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拃字怎麼讀
讀作:zhǎ。
拼音:zhǎ,聲母是zh,韻母是ǎ,讀作第3聲。
釋義:
1、張開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來量長度:用手~了~桌面。
2、表示張開的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兩端間的距離:這塊布有三~寬。
筆畫:
(1)拃怎麼讀擴展閱讀:
相關組詞:
一、一拃
拼音:[yī zhǎ]
釋義:張開大拇指和中指,兩端的距離(長約五寸)為「一拃」。
二、拃掙
拼音:[zhǎ zhèng]
釋義:掙扎。
Ⅱ 拃讀什麼字
拃,查字典知拼音:zha,第3聲;廣東海陸豐地區河洛話日常口語念:
拃→lia,第4聲。
義:張開大拇指與中指或無名指量長度。
如:三拃長→sann1 lia3 n1~2;
兩拃寬→no1 lia3 kuan1;
等等。
文讀與口讀都是這音:lia4。
數字為聲調。
Ⅲ 拃這個字怎麼讀
拃讀音:zhǎ,聲母是zh,韻母是ǎ,聲調是三聲。
釋義:
1、張開大姆指和中指(或小指)量長度。
2、量詞,指張開大姆指和中指(或小指)兩端的距離;兩拃寬。
漢字演變只有楷體:
相關組詞只有2個:
一拃[yī zhǎ]
張開大拇指和中指,兩端的距離(長約五寸)為「一拃」。
拃掙[zhǎ zhèng]
掙扎。
Ⅳ 「拃」怎麼讀是什麼意思
拼音:zhǎ
基本字義◎
張開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量長度。
◎
量詞,指張開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兩端的距離:兩~寬。編輯本段方言集匯◎
粵語:zaa6
◎
客家話:[客英字典]
zan3
(cok7)
[台灣四縣腔]
zan3
cok7
(ngiam5)
[梅縣腔]
zak7
[海陸豐腔]
zan3
cok7
(ngiam5)
◎北方一些地方(如天津)習慣說為hǎ
Ⅳ 這個字拃怎麼讀
拃
讀音:[zhǎ]
部首:扌五筆:RTHF
釋義:1.張開大姆指和中指(或小指)量長度。 2.量詞,指張開大姆指和中指(或小指)兩端的距離:兩~寬。
Ⅵ 拃是什麼意思 多長
拃,讀作zhǎ。基本字義是張開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量長度;也作為量詞,指張開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兩端的距離:兩~寬。
【字目】拃
【拼音】zhǎ
【基本解釋】張開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來量長度。
【輸入法】五筆86&98:RTHF; 倉頡:QOS;鄭碼:DMID
【筆順編號】12131211
【筆順讀寫】橫、豎鉤、提、撇、橫、豎、橫、橫
【四角號碼】58011
【UniCode】CJK統一漢字U+62C3
【英譯】grope,press,span
一拃的出處:
茹志鵑《三走嚴庄》:「來全的爹,整天嘴裡咬著一拃長的小煙袋,埋頭幹活。
厘米是現實生活中常用的一個長度計量單位,等於一米的百分之一。英文:centimetre(s)(BrE);中文發音是límǐ,可以簡寫為cm,有關厘米的單位轉換是1厘米=10毫米=10000微米=10000000納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Ⅶ 拃的拼音是什麼
拃的拼音是:zhǎ
拃簡體部首:扌部,部外筆畫:5畫,總筆畫:8畫
繁體部首:手部,五筆:RTHF,倉頡:QOS
釋義:
1、張開大姆指和中指(或小指)量長度。
2、量詞,指張開大姆指和中指(或小指)兩端的距離:兩拃寬。
漢字演變:只有楷體
相關組詞:只有兩個
1、一拃[yī zhǎ]
張開大拇指和中指,兩端的距離(長約五寸)為「一拃」。
2、拃掙[zhǎ zhèng]
掙扎。
Ⅷ 拃是什麼意思
基本字義:拃,讀作zhǎ。基本字義是 張開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量長度;也作為量詞,指張開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兩端的距離:兩~寬。
繁體字:拃,部首:扌,拼音:zhǎ
筆畫:8,結構:左右結構
首尾分解:扌乍,部件分解:扌乍,異體字:拶柞扎
(8)拃怎麼讀擴展閱讀
筆順:
組詞解釋:
1、一拃
張開大拇指和中指,兩端的距離(長約五寸)為「一拃」。
2、拃掙
掙扎。
3、兩拃寬
兩掌寬。
4、兩拃
十寸。
Ⅸ Zha怎麼拼
一zha的zha寫法:拃
一、拃的讀音:zhǎ
二、漢字釋義:
1、張開大姆指和中指(或小指)量長度。
2、量詞,指張開大姆指和中指(或小指)兩端的距離。
三、漢字結構:左右結構
四、部首:扌
五、相關片語:
拃掙:掙扎。
一拃:張開大拇指和中指,兩端的距離為「一拃」。
(9)拃怎麼讀擴展閱讀:
一、漢字筆畫:
橫、豎鉤、提、撇、橫、豎、橫、橫
二、拃的同音字:炸
炸的漢字釋義:
1、突然破裂。
2、用炸葯或炸彈爆破。
3、發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