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抗戰時期,十大元帥都是什麼職務什麼軍銜
朱德,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陸軍二級上將;
彭德懷,第十八集團軍副總司令,陸軍中將;
林彪,第十八集團軍一一五師師長,陸軍中將;
劉伯承,第十八集團軍一二九師師長,陸軍中將;
賀龍,第十八集團軍一二零師師長,陸軍中將;
陳毅,新編第四軍第一支隊支隊長,後為代軍長,陸軍少將;
羅榮桓,第十八集團軍一一五師政治部主任,後任山東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15師政治委員、代師長,陸軍少將;
徐向前,第十八集團軍一二九師副師長,陸軍少將;
聶榮臻,第十八集團軍一一五師副師長、政治委員,陸軍少將;
葉劍英,第十八集團軍總參謀長,陸軍少將。
Ⅱ 十大將軍與十大元帥的區別,各是誰
十大將軍與十大元帥的區別為:時間不同、成員不同、級別不同。
一、時間不同
1、十大將軍:十大將軍是指1955年2月8日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軍銜的十位軍事家。
2、十大元帥:十大元帥是指1955年9月27日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的十位軍事家。
二、成員不同
1、十大將軍:十大將軍的成員是粟裕、徐海東、黃克誠、陳賡、譚政、蕭勁光、張雲逸、羅瑞卿、王樹聲、許光達。
2、十大元帥:十大元帥的成員是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
三、級別不同
1、十大將軍:十大將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的第二高軍銜,僅次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
2、十大元帥:十大元帥是中國國家最高軍銜。
Ⅲ 十大元帥軍銜
1、朱德
(1886(丙戌年)——1976) 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中央軍委委員。
2、彭德懷
(1898(戊戌年)——1974)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中央軍委委員。
3、林彪
(1907(丁未年)——1971)時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中央軍委委員,經1971年「九·一三事件」後,被開除黨籍、軍籍等,不再是元帥。
4、劉伯承
(1892(壬辰年)——1986)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院長兼政委,中央軍委委員。
5、賀龍
(1896(丙申年)——1969)時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中央軍委委員。
6、陳毅
(1901(辛丑年)——1972)時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中央軍委委員。
7、羅榮桓
(1902(壬寅年)——1963)時任總政治部主任、中央軍委委員。
8、徐向前
(1901(辛丑年)——1990)時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中央軍委委員。
9、聶榮臻
(1899(己亥年)——1992)時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中央軍委委員。
10、葉劍英
(1897(丁酉年)——1986)時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武裝力量監察部部長、中央軍委委員。
(3)十大元帥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擴展閱讀:
「元帥」一詞用以表示最高一等軍銜,始於16世紀的法國軍隊。1559~1560年,法蘭西斯二世首次授予4名高級將領以元帥軍銜稱號,至19世紀拿破崙一世執政時期,法國先後有44人被授予這一軍銜。
元帥用以表示最高軍銜,始於16世紀的法國軍隊。有的國家還將元帥區分為不同種類。一般分為陸軍元帥、海軍元帥和空軍元帥三種;前蘇聯在陸軍中又區分為炮兵元帥、裝甲兵元帥、工程兵元帥、通信兵元帥等。
Ⅳ 元帥,將軍都是什麼級別呢
元帥是軍隊里最顯赫的頭銜,在中國古代最早是統帥全軍的軍事一哥,到南北朝時期,元帥開始正式成為統領全軍的官職名稱,後來就有些泛濫了,一般作為率軍作戰的主帥,相當於二戰時期的方面軍司令吧。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的元帥區分為帝國元帥和軍種元帥兩個級別。
到了上世紀80年代,在主要軍事強國里,都取消了元帥軍銜。和平年代,一般不設元帥軍銜,非舉國大戰,一般不授予元帥軍銜,這已經成為各國共識。只有極少數國家還保留著元帥、主帥和次帥等古老軍銜。目前世界主要軍事強國里唯一的元帥在印度,2002年阿爾瓊辛格被授予印度空軍元帥軍銜。
Ⅳ 十大元帥是國家正職嗎
不是!
首先,元帥是軍銜的最高級,而「國家正職」(正國級)是(政府)公務員職務等級的最高級,但這兩者之間沒有必然的對應關系。
其次,十大元帥所擔任(或兼任)的政府部門職務通常都是副國級。
Ⅵ 開國將帥中有哪幾位正國級
十大元帥功勛赫赫,有三位為正國級。朱德,曾任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葉劍英,曾任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林彪,相當於現在的中央政治局常委。而還有三位在1955年是少將,卻也作出了巨大貢獻,官至正國級。分別是李德生、汪東興、劉華清。
1988年恢復軍銜制後,李德生又被授予上將。李德生是我軍卓越的領導人,中國共產黨第十屆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員會副主席,為正國級。
汪東興就是公安部副部長兼第九局局長,負責領導警衛團,並對毛主席的安全直接負責,被譽為中南海大內總管。在毛主席晚年,汪東興擔任過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在1977年8月,汪東興被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屬於正國級。
劉華清被譽為中國「現代海軍之父」和「中國航母之父」,1988年恢復軍銜制後,又被授予上將。劉華清曾任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為正國級。
(6)十大元帥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擴展閱讀
正國級的概念:
所謂正國級,就是國家級正職,包括: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國務院總理,全國政協主席,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國家級正職是我國公務員職務序列的最高級別。
行政職務,是國家行政機關為實施行政管理而設置的國家公職。包括職權和職責兩方面內容。行政級別原則上與黨內職務無關,但是地方官員同時任上一級黨委常委的,級別按上一級算。
Ⅶ 十大元帥是什麼官
十大元帥相當於今天的國家級領導人,在軍隊里屬於總司令級別,和國務院總理的職務級別差不多大。
Ⅷ 科普:元帥和將軍誰的級別更大
在級別上,元帥高於將軍,但論含金量,從歷史上看卻不一定。
先來說一下元帥。古代元帥是表示統帥全軍的軍事統領。在中國,最早出現於公元前633年(春秋時期)。晉國名將先軫因為屢立戰功,被稱為「謀元帥」。
元帥和將軍,到底誰的級別高?
