無線網路來說,在應優先解決以下問題:(1)加強移動設備管理(MDM)和安全系統;(2)部署大規模語音和視頻無線區域網;(3)無線區域網控制器安裝在企業內部還是外部? 這些問題是最迫切需要解決的,也是決定未來無線網路所扮演的角色。
無線網路技術論文二
說到無線網路的歷史起源,可以追朔到五十年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美國陸軍採用無線電信號做資料的傳輸。他們研發出了一套無線電傳輸科技,並且採用相當高強度的加密技術,得到美軍和盟軍的廣泛使用。這項技術讓許多學者得到了一些靈感,在1971年時,夏威夷大學的研究員創造了第一個基於封包式技術的無線電通訊網路。這被稱作ALOHNET的網路,可以算是相當早期的無線區域網絡(WLAN)。它包括了7台計算機,它們採用雙向星型拓撲橫跨四座夏威夷的島嶼,中心計算機放置在瓦胡島上。從這時開始,無線網路可說是正式誕生了。
從最早的紅外線技術到被給予厚望的藍牙,乃至今日最熱門的IEEE 802.11(WiFi),無線網路技術一步步走向成熟。然而,要論業界影響力,恐怕誰也比不上WiFi。
Wi-Fi (wireless fidelity(無線保真) 的縮寫)為IEEE定義的一個無線網路通信的工業標准(IEEE802.11)。 Wi-Fi第一個版本發表於1997年,其中定義了介質訪問接入控制層(MAC層)和物理層。物理層定義了工作在2.4GHz的ISM頻段上的兩種無線調頻方式和一種紅外傳輸的方式,總數據傳輸速率設計為2Mbits。兩個設備之間的通信可以自由直接(ad hoc)的方式進行,也可以在基站(Base Station, BS)或者訪問點(Access Point,AP)的協調下進行。
下面介紹一下Wi-Fi聯接點網路成員和結構:
站點(Station) ,網路最基本的組成部分。
基本服務單元(Basic Service Set, BSS) 。網路最基本的服務單元。最簡單的服務單元可以只由兩個站點組成。站點可以動態的聯結(associate)到基本服務單元中。
分配系統(Distribution System, DS) 。分配系統用於連接不同的基本服務單元。分配系統使用的媒介(Medium) 邏輯上和基本服務單元使用的媒介是截然分開的,盡管它們物理上可能會是同一個媒介,例如同一個無線頻段。
接入點(Acess Point, AP) 。接入點即有普通站點的身份,又有接入到分配系統的功能。
擴展服務單元(Extended Service Set, ESS) 。由分配系統和基本服務單元組合而成。這種組合是邏輯上,並非物理上的--不同的基本服務單元物有可能在地理位置相去甚遠。分配系統也可以使用各種各樣的技術。
關口(Portal) ,也是一個邏輯成分。用於將無線區域網和有線區域網或 其它 網路聯系起來。
這兒有3種媒介,站點使用的無線的媒介,分配系統使用的媒介,以及和無線區域網集成一起的其它區域網使用的媒介。物理上它們可能互相重迭。IEEE802.11隻負責在站點使用的無線的媒介上的定址(Addressing)。分配系統和其它區域網的定址不屬無線區域網的范圍。
IEEE802.11沒有具體定義分配系統,只是定義了分配系統應該提供的服務(Service) 。整個無線區域網定義了9種服務,5種服務屬於分配系統的任務,分別為,聯接(Association), 結束聯接(Diassociation), 分配(Distribution), 集成(Integration), 再聯接(Reassociation) 。4種服務屬於站點的任務,分別為,鑒權(Authentication), 結束鑒權(Deauthentication), 隱私(Privacy), MAC數據傳輸(MSDU delivery) 。
