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政治面貌填什麼
政治面貌填寫中共黨員、中共預備黨員、共青團員、民革黨員、民盟盟員、民建會員、民進會員、農工黨黨員、致公黨黨員、九三學社社員、台盟盟員、無黨派人士、群眾13類之一。
假如本人已經加入中國共產黨,就填黨員,預備期內的中共黨員填中共預備黨員;如果加入了中國共青團,就填共青團員,如果什麼都沒有加入,那麼就寫群眾即可。
例如:某人加入了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即民革),則他的政治面貌就是民革黨員。如果是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的政治面貌就是中共黨員,預備期內的中共黨員稱為中共預備黨員。
(1)政治面貌一般填什麼擴展閱讀:
個人信息項赴港澳台不用再填「政治面貌」:
原《中國公民普通護照申請表》中婚姻狀況、戶籍所屬派出所、家庭現住址、工作單位及地址、職務職稱、家庭主要成員的稱謂姓名出生日期住址等內容不用再填。
同時,在新表中,本人身份選項也被取消,原來表格中則設置了農民、公務員、宗教職業者、無業人員和學生等選項供申請人選擇。《中國公民普通護照申請表》中則保留了姓名、身份證號碼、性別、出生地、戶口所在地和本人聯系電話等多項重要信息。
同時,在原來《內地居民往來港澳地區申請表》、《北京市居民往來台灣地區申請表》中所需填寫的政治面貌選項也不用再填寫了。
Ⅱ 填表格中,政治面貌 該寫什麼
政治面貌就填寫個人目前的政治身份。
政治面貌,也有的稱做政治面目,表明了一個在政治上的歸屬,是一個人的政治身份最直接的反映,是指一個人所參加的政黨、政治團體,間接表明本人思想傾向、政治立場和政治觀點。
政治面貌分為以下13類,代碼及名稱如下:
01 中共黨員
02 中共預備黨員
03共青團員
04 民革黨員
05 民盟盟員
06 民建會員
07 民進會員
08 農工黨黨員
09 致公黨黨員
10 九三學社社員
11 台盟盟員
12 無黨派人士
13 群眾(現稱普通居民,與居民身份證相對應)
(2)政治面貌一般填什麼擴展閱讀
政治面貌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和社會的上層建築,出現在產生階級對立和產生國家的時候,並總是直接或間接地同國家相聯系。政治同各種權力主體的利益密切相關。
各種權力主體為獲取和維護自身利益,必然發生各種不同性質和不同程度的沖突,從而決定了政治斗爭總是為某種利益而進行的基本屬性。經濟、社會生活、文化方面和意識形態方面的利益,權力的追求以及某些心理滿足等,對於各種權力主體來說,都是政治運行的基本動力。
Ⅲ 政治面貌填什麼了
中共黨員,中共預備黨員,共青團員,民革會員,民盟盟員,民建會員,民進會員,農工黨黨員。政治面貌,表明了一個在政治上的歸屬,是一個人的政治身份最直接的反映,是指一個人所參加的政黨、政治團體;間接表明本人思想傾向、政治立場和政治觀點。
政治面貌主要用於個人人事檔案、戶籍等填寫項目。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局發布了「政治面貌代碼「(英文Codes for political affiliation),以適用於使用信息處理系統進行人事檔案管理、社會調查、公安戶籍管理等方面工作時信息處理之間的信息交換。
團員義務:
1,努力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團的基本知識,學習科學、文化、法律和業務知識,不斷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
2,宣傳、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積極參加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努力完成團組織交給的任務,在學習、勞動、工作及其他社會活動中起模範作用。
3,自覺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和團的紀律,執行團的決議,發揚社會主義新風尚,積極參加志願服務,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提倡共產主義道德,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保護國家財產和人民群眾的安全挺身而出,英勇斗爭。
4,接受國防教育,增強國防意識,積極履行保衛祖國的義務。
5,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熱心幫助青年進步,及時反映青年的意見和要求。
6,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勇於揭露和糾正錯誤言行,勇於改正缺點和錯誤,自覺維護團結。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政治面貌
Ⅳ 初中生的政治面貌應該填什麼合適 (七年級學生)
初中生的政治面貌應該填:群眾。
七年級的學生,應該還沒有入共青團,所以還沒有成為共青團員。
現在政治面貌一般是填:中共黨員,共青團員,群眾,民主黨派。初中七年級的學生,既然還沒入團,當然不會是黨員,也不會是民主黨派,所以應該填:群眾。
簡介:
政治面貌,也有的稱做政治面目,表明了一個在政治上的歸屬,是一個人的政治身份最直接的反映,是指一個人所參加的政黨、政治團體;間接表明本人思想傾向、政治立場和政治觀點。 政治面貌主要用於個人人事檔案、戶籍等填寫項目。
Ⅳ 一般人政治面貌寫什麼
面貌如下:
普通人在填寫政治面貌的時候只需要填寫「群眾」即可,如果是團員之類的,就可以填寫對應的團員。面貌,原意指人的容貌、相貌,泛指事物的外觀,比喻事物所呈現的景象、狀態等。
簡介:
《屍子》卷下:「面貌不足見也,先視天下不見稱也;然而名顯天下,聞於四方,其惟學者乎。」文瑩《玉壺清話》卷三:「上曰:『怪卿(梁適)面貌酷肖 梁固 。』」
《西遊補》第三回:「行者心中暗想:他又不是值日功曹,面貌又不是惡曜凶星,明明是下界平人。」
