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鸕鶿怎麼讀
lúcí。鸕鶿:水鳥,羽毛黑色,有綠、藍、紫色光澤,嘴扁而長,暗黑色,上嘴的尖端有鉤。能游泳,善於捕魚,喉下的皮膚擴大成囊狀,捕得魚可以放在囊內。我國南方多飼養來幫助捕魚。通稱魚鷹,有的地區叫墨鴉。北齊·顏之推《稽聖賦》:「黿鱉伏乎其陰,鸕鷀孕乎其口。」唐·杜甫《田舍》詩:「鸕鶿西日照,曬翅滿魚梁。」
鸕鶿:大型的食魚游禽,善於潛水,潛水後羽毛濕透,需張開雙翅在陽光下曬干後才能飛翔。嘴強而長,錐狀,先端具銳鉤,適於啄魚,下喉有小囊。腳後位,趾扁,後趾較長,具全蹼。棲息於海濱、湖沼中。飛時頸和腳均伸直。中國有5種。常被人馴化用以捕魚,在喉部系繩,捕到後強行吐出。廣布於全世界的海洋和內陸水域,以溫熱帶水域為多。鸕鶿是中到大型的海鳥。形體最小的是侏鸕鶿,體長45厘米,體重340克,最大的是弱翅鸕鶿,體長100厘米,體重5千克。在1850年滅絕的眼鏡鸕鶿體型也相當大,體重平均達6.3千克。多數鸕鶿,包括幾乎所有的北半球物種,主要有深色的羽毛,但一些南半球的物種是黑色和白色,少數羽行相當豐富多彩。許多物種在臉上的肌膚有顏色,可以是明亮的藍色、橙色、紅色或黃色。通常在繁殖季節變得更鮮艷。該物種的鳥喙長而薄,常大聲呼叫。它們的腳有四個腳趾,之間有蹼。這些大型的食魚游禽,善於潛水,潛水後羽毛濕透,需張開雙翅在陽光下曬干後才能飛翔。嘴強而長,錐狀,先端具銳鉤,適於啄魚,下喉有小囊。腳後位,趾扁,後趾較長,具全蹼。