簡單而言,WIFI是由AP(Access Point)和無線網卡組成的網路。AP一般稱為網路橋接器或接入點,它是當作傳統的有線區域網絡與無線區域網絡之間的橋梁,也是無線區域網絡與無線區域網絡之間的橋梁,因此任何一台裝有無線網卡的PC均可透過AP去分享有線區域網絡甚至廣域網路的資源,其工作原理相當於一個內置無線發射器的hub或者是路由,而無線網卡則是負責接受由AP所發射信號的CLIENT端設備。
雖然WIFI無線技術在前進的路上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是隨著產品技術的進步和技術標準的統一,WIFI一定會帶給人們更大的便利和更光明的前景,無線網路技術也會向著更主流的方向發展。
無線網路技術論文三
一、引言
在人們即將邁入21世紀的時候,網路不知不覺成為每個人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天用它來查詢所需的資料、瀏覽各方面的新聞、甚至查詢當天出行的路線等等。 然而人們想要完成所有這些事情,基本上都是通過有線網路。對於慢慢發展起來的無線網路,大多數人都對它很陌生,而且目前在國內,如果你要使用它的話,費用還挺貴,因此,一些客觀的原因導致大部分人遠離它,甚至都從不過問它。
其實,無線網路是網路時代的一種進步、一種改革。它可以讓生活變得更便捷,並且也推動著整個社會的進步;所以,為了讓那些不懂它或者不想接近它的人,更多地知道、了解它,讓它們去接觸、甚至慢慢使用上它,下面就從五個方面簡單地介紹一下無線網路。
二、無線網路的誕生
從1969年網際網路誕生於美國開始至今,網路的歷史並不算長;下面可以通過一個小小的 故事 來說明,故事開始於當年的8月30日,由BBN公司製造的第一台「介面信息處理機」簡稱IMP1,在預定日期的前兩天抵達了加利福尼亞大學。克蘭羅克是當時進行這次實驗的教授,還有他的40多名工程技術人員和研究生。然而就在10月初的時候,第二台IMP2運到了阿帕網試驗的第二節點,即斯坦福研究院(簡稱:SRI)。
經過數百人一年多時間的緊張研究,阿帕網遠程聯網試驗即將正式實施。那台由IMP1聯接的大型主機叫做Sigma-7,已運至加利福尼亞大學,與它通訊的那台SRI大型主機叫作SDS 940的機器,也在同一時間到達,經過一到兩個月的准備工作,於10月29日晚上,在全球首次實現兩台機器之間的通信實驗,克蘭羅克教授立即命令他的研究助理、加利褔尼亞大學學生名叫查理·克萊恩(英文名:C. Kline),坐在一台名叫IMP1的終端前面,吩咐他要戴上耳機和麥克風,通過長途電話隨時與另外一名負責SRI終端操作的技術員保持密切聯系。
實驗就這樣開始了,據當時克萊恩的回憶,是他的教授讓他首先傳輸5個字母,分別為:L、O、G、I、N。用它們來確認分組交換技術的傳輸效果。並且教授指導它,只需要鍵入其中的L、O、G三個字母,使IMP1機器傳送出去,再由SRI機器自動產生「IN」,最後合成為前面要實現的五個字母組合,即:LOGIN。經過教授指導及克萊恩與SRI終端操作員的配合,就在22點30分的時候,帶著激動的心情,C.Kline就開始在鍵盤上敲入第一個字母「L",然後對著麥克風喊:「請問您收到『L』了嗎?」 另外一頭的回答是:「是的,我收到了『L』。」
他繼續做著同樣的工作……
「你收到O嗎?
