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耳炎一般怎麼治療
葯物治療:單純型以局部用葯為主: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與類固醇激素類葯物混合液,如0.25%氯黴素液、氯黴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能治療中耳炎及外耳道炎等,此為中耳炎的常見治療方法。
手術治療:先是做切口,切口可以從耳前或後皮膚切開進入,視破洞大小以及位置而定,較小的破洞甚至直接修補,不須動到外耳。如果要從耳後開,則術前需要將頭發剃至耳上三公分;如果要從耳前開,則只需要將鬢角剃至耳殼上緣即可。開刀時在顯微鏡下將病變組織除去後,即修補耳膜。接下來將外耳道用軟膠填塞,接著傷口縫合,中耳炎手術即完成。
內窺鏡治療技術:微創內窺鏡治療技術是廣泛流傳於歐美國家的重點推廣技術,較之傳統耳顯微鏡,耳內窺鏡具有視野廣、操作靈活的特點,能多角度、更容易的獲得中耳腔病變較全面的信息。在耳內窺鏡下手術,更加方便、快捷、安全、微創。耳內窺鏡技術主要應用於單純鼓膜修補,耳內窺鏡技術的應用提高了手術的成功率。
2. 中耳炎怎麼治療最好
一、首先確定中耳炎類型
中耳炎的類型很多,有急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化膿性中耳炎、膽脂瘤型中耳炎等,不同類型的中耳炎,治療方法是有差別的。因此,在治療中耳炎之前,首先應確定中耳炎類型,對症治療。
二、不建議採用葯物療法
葯物治療中耳炎,以局部用葯為主,雖能暫時緩解病情,但只是減輕症狀,難以治好,極易復發。武警廣西總隊醫院耳鼻咽喉診療中心在葯物通過抗菌、排膿、消腫以達到縮小穿孔的基礎上,結合本院特色療法,實現標本兼治,避免復發,通過省內外學術交流得到同行業的認可和推廣。
三、偏方療法,危險性大
偏方都有一定的適應症,由於使用不合理的偏方,而延誤病情或使病情加重,誘發嚴重並發症的現象時有發生。因此,應到專業的醫院進行規范治療,切勿一味相信偏方的神奇療效,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適合自己病情的療法。
3. 中耳炎要怎麼治療
中耳炎一般採用局部、全身葯物或手術治療,治療效果佳。如未經合理的治療,可能出現嚴重的並發症。
中耳炎有哪些一般治療措施?
急性非化膿性中耳炎
首先應當針對耳痛症狀進行對症治療,通過局部使用滴耳劑緩解疼痛,或者口服解熱鎮痛葯,減輕耳痛。如果考慮細菌感染,則酌情應用抗生素。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
全身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務必徹底。
鼓膜穿孔前:應用局部葯物滴耳,比如苯酚甘油滴耳,消炎止痛。鼓膜穿孔後則禁用。如果症狀較重,保守治療效果不明顯,鼓膜穿孔引流不暢等,則行鼓膜切開術,引流中耳膿液。
鼓膜穿孔後:用過氧化氫溶液洗耳,再用氧氟沙星耳浴,待流膿停止後,鼓膜穿孔不癒合者,行鼓室成形術。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對於單純慢性中耳炎,應當及時去除中耳炎反復發作的誘因,避免感冒或耳道進水等。當急性發作時,可全身應用抗生素,並輔以局部滴葯,用氧氟沙星滴耳液耳浴。待干耳一段時間,再行鼓膜修補術。
對於中耳膽脂瘤,應盡早實施乳突根治術,根治術目的首先是清除病灶,獲得「干耳」,其次是改善聽力,酌情採用鼓室成形術重建傳音結構。
分泌性中耳炎
首先應盡早清除中耳積液。早期可以通過恢復咽鼓管功能加強中耳引流,從而利於積液排除或局部吸收。如保守治療效果不理想,可通過鼓膜穿刺、鼓膜切開置管等方式清除中耳積液。
其次加強對咽鼓管抗感染治療。可經導管向咽鼓管咽口吹入潑尼松龍,口服促排劑稀釋咽鼓管分泌物。
同時積極實施全身性的治療,選用紅黴素、頭孢呋辛等抗生素口服或靜滴。
中耳炎有哪些葯物治療?
由於個體差異大,用葯不存在絕對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處方葯外,應在醫生指導下充分結合個人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葯物。
全身用葯
可選用紅黴素、頭孢呋辛、頭孢唑肟等口服或者靜脈滴注。分泌性中耳炎時,成人用葯3~5天,兒童用葯1周。
急性期可加用糖皮質激素,選用地塞米松或潑尼松,一般用3天短期治療。
局部用葯
潑尼松龍
在分泌性中耳炎時,通過經導管吹入咽鼓管或鼓膜穿刺注葯的方式局部給葯。
苯酚甘油滴耳
在急性中耳炎時,可消炎止痛,在鼓膜穿孔前應用,穿孔後禁用。
3%過氧化氫溶液
在化膿性中耳炎時,用於清洗外耳道膿液。
氧氟沙星滴耳劑
無耳毒性抗生素溶液,用於急性中耳炎的局部抗感染治療,或者慢性化膿性中耳炎鼓室分泌物較多時。
針對部分症狀
黏液促排劑
具有稀釋中耳分泌物的作用,可增加咽鼓管
4. 中耳炎怎麼有效治療
中耳炎一般分為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是由於上呼吸道的細菌或者病毒感染引起的中耳黏膜下炎症。在成年人急性中耳炎的全身症狀很少,通常不出現發熱的症狀,所以不用吃退熱的葯物,只要進行耳部局部治療就可以。如果是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可以全身應用抗生素,並配合局部的抗生素滴耳劑進行治療。如果是慢性中耳炎更不會出現發熱的症狀,所以就不用口服退熱的葯物。
1、中耳炎急性期,需要及時使用敏感、足量、有效的抗生素來控制感染,防止鼓膜穿孔。
2、中耳炎在穿孔以後,需要進行抗生素滴耳液的治療。如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耳,可以每次滴5到6滴,滴耳後讓葯水在外耳道里浸泡10分鍾,每天滴耳2次,連續滴耳7到10天,可以達到比較好的治療效果。
3、如中耳炎嚴重,如感染因素侵入到顱內,甚至乳突、皮下等情況,要進行細菌培養,根據細菌培養的結果進行葯物敏感實驗。依據實驗的結果,來選擇敏感的抗生素控制感染,達到治癒中耳炎的目的。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以控制感染和通暢引流為原則,包括全身應用抗生素、減充血劑滴鼻、滴耳液滴耳等。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治療以控制感染、通暢引流、清除病灶、恢復聽力和消除病因為原則,包括全身和局部應用抗生素,必要時行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