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ifi什麼時候普及的
2010年無線網路的覆蓋范圍在國內越來越廣泛,高級賓館、豪華住宅區、飛機場以及咖啡廳之類的區域都有Wi-Fi介面。
廠商只要在機場、車站、咖啡店、圖書館等人員較密集的地方設置「熱點」,並通過高速線路將網際網路接入上述場所。
這樣,由於「熱點」所發射出的電波可以達到距接入點半徑數十米至100米的地方,用戶只要將支持Wi-Fi的筆記本電腦或PDA或手機或psp或ipodtouch等拿到該區域內,即可高速接入網際網路。
WiFi的技術特點
一、優點
1、無線電波覆蓋范圍廣,WiFi半徑則達100米,適宜單位樓層以及辦公室內部運用。
2、速度不僅快,而且可靠性高802.11b的無線網路規范即是IEEE 802.11網路規范變種。最高帶寬是11Mbps,在信號有干擾或者比較弱的情況之下,帶寬可以調整到1Mbps、5.5Mbps及2Mbps,帶寬自動調整,有效保障網路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3、無需布線WiFi的優勢主要在不需要布線,可不受布線條件的限制。所以十分適宜移動辦公用戶需求,具備著廣闊市場前景。
二、不足之處
IP無線網路存在著部分不足之處,例如:切換時間長、覆蓋半徑小、帶寬不高等,使它不能很好支持移動VoIP等要求高的應用。
因為無線網路系統對上層業務開發的不開放原因,使很多適宜IP移動環境的業務難以開發。定位在家庭用戶的WLAN產品,在許多地方不能夠滿足運營商在網路維護、運營上的要求。
2. 無線網路的網路標准
常見標准有以下幾種:
IEEE802.11a:使用5GHz頻段,傳輸速度54Mbps,與802.11b不兼容
IEEE 802.11b:使用2.4GHz頻段,傳輸速度11Mbps
IEEE802.11g:使用2.4GHz頻段,傳輸速度主要有54Mbps、108Mbps,可向下兼容802.11b
IEEE802.11n草案:使用2.4GHz頻段,傳輸速度可達300Mbps,標准尚為草案,但產品已層出不窮。
目前IEEE802.11b最常用,但IEEE802.11g更具下一代標準的實力,802.11n也在快速發展中。
IEEE802.11b標准含有確保訪問控制和加密的兩個部分,這兩個部分必須在無線LAN中的每個設備上配置。擁有成百上千台無線LAN用戶的公司需要可靠的安全解決方案,可以從一個控制中心進行有效的管理。缺乏集中的安全控制是無線LAN只在一些相對較的小公司和特定應用中得到使用的根本原因。
IEEE802.11b標準定義了兩種機理來提供無線LAN的訪問控制和保密:服務配置標識符(SSID)和有線等效保密(WEP)。還有一種加密的機制是通過透明運行在無線LAN上的虛擬專網(VPN)來進行的。
SSID ,無線LAN中經常用到的一個特性是稱為SSID的命名編號,它提供低級別上的訪問控制。SSID通常是無線LAN子系統中設備的網路名稱;它用於在本地分割子系統。
WEP ,IEEE802.11b標准規定了一種稱為有線等效保密(或稱為WEP)的可選加密方案,提供了確保無線LAN數據流的機制。WEP利用一個對稱的方案,在數據的加密和解密過程中使用相同的密鑰和演算法。
3. 無線網路的標准有多少種
常見標准有以下幾種:
IEEE 802.11a :使用5GHz頻段,傳輸速度54Mbps,與802.11b不兼容 IEEE 802.11b :使用2.4GHz頻段,傳輸速度11Mbps IEEE 802.11g :使用2.4GHz頻段,傳輸速度主要有54Mbps、108Mbps,可向下兼容802.11b IEEE 802.11n草案:使用2.4GHz頻段,傳輸速度可達300Mbps,目前標准尚為草案,但產品已層出不窮 目前IEEE 802.11b最常用,但IEEE 802.11g更具下一代標準的實力,802.11n也在快速發展中。 IEEE 802.11b標准含有確保訪問控制和加密的兩個部分,這兩個部分必須在無線LAN中的每個設備上配置。擁有成百上千台無線LAN用戶的公司需要可靠的安全解決方案,可以從一個控制中心進行有效的管理。缺乏集中的安全控制是無線LAN只在一些相對較的小公司和特定應用中得到使用的根本原因。 IEEE 802.11b標準定義了兩種機理來提供無線LAN的訪問控制和保密:服務配置標識符(SSID)和有線等效保密(WEP)。還有一種加密的機制是通過透明運行在無線LAN上的虛擬專網(VPN)來進行的。 SSID ,無線LAN中經常用到的一個特性是稱為SSID的命名編號,它提供低級別上的訪問控制。SSID通常是無線LAN子系統中設備的網路名稱;它用於在本地分割子系統。 [2]WEP ,IEEE802.11b標准規定了一種稱為有線等效保密(或稱為WEP)的可選加密方案,提供了確保無線LAN數據流的機制。WEP利用一個對稱的方案,在數據的加密和解密過程中使用相同的密鑰和演算法。
4. 無線網路有哪些標准
常見標准有以下三種:
IEEE 802.11a :使用5GHz頻段,傳輸速度54Mbps,與802.11b不兼容
IEEE 802.11b :使用2.4GHz頻段,傳輸速度11Mbps
IEEE 802.11g :使用2.4GHz頻段,傳輸速度54Mbps,可向下兼容802.11b
目前IEEE 802.11b最常用,但IEEE 802.11g更具下一代標準的實力。