「是的,我收到了『O』了,
就這樣一步接著一步地繼續下去,突然出現了一個出乎意料的結果,IMP1儀表顯示傳輸系統崩潰,通訊無法繼續進行下去。克蘭羅克教授與他的四十名學生在世界上的第一次互聯網路的通訊試驗宣告結束,當時僅僅傳送成功兩個字母L、與O、,也就這次字母傳送實驗真真切切地標志著網路的真正誕生;歷史上把這一次事件的發生作為了互聯網誕生的見證。
無線網路的誕生呢?那要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那時的美國在科技方面領先於其他國家,不管是在通信還是網路方面,因此美國的陸軍就採用了無線電信號,利用一套無線電傳輸技術,此技術具有高強度的加密保護功能,開始了他們在戰場上的技術突破。從這一刻起,無線網路也算是正式誕生了。
三、無線網路的概念與安全
(一)概念
所謂無線網路,顧名思義,就是一種不需要通過線纜這種介質來做傳輸而已,另外用戶可以建立遠距離無線連接的一種全球語音和數據的網路,它與有線網路的用途十分類似,最大的不同除了傳輸介質:無線電技術取代網線之外,在分類上和有線網路也稍有區別,分無線個人網、無線區域網、無線城域網。
在一個無線區域網內,常見的設備有:無線網卡、無線網橋、無線天線、和無線路由器等等無線設備。一旦建立起一個區域網之後,無線網路就會存在著一定的輻射危險,甚至可以說比有線網路在時間以及范圍上顯得更加強烈,所以,為了盡少量地受到輻射,應該把常用的無線路由、無線AP擺放在離我們人體和離卧室遠一些的地方,還要注意避免把一些無線產品過分靠近音響、電視等電子產品,防止它們之間互相的干擾產生的其它輻射。總之,只要我們與它保持較遠的距離,避免長時間呆在無線網路環境中所產生的累積效應,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那麼無線網路的輔射就對人類構不成多大的威協。
(二)安全
在使用無線網路的時候,安全性固然重要,在安全防範方面,與有線網路存在非常大的區別,無線網路的安全主要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把握:
1.採用強力的密碼。談到密碼,是一個讓人非常敏感的東西,足夠強大的密碼可以讓暴力解除成為不可能實現的情況。相反,如果密碼強度不夠,幾乎可以肯定會讓你的系統受到損害。所以,不但要設密碼,而且還要足夠強力才行。
2.嚴禁廣播服務集合標識符(簡稱:SSID)。SSID其實就是給無線網路的一種重命名,假如不能對它進行保護的話,帶來的安全隱患是非常嚴重的。同時在對無線路由器配置的時候,須禁止服務集合標識符的廣播,盡管不能帶來真正的安全,但至少可以減輕威脅程度,因為很多初級的惡意攻擊者都是採用掃描的方式尋找一些有漏洞的系統作為它們的突破口。一旦隱藏了服務集合標識符這項功能,也就大大降低了破壞程度。
3.採用有效的無線加密方式。相反,另一種動態有線保密方式其實並不算很有效。使用象aircrack等類似的免費工具,就可以在短短的幾分鍾里找出動態有線等效保密模式加密過的無線網路的漏洞;無線網路保護訪問是目前通用的加密標准,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使用一些更強大有效的方式。畢竟,加密和解密的斗爭是無時無刻不在進行的。
4.採用不同類型的加密。不要僅僅依靠以上談到的無線加密手段來保證無線網路的整體安全。不同類型的加密可以在系統層面上提高安全的可靠性。例如:OpenSSH就是一個不錯的加密選擇,它可以在同一網路內的系統提供安全通訊,即使需要經過網際網路也沒有問題。與採用了SSL加密技術的電子商務網站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實際上,為了達到更安全的效果,建議不要總更換加密方式。
5.控制介質訪問控制地址層。即我們所說的MAC地址,單獨對其限制是不會提供真正的保護。但是,像隱藏無線網路的服務集合標識符、限制介質訪問控制(MAC)地址對網路的訪問,是可以確保網路不會被初級的惡意攻擊者騷擾的。另外此種 方法 對於整個系統來說,無論是新手的惡意攻擊還是專家的強烈破壞,都能起到全面的防護,保證整個系統的安全。
