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逄"字念啥
逄
páng
(1)
ㄆㄤˊ
(2)
姓。
(3)
鄭碼:WRMB,U:9004,GBK:E5CC
(4)
筆畫數:9,部首:辶,筆順編號:354152454
逄姓起源有三:
一、出自姜姓,上古炎帝之後。炎帝裔孫有人名陵,商朝初年受封於逄(今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建立逄國,為伯爵位,也稱逢伯陵。至西周武王時,逄國滅亡,易其地為齊,改封給姜太公,原逄國後人以原國名命姓,遂成逄姓。見《姓氏考略》。
二、起源於夏朝,是名弓箭手逄蒙的後代。唐代學者顏師古說,逄姓的起源和逢姓相同,都是逄蒙的後代。夏朝時候,有個出名的弓箭物叫逄蒙,曾拜後羿為師。他的後人芤姓逄,稱逄氏。
三、起源於春秋時期。春秋時齊國君主齊頃公有車右官名逄丑父,其後代子孫也稱逄氏。成為逄姓又一支。
[逄氏屬地]
譙郡,現在安徽省亳縣。
[逄氏來歷]
逄本與逢同字,後來才分為逄、逢二字,所以很多學者認為逄、逢實為一姓。
據《姓氏考略》記載:逄姓出姜姓,炎帝子孫逢伯陵封於齊地逄國,其子孫以國名為姓。《左傳》有逢伯陵、逢丑父,東漢有逢明、逢絲。
顏師古《匡謬正俗》則認為,逢姓大概是出於逢蒙之後。逢蒙是後羿的學生,善射。
[逄氏名望]
逢氏名人,有漢人逢安,有隨文天祥出戰的宋人逢龍。
Ⅱ 逄怎麼念
逄字的讀音是páng
逄字的基本屬性~(因為這個字是非常非常生僻的字,所以基本沒有解釋和組詞)
簡體漢字:逄
繁體漢字:
漢語拼音:páng
漢字注音:ㄆㄤˊ
逄的部首:辶
五筆86版:tahp
五筆98版:tgpk
倉頡號碼:yheq
漢字結構:半包圍結構
Ⅲ 逄在姓氏中讀什麼
逄讀音:páng。
逄姓始祖:逄伯陵。逄姓出自姜姓,起源於3000多年前,炎帝後裔逄伯陵,以國名為氏。據《萬姓統譜》記載,炎帝裔孫名叫陵,商朝初年受封於逄(今山東省臨朐縣石門山),建立了逄國,為伯爵,世稱逄伯陵。
後來周武王滅掉了逄國,該國的後世子孫便以原國名作為姓氏,這樣就有了逄姓,故逄氏後人奉逄伯陵為逄姓的始祖。
(3)逄怎麼讀擴展閱讀:
逄姓源出:
源流一
出自姜姓,上古炎帝的後裔,以國名為氏。炎帝後裔名叫陵,商初受封於逄(今山東省臨朐縣石門山),建立了逄國。世稱逄伯陵。到了西周武王的時候,逄國滅亡,改其地為齊,改封給姜太公,逄國的後人以原來的國名作為姓氏,成為逄氏。
源流二
起源於夏朝,是有名的弓箭手逄蒙的後代。唐代的學者顏師古說,逄姓的起源和逢姓相同,都是逄蒙的後代。夏朝的時候,有一個出名的弓箭手叫逄蒙,曾經拜後羿為師。他的後代也隨著他姓逄,稱為逄氏。
源流三
起源於春秋時期,春秋時的齊國君主有車左官名逄丑父,他的後代也稱逄氏。成為逄氏的又一支。在逄丑父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因古代「逄」、「逢」、「蓬」三字通假,因稱逄氏、逢氏、蓬氏,後來還有轉為龐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Ⅳ 逄作姓怎麼讀
逄作姓的時候讀:páng。
逄姓始祖:逄伯陵。逄姓出自姜姓,起源於3000多年前,炎帝後裔逄伯陵,以國名為氏。據《萬姓統譜》記載,炎帝裔孫名叫陵,商朝初年受封於逄(今山東省臨朐縣石門山),建立了逄國,為伯爵,世稱逄伯陵。
後來周武王滅掉了逄國,該國的後世子孫便以原國名作為姓氏,這樣就有了逄姓,故逄氏後人奉逄伯陵為逄姓的始祖。
逄先知
(4)逄怎麼讀擴展閱讀:
逄姓的遷徙分布
逄姓在大陸和台灣都被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在山東青島膠南,逄姓族人分布較多。
逄姓在青島膠南市分布比較多。膠南就有幾個村以逄為村名如 逄家台後,逄家桃園,下村等,這其中皆以明初朱元璋掃北時期帶過來的西南人口為主,大部分家世族譜最上方供的皆為逄義元。
今吉林省的長春市,江西省的鷹潭市,山東省的福山區、棲霞市、黃縣、龍口市、安丘縣、膠縣,天津市,等地,均有逄氏族人分布。如今,逄姓在全國分布廣泛,尤以山東、廣西為多,此二省之逄姓約佔全國漢族逄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二。
(4)逄怎麼讀擴展閱讀:網路-逄姓
Ⅳ 姓氏逄這個字怎麼讀
逄只有一個讀音:páng。
基本釋義:姓。
相關組詞:
1、龍逄 [ lóng páng ]: 見「龍逢」。
2、逄逄 [ páng páng ]: 象聲詞。鼓聲。
3、逄伯陵 [ páng bó líng ]: 逄姓出自姜姓,上古炎帝之後,起源於6000年前。
(5)逄怎麼讀擴展閱讀:
逄姓始祖:逄伯陵。逄姓出自姜姓,起源於3000多年前,炎帝後裔逄伯陵,以國名為氏。據《萬姓統譜》記載,炎帝裔孫名叫陵,商朝初年受封於逄(今山東省臨朐縣石門山),建立了逄國,為伯爵,世稱逄伯陵。
後來周武王滅掉了逄國,該國的後世子孫便以原國名作為姓氏,這樣就有了逄姓,故逄氏後人奉逄伯陵為逄姓的始祖。
Ⅵ 逄怎麼讀音是什麼
逄的拼音
[páng]
[部首] 辶
[筆畫] 9
[釋義] 姓。
Ⅶ 逄 這個字怎麼讀
逄:pang ( 二聲)姓氏的一種
Ⅷ 逄怎麼念
逄 páng 多用於姓氏
Ⅸ 逄怎麼讀
逄讀作:páng,聲母p,韻母ang,聲調二聲。
簡體部首辶部,部外筆畫6畫,總筆畫9畫
五筆86TAHP,五筆98TGPK,倉頡YHEQ
釋義:姓。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龍逄[lóng páng]
龍逢。
2、逄逄[páng páng]
象聲詞。鼓聲。
3、逄伯陵[páng bó líng]
逄姓出自姜姓,上古炎帝之後,起源於6000年前。
Ⅹ 逄字讀什麼
逄(páng)
1. 姓。漢代有逄萌。逄:亦寫作「逢」
2. 象聲。清·劉大魁《游三游洞記》:「其地石雜以土,撞之則逄逄然鼓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