了解更多服務優惠點擊下方的「官方網址」客服22為你解答。
5. 無線網路的標準是什麼
常見標准有以下三種:
IEEE802.11a:使用5GHz頻段,傳輸速度54Mbps,與802.11b不兼容
IEEE802.11b:使用2.4GHz頻段,傳輸速度11Mbps
IEEE802.11g:使用2.4GHz頻段,傳輸速度54Mbps,可向下兼容802.11b
目前IEEE802.11b最常用,但IEEE802.11g更具下一代標準的實力。
了解更多服務優惠點擊下方的「官方網址」客服22為你解答。
6. 無線區域網有哪些主要標准哪些是現在的主流技術依據
無線區域網的兩個頻段:2.4GHz和5GHz,這兩個頻段各有千秋。
5G頻段帶寬大,傳輸距離不是很遠,2.4G頻段帶寬沒有5G頻段的大,但是傳輸距離相比5G頻段的要遠。
現在公司無線多部署的是雙頻無線AP,也就是2.4G和5G都有的。默認情況下手機會自動連接5G頻段,而現在市場上筆記本的無線網卡幾乎都是單頻的,所以筆記本連接的是2.4G頻段。
無線區域網標準是IEEE802.11,時至今日,802.11a、b、g、n、ac這種協議是現在市場上看得見的。802.11a支持5G信道,傳輸速率達到54Mbps,802.11b和g都是2.4G信道,802.11g是802.11b的升級,傳輸速率是54Mbps,802.11n是近十年最流行的,這種協議兼容2.4G和5G兩個頻段,傳輸速率可達到400+Mbps,是802.11g的8倍。
7. 802.11各項無線頻段和最高速率分別是多少
無線頻段目前可使用的標准有兩個,分別是IEEE802.11G和IEEE802.11b。
802.11b無線網路規范是IEEE 802.11網路規范的變種,最高帶寬為11 Mbps。
8. 無線網路的國際標准有哪些
同樓上,再加上802.11全家族
* IEEE 802.11 ,1997年,原始標准(2Mbit/s,工作在2.4GHz)。 * IEEE 802.11a,1999年,物理層補充(54Mbit/s,工作在5GHz)。 * IEEE 802.11b,1999年,物理層補充(11Mbit/s工作在2.4GHz)。 * IEEE 802.11c,符合802.1D的媒體接入控制層橋接(MAC Layer Bridging)。 * IEEE 802.11d,根據各國無線電規定做的調整。 * IEEE 802.11e,對服務等級(Quality of Service, QoS)的支持。 * IEEE 802.11f,基站的互連性(IAPP, Inter-Access Point Protocol),2006年2月被IEEE批准撤銷。 * IEEE 802.11g,2003年,物理層補充(54Mbit/s,工作在2.4GHz)。 * IEEE 802.11h,2004年,無線覆蓋半徑的調整,室內(indoor)和室外(outdoor)信道(5GHz頻段)。 * IEEE 802.11i,2004年,無線網路的安全方面的補充。 * IEEE 802.11j,2004年,根據日本規定做的升級。 * IEEE 802.11l,預留及准備不使用。 * IEEE 802.11m,維護標准;互斥及極限。 * IEEE 802.11n,2008年上半年通過正式標准,WLAN的傳輸速率由目前802.11a及802.11g提供的54Mbps、108Mbps,提供到300Mbps甚至高達600Mbps。 * IEEE 802.11k,該協議規范規定了無線區域網絡頻譜測量規范。該規范的制訂體現了無線區域網絡對頻譜資源智能化使用的需求。 * IEEE 802.11s, 2007年9月.拓撲發現、路徑選擇與轉發、信道定位、安全、流量管理和網路管理。網狀網路帶來一些新的術語。 除了上面的IEEE標准,另外有一個被稱為IEEE 802.11b+的技術,通過PBCC技術(Packet Binary Convolutional Code)在IEEE 802.11b(2.4GHz頻段) 基礎上提供22Mbit/s的數據傳輸速率。但這事實上並不是一個IEEE的公開標准,而是一項產權私有的技術,產權屬於美國德州儀器公司。
9. 無線網路標准 國內外有幾種能通用嗎
從12月1日開始執行的中國無線網路標准GB15629.11-2003《無線區域網媒體訪問控制和物理層規范》中的WAPI協議引起全球IT產業激烈爭論。前不久中國宣布了EVD標准,相信更多的中國標准正在制定之中,並有望相繼出台。問題的要害在於中國標准化運動必須符合國際競爭的游戲規則,符合便合理,不符合就不合理。世界貿易組織的一個重要協定貿易技術壁壘協定 (WTO/TBT)規定WTO各成員國可以為本國安全、健康、環保等正當目標,在符合WTO總協定的有關標准和國際指南的前提下修改或制定出本國新的技術法規、標准等相關文件。眾所周知,現行的無線網路安全標准存在公認的明顯缺陷,WAPI旨在加強無線網路的安全性,符合WTO上述規則。縱觀IT產業發展歷程,從來都是市場決定標准,市場選擇標准,歷史上的CDMA與GSM之爭、乙太網與令牌環網之爭等都生動地證明了這一點。誰擁有市場,誰就是標準的制定者。亞太區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無線市場,中國居亞太前三,呈現出強勁的發展態勢。所以,中國按照自已對技術和應用需求的理解提出無線網標准,合情合理,無可指責。了解工業史的人都知道,同一領域常常多個標准並行。在長度度量標准中米與英尺都在使用、靜態圖像格式上JPG與GIF並存、網路中以太與ATM互聯互通。所以不同的標准並不一定互斥,而是可以相融或相通,不同的技術和標准增加了選擇的多樣性,有利於充分競爭,有利於技術、產品和產業發展。因此聲稱中國的WAPI標准將對WLAN產業造成損害的觀點並不能成立。總之,中國標准合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