6.監控網路入侵者的活動。眾所周知,人類無時無刻不在使用著網路。所以入侵者也隨時會攻擊到你的網路中來,那麼你就需要對攻擊的發展趨勢以及了解它們是如何連接到你的網路上來的進行一定的跟蹤,為了提供更好的安全保護依據,你還需要對日誌里掃描到的相關信息進行分析,找出其中更有利的部分,以備在以後出現異常情況的時候給予及時的通知。總之,在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不斷更新,未來,我們更需要對以上十點進行理解性地記憶與靈活性地變通使用。
四、無線網路的技術與應用
目前,在國內無線網路的技術並不算很盛行,與有線網路相比,它還不是很成熟,可是,發展至今,在無線的世界內,新技術層出不窮、新名詞是應接不暇。例如:從無線區域網、無線個域網、無線體域網、無線城域網到無線廣域網;從移動AdHoc網路到無線感測器網路、無線 Mesh網路;從Wi-Fi到WiMedia、WiMAX;從IEEE802.11、IEEE802.15、IEEE802.16到IEEE802.20;從固定寬頻無線接入到移動寬頻無線接入;從藍牙到紅外、HomeRF,從UWB到ZigBee;從GSM、GPRS、CDMA到3G、超3G、4G等等。
在應用方面,其中兩種主要的方式分為:GPRS手機無線網路和無線區域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GPRS手機無線網可稱作是目前社會上一種真正意義的網路,它主要是通過行動電話網路來接入Internet的,所以只要你所在的區域開通了GPRS業務,那麼不管在任何一個角落都可以實現上網;後者呢,主要是與有線網路作比較,突出它的便捷性,因為它是利用射頻技術(即:Radio Frequency簡稱:RF)來實現的一種數據傳輸系統, RF取代了舊式的那種通過雙絞銅線來實現上網的煩索性;另外,除了以上談到兩種主流方式,在當今快速發展的科技形勢下,我國通信方面出現了移動的TD-SCDMA和電信的CDMA2000以及聯通的WCDMA三種無線網路通信方式,所以,未來只要有3G網路信號存在的地方,便可以實現上網。
五、就業前景
一種新型的產業必定會為社會帶來不小的影響,並且推動整個社會走上更穩健的步伐 。例如:在就業方面,它產生了一批新型的就業崗位,比如:3G網路工程師、無線網路優化崗位等等,通信方面,出現堪察、無線網路測試等等,因此而減輕了整個社會在就業上不少的壓力,再者,在另外一種無線區域網標准下生產出的產品技術應用逐漸成為無線網路市場主流的情況下,基於Wi-Fi技術的無線網不但在帶寬以及覆蓋范圍等技術上取得了極大突破,而且在應用上,如今的無線網路也不再只是單純地滿足用戶隨時隨地接入網路,甚至已經能更多地參於到行業信息化的服務中來,可想而知,將來出現無線醫遼、無線校園、無線城市等其他行業應用成為無線網路市場的主流也不是夢想。
六、結束語
隨著科技的不斷演進與無線行業的飛速發展,無線網路將成為推動整個網路市場前進的新生力量,並且在不可預見的未來,紛繁多樣、永遠在線的智能終端技術將會把娛樂、辦公、消費、醫遼、 文化 教育 、生活服務等多種行業區域的全部功能融會貫通,一起服務於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使之變得更輕松、更智能。使智能技術與無線網路更好地密切結合,讓越來越多的創新應用和新的生活方式進入到未來的社會當中。最後,讓我們迎接一個「網聚萬物」、「網隨人動」的無線時代。
Ⅵ 無線網路優化
一、網路優化過程
網路優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貫穿於網路發展的全過程。只有不斷提高網路的質量,才能獲得移動用戶的滿意,吸引和發展更多的用戶。 在日常網路優化過程中,可以通過OMC和路測發現問題,當然最通常的還是用戶的反映。在網路性能經常性的跟蹤檢查中發現話統指標達不到要求、網路質量明顯下降或來自的用戶反映、當用戶群改變或發生突發事件並對網路質量造成很大影響時、網路擴容時應對小區頻率規劃及容量進行核查等情形發生時,都要及時對網路做出優化。
