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朱熹的熹怎麼讀
朱熹 [zhū xī]
南宋理學家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謚文,世稱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省尤溪縣)。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親傳弟子而享祀孔廟,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1]朱熹是「二程」(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與二程合稱「程朱學派」。朱熹的理學思想對元、明、清三朝影響很大,成為三朝的官方哲學,是中國教育史上繼孔子後的又一人。
朱熹十九歲考中進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東巡撫,做官清正有為,振舉書院建設。官拜煥章閣侍制兼侍講,為宋寧宗皇帝講學。
B. 熹字怎麼讀
「熹」xī【動】形聲。從火,喜聲。本義:烤炙,同本義【roastmeat】熹,炙也。《說文》字亦作熺。熹微。
C. 熹怎麼讀
xī。上下結構,總筆畫數十六,意為炙、熾熱;東暾淡未熹,北吹寒更寂。可作動詞,也可作形容詞。組詞:福熹、自熹、熹平石經、熹娛、熹炭、熹合、微熹初露、熹爛、晨光熹微。
漢字,又稱中文、中國字,別稱方塊字,是漢語的記錄符號,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變為象徵,復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除極個別漢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個漢字一個音節。需要注意的是,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國在歷史上都深受漢文化的影響,甚至其語文都存在借用漢語言文字的現象。現代漢字是指楷化後的漢字正楷字形,包括繁體字和簡體字。現代漢字即從甲骨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至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演變而來。
D. 「熹」這個字念什麼
一、熹的拼音:xī
二、釋義:
1.天亮:~微。
2.明亮:星~。
又如:熹微;熹爛(燦爛的光彩)
三、熹的部首:灬
四、漢字結構:上下結構
五、造字法:形聲;從灬、喜聲
六、異體字:熺暿
七、相關組詞:
熹微赫熹熹爛朱熹熹合福熹微熹熹娛自熹熹炭熹平石經微熹初露晨光熹微
(4)熹怎麼讀擴展閱讀:
一、字形演變:
。造字本義:動詞,在夜幕下圍繞篝火歡樂慶祝。
文言版《說文解字》:熹,炙也。從火,喜聲。
白話版《說文解字》:熹,烘烤香肉。字形採用「火」作邊旁,採用「喜」作聲旁。
二、片語釋義:
1、福熹[ fú xī ]
見「福喜」。
2、微熹[ wēi xī ]
指陽光不強烈。
3、熹娛[ xī yú ]
謂游適嬉戲。熹,通「嬉」。
4、自熹[ zì xī ]
見「自喜」。
5、熹炭[ xī tàn ]
亦作「熺炭」。未全熄滅的炭火。
E. 熹這個字怎麼讀
熹
【讀音】:xī
【釋義】:
(1)光明:~微(日光微明),星~;
(2)炙,熾熱;
(3)古人名用字;
(4)天亮。
F. 熹的讀音是什麼
熹
拼音: [xī]
部首:灬部 筆畫:16筆 五筆:FKUO
釋義:1.光明:~微(日光微明)。星~。2.炙,熾熱:「東暾淡未~,北吹寒更寂」。3.古人名用字。
G. 熹是什麼字,熹字作何解,熹的意思,熹字怎麼讀
一、讀:xī
二、熹的意思:
1、天亮:~微。
2、明亮:星~。
三、熹的結構:
上下結構
四、組詞:
熹微赫熹熹爛福熹
朱熹自熹熹合微熹
(7)熹怎麼讀擴展閱讀
一、字源演化:
二、說文解字:
文言版《說文解字》:熹,炙也。從火,喜聲。
白話版《說文解字》:熹,烘烤香肉。字形採用「火」作邊旁,採用「喜」作聲旁。
三、相關組詞:
1、熹微[ xī wēi ]
形容陽光不強(多指清晨的):晨光~。
引證:冰心 《超人·離家的一年》:「幾處很偉大的學校建築,矗立在熹微的晨光里。」
2、赫熹[ hè xī ]
指烈日。
3、熹爛[ xī làn ]
亦作「熺爛」。燦爛的光彩。
4、熹合[ xī hé ]
和諧。
5、微熹[ wēi xī ]
指陽光不強烈。
H. 熹怎麼讀
一、熹的聲母x,韻母i,音調xī
二、釋義:
1、光明:~微(日光微明)。星~。
2、炙,熾熱。
3、古人名用字。
三、部首:灬
四、筆畫:橫、豎、橫、豎、橫折、橫、點、撇、橫、豎、橫折、橫、點、點、點、點
(8)熹怎麼讀擴展閱讀:
相關組詞:
1、自熹
[zì xī]
見「自喜」。
2、熹炭
[xī tàn]
亦作「熺炭」。未全熄滅的炭火。
3、熹合
[xī hé]
和諧。
4、熹娛
[xī yú]
謂游適嬉戲。熹,通「嬉」。
5、微熹
[wēi xī]
指陽光不強烈。
I. 熹的讀音是什麼
熹的讀音是 xī,做動詞和形容詞解釋,語義如下:
①本義,動詞,形聲。從火,喜聲,本義為烤炙,在夜幕下圍繞篝火歡樂慶祝。 本義已失,多見於古文。
②形容詞,意為在黑暗中發光的,在黑暗中發亮的,也有亮;光明的意思。
③組詞如:熹微,福熹,自熹,赫熹,朱熹,熹爛,熹炭,微熹,熹合,熹娛,微熹初露,熹平石經,晨光熹微。
(9)熹怎麼讀擴展閱讀
熹字的字形演變:
文言版《說文解字》:熹,炙也。從火喜聲。
白話版《說文解字》:熹,烘烤香肉。字形採用「火」作邊旁,「喜」是聲旁。
組詞解釋:
1,熹微,讀音為xī wēi,形容陽光不強(多指清晨的陽光) 光線淡弱。出自晉·陶潛《歸去來辭》:「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白話文意思是向行人問前面的路程,遺憾的是天剛剛放亮。
2,熹爛,讀音為 xī làn,亦作「熺爛」,意思是燦爛的光彩。出自明代劉基 《丹霞蔽日行》:「熺爛相盪射。」 意思是在燦爛的陽光下一起齊射。
3,微熹,讀音為 wēi xī,指陽光不強烈。造句如:陽光微熹,我們在草坪上享受這大好時光。
4,微熹初露,讀音為wēi xī chū lù,指陽光剛剛露出來,不是很強烈。造句如:晨光微熹初露,樹梢檐角、田間地頭,處處掛著絨絨的白雪,瓊枝玉閣一般,在晨光中鑲金鍍銀。
5,晨光熹微,讀音為chén guāng xī wēi,熹微:天色微明。晨光熹微指早上天色微明。造句如:晨光熹微漸漸照進了小川的房間,小川坐在案牘前冥想苦思,而龐副將則愁容滿面地在房間中走來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