在那個時代,元帥還只是「將帥之長」的稱呼,並不是官職。直到南北朝,元帥才開始正式成為統領全軍的官職名稱。但是經常是皇帝的子嗣、親戚擔任,副元帥通常是有威望的大臣。
古代元帥眾多,就不一一細數,總之一句話,古代的元帥就是混軍功的,副元帥是壓著軍隊,不讓某些人動小心思的。
再來看一下將軍。古代將軍是高級武官的職位。將軍出現的時間也是在春秋時期,那個時候將軍是一軍之帥,大體相當於現在的元帥。
但是到了南北朝時期,將軍名號就比較泛濫了,權位相差也比較大。有的將軍是真的統領一軍,有的將軍可能手底下連兵都沒有。從南北朝往後,將軍的含水量越來越大,最後直接成了名譽職銜,當官就送一個。
所以一總結,大家就明白了:古代的時候元帥級別高於將軍。元帥是統帥全軍的,將軍是帶領部分兵力的,古代元帥大多數是來混軍功的,而手下的將軍大多數都是憑借本領、戰功一點點的爬上來的。論含金量,這些打仗的將軍還是要超過元帥的。
現代的元帥一詞是用來表示最高軍銜,始於16世紀的法國軍隊。法國在1560年頒發元帥軍銜,隨後這個軍銜被許多國家採用,德國、蘇聯、中國、英國、日本、奧地利等等。
拿蘇聯元帥來說,蘇聯元帥級別設置很多,有蘇聯大元帥、蘇聯元帥、軍兵種主帥和軍兵種元帥級別。比如斯大林就是蘇聯大元帥,像鐵木辛哥、朱可夫、華西列夫斯基等就是蘇聯元帥。
蘇聯元帥軍銜還是分的比較細的,別的國家一般就幾個。朝鮮有元帥和次帥,納粹德國有帝國元帥和軍中元帥。我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共9名。1965年之後,元帥就不再是最高軍銜了,目前最高軍銜為上將。
現代將軍其實指的是將級軍官,在我國現行的軍銜制里,上將是最高軍銜。國外的將級軍官一般是准將、少將、中將、上將,我國將級少了個准將,所以國外是准將開始就是將軍,我國少將才是將軍。我國現在沒有元帥,美國同樣沒有,美國的叫五星上將,和其他國家的元帥相等。
所以在有元帥的國家,元帥的級別是大過將軍的。而在沒有元帥的國家,頂級的將軍是對應其他國家的元帥的。
Ⅸ 中國的十大元帥,十大將有什麼區別
一、級別不一樣:十大元帥是中國國家最高軍銜是最高軍銜,十大大將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的第二高軍銜,是國家將級軍官中最高一級的軍銜。
二、功績不一樣:相對而言,十大元帥的功績要比十大大將的功績更大。
三、授銜者不一樣:十大元帥是毛澤東主席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授的銜,十大大將是周恩來總理授的銜。
(9)十大元帥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擴展閱讀
1955年9月27日,由國家主席毛澤東主持的授元帥軍銜和勛章的典禮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舉行,授予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10人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同一天,國務院隆重舉行授予將官軍銜的典禮儀式,周恩來總理發布命令,授予粟裕等10人大將軍銜。
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的第二高軍銜,僅次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1955年9月,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發布命令,授予粟裕、徐海東、黃克誠、陳賡、譚政、蕭勁光、張雲逸、羅瑞卿、王樹聲、許光達等10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軍銜,授予55人上將軍銜,授予175人中將軍銜,授予801人少將軍銜。
Ⅹ 元帥相當於現在什麼官
軍銜和官職是兩碼事,元帥是軍銜。一個師長可能是元帥,國家元首也可能是元帥。
元帥用以表示最高軍銜,始於16世紀的法國軍隊。有的國家還將元帥區分為不同種類。一般分為陸軍元帥、海軍元帥和空軍元帥三種;前蘇聯在陸軍中又區分為炮兵元帥、裝甲兵元帥、工程兵元帥、通信兵元帥等。
各國元帥統計
中國:1955年9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授銜授勛典禮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隆重舉行。毛澤東主席向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10人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
毛主席為元帥授銜授勛(1955.9.27)
蘇聯:共有43人獲得「蘇聯元帥」(其中3人是「蘇聯海軍元帥」);
俄羅斯:共1人;
英國:共74人(陸軍34人,海軍21人,空軍19人);
德國:共27人(帝國元帥1人,陸軍19人,海軍2人,空軍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