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情何以堪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事已違異常情,那種境況如何能忍受?感情又怎麼能承受這種打擊呢? 在不同的語境解釋略有不同。含有感慨或體諒的語氣。
一、拼音
情何以堪 [ qíng hé yǐ kān ]
二、出處:北周·庾信《枯樹賦》:「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釋義:連樹都是這樣,更何況是人呢?
三、例句
1、月亮的這頭孤人站立找不到一個傾訴的夥伴,讓我情何以堪呀!多情卻被無情惱。明知近在咫尺卻遠隔千里,幾渡翻山越嶺,踏盡萬水千山也不一定能看到希望。
2、你做事做那麼快做什麼,做的快還做的那麼好,讓人挑不出毛病,你這是讓別人情何以堪。
情何以堪的近義詞:
1、如之奈何 [ rú zhī nai hé ]
釋義:該怎麼辦?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43回:「倘或被眼疾手快的拿了送官,如之奈何?」
翻譯:如果被手眼很快的遣送見官,那該怎麼辦呢?
2、無所適從 [ wú suǒ shì cóng ]
釋義:不知跟從哪一個好。比喻不知怎麼辦才好。適:往。從:跟隨。
出處:春秋·左丘明《左傳·僖公五年》:「一國三公,吾誰適從。」
翻譯:一個國家三個國王,不知道跟隨那個。
⑵ 情何以堪是什麼意思該怎樣解釋
情何以堪(qíng hé yǐ kān), 堪: 承受。 何以:賓語前置,即「以何」。
意思: 感情又怎麼能承受這種打擊呢? 在不同的語境解釋略有不同。
出自庾信的《枯樹賦》;南朝宋時期《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是南朝宋出版的圖書,由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又名《世說》。 其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後期到晉宋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
《世說新語》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它原本有八卷,被遺失後只有3卷。
(2)情何以堪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世說新語》又稱《世說》《世說新書》,卷帙門類亦有不同。因為漢代劉向曾經著《世說》(原書亡佚),後人將此書與劉向所著相別,取又名《世說新書》,大約宋代以後才改稱。《世說新語》依內容可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等三十六類(先分上,中,下三卷),每類有若干則故事,全書共有一千二百多則,每則文字長短不一,有的數行,有的三言兩語,由此可見筆記小說「隨手而記」的訴求及特性。
其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後期到晉宋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書中所載均屬歷史上實有的人物,但他們的言論或故事則有一部分出於傳聞,不盡符合史實。此書中相當多的篇幅雜采眾書而成。如《規箴》《賢媛》等篇所載個別西漢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記》和《漢書》。其他部分也多采自於前人的記載。
在《世說新語》的3卷36門中,上卷4門——德行、言語、政事、文學,中卷9門——方正、雅量、識鑒、賞譽、品藻、規箴、捷悟、夙惠、豪爽,這13門都是正面的褒揚。另有下卷23門——容止、自新、企羨、傷逝、棲逸、賢媛、術解、巧藝、寵禮、任誕、簡傲、排調、輕詆、假譎、黜免、儉嗇、汰侈、忿狷、讒險、尤悔、紕漏、惑溺、讎隙。
⑶ 情何以堪的意思和用法
情情何以堪的意思是:感情又怎麼能承受這種打擊呢?其中堪,承受的意思。 何以,賓語前置,即「以何」。在不同的語境解釋略有不同。也有作「物猶如此,人何以堪」。
用法:一般用來表達情感上的難以承受
例句:怎麼待遇是天壤之別?讓我情何以堪啊。
出處:出自庾信的《枯樹賦》;南朝宋時期《世說新語》。
原句:昔年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凄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釋義:當年栽種的柳樹,繁茂可愛。現在看到它們枯敗凋零,不能不令人凄傷。在短短的時間里樹都老得不成樣子了,人又怎麼能經受得了年齡的催迫!