公 告
2003年第110號
關於無線區域網強制性國家標准實施的公告強制性國家標准GB15629.11-2003《信息技術 系統間遠程通信和信息交換 區域網和城域網 特定要求 第11部分:無線區域網媒體訪問控制和物理層規范》和GB15629.1102-2003《信息技術 系統間遠程通信和信息交換 區域網和城域網 特定要求 第11部分:無線區域網媒體訪問控制和物理層規范:2.4GHz頻段較高速物理層擴展規范》已於2003年5月12日發布,自2003年12月1日起實施。為便於企業及其無線區域網產品符合上述兩項國家標准,現就此兩項國家標準的實施的時間和要求公告如下:
一、 國家標准於2003年12月1日起實施,即日起禁止進口、生產和銷售不符合強制性國家標準的無線區域網產品。
二、 符合下述情況之一的無線區域網產品,允許在2004年6月1日之前進口、生產和銷售:1. 2003年12月1日前已經進口或生產的;2. 2003年12月1日前已簽訂有效合同的;
三、 為給生產企業在2003年12月1日前生產的產品在市場銷售留有過渡期,國家和各地質量監督、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在2004年6月1日以後再安排質量監督檢查和抽查。
四、 來料加工用於出口的產品,不受上述兩項國家標準的約束。
特此公告。
二00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 公 告2003年第113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和《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規定》的規定,現決定對無線區域網產品實施強制性產品認證。自2004年6月1日起,未獲得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和未加施中國強制性認證標志的無線區域網產品不得出廠、進口、銷售或者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自2004年1月1日起,委託人可以向指定機構提出認證產品的檢測、認證委託。
特此公告。
ykat
10. 無線區域網的標准有哪些
再加上802.11全家族
* IEEE 802.11 ,1997年,原始標准(2Mbit/s,工作在2.4GHz)。 * IEEE 802.11a,1999年,物理層補充(54Mbit/s,工作在5GHz)。 * IEEE 802.11b,1999年,物理層補充(11Mbit/s工作在2.4GHz)。 * IEEE 802.11c,符合802.1D的媒體接入控制層橋接(MAC Layer Bridging)。 * IEEE 802.11d,根據各國無線電規定做的調整。 * IEEE 802.11e,對服務等級(Quality of Service, QoS)的支持。 * IEEE 802.11f,基站的互連性(IAPP, Inter-Access Point Protocol),2006年2月被IEEE批准撤銷。 * IEEE 802.11g,2003年,物理層補充(54Mbit/s,工作在2.4GHz)。 * IEEE 802.11h,2004年,無線覆蓋半徑的調整,室內(indoor)和室外(outdoor)信道(5GHz頻段)。 * IEEE 802.11i,2004年,無線網路的安全方面的補充。 * IEEE 802.11j,2004年,根據日本規定做的升級。 * IEEE 802.11l,預留及准備不使用。 * IEEE 802.11m,維護標准;互斥及極限。 * IEEE 802.11n,2008年上半年通過正式標准,WLAN的傳輸速率由目前802.11a及802.11g提供的54Mbps、108Mbps,提供到300Mbps甚至高達600Mbps。 * IEEE 802.11k,該協議規范規定了無線區域網絡頻譜測量規范。該規范的制訂體現了無線區域網絡對頻譜資源智能化使用的需求。 * IEEE 802.11s, 2007年9月.拓撲發現、路徑選擇與轉發、信道定位、安全、流量管理和網路管理。網狀網路帶來一些新的術語。 除了上面的IEEE標准,另外有一個被稱為IEEE 802.11b+的技術,通過PBCC技術(Packet Binary Convolutional Code)在IEEE 802.11b(2.4GHz頻段) 基礎上提供22Mbit/s的數據傳輸速率。但這事實上並不是一個IEEE的公開標准,而是一項產權私有的技術,產權屬於美國德州儀器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