進行網路優化的前提是做好數據的採集和分析工作,數據採集包括話統數據採集和路測數據採集兩部分。 優化中評判網路性能的主要指標項包括網路接入性能數據、信道可用率、掉話率、接通率、擁塞率、話務量和切換成功率以及話統報告圖表等,這些也是話統數據採集的重點。路測數據的採集主要通過路測設備,定性、定量、定位地測出網路無線下行的覆蓋切換、質量現狀等,通過對無線資源的地理化普查,確認網路現狀與規劃的差異,找出網路干擾、盲區地段,掉話和切換失敗地段。然後,對路測採集的數據進行分析,如測試路線的地理位置信息、測試路線區域內各個基站的位置及基站間的距離等、各頻點的場強分布、覆蓋情況、接收信號電平和質量、6個鄰小區狀況、切換情況及Layer3消息的解碼數據等,找出問題的所在從而解決方案。
網路優化的關鍵是進行網路分析與問題定位,網路問題主要從干擾、掉話、話務均衡和切換四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干擾分析: GSM系統是干擾受限系統,干擾會使誤碼率增加,降低話音質量甚至發生掉話。一般規定誤碼率在3%左右,當誤碼率達8%~10%時話音質量就比較差了,如果誤碼率超出10%則話音質量不可容忍,無法聽清。因此,通常對載波干擾設置了一定的門限,規定同頻道載干比C/I≥9dB,鄰頻道載干比C/A≥-9dB(工程中另加3dB的餘量)。 通話干擾的定位手段包括話統數據、話音質量差引起的掉話率、干擾帶分布、用戶反映、路測 ( RxQual )及CQT呼叫質量撥打測試。
掉話分析:掉話問題的定位主要通過話統數據、用戶反映、路測 、無線場強測試、CQT呼叫質量撥打測試等方法,然後通過分析信號場強、信號干擾、參數設置(設置不當,切換參數、話務不均衡)等,找出掉話原因。
話務均衡分析: 話務均衡是指各小區載頻應得到充分利用,避免某些小區擁塞,而另一些小區基本無話務的現象。通過話務均衡可以減小擁塞率、提高接通率,減少由於話務不均引起的掉話,使通信質量進一步改善提高。話務均衡問題的定位手段包括話統數據、話務量、接通率、擁塞率、掉話率、切換成功率、路測和用戶反映。話務不均衡原因主要表現在:基站天線掛高、俯仰角、發射功率設置不合理,小區覆蓋范圍較大,導致該小區話務量較高,造成與其它基站話務量不均衡;由於地理原因,小區處於商業中心或繁華地段,手機用戶多而造成該小區相對其它小區話務量高:小區參數,如允許接入最小電平等設置不合理而導致話務量不均衡;小區優先順序參數設置未綜合考慮。
話務均衡方法1:改變定向天線的下傾角、掛高,調整相應小區參數如基站的發射功率等,改變覆蓋面的大小,以達到調節話務量的目的;對臨時話務量的增加,可通過臨時增載入頻或增大發射功率,改變信號覆蓋范圍。
話務均衡方法2:改變小區載頻數是話務量調節的常用方法之一。從話務量少的小區抽調載頻到話務量高的小區;採用OVERLAY/UNDERLAY層次小區結構或增設微蜂窩基站,降低每信道話務量。
話務均衡方法3:核查允許接入最小電平值ACCMIN,通過小區覆蓋范圍的變化間接調整話務量。注意此值調整過大可能造成盲區,過小可能造成通話質量下降;根據現場重選測試,調整小區重選參數CRO;調整切換偏移和滯後參數,改變切換邊界和切換帶來實現話務分流;啟用定向重試、負荷切換。
話務均衡方法4:雙頻網話務調整,在GSM900和GSM1800系統上採用分層小區結構;考慮小區所在層、優先順序、層間切換門限、層間切換磁滯等參數的設置,使GSM1800小區能成功吸收雙頻手機的用戶。
二、華為網路優化分析工具
為了有效解決網路優化問題,華為開發出網路優化輔助分析工具,可以作為話統分析和診斷分析的工具。