《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七回:「楚臣子期,面貌與昭王相似,言於隨侯曰:『事急矣!我偽為王而以我出獻,王乃可免也。』」
Ⅵ 政治面貌該如何填寫
政治面貌通常按照以下13類進行填寫:分別為中共黨員、中共預備黨員、共青團員、民革黨員、民盟盟員、民建會員、民進會員、農工黨黨員、致公黨黨員、九三學社社員、台盟盟員、無黨派人士、群眾(現稱普通居民,與居民身份證相對應)。
政治外觀顯示出政治聯系,這是一個人的政治身份的最直接反映。 它是指一個人參加的政黨和政治團體,它間接地表明了他自己的思想傾向,政治立場和政治觀點。 例如,如果有人加入九三學社,那麼他的政治面貌就是九三學社社員。 如果他加入中國共產黨,他的政治出場就是中國共產黨的成員。
(6)政治面貌一般填什麼擴展閱讀
政治面貌在建國初期又被稱作本人成分,可以按實際情況填寫,如果你是學生你可以填「學生」,如果你是工人你可以填「工人」或者是「教師」「職工」「退休工人」等等。
1、農村
農村的本人成分從高到低主要有地主、富農、中農、中下農、貧農。
2、城市
城市本人成分從高到低主要有民族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手工所有者,學生,中小學教師,小職員,小文員,小律師,小商人等),半無產階級(文員,小販等), 無產階級(工人,職員)等。
Ⅶ 政治面貌怎麼填能填工人嗎
不能,
政治面貌,也有的稱做政治面目,表明了一個在政治上的歸屬,是一個人的政治身份最直接的反映,是指一個人所參加的政黨、政治團體;間接表明本人思想傾向、政治立場和政治觀點。政治面貌主要用於個人人事檔案、戶籍等填寫項目。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局發布了「政治面貌代碼「(英文Codes for political affiliation),以適用於使用信息處理系統進行人事檔案管理、社會調查、公安戶籍管理等方面工作時信息處理之間的信息交換。
(7)政治面貌一般填什麼擴展閱讀:
政治面貌分為中共黨員、中共預備黨員、共青團員、民革黨員、民盟盟員、民建會員、民進會員、農工黨黨員、致公黨黨員、九三學社社員、台盟盟員、無黨派人士、群眾這13類。
政治面貌代表的是一個人的政治身份。對於我們普通公民而言,政治身份似乎沒有什麼影響,但是對於當權者或者機構組織而言,政治面貌就很重要了,在對個人考察方面或者職位提升方面,政治面貌都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在個人簡歷的填寫中,不可忽略這一欄。
Ⅷ 黨員政治面貌怎麼填
政治面貌分為以下13類,代碼及名稱如下:
01-中共黨員
02-中共預備黨員
03-共青團員
04-民革黨員
05-民盟盟員
06-民建會員
07-民進會員
08-農工黨黨員
09-致公黨黨員
10-九三學社社員
11 -台盟盟員
12-無黨派人士
13-群眾(現稱普通居民,與居民身份證相對應)
政治面貌的作用:
如:某人加入了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即民革),則他的政治面貌就是民革黨員。如果是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的政治面貌就是中共黨員。
對於大多數高中、大學生以及28歲以下的青年而言,政治面貌基本都是團員。相應的就填寫「團員」。
如果年滿二十八周歲,沒有在團內擔任職務,不再保留團籍,身份也就變為了群眾,相應的就填寫「群眾」。
如果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就填寫「中共黨員」,如果是預備黨員,就填寫「預備黨員」以此類推,依據個人實際情況,如實填寫。
Ⅸ 普通人政治面貌怎麼寫
普通人如果是非黨員、非團員,政治面貌寫"群眾"就可以。
如果是高中或以下在校生,多數都是共青團員,政治面貌就是共青團員。如果是大學生,入黨了,就是中共預備黨員或中共黨員。如果沒有入黨,那還是共青團員。高中畢業後離開學校,不再交納團費,或者是年滿28周歲,就會自行退團,不再是團員,政治面貌是群眾。
(9)政治面貌一般填什麼擴展閱讀:
政治面貌表明了一個在政治上的歸屬,是一個人的政治身份最直接的反映,是指一個人所參加的政黨、政治團體;間接表明本人思想傾向、政治立場和政治觀點。政治面貌主要用於個人人事檔案、戶籍等填寫項目。
在我國,政治面貌共分為13類,代碼及名稱分別是:01 中共黨員、02 中工預備黨員、03 共青團員、04 民革黨員、05 民盟盟員、06 民建會員、07 民進會員、08 農工黨黨員、09 致公黨黨員、10 九三學社社員、11 台盟盟員、12 無黨派人士、13群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政治面貌
Ⅹ 政治面貌應該填什麼呀
如果已經加入中國共產黨,就填黨員,預備期內的中共黨員填中共預備黨員;如果加入了中國共青團,就填共青團員,如果什麼都沒有加入,那麼就寫群眾即可。
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徵,就填寫無黨派人士:
一是沒有參加任何黨派,具有無黨派身份。這是無黨派人士的首要條件,但不是唯一條件,即並不是只要具備了無黨無派身份,就是無黨派人士。
二是對社會作出積極貢獻,具有一定社會影響。無黨派人士所從事的活動具有政治性,在所聯系群眾中要有影響力和代表性。
三是受過良好教育,具有較高的素質。這是由無黨派人士的社會基礎決定的。具體地說,無黨派人士是以無黨無派知識分子為主體的社會群體,主要分布在科學技術、教育、文化藝術、醫葯衛生、企業、政府機關和社會團體、社會中介機構等領域。
四是具有統戰工作對象身份。無黨派人士不等於無黨派群眾。廣大無黨派工農基本群眾,盡管他們在統一戰線中居基礎地位,但從來就不是統戰工作對象,當然也就不能稱之為統一戰線意義上的無黨派人士。
總之,《意見》對無黨派人士作出明確界定,為切實做好無黨派人士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據,為充分發揮無黨派人士作用指明了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