(3)情何以堪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情何以堪的相關典故:
作者借《續晉陽秋》和《世說新語》所記兩則晉人殷仲文、桓溫對樹興嘆故事,演繹敷衍,借闡說樹的榮枯,抒寫自己的鄉關之思。
唐張鷟《朝野僉載》記載了這樣一則軼事:「庾信從南朝初至北方,文士多輕之。信將《枯樹賦》以示之,於後無敢言者。」其實庾信入北以前,他的文名已經震動大江南北,不可能出現文中所說的被輕視的情況。所以這個故事我們只能當小說家言來看。
但這也反映出北朝至隋唐的文士視《枯樹賦》為庾信代表作的看法。而《枯樹賦》在寫樹之榮枯時,奢麗宏衍,恣肆誇炫,且極力征事用典,以顯文思富贍,也使此賦在情感充沛、氣骨清健的風格中,帶有齊梁文學的華麗面貌,是庾信文風集南北大成的體現。
這篇賦寫作時期不能確定,或根據上引《朝野僉載》,以為成於庾信羈滯北方的初期。但從本文看,其情調之沉痛與絕望情緒,更接近其晚年頹唐的心態。
⑷ 情何以堪是什麼意思
情何以堪的意思是感情又怎麼能承受這種打擊呢。
一、出處
南北朝庾信《枯樹賦》: 「昔年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凄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二、譯文
怎麼過去在漢水之南種下的柳樹,曾經枝條飄拂依依相惜;今天卻看到它枝葉搖落凋零,江邊一片凄清傷神的景象。樹尚且如此,又何況人呢?
(4)情何以堪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近義詞
啼笑皆非
釋義: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既令人難受,又讓人覺得可笑。
出處:唐·孟吊《本事詩·情感》:「笑啼皆不敢;方驗作人難。」
譯文:連哭和笑都不能正常表現,才感到做人真難。
⑸ 情以何堪是什麼意思
情何以堪,一般來說的含義是指「感情上 怎麼受得了呢?」一般適用於感情上出現 了難已接受的事情。現在有些論壇中常有 人說這句話,一般是用來表示別人說的比 較雷、比較囧,讓人一下不好接受……類 似於石化、凌亂、黑線之類想要表達的
情何以堪,堪: 承受。 何以: 賓語前置, 即「以何」。 意思: 感情又怎麼能承受這種 打擊呢? 在不同的語境解釋略有不同。 詞目出自《世說新語》 原文為「昔年種柳 ,依依漢南。今看搖落,凄愴江潭。樹猶 如此,人何以堪。」。也有作「物猶如此, 人何以堪」。
⑹ 情以何堪是什麼意思
一、情以何堪[qíng yǐ hé kān]
釋義:堪: 承受。何以: 賓語前置,即「以何」。人的感情又怎麼能承受得這種打擊。也指難為情。
出處:《世說新語》:「桓公北征,經金城,見前為琅琊時種柳,皆已十圍,慨然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攀枝執條,泫然流淚。」
出處釋義:桓公北征,經過金城時,見到為(琅邪)時種下的柳樹,都已經十圍(古代的計量法)了,感慨的說:在短短的時間里樹林已長成這樣,人又怎麼能夠忍受呢?手撫枝條,留下淚來。表示對眼前事物發生的巨大變化,觸景生情而發出的慨嘆。
二、難為情[nán wéi qíng]
釋義:為情,指謂感情上受不了、情面上過不去。
出處:出自晉石崇 《王明君詞》詩:「傳語後世人,遠嫁難為情。」
出處釋義:跟後世的人講,遠嫁讓人情面上過不去。
(6)情何以堪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情何以堪和難為情的近義詞有:汗顏、過意不去、尷尬等
情何以堪和難為情的反義詞有:恬不知恥、寡廉鮮恥、滿不在乎等
一、汗顏 [ hàn yán ]
釋義:臉上出汗,形容羞愧。
引證:郭小川 《贈友人》詩:「而我和你,尤其是我付出的卻是那麼少、那麼少,以至永遠感到汗顏。」
二、過意不去 [ guò yì bù qù ]
釋義:心中不安。
引證:豐子愷 《東京某晚的事》:「看她吃苦,心裡大概又覺得過意不去。」
三、尷尬 [ gān gà ]
釋義:處境困難,不好處理;神色、態度)不自然。
引證:他覺得去也不好,不去也不好,實在尷尬。
四、恬不知恥 [ tián bù zhī chǐ ]
釋義:做了壞事滿不在乎,不以為恥。
引證:有些人穿得挺時髦,貌似很有身份,卻恬不知恥地在公共場所亂扔果皮。
五、寡廉鮮恥 [ guǎ lián xiǎn chǐ ]
釋義:不廉潔,不知羞恥。現多 指不知羞恥。鮮(xiǎn):少。
引證:這個人寡廉鮮恥,為了弄到錢,什麼都干。
⑺ 成語「情以何堪」是什麼意思
意思為:感情怎麼能承受這種打擊呢?同時也可以理解為:讓人怎麼辦,將人置身於何地的意思 ,多用於負面情緒。在不同的語境解釋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