話統台統計結果是以數據表格的形式輸出的,記錄每個統計周期的計數點累計值,具有一定的缺陷:表格形式數據離散,數據變化趨勢不明顯;不提供每天平均指標的計算,手工計算平均指標花費大量工時;不能體現各種指標項間的相關關系,不便於數據分析。話統分析工具的作用就是將用戶從繁重的手工工作中解脫出來,對原始話統數據進行自動處理,以滿足用戶需要、以方便用戶分析的形式呈現出來。華為話統分析工具可以實現對異常值的過濾、異常問題的輔助診斷、日常統計項的直觀顯示、相關統計項的組合顯示及完善的報表等功能,是理想的網路優化輔助工具。
網路診斷分析工具可以及時發現網路中隱藏的問題,通過地理化顯示小區分布狀況、各小區覆蓋狀況、各小區服務質量和歷史數據的回放、網路利用率等,也可以查看小區屬性、覆蓋范圍、利用率等資料,通過動態回放歷史數據,掌握服務質量,將存在問題的小區直觀地顯示出來,以便進一步查看問題的詳細報告。診斷分析工具可對小區的覆蓋做出計算和評估,計算切換嘗試次數(信號質量、時間提前量)、切換嘗試次數、小區間切換成功率、切換時接收電平、接收質量、出小區、入小區切換比率、平均接收電平、接收質量等,分析出小區覆蓋水平。另外,也可對小區干擾進行計算和評估,包括TCH信道在各干擾帶中所佔比率、SDCCH佔用時無線鏈路斷的次數、TCH佔用時無線鏈路斷的次數、未定義鄰近小區平均信號強度、定義鄰近小區平均信號強度、接收電平與接收質量不匹配、上下行不平衡、掉話時的電平和質量等。
三、應用案例
應用案例一:內蒙伊克昭盟東勝市雙頻網網路優
網路背景:東勝市全網為華為GSM雙頻網。
優化項目:話務均衡。
通過普查測試、鄰區關系調整、話務均衡調整等優化操作,使得GSM1800有效合理分擔GSM900的話務,保證了話務均衡,圖1為優化前後網路指標對比圖。
應用案例二:福建漳州雲霄雙頻網路優
網路背景: 華為1800MHz與Nokia 900MHz設備共站址異種機型組建的雙頻網,市區1800MHz與900MHz共同覆蓋,形成多層網,平均站距為700m,達到密集連續覆蓋,建築物密集且無規則,無線環境復雜。
優化項目: 調整1800話務吸收、降低掉話率、優化切換指標。
網路優化後,網路質量大大提高,圖2為網路優化前後話務吸收情況,切換成功率達到平均97.5%,消除了乒乓效應。優化前忙時平均掉話率為0.60%,全天平均為0.62%。優化後忙時平均掉話率為0.33%,全天平均:0.37%。
樓主可以到網路看看希望對你有幫助
Ⅶ 無線通信網路優化做什麼無線網路優化的三個步驟
無線通信網路優化是一項持續性長的系統工程,無線通信網路優化主要有三個步驟:採集數據、分析性能、實施和測試優化方案。
採集數據是指對網路設計目標、網路總體運行和其工程情況的系統數據進行採集,其目的是對網路性能和質量能夠更加有針對性的分析。採集數據的方法有話務數據採集和路測數據採集兩種。
其中,話務數據採集主要有網路接入性能數據、信道接通率、可用率、擁塞率、掉線率、話務轉換成功率、話統報告圖表等。路測數據採集則是指通過路測設備對無線通信網路的覆蓋、轉換、質量現狀等進行定性定量定位。
分析性能是指通過上面的兩種數據採集方法,對採集到的數據進行有效分析,以便制定網路優化方案。對採集的數據主要從干擾、掉話、轉換、話務均衡四個方面來分析通信網路性能。無線通信網路一般發生的故障有:接入失敗、切換失敗、掉話、高錯誤幀率。
導致掉話的故障則可能是:覆蓋盲區、硬體故障、交換鏈路失敗、搜索窗長度設置不正確、深度衰落、陰影衰落、其他網路干擾等;而引起高誤幀率的故障原因有:前向/反向業務信道差、前向/反向鏈路功控問題、導頻污染、導頻信號差等。
另外,在對關於通話干擾的數據進行分析後,我們可以得知GSM系統正是一個干擾受限的系統。干擾使得錯誤率增加,進一步降低語音通話的質量。
最後,在對無線網路的性能分析完成後,就要實施和測試優化方案。實施的優化方案主要包括了覆蓋優化、設備優化、硬體系統優化、話務量優化、干擾信號分析、網路結構優化、無線參數優化、容量優化及領區優化等。實施優化方案後必須重新對無線網路進行測試,測試的重點是對無線網路中的覆蓋、接入、干擾、掉話、容量等的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